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美丽德宏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022-09-10

一、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趋强烈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人凭票供应、物质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与老百姓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的衣食住行通讯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得好取代了吃得饱, 穿得靓取代了穿得暖, 住得敞取代了住得下, 行得快取代了行得通……人民群众的需要正在从温饱阶段的生存需要向小康阶段的归属需要迈进。与此同时, 人们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 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与日俱增,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 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需求更为迫切, 优美环境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公约数。

在2018年5月19日闭幕的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责任担当, 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德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建设美丽德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一) 建设美丽德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德宏的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德宏生态良好, 动植物资源丰富, 拥有森林面积74.93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68.99%, 绿化率达70.26%, 各类保护区面积占全州面积的21.54%, 享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坚果之乡”“石斛之乡”“咖啡之乡”“贡米之乡”等美誉。德宏最优质的资源是环境, 最宝贵的财富是生态, 天蓝、地绿、水净是德宏最大的优势。建设美丽德宏,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守住大盈江—瑞丽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资源观, 将德宏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海拔不高不低、气候不冷不热、降水不多不少) 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多样的饮食文化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人们寻找乡愁、体验乡愁、留住乡愁的理想之地, 成为全省最能留住乡愁的地方。

(二) 建设美丽德宏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德宏具有天蓝、地绿、水净、树多和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条件, 但也面临不少环境问题:局部区域环境特别是局部河道水环境质量下降;以勐板河水库为代表的集中饮用水源存在安全隐患;以芒市、瑞丽为主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上升, 但人工林多、天然林少, 林木质量下降;部分河流水电开发强度大, 大盈江、瑞丽江等主干道非法采砂问题突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采石采砂屡禁不止;城镇污水管网设施落后;部分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进展缓慢;农村环境整治不到位, 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农作物焚烧仍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干净水源、优质农产品及生态宜居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 严重制约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提升。建设美丽德宏, 牢固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新民生观, 既是顺应民意的重大举措, 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 建设美丽德宏能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德宏是集边境、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有三个还是直过民族。改革开放40年来虽然发展迅速, 但城镇与农村、山区与坝区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甚至有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加之德宏是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州市之一, 很多地方已经不适宜生产和生活, 面临较大的生态移民压力。建设美丽德宏, 牢固树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整体系统观, 把整乡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德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18—2020年) 》的要求, 把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既补足短板, 为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又发挥优势,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现代文明, 彰显城乡一体化建设新风貌。

(四) 建设美丽德宏能够助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国已提出要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 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的生态安全屏障。德宏地处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 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美丽德宏既能保护好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又能为下游国家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为南亚、东南亚国家作出示范。通过中缅智库高端论坛、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等平台让周边国家分享绿色制造发展理念、绿色制造技术成果及绿色发展经验。共同打造绿色利益共同体、绿色责任共同体和绿色命运共同体, 让《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德宏落地生根, 助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三、推进美丽德宏建设, 努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一)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倡导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要从整个自然生态的角度处理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 切忌穷极物化。要顺应自然的生活, 在人类生存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 采取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减至最低限度的做法;当非基本利益与基本利益发生冲突时, 非基本利益 (享受) 要让位于基本利益 (生存) 。要搞清自然界是人类依存的整体,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德宏尽管生态良好, 但近年来也破坏了不少;尽管物种丰富, 但近年来也减少了不少。必须戴上生态保护的“紧箍咒”, 树立“不砍一棵树, 照样有出路”的发展理念, 尽快缩小生态赤字。

(二)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扛起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建设美丽德宏,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摒弃GDP至上的惯性思维, 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让GDP核算披上“绿装”。把保护环境摆在发展的优先位置, 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把美丽德宏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权责一致的政治担当与责任担当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三)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改变生活方式

要在全社会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另外, 德宏竹类资源丰富, 素有“竹乡”之称,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竹文化。在“限塑令”实施十周年效果不彰, 快递、外卖餐饮市场快速增长的今天, 德宏完全可以利用丰富的竹子资源, 用生态、环保、美观的竹制品取代菜市场的塑料袋、超市的购物袋和外卖的塑料餐具, 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率先绿色起来。

(四)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德宏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是一个资源大州、人口小州和经济穷州, 具备独特的自然条件、独特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发展机遇。要让德宏的绿水青山常驻, 必须下决心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 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康体保健、特色饮食、文化创意、民间工艺等对环境不构成伤害的新兴产业。鉴于德宏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原生态资源, 可将“康养+农业”和“康养+旅游”作为重点。发展融休闲度假、康体健身、赏花摘果、乡村美食、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康养+农业”模式。推动“产区变景区”, 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农康产业格局;推动“田园变公园”, 探索“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农耕展示”“旅游休闲+农村民俗体验”等农康融合模式;推动“产品变商品”, 深度挖掘当地特色名小吃, 打造特色餐饮品牌。选择能发挥德宏自然优势的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回归自然旅游等新的乡村旅游模式。

(五)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搞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是德宏最大的实际, 农情是德宏最大的州情。习近平考察云南说过:“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块,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不要轻易改动。”建设美丽德宏, 不仅不能丢了乡村这一块, 而且要把乡村振兴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德宏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一批具有边境风情、田园风光、民族气息的秀美乡村, 与乡村振兴提出的“生态宜居”不谋而合。要按照《德宏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德宏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6—2020年) 》《德宏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行动方案》《德宏州农村污水治理及乡镇供水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德宏州开展城乡文明共建共享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 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中的经验教训, 在近年成功打造的民族特色村、生态文明村、产业示范村、旅游观光村、平安和谐村等一批宜居、宜游、宜业美丽乡村的基础上, 以盈江县下勐劈、龙门古寨, 陇川县温泉村, 芒市七星傣寨 (芒满、芒晃、芒杏、偏窝、勐目、芒国、田头) 等为示范, 将芒市建成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城市, 瑞丽建成创新创业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口岸城市, 陇川打造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 盈江打造为中国犀鸟谷, 梁河打造为中国葫芦丝之乡。

(六) 建设美丽德宏, 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环境问题上, 全球是一个整体, 命运相联, 休戚与共。德宏地处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上游, 与缅甸山水相连、不可分割。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 德宏有义务保护好流域内的生态环境, 有责任为下游国家的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017年5月, 环保部、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近年来, 德宏在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与缅甸开展广泛合作, “民心相通”的民意基础更为坚实、社会基础更为牢固, 可称之为“智力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要以此为契机, 依托跨喜马拉雅发展论坛、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村长论坛的成功举办, 与缅甸一道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共同打造绿色利益共同体、绿色责任共同体、绿色命运共同体, 为双边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总之, 建设美丽德宏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大民心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把德宏的生态保护作为支撑发展的最大潜力,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努力为边疆各族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在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历史进程中, 谱写好新时代美丽德宏建设的新篇章。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经过长期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转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需要, 更是优美环境的需要。美好生活内涵丰富, 涵盖范围广, 是人们对发展的美好体验和感受。其中优美环境和生态产品是当下人民群众最为强烈的需要, 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美丽德宏,建设,人民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11.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0.

上一篇:浅谈高血压的治疗下一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监控系统的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