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综合调研报告

2022-07-23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综合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乡镇综合调研报告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

于2007年8月6日至10日对我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 “转变乡镇职能,更新乡镇事务的管理理念”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考察和剖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调研后,我们认为,全区按照服务主体社会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的运行模式,即“农民点单、政府买单、服务竞单、农民验单”模式;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保障“以钱养事”资金,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益服务项目和服务主体,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农村公益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总的特点是:我区乡镇综合改革方向明确,进度较快,质量很高,程序规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乡镇的地理未知,经济情况省略,请大家酌情添加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于2005年5月启动,按照“先班子后机关,先行政后事业”的基本思路,分四步实施改革。到05年底,全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六个到位”的改革目标。即领导班子职数调整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到位、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到位、分流人员精简到位、全员养老保险到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基本到位。在2006年4月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考核检查中,考核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6年全省“以钱养事”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委、区政府被评为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在2007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乡镇机构改革情况。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坚持:

1、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做到“两转三建”。即转变单位性质,转换人员身份,建立社保制度,建立“以钱养事”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考评机制。2005年改革时,全区13个乡镇场直属事业单位由166个精简到13个,减幅92%,有143个原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服务组织;原事业单位1681人(在编在岗、含延伸派驻机构)中有1387人转换身份、退出事业编制,减幅76%,并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机关改革坚持做到“一个规范三个精简”。即规范乡镇机构的设置,精简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全区13个乡镇场领导机构全部按“三办一所”的规定设置到位;领导职数由170名调整到113名,精简职数57人,减幅33.5%;机关内设机构由63个精简到37个,减幅41.3%;行政机关由770人精简到431人,精简339人,减幅44%。行政机关人员编制全部上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了编外借、聘用人员。

3、延伸派驻单位坚持做到“两定三统一”。即定机构、定职能,统一定编、定岗、定员。通过改革,全区13个乡镇场共核定延伸派驻单位编制205人。其中:国土资源管理所编制52名,林业管理站编制13名,交通管理站核定编制40名,水利管理站编制33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编制36名,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编制31名(实际上岗21人)。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共有195人上岗(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岗位暂时空缺10人),564人转制分流,并按政策得到妥善安置。

4、财政所、经管站合并坚持做到“一个比例两个落实”。即由原财政所和经管站在编在岗人员按同比例实行竞争上岗,落实竞争上岗人员、落实人员分流政策。改革前,全区原财政所、经管站共有437人,其中财政所213人,经管站224人。通过竞争上岗,确定了200名上岗人员,最终原财政所上岗91人, 经管站上岗109人。上岗人员按照规定合并,统一了工资标准,统一了工资发放渠道,统一了工作任务;237名落岗人员按政策分流,财政所和经管站改革后的分流人员,原来经组织、人事部门明确,具有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的,按照机关分流政策执行;原来属事业单位人员的,按转制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政策执行。

(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运行情况:从2005年底,在全面完成规范机构设置、人员定岗分流等改革任务后,我区开始全面转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探索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经过2006年一年的探索,全区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已基本建立。在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过程中,我们着眼“以钱养事”新机制的服务主体建设,在面向市场、实行整体转制,人员退编、实行聘用制的基础上,把服务主体从一开始就推向市场,实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

1、是合理安排项目,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本级“以钱养事”经费比上年增加。我们狠抓了2006年和2007年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本级“以钱养事”经费比上年增加,确保省补资金全部到项目。由于经费保障有力,全区“以钱养事”工作中的物化投入、服务报酬、养老保险全部落实到位。2006年,全区共安排公益性服务 1120项,涉及8个行业和部门。2007年共安排公益性服务1180项,比去年增加60项。2006年全区“以钱养事”经费共计909.7万元,比上年实际数增加364.6万元,增长66.9%。其中,乡镇本级实际支出624.7万元,比上年实际数增加79.61万元,增长14.6%。省拨“以钱养事”补助资金275万元、区级安排朱湖农场补助资金10万元,均于2006年底前全部拨付到公益性服务项目。2007年全区本级“以钱养事”经费预算640.3万元(不含省补资金),比2006年实际数增加15.6万元, 增长2.5 %。对照省定标准,从我区实际执行情况看,做到了“两个高于”:

1、高于省定标准。其中,种植业平均每亩2.24元,畜牧防疫平均每户2.97元,水利平均每亩1.7元,农机平均没亩1.96元,其他项目也全部高于省定标准(省定标准:种植业每亩不低于1元,畜牧防疫每户不低于2元,社会事务服务项目按乡镇、育龄妇女人数和优抚、特困、五保、低保对象人数确定养事金额;文体广播电视服务项目按全区总人口数确定养事金额,文化体育每人不低于0.5元);

2、高于上年支出。本级所有项目经费全部高于上年实际支出。

具体作法:一是以统筹保来源。农村公益服务实行区乡财政分级预算,在不改变所有权、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基础上实行区乡财政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服务经费兑现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二是以项目定预算。区里出台了关于“以钱养事”的文件,明确了经费来源,并由人大审议列入预算,专门下发了《关于***2006“以钱养事”经费预算的批复》的文件(孝南常字[2006]6号)。明确规定,政府对农村各项公益性服务经费的投入必须高于上年,实行减人不减经费,而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加大投入。在服务内涵上,明确农村公益性服务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财政筹措经费;在服务的内容上,明确以鄂发[2006]14号文件中列出的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场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在程序上,明确规定由乡镇政府和区直业务主管部门提出乡镇公益性服务内容,对于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公益性服务项目,临时安排。

2、强化服务中心内部工作人员责任,实行竞争制、准入制和合同制,做到“三制”配套。为了提高中心服务人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人员责任心,各服务中心内部一是实行竞争

上岗制度。2005年12月全区统一组织了竞争上岗考试,择优录取825人进入服务中心。二是实行准入制度。由区人事局和各主管局共同组织,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凡符合下列规定条件之的,发给相应的《***农村公益事业执业资格证书》,没有《执业资格证书》者无资格参加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的承包。《执业资格证书》一证管三年,实行滚动管理。每年由区人事局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免费审验,审验不合格或逾期不参加年审者,一律取消执业资格。全区第一批已发给相应的资格证472份,其余人员经过考试合格后也分批颁发相应的证书。三是实行合同管理制度。除乡镇与服务中心签定委托服务合同外,各服务中心还与中心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合同或劳务合同,对服务内容、质量、数量、报酬、奖惩等作出了具体约定。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人员工作能力、工作强度、工作范围与服务人员签订合同,约定双方责任和义务。合同规定,按日历进度完成工作任务、不出现重大事故的,发给基础报酬,基础报酬一般占合同约定报酬的80-60%(各乡镇不等),并预留20-40%的绩效报酬,按年终考核结果兑现。

3、建立和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到项目。在建立和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工作中,我们始终牢牢抓住合同签定、项目确定、考评细则、农民签字、专班考核和奖惩兑现等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确保了省补资金和本级资金到项目。农村公益性服务的项目,全部由乡镇场与服务中心签订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经费标准、时间要求、考核估算、兑现办法等事项。2006年的所有服务合同在2005年12月底前签订完毕,全区共签订“以钱养事”服务合同84份,签订劳务合同825份;2007年服务合同也续签到位。各乡镇场与区直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拟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做到了三结合,即:定时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体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代表结合,乡镇与主管部门结合。日常考核以乡镇政府为主,考核由区直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联合进行。探索建立了村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小组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行服务对象签字登记制度、服务项目台帐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结果公示制度。考核必须有服务对象签字认可。对服务对象签字根据项目实际,采取服务对象直接签字认可制和农民代表签字认可制。实行农民代表签字认可制的农民代表应具有公认性、平等性、广泛性、责任性、义务性。2006年全区平均对每个服务中心完成了8次不同层次的考核,从考核结果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都比改革前有明显进步,受到95%以上服务对象认可。在年终考评中30个服务中心达到了优秀等次,54个达到了合格等次。

4、转制人员和延伸派驻单位人员全部办理养老保险,建立保障机制。按照《***乡镇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孝南政办发[2005]60号的规定),通过宣传发动,公开缴费政策,公示测算结果,完善参保手续,及时发放保险证等措施,对全区符合条件的13个乡镇场及6个垂直延伸单位人员实行了全员投保。采取年初列入预算,年末具体落实的办法,保证续保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2005年应参保2305人,应补缴个人账户资金2120.6万元(单位1040万元、个人1080.6万元),实际参保2305人,实际补缴个人账户资金2120.6万元(单位1040万元、个人1080.6万元)。参保率、缴费率、发证率均达到100%。2006年新增退休32人,调出、死亡5人,算断分流247人,应续保2021人,应征收保费2021人,实际征收保费596万元(单位425.8万元,个人170.2万元);实际续保2021人,实际征收保费596万元(单位425.8万元,个人170.2万元),续保率达到100%。

三、改革经验

在建立“以钱养事”的新机制工作中,我们分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索,取得初步经验。

在乡镇场对“服务中心”层面上,我们坚持做到“一个标准,两块支付,三方认可”,一个标准即以事多少为标准核定养事金额,两块支付即分月按进度支付和年终按考核结果两部分支付,三方认可即农户、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后确定合同完成情况。

在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层面上,我们坚持做到“两设两取”,即:因事设岗,根据服务中心事情多少设置岗位类别和数量;因岗设分,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设置分数;按岗取人,服务中心内部公开竞争岗位,定岗定人;按分取酬,依据个人所得分数换取报酬。具体操作,一是确定项目。畜牧防疫、水利建设、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文化体育、水产、农机等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分别划分成若干个具体项目,进行统一规范,突出“养事不养人”,全部推行服务项目化管理。二是竞聘上岗。通过申报岗位、公开招考、中心运作等办法,科学整合和有效配置“服务中心”人力资源,解决好项目服务的技术力量,保证政府委托的服务能够真正做到“规范化运作、制度化管理”。三是严格考评。严格按规范程序进行服务业绩考评,确保考评结果公平公正。在考评主体上,区、乡、村三级分别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考评办法上,实行中心、农户、乡镇、主管部门四级综合考核;在考评监管上,建立考核评价工作责任制、全程公开制、责任追究制,加强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四是按质取酬。严格按市场经济的办法规范“服务中心”人员的收入分配,形成按劳取酬、按质取酬与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相结合的分配格局,既鼓励多劳多得,又实行过错赔偿、责任追究,保证服务质效。

在面向市场层面上,我们坚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社会化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系,即“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促进了基层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全乡基层干部都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一种手段,也是长期的过程,只有自身严格要求,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改革的洪流所淘汰。另外,引导干部职工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学有专长的干部职工重新调整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认为论身份不如论价值,被动等待改革分流不如早点主动自谋职业。

四、问题

1、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由于农村服务中心对员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而新增人员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和学习,没有相关专业技能,由此在人员多的状况下,又不得不请有专业技能及特长的临时工,从而形成了有位子的无能上岗,能上岗的无位子。

2.分流人员政策不明,事业单位转制难以到位。事业单位进行转制和更名,政策不够明确,转制难到位;对“以钱养事”的具体方案不明确。分流下岗人员没有救助预案,再就业渠道狭窄,对现在工作积极性有负面影响。建议对分流人员继续完善养老保险机制,为分流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他们重新创业的热情,帮助他们拓宽再就业渠道,使改革积极稳妥进行。

3、债务多,不良债务难以处置。当前,我区乡级不良债务共16929万元,乡平1209万元,在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综合配套改革后,乡、村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对两级不良债务进行消化。一是造成乡、村运转困难,二是有的不良债务会激化矛盾,形成不安定因素。

五、建议

1、进一步明确主体思想,切实转变观念。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其事业单位的事业机构编制被取消,实行集体转制,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组织,原单位职工全部退出事业单位编制,转变为社会人、企业人,应该沉着冷静的思考,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制订适合发展服务事业的方法和措施并着力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改革为契机,确实转变观念,破除以前的吃大锅饭思想和“等、要、靠”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工作斗志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2、实施市场化融资战略,加快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一是采用租赁、承包和出让经营权等方式,将企业经营权从资产中剥离出来,通过协议形式出让经营权,使其在相应的约定期限进行发展经营;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领导部门的资金支持,开发公益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是解决好站址建设;三是吸引社会各界力量来关注事业的发展,为农村服务事业发展筹积更多的资金。

3、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争取在企业效能建设上有新突破。单位转型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较强的竞争实力和长足的发展后劲。这就需要树立时不我待的学习意识,树立为民服务也是为自己服务的发展大局意识,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是喊口号就具有了,它需要全体成员心不断的学习和充电,学习新技术吸取新经验运用新成果,注重个人综合素质训练与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也就失去了全局意识,事业的发展将会功亏一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自觉地把服务意识放在第一位,从大局意识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为用户排忧解难,服务做好了、到位了,必然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良好的信誉,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也会不断的提升。

4、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乡村两级的转移支付力度,进行逐年消债,缓解基层的矛盾和压力。

第二篇: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我们于2007年8月6日至10日对我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转变乡镇职能,更新乡镇事务的管理理念”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考察和剖析。调研后,我们认为,全区按照服务主体社会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的运行模式,即“农民点单、政府买单、服务竞单、农民验单”模式;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保障“以钱养事”资金,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益服务项目和服务主体,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农村公益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总的特点是:我区乡镇综合改革方向明确,进度较快,质量很高,程序规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

***是1993年5月撤地建市后,孝感市设立的唯一市辖区。全区现辖8镇3乡2场4街和1个开发区,共有村民委员会468个。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税改核定计税面积46.56万亩。总人口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92万人,农村劳动力28.62万人。13个乡镇场(8镇3乡2场)计税面积46.25万亩,总人口61.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79万人。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16亿元,同比增长1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自然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2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5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654元,同比增长10%。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于2005年5月启动,按照“先班子后机关,先行政后事业”的基本思路,分四步实施改革。到05年底,全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六个到位”的改革目标。即领导班子职数调整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到位、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到位、分流人员精简到位、全员养老保险到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基本到位。在2006年4月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考核检查中,考核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6年全省“以钱养事”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委、区政府被评为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在2007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坚持:

1、机关改革坚持做到“一个规范三个精简”。即规范乡镇机构的设置,精简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全区13个乡镇场领导机构全部按“三办一所”的规定设置到位;领导职数由170名调整到113名,精简职数57人,减幅33.5%;机关内设机构由63个精简到37个,减幅41.3%;行政机关由770人精简到431人,精简339人,减幅44%。行政机关人员编制全部上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了编外借、聘用人员。

2、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做到“两转三建”。即转变单位性质,转换人员身份,建立社保制度,建立“以钱养事”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考评机制。2005年改革时,全区13个乡镇场直属事业单位由166个精简到13个,减幅92%,有143个原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服务组织;原事业单位1681人(在编在岗、含延伸派驻机构)中有1387人转换身份、退出事业编制,减幅76%,并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3、财政所、经管站合并坚持做到“一个比例两个落实”。即由原财政所和经管站在编在岗人员按同比例实行竞争上岗,落实竞争上岗人员、落实人员分流政策。改革前,全区原财政所、经管站共有437人,其中财政所213人,经管站224人。通过竞争上岗,确定了200名上岗人员,最终原财政所上岗91人,经管站上岗109人。上岗人员按照规定合并,统一了工资标准,统一了工资发放渠道,统一了工作任务;237名落岗人员按政策分流,财政所和经管站改革后的分流人员,原来经组织、人事部门明确,具有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的,按照机关分流政策执行;原来属事业单位人员的,按转制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政策执行。

4、延伸派驻单位坚持做到“两定三统一”。即定机构、定职能,统一定编、定岗、定员。通过改革,全区13个乡镇场共核定延伸派驻单位编制205人。其中:国土资源管理所编制52名,林业管理站编制13名,交通管理站核定编制40名,水利管理站编制33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编制36名,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编制31名(实际上岗21人)。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共有195人上岗(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岗位暂时空缺10人),564人转制分流,并按政策得到妥善安置。

(二)“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运行情况。

从2005年底,在全面完成规范机构设置、人员定岗分流等改革任务后,我区开始全面转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探索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经过2006年一年的探索,全区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已基本建立。在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过程中,我们着眼“以钱养事”新机制的服务主体建设,在面向市场、实行整体转制,人员退编、实行聘用制的基础上,把服务主体从一开始就推向市场,实行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

1、是合理安排项目,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本级“以钱养事”经费比上年增加。我们狠抓了2006年和2007年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本级“以钱养事”经费比上年增加,确保省补资金全部到项目。由于经费保障有力,全区“以钱养事”工作中的物化投入、服务报酬、养老保险全部落实到位。2006年,全区共安排公益性服务1120项,涉及8个行业和部门。2007年共安排公益性服务1180项,比去年增加60项。2006年全区“以钱养事”经费共计909.7万元,比上年实际数增加364.6万元,增长66.9%。其中,乡镇本级实际支出624.7万元,比上年实际数增加79.61万元,增长14.6%。省拨“以钱养事”补助资金275万元、区级安排朱湖农场补助资金10万元,均于2006年底前全部拨付到公益性服务项目。2007年全区本级“以钱养事”经费预算640.3万元(不含省补资金),比2006年实际数增加15.6万元,增长2.5%。对照省定标准,从我区实际执行情况看,做到了“两个高于”:

1、高于省定标准。其中,种植业平均每亩2.24元,畜牧防疫平均每户2.97元,水利平均每亩1.7元,农机平均没亩1.96元,其他项目也全部高于省定标准(省定标准:种植业每亩不低于1元,畜牧防疫每户不低于2元,社会事务服务项目按乡镇、育龄妇女人数和优抚、特困、五保、低保对象人数确定养事金额;文体广播电视服务项目按全区总人口数确定养事金额,文化体育每人不低于0.5元);

2、高于上年支出。本级所有项目经费全部高于上年实际支出。$

第三篇:乡镇综合调研汇报(本站推荐)

各位领导: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直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通力协作,克服各种困难,狠抓工作落实,全镇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168亿元;比2006年的1.45亿元增73.57%;财政总收入2447.104万元,比2006年的584万元

增319%;粮食总产2266万公斤,比2006年1796.79万公斤增26.11%;农民人均纯收入3620元,比2006年2150元增26.11%68.37%。各项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教文化兴镇、现代农业强镇、集镇商贸活镇、社会和谐稳镇”的思路,抓机遇、强基础、拓思路、谋发展,认真实施“456”工程,即抓好四项建设:一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和谐社会建设。建好五大基地:一是建万亩现代粮烟生产基地;二是建万亩蔬菜种植基地;三是建万亩商品经济林果基地;四是建万亩花卉、中药材生产基地;五是建畜牧养殖基地。壮大六大支撑产业:即巩固提升粮、烟、畜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根据各村优势特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把XX打造成为师宗现代农业综合示范镇。现将2011年的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着眼规划,建管并得,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小集镇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财富等聚集的中心。它能涵盖周围一大片农村地区,能把该地区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促进商贸旅游、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带动和吸纳个体企业进入小集镇从事

二、三产业发展,达到建一个集镇,富一方百姓,建一个市场,兴一方经济的目的。

(一)着眼规划谋发展

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一脚跨两州”的和与泸西工业园区相毗邻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22.3万元,与省规划设计院合作完成XX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4.2平方公里地形测量工作,完成3.7平方公里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建设“一中心、两场、四大园区”,一中心,即:以“小长山、大紫微、金家寨、白龙潭”四个村子为中心,充分利用白龙潭水资源、天然湿地等自然优势,结合全镇集镇建设规划,发展以观光农业、城郊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餐饮、垂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中心;二场,即:建设功能完善的农贸市场、建设休闲娱乐文化广场一个;四大园区,即:建成生态蔬菜园、特色养殖园、城郊休闲娱乐园、美味农家园“四大园区”。通过集镇建设带动周边的大紫薇、小长山、小紫薇、金家寨、白龙潭、老紫薇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镇一体化。同时,计划年内,完成64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绘制发展蓝图,决定规划发展区域面积达1000余亩,用1-2年的时间把规划区打造为集镇和县城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建成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小康村。

(二)抓投入,高强度推进

镇党委政府一心一意抓投入,千方百计谋求集镇建设的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优先保障集镇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是建立健全了协调服务机制、领导责任制、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主要领导新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力抓的工作原则,为XX集镇建设排除各种干扰和阻碍,使各项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破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加快集镇建设速度。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集镇特色和优势,多方争取国家的扶持,争取城镇建设资金。以市场运作为导向,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广开门路,用活政策,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各种资本共同建设城镇的多元投资体制,使集镇建设步入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三是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的路子。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路子,大胆集约化经营土地,拓宽投资渠

第四篇:乡镇公务接待自查情况综合报告

乡镇公务接待自查情况综合报告 镇关于公务接待自查情况的汇报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务接待费开支的有关规定,今年以来,我镇公务接待认真观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本着节约控制开支,有效促进了机关各项管理。现将自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镇是全国文明村镇,省级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辖区海陆交通便利,三产协调发展,经验亮点纷呈,是市乃至市对外宣传的窗口,中央,省市领导经常莅临指导关怀,2014年仅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达16批次,接待德国,印尼,菲律宾,

韩国等外宾8批次。

年我镇被列为福建省文化宣传示范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第八督导组,市委领导的联系点,市委领导“四下基层,四解四促“主要视察点等,此外在农村文化宣传,“两乱“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改革建设等方面工作开展比较突出,省,地,市相关部门经常性来我镇检查指导,帮助我镇推进以上工作。

3.我镇辖区及周边有备湾核电站,国家新农村示范点村,柏洋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村,美丽乡村示范点方家山村,闽东农业观光示范园恒润家庭农场等可参观,可考

察,可借鉴的项目,省地市新闻媒体,市及周边县市部门,村干部经常前来参观学习,返程途径我镇用餐.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我镇公务接待数量较多。

二、公务接待开支情况

根据镇财务人员上报公务接待费开支情况,经统计,2014年1-12月我镇的公务接待费实际总支出万元,相对于全年

的万元,同比减少了%。各项机关管理政策落实以来,我镇通过开源节流,有效降低财政支出。

三、公务接待开支原则及管理措施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做到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上级相关规定。加强公务接待费用管理,不但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思想重视是控制公务接待支出的关键,近年来我镇班子对上级出台的有关例行节约规定,都在第一时间进行学习贯彻,并且通过会议形式传达给全镇中层及以下干部职工。

二是强化自我约束,做到“三个坚持”,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建一道“防火墙”,从制度上予以根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防止和克服干部队伍中的享乐主义,要建好制度“牢笼”。

1、坚持公务接待定点安排的原则。镇政府的用餐接待统一安排至镇政府食堂,接待人数若超过食堂再安排至与政

府食堂同标准的酒店,接待人员在政府规定酒店外接待的一律不予报销。

2、坚持公务接待按照统一标准的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每次接待来客按规定严格控制用餐标准,食堂饭菜由镇政府接待部门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确保接待来客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并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接待时不上酒水;机关干部因工作确需在村安排工作餐的,各村以党政办出具干部下村公务单标准进行安排。

3、坚持公务接待报销按规定流程执行。每次公务接待以传真件或电话通知记录为准,党政办根据接待内容开具接待通知单,发票由接待交办人签字、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签字后,交由财务室核销并由党政办统一登记归档。实现公务接待发票实报实销,

三是加强内外监督,做到“两个实行”,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关键在于查找经费管理方面存在风险点,明确等级和责任人,制定防控措施,

确保公务接待支出“管得住、控的严”

1、实行定期召开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回顾本月或本季度的公务接待经费支出情况,对超标接待或违规接待现象予以告诫,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2、办公室定期核销本月凭证材料是否齐全,经办和证明人与接待任务是否相符,财务会计再次审核。镇纪委每月抽查财务账目,检查项目是否违规,票据手续是否齐全,人数和任务是否匹配。2014年来,未发现有不规范票据和手续。 以上汇报,是我镇在加强公务接待经费管理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接待手续不完善,核销不及时。加班误餐费入账等等,这些问题目前我镇已基本整改到位,往年接待手续不全的,也要求办公室和经办人进行补齐,今后,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巩固提高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经费的管理工作,力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

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第五篇:乡镇2018年目标综合考核自查报告

目录

第一篇:乡镇XX年目标综合考核自查报告 第二篇:乡镇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第三篇:XX下综合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第四篇:乡镇第一季度绩效考核目标自查报告

第五篇: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自查报告 正文

第一篇:乡镇XX年目标综合考核自查报告 xx县委目标督察办;

xx年,是实施“xxx”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决胜灾后重建,实现重心转移,加快经济发展,构建魅力xx”这个中心,团结拼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任务。现将xx年综合目标考核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目标圆满完成,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3亿元,同比增长16%;国地两税收入达到1515.6万元,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28.3%;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8847亿元,同比增长28.3%;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77亿元,是目标任务的13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10万元;生猪出栏

第 1 页 共 37 页 6.9万头;新增农村专合组织2个,专业大户23户;农业总产值达4.23亿元,较上年增长6.3%;耕地保有量0.4504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0.4113万公顷;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02元,较上年增加723元;政策生育率达91.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5‰以内;粮食总产量达2.6275万吨;新农合参合率98.5%。

(二)灾后重建全面完成

开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xx、四川省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口援建的辽宁省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中央组织部领导先后对我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了视察,国家审计署和省市县审计部门先后对我镇灾后重建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了审计。他们对我镇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受灾群众全部住上了永久性住房。“5.12”大地震造成我镇98%以上的农村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农村住房受损10725户,需重建的7637户,需维修加固3089户。全镇城镇住房受损11358户,需重建的736户,需维修加固10622户。截止今年5月30日,全镇城乡住房重建和加固维修全面竣工,6.8万城乡居民都搬进了自己灾后新建或加固后的新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依据“两点一线”思路新建的前进十三组小区、柏杨五组小区不但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而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地震损毁的公益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地震损毁的学校、医院、幼儿园、广播通讯等公益设施,经过一年多恢复重建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1.8万多名中小学生在今年春季开学时全部搬进了新校舍,xx名适龄搬进了新全区。移址重建的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

第 2 页 共 37 页 站、镇卫生院、22个村级卫生室、广播电视大楼、电信邮政大楼等于今年5月前全部投入使用。部分设施功能超过震前水平,如xx小学在校学生由震前的1100多学生增加到现在的2800多人,住校生由震前的零达到现在的xx余人;镇卫生院的病床位由震前的36张增到现在的60张。农村损毁的道路、水利设施和23个村(社区)基层组织阵地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城镇街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街道实现了“三化”。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了对解放街、大南街、中心街、广兴街约4公里的街面黑色柔性路面铺设,提升了临街商铺住房风貌,安装了300盏路灯,配置绿化带,至今年5月,全镇53条街道约40公里的街道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二是绕城环形路基本形成。白茅寺至安昌河滨河路,滨河路至辽安路,辽安路至辽宁路,辽宁路至白茅寺绕成环形路。白茅寺至安昌河滨河路50余米尚未完成连接外,其他路段均已竣工,且已完成绿化亮化工程。三是城镇建设日新月异。“5.12”后新建的银都宝座、发豪名苑、兴盛名城、安州花园4个居民住宅区和花城公寓、丽景云天、安江花园、华西名苑等6处高层电梯公寓无处不透露着灾后xx新城的现代化气息。

(三)县城建设服务卓有成效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我们以“服务新县城,打造新xx”为目标,竭尽全力做好新县城建设服务工作。一是征地拆迁安置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采取“刚性化政策、人性化拆迁、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新征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8000余亩,协调处理建设用地和旧城改造中出现的矛盾70余起,安置拆迁户400余户。二是重点项目顺利进

第 3 页 共 37 页 场。全力抓好新县城(城区)滨河路建设及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协调服务,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场。辽安工业园、银河科技产业园,华晨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华祥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福隆公司汽车注塑零部件、好医生制药公司cgmp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顺利进场施工。三是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文苑路东西段延伸、金鸿路东西段延伸、益昌路西段延伸,银河路北段延伸等5000多米的扩建工程竣工,新建的长1.2公里四车道宽玉林路不但顺利建成,且完成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四是旧城改造扎实推进。大南街10000多平方米的旧房改造正在紧张的施工。老城区的街道已全面实现街面黑色柔性化,并完成了亮化工程。五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现已形成以经营建材、服装、餐饮、服务等不同类别的个体工商户3113户,这些商业的引入,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六是创卫成果得以巩固。结合县城秩序整治和旧城改造,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方位服务于城镇管理,使创卫成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按照县委“夯基础、立规划、谋产业、抓主体、搞试点”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改扩建村道13公里,新建水泥村道35公里,整治因灾损毁的沉井29口,机井21口,山坪塘315口,疏通沟渠6435米,新建引水渠1380米、“三建五改”1275户新建小二型水库2个,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站9个。二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模化蛋鸡养殖发展到150万只,年产值1.6亿,圣康蛋鸡养殖合作社占地80多亩的标准化养殖场和种鸡场投入使用,水稻制种基本稳定在8000亩左右;森

第 4 页 共 37 页 泰农业开发公司继“好农”牌鸡蛋通过农业部有机农产品认证并被评为四川省第九届名牌产品后,又通过国家级标准养殖示范基地验收;6000亩绿色水果基地建成;3500亩特种水产养殖区在雍峙、农兴等沿河村形成并取得巨大效益,前进、联丰等引进业主在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养猪业,使全镇出栏生猪达到3.8万头;畜丰养殖生态家园建设已基本完成,联丰的300万只肉鸭养殖基地建成开始正常运营;龙兴、雍峙村的4000亩蔬菜和罗林、前进等村的3000亩花卉培育市场前景看好。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了利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圣康蛋鸡专业合作社、益昌薯业合作社、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东兰水果专业合作社、森泰农业开发公司、绵阳联丰农业开发公司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13个,农业产业化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猫儿沟休闲庄、月亮湾休闲庄之后,今年在狮子村投资3500万元的“飞鹰山庄”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明年7月将竣工营业。三是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专合组织的兴起以及近xx亩土地的集中流转,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小康生活在农村基本实现。拒不完全统计,全镇农村近各式家用轿车就达470多辆,家用电气化普及率达98.3%,出行动力机械化达76.5%。四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我们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大好机遇,在农村重建规划设计上,力求布局合理,安全经济适用,风貌格调统一。在布局上坚持“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在风貌上,坚持川西北民居格调。对7637户农房重建户统一要求为“灰瓦白墙缠腰带”。对3089户加固的农房和22个村庄38个院落,投资4000多万元进行了风貌提升。通过重建和风

第 5 页 共 37 页 貌提升及大力度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镇农村的村容村貌基本实现了美观整洁。五是文明新风基本形成。在发展生产,加大村容整治的同时,我镇以整治农村陋习为切入点,强化了对封建迷信、xx的取缔。在此基础上,开展“遵纪守法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邻里”的评选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利用灾后新建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村级多功能活动室和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进行文明知识、现代生活、致富技术教育和培训,促进了“革陋习、讲文明、学技术、助致富”风气的形成。六是农民的“四权”得到保障。村务公开、财务公开、重大事项公开和“一事一议”得到贯彻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

(五)环境治理扎实推进

搞好城乡环境治理,打造“宜居宜商”是我镇今年除完成灾后重建,加快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工作重心。工作中,我们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作为城乡环境治理的唯一检验标准,针对地处xx县城和永安路穿城而过的特殊地理位置,强化了重点单位、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部署、重点整治,重点维护工作。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141.2万元,投入人力1.4万多个,出动清运车386台次,清运垃圾废物2100多吨,清理“五乱现象”323处(个),提升灾后重建农房风貌1578户,永安路xx段沿线统一打造的川西北特色民居工程全面完工。

(六)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第 6 页 共 37 页 ——科技兴镇卓有成效。今年以来,我镇先后与农业局、科技局、教体局、社保局、扶贫办和四川农业大学等有关部门和院校共同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参加人数达5000人次,一大批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

——“两基”卫生业绩卓著。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剩余文盲保质量保持良好的势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达99%,15周岁受初等教育率100%,“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扫盲成果得以巩固,“复盲”现象得到杜绝,全镇青壮年非文盲率始终保持在99.99%以上。全镇城乡儿童免疫接种率达99.5%。居民医保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截止目前,全镇没有发生一起大型流行病例。

——计生安全再创佳绩。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镇重中之重工作来抓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书,适龄妇女落实节育率88.9%,计划生育实现预期目标。镇政府与辖区范围内的学校、企业、村委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镇区范围内的石场、砖厂、桥梁的管理,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会治安稳定和谐。加大了对涉黑、涉恶和街霸、路霸的打击力度, “两黑两霸”恶势力呈下降趋势。在农村以村为单位建立了联防队,坚持轮流巡逻制度;在机关,坚持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把不稳定因素化解萌芽状态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困难家庭、缺劳户、五保户等贫困人口的帮户力度。128户城镇低保户、特困户住进了新建的廉租房,城乡居民低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双

第 7 页 共 37 页 拥”工作成效显著,为我镇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六)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们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方向,继续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效能监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

“争先创优”扎实开展。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定期召开灾后重建项目推进专题会,设立了“政府服务中心”,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全年受理服务事项2万件,现场办结率99.6%,群众满意率99%。

二是创新“党员学习日”制度。结合“星级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我们制定了“党员学习议事日”制度。规定每月15日为党员的学习议事日制度。在党员学习议事日时,开展“五学四议三帮”活动。在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参观交流、典型引路、主题实践”的方法,既保证了“党员学习活动教育制度的贯彻实施,又确保了党员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党员在议事会上踊跃发言,共商发展大计,最大限度地做到公正、公平的解决好问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是创新“支部+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按照“农村党支部参与、领办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即由党支部领办、农村党员参与、组织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长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民群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 8 页 共 37 页 镇党委成立专门协调服务机构,帮助村党支部建立完善各项章程制度,给予监督指导,实行规范化管理工作。目前,xx镇柏杨村“圣康”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养殖蛋鸡150万只,年产值达1.8个亿,仅此项,就可为柏杨村民人均增收达2万元。同时,全镇还有10个类似的专业合作社。

四是创新干部管理激励机制。针对部分基层组织软弱的现状,我们在村级班子“星级连创”活动中,将iso9001-xx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村级班子建设上,我们采取“开放式”选人、“储备式”育人、“重组式”用人和“两推一选”的方法,完善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同时,将“星级连创”的评议结果按照倒排的方法确定10%左右的村进行整顿建设,重点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建强村级班子、促进他们进档升级,并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与经济效益和评先创优直接挂钩,增强了管理效果。

五是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面扩大。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非公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今年,我们有意识地邀请和吸收非公经济企业业主参加党的知识培训,并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创,在绵阳市森泰农业开发公司建立了党支部。截止目前,全镇已先后在缫丝厂、圣康蛋鸡专业养殖合作社建立了基层党支部。非公经济党组织有去年的1个增至现在的3个。

(三)提升素质,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动力

一是基层组织阵地重建有序展开。全镇23个村(社区)的活动阵地已经基本建成,近期便可投入使用。

第 9 页 共 37 页 二是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今年,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加大了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充分利用集中组织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优秀村组干部事迹巡回报告等形式,先后举办了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村委会主任培训班、村会计培训班、村计生专干培训班,对村组干部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提高了村组干部的贯彻力和执行力。今年,镇党委举办各类主体培训班9期,培训干部583人次。

三是加强对党员技能技术培训。采取校镇联姻的方式,以“农民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力和成果的优势,对党员技能技术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党员培训率达100%,均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目前,全镇农民技术员已达23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5人,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党员户达27.8%以上。既促进了村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农村人才开发。

第二篇:乡镇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乡镇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二〇一四年我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全面推进“三个转变”,狠抓“三项整治”,大力建设“三个文明”,按照“五个统筹”和“五

个坚持”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资源优

第 10 页 共 37 页 势,做实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四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XX年,全乡gdp完成了2616万元,比去年增长了11.3,乡财政收入达到802739元。人民生活进一步获得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0元,比XX年人均增长65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指标。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乡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畜牧业,我乡按照“工业迈步子,种植业饱肚子,畜牧业找票子”的发展思想,以养猪为重点,大力发展草食畜。以科技为支撑,加强疫病防治工作,提高畜禽出栏率,确保畜产品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生猪出栏8697头,存栏7700头,四大牲畜出栏790头,存栏3475头,羊出栏10788只,存栏16170只,全面完成年初目标。

农业生产,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我乡耕地大量减少。但我们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注重科技兴农。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提高复种指数,使粮食产量达到XX吨。

乡镇企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引资力度,实现产值8245万元,比去年增长458.4,乡镇企业的发展,在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教育工作,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提高乡民整体素质,继续把巩固

第 11 页 共 37 页 和提高“两基”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尽力为学校排忧解难,稳定教师队伍,确保学生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并于8月20日召开了每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会,对全年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2个村,10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成人教育,认真开展了扫盲工作,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61期,共培训学员1146人。

文化广播工作,建成科普阅览室一个,制度规范上墙,有专人负责。利用“火把节”、“彝族年”开展达体舞、摔跤、抢羊、斗牛、古乐器等有益于群众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将“门徒会”、“某功”等邪教拒之门外。

农技农经工作,乡农技站举办了无公害农产品培训,农作物的病虫预测预报、二半山区马玲薯栽培技术、大小春的病虫防治、育苗技术等为内容的培训52期,参训人员达4100人次。农经站认真做好了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把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装订成档案。利用标语、广告栏,宣传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做好了土地流转的动态管理等工作。

民政工作,巩固和发展“双拥”成果,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按时发放优抚、低保款项。全年共发放低保13人,5700元;五保户10人,6720元;冬荒救济50户,240人,5000元;春荒救济104户,458人,5500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4人,3600元;救灾款1人,5208元。

卫生工作,加强卫生防预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狠抓高至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继续抓好

第 12 页 共 37 页 “非典”、“霍乱”等重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计划生育,拓宽工作新思路,增添工作新措施,突出工作重点,讲究工作方法,使计生工作顺利开展,一年来计划生育率达100,比下达任务高出7个百分点,长效节育率为86,比下达任务高出6个百分点,全年死亡35人,自然增长率为9.7‰,比下达指标低0.3个千分点,出生率为14.3‰,比下达指标低2.28个千分点。

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同各企业签订责任,并进行检查,消除了事故隐患,严禁违章黑车载客搭人。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自然灾害应急方案,成立应急小分队,从资金、人员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全年无重大、特大事故发生。

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顺利完成“三项整治”工作要求,完成全乡非农用地清理,加强用地审批、管理工作,调解土地纠纷,协助州市重点建设工程东干渠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圆满完成其他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全 第三篇:XX下综合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XX—XX学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评估 开县赵家初级中学自查报告

XX—XX学年度,在开县教工委、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办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学校;当对学校和学生负责的教师;做对父母和自己负责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强化责任意识,立足学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

第 13 页 共 37 页 要求,把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以人为本,努力创设和谐积极的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先后获得“**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市平安校园”、开县“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根据开教工委[XX]21号、99号文件关于学校综合目标考核评估工作要求,现将我校两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行能力 为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效能,根据班子成员的个人能力和专长,学校对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了合理调整分工,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学校从“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着手,结合“创先争优”和“三品两德”教育活动,通过班子的专题培训讲座、政治业务学习、行政例会、汇报交流座谈、访问参观学习等形式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转变和能力提升培训,倡导中层以上学校干部要勤于学习,脚踏实地;要淡泊明志,提升境界;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牢记“履职、担责、创新、奉献”的工作要求,树立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到现在,学校领导班子敬业勤政、团结协作,表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对学校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我校以“责任”为核心,以“依法治校”为手段,结合“三品两

第 14 页 共 37 页 德”“创优争先七个一”活动,以班主任例会、教师例会、教研组活动为途径,以学生“月学情分析”为抓手,在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学习的基础上,用“师德师风目标责任制”、“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榜样评选等活动,努力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其次,为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加大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学校组织教师到奉节永安中学学习集体备课、到河堰初中学习学生管理;承担了教研室“同堂异构”研究、进修校“送课下乡”活动,组织了校级教研交流活动,先后选派了一百多人次教师外出参加了各种培训活动。目前,我校有开县“十大名师”1人,名师工作室成员2人,县级骨干教师13人,一批青年教师在教坛上崭露头角。

再有,努力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教师而言,团队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样重要,经由团队精神凝结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条件。两年来,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说课交流、教学研讨,以及教师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努力为教师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努力,学校领导班子更加团结,教师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在学校内逐渐形成一种充满人性与人文的文化氛围。

二、优化改进管理方法,形成优良制度文化

(一)推行“务实、高效”的领导作风。使学校领导干部做到在其职、谋其政、尽其责;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讲求实效”是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最重要的一点,两年来,我们的干部更多地深

第 15 页 共 37 页 入到课堂,担任各个年级的主要学科教学工作;坚持巡堂制度,对学校教学秩序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过程进行指导与管理。这种“深入教师中,深入学生中”的工作

方式,克服了“人浮于事”现象,提高了工作实效。

(二)常规管理常规化。学校理顺了“校长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制”的运行机制:副校长为校长负责;各职能部门为副校长负责;各教研组和班级为分管主任负责的分工合作集体领导。坚持校长办公会、行政例会、部门工作会、班主任例会、教师例会制度;对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安稳办、团委等各部门工作在每学期计划和月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坚持每周一次工作信息反馈,由办公室汇总每周完成的工作,协调下周各部门工作重点,检查督促计划落实情况,安排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使学年、学期、周工作计划相符合,使学校、年级组、班级和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协调一致。对德育教育、《新课标》执行、减负提质、红歌传唱、大课间活动、校园动态信息报送、档案资料管理等项工作,在相关科室重点落实的基础上确定领导专门协调督促,保障了常规工作常规化,专项工作重点化。

(三)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重建,校舍建筑水平堪称一流地背景下,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在“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创设起“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运行机制。制度文化这种无形的行为准则正在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约束、规范和引导着广大师生的行为,促进了我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本着“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的方针,学校

第 16 页 共 37 页 在认真听取老师、学生意见,总结学校办学历史积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以“红色”、“责任”、“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优良环境。

(四)倡导人本管理。学校在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关注、关心、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发展、成长,为每一位教师营造自身发展的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相信教师的潜能,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还始终注意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是加深对教师的了解。察其善,用其长,补其短,容其偏,知其喜怒哀乐方可知人善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努力建设教师展示自我的(来自好范 文网..) 学校平台,盘活学校自身教师资源。

其次是全方位的关心教师。学校不仅只关心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状况,更关注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学校形成领导班子成员与教师多层次地沟通,听取他们的心声的谈话制度。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加教师工作的乐趣,并努力在学校里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其次是真正的尊重教师。工作中我们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以礼相待,尊重教师的进取精神,维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教师,积极采纳教师提出的对学校发展有益的观点,肯定教师的个性及工作成绩。对于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学校总是尽其所能的给予维护等。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 17 页 共 37 页 我们学校前些年教学质量起伏不断,XX年8月更被纳入“限期整改”的学校,面对巨大压力,我们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推进模式:

(一)抓教学常规,促教学改革推进。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从过程管理入手,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利用平时的听课检查等形式,督促教学管理规范化。特别是对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学校资料档案等,将定期检查和不固定的随堂听课、行政领导巡堂制度相结合,加大随机抽查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的力度,给老师添加一定的压力,使每位教师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为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抓教学研究,促课堂效益提高。我们把每周三上午、下午活动时间固定为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开展了集体备课、公开课、观看优秀课例谈体会、说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承办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有效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组织了与竹溪初中、镇安初中、迎仙初中、盛山初中、镇东初中、奉节永安中学的教学交流学习活动,我们以每月学情分析突破口,关注到每个学生人头,让每位教师根据学科情

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知模式、基础知识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出培优扶差与课外辅导的具体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三)抓学风建设,促良好校风形成。良好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服务意识,从细处着手,

第 18 页 共 37 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有一批教师,他们用自己严谨的态度、耐心的思想工作、对学生及时到位的指导影响着学生,促成了一批学生的勤奋,我们抓住这个突破口,实行了教师和学生“每周一星”的“校园之星”评选奖励,树立榜样,正面引领,配合期末的评选考核,逐步过渡到良性循环模式之中。

(四)抓师生评价,促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自我提高、建构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师辛勤工作,成绩显著,应获得评价、褒扬和奖励。同样的道理,学生成绩优秀,应予以表扬奖励。我校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①学生奖励:每学期期末召开表彰会,及时评选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②教师奖励: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以中考奖励为核心,建立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优秀年级组、优秀班级等一系列评选奖励办法。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初三在生源差、基础薄弱、重高统招总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比去年多考两人,统招开中达24人,成为我校历年人数最多的一次。初

一、初二学生在参加的“六校联考”中的成绩比初三年级更有明显的提高。

四、完善监委会、工会、教代会运行机制

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完善学校民主管理是我们师生共建和谐校园,推动赵家初中提质升位的关键。为了让教师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学校自己当家作主,每个人与学校的发展荣辱与共,我们借创建“**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的东风,对学校民主管理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学校民主选举了新的工会、教代会和校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教育督导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

第 19 页 共 37 页 职责分工,完善了运行机制,严格执行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学校重大事项议事规程,充分发挥出工会组织的监督与桥梁纽带作用。

XX年10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审核通过了学校工作报告,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方向,修订完善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补充规定》、《考勤条例》、《赵家初中经费管理办法》、《赵家初中教职工慰问办法》等18项管理制度细则,制订了新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发放办法。在XX年1月,教代会再次对学校工作进行了考核评比打分,在XX年上期,工会、教代会更是充分收集教师意见,在教代会上每个人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看法,讨论通过了“初三中考奖励办法”等考核制度。XX年10月,我们召开了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再次对《赵家初中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赵家初中中考奖励办法》等十二个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充分体验了“主人翁”的真切感受,也更能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五、强化安全与后勤保障

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认真落实了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安全事故零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了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落实了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尤其细化了卫生安全工作,杜绝了校园不安全隐患,每个学期我校都举行了“防楼梯踩踏、防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撤离演练”,“清查管制刀具”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了校园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第 20 页 共 37 页 不到两年,我们很快就会实现我们当初的承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启用新的教学楼、女生公寓、食堂,修建完工塑胶运动场,改建了校门,硬化绿化了环形校道,维修了教师宿舍,新的教学综合楼基本完工,公租房已经开工建设;三个教师办公室设备更新,价值25万的音乐、美术、体育、图书室及其他学科教学设备已经到位,有22个教室已经安装使用上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教室完成安装,网络已经完成对学校办公室教

室的全覆盖,图书室、多功能教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物理生化实验室正在配置安装之中。

我们解决了教师在外租房的历史问题,办好了教师食堂解决了教师生活,规范了学生食堂管理保障了学生就餐,塑胶环形跑道和四个篮球场十六幅乒乓球台提供了全校师生体育锻炼的好场所。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磨合,部分教师专业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学校与学生家庭教育的协同要进一步融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深入探讨;二是随着建筑工程的陆续竣工,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及文化建设急需投入,而学校欠账达100多万元,每年支付资金利息占用了学校本就不足的经费,使正常运转举步维艰。三是学校师生比大,学科教师紧缺,语数外教师均上双班并且大多担任了班主任,学校中层干部也担任班主任并任两个班语数外教学,特别是如果有教师临时生病,无法安排顶岗上课。不过,我们坚持不断反省自身,不

第 21 页 共 37 页 断探索前进,为赵家初中提前完成整改目标,为赵家初中的再次腾飞奉献我们的青春,洒下我们的满腔热忱!

(附:初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考核自评得分:德育工作18分;教学工作22分;体艺卫15分;教师培养15分;党建工作5分;行政管理25分活动参与与获奖17分;共计117分)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四篇:乡镇第一季度绩效考核目标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万委发〔〕6号)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第一季度绩效考核的通知》(万委办〔〕33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全镇实际,我镇对第一季度绩效考核目标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报告于后:

一、新村及场镇新区建设(自查得分10分)

1.窝窝店村新农村建设:现启动23户风貌打造,已完成集中新建13户。

2.场镇新区:一是“五一”广场新建工程已建好,广场周边配套建住房已规划设计完成,待报批相关手续;二是方欣茶文化公园建设已做好规划,待报批审定。

3.窝窝店村、龙须坝村、二龙沟村、八字头村等新农村规划已做完地址勘测。

二、农业发展(自查得分10分)

1.积极组织抗旱,保证春耕作物油菜、小麦、马铃薯等正常生产,共种植6362亩。

第 22 页 共 37 页 2.发展成规模茶叶加工厂6个,精加工茶叶年产15000斤。

三、安全生产(自查得分10分)

1.安全生产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对煤矿企业做日常巡查和管理。

2.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推进交管站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并对违规违法车辆进行依法处罚和安全管理。

4.加强对道路安全、煤矿和非煤矿山、森林防火、消防、学校、卫生食品和药品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巡查监管和隐患排查,有详细的工作台帐,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5.开展群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6.本季度全镇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四、基础设施建设(自查得分10分)

1.道路:硬化青罐公路5.47公里,油房沟村村道公路米。 2.水利:完成油房沟村滚水坝及河道治理工程。

3.电力:完成场镇、油房沟村线路管网的改造、规范;窝窝店村电力改造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实施。

五、民生及社会事业(自查得分10分)

1.完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标任务,60岁以上参保1093人。 2.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标任务,参保率在90%以上。 3.成功开展第xx届“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活动。

4.与太平镇、茶垭乡、长石乡联合组织庆“五四”活动文艺表演

第 23 页 共 37 页 节目两个。

六、维护稳定(自查得分10分)

1.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首问首办负责制,推进维稳工作应急管理、风险评估、社情民意调查“三项机制”,积极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

2.积极做好防xx宣传工作,巩固我镇无xx乡镇的成果。 3.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网络化建设,深入开展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和高危人群排查管控,建立镇干部抓综治工作实绩档案,深入推进平安乡镇、平安铁路创建、“两所一庭”服务功能和内务管理建设。

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查得分10分)

1.大力整顿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摊点乱摆、广告乱贴、工地乱象、柴草乱推等问题,城乡环境改善明显。

2.抓好场镇、油房沟村“一五二一”工程和干溪沟村“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房风貌改造。

3.建立长效机制,解决210国道、河道、襄渝铁路等重点线路沿线的白色垃圾问题。

八、党的建设(自查得分10分)

1.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组织干部进行不得少于一次的集中学习,认真研读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上级文件。

2.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庸懒散”的意见》(万委发〔〕9号)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开展了“庸懒散”整治活动,通过自我监督与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

第 24 页 共 37 页 方式,彻底根除“庸懒散”现象。

3.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

九、防汛抗旱(自查得分10分) 1.编制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加强物资储备,保证应急供应充足。

3.加强蓄水、节水和保水工作,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民兵深入各村社缺水家庭送水,妥善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4.大力发动群众一同参与防汛抗旱工作。

十、林权制度改革(自查得分10分)

1.完成林地边界确认及林改电子录入,林权证填写和颁发。 2.落实林改“回头看”工作,林权纠纷调处,确保林农满意度。 3.完成林权档案标准化归档和电子资料移交工作。 十

一、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自查得分10分) 1.场镇农贸市场预计XX年底完成建设,投入使用。

2.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将在今年内由市环保局安排后启动实施。 十

二、市四届四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实施情况(自查得分10分) 我镇于2月22日召开了镇村三职干部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了市四届四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分解落实绩效管理目标任务,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改造场镇、建设新村、夯实基础、壮大产业、构建和谐平安新、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新城镇、新农村、新”的奋斗目标。

第五篇: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自查报告

第 25 页 共 37 页 中共xxx委员会xxx人民政府

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 自 查 报 告 区综治办:

根据x综治委【XX】26号文的要求,现将我镇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自查如下:

一、责任目标自查分:100分

(一)深化大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自查分:20分

1、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XX年,我镇全面贯彻落实了《人民调解法》,规范了镇村大调解协调中心,大调解网络覆盖镇域内各行业,健全了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和调解室的人员配置,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自查分:7分

2、健全“大调解”运行机制。我镇实施了矛盾纠纷定时排查、综合研判、分流处理和跟踪督办的“大调解”运行机制,完善了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大调解”工作责任体系,做好了“大调解”镇村对接,健全“大调解”的考评与奖惩,有效推进“大调解”机制运行。自查分:7分

3、大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我镇村社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通过定期排查出的社会矛盾,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司法制度、政策法规等方法,解决好涉及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努力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调解目标,维护了我镇社会的稳定。自查分 :6分

第 26 页 共 37 页

(二)着力社会管理创新,增强社会管理能力。自查分:20分

1、认真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按照x委发【XX】15号文件精神,xxx党委政府制定了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了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健全各项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自查分:3分

2、创新工作试点。在深入剖析和总结过去综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工作小组集体研究,我镇的创新工作选取了“加强和创新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这个项目开展创新试点,在这项工作中,落实了xxx加强精神病人管控和救治意见,创新了精神病人的救治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及时总结该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加以改进,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今年成功强制送市康复医院的精神病人3名,解决经费3000元。自查分:3分

3、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我镇以社区为依托推行流动人口管理网格化,健全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构建xxx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把握重点流动人口(无业、无所、无来源)的管理,掌握他们的动向和趋势。自查分:3分

4、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和高危人群的管控。对刑释解教人员,我镇组织司法所、综治办相关人员落实必接必送制度措施,推进岗位扶持、创业资金补助、心理帮教等多种形式进行过渡性安置,落实帮教责任,积极解决“三无人员”的教育和帮扶难题,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控,预防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自查分:4分

5、加强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今年,我镇加大了重点青少年教

第 27 页 共 37 页 育管理和帮助的力度,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对闲散青少年,政府加以引导、鼓励其在本镇或外出务工,解决其收入和就业,对有不良习惯和流浪青少年,政府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救

助,有效预防了青少年犯罪。自查分:2分

6、延伸“两新组织”管理服务。政府大力支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建设,对新兴的各种协会(枇杷、李子、桂圆协会)和社会管理机构(综治协会、摩托车协会)加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指导,落实其责任,大力倡导政府、企业、社会参与购买社会管理服务,培育和引导两新组织的建设。自查分:2分

7、强化信息网络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我镇政府配合文化、消防、公安、工商等部门对辖区内的网吧开展清查治理12次,取缔无证网吧1家,要求网吧推行实名制和依法经营,同时推进政府工作的网络宣传,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建立社会管理的网络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社会信息化资源。自查分:3分

(三)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自查分:20分

1、防范打击各种渗透破坏等违法犯罪活动。今年,我镇切实加强了综治隐蔽战线的斗争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对境内外敌对势力严加防范,对民族分裂、暴力分子、宗教极端势力和邪教组织坚决依法打击和控制,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辖区的社会政治稳定。自查分:6分

2、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xxx政府组织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共同参与开展严打整治行动,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全镇

第 28 页 共 37 页 共立刑事案件12件,破2件,打击处理32人,查处治安案件85件,打击32人,其中治安拘留32人,有效保护了我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我镇还联系文化部门、妇联、禁毒办、安办等智能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打拐”“娼、赌、毒”的打击工作,开展食品、建设、质量的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自查分:7分

3、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工作。定期开展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10次),排查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和场所(10余个,全部依法予以整治),对排查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公共娱乐场所禁赌专项行动和三电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源头治理和综合改造。我镇还重点整治了中小学、幼儿园等周边环境治安整治,为我镇的经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学校教育和群众生活创造了发展环境安全和谐的氛围。自查分:7分

(四)巩固治安防控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自查分:20分

1、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我镇加强了村(社区)警务工作,推进军警民联防联治,健全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控建结合的三结合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自查分:6分

2、提升我镇治安防控能力,加强农村乡镇、村组、院落、户四级防范网络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形势和防范知识宣传,组织公安、司法、法庭开展了“警民亲”阳光活动3次,提升农村治安防控水平。自查分:7分

3、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进一步健全综治协会机构,

第 29 页 共 37 页 大力开展综治协会各项工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管理,发展壮大“四车多员”等治安信息员队伍。做好见义勇为保护及奖励工作,及时表彰宣传见义勇为先进。强化铁路护路工作责任,大力开展铁路周边治安整治,巩固了“五无”平安铁路示范村(社)成果,创建“九无”平安铁路示范村活动,确保铁路安全畅通。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自查分:7分

(五)加强综治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工作重心下移。(10分)

1、继续加强村社区的综治中心建设。充实村社区综治中心队伍,坚强村社区综治中心的工作经费保障,两新组织纳入综治基层工作,

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自查分:3分

2、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我镇综治队伍下村开展工作60余次,调解纠纷20余起,开展移动法庭调解3次,有效整合了村社综治资源,加强综治治安巡逻,对综治队伍开展知识技能培训3次,并建立综治队伍推向群众的长效机制。自查分:4分

3、切实加强综治宣传。今年,我镇积极调动了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综治活动,宣传各个时段的综治工作内容,宣传群防群治,积极宣传我镇的平安建设,推进法治金坪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综治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自查分:3分

(六)健全完善机制建设,提升综治工作水平。自查分:10分

1、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我镇对综治工作建立了党委负责,政府牵头,分管领导主抓,综治办开展具体工作的综治工作责任机制,对村社单位层层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考核制度,健全了镇村综治工作督促检查考核奖惩机制,形成了较好的综

第 30 页 共 37 页 治工作推行制度。自查分:3分

2、进一步加强综治办建设。一是加强综治队伍的教育培训,二是加强综治办制度措施建设,三是加大综治工作的推进力度,四是完善综治工作的目标考核。自查分:4分

3、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我镇年初将综治工作纳入财政预算,预算资金6万余元。实行综治工作专项经费专项使用,综治工作经费实行实用实报实销。自查分:3分

二、各乡镇(街道)创造性开展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有特色、有亮点,得到上级肯定或受到表彰。自查分加3分

1、国家级媒体采用稿件1篇,省级媒体采用稿件1篇、区级媒体采用2篇稿件;

2、分别1次获区级先进单位,1次市级先进单位; 自查总分:108分。 中共xxx委员会 xxx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XX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查报告 送:区综治办、区维稳办。 xxx党政办XX年11月10日印

学校教育工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育红小学XX年教育工作综合目标考核自查自评报告 镇人民政府XX年综合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XX年度机关工作目标考核综合自查自评报告

第 31 页 共 37 页 学校教育工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第 32 页 共 37 页 乡镇2018年上半年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XX年上半年,新场乡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先争优,对标找差,奋发作为这条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实现上半年奋斗目标,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着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一是不断加强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完善了新场村、丁村村活动场地办公设备设施建设,韩家村活动场所维修改造正在争取上级支持中,通过努力,各村活动阵地建设不断规范,进一步提高了为民办事服务效率;二是切实加强了村组干部管理,面对换届后新班子搭建情况,就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员教育资料归档整理、公章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对村党支部书记、村文书进行了多次培训,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有正规记载、有档案依据、有宣传阵地的目标;三是完善了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健全了团委、妇联和关工委组织活动制度;四是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把党员入口关,将发展党员工作向农村致富能人、新任村干部、年轻人才等倾斜,并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增强发展党员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上半年,已新吸收预备党员2人,考察转正2人。

2、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一是从严规范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等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农民夜校建设机制,制定了支部“三会一课”学习教育计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二是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切实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截止7月上旬,我乡各村农民夜校累计授 第 33 页 共 37 页 课已达572学时,集中教学8477人次,乡机关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教育7次,深入学习了省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中央、省、市、县各级重要会议精神。

二、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乡党政班子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不少于1次,每季度听取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不少于1次。上半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听取班子成员汇报工作3次;二是健全了驻村干部工作制度,已召开7次驻村干部工作汇报会,加强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驻村、请销假制度和执行工作纪律的管理;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新场乡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新场乡村组干部管理办法》,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党建工作不断改进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了各村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责任考评清单,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各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书面形式向乡党委进行党建工作述职,收取述职报告15份;五是制定了各村党组织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新场乡村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4位党组织书记的述责述廉报告。各村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宣传院坝会,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氛围营造。

三、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召开了全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推进会,会上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制定了“两学一做”工作方案,并下发到各村党组织。将“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融入全乡党员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建+”为抓手,推动落实全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其他各项中心工作。

四、精准实策,以党建引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牢固树立“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强化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了党员结对帮扶全覆盖,深入推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特色种养殖业的主导作用,党员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做好贫困户产业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级济收入,精准滴灌式落实帮扶措施;三是切实加强了对贫困户与关注对象户的帮扶模式,积极引导能人大户、合作社等组织参与扶贫,帮扶贫困户脱贫同时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四是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召开了“五个一”帮扶力量会议。切实加强沟通联系,强化力量整合,确保全乡XX年户脱贫32户,76人,志同村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五、以党建示范带动为根本,推动全乡“321”产业化发展按照县委、政府“一园三带”的特色产业布局,紧紧围绕茶竹产业示范基地、茶旅融合产业带的打造,以抓好党建促产业、产业发展促党建为目标,积极引导产业带头人加入党组织,以“党建工程、双百示范”、“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为项目形式,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片统筹推进笋用竹、茶叶、青藤椒产业发展。重点以泉水、后阳、岩下、志同、和平、山后村为主,以志同村刺黑竹党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为带动,发展笋用竹产业3000亩,现已超额完成 3580亩;依托现有规模综合打造以丁村村、韩家村、山后村茶叶为主的农旅产业带,以岩下村高山老川茶党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为带动,集中发展丁村村、岩下村高山老川茶产业XX亩,现已新发展40亩,下半年争取完成任务;以民政村和山后村现有青藤椒产业为示范点,分别打造500亩青藤椒产业园,现已发展822亩。

六、积极构建“一核三治一监督”依法治理体系,推进全乡基层 第 35 页 共 37 页 党建全面提升积极探索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协同共治、厉行法治为主要抓手,以民主监督为基本保障的“一核三治一监督”(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理顺社会组织协同共治机制、理顺社会组织协同共治机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农村依法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体制,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乡农村基层党建全面提升,为建设美丽新新场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七、扎实抓好党建基础性工作逐步规范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已建立党费收缴、党员发展专卷。党费收缴已收缴至7月、上半年新吸收的2个预备党员,程序规范,资料已做好归档留痕。落实专人管理远教管理设备和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设备运行正常,信息下载及时,党员信息系统管理规范。党员信息采集工作顺利进行,各村已全面完成纸质信息采集,电子档信息正在录入和校核中,7月底就可以上交组织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导入全国党员信息系统。

八、“三分类三升级”成效明显一是对辖区内新一届党组织进行了全覆盖调查分析,确定了先进村党组织为丁村村党组织,后进村党组织为山后村党组织,建立了三分类三升级台账,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公示;二是针对山后村党组织制定了整顿方案和整顿措施,落实了具体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目标任务,时限要求,方法步骤;三是组织乡机关支部与山后村党支部开展“一对一”结对联建,并把结对联建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着眼强基固本,紧盯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山后村党组织用更宽广的视野审视发展,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让思路成为引领发展的出路;四是坚持把助推发展作为增强山后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的关键来抓,顺应群众致富盼富的热切期待,村党支部结合全乡茶旅融合产业带的打 第 36 页 共 37 页 造,以党员产业致富人为带动,积极引导全村老百姓发展笋用竹1276亩、藤椒530亩、茶时350亩,猕猴桃180亩,其中藤椒种植涵盖了全村14户贫困户中的13户,进一步夯实了山后村脱贫攻坚的基础,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九、下半年工作计划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组织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服务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协助和保障作用,促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争当先锋。一是以思想建设为先导,拓宽视野强素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能力。重点安排好五个方面的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干部上党课,党务干部学《条例》,业务干部听讲座,专家学者讲形势,党员干部读好书等,全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上水平、见实效。二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固本强基求实效,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推行党务公开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严把发展质量,再新吸收6名预备党员。三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求真务实树新风,全力打造勤廉高效机关干部队伍。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自己的天职,大兴六种优良风气,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四是以文化建设为纽带,凝心聚力鼓干劲,积极引领党员干部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好年底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述职评议、党内走访等活动。

上一篇:医保实时结算系统下一篇:预备党员考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