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论文

2022-04-26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是提升工程安全、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概况出发,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后期工作提供助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铁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铁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论文 篇1: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基础性项目不断壮大,建筑项目现代化发展得到推进。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勘察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而且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调查。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趋势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中国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建筑项目高度和层数的不断增加,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特定的需求。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水平。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必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主要是调查施工场地及其周边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为施工场地的选择、布置、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是开工建设项目的前提。它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岩土工程勘察不充分或失误造成整个工程无法弥补和无法衡量的损失。此外,岩土工程是岩土力学、土力学、地质学、基础工程等工程学科为基础理论的一门以科学、综合性独立应用学科,基于岩土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和转化,建设内容包括建筑、水利和其他工程,如地基、土木结构和建筑地质异常、桥梁、铁路和水利工程。岩土勘察使建设工程单位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地质水位等。对于更复杂的情况,需要先进、科学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岩土勘察工作可以指导整个项目建设过程,有效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现状

(一)勘察工具比较落后

近几年来,我国工程和建筑标准逐渐与国家接轨,基础工程中经常进行岩石勘察,工作采用国际标准,勘察数据精度不断提高。然而,一些岩土勘察数据不够准确,因为大多数岩土勘察人员仍然使用相对陈旧的勘探设备和传统的测量技术。同时,由于现代岩土勘察设备轻、薄、短小等特点,可在多种地质和交通条件下运输,使运输方便,拆装方便。通过应对此类情况,可以快速应对各种环境。此外,可以及时开展检查工作,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用旧的测量设备无法获得的测量数据。

(二)岩土勘察规范的混乱与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标准与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地面勘察时,项目建设的管辖范围不同,使用的标准不同。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管理复杂,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岩土勘察工作量和数据不准确可靠,部门间无法共享,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建设困难。另外,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很多来自不同地区,很多人没有专业领域,也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研究教育和培训,无法有效利用先进技术以及勘察机械设备,这导致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常见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一)岩土工程物探技术

工程物探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岩土勘探和测试的重要方法,工程物探技术受地形和位置的约束少,省时省力。传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面直流电法和电测井法等,其方法相对简单,误差较大,效果也比较一般。经过长时间分析,得到的岩土工程物探可以直接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有效解决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探地雷达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下目标探测主要是基于地下介质的不连续性,该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分辨率高、无损等优点,是传统勘探探测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CT技术。

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也被称为CT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各个方向的趋势来探测和成像地质内部结构的技术。这项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利用适当的激发点和接收点来探测不同的地质,获取地震波,根据波的趋势反射不同地质的弹性波速度,最终得到地质分布图像。

(二)GIS勘察系统

这类勘察系统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测绘、数据库、空间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地质勘测技术,是一种将当前工程数据与原始工程数据进行对比,对当前数据进行比对的分析方法。通过验证以识别偏离大错误数据的数据,项目可以在工程过程的早期分析和处理漏洞。该研究方法可以对土木工程数据的输入和存储进行可视化动态搜索或查询,增加了GIS专业人员、地质领域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的适用性,可以快速、准确、方便地实现处理。长期结果的分析和表示,GIS技术最初的用途是用于煤矿的地质勘探,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应用于岩土测量。它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带来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了共享地理资源。

(三)现场检验与监测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查和监测,不仅保证了勘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且大大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效益。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检查时,一方面要对先前获得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另一方面在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相应的监督和质量控制。在对工程进行现场监测时,主要包括施工影响和各种荷载对岩土响应特性的监测、环境影响监测、施工期和运营期构筑物监测等。这些因素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查和监测,以获得相应的数据,及时对工程技术参数进行修正和设计。

四、岩石勘察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這个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正朝着数学方向发展,而且数字技术科技创新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中,数字化随处可见,在国际范围内,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设备,具有智能化控制,可以有效实现控制和数字化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大部分的研究部门都采用了更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正在用它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技术。例:特殊地质地形勘察测量,往往用常规设备无法达到,必须人工测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不能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因此,必须使用相对较新的设备来检测结果以满足准确的标准。同时,新设备可以将测量数据和数据直接存储在计算机上,让工程设计部门可以直接利用数据进行大脑的设计和处理,大大减轻了研究和调查的负担,提高了效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进行地质调查时必须使用优良的地面技术。空间勘测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技术,因为它不仅可以测量非常大量的空间信息,而且可以覆盖非常大的测量区域。具体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质勘测在未来进行时,会越来越重视GPS、GPRS等功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地质勘测的空间调查跨度,而且可以让专家更好地研究岩石、土壤和地质的动态变化趋势,地质调查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并且还可以提供一些危险的地质预测所需的信息。

结语: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程的质量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其中,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中作为一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勘察作业的监督管理,加强勘察人员培训和新技术的积极应用,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发展,确保建筑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学维.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研[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49-50.

[2]吕明.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97.

[3]罗华华.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研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3):104-105.

[4]刘阳.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7):18-19.

江苏柏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作者:黄思亮

铁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论文 篇2: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发展趋势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是提升工程安全、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概况出发,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后期工作提供助益。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超高层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基础工程和基坑开挖深度也会不断增长,前期的工程勘察工作需要更进一步的创新发展,才能适应市场上的客观变化。工程勘察人员需要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正确面对其中的不足,积极完成岩石基础的采集、处理、勘察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需要对工程所处区域进行地质条件、岩土层性质的专业勘察,利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地基处理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专业化的技术论证和综合评定,并对其中的具体问题和应对方式逐一展开分析,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意见,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勘察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大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選址阶段,判断其中的可行性;第二步是初步勘察阶段,是对工程情况建立初步认识的阶段;第三步是详细勘察阶段,是准确提供工程所在区域信息数据的阶段。第一步的开展要以方案设计为基础,第二步工作要符合初步设计要求,第三步要满足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

依据勘察对象,岩土工程勘察被划分成多个类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民用建筑等等都涉猎其中。

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勘察技术参差不齐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在整体上仍处于低水平阶段,甚至是出现了严重错误,照搬原有技术成果的方式,新技术、新材料、新方式都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推动其创新发展。

2.2 质量控制效果堪忧

成果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业主施行的质量控制,需要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理;二是针对政府部门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需要加强政府监督机构的管理;三是承建商内部施行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工作充分体现在质量形成、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

2.3 技术人员不专业

部分单位为了谋求更大利润,会在最初阶段将测量放孔转变成大致确定钻孔方位的方式,钻探工人以此完成岩土编录工作,且地下水位数据也未经过准确测量、岩土测试不符合规范化标准等等,都会造成勘查质量的下降。在后期出具勘察报告阶段,直接选择非专业人员完成编写,出现工程项目缺乏勘察大纲、毕业新生套写完成资料整理等问题,质量控制工作不能真正落实,报告内容中不能提供针对性的质量评定,大大降低了报告成果的应用价值,严重影响了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3.1 加强监督管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现场管理,设置专门从事勘察的管理人员和每日工作责任人,不能盲目挖掘、盲目测量,避免出现信息混乱或是数据错误等情况;勘察工作需要实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严格把控勘察报告中涉及的勘探质量、勘测工作量等内容,尤其是地基、剪切等这类基础类工作,要加强重视度,将监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出具相关的施工建议报告,并对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升部门重视度,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反馈。

3.2 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质

目前国家政策中强调相关单位要继续从事于勘察体系完善、贯彻执行流程、约束市场行为,对工程建设实行全程、动态化监督,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工作原则,尽可能地控制工程建设中的不适当行为,为获取更大的投资效益做出努力。控制勘察单位的从业人员素质,需要从选拔入手,进入职场后实行定期性的技能培训,为勘察人员的整体素养提供保障,不断提升勘察人员的业务能力。

3.3 推动勘查技术由手工到数字化的转变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紧密集合,是岩土勘察工程专业化、高效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字化勘查技术是数字化的建模方法、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的结合,是使用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CAD技术、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将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集中于数据库后逐步处理,推动勘察手段由传统手工形式向现代化CAD技术的良性转变,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益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体系。岩土工程数字化勘查系统结构图见图1。

3.4 注意事项

处理大型岩土工程中的问题时,必须将预测作为一种勘查方式,使设计方案能够更加符合工程。为了保证岩土工程勘查设计质量,需要以满足施工设计需求为前提,更好地适应施工中的客观需求,使设计内容可以针对性地对施工过程和工程竣工阶段实行有效的检查和评价。地质的分析、评价必须贯穿于岩土工程设计和各个施工环节中,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但是地质条件较复杂,要达到全面勘查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工作难度。所以,勘查设计过程同时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必须注意:

(1)注重对岩土层物理学性质的勘查,例如地基承载力、容重、内聚力和泊松比等等,从施工内容和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工程措施。(2)合理区分设计取值和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重视物理学参数测试,使其准确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降雨气候对地下水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力,需要实行针对性的原状测设。(3)合理区分岩石和岩体之间的物理学性质。实验室中研究的是岩石物理性质,但设计内容中需要的是岩体物理学性质,进行内部缝隙的综合阐述,整个过程可以利用经验换算方式获得最终结果,必要时需要采取现场测试。(4)区分“岩体”和“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学差异,真实、准确地反映软弱结构和底层接触情况,一般情况下,物理学性质会低于岩石综合值。

4 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开展的前期准备,只有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升工程质量。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只有通过提升技术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勘查技术由手工到数字化的转变,才能在经验积累中突破原有的不足,加强技术性创新,促进该技术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程鹏.岩土工程勘察与土木工程建构分析 ——评《岩土工程勘察》[J].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78.

[2]  时艳.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41-242.

[3]  庞昕康.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勘察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398.

作者:刘昌

铁路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论文 篇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的发展,对其的勘察越来越重视,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特点

引文: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快速、安全、准时、舒适和节约耕地。我国发达省、直辖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条件,加上我国耕地资源宝贵,所以社会和政府将更加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人均GDP未达到国际标准时,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提早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尤为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按照线路敷设形式可分为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风道、风井、人防工程、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渡线、出入线、泵房、高架线路、桥梁、涵洞、路基、路堤、路堑、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水源井等。不同的结构类型侧重的工程地质问题不同,勘察的重点也不同,勘察应满足不同结构类型的设计需求。比如,地下工程一般需要提供地下水位、围岩分级等;地面建筑需要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等;高架结构需要提供桩基参数等。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方法一般有明(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三大工法;明(盖)挖法又可细分为明挖、盖挖和铺盖法,明挖施工的支护体系一般有桩(墙)加内支撑支护、桩(墙)加锚杆(索)支护、土钉墙支护、自然放坡等,盖挖又分为盖挖逆做法和盖挖顺做法;矿山法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全断面法、上半断面临时封闭正台阶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正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眼镜工法)、中隔墙法(CD法、CRD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洞桩法、钻爆法等;盾构法施工的盾构类型一般包括敞开式盾构、半敞开式和密闭式盾构,近年国内用的比较多的为密闭式盾构,密闭式盾构根据其力学平衡原理又可分为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配合_三大工法施工还有一些辅助工法,包括降水施工、止水施工、注浆施工、冻结法施工、小导管施作、、大管棚施作、盾构始发井和接收

井加固施工等。

二、勘察实施风险控制要点

勘察实施过程中风险控制应从组织机构、技术措施、过程控制、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控制:(l)施工准备过程中,对勘察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2)在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安全风险控制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3)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程序。(4)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会,对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5)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机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6)钻孔开孔前,必须严格按照“调查、访问、探测、挖探、保护”的程序对地下管线进行避让和保护。(7)占道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围挡、指示灯等,并安排专门人员疏导交通。

三、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现状

(1)地质勘察工作和环境调查工作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均具有影响,但无法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勘察内容和勘察工作量。因此,易导致基坑设计方案或隧道附近的敏感建构筑物保护方案不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发工程事故或民事纠纷;地质勘察报告和环境调查报告由不同单位分别提出,不便于设计、监理和施工人员和风险分析专家使用。

(2)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工作原来属于工程地质勘察体制,其任务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却很少提出解决工程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方法。随着国家标准GB50021— 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也推出了GB 50307— 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至此,从规范层面讲,勘察工作已从地质勘察制进入到岩土工程勘察制。其意义在于,在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的同时,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各阶段与岩土有关的设计、施工方法提出工程具体建议,并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以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设计(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结合得不够紧密,勘察工作人员和设计工作人员共同确定勘察工作方案和编制成果报告的机制还不成熟,勘察成果报告中的工程措施建议、环境与工程

的相互影响、监测工作建议措施等内容的深度和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国家标准GB 50307— 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了各阶段勘察工作量和布孔原则,各勘察单位基本都在依规范进行。但各城市和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完全照搬规范规定易造成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当。

(4)对轨道交通沿线的环境勘察工作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环境勘察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环境勘察技术要求和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审查和验收机制不完善,环境勘察工作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没有业主的工作人员或监理监督环境勘察的工作过程。使得环境勘察成果的完备性和准确性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法改变,甚至方案和线路的调整。施工的工程风险迭生,承建各方仓促应对,既影响工期,增加投资,牵涉繁杂的变更和保险取证、理赔手续,又造成消耗精力、关系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不良影响。

四、改进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1)由一家勘察单位承担地质勘察和城市环境勘察;融合城市环境保护需求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需求,合理确定勘察工作量,编制统一的勘察大纲和实施行方案。編制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内容要完整,要融合城市环境勘察和地质勘察结果。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勘察成果报告中的“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分析”、“修建工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监测方案建议”、“工程措施建议”才能真正做到分析基础牢靠,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和风险分析人员才能得到完整、系统的设计边界条件;也只有这样,勘察才能够真正走上岩土工程勘察体制。

(2)设计人员应参加勘察大纲、勘察实施方案的审查;理顺勘察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使得阶段性勘察结果和各阶段设计方案的调整等信息能迅速快捷地在勘察和设计人员之间交流;勘察成果分析工作应由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完成。

(3)在城市建设勘察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调整勘察工作精度和工作量。初勘精度和工作量、详勘精度和工作量都应加大,且应超过规范规定值;对发展快的城区,应根据轨道交通线路附近城市设施的发展,及时补充增加建筑物基础调查、物探等

工作量;根据线网规划的稳定程度,适当增加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精度和工作量。

(4)在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中,预留足够的环境勘察经费,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城市环境勘察工作的工作量应结合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和地质条件确定,工作深度应等同于地质勘察;建立环境勘察的技术要求或技术规范性文件,使环境勘察的范围、深度、分析方法、成果表达方式等技术细节有据可依;建设单位和城市环境勘察单位应逐步建立环境勘察成果的分级审查、验收和工程款支付机制,控制环境勘察工作的质量;建立环境勘察工作的过程监督监理机制。

五、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的配套规范应参照铁路系统的有关规范,勘察工作应汲取经验并及时做出调整。勘察方案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对勘察工作的监管亦应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王梦恕,张成平.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事故分析及控制对策[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25(2):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SO3O7一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GB 50021— 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顾宝和.未来岩土工程师的所在企业和技术责任[J].岩土工程界,2002,5(9):10-11.

作者:张俊

上一篇:爆破技术水利水电工程论文下一篇: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