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七年级生物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运用,本文将從思维导图入手,探究其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用法,从思维导图特点出发,分析其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并研究如何具体应用。

第一篇:七年级生物论文范文

七年级音标教学

摘要:音标是语言学家为了记录语言的语音,而发明的一种符号系统。利用音标记忆英语单词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效果。单词关过了,不再需要大伤脑筋。于是能真正教学相长了。

关键词:音标教学;教学时间;教学作用

英语课程有一个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程标准支持那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英语教育学家发现,音标这一注音符号系统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单词的读音和记忆单词的拼写。音标教学的目的就应该是:引导学习者通过音标读出单词的读音,并帮助记忆英语词汇。

如何合理开展音标教学是我们着力探索的课题。

一、选择适合的音标教学时间

现在的七年级学生都有很好的英语底子,在学习简单的字母的时候,肯定会掉以轻心。教学生认读26个字母的同时教授相应的音标,让他们对音标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把字母的音标拆开,认读单个的音素。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音标是什么,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音标教学的内容

既然决定了开始这项任务,很多人也会有疑惑:到底要教给他们多少音标?书上只给了学生44个。个人认为应该是把48个音素全部进行教学。而且要明确区分元音和辅音;单元音和双元音;清辅音和浊辅音。当然七年级教材的后面都有对英语语音基本知识的讲解。老师们可以看这里的具体48个音素。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共同使用音标卡和这里的全部的音素集合,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语音。

三、把握好音标的教学准确性

我们在音标教学当中肯定会有踌躇的时候。老师们也会害怕自己的音发的不准确。那么这样就有了准确性教学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去研究现在英语发音的走向,世界上很多非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都有他们的弊端。当然也包括中国,要不染也不会有“中国式英语”的说法。毕竟不是母语,要学的很美式或者是英式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但是就不能说我们不要做一些工作了。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国际音标,所以不存在美音和英音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准确的发出每个音标。这是个不容易的过程。不管怎么样还是要通过各种渠道,还有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老师本身的准确度,才能保证学生。

四、运用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单独练习的机会很少,这也是中学语音教学最为困难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要求学生首先听清、听准,然后开口模仿发准。对部分学生的错音要及时纠音,使单独学生的练习和纠错成为全班学生练习和纠错的典型。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全班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相结合,这样可以督促全体学生认真进行个别活动,完成活动指标。笔者一直要求学生大声读音标、读单词,让学生克服害羞心理,经常读,每天读,时间长了,就能养成好的习惯。这样,熟能生巧,记起单词来又快又牢,学生也可以自学单词。大量练习后,他们才能真正巩固所学的音标。

五、明确音标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读准单词的能力。对于七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有了三年的英语基础,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习音标不是难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了48个国际音标可以使学生纯正地发音,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要会说英语不难,难得是如何发音准确。音标的学习就可以很从容的解决该问题。

2.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工作。老师肯定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场面。早就布置的预习作业,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他们可以很快的完成练习题,但是读音这部分还是要等到老师亲自来教,并且在你预定的时间内是完成不了的。会了音标就可以很主动的自己学习发音,单词的读法。

3.便于记忆单词。英语的拼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像汉字很零散,英语有规律可寻。会了音标还可以用来背单词。甚至可以自己检验单词拼写有否错误。

4.更改陋习。老师们肯定见过各种各样的初学者是怎么样学英语的。有的把英语的发音翻译成中文汉字,这是最常见的例子。学会了音标,就可以很轻松面对单词的发音。

5.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前的学生在没有学习音标之前,都是很依赖老师。条件好的学生会借助于很多文曲星之类的学习工具。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很快完成说以外的任务,但是说这方面是很弱的。没有老师他们就显得很被动。

6.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很多学生的情况表明,他们的考试听力部分是很容易失分的地方。稍微出现几个连读或者是快读,就很明显的要出现长时间的考虑和停顿。很多人事后会说,我听都没有听到它就过去了;太快了,我都不知道它在讲什么。音标掌握的很好的同学在这方面就会稍高一筹。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学习音标的目的,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其学习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作者:张健

第二篇:思维导图在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运用,本文将從思维导图入手,探究其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用法,从思维导图特点出发,分析其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并研究如何具体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

生物对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一门新学科,生物学概念内容庞杂,其中具体知识点又较细,层次非常多,学生从小学升上初中的过程中,初遇这种知识,往往会觉得不知从何学起,只能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通过它的应用简化教学步骤,整合归纳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建立起一种系统性的有逻辑的学习模式,建立知识框架进行高效学习、复习。

一、思维导图特点及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优势

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图文兼备的方式,通过图形与线条直观展示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图形形状、颜色重点强调主题、关键词等内容。简而言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充分利用人们大脑文字图形不同记忆规律,帮助人们有效记忆信息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在宏观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物的概念,细节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并有效将知识进行串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架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1]。

思维导图在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优势则在于在一些较复杂的概念中,思维导图能够更简洁明了的直观展示其内容,例如在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一课,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介绍地球物种的多样性,初步给学生留下印象,在今后将会学习到的部分重点标记,有针对性的加深学生记忆。在总复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树状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第一章《生命的世界》为例,第一节主要讲述生物多样性,这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细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物种多样性讲到了植物、微生物、动物三种,生物多样性则分为湿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三个系统。这些内容,纸上说起来复杂冗长,但变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就简单易懂,且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图示、线条链接相关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迅速记忆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综合整理知识点,还可以加强新知旧知的融合,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概念有更宏观完整的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复习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回顾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2]。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在生物课堂上的讲解可以强化对各章节、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简化复杂内容的讲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图示直观展示,化繁为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的概念。老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各部分有关知识进行联系、整理、串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也会因此对生物学概念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课中,教师在通过图片展示种子生长过程后,可以使学生建立简易流程图记忆种子的生长过程,而在种子结构的讲解时,可以使学生自己动手绘图,对照课本标注胚芽、子叶、种皮、胚轴、胚根的位置,加深学生对种子构成这个难点的记忆,从此种子构成这个形象的画面就会深深刻在学生脑海中。等到本章后面进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学习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这部分的知识,提问种子的哪部分是营养器官而哪部分又是生殖器官,做到新知旧知的串联、融合[3]。

(二)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多层次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点变得连贯、有序,学习内容变得紧凑、完整。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之后,重点与非重点主次清晰,一目了然,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既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又能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且对逻辑思维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但可以用于教学内容的展现,也可以用于学生记笔记,期末复习等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各节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复习、强化、迁移都有极大帮助,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使学生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在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快速回顾课程主题,掌握重要知识点,通过导图中图形及颜色的不同,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重点难点可以一目了然。思维导图也有助于帮学生形成具体框架,在有了大体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只要注意细节内容上的总结归纳,整体复习的效果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期末复习中,学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是回顾课上笔记与教材内容,也可以合上课本自己进行回忆、联想、默写,之后再进行查缺补漏,这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两方面都有着实际应用意义,因此,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使其不仅成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也渐渐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方法,在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简化教师教学步骤、减轻一部分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黎福斌.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9,811:138-139.

[2]龚鑫鑫.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30+232.

[3]朱琴.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中学 513328

作者:冯文波

第三篇:七年级写景作文方法指导

摘要:如何写出有灵气而不是呆板的写景作文,除了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之外,还应该掌握一些写景方法和技巧,比如仿写名篇,注意写景顺序,修辞手法等,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结合具体例子加以阐述。

关键词:写景;仿写;写景顺序;观察特点

优美的写景文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有深刻主题的写景文章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但是,七年级学生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写景不准确,甚至感觉没东西可写,即使写出来语句也不优美;写景与抒情脱节,文章前半部分单纯写景,后半部分专门抒情,而后面表达思想部分很难与前面的写景恰当结合,给人感觉这部分很不协调;有的甚至没有抒情,显得文章没有深度等。这都是因为缺乏方法的指导,下面我就如何写好写景作文,介绍几种方法。

学习写作当然离不开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通过模仿、借鉴语文课本上所选的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是一个可行之法。

一、从语言上进行仿写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第三单元都是写景的好文章,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具有典范性,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具体描写的段落,都具有典型性,很值得学习和借鉴,我布置了一个以“秋”为话题的写作练习,有一部分学生模仿借鉴了课文中的语言,写出的句子如下:

1.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绿得逼你的眼。

2.秋之色如暖的红,如枫叶,如斜阳,标志着生命的终结。

第一句模仿了《春》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将湖水绿的程度描写成“逼你的眼”,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树叶鲜亮,翠绿欲滴的特点,将学到的描写小草的词语活用到湖水上,也很贴切。第二句为《夏感》的仿句,原文中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仿句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好,用到作文中,可以说是作文语言的一个亮点。

二、从文章结构布局上进行仿写

以王冰洁同学的《秋》为例,她模仿了梁衡《夏感》,原文如下:

秋天是甜蜜蜜的。一颗颗甜蜜蜜的果实被果农放进背篓,果农们脸上漾着甜蜜蜜的微笑,又是一个丰收年!

秋天是热烈的。火红的枫叶像跳动的火苗,在夕阳的余辉下,和着秋风欢快的拍子,跳着热烈的舞蹈,好一幅秋风红叶图!

……

她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上模仿了梁衡《夏感》(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多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给自己的感觉,甜蜜蜜的、热烈的等,选择角度独特,调动了视觉、嗅觉等感官,色彩明艳,充满喜悦之感,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既然模仿课文中的名篇会有好的效果,那么推而广之,如果能把平时阅读的好文章中的好句或好的结构积累下来,那将会有更大收获,当然这需要平时多记诵多领悟。

那么,写景应该从哪几方面着手呢?总不能老是模仿别人的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多角度观察,调动各种感官体验,写出所观察景物的特点。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一定要观察仔细、准确,要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色彩、形状、声音、动静态等方面的特征。只有细心地、连续地、多角度地看,才能更好地写出它们的特点。比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可以说形、色、声、味俱全,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写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抓住了微风拂过荷塘时,荷塘瞬间的变化,这样能更全面地反映景物的特点。

以我班王冰洁同学的《秋》为例,她调动了一些感官,写出了枫叶在夕阳余辉的照射下随风起舞的状态,把枫叶比成火苗,抓住了枫叶红的特点,让人感觉好像身临其境。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要能写出景物变化,还需要平时加强观察训练。

其次,写景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条理性。描写对象有顺序、层次、重点,要把景物间及景物内部各部分的关系有顺序地写下来,可按照远近、内外、上下等顺序把景物描述清楚。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先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写得周到而又细致。

再次,描写景物的语言力求生动、形象,离不开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修辞方法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事物本身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通过某种修辞手法表现出来。下面举几个学生习作中的佳句作为实例:

1.还有那清爽的秋风,像尖尖的细针刺在你的脸上,风小时,感觉柔柔的,风大时,又痛又冰,不一会我的脸都被吹成了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比喻)

上面的句子把秋风吹到脸上的感觉,比成了细针刺在脸上,很生动形象,我们平时似乎也有过这种感受,写出了实感。

2.那天上的白云,虽不大,却密集,偶尔漏出几点缝隙,几颗小星星便调皮地露出脸来,如初生的婴儿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拟人)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星星若隐若现的情状,“调皮”还流露出了小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总之,写实景可从仿写名家名作开始,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就会生动许多。

作者:胡欣欣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下一篇:关于理智爱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