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以我国房价变动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为例来探究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银行资产安全的关联性。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银行信贷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技术从个人住房贷款的角度切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信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银行能否真正的有效控制好信贷的风险也成为如今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因为它不仅与银行的竞争力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于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重视与管理,从而促进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 策略

一、引言

信贷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活力,但是对银行来说,如今的信贷业务的蓬勃发展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因此,如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概述

1.政府干预过多造成银行信贷投放领域过于集中。由于我国各级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政绩而与企业合作扩大生产或是开发新项目,所以很多的银行都发放了很多的“政策性”的贷款。而这些贷款又大多都是投放在房地产、生产制造业以及通讯行业之中,所以过多的投放在这些领域也就不断地加剧了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

2.银行的信贷人员素质存在问题。由于如今各银行之间的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个银行都不可避免的运用各种激励方式,鼓励信贷工作人员来提高自己银行的市场占有率等各项指标。但是银行在一味地强调贷款额的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于银行人员素质问题的重视及培训。这就造成了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在完成这些指标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争抢客户的情况,并且信贷人员也出现为了完成指标而放松了在信贷中对于信贷人的道德、还贷能力等的评估,而只是一味地重视提高个人的贷款数量,从而忽视了贷款质量以及贷款后期的回收的问题,甚至很多的银行信贷人员为了完成业务指标会出现假贷、骗贷等现象,这些其实都会增加银行贷款的风险。

3.银行征信系统不健全。银行信贷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发放信贷之前,银行也需要对借贷人的信用情况、个人品格、住房、收入以及偿贷能力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审核,从而降低银行信贷的风险。但是,目前很多银行的征信体系并不健全,对于很多信贷客户的征信信息并不完善。但是银行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却大多都放松了信贷的政策以及审批的力度,这样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信贷风险埋下了隐患。

4.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由于当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存在一定的缺失,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出现盲目为企业开多个户而造成企业躲避信贷的监督;信贷部门也并没有真正的严格管理信贷工作,出现相关贷款审批责任不明确等现象。除此之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使得银行很难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能够对信贷的风险进行测量和把握,同时银行也没有真正的把关于信贷风险的分析、测量以及操作等真正的规划进银行的日常管理,这也就造成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缺乏形影的信贷人的信贷风险报告,从而造成银行并不能够真正的对具体的信贷业务的风险得到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我国银行对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比较晚,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运用数据库对于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分析评价的作用。

5.对于消费信贷的管理缺乏科学的规划。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大部分银行对于消费信贷的发放管理却缺乏一定的科学规划。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于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拓展上实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规定硬性指标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造成消费信贷业务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从而导致很多的信贷人员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甚至出现很多最后收不回来信贷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银行的工作人员有限,所以并不能够及时的对个人消费贷款做好实时的贷后监督检查工作,这也就导致银行信贷人员并不能够及时的对于消费信贷的风险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从而进一步的容易造成个人消费贷款不良风险的增长。

三、改善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1.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银行不应该仅仅只是重视信贷业务发生的过程,而是应当重视整个信贷业务的流程,合理的在贷前、贷中以及贷后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在贷前,对于客户的还款信用以及资金状况等进行合理的估测分析及风险预测;在贷中,对于贷款的发放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贷后要及时跟踪监督信贷客户的实时还款情况以及信用的变化情况,从而真正的保证能够按时实现贷款的归还。

2.银行要提高信贷风险集中的防范意识。银行信贷已經成为银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信贷业务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检测与控制,根据具体的形势与政策进行合理的信贷组合管理、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性的同时,尽大可能的间隔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及盈利性。重视过于集中的信贷业务的投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贷规模要加以合理的控制。

3.建立和实施信贷风险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银行都实行的是绩效考核制,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前国内银行信贷业务的混乱。因此,银行应当建立和实施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责任制以及风险激励机制,来真正的加强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对于银行信贷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训;除此之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真正的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样,通过相应的机制的建立,从基层的信贷工作人员处着手来降低信贷风险。

4.建立健全社会征信和信用体系。当前,其实已经建立一定的信用征信体系,但是并不完善,并且随着如今的信息的不断发展,银行也应当积极地利用现代信息数据库全面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和个人信用体系。由于企业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大头,所以要想真正的降低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那么完善和并网企业征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这个也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另外,由于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并不久,所以很多方面还需要加强补充和完善,可以通过增加关于个人的收入情况、纳税及相关的信用情况等来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除此之外,可以充分的利用数据库来完善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来真正的为银行信贷业务以及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5.建立相应的个人消费信贷全面监控机制。银行可以在人民银行开发建立的相应的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和建立具体的自己银行的消费信贷动态风险评测系统,通过数据库等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动态评测来评估信贷人的信用状况来降低具体信贷的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贷后信息的跟踪管理系统,来加强和信贷者的联系与沟通,及时的了解掌握信贷人的经济状况信息,另外,银行也可以建立具体的与信贷业务相适应的信贷经理队伍来真正的为信贷消费者服务。

四、结语

在信贷环境渐趋复杂以及银行信贷业务蓬勃发展的今天,银行如何能够真正的降低信贷风险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协调和解决。通过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的集中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健全和会征信体系和信用体系以及建立相应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全面监控机制来真正的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耀星.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几点讨论[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29).

[2]赵惠萍.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5, (67):00222-00222.

[3]夏千旭, 吴抗. 浅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商论, 2016, (11):110-111.

[4]许萍.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及管理措施的研究[J]. 江苏商论, 2014, (27):186-187.

作者:陈铭豪

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 篇2:

房地产价格变动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文章以我国房价变动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为例来探究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银行资产安全的关联性。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银行信贷增长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技术从个人住房贷款的角度切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之间在长期内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房地产价格波动在短期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直接影响有限,在长期内对银行信贷风险增长产生较明显影响。而银行信贷风险也通过协整关系成为房地产价格短期波动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 银行信贷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 多变量协整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房地产业因具有较强的保值增值能力和较高的投资报酬率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投资领域。但是房地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它投资额巨大,周期长,价格变动大,变现能力差的特点,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在银行进行房地产投资贷款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风险排除和风险转移,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曾因为盲目贷款投资房地产企业,没有进行风险规避和转移,一旦房价发生巨大变动,房地产业出现投资风险,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导致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影响逐步从美国扩展到了全世界金融体系。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的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破坏和影响。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存在片面追求利润,盲目投资的过热现象,缺少对房地产风险的评估,因此房地产价格在一些城市不断攀升。在我国房地产业的投资当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加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对房价变动与银行资产安全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2.研究目标。本专题研究目标:通过对房价变动与个人住房贷款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房价变动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为例来探究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银行资产安全的关联性。

3.研究创新点。(1)以往涉及信贷额度的研究较多,而信贷风险是更为相对化的衡量指标,在现实生活中更具参考意义,以往的研究涉及却较少。(2)由以往涉及较多的单向影响转变为二者双向影响,长期协整关系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房价变动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性以及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银行资产安全的关联性的研究有以下主要观点:

廖湘岳,戴红菊(2007)提出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对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有着很大的贡献率,即: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巨额信贷资金支持,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导致了房价的急剧上涨。①刘荣茂,张珈(2004)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定性分析了银行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针对南京市房价上涨较快的经济现象,利用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实证研究了银行信贷与房价在长期均衡水平上,互为因果关系,即银行信贷与房价互相影响。②张敏,张洪(2009)选取了我国2005-2007 年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房价上涨会引起银行信贷的增长,反之效果不显著;银行信贷的变化对房地产的供给需求市场也有明显的影响,而房地产供给需求市场的变动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明显。③崔光灿(2008)通过对2000年以来上海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房地产信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需求方而不是供应方,房地产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量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没有明显的影响。④段忠东,曾令华等(2007)认为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之间在长期内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和银行的信贷供给而影响银行的信贷扩张总量,而银行信贷,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会在长期内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房地产价格波动在短期对银行贷款发放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主要是在长期内对银行贷款产生影响。⑤薛磊(2006)认为目前房地产价格变化对于银行信贷的变化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房地产信贷膨胀引起的需求拉动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信贷所占比例太大,导致房价升高,否则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难以保证。⑥

三、定性分析

1.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资金来源。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逐年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3.2%。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主要由定金及预付款构成)等五个渠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几大来源中,随着个人按揭贷款额度的逐年上升,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2010年已达到38%,而国内贷款19%,利用外资1%,其他资金42%。《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2008》中指出,企业自筹资金中有大约70%来自银行贷款,此外贷款在其他资金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约在60%以上,大量的银行贷款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涌入了房地产开发市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房地产信贷在银行信贷体系中的地位。房地产业是银行业重要的服务领域,目前房地产贷款已经占银行业中长期贷款的1/3以上。银行的长期发展机遇也同时依赖地产行业的发展。近十年来经济走向造成了这种依赖性,因为这些长期贷款的份额是逐步增加的。从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总规模比例上看,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个人购房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房地产业与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业的景气度决定着银行业资金与资产的安全。

3.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风险理论上的相关性。房地产价格上升导致房地产信贷增加,而信贷增加又容易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两者互相作用,相继加强。而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或是经济受到外界影响,导致房价突然大幅下降,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便由此产生了。

理论上认为,银行贷款可以通过多样的流动性效应影响房地产价格。大量银行贷款进人房地产市场,成为支撑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动力,而房价一旦出现不正常的过快增长现象,便蕴涵着形成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可能。

四、定量研究

1.研究假设。

①由于房地产业整体贷款额度的月度数据缺失,因此从个人住房贷款的角度来切入,通过实证研究个人住房贷款信贷规模与房价的相关性来揭示房地产贷款与房价的相关性。②个人住房贷款信贷规模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③个人住房贷款信贷规模还受到诸多政治、经济变量的影响,与银行贷款利率,GDP,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2.数据搜集与描述统计。体现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直接指标是房地产信贷规模。为便于分析用个人住房贷款额占信贷总额比例表示,作为方程中的被解释变量。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受到诸多政治、经济变量的影响, 除房价因素外,引入以下因素:银行贷款利率,GDP,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由于房屋销售面积等房地产相关数据只有季度数据,因此没有作为变量置于其中。计划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60个月度数据。设Y为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大小即用个人住房贷款额占贷款总额比例表示,P代表房价的指标,用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表示。I代表工业增加值,由于GDP没有月度数据,因此用工业增加值代替。L代表房地产贷款利率,T代表通货膨胀率,M代表货币供应量。作为其他因素,将除银行贷款利率以外的其他数据实际值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其相应的对数值分别用LY、LP、LI、LT、LM表示。

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根据环比数据,假定2006年1月为基期,修改为定基数据,工业增加值和银行贷款数据都经过季节调整。所有数据用消费物价指数平减,以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其中,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用1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减去一年以来的消费物价指数同期比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理由是借款者采用适应性预期,根据过去1年的实际利率来推算未来的实际利率。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3.一元回归,相关性分析。

一元回归结果:

Y=0.001227P-0.040720

R=0.931843,t检验,F检验均通过。

相关系数为0.931843,表明住房贷款信贷风险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是高度正相关的。R的平方值等于0.930667,说明约有93.1%的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的变异,能由银行提供的个人住房贷款来说明。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时候,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每增加1点,住房贷款占信贷总额的比例上涨0.1227%,这说明房屋销售价格对住房贷款所占份额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图3可以直观地看到,随着房屋销售价格的逐年增长,住房贷款所占份额(住房贷款信贷风险)也在逐年增长,两者始终保持着比较一致的相关关系。

4.ADF检验。依据2006-2010年几个变量的时间趋势情况(图略),由相关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时间序列变量的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均高于5%临界值水平,原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均接受零假设H0=0,因此,所有时间序列的原序列都是不平稳的。四个变量系列在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的ADF统计量都在1%的水平显著,这说明四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L、△LP、△LY、△LI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

5.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非平稳的序列为同阶单整,可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对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后,得出残差,结果为下表。

检验结果显示,DF检验值为-3.839441,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即为Ⅰ(0)序列。说明LnY与LP和L,LI,L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上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式表明了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房地产价格、经济增长和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Ln(yt)=-8.410860+0.961641ln(LPt)+0.024001ln(LIt)+-0.01002ln(Lt)+0.116890ln(LMt)

其中,房地产价格对银行贷款的长期均衡弹性为0.96。即长期看来,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时候,房地产价格每上涨1%,个人住房贷款所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也相应增加0.96%(百分比的百分比),可见,房地产价格在长期内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正面作用十分明显。

6.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

令误差修正项u^t=,建立下面的误差修正模型:

△Ln(yt)=β0+β1△1n(LYt)+β2△1n(LIt)+β3△1n(Lt)+β4△1n(LMt)+αet-1+εt

用Eviews回归,得出如下结果:

Ln(yt)=-6.915840+0.6221641n(LPt)+0.0450011n(LIt)+-0.0150211n(Lt)+0.1868901n(LMt)

ECM模型可得出房地产价格对个人住房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重影响的短期弹性,可看出在短期弹性系数小于长期,说明在长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7.格兰杰因果检验。从上面的长期因果性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从房地产价格到个人住房贷款比重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则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成为房地产价格的原因。因此可以判断,在长期均衡水平上,房地产价格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五、结论综述

1.结论概述。由所得数据可知,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时候,房地产价格每上涨1%,个人住房贷款所占贷款总额的百分比也相应增加0.96%(百分比的百分比)。可见房价与银行信贷风险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可知,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银行资产安全的关联性密切。

个人住房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重还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成正相关关系,和贷款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房地产价格、经济增长和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

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风险之间在长期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房地产价格波动通过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房产信贷供给而影响银行的信贷扩张总量,而房地产信贷会在长期内影响房地产的价格。房地产价格波动在短期内对银行贷款发放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主要是在长期内对银行房产贷款产生影响。可能由于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已经趋于理性,房地产价格周期受房地产投资周期的影响,与其变化具有一致性,依存关系明显。房地产价格变化对于银行信贷的变化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

2.政策建议。目前,房地产信贷膨胀引起的需求拉动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信贷所占比例太大,导致房价升高,进一步导致银行资产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就此问题,除去实行可变利率抵押贷款方式,开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些惯用手法以外,从银行信贷规划、房地产融资渠道、住房保障体系三方面提出建议。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来源,需要做好规划,使得银行贷款的比重维持在一个适时适当的程度内。银行信贷规划需要有节制地限制房地产贷款的额度,并根据房价的变化及时做出房地产信贷额比重限制的调整。在两者之间,需要货币政策当局构建一个桥梁,通过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银行信贷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来提示房地产企业,投资房地产的个人以及银行注意二者的关联。

抑制银行贷款大量进入房地产业的现象,则要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分散风险到更广阔的金融市场。不能任由银行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例持续飙升。遏制贷款资金的大量涌入。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问题,除了常规的房价调控政策以外,在住房保障体系上有所完善才能对房价的飙涨从根本上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注释:

①廖湘岳,戴红菊.商业银行贷款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11):91~96.

②刘荣茂,张珈.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与金融,2008(5):30-33.

③张敏,张洪.我国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J].集体经济,2009(7):102~103.

④崔光灿.房地产信贷、价格及市场供求关系研究[J].金融论坛,2008(12):42~47.

⑤段忠东,曾令华,黄泽先.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7(2):40~45.

⑥薛磊.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社会科学版),2006(4):33~37.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北京 100044)

(责编:廉靖)

作者:李瑾

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 篇3:

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探讨了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管理服务以及运行保障措施,提出以消防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建立消防安全信用“红黑名单”制度,促进消防社会管理多元化,加快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消防信用体系;消防安全;消防管理;体系建设

一、建立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社会单位加强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推進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基础是消防安全评价。而评价结果取决于社会单位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建设标准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律意识,强化消防安全自我管理,从而推动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

(二)有利于推进消防安全事中、事后监管

将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消防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消防执法惩戒效果,强化消防安全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社会单位和个人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都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科学分配消防监督执法力量,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消防安全信用监管就是根据消防安全信用评价结果,合理确定消防监督检查的重点,设定抽查频率,调整执法力量,对消防安全信用水平低的单位进行重点抽查,从而实现对监督执法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精确指导。

(四)有利于发挥联合惩戒作用

建立消防信用体系,实施消防信用监管,在对不良消防安全信用单位进行法律制裁的同时,限制其公共服务、银行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活动,提高生产经营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机会,打击社会形象,发挥联合惩戒,真正对不良消防安全信用单位产生震慑作用,使其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

二、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组织框架

(一)工作原则

消防安全信用监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及时、便利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推动市场主体诚信守法;坚持“两个至上”理念,以保持社会面火灾形势稳定为目标的原则;坚持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消防监管机制的原则;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举的原则;坚持奖励诚信与惩戒失信并重的原则;坚持行政监督与信用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二)管理制度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保障,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完善消防安全信用征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管理服务制度、等级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程。

1.消防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包括反映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用的各类信息的征集要求、征集方式、征集内容、征集标准等。

被征信单位基础信息包括:

(1)单位基本情况;

(2)取得的消防行政许可情况;

(3)消防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抽查或者专项检查的结果;

(4)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情况。

2.消防安全信用评价制度

主要包括评价标准、方法、原则等。

(1)评为年度消防安全守信等级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将对消防安全信用进行加分管理。

(2)评为年度消防安全一般失信、较重失信、严重失信等级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将对消防安全信用进行减分管理。

(3)连续两年以上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为守信的个人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列入消防安全信用红名单。

(4)消防信用单位列入红名单的,管理的期限实行长期。管理期限内发生有影响火灾或违法行为的,将被移出消防安全信用红名单。

(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被评定为严重失信的,应列入消防安全信用黑名单进行监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因为失信被列入消防安全信用黑名单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将一同被列入消防安全信用黑名单。

3.消防安全信用发布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信用的发布原则、方式、机构、要求等

消防诚信典型“红名单”和消防安全信用失信“黑名单”采取统一发布的方式。一般安排每季度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发布频度。具体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名单,统一在“信用中国(枣庄)”网站发布。

消防部门应依法定期收集、整理各类社会主体的诚信及失信信息,形成消防诚信典型“红名单”和消防安全信用失信“黑名单”,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于相应发布周期月的下旬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

4.消防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及奖惩制度。根据监管单位对社会单位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从而确定不同的监管方式,并积极发挥消防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1)对消防诚信用等级较好的信用主体,可以实施以下工作措施:

①在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适当减少日常消防监督检查频次;

②在消防审批、告知承诺、公共消防服务上优先给予办理、并提供便利的条件;

③在每年的消防工作考评中,优先予以考虑。

(2)符合有关守信联合激励规定的对象,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激励。

(3)对列入消防安全信用提示信息、警示信息的信用主体,可以实施以下工作措施:

①信息提示。对消防安全失信行为,消防救援机构可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方式通知信用主体,提醒其及时纠正消防违法行为;

②约谈警示。对信用主体进行约谈警示,宣传现行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自律、诚信守法。

(4)对列入消防安全信用失信的信用主体,实施以下联合惩戒措施:

①实行消防安全重点监管。对列入失信行为的信用主体,消防救援机构应进行重点监管,增加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频次,督促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②实行行业部门通报。对信用主体的失信行为,通过各设区(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或书面函告等方式,通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请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

③其他依法實施的惩戒措施。

5.消防安全信用信息共享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政府、行业部门之间建立消防安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在消防安全监管和消防安全公共服务中,全面深化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当对列入消防安全信用诚信典型“红名单”的信用主体,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激励。对被列入消防安全信用失信“黑名单”的信用主体,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6.消防安全信用恢复制度

(1)信用主体对评价机构信用信息认定有异议的,可向评价机构提交信用信息异议申请,经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核实确认有误的,应予以撤销或纠正。

(2)失信行为的信用主体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主动整改纠正失信行为且在隐患整改期间未再发生失信行为的,可以按相关规定的程序,对失信行为的信用主体申请信用记录恢复。对申请信用记录恢复的,经消防救援机构核查确认符合恢复要求的,应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办理消防安全信用恢复。

(三)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的消防安全信用管理运行工作机制,需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督制约体系,推动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1.消防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运行组织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发布和运用等四个环节中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以及管理工作程序。

2.消防安全信用服务体系。建立方便快捷、公开公正的消防安全信用查询系统,积极满足社会对消防安全信用服务的工作需求;全面推动消防安全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不断提高消防安全信用管理与服务水平。

3.消防安全全程监管系统。依托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加强对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信用评价公正、公平。公开监督电话,受理和仲裁社会单位相关的信用投诉;大力引导企业实行信用自律,签订《消防信用承诺书》,加强自我监督和约束;督促消防安全信用评估机构公开评价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流程、评价结果等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做好消防安全信用体系的宣传发动

采取多种消防安全信用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火灾警示案例,普及消防安全信用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信用的意识。以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基本知识、管理制度、服务体系等内容为重点,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筑牢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

(二)全面抓好消防安全信用试点建设工作

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思路,选取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信用试点建设,通过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实施。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召开推广应用工作会议,推动消防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四、消防安全信用评价的社会应用

(一)实施消防安全分类监管

积极推进消防安全信用监管部门在各自管理领域,根据信用等级情况,对社会单位实行分类监管。

1.对消防信用等级评定较好的单位,实施低频率的消防安全监管;

2.对消防信用等级为一般的单位,实施较高频率的消防安全监管,每年监督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

3.对消防信用等级为较差的单位,实施高频率的监督管理,每年监督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

(二)健全褒奖激励机制

对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且诚信经营的单位,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并在单位年度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便利,落实消防安全长效激励机制。

(三)强化消防安全失信惩戒机制

对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未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消防违法行为或重大火灾隐患等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全面实行消防安全重点监管,实施消防信用联合惩戒,打击其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安营,管崇然,季龙.消防信用建设提升消防管理水平[J].中国消防,2014(18):34-35.

[2]司戈.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消防管理中的作用[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04-02.

作者简介:崔来超(1984-),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枣庄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研究方向:防火监督。

作者:崔来超

上一篇:我国货币需求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营销观念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