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2022-09-11

一、引子———案例

甲公司从事工程装饰工作, 后甲将该装饰工程分包给乙, 乙找来丙粉刷墙壁, 在粉刷窗内壁时, 为了施工的方便, 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蹲坐在窗台上作业, 突然外面有人大喊, 丙一惊从窗台摔下。丙以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由诉至法院, 要求甲承担全部损失。甲则以《侵权责任法》第35条进行抗辩, 认为其与丙之间系个人劳务关系, 丙自身存在过错, 双方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本案来说, 《侵权责任法》和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 ( 解释) 的规定完全不同, 不同法律关系的归责原则存在较大差别, 从而导致适用法律产生的法律效果完全不同。但是如何认清两者的关系, 准确的认定和适用法律才符合法律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二、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的辨析

侵权责任法实行以来, 关于劳务和雇佣之间的关系, 就一直引发了各界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实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 《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并不能完全取代《解释》而单独适用, 理由如下: 首先, 《侵权责任法》在实施时并没有解释劳务和雇佣是否为同一含义, 而且也没有说明《侵权责任法》实施之日《解释》丧失法律效力。其次, 劳务和雇佣无论在概念还是表现形态上都有许多的不同。劳务关系多是短期的, 而雇佣关系多是长期性的。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经济关系, 地位平等, 而雇佣关系的人身依附性较强, 需要按照雇主的授权和指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也有人认为劳务和雇佣和劳务实际上是一回事, 该观点以奚晓明主编的《侵权责任法》的条文理解与适用为代表, 该书认为“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实际上与“雇主和雇员”在某种层面上含义相同, 因此在法律的适用上《侵权责任法》第35条实际上取代了《解释》第9条、第11条。通过上述对雇佣和劳务这两种法律关系的解读, 虽然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都是以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劳务为本质内容, 存在颇多相似性, 只是立法上用词的不明确导致了法律适用的模糊, 因此明确的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适用法律、解决纠纷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雇佣关系和劳务关系系包容关系, 即劳务关系是特殊的雇佣关系。

三、两部法律适用的学理分析

有学者认为《侵权责任法》实行后, 《解释》第9条、第11条不再适用。[2]基于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侵权责任法优先适用。但笔者认为, 既优先适用, 那在对于雇员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时, 侵权责任法只规定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的这种对雇员的主客观过错不加以考虑的一刀切的行为是否可以理解为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倒退呢?

还有学者不赞同上述观点, 他们认为《侵权责任法》第35条对《解释》具有指导作用, 两个法律是并行不悖的, 在后者没有明确规定时就适用《解释》。但是笔者认为两部法律对这一问题的归责原则是完全不同的。首先, 雇员在造成自己伤害时, 侵权责任法适用的是过错归责原则, 而解释是适用无过错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的不同导致法律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实践中如何解释法律的适用呢? 仍然要做出选择。其次, 在雇员造成他人伤害时, 侵权法和解释规定亦不同, 一个要求接受劳务一方无过错的承担, 另一个却是区分了雇员的主观状态。

当然还有人认为《侵权责任法》和《解释》规定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 因此要分别适用法律。这就要求法官在实践中仔细分辨当事人之间是雇佣还是劳务关系。

四、关于法律的适用及其解释

( 一) 雇员或提供劳务一方造成他人损害时的处理

雇主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通常是无过错责任, 其立法宗旨在于秉承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民法原则, 让处于优势地位的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 可以使雇主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大的风险, 同时也符合侵权法保护第三人和弱势劳动者的立法目的。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 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时仍让雇主单独承担责任, 则有失公平。因此, 雇主向有过错的雇员行使追偿权, 成为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解释》第9条要求雇员与雇主连带责任的规定较好的平衡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侵权责任法》第35条对此情形规定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对于雇员主观状态没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 从衡平当事人利益的角度来考量, 对雇员或提供劳务一方造成他人损害时应适用《解释》第9条之规定。

( 二) 雇员或提供劳务一方自身遭受损害时的处理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造成自身损害时, 《解释》规定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提供劳务一方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因自身存在过错而受到损害, 损害责任全部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的做法有失公平。《侵权责任法》过错原则的规定, 较好地衡平了劳务关系双方之间的利益, 这样不仅合乎法理, 而且也保证了立法质量和可操作性。

摘要:实践中关于雇佣造成的人身伤害问题层出不穷, 而目前法律中关于该问题的规定却存在着法律适用的竞合, 本文以案例为切入点,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笔者认为遇到此类问题时, 应区分情况适用法律, 同时期望立法者能够就该问题给出明确一致的法律意见。

关键词:雇佣关系,劳务关系,过错归责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辨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7) :10.

[2] 周立.雇佣关系中损害赔偿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管理科学, 2010 (2) :12.

上一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下一篇: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水的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