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

2022-04-20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一种公共产品,使用者众多,包括政府部门、大量投资者、债权人等。大量实证结果已经验证:投资者不能辨别财务报告粉饰现象,因而会计报表粉饰的危害就主要表现为它对报表使用者具有明显的误导作用,进而引发信用危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 篇1:

刍议会计报表的失真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认识,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 因,并指出了对其识别的方法,进而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行为的 措施。

关键词: 信息失真 会计报表粉饰 对策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系统。财务报告,尤其是其中的 会计报表,作为会计系统的一大要素,则负责将已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与企业有关的 使用者。因此,会计信息提供的充分和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判断 。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达到企业管理层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利用合法手段或会 计舞弊等不合法的手段,粉饰会计报表,操纵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和 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 展已构成一大隐患。从现实情况看,企事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 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 、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

所谓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是指在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 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使财务会计 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 定目的行为.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不是具体实施的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营者或其他 个人或单位,如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企业的股东、企业上级部门和领导等。财务会计报表粉 饰 行为的结果是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财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使 实施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体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或其他利益,如管理者加薪、升职或 免于处罚,股东的股票价格上涨,政府官员被提升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这种信息失真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为特 定利益集团的目的而故意造成的,是人为粉饰的结果。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 要有以下原因:

1.为了业绩考核而造假。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而 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 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 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造假。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 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因此,为获得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 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为了发行股票而造假。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根据《公司法》等法 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 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三 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 为配股而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并不亚于IPO。

4.为了减少纳税而造假。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 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 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 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

5.为推卸责任而造假。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 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 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 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 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三、治理会计报表失真的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存在的问 题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考虑,不能就会计论会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见 效。要加大立法的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与企业相关的各种法规应当 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不造成漏洞。要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使会计反映方法科学、先 进,会计准则是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 的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 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 越复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 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地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 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笔者认为,治理 会计报表失真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控制和引导经理人行为与公司行为。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对约束经营者行为 起着很大作用,形成一个竞争机制。反之,由于利益的驱动,为扩大经营业绩,经营者会在 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为了个人和小团体利益,擅自更改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修订 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总则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 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 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多数与单位责任人(经营者)有关,其 目的不外乎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己私欲。所以,明确单位负责人为 会 计责任主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正 确认识会计信息质量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如会计、财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制约;重大对外 投资、资产处置、决策等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相互监督程序的规定;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 计制度等的建立,是会计行为有序进行的基础,是产生真实、可靠、可信会计信息的基本条 件。所以,建立标准科学规范、内容客观真实、反映迅速及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 行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单位会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

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其次 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帮 助会计人员更新会计知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要求。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核算,会计核算 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人员只有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严格 遵循统一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选择一贯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并依照规范要 求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信。严格会计核算要求是确保会 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把会计人员资格关和职业道德关是会计 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 于那些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告, 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违法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能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 计从业资格证书。除上述人员外,对因违法违纪行为而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 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之明确,措施之严厉,前所未有。

4.严格执行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体系。去年,国家财政部针对现行会计制度中的 各相关重要问题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从今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是十分必要和 及时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围绕会计报表项目为核心,侧重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 、计价、记录和披露的有关方法与程序进行规范,以确保共同业务、特殊业务乃至特殊行业 报表的准确反映。具体准则的颁布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例如, 使企业合并、债务重整、资产重组等问题得以规范,合并价差能够合理地定期推销,长期投 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更为合理,对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恰当等等。只有这样,在披露会计 信息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会计法制化。严肃法纪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一方面要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改变部分领导认为 学习《会计法》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领导和人员的事,与非会计人员无关的错误思想。另一方 面,对违反《会计法》,故意制造假利润的领导干部、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人员,要依法 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并进行必要的处罚。新《会计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比修改前大为详 尽和具体,违反哪条规定,负什么法律责任,如何处罚,规定得十分清楚,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6.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理想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做到会计管理权力结构与会计人员动 力结构的协调和统一。在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的合理选择有两种:其一是让会计回归企 业。一方面可解脱企业会计人员的无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领导人解除对会计人员不 必要的戒心,促进其重视会计行为的合理化与效益化。其二是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 制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向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国家控股公司派驻会计人员、会计负 责人、财务总监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堵塞会计管理体制漏洞,抑制违法行为,提高会计 基础工作水平,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一个包括会计人才中心,会计信息 中心和会计服务中心在内的会计市场,形成一个有动力有约束的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迎接竞争、技术和全球化三股力量汇合的挑 战.财务与会计,2002(3)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12)

3.吴良海.会计造假的制度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上海会计,2005(5)

4.阎达五.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财务会计,2003(1)

(作者单位:中盐湖南株化集团诚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4 )

(责编:若佳)

作者:周 文

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 篇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危害及其对策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及产生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一种公共产品,使用者众多,包括政府部门、大量投资者、债权人等。大量实证结果已经验证:投资者不能辨别财务报告粉饰现象,因而会计报表粉饰的危害就主要表现为它对报表使用者具有明显的误导作用,进而引发信用危机。经粉饰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已严重偏离了其原貌,其会计数据等已失去了可比性与可读性,致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使财务报告的作用大打折扣,引发了信用危机。

对于会计报表粉饰的市场传导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

(一)多数投资者“幼稚”

因为我国多数投资者的幼稚和无知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没有能力去理解和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只能简单地根据年报所披露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

(二)集体的非理性

虽然我们说大多数投资者是幼稚的,但证券市场上至少会有几个老练的投资者能够识别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但是这几个老练的投资者个人并不能左右整个市场,所以他们面临的实际上类似于“选美”问题,他们只有按别人的“价值标准”来进行交易才可获利。因此,他们对粉饰行为仍以“视而不见”的表现来交易。

(三)证券市场的不规范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还有众多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拥有高学历并积聚了大批投资专家,可以说他们识别一些粉饰现象较容易,但他们却基于“坐庄”的需要与上市公司一道联手操纵会计利润,进而为自己在二级市场上的操作提供题材。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应对措施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财务报表粉饰手段的识别,即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加强审计程序、运用各种方法来识别粉饰手段。只有准确的识别出这些粉饰手段,才能针对他们做出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抑制报表粉饰的方法。

(一)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手段的识别

1.建立分析模型

对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的历年数及同行业数进行比较,对产品售价进行趋势分析和纵向、横向的比较,建立分析模型,发现异常指标,并查明原因。

2.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即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增加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中有问题。

3.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突出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可靠。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4.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

5.关注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等重要事项。通过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关注有助于理解报表,并帮助验证报表的编制是否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符。

(二)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对策

1.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对未来经济行为的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现象出现。

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会计报表粉饰的问题;尽快制定非货币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进行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

3.严格资产的确认标准,防止企业不符合资产确认标准的项目确认为资产。对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的虚拟资产,企业应予以披露,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4.加强打击力度,会计制度、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但企业却为了私利,不按此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上市公司及会计等相关人员,一经发现,应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处罚,使其他公司或人员不再敢随意粉饰会计报表,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作者:吴嘉琦

会计报表粉饰与识别论文 篇3:

谈财务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措施

摘 要:财务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运作决策最直观的依据,财务管理要必须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报表却存在严重的粉饰行为,人为操纵利润,造成财务信息失真,不仅误导了投资者,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运营决策,若不能及时发现、解决、防范,必将导致企业财务问题不断,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将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这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财务会计 报表 粉饰行为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分析

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整个财务会计界所研究的重难点课题。从目前状况来看,财务会计粉饰行为仍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漏洞,它不仅困扰着企业管理者,还误导了社会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与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1.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表现形式

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主要以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为对象进行数据修改或者人为操纵,其具体表现在:

(1)以企业的经营业绩为主要对象的粉饰行为

企业的经营状况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盈利,并且经营状况也是上市企业吸引投资目光的重要指标。部分企业通常根据经营业绩与对外宣传的需要而人为地去篡改或操纵经营业绩的数据形式,以达到美化文面数据的目的。对于经营业绩报表的粉饰行为主要是以利润的形式来展现的,它包括:①追求账面利润最大化,即以提高企业的账面业绩水平来获取企业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通常来说,追求账面利润最大化的主要粉饰作法包括:亏损挂账、将受益与支出混合为资本性支出项目、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②追求账面利润最小化。通过做账的形式来人为减少企业的实际所得利润既可以减少纳税金额,还可以不足上一季度所欠缺的资金差额,回避企业亏损的事实。追求利润最小化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加速折旧、减少资产折旧年限、推迟确认收入、增加各项准备的计提、将资本费用列入损益等;③利润均衡法。企业通过报表粉饰将利润均衡实际上是为了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以便对外筹资;④利润冲销。利润冲销即利润清洗,其主要是为了回避税务责任以及企业责任,企业通过就爱那个财务账目中的坏账、呆账、死账、长期损益、闲置资产以及其他不良虚拟资产进行一次性地处理,集中折算损失,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红点。

(2)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主要对象的粉饰行为

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是指其资产的负债情况,针对财务状况的粉饰也是通过操纵企业的资产负债来实现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①人为低估资产负债率。企业财会从财务账面上故意低估其资产的负债率,或者将负债隐藏与其关联企业、不披露部分负债名目等。低估资产负债可以从形式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对外财务信用良好,有利于企业的外在形象以及对外融资和筹资;②拔高企业资产。人为的拔高企业资产额不仅能够使企业获取额外的利润,还可以促进对外融资。

2.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危害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是一种人为操纵财务信息的行为,它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避重就轻,对于社会、企业、投资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对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危害。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与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关联,财会报表则是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凭据,若人为地粉饰真实数据,造成数据失真,或者掩盖红字数据,则增加了市场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误导了管理者的决策。

(2)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危害。财会报表是反映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以及盈利效益的工具,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战略规划与决策时往往需要根据财务信息来制定,这就要求财会数据一定要真实、完整、准确,否则极可能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掩盖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决策者不能从中发现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将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

(3)对于企业投资者的危害。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是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对财会报表进行粉饰将极大的误导投资者,致使投资者投资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并且还将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造成行业的信任危机。

二、防范企业财会报表粉饰行为的相关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与控制机制

企业要防范财务会计报表粉饰行为,那么首先必须从自身的制度建设抓起,以一个强有力的控制核心来主导内部管理,防止财务信息失真。对此,企业必须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内部信息沟通、监督管理等有效整合起来,纳入统一的监管小组,实施严格的内部账目核查,以减少报表的人为粉饰行为。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内部行政管理,做好内部各环节的信息沟通工作,把人员的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一套积极、有效、长期的激励机制,将财务管理人员的收益与企业整体效益挂钩,而不是简单地从报表数据出发;第三,严格管理企业的财务会计流程,对财会信息要进行详细的二次核查,对于明显与事实不符的数据信息要追根溯源,降低信息失真的几率。

2.强化外部监管渠道

若是企业有意进行财务报表粉饰造假,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外部加强监管,防范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主观部门要建立一套市场规范系统,将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税务机关、工商管理部门等有效结合起来,从规则的制定者转变为监督者,对企业的财会行为进行合理、合法、有效的监督。同时,建立第三方财会信息复审制度,即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报表信息必须通过第三方独立的审核组织或机构、企业等进行严格的二次审核,确认无误方允许公布。

3.优化财务会计环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企业财会报表的粉饰行为多是出于个人或者企业的私利动机,对此,我们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建立一个良性的财务会计环境,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企业应该把内部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放在同等地位,加强对会计人员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高效的员工考核与绩效评价制度。同时,要加强社会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敦促市场形成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从内外两个渠道去约束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不当行为。

参考文献:

[1]黄世忠.报表的粉饰与识别[N].中国财经报,1999.

[2]许涵生,徐为山,倪红霞.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陷阱”种种[J].上海会计,2003(1).

作者:栾红莲

上一篇:资源共享的学校教育论文下一篇:环境质量与污水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