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2023-03-12

第一篇: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趋势

宽泛化 小众化 多元化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趋势

在人们眼里,报纸、杂志、电视等传达信息进而影响受众的媒介形态就是媒体。若以此来界定,百度、有道等搜索引擎,新浪、腾讯、钛媒体等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墨迹天气、携程旅行等APP,都可以叫媒体。

可以预见,未来大家将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消费信息,媒体的边界会变得模糊而宽泛,媒体的内容会变得特定而小众,媒体的形态会变得丰富而多元。

宽泛化:媒体边界变得模糊

自从微博出现并让人人都可以当上记者时,媒体的范畴就开始变得宽泛。现在,一个人、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媒体。一些企业的高层更是成为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受众)的超级媒体。例如,罗永浩拥有747万微博粉丝,马云拥有1557万微博粉丝,潘石屹拥有1698万微博粉丝……他们每发一条微博,就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数量级可观的粉丝那里;他们的内部讲话、公开演讲,也成为最稀缺的媒体资料。在最近举办的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演讲中提出:“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 随着媒体的宽泛化,广义媒体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一些媒体甚至还没来得及参与竞争就消失了。未来的媒体形态,将由新闻单位、企业媒体、自媒体构成,后两者经过市场筛选后变得活力十足,成为个性化突出的高品质媒体。

基于市场化媒体的以上特征和需求,公司制会成为一些大众媒体的新选择。壹读传媒CEO马昌博就宣称“壹读是公司,不是媒体”;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也表示,“应当承认公司制的效率要远高于所谓的事业制。能不能转型为公司,而且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也关乎传统媒体的转型成败。”

小众化:一张报纸不再包打天下

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很多不是媒体的介质成为媒体;另一方面,媒体的内容正变得小众化、专业化,而不是一张报纸包打天下。

在传统媒体的“通用时代”,由于各个条线都要囊括,而且还要保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媒体支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些都市报为了控制成本支出,只好限定版面数和总印量,完成从“厚报”向“薄报”的“瘦身”。例如,2014年以来,《新京报》总版数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原本各自成沓的文化、娱乐、体育内容合并为“文娱体”版组。《北京晚报》则减少了周末版数,部分版面由全彩改为双彩,以节省印刷及发行成本。 事实上,受众寻求专业领域的信息,更倾向于阅读专业媒体。在细分的成熟市场,媒体注定是适度和小众化的,目标人群与覆盖人群以合适为宜。

未来的媒体,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小”——变成若干个小众的、专业的行业媒体。基于长期积累的用户需求信息,这些“深耕行业”的小众媒体可以演化出更多的服务方式。例如“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通过招募会员组建社群,进而开展各种活动;《创业家》以杂志为基础,通过黑马会、黑马俱乐部、黑马大赛等线下活动,向创业公司提供创业培训……

还有另外一种“小”的可能——未来的媒体或许会变成企业的“内刊”,作为公司的“增值业务”而存在。《天下网商》原主编、明道公司副总裁许维就表示,也许以后会出现类似《星巴克lifestyle》《路虎国家地理》《G-star军事博览》这样的企业媒体——它们并非企业内刊,除了名字以外,内容和今天的第三方媒体并无区别,但是企业却能以此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多元化:专注内容,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媒体融合与报网互动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然而,传统媒体在该方面取得成功者寥寥无几,更多的只是把报纸内容搬到网上,而非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生产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与共同生产。其实,报网互动也好,媒体融合也好,指向的都是新工具。

当前,除了资本运营外,媒体融合的主要工具就是建设和运营网站、APP、微博、微信。有的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表现不凡,粉丝众多,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纸媒本身。然而,这样的转型是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未来的媒体形态是否就是如此?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媒体的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PP、微博、微信、户外LED屏,都只是工具。如果只重视工具,而忽略或不重视信息这个媒体的核心任务,无异于缘木求鱼。许维就认为:“我们的产品不是某一个渠道,而是内容本身。至于技术手段,到底是不是用微信公众账号,真的不重要。”

可以预见,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出现。市场瞬息万变,工具更迭的速度也令人眼花缭乱,如果跟风走、片面追求工具,很容易耽搁了作为媒体本质的内容信息。传统媒体完全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按照《壹读iRead》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的看法,即“内容为王的时代确定已经到来”。

在人人都是媒体、每个媒体都需要内容的现实之下,传统媒体应该有理由、有信心输出升级版内容——当然,不是通常意义的一篇新闻报道,而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南方科技报社 钟汉成)

第二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两种媒体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承载体。两者由于所处时代以及所受时代发展因素的影响,各有各的特点。那么在今后信息化大环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两者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文章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概念的前提下,认识两者在现今环境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探讨两者的融合发展趋势,在笔者看来,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两者的融合是时代所趋,必然要产生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7-0077-02

得益于高科技及网络化的进步,新兴媒体的产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似乎被淹没了,似乎正在丧失自身的优势,一步步沦为新媒体的附属品。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传统媒体的一些最基础的不可被替换的地方,新媒体固然很强大,能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也能够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声,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既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两者融合在一起不是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让两者都能够取长补短,在信息传播的道路上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同样都是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样都具有传播工具的特点,未来讲究多元化的合作共赢的发展,因此,下文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探讨两者融合的发展趋势。

1 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所谓传统媒体,只是相对于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一种说法,没有网络媒体以前,并没有传统媒体这一说法。我们所指的传统媒体,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众传播方式,传播工具有报纸、广播、电视以及通信等,通过一些看得见的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发布某些信息,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渠道,同时也能为大众提供教育和娱乐等相关的信息,是人们了解外界,接收信息的平台。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播空间比较受限,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没有信息接收装置,或者说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信息不能及时地传播到位。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概念,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日渐式微?新兴媒体真的能够取代传统媒体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他们的优缺点中得到

解答。

首先,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传统媒体包括报刊、通信以及广播等传播载体,这些传播载体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街上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多姿多彩的广告宣传栏,拿在手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这些实实在在的传播载体带给人们的享受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传统媒体的优点就在于,专注于某一种器官的享受,反而能够给人们带来专注的体验,实实在在的感受。同时,传统媒体由于受到传播载体等的限制,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播信息量比较小,也会受到空间与地域的影响,降低信息的传播质量。每一种传播媒体注重一种传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很难形成有创意的传播方式,人们的可选择性也日渐减少,再加上其寿命短暂,再利用率比较低,因此,人们渐渐选择了新媒体。

我们把新媒体的发展认为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那么传统媒体其实也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经过了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检验,传统媒体有着很广阔的大众受众群体。在收集信息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相当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人口大国,政府需要传统媒体能够广泛发布和深入收集信息。不只是对信息的简单展示或者简单的表面解释。传统媒体拥有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运作机制,在服务于社会的层面,传统媒体还是有着很大的贡献,有着自身健全的发展和监管机制。经过了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品牌优势是无法取代的。随着新媒体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传统媒体为了维持这样的优势,必须进行品牌再造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总之,传统媒体拥有的优势较新媒体的人才、资源以及权威性和品牌化上有较高的意义。

其次,是新媒体,新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伴随着高科技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分为网络媒体、手机移动终端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其实新媒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宽泛,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都可以称为新媒体。新媒体有着丰富的传播内容,更有创意的传播形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有效率的传播手段,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接收到最新信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很多事情都成为了可能,能让大家足不出户,知晓全世界。新媒体能够把大家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了人们的效率,迎合了大家的休闲娱乐需求。再有新媒体还可以满足大众互动化的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社交软件,浏览天下新闻,还可以自由发表评论,与其他人互动交流各自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因此,新媒体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一系列快速发展的背后,新媒体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通过新媒体接收的信息越多,越像是被信息绑架了,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起来了,但如果不能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人们会觉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时时刻刻被“绑架”在网上,提升了现代人的焦虑感。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依赖网络信息的传播,监管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出现虚假信息,让人不好分辨。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实的信息在未被证实之前就相互谣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了社会环境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发展界限是模糊的,急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概念,以及对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我们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时代不断在发展,在越来越要求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必然要发生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信息传播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才是社会对媒体的最终要求。因此,作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有以下几个融合趋势。

首先,是结合网络化的发展,继续保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以后的时代必定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这个是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这一媒介特质,将信息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真实地传播到受众群体。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不断增加,新媒体需要抓住这个机遇以及相应的发展平台,并且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与规律,按照媒体发展的本质及行业要求,真正做到信息传播的作用,起到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另外,创新的技术是促使媒体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全新的技术与手段来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使其融合共生,发挥出综合整体优势。

其次,是增强传统媒体的品牌竞争力,提升自身价值。传统媒体有着很好的传播基础,只是要慢慢转变旧的传播观念,慢慢引入新兴技术,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应从内容等方面遵循信息传播的规律,转变传统媒体陈旧的观念,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移动化发展。在多元化、及时性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应逐渐构建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再加上国家的政策与基金支持,就能实现一体化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最后,是加快对于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到位。建立起完善的媒体发展法律法规,对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以及内容等进行标准的制定,拓展法律对于媒体领域的监控范围。从上文也可以看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的,如,虚假信息大范围传播,影响社会稳定,诈骗团伙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通过新技术的传播让很多人上当受骗。因此,以网络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管,规范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罗晓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4(6):18.

[2]李?D.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J].中国传媒科技,2013(6).

[3]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60-63.

第三篇: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八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上点播新闻、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的高质化、先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他们的关系是:一方面新媒体将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经济和生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多化经营向“多媒体”转变新旧两种媒体的互助、互进将会迎来二十一世纪信息传播的新纪!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兴起的过程:首先是电脑的发明然后是互联的出现和HTT协议的发明。其他的数字技术包括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卫星电视、宽带和无线服务平台这三项数字技术兴起为数字技术席卷当今世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也为数字技术在日后的多化发展提了可能。

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政府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新媒体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根据相关统计2006年中国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包括电视、广播、短信、游戏、移动电视等同比增长41.3%;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包括络游戏、络广告、络视频、、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络游戏和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截止2007年初国内在香港地区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中国广播影视系统已有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80多亿。5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争加剧新媒体企业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少数大型新媒体企业凭借其投资、技术和人力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小的新媒体企业只能依靠更加细化的市场维持生存。

(一)由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们国家新媒体发展已粗具规模呈现出几个趋势主要表现为: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这是我国新媒体发

展的先决条件。

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我们不能将传播方式、载体和内容混为一谈。目前传播内容没变新媒体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成为基本载体光电传导、电子纸也日趋成熟。我国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不但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有几十项技术能够领先于国外发达国家。

2.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人群表现尤为明显他们正是我们出版物市场未来消费的最大主力。再比如说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络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学习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转变。

3.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任何媒体传播都没有今天新媒体传播的条件好中国目前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4.2亿计算机显示器、阅读器有1.3亿市场上流通的电子书有30多万种新媒体的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6这不是政府规划而是市场自动形成的。绝大多数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具备新媒体阅读的终端。

4.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传统媒体每天传播的信息量不及互联的1/4互联提了丰富的内容带来了精神享受新媒体的市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新媒体的市场逐年扩大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光是的产量每年就是3.3亿。一些通讯公司自己或者通过委托创意公司正逐渐转向新闻媒体内容生产如开发报、刊。大批城市的创意园区、文化园区也正在为新媒体提内容软件。

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这是发展新媒体非常有利的因素。我国已经在新媒体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措施国家正在着力搭建新媒体重要的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新媒体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大众媒体研究而忽视个人媒体研究;目前的新媒体研究的视角大多数局限于互联这一大众媒体而忽视对、DV等个人媒体的研究。

2.注重单一媒体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也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这一切都意味着媒体整合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纵观咱们国内已有的研究更多的式注重单一

媒体形式的研究而忽视整合媒体的研究。

3.过分强调传播学视角缺乏与其他学科融合;在新媒体的研究过程中国内的学者过分的注重传播学的视角仅仅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从别的学科吸取营养站在更加宏观的理论和方法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研究。如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新媒体。

4.研究缺乏创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络热”骤然形成的缘故也由于近年来学风的浮躁致使不少学术成果已出现较严重的雷同现象。络传播和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不断“刷新”并“升级”自己的研究避免雷同有所创新出高质量的成果这是新闻传播学者面临的挑战。

5.新媒体与社会沟通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新媒体业界发展不平衡新媒体满足社会需求的动力不足;社会信息化程度较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策略滞后;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三、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根本特性可以用异质化传播来诠释。了解异质化传播则要先理解同质化传播的特点。所谓同质化传播就是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受众这也正是传统媒体的特点。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新媒体出现了这种新兴媒体能使人充分表达自我并得到其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于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异质化传播时代。 (一)多样化

随着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仅仅是络传播研究。更多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将会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同时研究的触角也会逐渐深入到新媒体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新媒体发展与人、新媒体发展与文化传统、新媒体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新媒体发展与国家技术政策、新媒体发展与传媒市场、新媒体发展与全球化等等社会的方方面面。 1.移动媒体开创新媒体时代。

如今的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还承担起“第五媒体”的重任。有研究者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互动进行了探讨认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对于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虽然在新技术的狂热推崇下电视将成为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其受到受众心理、内容以及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象”“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7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的公众提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TV即交互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有人指出“I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 3.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将播客称为“新一代的广播”。“播客”在络中属于新生事物发展规模有待于实践但是依然有值得期待的未来。播客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包括谈话类节目、音乐节目、会见、讲故事、小说、指南、解说词、运动比赛转播或者实况说明等。“播客”甚至会开拓商界、广告界、公共关系等新的传播领域。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改善时下频频受损的形象提了大量公司高层接受采访的播客文件。另外未来“播客”将从业余走向专业与业余互补并存从免费走向收费“播客”和免费“播客”并存。

(二)与业界结合

随着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地有业界的人加入到新媒体的研究队伍中来如中国互联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的方兴东对Blog的研究。同时以往成立络传播研究机构或是大专院校单独成立如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设立络传播学院;或是站单独成立如千龙2002年设立千龙研究院。而2003年内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即大学与站共同建立络传播研究机构且好事成双年底不约而同出现了两家:12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新华络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29日“南京大学?江苏省互联新闻中心络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8这是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站与高校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谋发展的新尝试。

(三)集团化成为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正在取得突破性变化显示了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还是科技手段人才素质资本实力传媒质量产业化经营等我

国的传媒集团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说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集团化运作程度不高整体缺乏竞争力;组织结构不科学;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发展的机制障碍;传播产品同质化营销手段行政化人才机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人才紧缺等。我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其实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传媒竞争越来越强烈的显示情况下要弥补自身得不足解决存在的内在问题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对新媒体研究方法的研究

我国从事新媒体研究的学者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技能上准备不足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落后甚至对什么是新媒体还没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新媒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外现有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借用传统传播调查、媒介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心理学及政治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其中有些是定量分析有些则是质的研究。传统的各种研究方法用在新媒体领域时当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新媒体也给各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提了发展方向和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对新媒体的产生背景、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但是还不能深入的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使之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推动器。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将加快启动新媒体研发的重大工程加大对新媒体发展关键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快制定有关新媒体发展和管理的重大政策以投入、项目、技术、管理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新媒体的大发展。

第四篇:旧媒体 新媒体比较以及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是众多媒体中危机传播的最优媒体

与报纸、广播等媒介相比,电视以视听合一的方式传播信息,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因为其视听合一的传播使得电视的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直接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使受众获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这是其他任何媒体所难以达到的。

1.电视媒体的现场直播

可电视刚进入传播领域不久,就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当今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新闻传媒。新闻报道讲求时效,以最快的速度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是每一个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让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所增强,特别是现场直播这一实时、同步、零时差的新闻报道方式诞生之后,受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见证新闻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特性使得电视在危机发生时可以让观众真切地随着事件的最新进展而获得信息。

2.当今重大危机事件报道中,电视媒体发挥的重大作用

过去,中国的电视媒体习惯于做预设主题、预设程序的直播,在预知发生的事件前做好充分准备。2001年的9?11事件给中国电视媒体上了一堂课,9?11事件符合一切直播节目的元素,需要发挥电视独特的优势的时候,央视却没有出现。

2009年4月中旬,墨西哥公布了发生人传人的甲型H1N1流感案例,从这时候起,甲流在全世界的爆发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电视媒体在甲流发生的前期就比较关注墨西哥和美国的情况,并及时地根据国内的情况发布了最新的消息,在中国发现第一例甲流疑似病例后,电视媒体的报道更是做到了在第一时间里传递出最权威的数字和内容。等到高峰期的时候基本上是在每天每个时段的新闻里都做了及时的报道,同时对一些康复的病人和预防甲流的常识进行了引导性的报道,每天在重要的新闻时段都会及时地更新数字和及时地发布最新的消息。比如,在济南的一名康复患者,就是以现场记者出镜,到区医院进行的现场报道,这样就比较直观,而且还充分说明甲流是可防可治的。国内主流媒体在这样危机时间中不仅做到了及时报道,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说明,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气势前,电视机仍然是此时此刻世界上被打开最多的电器,具有同步声画功能的电视现场直播依然是现代信息传播无可替代的最佳媒体。随后,各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但是电视媒体始终成为报道的主力军。

3. 在受众关注度较高的危机事件当中,电视媒体应承担起引导舆论的责任

在危机事件中,有很多并不是以某些事实的发生为标志的。它可能是潜在发生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同时又是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电视媒体长时期地做好对事件的策划工作,积极地引导民众的正确舆论。

不仅是电视媒体,所有的媒体都应当担负为受众提供真实、及时的信息和为民众解疑释惑的责任,通过对事件的剖析,让受众看到事件的内在规律,以消除因事件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自然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焦点。央视对这一题材进行了充分的策划,从“新闻联播”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专栏到经济频道的“坚定信心促发展”专题栏目,详细而理性地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发生发展情况,并及时地关注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还提出一些积极的预测和典型报道。这些报道都为人们充分了解和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报道中,电视媒体还通过访谈等多种形式来弥补电视新闻的深度问题,让新闻更加丰富和具有思想性。在这样一类的报道中,电视媒体的多样性传播特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承担起为民服务、引导舆论的责任。

新旧比较: 电视媒体优势

1. 个人媒体的可信度不足以承担引导危机舆论的重任 2. 电视媒体的信誉度为其赢得受众

3. 可利用个人媒体来提高危机传播的时效性 劣势:

1.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让信息具有了即时性与持久性,不能无限制的传播信息。而通过新媒体,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信息的障碍,形成了信息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虚拟空间,使用户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传统电视媒体望尘莫及的。

2. 另外相对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互动性不强,不能像新媒体一样最大化的开发节目内容的市场价值,不能更好的与用户互动、激发用户的热情和增加用户的归属感以及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 同时,在信息量方面,传统媒体电视媒体不具备庞大的信息量,而新媒体的信息量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在这方面传统媒体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是真正的自媒体,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传受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自主自愿地传受信息;手机媒体是真正的多媒体,可以传受音频、视频、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手机媒体是真正的草根媒体,手机的低成本以及易操作性,使手机媒体成为用户最多、应用最广的媒体。

手机媒体危机传播模式

“危机状态下的传播是一种变异了的传播系统”。危机传播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复杂多变的。而手机短信即时、快速、短小的信息传播特性,恰好符合危机传播原则①,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采集、编辑信息,将信息传播到最大范围,做好信息沟通和意见协调,发挥社会协调和社会动员的作用,协助组织化解危机。手机媒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1)手机媒体传播定向性强,危机信息有效到达率高;(2)手机媒体传播方式个性化,危机信息易于接受;(3)手机媒体的移动性强,危机信息无孔不入;(4)手机媒体的高度参与性,危机信息采集便捷。

一、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的特点

1、传播范围扩大化

通常我们的危机公关事件,都是通过传统媒体传播,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反馈给广大的市民,传播范围大大扩大。

2、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讲求时效性,而信息的传播同样也是。新媒体的传播不需要通过繁复的核对和制作,时效性增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再现事件,信息采集、发布、传送、接受为一体,迅速实现整个流程的操作。比如新疆7*5事件,很多人通过手机拍下视频第一时间发布的网络上,被广大网络浏览和转载。

3、信息的复杂多元

传统媒体由于存在时间较长,体制健全,运作流程固定程序化,必须接受政府的审核和查对。而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着匿名性,并且用户身份复杂难以核实,这就是有关公关危机的信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有些不利于政府的信息也有可能被公布出来,但是这也要求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要有选择性和高度的识别能力,不能偏听偏信,不能盲目跟从,要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能随波逐流。

4、信息传播得到及时的互动 在新媒体时代的公关危机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到大家的意见和看法,每个人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公关主体能够体察民意,接收到大家的反馈意见并且顺民意、抚民心,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对这次公关危机事件处理的结果的反应

新媒体优势:

1. 新媒体可用作危机信息上行的工具,普及的手机、网络等终端在日常环境监控、危机的发现和上报等方面具有分布广泛、主体多样、便捷敏锐等特点,其监查的视野和敏锐度要远远胜于政府职能部门

2. 新媒体可用作危机信息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快速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3. 新媒体可用作信息下行的工具,在传播危机应对知识、宣传政策、破除谣言等方面有强大功能

4. 资源优势。新媒体因为其广容性而拥有无限的资源。新媒体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发布。广大人民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了解最新消息。

5. 时效性优势。新媒体在时效性上的优势,在危机传播上尤为重要。如汶川地震发生时,网络媒体领先传统媒体作出了报道,在地震发生后十五分钟就发出了报道。

6. 互动式传播。新媒体中传受双方的地位不固定,两者具有交互性。交互性是指新媒体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新媒体中的微博和博客,通过留言和评论,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意见的场所,使受众能够更快的了解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应对公关危机(发展趋势)

1、成立信息监控小组

想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解决问题,就不能依赖危机发生后才亡羊补牢,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有一定的预警机制,能够防患于未然。成立了信息监控小组之后,能够对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可以及时发觉,在事情影响尚小、还没有产生恶劣影响的情况下及时向上级反应情况,以便控制事态,缩小影响。

2、专门成立公关小组或者公关公司 想要处理好公共关系,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技巧。政府或者企业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公关小组,对该小组的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处理。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公关公司,他们有很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懂的如何应对突发性的危机,可以与他们合作以备遇到困境,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手忙脚乱。

3、做好事后的总结,注重营造良好的公关形象

对于公关危机,不能事情解决了就认为大功告成弃之不顾。需要针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解决方式的合理性和是否存在问题进入深入的分析,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有不足之处,并且做成总结材料以便日后借鉴经验和改进。在平时的运营中,也要格外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关形象,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察觉到公众形象的重要性,要在平时生产和工作的一点一滴中建立起一个负责的、可信赖的、质量有保证、服务周到的形象。

4、全方位运用“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主要针对传统媒体而设置的概念,即媒体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来引导社会注意力。新媒体既有追求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必须承担“社会公器”的责任。因此,新媒体在利用网络营销、广告营销手段进行商业运作的同时,也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社会事件,并充分发挥“社会良心”的作用,主动配合民众进行“议程设置“,客观报道和正确引导事态的发展,进而为科学、透明的公共决策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5、新旧”联姻“应对”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乱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甚至破坏。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使用便捷,因此能够对突发性的危机事件迅速做出回应,能够担当危机预警卫士,并且能够有效的与公众互动。在危机始发阶段,手机、博客等掌握着主要的危机信息,能够对危机迅速做出反应。尤其是在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中,身处危机现场的个人往往能够比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更快更精准地采集到危机现场的信息,并通过手机或博客发布,向公众预警,并为传统媒体扩充信源。到了危机的中级阶段,传统媒体担当着控制和化解危机的重任。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虽然手机、博客等交互性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权减弱,但是传统媒体始终在危机传播中担负着主导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在危机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危机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是一种优势互补,可以提高传播效益。

第五篇:我国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以凤凰新媒体为例(小编推荐)

目 录

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 键 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导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选题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献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视媒体的发展与变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统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受众分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广告流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体制限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两大媒体阵营对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劣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新媒体的优劣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案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凤凰新媒体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凤凰新媒体成功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局限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风云变幻,媒体环境也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变化着,新媒体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传播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主要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媒体格局。并给传统的传媒格局带来了极大地冲击,电视传媒面临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新视频媒介的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推动了新媒体的兴起,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人们身边,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日常的交流沟通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电视媒体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作为媒介霸主的电视新闻该如何在新媒体迅猛崛起的环境下更好的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争取在变化莫测的媒介风云中该如何生存与发展下去,这是一项在当下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通过它的改版我们可以粗略研究出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和发展蓝图。

关 键 词

电视新闻 新媒体 传统媒体 央视新闻频道 发展策略

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媒体产业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以及基于互联网和手机的传播技术的新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这些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较强的互动性、广泛的传播渠道、极高的覆盖率和精确率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迅速发展.网络电视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清的品质以及可随看随点等优势对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传播效果都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面对这些发展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应如何寻求新的突破,找准定位,与时俱进,从而找到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模式,以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你播我看、你说我听”的传统的传播局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的电视媒体在发展如火如荼的新媒体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文献综述

弓伟波在《视听界》2009年第6期的《视频分享网站电视化生存的内外部条件》一文中写道,“网络视频已经是中国网民的四大需求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网络视频用户日均观看视频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25.6%的用户日均观看时长为卜2小时,而日均观看时长超过2小时的用户比例为16.9%。”

《南方日报》2007年8月3日的《网络视频冲击传统电视》一文中写道,“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在中国互联网受众的视频来源中,77.95%的互联网受众通常通过电脑访问网站获取视频,而通过普通家庭电视获取视频的网民比例仅有60.59%。”

郭小平在《现代视听》2008年第1期的《效应与传统电视的应对策略》中也 提到,“在线共享网站‘YouTube效应’,挑战了传统电视的‘CNN效应’,更造成了社会、政治及文化的改变,也改写了影象与全球网民的关系。”②

通过上面这些文献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视频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攀升,人们从“选择网络视频”到“依赖网络视频”的现象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那么网络视频为何如此的吸引人?它和传统电视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王长潇在《新闻界》2007年第6期的《Web2.0时代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与传统电视的选择》一书中写到了网络视频的几大传播特点:“传播空间的个性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传播内容的开放性和分享性。”

二、电视媒体的发展与变革

(一)传统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受众分流

目前,中国网民已超过1亿人,年轻一代对于资讯越来越倚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报纸读者呈现严重的老龄化趋势。

据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对报纸读者的影响只有2%左右,冲击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到了2004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场的调查显示,北京只有1/3的人阅读报纸。其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11%的人已不阅读报纸,而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信息。而且,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1岁,报纸读者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有人戏言:“也许将来会有一天,如果谁还在看报纸,说明谁承认自己已到中年”。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分流受众的同时也分流了大量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预算。AC尼尔森的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但报纸和杂志的广告收入分别下降了5%和10%。几乎所有报纸的广告收入都出现了负增长。

在传播日趋分众化、广告日益强调“精准投放”与“有效到达”的大背景下,报纸作为传统的“泛众传播”媒体,广告投放目标人群模糊,反馈不明显,效果不清晰,逐渐陷入自身特色所构筑的局限和瓶颈之中,以至于有报社老总自我解嘲:“现在大家不是比谁活得好,而是比谁活得长。”

譬如,楼宇电视发展才不过3年,就培育出10亿元的广告市场,并催生出“分众传媒”这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再如,中国目前手机用户达3.4亿户,2004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手机短信收入就达600亿元。而我国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发展了28年,广告总收入才达到600亿元的规模。

2.广告流失

2011年中国广告营业额达到3125亿元,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告增长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CTR市场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告同比增长达12.9%,2011年GDP增长则为9.2%,广告增长速度还是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广告市场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均衡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广告增长的良好表现使业界对2012年充满期待。然而,由于2012年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人们预期中的广告业第一季度开门红并没有出现;第二季度的广告复苏也十分缓慢;第三季度的广告增长不尽如人意,直到第四季度广告发展才开始有了起色,但已难以改变2012广告市场整体下滑的态势。考虑到电视广告政策的因素,CTR年初曾预测2012广告同比增长达到11%,GDP同比增长达到8%,但头三个季度,广告同比增长仅仅达到 6%。

3.体制限制

电视以其传播快、覆盖面广、最易于被用户所接受,在媒体中发展势头最好。与报纸、广播等媒体相比,电视媒体视听合一的传播方式,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更为直观、生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受众产生真实、可信的直观感受,很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这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拟的。是电视节目的制作程序复杂,制作周期长、制作和播出成本高。而且传播的信息不能保存,播出后即意味着消失。加上节目的针对性弱,观众一般为被动接受,其传播效果受观众情绪的影响很大,观众不喜欢时可以随时按遥控器转台。而且不能实现随时随地收看,必须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另外,观众收看电视,不仅需要购买电视还需要支付收视费用,制约了经济实力差的观众收看然电视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然而各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以农业科技为内容的比例非常低,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的报道也很少。除了中央电视台第 7 套为农业及军事频道,河北、山东、吉林等少数电视台开通了农民频道。在现在农业电视节目中,多数只是简单讲述科技知识,传递科技动态,或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受节目时长的限制,以及节目制作水平的限制,大部分节目内容同农民的需求脱节,制作的质量不高,而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大,要制作能详细介绍农业科技知识的节目难度较大,成本很高,加上农民的消费能力较低,使得电视台的广告效果不高,广告收入较少,导致很多电视台不愿意制作农业科技传播节目,农业科技类节目在电视上越来越少,没有能吸引农民坚持收看的品牌节目。农民看电视更多的是用来消遣和娱乐。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1.互联网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 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2.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0.3 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进人们的生活。

3.博客从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互联网传播最抢 眼的现象就是博客的大面积普及。

4.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 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

(三)两大媒体阵营对比 1.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劣势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

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2.新媒体的优劣势

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介,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质,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大众媒体,而是承担一个小众媒体的角色。现有网站38776个,平均258人分到一个网站。美国有5千万用户,2百万网站,平均25人一个网站。作为小众媒体上的广告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到达预期的广告目标。

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决定了网上的旗帜广告和电视广告不一样,电视广告可以强迫收看,这天这个节目很有趣,节目播到一半,广告时间进来你非看不可,这多少可以保证观众看到。但是上网的网民上一个网站的时候,他们是有目的的,如果要看,我可能要查一个股票的信息,或者其他,那个在上面闪来闪去的东西,常常不看。所以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吸 引网民的无意注意。

一般而言,一个网站下面,会有上十或数十乃至数百个网页。网页信息采取非线性文本形式,通过链接方式将不同的网页互相链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为关键的是,网络广告所负载的信息,可以由广告受众自主选择,随心所欲。消费者强烈的主动性及强大的信息量就要求我们要深知消费者的需要及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分类,以便使广告受众深入点击,获取更多的广告信息,提高广告的效率。

对于作为互动广告的网络广告而言,能不能拉来吸引人到你的站点是非常必要,因为网络广告的受众是自己花钱上网来看你的广告的,除非你的广告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引起他的极大兴趣,他才有可能参与进来。

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传播,它不象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具有强迫性,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将有关信息塞进受众的脑子打动人们的无意注意。网络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毫无疑问要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吸引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注意它、点击它,但它独特的交互性主要吸引的是人们的有意注意并力求调动人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句话,在一般媒体上,广告找人看,在网络媒体上,人找广告看。所以吸引消费者有意注意的程度水平是评价一则网络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是一个分众媒体,它提供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方式,并能将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人化定制。人们在互联网上是一种自助的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的选择和使用完全按照用户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而决定。只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现实需要或潜在需要的网上广告信息才能一步步吸引消费者深入点透,接受广告信息。因此,是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关系网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案例分析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凤凰新媒体案例分析

(一)凤凰新媒体介绍

凤凰新媒体曾乐于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五大门户,但它更愿意用“新媒体”定义自 己,“新媒体”更能突出其"凤凰网+凤凰视频+凤凰无线"的跨平台业务构架。

依托凤凰卫视的独家内容提供,凤凰新媒体得以在门户及视频战略上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依托中国移动的渠道,凤凰新媒体得以更好将内容变现获取收入。

虽然具有跨平台优势,但目前其业务模式仍与传统门户无异,广告业务+ SP业务两者在总营收中占比超3/4,视频及其它增值业务贡献仍然较小。凤凰在走向新媒体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二)凤凰新媒体成功原因分析

凤凰新媒体是跨平台网络新媒体公司,旗下综合门户凤凰网()、手机凤凰网(3g.ifeng.com)和凤凰视频(v.ifeng.com)三大平台。CEO刘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凤凰新媒体绝对要做未来中国的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潮流的领导者,这是我们的定位。”

2005年11月,刘爽出任凤凰网CEO, 正式展开在新媒体领域的拓展,制定了凤凰网、凤凰移动、凤凰宽频的发展战略。这三项业务联合组成了今天的凤凰新媒体。凤凰新媒体与凤凰卫视的传统业务(凤凰电视台、凤凰周刊)相对应,被刘长乐喻为凤凰卫视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2006年10月,凤凰网改版上线,开始由企业官网向门户网站转型;2007年11月,凤凰网启用现在的域名ifeng.com;2007年6月,手机凤凰网正式上线;2008年6月,凤凰视频启用一级域名v.ifeng.com。2009年11月,凤凰新媒体获得来自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共2500万美金的注资。业内人士称,这是金融危机之后新媒体行业曝出的首笔融资。融资的同时,凤凰新媒体还按照新浪模式收购了“天盈”和“怡丰”两家合作公司,从而获得了互联网经营牌照和无线业务经营牌照。2011年4月22日,凤凰新媒体新媒体向SEC提交F-1文件,拟代码“FENG”在纽交所上市,拟融资2亿美元。凤凰新媒体F-1文件中引用艾瑞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3月凤凰网的月度用户覆盖超过2.2亿人。凤凰网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3.1亿,手机凤凰网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8,800万。

四、结论

(一)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内容资源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是网络媒体无法取代的。传统媒体的问题在于媒介渠道的呈现上显得落伍了。因此,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加强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建设,突出核心资源,再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优势,资源由多个载体共享,为核心内容打造不同的载体模式,能够发挥集约效应,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科学运营的目的,以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内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提高其节目质量,吸引受众收看的重要手段。要提高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需要一大批专业从事内容开发、制作和提供的企业,同时运营商要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让包括内容开发商和提供商在内的各方都有利可图,以鼓励其开发出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与此同时,网络新媒体内容资源丰富,传统媒体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形式和手段,以开发出更为精彩的内容。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媒体带来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论坛与博客的发达带来了网络媒体原创能力的提升。电视读网节目,博客节目,播客节目等正是充分借助了网络媒体资源,开创了新的电视节目内容,为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广受欢迎。

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大多囿于特定国家和地区范围之间,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界限和原本客观存在的地理疆域与意识形态人为设置的障碍。。因此,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立体式多维传播渠道,宣传自我,提升电视媒体的品牌形象。

电视媒体拥有大量的节目资源,这些节目通常在电视媒体的一次播出过程中就被放进资料库,而失去了再次传播的机会。因此,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媒体这一新的媒介渠道,根据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重新编排节同内容,实现内容的二次甚至N次传播,不断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电视媒体追求与观众的互动过程中,电视媒体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天生的弱点。比如转瞬即逝、信息容量小、缺乏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和隐蔽性特色等等。电视的强大主要体现在推送发布能力,而新媒体的强大则表现在互动参与性。因此,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网络手段,克服自身的局限,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互动,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来实现更加有效的互动。

(二)研究局限性

传统媒体曾经拥有一个魅力时代,传播渠道的绝对优势使它曾经拥有极强的魅力。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和移动通讯的革命性进步,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工具层出不穷,网络论坛、微博、贴吧、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他们成为最时尚的新媒体。人们生活信息时代,而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日新月异。以前报纸、电视和电台,如今手机、QQ、MSN、微博„„等等。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层出不穷,新兴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现在的人们,可以没有报纸,可以不看电视,可以不听广播,却不愿没有宽带,不能离开手机。似乎离开了这些,就远离了时尚潮流,跟不上了信息时代的节拍了。 从传播发展的历史上来看:“从书写文字到机械印刷经过了几千年;而从机械印刷到电影和广播仅仅用了400年。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毕一鸣、骆正林著 《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3】 赵云泽 《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 段汴霞 《电视画面编辑教程》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 张建 《当代电视节目类型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6】 韩青、郑蔚 《电视娱乐节目新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7】 石长顺 《电视栏目解析》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8】 陈龙 《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 学林出版社 2001 【9】 孔令顺 《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10】熊波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 武汉大学 2013 【11】蔡海东 《电视新媒体化生存中的优势整合》 新闻前哨 2013 【12】陈琳娜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互动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3】周小普、黄彪文 《契机、转机或是危机——浅析数字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国际新闻界 2011 【14】张晓明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探析》 科技传播 2013 【15】李锐 《变革与融合:论电视的新媒体化生存》 湘潭大学 2008 【16】焦雯洁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栏目互动营销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012 【17】宋宜纯 《新媒体时代电视的发展与思考》 现代电视技术 2011 【18】邹花萍 《我国网络电视发展及趋势分析》 南昌大学 2013 【19】王普、张子杨、张晓阳、高峰、高鑫 《新媒体环境中的电视生存》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0 【20】支庭荣 《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融合背景下“转型媒体”的跨界壁垒与策略选择》 国际新闻界 2011 【21】马娟 《新媒体情势下卫视与网络的联动》 中国传媒科技 2013 【22】俞安邦 《手机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广电检测的挑战》 中国传媒科技

2007 【23】高山冰 《从凤凰新媒体看电视的多媒体融合》 中国电视 2008 【24】丁力、徐进毅 《中国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与发展研究》 大众文艺 2013 【25】王兴良 《新媒体竞争下的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26】刘晓萌 《电视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 山东大学 2013 【27】熊忠辉 《新媒体与大众传媒业态变迁》 视听界 2006 【28】吴伟民、李艳、雷少军 《新媒体时代电视核心竞争力》 新闻前哨 2014 【29】敖扬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 南昌大学 2013 【30】丁俊杰、张树庭、李未柠 《视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影响力评估体系创新初探》 现代传播 2010

上一篇:五个好党支部推荐材料下一篇:我国网球产业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