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审计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美国执行会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并对内部控制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进行了整合,即“整合审计”。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如何整合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以期对审计实务有所借鉴,并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日后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部分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报表审计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计报表审计研究论文 篇1:

合并报表审计应关注的八大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尚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合并报表审计的研究现状及合并财务报表自身的特殊性,提出合并报表审计应关注的八大问题。

关键词:合并报表 审计 企业合并

一、重视集团审计师与分部审计师的协调

关于合并报表审计,一般都是由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组和分部审计师一块审计,集团审计组主要负责集团财务报表的审计,分部审计师主要负责个别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由于合并报表是根据个别报表编制的,为控制合并报表的审计风险,减少重复工作,增强风险应对能力,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组和分部审计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沟通:(1)分部审计师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执行工作的范围、时间安排和发现的问题,与分部审计师进行清晰的沟通。(2)从分部审计师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沟通。(3)为了解分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进行沟通。

二、关注合并范围的审计

合并范围是合并报表编制面临的基本问题,对合并报表的编制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审计师应关注合并范围的审计。审计人员要采用以下审计程序:(1)审计人员要审查所有子公司的对外投资记录,查看母公司是否有间接控制却没有将其纳入合并范围的情况。(2)查看母子企业的章程、协议和相关资料,通过询证得出母公司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是否有半数以上投票权等来判断母公司是否实质上控制了子公司,是否将其纳入了合并范围。(3)审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否不再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在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当定量判断和定性判断相矛盾时依据定性来做出判断。对合并范围的审计从基础上保证了审计的质量及合并报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其不存在多报或少报的情况。

三、合并方法的审计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规定两种类型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选用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购买法下最终会导致合并报表中资产高于权益结合法下的资产价值;对利润表的影响,权益结合法下,收益较高,所有者权益较低,净资产报酬率当然也就比购买法下更高。可见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合并后的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合并报表审计时,合并方法的选择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审计人员应主要审查企业合并所选用的会计方法是否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首先,企业合并是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其次,根据企业合并的类型查看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最后,在企业选择的会计方法下,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是否正确。

四、重视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的审计

在实际中,母子公司常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制度,这就导致报表合并的依据有差异,需要子公司按照母公司采用的会计制度调整后才能编制合并报表。因此,在对合并报表审计时,要注意审查母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制度是否一致。这不同于个别报表的审计,对个别报表的审计一般仅是考虑前一会计期间和所审会计期间使用的会计政策是否一致,是否有会计政策变更;而合并报表审计不仅审查这一点,还要关注母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一致。除此之外,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所以,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要首先检查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和所采用政策的一致性。

五、关注调整分录的审计

在企业编制合并报表中会涉及相关报表或会计科目的调整,这主要通过调整分录来实现;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未分配利润上年年初往下年的结转等。这些调整保证了合并报表前后年度的内在一致性,因此为达到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就必须对这些调整分录进行审查,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二是用选择的方法进行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三是调整确认的金额是否正确。

六、关注抵销分录的审计

在进行合并报表审计时,还要关注内部交易事项,分辨出需要调整和抵销的交易分录。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活动主要包括内部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交易以及内部的债权债务等。在审计时可以这些为寻找内部抵销交易的方向,方便快速的识别出内部需要抵销调整的交易事项。

七、风险评估程序的复杂性

作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必备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在合并报表中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个企业集团中母子公司所处的行业不一定相同,面临的风险也就错综复杂,这不同于个别财务报表审计,单个企业面临的行业是固定的。所以,这也就导致其审计中风险评估程序的复杂性。在进行合并报表审计时,风险评估环节要综合考虑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所面临的行业环境以及内部自身的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八、关注一些特殊事项的审计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还应关注一些特殊审计事项,主要有超额亏损的审计、商誉的审计。会计准则不要求对商誉摊销,但要进行减值测试。有关商誉价值的确认方法至今并不成熟,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针对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审计时要重点关注其价值的确认方法、金额以及后期的减值测试等。有关超额亏损,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母公司将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全部合并,避免母公司将资不抵债子公司作为操纵利润的工具。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一般是先抵消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再抵减长期应收账款,最后确认为预计负债等来反映子公司的亏损。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母公司是如何记录子公司的亏损,重点关注其是否未将亏损子公司合并至合并报表中,或者是应当将全部亏损都合并至财务报表,而其却只合并了部分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注:本文系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建设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于慧琴.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产生的后果比较分析[J].商业会计,2011,(9).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建兵.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相关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35).

作者:周霞 聂凤娜

会计报表审计研究论文 篇2:

我国上市企业整合审计研究

摘 要:美国执行会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 并对内部控制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进行了整合,即“整合审计”。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如何整合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以期对审计实务有所借鉴,并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日后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部分建议。

关键词:整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会计报表审计

2008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针对我国上市企业明确提出以下要求:上市企业有必要对其自身的内部控制状态进行自我评析;有必要及时披露企业的年度自我评析报告;上市企业还可以聘请资深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状态进行审计和评价。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1.两种审计的联系。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相同,并且都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

(2)二者的最终目的相同。虽然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侧重于不同方面,但它们的最终目的一致,即提高会计报表的可靠性,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3)二者的审计模式都是以风险为导向。被审计单位首先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缺陷或错报,重点进行评估和识别。

(4)二者都要对重要交易类别、重点账户等进行识别。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涵盖了重要交易类别、重点账户进行评价。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交易类别、重点账户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进行评价。

(5)两种审计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致。

2.两种审计的区别。内部控制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测试范围不同。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不能绕过某些审计领域的测试程序;而在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以绕过某些审计领域的测试程序。即后者的测试范围小于前者的测试范围。

(2)测试目的不同。内部控制审计的测试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发表审计意见。会计报表审计的测试目的则是为了判断是否可以适当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

(3)控制缺陷的评价要求不同。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而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区分没有那么严格。

(4)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外披露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在会计报表审计报告中,则一般不对外报告。

(5)测试结果所要求的可靠程度不完全相同。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对测试的可靠性要求较严。而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要求则相对比较低。

二、整合审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整合审计,即同一家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均委托给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整合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可以同时实现二者的目标。

1.整合审计的可行性。整合审计具有可行性。首先,二者的根本目标相同,即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会计信息,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的整合具有可行性;其次,将二者进行整合对于实现审计目标、适当节省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等都有利;最后,两种审计业务中有大量相近甚至相同的工作,将二者整合可以减轻工作量,改善工作质量。

2.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二者的审计理念都是风险导向型,同时也都基于责任方的认定。内部控制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整合,整合审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提高审计的整体效率;提高上市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规避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三、整合审计的思路与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1)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保证企业资产安全;(3)保证企业会计报告及其他信息真实可靠;(4)注重改善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效果;(5)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会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信息披露完整性等内容发表审计意见。因此,两种审计目标的整合的重点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及提高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整合审计的审计思路是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型思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初步评估内部控制整体风险。

(2)进一步了解和测试被审计企业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

(3)识别重要交易类别、重点账户的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4)深入探索被审计单位潜在错报的根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措施。

(5)最后,对潜在风险和错报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四、整合审计的实施设计

在整合审计的实施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整合审计的四个模块:目标;计划;实施过程;报告。

五、结束语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即将在上市企业中开展的整合审计在理论、实务方面均具备可行性。整合审计对上市企业规避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将两种审计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审计协同效应,改善上市企业的审计效率,进一步完善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晓燕,程富.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J].财会月刊,2009.08.

[2]谢晓燕,张龙平,李晓红.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9.09.

[3]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研究(上)[J].审计月刊,2009.05.

作者简介:赵明华,女,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

作者:赵明华

会计报表审计研究论文 篇3:

信息化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企业推广开来,相应的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审计在方式、方法上也应有所改变,新形势下注册会计师将面临更多、更加复杂的审计风险。包括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的风险、系统环境的风险以及数据审计的风险等。因此,在此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将审计风险的控制作为核心工作之一,以此才能保证审计效率和质量水平。文章针对当前会计信息化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如何做好审计工作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信息化实施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要求,然后总结了注册会计师的審计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再对当前注册会计师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的审计风险进行调研;最后根据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做好审计工作。

关键词:审计;注册会计师(CPA);信息化

一、绪论

所谓的会计信息化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其意义是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相应的审计准则,依照标准要求,针对采用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在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价的基础上,鉴证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能够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及会计数据的完整性,通过现有的资源能够实现企业的目标。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的风险

由于信息化环境一般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且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十分的复杂,因此信息化审计虽然摆脱了传统审计的一些风险,但由于自身的性质特点,也存在很多新的风险,以下做具体的讨论。

(一)来自信息系统安全的审计风险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都是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审查其信息系统的安全的,从一定层面上说,同样可以检验企业信息数据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信息系统的安全为信息数据的完整无误提供的保障。系统安全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基于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运行存在问题。因为如果系统不够安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者存在缺陷,导致财务数据损毁、财务报告内容不正确,其信息数据就是不可靠的。

(二)来自信息系统环境的审计风险

所谓对信息系统环境进行审计,就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对其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调研,看系统曾经是否遭到过非法入侵、系统是否存在安全备份管理制度等,通过仔细审计信息环境,保证系统环境总体的安全性,一方面是可以确保企业资产和企业私密资料的安全,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审计,对于当前企业信息系统环境的安全性、运行的效率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报告,以便于企业对相关问题进行优化。

(三)来自信息系统数据的审计风险

在复杂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存放于企业的数据库中,而这些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展现出来。审计时就是对这些电子数据进行审计。企业数据库中的各种数字数据需要输出时,必须要严格执行各种输出程序。如果被审计单位对这些数据进行修改,同时也会对输出程序进行修改,这种情况下,输出的数据形式虽然是正确的,但重要的数据信息却已经被篡改了。因此,为了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同样需要严格审计数据库中的数据。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为了便于企业的信息系统与审计单位审计系统数据的对接,应当统一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保证审计的效率。同时如果审计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没有同样,审计人员就要将这些会计数据进行转换,或者手工抄录,这样不仅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即可能出现数据错误的风险。所以,非常有必要去统一各行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一方面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高效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审计风险。

三、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控制的应对措施

(一)审计准备阶段控制风险的措施

1.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必须加强

为了合理减小信息系统安全审计风险,首先就应当营造信息系统软硬件安全环境,从而构建安全的信息系统,通过选用能够满足企业数据储存、整理、计算的软硬件,保证电子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防止财务信息数据在储存中丢失、被窃取等。

对此,在审计初期,注册会计师要按照传统的审计流程,对企业进行审计调查,调查的内容除了被审单位的各类制度规定,还应该关注其新鲜系统的操作流程,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和关系。通过这些调研掌握企业经营业务的操作,了解其经济业务数据流。

2. 收集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有关的数据资料

审计单位的各类信息是复杂繁多的,完整、高效地采集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各种资料是一个良好的审计必不可少的技能。通过采集这些资料,增加对于企业的了解,从而在审核数据时能够更好地发现异常之处,对此,注册会计师为了帮助自身采集公司信息,得到一些对公司有用的原始资料,应当在审计计划阶段应用审计软件。其中包括其软硬件设备的基本信息、更新和维护信息以及其他的技术相关文档资料。

3. 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管理、运行都非常依赖内部的信息系统,一旦缺少信息系统的支出,企业的运行几乎就处于瘫痪状态,效率非常慢。信息系统中外部环境不安全的情况下,比如说数据系统遭到非法入侵,其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性就会被大打折扣。为了信息环境的安全性,企业有必要对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评价,看是否被入侵、数据是否被篡改过。以此不断升级数据的储存环境,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审计实施阶段控制风险的几项措施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既是执行审计计划又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实施阶段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出具的审计报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分为获取审计证据、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工作底稿、初拟审计意见等几个步骤。

1. 可通过增加审计证据来控制风险

传统审计证据与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有很大的差异性,它是指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及其数据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为了确定数据的真实性,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去得到这些审计证据,用审计证据去支持审计资料的真實性。

2. 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来控制风险

所谓的审计程序,指的是通过对信息系统、企业内外部的环境进行调查,然后进一步评估其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性测试,最后依据其结果展开进一步的测试。扩充这种审计程序,能够使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进而将审计风险降低一个档次,让整个审计以低风险的状态存在。

3. 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目前,很多的注册会计师对于信息化审计,所运用的审计方法还是一些传统的审计方法,比如说采用外勤检查、反复计算数据、分析数据等。但事实上,在信息化审计下,对于审计人员而言也应当转变一下自身的审计方法,以配合信息化审计,比如说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更多,为了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又不影响审计的效率,就可以灵巧活用重头计算的方法进行检查。或者在需要检查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时,运用研究和咨询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将现代化手段和传统审计方法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势。

(三)审计报告出具阶段控制风险的措施

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最终成果,其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及潜在使用者,影响面十分广泛,若审计失败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所以这个阶段要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事务所领导的三级复核的各自职责,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将事务所内的建成的数据库、注册会计师行业系统发布的有关数据库、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历史及现行资料库,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性复核,对每一项检查出来的问题均要追溯到源头,直至消除全部隐患,将有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四、结论

总的来说,信息背景下的审计应当充分适应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预知,信息化审计将会成审计的发展方向。由于信息化审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准则、指南。迫切需要广大注册会计师及审计教学、研究人员在实践中去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优化审计务实。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对信息化背景下注册会计应如何做好审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特别是提倡了如何去应对审计风险,给审计风险的评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2).

[2].陈毓圭.就发布《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答记者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2).

[3]徐敏.浅析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风险及信息化审计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

[4]杜亚楠.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2015(24).

(作者单位:宁波永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作者:何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