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需要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论文

2022-04-30

[摘要]现代医院的规模正在日渐壮大,固定资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二维码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应用二维码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将会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全面监管和有效利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足需要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满足需要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论文 篇1:

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高频电刀在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间于我院门诊应用高频电刀实施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的5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根据患者的牙龈情况对于需进行修复的基牙在牙体预备前或修复体完成后分别实施牙龈成形术、牙冠延长术、增生牙龈切除术等口腔修复,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高频电刀的运用价值。结果:62颗牙齿中修复效果良好共计56颗牙,占总数90.32%,修复效果一般共计5顆,占总数8.06%,修复效果差仅有1颗牙,占总数1.61%,总有效率为98.38%,所有患者修复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修复体固位佳,牙龈无异常,义线显示根尖及牙周状况良好,未见进行性骨吸收。结论:高频电刀在口腔修复中可有效改善牙龈外形与牙功能,增进软组织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成果,这是其他科技所不能与之相媲美的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频电刀;口腔修复术;临床效果;应用价值

在临床口腔修复治疗中,某些牙龈异常的患牙需接受烤瓷冠、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治疗,这是口腔治疗较为常见的方法,患牙治疗前必须先对牙龈进行处理,手术需要借助专用器械才能完成,而高频电刀可满足需要进行烤瓷冠与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患者的使用需求,且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本次临床探究中的所有病患资料均为于我院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口腔修复,现就患者使用高频电刀进行口腔修复后的效果,及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2015年间于我院门诊应用高频电刀实施烤瓷冠、铸造全冠修复的5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回顾性分析依据,男患者22例,女患者28例,年龄25-48岁,涉及62颗牙,所有患者需要制作烤瓷冠与金属铸造全冠修复。根据临床诊断与检查的结果分别进行牙龈切除术、牙龈成形术、牙冠延长术等口腔科修复。

1.2方法

在进行电刀手术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施行局麻或全麻。所有接受口腔修复的患者于术前预先设计好切除后牙龈的形态,挑选合适的电刀,调整好输出功率,切割时动作一定要迅速、准确、平稳,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电刀的方向进行调整,使附着龈变薄,且与周围牙齿对应的牙龈保持在统一弧度,每次切割前,先用未启动的电刀手柄比划几次,对实际操作会有所帮助。它可使您确认手柄握的是否舒适,并设计好正确的下刀位置和切割长度。切记使用最低有效输出强度来获得最佳的切割效果。切割时,几次短切割所得的效果往往比一次长切割更好。与结果无法补救的一刀切下(就像使用传统手术刀)不同,将组织以菲薄的多层次切割可获得更为精确、美观、满意的效果。将手或手指作为支点也能大大提高切割的精准度。若电刀无法切割或切割不畅、有组织拖拽、粘附的现象,说明设置的输出强度过低。若输出强度过高,可以看到切割轨迹两侧出现火花及组织焦灼、变白的现象。当电刀在切割时无明显阻力,同时沿切割轨迹也没有火花及焦灼变色现象,该输出强度就是这次操作的最低有效强度。在同一部位再次切割之前,应等待10-15秒至组织冷却。如果切割的部位较多,则可分为多次进行,切割时一定要控制好速度,避免伤及口腔内周围的牙龈组织,如果患者在术中有出血,应立即冲洗并吹干术区,确认出血点并给予电凝止血,患部不再出血即表示凝血成功,通常同一部位1-2次点触就可以有效止血。手术过程要按手术程序进行,遵照先唇侧再近远中侧,最后舌颊侧的顺序。口腔修复过程中要注意高频电刀输出的电流强度以及手柄的角度,保证切割痕迹的美观及切割部位软组织的湿度,手术中,尽量不要在出血过多的部位使用高频电刀,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口腔修复效果。

1.3疗效观察

临床疗效以患者完成修复1个月后牙龈外观、牙龈色泽、牙功能、外形的综合评价为依据。效果良好者表现为术区愈合完整,各项检查无异常,牙龈无增生物,色泽正常,与相邻牙龈缘一致,修复体无松动,牙松动I度,冠缘暴露。

二、结果

50例患者(62颗牙)接受高频电刀修复后,患者自身对牙龈外形、牙功能恢复等方面疗效表示满意,62颗牙齿中修复效果良好共计56颗牙,占总数90.32%,修复效果一般共计5颗,占总数8.06%,修复效果差仅有1颗牙,占总数1.61%,总有效率为98.38%,所有患者修复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修复体固位佳,牙龈无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状况良好,未见进行性骨吸收。

三、结论

高频电刀在增进软组织处理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成果方面,具有激光、微波热频等方法所不能及的优势,其可在切割时凝固血管,防止出血,充分显露手术部位,高频电刀可帮助牙龈增生、牙龈外线与邻牙不协调者的牙龈恢复健康与美观。而传统手术刀切割软组织时,由于组织细胞被挤压、剖开,术中出血无法避免,难以即刻修复,创口的愈合也以形成瘢痕组织为特征。而电刀切割软组织是将刀头经过部位的细胞蒸发、气化,若电波能量输出调节适当,电刀切割时将毫无阻力,切迹整齐、精确、无出血,对组织的损伤小,可即刻进行后续修复工作,操作电刀所需的基本技术并不难,医生只要投入少量时间学习,就能为医患双方带来极大收益。

临床使用高频电刀要以患者实际情况在患者基牙牙体预备前或修复体制作完成后给予相应的牙冠延长术、牙龈增生切除术等口腔修复。对口腔修复患者选择烤瓷冠或金属铸造全冠作为基牙固定修复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牙牙龈状况,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指征才能使高频电刀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口腔修复手术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总之,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高频电刀可对患者的牙龈进行最理想的外形重塑,且操作简便,术后患者牙龈组织疼感轻,印模制取清晰,牙龈缘封闭性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升疗效,保障牙周组织的健康与美观,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婷玉

满足需要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论文 篇2:

刍议医院固定资产二维码管理

[摘 要] 现代医院的规模正在日渐壮大,固定资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二维码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应用二维码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将会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全面监管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条形码;电子标签;二维码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3. 032

近年来,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提高了医院的诊疗准确率,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也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医院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有资料表明,我国医院固定资产在4年时间里几乎翻了一番,约占到资产总额的60%~70%[1]。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充分发挥效能,实现保值增值,对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在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随着二维码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二维码已在诸多领域实现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数据,为各行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尤其在资产管理方面,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本文主要就二维码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及现状作如下综述。

1 医院固定资产定义及分类

1.1 固定资产界定

医院固定资产一般是指设备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到达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不计提折旧。经营租用的固定资产不属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应设辅助簿进行登记。

1.2 固定资产分类

医院的固定资产根据其用途、自然属性和管理需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房屋与建筑物:指产权属于医院的房屋、建筑物以及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

(2)专业设备:指直接用于医院临床服务,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专门用途的仪器、设备、医疗器械等。

(3)一般设备:指不直接用于医院临床服务,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的通用性设备等。

(4)其他固定资产:指不直接用于医院临床治疗的各种其他固定资产。

2 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每年我院都会进行固定资产盘点,采用传统的手工清点方法需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另外部门之间进行核对账目还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工作量较大,耗时长,人力多,且盘点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账物不符。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是设备的使用者,且各部门都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均负有职责。医院的财务科、信息科、总务科、营房科等资产管理部门都建有总分类账目或台账,但由于管理不到位,资产报废转移手续不及时办理,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2)移交不清。资产转移使用或折价转让管理制度维护不力,对离职调动人员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如何转移使用或折价转让等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主任或护士长更换时,“物随人走”或者报废,新上任者再重新配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医院高精尖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的利用率、维修周期、维修费用控制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段已不能满足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需要,亟需实施固定资产现代化管理[3]。

(4)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部分通用设备难以得到统一调剂使用,导致利用率不高,各个部门只顾本部门的需要,要求增加仪器设备,从而造成固定

资产的重复购置。

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对医院的长远发展逐显重要,探索快捷,有效的资产管理方法迫在眉睫,因此固定资产二维码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3 二维码应用原理及优势

3.1 二维码应用原理

二维码的出现从本质上提高了条码技术的应用水平,拓宽了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主要有Code49、Codel6K、Code one、四一七条码、QR条码等。

二维码[4]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3.2 二维码优势

(1)与一维条形码的比较。在医院实际应用中,一维条形码由于存储信息量不大,需要科室逐个导入固定数据数据,再用阅读器对资产进行核对;对于体积较小贵重的手术器械,每次使用完毕都要进行清洗灭菌消毒,所以一维条形码在医院应用的条件较为有限。

与一维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具有如下优势(见表1)[5]。

(2)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比较。RFID(无线射频识别)由标签、阅读器和后端服务器3个部分组成。当标签进入阅读器产生的电磁场中,阅读器和标签相互发送射频信号进行通信,阅读器获得标签存储的信息,进而传递给后端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管理控制。

从价格而言,RFID电子标签的最低价格约为1.5元。目前成本方面国外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如欧洲,由于规模效应,可以降到0.6元左右,但相对于二维码标签0.08元的价格标准,RFID电子标签成本仍然较高。

与RFID电子标签相比,二维码的优势在于用户推广成本与更新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大面积部署[6]。

4 医院固定资产二维码管理

4.1 固定资产二维码管理模式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形码仅仅是对“物品”的标识,而不能实现对“物品”的描述。在没有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一维条形码的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有时甚至变得毫无意义,已不适用于现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二维码正是为了解一维条形码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因为它具有高密度、 高可靠性等特点,所以可以用它表示数据文件(包括汉字文件)、 图像等,其使用流程见图1。

综合考虑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使用一维条形码,其标签难以在各种环境中保存完好,年底盘点固定资产时,由于一维条形码存储量不大,盘点固定资产往往需要逐个科室导入数据,然后再手持阅读器进行盘点,这样就造成盘点的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电子标签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手术医疗器械,则无法牢固地附着在设备上面,加之其成本费用相对过高。针对医院某些特殊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室的手术器械,在使用完后要进行消毒,如果使用一维条形码或是电子标签,两者都不方便管理,但二维码可以使用激光光纤打印机将固定资产标签打印或者刻蚀至固定资产上且防腐、防湿,耐高温。对于一般固定资产,可使用常规的PET标签(PET是聚酯薄膜的英文缩写,适用于户外和较高品质要求的标签)常规的PET标签耐水,防撕裂,其成本大约在0.08元/张;而医疗固定资产可使用专用PET标签,专用的PET标签具有耐水、耐酒精擦拭,并可在-40 ℃~150 ℃的环境下使用的优势,成本大约在1.20元/张。经研究,采用二维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及盘点是符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最佳方案。二维码标签见图2、图3。

4.2 实施固定资产二维码管理的成效

(1)将固定资产购入作为起始点,对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过去实物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础,往往发生实物已在使用,而暂时未入财务账的现象,造成实物管理的滞后,并给管理带来不便。使用了二维码管理技术,系统会为每个资产附加标签,只要实物购入就可以进行系统全程管理,消除了管理的滞后现象。

(2)能为资产维修保养提供便利,并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医疗设备检修方面, 应用二维码技术可以按预先设定好的每种医疗设备需保养维护的时间,自动提示需要保养维护设备的信息,方便维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查询时只要提供有关该设备的信息,就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可降低清查盘点工作量,提高效率。以往的原盘点方法必须按科室、类别分别打印出盘点表,然后分组进行盘点,大约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由于某些资产使用率低,资产管理员不一定知道所有资产所存放的具体位置,而且传统的固定资产标签内容较多,经过多次擦洗后信息模糊或缺失,盘点时分辨不出,造成数据不一定真实可靠。

二维码的应用,为医院的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赋予了唯一的条码标识,对该条码进行解读,便可准确识别每一个实物。经识别的实物的详细信息被储存并转入到计算机中,便可准确完成对该实物的盘点,确保了基层实物盘点统计时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硬件的支持及第三代通讯技术的完善,二维码技术已被全球各国各种领域所看好,它的信息量大,便于加密与保密,便于纠错,对主系统和网络依赖程度低,将会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崭新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1]鲍学曾.医院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王毅.二维条码技术应用及标准化状况介绍[J].中国标准化,2006(5):24-25.

[3]王文炯.浅谈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2(7):63-64.

[4]韩成.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2):172.

[5]吉晓娟,邬家炜.手机二维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4):95-97.

[6]陈荆花,王洁.浅析手机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信科学,2010,26(4):39-43.

作者:袁力

满足需要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论文 篇3:

柯达CR超长成像系统在长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研究柯达数字化超长成像系统在长骨(下肢、脊柱)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5月下肢全长123例和脊柱全长223例患者,应用柯达DirectViewCR超长垂直固定式长骨成像系统、蓝韵高频X光机检查。 结果 拍摄出346例合格的数字化下肢全长、脊柱全长X线影像。 结论 柯达数字化下肢全长、脊柱全长X线影像为临床诊断下肢、脊柱病变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同时减少了患者的X线照射剂量。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CR);超长成像系统;下肢;脊柱

双下肢负重全长摄影、脊柱全长摄影,通过对双下肢长度、角度、髋关节角度及全脊柱整体形态、侧弯角度测量,对髋和膝关节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脊柱矫形术等提供必要的手术依据,对此类患者术后的复查、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双下肢、脊柱的全长X线影像需要人工通过多次摄影后,对胶片进行拼接,很难拼接的和患者实体一致,即费时、费力,又降低图像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受照射剂量。柯达Direct View CR超长成像系统及自动拼接软件的发展应用,实现了数字化X线摄影,一次摄片可取得双下肢及脊柱全长图像。

1 资料与方法

1.1仪器设备与材料

蓝韵ZKXZ-50P高频X线摄片机,最大管电流630 mA,最高管电压150 kV。柯达Direct View CR超长成像系统,此系统包括柯达DirectViewCR超长垂直暗盒支架(图1),柯达DirectViewCR超长暗盒包(包含四块同条形码、不同标号的IP板,四个暗盒可以进行调节,以符合支架内的特定位置);17*51英寸(43*129 cm)柯达DirectViewCR超长固定式滤线栅,栅比12:1。Kodak Directview CR950多通道、快速、多暗盒CR处理系统,此系统中的软件包含影像拼接软件。 蓝韵PACS V7影像工作站。柯达Dryview 6800 Laser Imager干式激光相机,使用柯达11in×14in、14in×17in干式激光胶片。

1.2 摄片技术及方法

合理的摄影技术方法是获取下肢及脊柱全长影像的关键,为了取得高质量的影像,我们注意如下几点。

1.2.1 IP板的合理使用 在使用时应按照IP板的使用要求,使黑色的一面朝向X线球管,IP板的数量根据检查部位、临床要求进行选择,下肢全长需要三块,胸腰椎全长需要两块,颈胸腰椎需要三块,颈胸腰骶椎全脊柱需要3~4块,具体选择的IP板的数量根据患者的身高情况选定,然后将相邻的IP板按相应的标号次序放入立式架暗盒片槽内,相邻的IP板相互重叠约4 m(图1)。

1.2.2摄片体位 摄片体位可以清楚显示所拍摄部位的标准影像,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柯达CR下肢全长、脊柱全长的代表性摄影体位如下:①长前后位 患者背部紧靠摄影架,站立于定制的木质脚垫上,双眼向前,上肢下垂放于身体两旁,足尖朝向前,下肢并拢,呈标准的解剖学姿势。双下肢内、外侧缘分别与摄影架的中心线等距离。上下分别包括髋关节及足底。 如果遇到患者下肢不等长的情况,需用透X线的材料将较短的下肢足底垫高,使对侧下肢伸直,显示其真实的长度(图2)。②柱全长前后正位 被检查者呈标准的解剖学姿势站立于摄影架前,两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经过拼接的)暗盒中心线。IP板上缘尽量包括第1颈椎,下缘包括髋关节。如果宽度不够,应尽量使整个侧突的脊柱包括在暗盒里(图3)。③柱向左(右)侧弯正位 患者呈标准的解剖学姿势背靠暗盒立架直立,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摄影架中心线,双下肢、骨盆不动,脊柱向左(右)尽量侧弯。上下缘分别包括外耳孔及髋关节(图4、图5)。④柱全长站立左(右)侧位 患者呈标准侧位侧立于摄影架前,两臂上举抱头或屈曲放于胸前,使左(右)侧躯体紧贴立架表面,冠状面与立架表面垂直,脊柱置暗盒(IP板)左右中心线上,也可示脊柱前后凸出的情况把整个脊柱缘尽量包括在暗盒(IP板)里。IP板上缘尽量包括外耳孔,下缘包括髋关节;遇到脊柱侧弯的患者,左右侧位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脊柱向右侧弯拍脊柱右侧位,向左侧弯拍脊柱左侧位,这样可以减少上下椎体的重叠,使椎间隙清晰显示(图6)。

1.2.3 X线中心线 中心线是垂直于摄影窗口中心的一条X射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其方向可根据临床的需要、摄影部位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通过被照部位的中心,且与胶片垂直,否则,被摄部位的图像就会失真、变形。在下肢全长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对准双膝关节连线中点或经过拼接的暗盒中心垂直射入[1];脊柱全长站立前后位摄影时,X线中心线对准剑突即第10、11胸椎平面或经过拼接的暗盒中心垂直射入[2];脊柱全长站立侧位摄影时,X线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体表定位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根据滤线栅面板表面的IP板预示标志线,使中心线通过所用IP板的中心,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

1.2.4 摄片条件 条件的正确运用对合格的X线图像起着重要作用[3],依照不同的X光机技术参数、机器性能、焦-片距、被照体的厚度及生理和病理情况等制定出符合要求的摄影条件。下面是我们根据中等体型身材的患者制定出的条件:下肢全长正位X摄片条件:75~80 kV,50~60 mAs,脊柱全长正位X线摄片条件:75~80 kV,70~80 mAs,脊柱全长侧位摄片条件:80~100 kV,100~160 mAs。

1.2.5焦-片距 片距是焦点到X光胶片的距离,X线束的斜射线与中心线的夹角越小,斜射线越靠近中心线。因此,同样大小的照射野,随着焦点至胶片距离的增加,照射到胶片上的X线越接近平行,肢体放大率越小,半影也随之减小。但在使用中摄片距离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根据射线强度与距离平方反比的法则,射线强度会有很大的降低,摄片机的负荷无法满足需要。在实际摄片中,以包括所摄下肢或脊柱为目的,即下肢全长、脊柱全长X线摄影焦-片距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身高、躯干的长短而定,我们常用的焦-片距为150~200 cm。

1.3 图像的生成、处理

图像的生成处理包括IP板的处理、影像的缝合及缝合影像的后处理,应按照先后次序进行,否则无法获取全长的标准影像。

1.3.1 IP板的处理 在蓝韵PACS V7影像工作站的登记窗口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影像号、姓名、性别、年龄、门诊(住院)号、设备类型、检查部位、体位等;根据申请单要求、摄影部位、患者躯干的长短等选择相应的摄片条件,将相应数量的IP板按序号放入暗盒立式架片槽内,固定好摄影体位,做好相应的防护等,进行正确的曝光。照射后IP板的图像信息应立即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Kodak Directview CR950处理器上进入主菜单(MAIN MENU),按Study Data→FIND LOCAL找到对应的患者, ②输入、选择所摄影部位影像信息特定的处理参数,只有正确选择、输入对应的参数,扫描仪处理影像信息时,才能对摄影条件进行适当的补偿,包括Cassette ID(IP板的ID号)、Body part(摄影部位)、Projection(体位)、position(姿势)、Orientation(IP板方向),特别注意IP板方向一定要选择Landscape(横向),否则影像的缝合将会失败,这些信息正确确认后,点击SUEMIT(提交)。③将相应的IP板按顺序放入多通道CR扫描仪上,然后按下扫描启动按钮,CR扫描仪对IP板按程序自动扫描和退出。

1.3.2 影像的缝合处理 扫描仪对各块IP板扫描完成后,影像拼接软件会自动对各块IP板扫描出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形成一幅完整下肢全长或脊柱全长影像。

1.3.3缝合影像的处理 影像处理主要是通过CR扫描仪上的软件对拼接后的下肢全长或脊柱全长影像进行后处理,以获得清晰的影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点击需要处理的缝合图像,进入图像处理界面,标注左、右标记,在下拉菜单中依次选择Body part(摄影部位)、Projection(体位),然后点击Apply AND ACCEPT IMAGE(申请和接受图像),图像处理满意后,点击SELECT DESTINATION(选择目的地),将处理好的图像传至蓝韵PACS V7影像工作站。

1.4 影像处理与打印

在蓝韵影像诊断工作站上可对影像做进一步的处理,比如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层次、窗宽、窗位等的处理,图像清晰度满意后再对图像进行注释,距离、角度等进行测量,最后将处理好的最终图像装载到打印窗口,选择胶片的规格(11in×14in,14in×17in)、胶片的打印方向(横向、纵向)、图像的幅数、激光打印机、打印的张数等,这些信息确认后点击打印按钮。

2 结果

我院使用上述方法自2005年5月~2012年5月共拍摄下肢全长正位、脊柱全长正侧CR片346例,下肢全长123例,脊柱全长223例,其中男145例,女201例,包括少年儿童63例,所摄影像清晰、密度基本一致。下肢全长片病例均进行了双下肢长度及力线、角度的测量;脊柱全长病例进行了脊柱侧弯(Cobb)角的测量,测量方法是一个弯曲节段中上方最倾斜椎体的上终板延长线和下方最倾斜椎体的下终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4],即侧弯角,这种测量方法基本上国际统一。实际测量的时候受胶片大小的影响,两条线的延长线常常延长到胶片以外才能相交,为了测量方便,可在胶片内分别作两条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的夹角即为Cobb角(图3)。COBB法既适用于术前诊断,也适用于术后复查对比。对患者的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脊柱等病变进行外科术前测量、术后评估(图7、图8)、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化影像资料,极大方便了临床诊疗技术的开展。

3 讨论

双髋、膝、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下肢内外翻畸形等,常累及髋、膝、踝等负重关节(图9),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至于丧失工作能力[5]。脊柱侧弯(或称脊柱侧凸)是常见的躯干畸形,特别是青少年,若不及时纠正及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双下肢全长片对患者手术前计划的制定及手术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如通过双下肢全长片判断股骨头坏死患者是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还是腓骨条螺纹钉头内组合双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一次摄片曝光、成像即可清晰地显示髋、膝、踝关节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图9)及下肢延长术(图10)等的术后疗效观察及评价。

全脊柱摄影解决了在观察颈椎至尾椎的脊柱侧弯或其他病变时不能一次成像的问题,给临床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它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靠分次、分段摄影然后对图像进行手动拼接的难题,同时为影像科及矫形外科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方法。

柯达Direct View CR超长成像系统及其工作站软件的应用,使图像测量的数据准确度大大提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影像质量上,使图像的接缝部分更少,使细节对比度不受损,因此将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患者接受的曝光剂量方面低于DR、CT,DR在拍摄脊柱、下肢全长需要分2~3次曝光完成,一个部位常规CT的检查剂量是普通拍片剂量的100~300倍[7];磁共振在脊柱、下肢全长成像方面,磁共振不能对骨骼进行良好的显示,同时磁共振不能进行立位检查,所以磁共振无法显示脊柱、下肢在承受重力下的功能图像,因而磁共振不能完全替代X线脊柱、下肢全长摄片,此外,MRI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对术后含金属元素的脊柱、下肢不能进行复查也是在此项检查中的弊端。

总之,下肢全长、脊柱全长采用一次性曝光法避免了拼接误差,应用十分简便。而且可以减低患者受辐射剂量,保障了受检者的权益[8,9]。

[参考文献]

[1] 刘广月,邓新达,徐道民. 临床影像技术学[M]. 第2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7.

[2] 刘广月,邓新达,徐道民. 临床影像技术学[M]. 第2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3] 余建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1.

[4] Jaramillo D,Poussaint TY,Grottkau BE. Scoliosis:evidence-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J]. Neuro imaging Clin N Am, 2003,13(2):335-341.

[5] 王亦进,郭新全,管春和,等. 矫正下肢力线治疗原发性膝关节炎[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8,20:37-38.

[6] 张新华,邱勇,张冰,等. X线超长规格全脊柱摄影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82-84.

[7] 朱宁玉. 探讨CT剂量问题降低患者辐射[J]. 实用医技杂志,2010, 17(9):844.

[8] 强永刚,张林. 医学影像辐射防护学[M]. 广东: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184-185.

[9] 李全太,刘桂刚,张翼. 辐射防护培训教程[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204-211.

(收稿日期:2013-01-29)

作者:李冬冬 李宏斌 孙捷等

上一篇:联合站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新课标下实验教学高中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