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信息通信工程论文

2022-04-16

[摘要]“车联网系统”是湖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是省级双一流专业重点建设课程。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够根据明确的需求,设计出针对智能交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综合利用无线通信和车联网的专业知识、新技术,体现创新意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院信息通信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院信息通信工程论文 篇1: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务实求新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探索,以求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界未来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设有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计算机技术系主任陈慧萍老师常年深耕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一线。她对记者说:“学院非常重视培养方案的不断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现在学院5个专业中增设了软件类课程,在物联网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以充分体现软件在行业中的核心作用,为培养软件人才的作贡献。”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创新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陈老师表示:“目前,学院主要通过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科教协同团队,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除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实践项目以外,学校还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课外创新性实践项目等方式提升软件开发和创新能力,比如参加‘中国软件杯’等大型赛事活动。”

河海大学将“中国软件杯”列入一级赛事,物联网工程学院自2014年开始参加“中国软件杯”大赛,迄今为止已经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20余项。长期以来,陈老师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并组织团队教师对各类赛题分专题进行集中指导。优异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陈老师将这些概括为:“领导重视、组织团队合作、学生努力”。

今年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到校,老师指导不易;面对各种困难,参赛队伍创造条件完成了作品,并且有不少不错的作品脱颖而出。老师和同学们在云端完成了选题、技术方案选型、指导和交流、作品完善和提交等工作。

11支队伍入围总决赛后,老师和同学们更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云端答辩的环境,精心准备PPT。

陈老师对记者说:“决赛答辩过程惊心动魄,每支队伍的答辩时间为10分钟,由6分钟的作品讲解+4分钟问答两个环节组成,选手们用视频、PPT等手段对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精彩展示,面对各位评审老师专业、深入、有挑战性的提问,镇定从容,展现了我院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期望第二批赛题决赛更加精彩,期望我院师生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创造更优秀的作品。”

创新培养模式系列探索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承担了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基于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多元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与实践和省级新工科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在多元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一定成果。陈老师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初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构成了泛在的学科交叉、行业交融及更新迭代跨越式的特点,计算机、通信工程和物联网专业依托国家“卓越计划”和江苏省首批软件类“卓越计划”、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产学研合作课程等多项“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国家项目,以培养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多举措、全方位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入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获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

通过与IBM、Xilinx公司、Google公司、大唐移动等信息行业知名企业共建课程,当前已经建设7门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协同育人项目课程,构建起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和适应行业企业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了创新创业锻炼的团队培养模式。

实践中形成了本科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科教协同的团队建设理念、整体协同的团队集结模式、分层协同的团队管理制度、多元协同的团队发展平台、双向协同的团队互动机制的“五位一体”团队培养模式。

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以本为本”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校、政、企多方协同,校内多学科交叉,以创新创业能力和多学科交融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体系、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立足计算机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重点建设“算法与程序設计基础”“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等课程群,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MOOC课程,建设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在线开放课程3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协同育人项目课程7项,编写教材9本,其中省级精品教材2本。

作者:张欢

学院信息通信工程论文 篇2:

“车联网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 “车联网系统”是湖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是省级双一流专业重点建设课程。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够根据明确的需求,设计出针对智能交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综合利用无线通信和车联网的专业知识、新技术,体现创新意识。经过对教学过程的思考设计和反复检验,课程整合跨学科理论知识,并分解为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项目,围绕这些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建立包含过程与成果、认知与行为的持续评估体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与主动性。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车联网系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性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创新能力为导向通网模块组复杂工程实践课程建设”;2020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内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诊断及优化研究”(2020JGZD056);201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轨道交通产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区域功率器件产业链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HNJG-2020-0582)

[作者简介] 谷志茹(1979—),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湖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通信系统研究。

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认证持续关注的问题。工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深入运用工程原理和各种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程专业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如何选择、准备或设计用于工程师培养的复杂工程问题;如何围绕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实施主要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综合设计、项目参与、企业学习、毕业设计等;如何把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工程原理和各种工程知识,在主要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深入的运用,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湖南工业大学开办信息工程专业,立足于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级产业集群,面向车载电子电器和智能交通系统等关键领域,以培养多学科交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为目标。这里的复杂工程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是多个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整体,符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界定的“复杂工程问题”特征。本专业所考虑的复杂工程问题,应具备下述特征1内容,并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特征1: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深入地运用包括数理知识、工程基础、电子电路、通信系统与信息处理等专业领域的知识,经过分析得到解决。

特征2:问题的解决需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他因素,相互间可能有一定冲突。

特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特征4: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而无法仅靠常用或传统的方法加以解决。

特征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中。

特征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

特征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车联网系统”是信息工程专业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多层次”质量评价标准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将根据课程特点,围绕如上7个特征设计复杂工程项目,并基于这些项目实施课程教学。

一、“车联网”系统课程特点

“车联网系统”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明确,学习本课程应达到如下知识和能力目标。

1.基于无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可对车联网方面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短程和中程无线网络链路进行设计,并对设计方案的性能效果进行评估。

2.能将通信、信息、网络及电子技术的知识综合应用,以实现复杂工程系统设计、分析,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課程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本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能够根据明确的需求,设计出针对智能交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综合利用无线通信和车联网的专业知识、新技术,体现创新意识。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本课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如下。

以该课程及课程实践设计复杂工程问题的组织、实施和考核指标,研究本科生“复杂工程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与途径,建立该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机制。即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设计复杂工程问题;围绕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实施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强调按学生个人兴趣、需要和水平进行教学与学习的变革,建立包含过程与成果、认知与行为的持续评估体系,并反馈回课程教学环节,从而检验和调整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所以,分析课程的特点至关重要。

如图1所示,“车联网系统”的先修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与数据通信、通信网络技术,车联网课程设计是“车联网系统”的三周综合课程设计。“车联网系统”是为信息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具有专业和行业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但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逐渐明确,愿意接受毕业前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已学完相关数学课程,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中各种应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奠定了基础。“车联网系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7章:前3章主要讲解车联网基本概念、发展和基础知识;第4~6章主要论述车联网专业通信技术,包括DSRC、ZigBee和C-V2X车联网通信技术;第7章讲解具体的应用。在课程实践部分,基于车联网理论知识,设计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项目。

二、车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

设计车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应注意其所具有的特点。由上一章节分析得知,车联网系统是为高年级开设的,基于无线通信基础知识,能综合应用通信、信息、网络及电子技术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围绕Zigbee技术及在车联网中的应用,设计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三个项目:基于ZigBee技术的消防系统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ETC系统设计和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交通灯系统设计。

(一)基于ZigBee技术的消防系统设计

1.内容:温度、烟雾、气体传感器使用;无线传感节点设计;无线传感节点组网,传感器节点通信,MQTT协议上位软件设计。

2.复杂性:必须在深入分析、认真比较、通盘考虑的基础上,选定合适的传感器和ZigBee模块,引导学生充分考虑成本、安全性、可靠性、易更换性等多方面形成的综合要求,引出芯片或模块的选型思路。为了使ZigBee传感器网络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要求节点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接收灵敏度。需要考虑ZigBee模块发射机的最小发射功率,保证模块能够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每个模块的发射功率应尽可能地小。在模块的接收输入端,为保证ZigBee的正常接收,接收端的有用信号不能太大。通过“低价位还是高安全性”“应该用什么参数的芯片或模块”“什么材料的现行与稳定性好”等问题的讨论、分析、探究,让学生明白如何结合复杂工程需求设计产品、解决工程应用问题,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过程。

3.特征分析:车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设计带有温度、烟雾和气体传感器的无线传感节点,建立准确的传感器节点通信算法,探讨影响传感器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传感器节点的点对点通信,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的各种信息通过无线传感网络进行传输,帮助学生建立无线传感器通信的概念,通过测试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工程技术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复杂工程特征的1、2、3、5和7。

(二)基于ZigBee技术的ETC系统设计

1.内容:电机的选用;电机驱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射频识别设计;通信节点设计,MQTT协议上位软件设计。

2.复杂性:电机驱动模块的选择,电机工作的驱动算法,道闸的升降控制。通盘考虑技术性能与功能需求、功耗、体积、价格、供货、设计者技术基础、开发装置等诸多因素。其中,调理电路要针对电机设计并满足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要求、射频识别与ZibBee通信协议的转换。

3.特征分析:设计安全、可靠的电机控制驱动方法,设计无线ZigBee通信节点,建立准确的ETC节点通信算法,组建通信网络,将控制指令和车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模拟真实的ETC场景,按照车辆的型号、需求的服务进行收费。ETC系统在车辆通过时,道闸栏杆自动抬起,车辆通过后,栏杆自动落下,实现不停车收费,帮助学生理解智能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测试,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工程技术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复杂工程特征的1、2、5、6和7。

(三)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交通灯系统设计

1.内容:编码电路的设计;交通灯控制软件设计;通信节点设计;MQTT协议上位软件设计。

2.复杂性:编码器的选择,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算法设计,无线通信节点设计。全面考虑智能小车和智能设施对车联网信息的恰当处理策略:对所收到的控制指令(如停车、红绿交通灯等)进行响应;对所收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策略自动响应(执行相应操作,或对信息做出应答)。

3.特征分析:设计安全、可靠的交通灯控制和驱动方法,设计无线ZigBee通信节点,组建通信网络,将控制指令和车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模拟真实交通灯场景,按照正确的交通灯信息进行通行;帮助学生理解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通过测试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工程技术问题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复杂工程特征的1、2、4、5和7。

三、车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教学组织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教学活动主要指发生在课堂内的、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行为组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有教师讲授、教师指导解惑、学生研究设计、师生互动、专题讨论、学生展示汇报等。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完成主要课程的内容学习,而互联网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和获取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教学过程持续4个多月,分四个阶段。第一、二阶段,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准备,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基本理论知识。设计实施前,学生自由组合,4~5人一组,班长或学习委员通过邮件、QQ或微信方式告诉教师分组情况。教师确认后根据大纲要求将设计任务和要求布置给学生。后两阶段,学生集中设计调试,教师集中指导为主,以实验和课程设计形式组织教学,时间一个月。最后一个阶段,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主,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各阶段设计任务,檢查学生各阶段的进度和质量,评定各阶段学生成绩,保障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目标的顺利达成。现以基于ZigBee技术的ETC系统设计为例,说明本课程复杂工程项目的具体教学组织。

基于ZigBee技术的ETC系统设计模拟真实的ETC场景,对过往车辆进行智能收费,不需要人工干预,按照车辆的型号、需求的服务进行收费。ETC系统在车辆通过时,道闸栏杆自动抬起,模拟自动收费,车辆通过后,栏杆自动落下,实现不停车收费。该系统应包含UHF读卡系统、车辆引导屏、道闸控制、上位机管理等。根据需求分析,划分任务,制订项目计划流程,填写工作计划安排表并确定各组员承担的工作。这里按项目管理的方式组织后续的项目设计开会,组内成员角色包括项目经理、硬件设计者、软件设计者、系统调试集成者等。这一阶段要制订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查阅文献环节,教师将常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微信或QQ群讨论的方式教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寻找思路,确定系统的基本框架和方案选型,具化系统需求和功能。在项目概要设计环节,学生根据文献查阅结果通过研究确定设计方案并得到系统基本结构框架、软件基本流程、系统基本接口。这一阶段学生能力培养要达到:能将信息工程领域所需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判断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并建立合适的模型,教师采用分组讨论、分组指导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学场景变换成实验室,学生根据划分任务制订计划环节所分配的任务,实现任务:(1)硬件设计,采用STM32F103主控器+CC2530 ZigBee无线收发芯片结构的通信节点;(2)软件设计包括ZigBee组网和消息传输过程;(3)系统级调试包括ETC上行流程和下行流程;(4)上位管理软件设计。这一阶段的教学组织与上一阶段同,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引导法,学生能力培养要达到:能够根据明确的需求,设计出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能够综合利用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新技术,体现创新意识。

四、结语

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程问题高度复杂化的必然要求。在复杂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没有先例和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不断拓展思路、改革创新,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教学组织。“车联网系统”课程实施的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了具有复杂工程特征的项目。这些项目融合专业课程理論知识,并结合行业研究热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研究和实施了车联网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组织,并以基于ZigBee技术的ETC系统设计项目完成整个教学组织过程。通过这样的研究性教学,学生能从宏观与微观、单元与整体、软件与硬件、算法与测试标定等各方面,综合掌握车联网系统的基础知识与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鑫,杨高波.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11):133-136.

[2]谷志茹,陈顺科,黄晓峰,等.结合区域经济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6):21-24.

[3]曾军英,谌瑶,张昕,等.以工程认证为导向,建设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的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93-95.

[4]戴牡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设计类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8(8):78-82

[5]谷志茹,陈顺科,黄晓峰,等.区域经济与高校工程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78-81.

[6]王金霞,郑悠,黄强,等.基于工程教育面向产出的“电路”课程改革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0,32(4):108-113.

[7]孟繁祎,王莹,于海,等.复杂软件系统的重构技术:现状、问题与展望[J].计算机科学,2020,47(12):1-10.

[8]陈庆.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241-244.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System Course

GU Zhi-ru, HU Jiu-song, HUANG Xiao-feng, LI Zhao-hui, LI Jun-jun

(Colleg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Key words: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Internet of Vehicles System; education objective; curriculum system; research-based teaching

作者:谷志茹 胡久松 黄晓峰 黎朝晖 李军军

学院信息通信工程论文 篇3: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方法分析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通信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通信工程的正常发展,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妥善的管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本文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对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和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很好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了推动通信工程的应用,我国正在进行新的通信工程建设活动。在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质量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我国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推动通信工程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本文拟通过分析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其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与质量管理

通信工程作为电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通信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因此,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1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通信工程又被称为弱电工程,远距离通信工程和电信工程,属于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通信工程涵盖到无线通信、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等多个领域。因此,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发展中,通信工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化系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良好的通信技术的支持。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通信工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正在进行新的通信工程建设活动。为了保证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良好的质量管理。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并在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的限制及经验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逐渐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2.2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限制了通信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目前该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体系发展逐渐落后,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自身新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原有的工作体系上的,在新时代中表现出比较大的局限性。

(2)体系工作人员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特别是在进入新时代后,人员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

(3)管理体系配套设施不足。在信息化时代中,质量管理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需要借助相应的硬件设施进行信息处理。而我国目前大部分质量管理体系都无法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上述问题都能在严重限制了我国通信工程建设活动的进行。为了满足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三、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方法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多方资料,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方法和其中的重点进行了研究探讨。

3.1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

要推动我国通信工程建设活动的发展,需要对我国现有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体系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

在信息化时代中,质量管理需要对不同工作情况下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长期以来,我国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都是通过人力进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存在比较大的不稳定性。在信息化时代中,这类工作通常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因此,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首先根据这方面的需求,对体系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

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自身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信息化系统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现有的工作体系与信息化系统并不完全配套。因此,对体系自身作出调整也是必须的工作。

最后,质量管理体系要预留一定的升级发展空间。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到重点,还会有新的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因此,预留一定的升级发展空间对体系在未来的发展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3.2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重点分析

除了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外,要实现良好的质量管理,还需要注意其中的重点。

首先,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工作。随着信息化系统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工作必须放到重点。

此外,还需要建设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要保证制度的执行到位。

四、结束语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其中的重点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杰.通信核心问题网建設项目质量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

[2]李京伟.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3]陈震.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作者:刘宝力

上一篇:生活德育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体育创新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