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实际调查,切实实践,解读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困惑,提出操作性较强颇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基本对策,对走进语文新课程、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几点感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教师要全身心融入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领悟新课程标准,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优化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是指在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新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1 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把眼光从关注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着眼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求,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这些教学目标无疑可以通过建构主义来实现,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因为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所以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得以广泛运用。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有助于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首席学习者的地位;有助于学生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助于课堂学习更有意义,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主动建构、多向互动、自我反思,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

2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也不仅是学习内容的传播者,而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法、筛选信息、判断信息,教会学生怎样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进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步骤——信息资源设计,它是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信息资源,它可以是演示型的课件,也可以是交互型的课件,还可以是网络资源型的积件,不论哪一种信息资源,都要考虑到与情境创设、自主学习等其他步骤的衔接,设计好课件出示的时机,并抓住契机组织教学。

3 信息技术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技术借助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信息,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刺激,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现代化为今天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带来新鲜的丰富的网络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当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整合网络资源,将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语文课的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

新教材在编排有些课文后补充了相关知识,提供了相关网站,教师就可以去相关的网站查阅。在平常学习时,笔者鼓励学生利用信息课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将自己的习作打出来发到班级信箱中,这样既锻炼了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巩固了学生的拼音知识。

运用媒体资源,教师可以拥有最新的时事事例,这些事例真实可信,丰富生动。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每天课前安排3分钟由学生轮流向大家作时事报告,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简要的点评。这样做既拓宽了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这种将媒体资源与时事相结合的自主探究的方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4 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新课程开拓了研究性学习的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2004年起,研究性学习正式编入高中语文新教材。

以前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起来很困难,学生要查阅各种书籍,花费大量的时间。信息技术的介入、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教学,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开拓了广阔的时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最有力、最便捷的支持。如网络上无限丰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或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功能,能帮助学生解决研究性学习所需的大量资源。网络的开放符合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要求等。

5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语文创新型人才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和创造。如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等。特别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并得到满足,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行通过工具平台从资源库中搜索、收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交流,最终获得新信息;还可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网络和教师、同学交流讨论,而人机交互更能及时反馈,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学生已由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新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新世纪的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现代教育改革中来,不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郑红艳

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摘要】实际调查,切实实践,解读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困惑,提出操作性较强颇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基本对策,对走进语文新课程、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教学困惑;基本对策

在实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进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当然矛盾和困惑也在所难免。带着这种实践和探索,我进行了调查和探究。现将我调查的情况作以整理,形诸文字,仅作教学反思和抛砖引玉。

一、调查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二、调查范围

金洞初中语文教师和初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走访、问卷调查、座谈、情况统计。

四、调查报告

困惑之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探究?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才从小学脱离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的课文学习中去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一是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二是学习中探究的组织和实际效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际价值,达不到应有效果。

在与老师的交谈中,百分之三十的老师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且颇有心得,也有一定的收获;百分之三十的老师主张阅读教学以教师讲为主,这种传统的教法他们得心应手,而且学生也已经适应了;百分之四十的老师,介于二者之间,不讲,则探究式学习到底怎样组织,他们实在困惑。讲吧,又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叛逆,况且很难让学生满意。

在对学生的问卷中,一部分学生力主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开发智慧,发展个性,这当然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同学;一部分学生则留恋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方法,这主要是大部分女生和较差的男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无所谓,这一方面是懒惰,习惯于不劳而获,另一方面则是对自主探究没有把握。

困惑之二:古诗、文言文教学到底要不要逐句翻译讲解?

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和文言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使他们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知识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基本要求,并重点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诗文的句意讲解得不够,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如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老师在这方面的观点,也是分庭抗礼,莫衷一是。主张讲的,自然是文言功底较好的老语文教师,主张不讲或少讲的,当然是比较年轻观念较新的语文教师。学生呢,也是各占半壁江山,不相上下。其实主张讲的居多。

困惑之三:字词积累、病句修改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当如何进行?

现在的初中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亦不能熟练的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业和作文来更是错别字满篇,病句连天,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唱起流行歌曲则精曲联唱,乐此不疲,说起明星趣闻轶事,更是如数家珍;读起文章来往往语音不准,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节奏、音调、情感了,而说起电视剧和言情小说却是争先恐后,精彩纷呈;动起笔来简直是“别字大全”,鬼画桃符,所谓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凡此种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颇感棘手,又不知从何入手抓起。

困惑之四:教材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是否城市味太浓,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中学的实际?

现行新课程教材新增了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的语文活动虽然花样翻新,但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的确很难。专家们似乎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简单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生活在广大偏远乡村的农村孩子。试问,他们怎样去查资料,怎样去做调查,怎样去野地探险,怎样去胜地旅游?可是如果不做这些准备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从现状看,对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这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确是十分头痛的矛盾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这种活动只是说说而已,有的甚至跳过。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活动也是毫无兴趣,有与没有,上与不上,根本无所谓。在教学实践和调查中,我本着“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倒也颇有收获。到底怎样解决以上这些也许长时间困惑一线教师的问题,在调查中,通过商讨、辩论、论证、查询等方式初步研究出解决问题的一些主要措施。

其一,转变角色,服务主体。“教师永远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所谓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方法。在阅读课中,教师就是要利用课文这个“例子”,激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大胆而自信的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所以,我们应该多在如何给孩子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打开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上下足功夫,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

其二,分层教学,因势利导。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上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尽力避免教学中的“一刀切”,即尽量避免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消”。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把语文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感到吃力的学生给与一些难度较低的要求。如对生字词的积累掌握中,就提出会读、会写、了解用法和掌握读音、写法、意义及用法的不同要求。学习文言文,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较为透彻的掌握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还要求他们把每篇经典的文章完整的背诵下来以积累语言材料;而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特点就行。

五、结论

新课程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语文教师应勇立潮头,奋勇当先,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敢于正视教学中的困惑和挫折,不断探索,我们坚信新课程教学定会给新时代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带来动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每一个置身教育的教师都能够在新课程教学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新课程教学改革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责任编辑:龙贤东)

作者:张照银

拼音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3:

低年级趣味拼音教学初探

摘 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低年级拼音、识字等方面的教学,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日后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到来,使得拼音学习的工具性和手段性更加明显,让低年级拼音教学课程的开展具有了一定难度。而拼音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符号,教学本身的枯燥性也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喜欢教学课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探究低年级趣味拼音教学方式成为关键。

关键词:低年级;趣味拼音;教学

一、 低年级拼音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拼音教学一直被作为基础和重点,只有让学生彻底掌握拼音,学会拼音的使用,才能为他们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但与此同时,拼音作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读写工作,难免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本身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喜欢主动去探索世界,不愿意安静地坐在课堂,课堂的注意力集中度也不是很高,配合上枯燥乏味的课程,更显无趣。

拼音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给学生一件工具应该如何使用,但拼音本身相对抽象,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就很难继续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如何将原本枯燥的符号,变得生动有趣且学生喜爱,这是低年级拼音教学不要探索和思考的,所以趣味的教学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新课程教学改革从颁布落实到今日,让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氛围中来,但是对于低年级拼音教学而言,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教师做出引导的动作,这让教学难度进一步提升,攻克这一难关迫在眉睫。

二、 趣味拼音的教学策略

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课程改革后,拼音教学都离不开“听、说、读、写、演、游、画、唱”这八大基本板块,而其中“听、说、读、写”是拼音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最为枯燥的部分。

(一) 夯实基础,学高为师

为落实基本功,同时也为学生了解汉语拼音、提高学习兴趣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在落实汉语拼音“听、说、读、写”的工作上,可以将相应的拼音字母编辑成有趣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类似于“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或者是利用小火车升降的方式,直观感受声调的直接变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 运用表演,化难为易

“听、说、读、写、演、游、画、唱”这八大板块,除了作为基本功的前四项,后四项均是以培养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出发点,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設置的。以“演”为例,“演”即“表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善于去进行表演。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学习该课程时,可以将声母做成各种小卡片,分别发给每一个学生。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知,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认识属于你的字母?让每一个学生化身为小卡片上的拼音,都以介绍自己的方式来介绍自己所代表的声母,加深学生对于声母的印象。

(三) 游戏娱乐,提升魅力

诚然学习拼音是枯燥的,内容是复杂的,但是教学课堂是可以随时调整来改善的。低年级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善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上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起到了夯实学习的作用。如在拼写“hai”时,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h”,一个学生扮演“ai”,一个学生扮演“a”,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搭配才能够拼写出“hai”的拼音,从而提升学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可以给学生思考和识记的机会。同时,对于拼音学习中的ü和其他声母的拼读规律也可以在这样的环节中解决。

(四) 动手实践,加深记忆

如果说游戏的设置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那么动手实践就是另一个重要环节,将两者充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拼音或音节象形化,来辅助学生记忆,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音节来作画,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又不断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记忆,牢牢掌握,便于日后在学习中运用到。

(五) 引入故事,巩固学习

在“听、说、读、写、演、游、画、唱”中,我认为“唱”也极为重要的,无非要“听、说、读、写”全面融会贯通,而“唱”本身就是对于“听、读”内容的基本巩固。例如在教学生“ba”的四声时,可以分别让四个学生就“ba”的四声讲述一个故事,读作四声时可以讲述一个关于“爸爸的故事”,读作三声时可以讲述一个“打靶的故事”,运用这样的联想记忆,配合拼音歌的学习,让学生将书面的、理论的知识活泛起来,变为可以互动的、交流的、说唱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以上就是关于趣味拼音教学的策略叙述,实际上低年级拼音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运用好“听、说、读、写、演、游、画、唱”八字真言,让学生能够在趣味中进行学习,在游戏中不断巩固,在欢乐中完成教学对于低年级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命题,也是必须解决的教学难题。

与此同时,教师不能一味注重课堂教学成果,低年级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同样是启蒙成长的重要平台,除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外,需要更多地将目光放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上,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引导学生举手发言,肯定学生的点滴成长,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肯定的认知,才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得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去完成学习内容。

总之,作为重要学习工具的拼音本身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利器,教学方法只是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找到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最终掌握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知识。

三、 结束语

低年级趣味拼音教学只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本身的教学内容外,更要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融会进来,不断培养和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本文仅通过低年级趣味拼音教学的策略对低年级拼音教学进行简单地阐述,相关的教学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地深刻探讨和研究。

作者简介:

林丹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作者:林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