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社区青少年与社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社区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场域,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增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效果,传播中应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丰富思想内容传播形式,调动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热情。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区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道德教育论文 篇1:

关于社区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社区道德建设能够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社区是一个人生活的“近距离”社会,它给居住者最直接的社会影响,形成一个人对于社会、人生的最初的感性认识。

关键词:道德教育;和谐社区

与中山房市红火相映的是,新建社区的入住者,关注点已经从“房子”转变到“家园”。家园与和谐有天然的联系,有没有家的感觉,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德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规范。

案例:

东区孙文东路是一个集中了新房子、新居民的社区,富豪山庄是该社区的一个普通小区,小区共分四期建成,其中,一期是市政动迁房,二、三期是普通商品房,四期是联体别墅。小区共有近千户居民,一期居民以本地人为主;二、三、四期居民中“新中山人”近50%。

小区居民从2000年前后开始陆续入住。如今,该小区与临近小区的明显不同是“人气旺”,晨练或晚散步时,有不少其他小区的人也愿意来这里。邻里之间联系密切,气氛融洽,居民和来访者能感受到几十年前“老街坊”的亲切感觉。

从富豪山庄家园遇到的问题,以及小区建设的做法中可有以下启示。

一、 道德教育是和谐社区的根本问题

在本案例中,小区的道德宣传工作较充分,并且经常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居民互助活动,还以小区内的老年大学、幼儿园为载体,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既帮助儿童建立敬老孝老的行为,又温暖了老人的心。

道德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目的和重要内容。

社区道德建设能够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社区是一个人生活的“近距离”社会,它给居住者最直接的社会影响,形成一个人对于社会、人生的最初的感性认识。社区是否安全,社区的日常管理是否公平合理,一个人在社区中享受到的服务是否便捷,影响着一个人对社会的基本判断和信心。在社区里是否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文化氛围是否健康向上,对其情绪情感也起到重要的滋养作用。因此,社区道德建设水平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体验起到重大作用。做好社区道德建设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在社区道德教育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做大、中、小三种工作。大,是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联系,对一些有不良隐喻的广告、低俗表演加以管理。同时,利用社区宣传资源,大力弘扬善良、和谐、高尚的道德,在社区中弘扬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这些“用心灵去碰撞心灵”的工作,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平等、责任心,更是一种道德行为的示范。

二、居民参与才有变化

本案例中的小区,在入住之始,居民彼此关系陌生。小区组织多项活动:旅游、纳凉晚会、放映电影、儿童节游艺会,开设乒乓球房、棋牌室、谈心室,并组织小区中的退休医生为大家提供义务医学咨询服务。在这些活动中,居民很快结识。又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参与到小区管理事务中。

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居民是自身利益和感受的最佳阐释者。当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时,他们就把自身的意愿直接、真实地反映到管理层,使社区管理决策更贴近民情、民意,实现社会公平。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社区参与,可以对他们多方面的利益产生实际有利的影响。

通过参与可以发展社区内的关系网络,提升居民对别人的积极态度。在参与中,居民形成了新的社会角色,加强了与社区的心理联系,提高了自我价值感。参与中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也会加强归属感,使个体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三、老人、儿童是新建社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案例中的小区近几年出生的孩子较多,仅仅2004年就生了52个孩子,因此,除了原住户,还有不少为照顾孩子而来的老人也常住小区;该小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新中山人”较多,他们中很多人把父母接来同住。这些老人、儿童,社会联系较少,社区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小区在重阳节、儿童节都组织一些活动,小区还有以老人为主组建的秧歌队。通过老人、儿童的媒介,许多居民家庭间建立了联系。

老人是相对闲暇的一个群体,新建社区的老人具有强烈的交往愿望,并具有较自由的交往时间。能够帮助老人在新社区建立交际网络,可以充实其生活,改善其自我评价,提高成就感,从而促进老年人形成良好心态。

在社区的信息交流中决不可忽视老人的作用。大到人代会,小到菜场价格,在这个圈子里都会快速传播,再经由他们传递到每个家庭。因此,老人们的态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舆论。在有关物业管理纠纷、小区政务分歧发生时,社会工作者通过促进双方沟通,树立坦诚的态度,建立互信,并通过老人群体把这样的信息散布到居民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宣传和解决纠纷的策略。在发生某些特殊事件后,也可以通过与老年群体的沟通,起到明辨真相,规避谣言,安抚人心的作用。

儿童对于社区工作的意义同样重大。社会上对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视程度较高,相对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带来了青少年情感淡漠,道德意识弱化,犯罪率升高。因此,在社区道德建设中如果能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孩子之间的交往和共同游戏,达到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目的。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最缺少的是同伴游戏。许多孩子的游戏合作者要么是机器,要么是成人,这样,孩子非常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缺乏人际交往的练习机会,为其社会适应带来隐患。在游戏中可以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交际行为习惯,培养对他人的积极态度,掌握基本的交往方法。此外,关于毒品、环保等方面的教育,也可以籍此进行初期的宣传。

儿童是每个家庭关注的中心针对孩子开展工作,可以吸引整个家庭参与。从儿童活动切入,也是做家庭工作的良好契机。

以上看法,与同行商榷。

作者:李凤云

社区道德教育论文 篇2: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探究

摘   要: 社区青少年与社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社区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场域,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增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效果,传播中应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丰富思想内容传播形式,调动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社区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傳播效果

随着中国城市化脚步加快,社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愈显重要,如何在智育的同时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区作为服务居民公共利益的载体,与青少年的距离很近,如何让距离优势真正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效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绵阳社区青少年,从社区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调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播效果现状。

1.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状况

社区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社区青少年,因为物理距离的关系,社区传播可以起到直接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传播优势,促进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社区青少年对社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虽然不能够为社区提供物质能量,但能在社区发展中凸显人文精神的正能量,在教学相长中促进社区发展。

1.1青少年对社区思想道德教育了解不足。

针对青少年对社区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的了解调查发现,53.8%的青少年对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提法停留在知晓的层面,比较了解的有28.2%,完全不知道的有17.9%。调查显示,青少年对社区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的了解深度不够,大多数青少年仅仅是知晓,还有些青少年对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完全不了解,可见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有增强提升的空间。

针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为强化教育实效,需要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丰富传播内容,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力度,让社区青少年更深入了解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情况,明白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意义所在。

1.2移动互联网传播成效凸显。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这个时代,同时深深地影响着生长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使现在的年轻人接受信息、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也给思想道德教育传播途径和方式带来了挑战[1](307)。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不能忽略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力量,调查显示,社区青少年获取思想道德教育信息时选择途径依次为:网络(84.6%)、电视(76.9%)、杂志(43.6%)、书籍(41.0%)、宣传单或手册(38.5%)、广播(28.2%)、社区工作人员(28.2%)、同学(25.6%)、报纸(20.5%)、关于健康的DVD(17.9%)、老师(12.8%)、亲朋好友(12.8%)、其他(7.7%)。

由此可见,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宣传,一定要将网络作为主要阵地,打破时空的限制,在事关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键性课题及事件上发声,做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引论舆论发展走向。同时,针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播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力量,如电视、杂志、书籍、宣传册、广播、报纸,以及青少年社交中的信息覆盖,如老师、同学、亲戚等,力争让社区青少年更全面知晓、了解社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传播政策、内容、活动等信息,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行动的变化[2]。

2.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分析

2.1政府与学校影响显著。

关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播,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社区,但本次调查显示,社区青少年希望学校和政府也能够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及活动之中。调查显示,对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介入方面,依次是学校(41.0%)、政府部门(30.8%)、社区(25.6%)、共青团或少先队组织(2.6%),社区的占比不是最高,反而政府及学校的力量比较突出。可见,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中,政府与学校必须积极参与建设,否则关于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会大打折扣,甚至收效甚微。

2.2传播内容多元化。

传播内容方面的调查显示,社区青少年希望获得内容依次是:道德教育占69.2%、心理健康教育占61.5%、安全教育占59.0%、法律法规占56.4%、其他占53.8%、文明市民素质教育占51.3%、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占43.6%、文化娱乐占41.0%、政治理论占35.9%。调查结果表明,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类内容传播,青少年希望知识获取能够多元化,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思想道德教育说教,应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知识需求,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安全、时事政治、文娱等内容,理论结合实践,让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青少年的心田。

2.3传播目的以实用为主。

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对自身发展、生活有帮助,是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显示,青少年参加活动为增加交往、改善关系占76.9%,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占66.7%,促进家庭和睦占66.7%,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占64.1%,增强青少年文明意识占59.0%,促进青少年懂法守法占59.0%,提高生活质量占53.8%,增强环保改善居住环境占51.3%,保障安全、促进稳定占41.0%,凝聚社区群众占38.5%。在丰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应强调内容的实用性,便于社区青少年将学习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使思想道德教育内化于心。

3.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对策

3.1“互联网+思想道德教育”助力传播实效。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要求针对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之接轨,利用多种传播手段,丰富思想内容传播形式,迎接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尽量降低他们的逆反心理。以“人民日报青少年版App”为例,内容设置专门针对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及内容,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较便捷,青少年也乐于接受里面推送的思想道德教育类内容,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互联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非常宽泛,这里主要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三个方面解读互联网发展下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效果,让青少年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改变行为。以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排头兵,通过手机App的内容优化,将思想类信息融入电视、報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之中,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影响舆论场,让社区青少年全方位接受思想道德信息宣导。在传播内容方面,应将中华优秀文化作为首选对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利用好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主题思想道德文化传播,给予他们更多的感情关怀和理智疏导,在情理交融的内容引导下逐步认识、认同、认可传播信息,并投入中华文化的再次传播传承之中。要增强传播效果,必须了解和研究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青少年身心特点,如此才能在传播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2在社区为主阵地,政府与学校要积极参与。

因为空间距离接近,社区需担起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担,针对社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政府与学校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中,借助政府、社区、学校甚至社会多元力量积极投入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传播中,让社会主义正能量在社区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3]。近年来,绵阳XX社区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政府的政策,走访学校、家庭,逐渐了解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政府、学校的积极支持下,制订了社区青少年个性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服务管理相结合,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即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教师、热爱劳动等,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导上卓有成效。

政府的政策支持、学校的专业指导是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的两大助力,在工作中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争取学校的支持,做好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需争取多元社会力量的投入,在多元力量出人、出钱、出力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以此保障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搭建,以社区青少年思想类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社区青少年群体中谈心谈话,让社区青少年得到更多关爱和关怀。

3.3传播内容需贴近社区青少年的生活实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区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特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针对社区青少年的传播手段及内容必须贴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如此才能让社区青少年有感,并推动社区青少年的思想发展。因此,围绕社区青少年思想类内容传播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内容偏好,进行专门研究,善于挖掘和捕捉青少年常用的网络语言,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4]。

为了使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更“接地气”,更突出时代性和区域特色,绵阳市某社区结合辖区青少年开展“忠心献祖国、孝心献父母、爱心献社会、诚心献他人、信心留自己”为内容的“五心”教育活动,整合社区资源,不断完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成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重点关照单亲青年、家庭困难青年、留守家庭青年,为他们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由此可见,社区青少年工作需要以青少年为主体,身段下移,贴近青少年,引导、激发和调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的热情,注重开展内容贴近青少年实际、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活动,依照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及成长规律,搭建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和乐于参与的平台载体,注重创新活动方式,突出区域特色,使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特点。

4.结语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于社区青少年的思想发展作用重大,意义非常,社区需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传播教育过程中争取政府、学校及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开拓传播路径,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活动,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文化扎根社区青少年心中。

参考文献:

[1]王艳群.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现实思考[J].青春岁月,2017(15).

[2]俞妙玲.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3]颜湘颖.上海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朱志刚.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李富

社区道德教育论文 篇3:

论“三位一体”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摘 要: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议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入手,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社会为背景,为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特点

(一)社会公德意识增强

在对社区青少年公德意识的测试上,设计了公汽让座、十字路口过马路及关水龙头等三个问题。在回答“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孕,你一般选择怎么做?”有72.4%的青少年选择“立即主动让座”;23.8%的青少年选择“经犹豫后,最终让座”。这说明在96.2%的青少年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十字路口遇红灯,此时又没有车通过,你会怎么办”,选择“等到绿灯才过”的有63.2%,对于“公用水龙头滴水,你通常怎么做”,有89.2%的青少年选择“立即上去关掉”。以上说明绝大部分社区青少年对学校对班集体的公物、活动是关心的和积极参与的,社区青少年社区公德水平较高。

(二)家庭道德有所进步

青少年家庭道德方面问题主要是指青少年以个人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较少干家务等方面。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青少年在这方面有较大改观。对“你在家做家务吗?”的回答,有42.7%青少年回答“常做”;而“你对于父母的生日?”这一问,回答“都记得清”,占63.2%,以上回答说明青少年在家庭中关心父母,经常帮助父母干家务。

(三)社区青少年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中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对集体的认可和接纳。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6.8%和23%的社区青少年对“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回答是“个人事业有成,实现个人价值的人”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人”。由此可见,目前绝大多数社区青少年对体现集体主义内涵的雷锋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社会等观念是接受和认可的,并在其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四)学校政治课改革取得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政治课有55.7%和34.1%的社区青少年回答有“较大帮助”和“一些帮助”,合计为89.8%的社区青少年认可学校政治课教育。

(五)家庭教育更注重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中,“你觉得父母最关心你哪个方面情况?”,46.5%回答是“学习”,16.7%回答是“品德、心理状况”,34.6%回答“身体健康”,还有2.7%回答是“交往状况”,这说明家长对孩子关注不仅仅只是学习。

(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有所改进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八荣八耻”内容掌握,有33.5%青少年选“很了解”,有47.6%的回答是“较了解”,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八荣八耻”的内涵已经深入普及到广大社区青少年的内心,并得到他们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认同。这说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所改进,才有可能是我们创导的教育内容为青少年所了解和接受。

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具有青春气息的群体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点。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有待进一步改革

1.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在问卷中,我们询问了“班主任最关心你哪方面的情况?”社区青少年回答“学习成绩”的最多,为46.5%,回答“思想品德”的为16.2%,回答“身体健康”的为34.6%,回答“同学、朋友交往”的为2.7%,回答“社会上的人际交往”的为1.3%,回答“精神生活”的为2.0%。教师最关心学生的是其学习成绩,与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两者相差30个百分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试教育”仍有相当市场,不少学校以应试和升学为办学目标,一味追求考分和升学率,关注学习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严重影响了社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中小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需进一步改革

虽然学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学校还要加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扎扎实实地抓好德育工作。

(二)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重学习轻品行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重学习轻品行、重智育轻德育是个顽症,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家庭教育问题,在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父母最关心你哪些方面的问题”。结果反映出近一半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关心孩子“思想品德”的家长只有16.2%。

2.部分社区青少年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有问题

当问“你消除烦恼的办法通常有哪些”时,回答“找伙伴诉说”的为45.9%,回答“记在日记里”的为25.4%,回答“向父母或老师诉说”的为16.8%,回答“上网聊天”的为10.8%,回答“找老师诉说”的为1.1%。与此相应的是,对中学生的问题“你与父母沟通情况是”,回答“与父母无所不谈,很容易沟通”的为31.4%,回答“与父母基本能沟通,但有些话不向他们讲”的高达53.5%,回答“与父母谈不来,较少沟通”的为11.4%,回答“与父母基本没有沟通”的占3.8%。以上两个问题至少反映出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状况:部分社区青少年同他们父母存在情感交流的困惑和障碍,社区青少年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其心声,家长也难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情况对家长对孩子来说都是可怕的。

(三)社区与学校、家庭缺少联动,青少年思想工作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

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有赖于方方面面的合力,尤为紧要的是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共建,以形成合力。 在调研中了解到:从大多数学校看,与社区的关联度并不密切,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存在“各归各”“单打一”的状况。不能否认,有些社区的党、团组织在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但却忽视了与学校和家庭的联动,没有将活动的效果最大化,而少了学校和家庭的反馈和联动,社区也很难长期保持青少年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目前发展商品房、“人户分离”的条件下,怎样密切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形成德育整体合力,是一个新课题。

(四)一些部门领导对社区青少年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因为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带来直接的效应和收益,在一些部门领导的心目中,它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并不高,看不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认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可有可无,对其不加重视。

三、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端正育人成才的指导思想

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思维桎梏,认识其危害性,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指导德育工作,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舆论。在这个基础上,要着力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的舞台上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同时要强化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安排。

(二)强化学校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重要功能

1.学校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与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要积极改进中小学德育教学方法与形式,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拓宽德育教学渠道,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强化班主任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2.制定实施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知识结构平衡的教育政策

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采取新的教育战略和政策,促进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也是有效防范青少年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为此,首先要实施学科地位平等化战略。尽快扭转人文社会类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地位非平等化状况,在教师专业要求、考试制度、学生考核等方面,做到与所谓“主课”同等的地位和要求,为青少年获得完备的知识结构奠定制度基础。其次,继续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教育活动均衡化战略。最后,要研究并加快现有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为青少年成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道路。

(三)重视家庭教育对培养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特殊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家长的私事,也是父母应当承担的意义重大的社会职责。因此,要通过大众传媒报道宣传家长教子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人才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自觉性。此外,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家庭教育研究团体、各级妇联组织、各社区家长学校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让广大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和规律,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四)充分发挥社区在青少年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1.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建设体系

学校、家庭和社区就像一座功能完整的“综合加工厂”,锤炼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缺少哪一道“工序”,产品都会有缺陷。要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联系,探索三者联动共建的途径与方式,健全网络,形成制度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完善寒暑期报到制,确保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做到严格考核,认真总结;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间的通报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科学育人;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重视强化家庭的法律监护责任,优化家长的家教意识理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监护方法,支持子女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学校方面要关注青少年在社区、家庭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倡导班主任做好深入细致的谈心工作,因人制宜地帮助青少年成长,必要时开展家访活动;社区与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联手建立科学考评制度;设立中学生“道德实践奖”,对于在志愿公益活动、道德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并把成绩列入德育考评;完善“社区十佳青少年”和“好人好事”的评选、讲评制度,形成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2.建构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区社区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了调研、培训、督查、通报等一系列工作与会议制度。在街道的层面上,建立社区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社区明确第一责任人是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或是副书记、副主任。各居委也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居委专设青年干事。从社区共青团的组织体系来看,街道、镇建立街道(镇)团工委和居民区团支部,街道、镇建立社区青工委,街道、镇建立社区少工委和居民区少先队组织,街道、镇建立各类青年活动性社团或协会。

3.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专业化队伍

调查发现,对建立社区青少年社工队伍呼声很高。从中小学抽调教师担任专职帮教社区青少年的“社区教师”,他们以针对性极强的、高超的工作艺术,开展心理援助,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五)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青少年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社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一定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克服认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软指标的模糊认识,社会各方面都要主动承担责任。其次,要强化齐抓共管的意识,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工作载体,实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由部门工作向全局工作、由学校抓向社会抓的转变,共同净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保护社区青少年权益和立法工作

现在,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社会都要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和执法工作。要切实加强保护社区青少年权益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形成有利于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努力为社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C. P. 斯诺 :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M]. 北京:三联书店,1994.117-118.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7-222.

[5]陈建标: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 ].江苏高教, 2001, (6)63-65.

作者:朱志刚

上一篇:大学生德育的论文下一篇:教学反思作用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