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企业家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创造和利用企业家网络的能力、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以及避免不利损失的能力,这些都能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家能力的提高需要培养的渠道:一是创业者的干中学,二是组织行业协会,三是加强创业培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能力构建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学习能力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源泉。区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价值链战略规划模式,价值网络是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战略规划模式,跨国公司应从价值网络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升其全球学习能力。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跨国公司需要从完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转变、跨国公司跨国知识流通渠道、跨国公司网络组织、规划全球学习战略和行动—反应—激发(ART)学习系统五个方面着手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价值网络;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能力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网络与企业竞争优势

1.企业学习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能力的背后是知识,正是蕴藏在企业或组织层次的社会知识或集体知识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企业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知识。在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不断变化的,能够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直接原因是企业的所拥有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一个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企业,不仅可以学习对手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改变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1],不仅是企业的知识,还有企业产生知识的能力[2]。

2.价值网络、网络组织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价值网络与价值链一样,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规划工具。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的,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价值网络由相互交织的价值链组成,价值链上具备特定能力的价值活动可以进行垂直分离,并与其他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重组,价值链上的各价值活动独立性更强,这些的独立的价值活动,在价值网络中被当做价值节点。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价值节点,具有很强的价值汇聚能力,两条或以上的价值链可以通过共用这些有着显著竞争优势的价值节点,来增强价值链的各自价值创造能力。由于各条异质的价值链在这个价值网络内交叉,因此使得整个价值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价值网络因此获得了显著的范围经济效应。这样在价值节点和价值链的相互增强之间,整个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就得到强化和提高。

比较价值网络与价值链,信息和知识在价值网络内更加容易获取和传递,对信息和知识的利用能力更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价值网络突出的特性。因此,相比较价值链而言,价值网络是更加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一种更先进的价值创造模式。

与价值网络相适应,网络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组织工具。网络组织相比较传统组织而言,内部的联系明显增加,这更便于知识的转化;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优势获取更重要的是要看企业知识的增长速度和创造效率。网络组织因此有着更强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既然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企业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在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如何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提高其全球的学习能力。

1.塑造网络节点:完成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中,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母公司战略的被动执行者,也是母公司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的创造和扩散承担者。1980年以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有关跨国公司战略研究的文献认为,海外子公司正成为前沿思想的创造者,重要研发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战略规划实施的积极参与者。也就是说,海外子公司不仅已经转变成为跨国公司专有优势发展的贡献者,而且,在这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换言之,海外子公司正成为跨国公司知识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贡献者,公司专有优势的产生与维持正由原来单一的母公司导向转变成为整个公司网络的集体责任[3]。

由于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处在不同的国家,就会形成具有较大差异化的国别性知识(Country-specific Knowledge)。由于这种知识产生于不同的任务与制度环境中,被认为是隐藏在跨国公司国际化扩张绩效背后的关键驱动力,因为这种知识很难从要素市场上得到,国别性专有知识成为跨国公司无形资产租金和垄断力量的一个源泉[4]。因此,必须实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转变,赋予各子公司更多的自主权和实际决策权,提高各子公司作为跨国公司价值网络节点的活性[5]。

总之,海外子公司正由母公司战略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由母公司知识与技术的转移者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贡献者,子公司创造性地吸收和利用当地知识,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提高当地回应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重要部分。概言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正成为其全球学习的重要承担者[4]。

2.构建网络连接:跨国公司跨国知识流通渠道。运用知识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存在原因,是由于知识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与扩散比在外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跨国公司的各海外子公司在完成角色转变以后,具备了更强的网络活性。但只有在这些活性网络节点之间建立起顺畅的知识流动渠道,才能真正的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网络的学习能力。事实上,通过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性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只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学习战略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跨国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学习体系,将每个局部所获得或创造的新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有效的转移与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知识存量,这才是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真正优势所在[4]。

构建跨国公司组织内的网络连接,至少可以在三个不同层面上展开分析:单元节点,关注个体单元的行为;二元连接,关注单元间的连接行为;整个系统,关注整个网络的行为 [6]。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连接和知识转移扩散通道,可以用图1表示[4]:

3.构建学习组织保障: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网络允许有活力的小型单位获取大量的特殊信息(Sullivan,1998)。也使得海外子公司不再单纯依赖母公司的知识,进而加快跨国公司的知识更新,增加其知识存量,提高其创新速度,因为这种边界降低的开放系统,不仅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生产所需的要素更有利于与其他知识生产及应用的组织建立起动态的有机关系[2]。国别性或区位性专有知识(site-specific knowledge)对于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效率和当地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海外子公司镶嵌到当地的网络环境中才能够获取,通过与当地的上下游客户、研发机构、社会组织建立起组织间的网络关系,就可以接近和学习当地的知识和技术,并进一步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网络组织,实现这些国别性知识的全球共享。

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网络化,使公司内部各层级、各组织成员间的组织边界模糊化,建立了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亲密关系,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的这种社会化机制,非常便于知识的学习、共享、转移和利用,特别是对于形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隐形知识的分享与转移更为有利。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的异质性不仅对激发组织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是有益的,更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跨国公司通过构造外部网络环境,并通过内部的网络化组织,对于异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广泛的网络获得来自各个地方的知识并与组织中的其他部分分享,这种在企业的任何地方学习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正是跨国公司相对于单纯国内经营企业的基本优势之一 [7]。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本身也是一种获取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4.规划全球学习战略为了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内容和方向,能够服务于跨国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就需要制定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战略,以使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行为能够有效支持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进行全球学习战略规划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1)以实现知识增殖为战略目标。将知识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体战略,将知识的增殖列入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2)重视过程管理。企业内部采用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过程管理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创新。(3)合作式竞争取代单纯竞争。与外部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结成知识联盟,用竞争与合作的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单纯竞争的方式,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能力,加速企业的SECI螺旋上升速度。(4)人本管理。人是知识的载体,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是提高跨国公司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要不断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树立终生教育的思想意识。

5.构建学习动力机制:行动—反应—激发(ART)学习系统。子公司是知识的开发与获取环节、渠道是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环节、战略是对知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环节,这三个部分构成跨国公司完整的知识链。同时,构建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是对跨国公司全球学习能力的组织保障。除此之外,还要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构建动力机制,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内部组织与外部顾客、供应商的互动反应,加速跨国公司内部SECI学习过程的螺旋上升速度。这套动力系统就是由Nonaka提出的行动—反应—激发(ART)系统。行动—反应—激发(ART)系统在行动和反映之间创造了链接,并通过知识的积聚、创新、开发和分配的动态过程,为知识的创新提供特殊的支持[8]。这个动力系统里,创造便于知识转化的环境状态,发挥领导对知识转化的激励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知识的系统化阶段,激发因素共同构成了ART的组织动力,以促进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的转化、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ART系统对跨国公司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用图2表示[9]。

图2行动—反应—激发(ART)学习动力系统

在图2中可以看出,跨过公司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有两个作用力,一个是价值网络,另一个是ART系统。ART系统在横向角度,主要是推动和促进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并在此转化的过程中推动知识的创新;ART系统在纵向角度,不断推动知识从低水平的个体知识逐渐向到更高水平的组织知识的转化,以及从低层级的组织知识逐渐向更高层级的组织知识的转化。

三、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建立在企业全球学习能力。首先,适应知识经济的外部环境,从价值网络的战略视角出发提升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跨国公司需要赋予海外子公司更多自主决策权,以提升海外子公司的学习活性;其次,跨国公司要在组织之间建立起畅通的知识流通渠道,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化改造;制定全球学习战略;建立起基于ART系统的学习动力机制。全面提升跨国公司的全球学习能力,真正建立起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11-12).

[2]Spender (1996).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7 (Winter Special Issue),45-62.

[3]Birkinshaw,Hood and Jonsson(1998).Building Firm-specific Advantag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Role of Subsidiary Initia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9,221-241.

[4]薛求知,阎海峰.跨国公司全球学习:新角度审视跨国公司[J].南开管理评论,2001,(2):36-39.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4-7.

[6]Gupta and Govindarajan(2000).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21,473-496.

[7]Kogut,B.(1989).A Note on Global Strategi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0(4),383-389.

[8]George von Krogh,Ikujiro Nonaka,Toshihiro Nishiguchi.Knowledge Innovation:the value sources,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9]黄颢,陈天阁,张道武,陈晓剑.SECI模型在网络化组织中的拓展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6):16-21.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董加伟,魏明亮

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论文 篇2:

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摘 要:企业家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识别和利用机会的能力、创造和利用企业家网络的能力、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以及避免不利损失的能力,这些都能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家能力的提高需要培养的渠道:一是创业者的干中学,二是组织行业协会,三是加强创业培训。

关键词:创新能力;识别和利用机会能力;学习能力;寻租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主体敢担风险创造财富的创新行为,它由企业家努力和企业家能力组成。企业家努力包括生产性努力和非生产性努力。假定文中企业属于古典型企业,则生产性努力是指企业家不断进行各种创新、识别和利用企业家机会、创造和利用企业家网络、不断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学习、避免不利分析及对工人进行监督和激励等努力;非生产性努力则是指寻租努力,即权钱交易或权权交易。在企业家能力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家分享的产出份额越高,或企业家生产性努力成本越低,企业家生产性努力水平越高,企业绩效越高;企业家分享的产出份额越低,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努力越高,就会把企业当作工具寻找灰色收入,企业绩效越低。在古典企业,企业家非生产性努力一般不会太高,因为与公司制企业相比,古典型企业家跟政府交道不多,古典型企业家会付出较多的生产性努力。但是企业家能力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动态能力,古典型企业家生产性努力可能会朝与预期目标相反的方向进行,只有与企业家能力相一致的生产性努力,才能促进企业绩效不断提高。

二、企业家各种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是技术诀窍或知识的创新能力,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对技术构成要素进行创新。产品创新能力包括产品创新投入能力、产品创新管理能力、产品创新制造能力、产品创新营销能力和产品创新产出能力等,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市场创新能力指发现并开拓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建立良好的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建立适当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提高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等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引领市场创新,市场创新创造市场需求,引导企业产品的消费。组织创新能力是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变化而引起的组织更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包括诱致性制度创新能力、强制性制度创新能力和中间扩散性制度创新能力,可进行制度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制度创新。

2.识别和利用机会能力的影响

识别和利用机会能力使企业家能够识别各种企业家机会,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企业家机会进行利用,提高企业绩效。它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识别市场中的企业家机会能力,包括识别市场环境能力,如识别市场成长性、市场规模、竞争程度、网络关系等能力;二是识别产品中的企业家机会能力,包括识别产品技术是否存在进入壁垒、产品技术是否有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是否能持久等能力。识别和利用机会能力通过企业家对机会或风险的警觉而发生作用。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家警觉表现为勇敢和想象力,勇敢和想象力驱动市场过程。在警觉并抓住企业家机会的过程中,企业家彼此之间相互竞争,每一个企业家都试图占领市场,提供自己生产的商品给消费者。企业家机会收益是提供较好商品的唯一激励,在提供较好商品给消费者的过程中,企业绩效不断提高。企业家对机会的警觉需要一定条件进行支撑,如产业特质和结构产生的客观机会,不同企业家决策产生的主观机会,承担风险或不确定性的意愿等。另外直接创造绩效的先动优势依赖企业家机会利用能力,即对技术领先、学习效用、财产预防、需求转换和消费者偏好等资源的利用能力及最优企业家机会利用时间的选择能力。

3.学习能力的影响

学习能力是学习、获取知识,同时根据新知识与新思想来调整行为的能力,它能减少识别机会过程中的无知水平。无知是指理解企业家机会价值时所需技能和市场知识的短缺状态。在风险创造行为过程开始时,企业家不能确定在什么样的效率水平、可信性水平和预测程度生产新产品,也不能够确定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生产和销售新产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于是企业家对机会产生无知。机会识别行动可以减少无知,因为机会识别行动所提供的累积知识会展示更加精确的生产过程和市场需求。企业家需要等待,直到无知水平达到可接受水平,才会把行动焦点由机会识别改为机会利用。企业家机会识别行动所需的累计知识需要利用学习能力来获取。企业家学习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企业家的进取心,缺乏进取心意味着企业家可能丧失潜在企业家机会,而对承担不确定性或风险也会产生排斥。在风险创造早期阶段,会出现很多关键事件,这些关键事件往往以非制度化、非结构化方式出现,企业家以前并未碰到过,需要适当的机会才能加以解决。但是企业家在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处理之前,往往对企业家机会知识处于无知状态。如果企业家想尽量减少无知,那么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能力,积累机会识别行动所需要的知识。而在关键事件的解决过程中,企业家学习能力又会提高,进一步促进企业提高绩效。

4.创造和利用网络能力的影响

创造和利用网络能力以“结构洞”和“网络圈”两种方式影响企业家对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企业绩效。“结构洞”方式认为关于企业家机会知识的学习获取,是通过偶然认识(弱联系)获得,而不是从亲近朋友(强联系)那里获得。发挥创造和利用企业家网络的能力,就是占据结构洞中点的位置。结构洞是两个组织间缺少的连结纽带在网络结构上形成的一个大洞,若某一企业家能居间作为桥,则可以通过学习获取知识,识别并利用两个组织问的企业家机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网络圈”方式认为在发挥创造和利用网络能力过程中,企业家同他人亲密接触,能够提升企业家机会知识的质量。网络圈中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差异。如果企业家之间可以互相信任,而且企业家的义务分别是对方的期望,那么企业家之间就会通过社会资本(连结纽带)进行连接,这些社会资本是企业家机会知识的渠道,为企业家传递关于企业家机会的知识,其中制度、道德和法律等社会规范成为企业家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网络黏附型可便利企业家及时获取关于企业家机会的知识,也可以创造方法改善关于企业家机会知识的精确度。密集的强联系网络(黏附型网络)可促使企业家进行知识交流。增加识别企业家机会的可能性,提高企业绩效。

5.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

知识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家对知识的管理和保护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竞争对手完全模仿自己的企业家机会知识。竞争者观察到企业家识别和利用机会的实验和结果,复制所观察到的企业家机会知识,给领先拥有机会知识的企业家造成竞争压力;二是部分企业家机会知识必

须透明化。因为为了增加知识的市场合法性,企业家需要将部分企业家机会知识透明化;为了改善企业绩效,企业家可能在目标人群中复制知识,这也会增加知识的透明度。在将知识透明化和不透明化的博弈中,企业家需要发挥知识管理能力,利用两种知识管理方法:显性管理方法与隐性管理方法。显性知识管理方法是指对专利等显性知识的管理方法。专利是公开的发明知识,专利公开是为了表明专利的地位,但是会增加对专利的理解和其知识的透明度,专利的管理需要使其核心技术透明最小化。隐性知识管理方法是指对商业秘密的管理方法。商业秘密包括设计、计算机软件、消费者和供应者名单及销售方法等,商业秘密管理倾向于使知识透明最小化。企业家需要利用知识管理能力,在防止竞争者模仿和改善知识市场合法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改善企业绩效。

6.避免不利损失能力的影响

避免不利损失能力是指避免金融损失、突破性创新失败及企业倒闭等重大危机的能力。企业家遭遇不利损失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时间和机会新颖度。企业家机会识别时期越长,就越有时间发挥避免不利损失能力,利用企业家机会面临不利损失可能性越少。因为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市场逐步扩大,技能理解逐渐增加,通过改善生产、改进产品及更新策略等机会识别和利用行为,企业家积累的信息和经验增加,创新冒险的不利因素减少。企业家机会新颖度变化也会影响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因为竞争者并不一直认为创新都会产生价值,竞争者会根据机会新颖度有选择性地进行创新。如果创新需要较多资源,创新成本太高,竞争者不一定会增加这些资源,这会为企业家聚集资源、吸引关键员工和核心顾客的能力提供便利。假如这时发生重大危机,企业家可以发挥避免不利损失能力,使不利损失方向发生改变,提高企业绩效。如果企业家机会新颖度低,那么企业家在给定时期面临一个较高收益潜能,既不受到不利损失可能性影响,也不受到累积识别成本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家较高的收益潜能会继续保持下去,能承受延迟利用机会的成本。同时,企业家机会新颖程度低时,竞争者有较大困难向企业家学习减少自己的无知水平,利用机会只能够提高较少市场合法性,所以竞争者不愿意提供太多资源,这时无需发挥避免不利损失能力。如果企业家机会新颖程度高,较容易减少无知水平,竞争者会不顾一切争取利用这些机会,愿意提供较多创新资源。这时企业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能承受延迟利用机会的累计成本,于是企业家应该发挥避免不利损失能力,趁早利用企业家机会,提高企业绩效。

三、结论

企业家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但企业家能力是一种稀缺要素,企业家能力的大面积提高需要培养渠道:一是创业者的干中学。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会产生一个企业家网络,企业家网络及其结构决定了创业者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从而决定创业者“干中学”的效果。企业家网络包括个人网络和社会网络。个人网络是企业家较为亲密的关系网络,建立在相互认同、全面信任的基础上。社会网络关系较为疏散,各主体差异程度高,能更大程度地拓展企业家机会空间,为发挥企业家能力提供资源保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古典型企业的企业家网络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企业家网络所进行的“干中学”也动态变化,正是在动态“干中学”的过程中,企业家能力得以提升。

二是组织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或企业之间的各种不以营利为目的、基于共同利益而自愿结成的民间组织。它不仅以一定规章和成规约束会众,执行经济上的行业协调职能、扶贫济困的社会福利功能、化散为聚的合众组织功能,还致力于倡导、扶持开通商智、调查商情、培养人才等活动,经常出现在政府和市场都失灵的经济场合。在我国,中小企业每年都举办产品交流会,这些产品交流会可以产生“标杆效应”,业绩好的经销商会成为业绩差的经销商的“学习标本”。可以尝试把这些产品交流变成行业协会,通过隐性交流机制让创业者提升企业家能力。

三是加强创业管理培训。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中血脉相承的财产传承关系成为家族企业管理的动力和基础,亲情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中实施有效管理的特殊财富,这种特殊财富是非家族企业所没有的,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但靠亲情发展起来的古典式小作坊式企业,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其创业者不懂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很多创业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没有接受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因此需要成立一些中介服务机构每年对创业者进行一些免费或低成本的经济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创业者经济管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欧雪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2]林 嵩.张 帏.姜彦福.创业机会的特征与新创企业的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创业企业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268-272.

[3]牛继舜.论组织学习能力的内涵[J].科技与管理,2004,(5):32-34.

[4]Young Rok Choi,Moren L6vesque,Dean A.Shepherd.When should entrepreneurs expedite or delay opportunity exploitation[J].Joum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333-355.

[5]Pia Arenius.Dirk De Clereq,A Network-Based Ap-proach o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Vlefick LeuvenGent Working Paper Series.2004.(23):1.33.

作者:欧雪银

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论文 篇3:

论企业管理新理念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的经营管理也由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从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步骤等方面来探讨企业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对知识的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運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创新,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所谓知识管理是在企业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是技术,因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知识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辅助的交流沟通技术:即时通信,电子邮件,企业门户等等。我们在直观上感知的,能够把握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和技术的产物。正是这些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知识管理是管理,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发现了企业中的稀缺和关键的资源,并将它们管理起来,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这些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知识。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组织、导向与激励、评估与控制,以及不断的创新、演进,就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哲学,是说知识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论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看什么是企业,同知识管理的观点是不同的,如科学管理就把企业看成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各种生产资料从一侧进入这部机器,另一侧则源源不断的涌出产品和服务,机械性和自动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看企业,是把它当作关于自身规律和顾客价值的知识的聚合体,如果不拥有这些知识,企业就不存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被理解为企业寻找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就表现为围绕企业知识,进行组织的运作,各个层级的人员都依靠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业务、管理企业。

知识管理是文化,讲的是在组织中实践知识管理,就要培养与之匹配的组织文化。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强调共享,强调协作。组织的文化就要围绕这些作强有力的导向,让每个人都了解怎么作是对,怎么作是错,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识共享出来,每个需要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它,寻找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围绕着知识管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导向的价值观。这就是知识管理是文化的涵义。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运营的核心是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实现企业内部个人知识资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术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知识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实现企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

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

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应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管理知识的能力处于企业战略的中心,拥有高超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中知识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则:

(1)知识积累、交流、共享,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才能使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交流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2)知识在使用中管理。知识管理不仅体现在对已形成知识进行管理,更多地是体现在知识产生过程以及知识创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主要自下而上流动的,企业中直接与客户接触层面的知识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成败。

(4)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快速地流动起来,力求促进企业组织的活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知识获得和知识转换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实施知识管理可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认知,

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

第二步;规划,

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

第三步:试点。

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

第四步:推广和支持。

在试点阶段不断修正知识管理规划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将大规模在企业推广,以全面实现其价值。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阶段既是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结束,又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新开端,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往往在于恰当地运用知识管理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相辅相成,信息技术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只有在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实践都很成功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地生存下去。

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工作都与知识管理有关系,或者在创造知识。或者在使用知识。因此,建立完整的知识管理體系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首要目标,将知识视同资产进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进知识资产价值的活动,均属于知识管理的内容,结合个体与团体,将个体知识团体化,将内隐知识外显化,结合组织内部与外部,将外部知识内部化,将组织知识产品化,则属于知识管理的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研究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竞争力和创造经济价值,已成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在新形式下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管理,而唯有以知识管理来迎接知识经济,才能应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

作者:薛艳芳

上一篇:图像意义过程演示管理论文下一篇:个人信用体系思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