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2024-04-25

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精选5篇)

篇1: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协议书

甲方:成都量志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张洪侨身份证号:***733以下简称:“乙方”

2011年8月9日,游兄弟切割加工厂和量志钢铁有限公司共同对相邻厂房的天沟进行修复和更换,焊工赵华东施工过程中引发火灾并在救火过程中受伤,现乙方张洪侨代表伤者赵华东与甲方达成协议如下:

1.本协议为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之结果,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公平、合理。本协议签订时赵华东已经处于治疗康复阶段,自签订协议自行负责转院四川天祥骨科医院。

2.在尚未明确法律责任的情况下,甲方本着人道主义一次性借乙方医疗费、生活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费,共计人民币:29000元。前期已经借给赵华东9000元,本次再借给赵华东20000元,在本协议签订后1个工作日内支付给乙方20000元。

3.协议签订后,在无法律判决的情况下,甲方不再支付给赵华东任何费用。

4.本协议一式三份,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伤者亲属一份。

甲方:乙方:

赵华东妻子签字确认:

日期:

篇2: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即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了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这就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先前在司法实践中曾引发诸多争议的有关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间和地点界限的基本范围。但该条例的效力范围仅及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包括其中的职工和雇工),亦即劳动法律关系下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对于基层人民法院处理的更多数量的雇佣合同法律关系下的“受雇工作”范围认定问题并不当然适用。也就是说,劳动法律关系下的职工,在上下班途中所受的事故伤害依法可以认定为工伤,可由用人单位按无过错赔偿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而一般雇佣法律关系下的雇员,在上下班途中所受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内受伤而要求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目前仍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能按照民法侵权赔偿的相关理论处理纠纷,前述条例规定最多只能予以参照。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包含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各不相同,因此,雇员在上下班途中所受的伤害,是否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要视具体情况区别而论。

案例一:某甲在受某乙雇佣期间,骑自备的摩托车去某乙承包的工地工作,途中骑经一未正式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路段时发生了单方事故,某甲当场死亡。某甲的法定继承人遂起诉要求某乙承担雇主责任。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某甲虽然是在上班途中发生事故,但由于系自己骑摩托车上班,该行为产生的风险雇主无法控制,因此不能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故某乙不必为此承担雇主责任。最后某甲撤回了对某乙的起诉。

案例二:翁某受雇为沈某打工,翁某下班时乘坐沈某指派的拖拉机回家,途中发生事故受伤。现翁某起诉要求沈某作为雇主赔偿其相关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翁某乘坐沈某安排的交通工具,在下班途中受伤,应认定为在从事受雇工作时受伤,应由雇主沈某承担雇主责任。经法庭调解,最后由沈某赔偿翁某各项损失15000元。

类似的案情,同样在上下班途中,只是因为不同的上下班方式,导致了两案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原因何在?首先,劳动合同关系中的用人单位或雇佣合同关系下的雇主对其职工或雇员所受伤害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的理论根据是:

一、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经济活动为意外灾害的来源;

二、一定程度上惟用人单位或雇主可能控制这些危险;

三、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是公平正义的要求;

四、用人单位或雇主虽负担危险责任,但能通过商品价格、经营活动或责任保险制度予以分散。但毕竟劳动合同关系和雇佣合同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尤其是作为其权利义务主体的用人单位和雇主,在经济能力、用工规模、风险控制、负担及化解能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司法实践中诸如农村建筑包工头等的雇主,往往因为在技术资质、经济力量方面的欠缺,未能登记注册成为正式的用工企业,从而未受劳动法律关系调整。因此,无视用人单位和雇主的上述差别,将两者风险负担范围等同的做法并不可取。针对上下班途中职工或雇员所受伤害能否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的问题,理应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而有所区别。属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今后可按《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属于雇佣合同关系的,应在比照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的义务的同时,适当降低雇主的风险承担义务,如此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及公平正义原则。

篇3: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一、诉讼模式的选择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11 条的直接指明了雇员的救济途径。当雇员提起一个诉讼并获得法院判决支持后, 雇员的赔偿请求权已通过判决的形式得以实现, 在实务中, 即使仅有部分债务被履行, 雇员也丧失了向其他债务人求偿的权利。若法院允许雇员通过另行起诉来弥补未履行的部分损害, 则案件性质变成了雇主与第三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雇员也就没有同时起诉雇主与第三人的依据。[2]但是目前这种择一而诉的诉讼模式会导致雇员的选择存在风险的问题。“执行难”是司法实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雇员准备提起诉讼时, 判决的能否执行的问题将成为首先要考虑的事宜, 但一般情况下, 雇员不太了解雇主以及第三人的财产状况。即使知晓, 也可能出现在诉讼时有履行能力, 但在判决生效后出现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形。因此, 受伤害雇员在选择雇主或者第三人提起诉讼的同时, 也承担了生效判决执行不能的风险。一旦选择不当, 其人身损害很可能得不到充分的补偿。

对此, 史尚宽先生认为: “债权人对于债务人之一或全体, 得同时或先后请求全部或一部债务之履行。不真正连带之债务人……如基于事实上及法律上同种类之原因, 得为共同被告。”[3]笔者较为赞同此种观点。为了避免当事人选任上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查清案件事实, 一次性解决纠纷, 除终局责任人不能确定的以外, 雇员可以将雇主与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共同诉讼究为普通共同诉讼抑或是必要共同诉讼, 理论界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应当允许债权人同时或先后起诉, 并主张采取普通共同诉讼模式。在程序上, 普通共同诉讼确实实现了审理的合并, 但其诉讼的结果仍无法避免双重受偿的问题, 且与不真正连带责任外部关系上“连带”的本质相去甚远。因此, 笔者认为普通共同诉讼模式并不可取, 那么能否基于客观上形成的各债务人对债权人债权满足上的“连带”之实而按必要共同诉讼解决呢? 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要求有共同的诉讼标的, 且共同诉讼当事人享有共同的权利义务, 显然在雇主与第三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中, 雇员与各债务人的关系并不符合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条件。雇主与第三人是两个负有不同民事义务的主体, 因不依法履行义务, 导致同一相对方主体即雇员的民事权利遭受同一损害, 雇员因此享有对该两个义务主体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此种情形下, 诉讼标的存在着事实上的牵连关系。而正是由于此种牵连关系, 为了便于查清案件事实、正确分配责任, 使当事人实体和程序利益得到充分保护, 一次性解决纠纷, 有着在一次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和做出裁判的必要。[4]因此, 雇主与第三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符合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成立要件。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也能够保证权利人在同时享有对某一责任人提起诉讼请求权和对相关的多个责任人提起诉讼请求权的情况下, 有选择地行使诉权, 减少法院的职权干预, 维护当事人的程序利益。

二、补充责任的引入

补充责任形态, 是不同的行为人基于不同的行为而致使被侵权人的权利受到同一损害, 各个行为人产生同一内容的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享有的数个请求权有顺序的区别, 首先行使顺序在先的请求权, 该请求权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时, 再行使其他请求权的侵权责任形态。[5]《侵权责任法》第37 条规定, 存在第三人侵权情形下, 管理人或组织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所要承担的责任为典型的补充责任。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有许多共通之处, 例如责任的产生都是由于第三人的直接侵权行为以及对受害人承担一定义务的一方的不作为偶然结合引起的, 都有终局的责任承担者等等。因此, 有观点认为应当直接规定雇主承担补充责任, 以使受害人获得两个求偿对象, 使其损害得到充分填补, 同时又通过责任承担顺序上的合理设置以及对雇主追偿权的赋予, 较好地平衡了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和侵权责任的最终承担问题。[6]但在笔者看来, 补充责任实行的是补充性的顺位规则, 债权人对数债务人的请求权有先后顺序之分, 后顺位的债务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而不真正连带责任实行的是连带性的选任规则, 债权人可以在数个债务人中任意选择起诉的对象。应该说, 连带性与补充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7]补充责任虽然避免了不真正连带责任下因选任规则的任意性而带来的不必要的诉讼和执行次数, 节约了司法成本, 但仍具有潜在的威胁: 一, 不真正连带责任赋予了债权人任意选择起诉对象的权利, 而补充责任下债权人要先举证排除先诉抗辩权, 才能向后顺位的债务人主张权利, 这剥夺了债权人选择起诉对象的自由, 不免加重了债权人主张权利的负担和成本。二, 多数债务人之间顺位的确定与排除增加了诉讼中的证明环节, 因而也增加了立法和裁判的难度。因此, 在雇主与第三人责任承担形式上不应用补充责任。

笔者认为, 可以在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的判决和执行环节适当借鉴补充性的顺位规则, 以限制连带性的任选规则的弊端。具体来说, 如果雇员只起诉了雇主和第三人中的一人, 法院不得追加另外一人参与诉讼; 但雇员同时起诉了二者, 法院的判决应当参照补充责任模式首先由侵权第三人履行赔偿责任, 不足的由雇主承担补充责任。如此便能平衡当事人的诉权保障与追求诉讼经济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明确了雇主追偿权的行使的前提是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 司法实践中也是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的。但是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 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 各种原因使雇主追偿不能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有损社会公平, 显然, 法律还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实务中, 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德日民事诉讼法中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模式。此外, 为限制连带性的任选规则的弊端, 可以在不真正连带责任案件的判决和执行环节适当借鉴补充性的顺位规则。而法院也应本着民事诉讼一诉定纷争的目的, 明确各方责任和履行顺序, 这样才能使受害人早日拿到赔付金, 法与理更好的融合, 得到民众的认同。

摘要:司法实践中, 第三人侵权引起的雇员人身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较为常见, 这类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 颇有争议。由于并无成熟系统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据, 而雇员对雇主与第三人的起诉方式、雇主与第三人之间赔偿责任的分配和赔偿顺序的确定等在实践中存在执行上的问题, 笔者试图在第三人致雇员人身损害案件中对债务人责任承担形式进行优化以期公平权衡雇主、雇员和第三人之间的权益。

关键词:第三人,雇主责任,赔偿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186.

[2]孙旭辉.析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1条第1款之不真正连带责任[J].人民司法, 2009 (9) :77.

[3]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675.

[4]洪媛媛.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研究[D].苏州大学, 2009.13.

[5]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443.

[6]唐建华.雇员损害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57.

篇4: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关键词] 工伤 雇佣损害赔偿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劳动用工主体和雇佣关系非常复杂。由于我国劳动立法滞后,这两类纠纷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市场调节的主导作用,营利性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主体,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惜降低预防成本,致使社会成本加大,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劳动契约是从雇佣契约中分化而来,它们之间有近亲的渊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处理这两类纠纷时很难把握,导致当事人讼累。

一、 侵权损害赔偿到工伤保险

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劳工执行职务遭受意外灾害,原来只能依据侵权行为法的规定,向加害人请求損害赔偿。不符合侵权行为要件,劳动者当然没有请求权,即使具备侵权行为要件,主张权利实际上也有困难,其理由有二:一是侵权行为法是采取过失责任主义,被害人需证明加害人(尤其是雇主)的过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是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谋生,欠缺提起诉讼的时间、精神以及能力。19世纪中叶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发达,工会运动兴起,各国政府为保护劳工,以谋社会安定,积极设法解决,大体上说,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改进侵权行为法;二是创设劳灾补偿制度。其中以德国、英国法制的发展最具有创设性以及模式性,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仿效。

然而,无过错责任并非万全之策,实践证明它的实行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无过错责任不以雇主的主观过错为前提,加重雇主赔偿责任,使得雇主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和竞争力降低,这对雇主是极为不利。尤其雇主为小业主时,无过错赔偿责任可能会令其陷入破产的困难境地。另外,由于雇员最终能否获得赔偿仍取决于雇主的经济能力,如果在雇主没有支付损害赔偿的资力时,即使根据无过失责任认定雇员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也不能得到满足的支付,从而成为有名无实的赔偿。

因此有建议应该修改法律,使雇主负有危险责任,并规定强制责任保险,以资配合。然而当时执政之宰相俾斯麦认为要彻底保护劳工之权益,必须实施广泛之伤害保险制度。因此,德国政府于1884年7月6日制定劳工伤害保险法。德国劳工伤害保险制度实行迄今将近100年,对德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二、劳动契约与雇佣契约的联系与区别

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其母体分别是劳动契约与雇佣契约。劳动契约,我国劳动法将其规定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雇佣契约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于一定或不定期限内为他方服劳务,他方给付报酬的契约。雇佣契约体现的是当事人缔结契约时自由独立自主的合意,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平等,具有有偿性、继续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给付劳务,以劳务本身为标的,不对劳务产生的结果负责。根据两者概念的阐述,劳动契约与雇佣契约主要有以下联系与区别。

1.其联系是:(1)都是私法上的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以双方当事人相对立的意思表示的合意而成立。虽然劳动契约的订立必须符合法律强行性规定,但合同内容所属私法上的法律关系。(2)都以给付劳动为目的。这两类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者依约向雇佣人提供劳务的行为,而不在于实现雇佣人的预期利益。这是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不同的。在承揽合同、委托合同中,订立合同的目的在于实现定作人、委托人的预期利益,承揽人、受托人给付劳务的义务仅是作为手段性义务或附随义务。(3)都是继续性合同。作为给付劳务的合同,受雇人给付劳务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必须在合同存续期内持续的实施给付行为,因此是继续性合同。(4)都是双务有偿合同。这两类合同中,受雇人必须依约提供劳务,雇佣人必须依约支付报酬,双方当事人都负有义务,并且双方的义务具有对价性,任何一方从对方取得权利均需付出代价。(5)都是诺成合同。这两类合同经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以成立生效,而不以当事人一方的交付为成立要件。

2.其区别是:(1)主体不同。这是劳动契约与雇佣契约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雇佣人,即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雇佣合同无限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伙、自然人均可以作为雇佣主体。(2)形式不同。劳动合同必须订阅书面契约,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是要式合同。雇佣契约没有形式要求,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书面合同,也可是口头合同,雇佣合同为不要式合同。(3)二者受国家干预的制度不同。雇佣契约作为一种民事合同,以是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条件的约定有很大的自主自由。而劳动契约,国家经常以强行法的形式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敢干预劳动合同的内容的确定,当事人的约定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4)历史不同。雇佣合同自罗马法就存在,沿袭至今。而劳动合同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国家干预的结果。(5)解决争议的方式不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必须经仲裁才能向法院诉讼;(6)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契约解决时适用劳动法的特别规定,劳动法另有规定才能适用民法规定,而雇佣合同解决时适用民法。

三、工伤事故责任与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与竞合

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执行职务行为或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活动,受到的伤、残、亡或患职业疾病。雇员人身损害是指雇员按照雇主的意旨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务时自己的人身受到损害。

1.两者区别在于:(1)构成条件不同。工伤事故责任的构成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无论法定的劳动关系还是事实的劳动关系,发生因工伤害都应当按工伤来处理;而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存在雇佣关系。区分工伤事故责任与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关键是区分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2)适用法律不同。工伤事故责任是由劳动法强制性调整,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具体的依据是《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司法解释、规章的规定。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由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来调整。不久前公布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两者在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上有很大不同。(3)赔偿主体不同。国家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自行支付费用。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4)解决纠纷的途径不同。工伤事故赔偿解决的途径,必须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劳动仲裁是处理工伤事故的必经程序,不服仲裁裁决的才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当事人可直接起诉到人民法院。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在确定损害程度的途径方面,有工伤认定资格的是劳动部门,对于工伤认定不服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加以解决;而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只要有鉴定资格的机构均可以确定其伤情等级,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到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或通过民事诉讼程序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在请求赔偿时效方面,工伤赔偿在认定工伤后,受害人必须在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部门裁决,雇员人身损害赔偿则遵循《民法通则》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的规定。

2.两者的竞合问题。解决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竞合问题。在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可以做如下理解:其一,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如果雇佣关系中的雇员遭受人身损害时,雇员有权向雇主或者第三人提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无工伤保险赔付请求权。其二,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对用人单位仅享有工伤保险赔付请求权;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对于雇主采用“工伤保险取代侵权损害赔偿模式”,对于第三人采用“补充模式”。具体来说,因雇主行为造成工伤的,工伤职工只能申请工伤保险赔付,不得向雇主提出民事赔偿;因第三人行为造成伤害,并认定为工伤的,在申请工伤赔付的同时可以依法请求民事赔偿。

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问题,关系到工伤当事人所获赔偿的多少,直接影响工伤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其处理不仅与工伤当事人的切实利益息息相关,同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承受能力等因素,是一个涉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慎重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S].1995

[3]王泽鉴:民法债法总论[M].三民书局出版社,1993

[4]黎建飞庄仪表:工伤赔偿诸类型案例评析[J].判解研究,2003年

[5]黄成建郭振纲:劳动争议典型疑难案例精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

[6]郭捷刘俊 杨森:劳动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李力:劳动权益与劳动纠纷处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梁书文王卫:劳动事故损害赔偿及配套法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宁丽红:雇佣契约研究[J].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篇5:雇员受伤赔偿责任划分

我经甲公司同意, 一直在乙公司兼职, 乙公司也对此没有异议。3 个月前, 我在驾驶摩托车前往乙公司上班途中, 因遭遇交通事故, 不仅花去11万余元医疗费用, 还落下九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 对方司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因甲、乙公司都没有为我办理工伤保险, 使我无法从工伤保险机构获取工伤待遇。我只好要求甲、乙公司赔偿, 但甲公司认为, 我所受伤害发生在前往乙公司上班途中, 自然应当由乙公司担责;而乙公司认为, 甲公司先与我建立劳动关系, 具有为我办理工伤保险的义务, 而其作为后来的用人单位则没有对应义务。请问:究竟应当由谁担责?

读者:尚某

尚某读者:

应当由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上一篇:克服面试瓶颈-总结近一个月的面试经验教训下一篇:在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