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教后记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一上教后记范文

上教版 (第七册)美术教案

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的:感受色彩美。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

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

难点重点: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准备:颜料、毛笔、铅笔。色彩的明度上教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色彩的明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色彩的明度。

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

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

问学生什么颜色。 出示较淡的蓝色。

请学生辨别。

出示较深的蓝色色彩的明度。

同样请学生辨别。 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色彩的明度。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与加黑,(还可以加水) 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得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得明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

得出结论,变淡可以上本身淡的颜色。

变深则加上本身深的颜色。

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小结:讲评学生作品。

画夜景

教学目的:感受节日夜景的美。

熟悉水彩色的性能。

用蜡笔水彩画的方法画夜景。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方法。

色彩并置。

准备:颜料、水杯、调色盘、毛笔、蜡笔。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画种。

先请学生看书中作品,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水彩色、蜡笔)

新授:

继续刚才的提问:哪些是蜡笔,哪些是水彩。

用上述两种工具如何画出的呢?

提醒思考方式:先用……后用……

为什么用这样的顺序?

利用蜡笔的不透水性。

教学生画夜景:

铅笔稿。蜡笔上色。

注意要留出水彩色涂处。 用水彩平涂。

注意笔面较大。

学生重复过程。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复习课堂知识,讲评作业. 画夜景~

教学目的:感受节日夜景的美。

熟悉水彩色的性能。

用蜡笔水彩画夜景。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方法。

色彩并置。

准备:蜡笔、颜料、毛笔、调色盘、水。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年吨毫秒年,我们要画一张夜景。 新授:

请学生翻开书本。

观察书中图片。

请学生回答是时光们工具画的。

(蜡笔、水彩颜料)

哪些用蜡笔?

哪些用颜料?

如何绘制,为什么?

从蜡笔特点想起。

(先用蜡笔,再上水彩。因为蜡笔不透水,涂过后水彩不会影响。)

告诉学生:这种蜡笔与水彩相结合的画称为蜡笔水彩画。

请学生在纸上试验。

教学生画夜景。

草稿。用蜡笔上色。

空出结构线条。 水彩,上色。小结:讲评作业。

表扬优秀。

画瓶花

教学目的:感受蜡笔水彩画的美。

色彩明暗对比。

画一张有深色背景的瓶花画。

教学难点重点:瓶花设计。

色彩并置方法。

准备:蜡笔、色彩及相应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话瓶花。

二.新授:

复习蜡笔水彩画的知识。

以及绘画方法。

教师取出本课作业范本,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评价它有哪些好与不好的地方。

而后根据其优缺点提出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花要大。色彩对比要强。花与叶之间要留出空隙,便于水彩色的渗入。画面构图均衡,丰满。

教学生设计瓶花造型: 瓶的造型。花的造型及排列:三角形。圆形。对称。均衡。

学生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

集体评价。

画金鱼

教学目的: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了解金鱼形体结构。

用蜡笔水彩画方法画金鱼。

难点重点:掌握蜡笔水彩画方法画金鱼。

金鱼尾部结构的认识。

准备:蜡笔和水彩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用蜡笔水彩画金鱼。

二.新授:

复习蜡笔水彩画知识,以及画法。

拿出范作,让学生评价。

由此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

品种多。个头有大有小,变化。角度动作变化。色彩有对比。

教学生画金鱼:

身体。头、眼、嘴。鳍、尾。

教学生设计金鱼: 各种形状的:身体,眼,嘴,鳍,尾。不同姿势,大小。不同的排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讲评学生作业。

单独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图案美。

单独纹样设计。

设计绘制单独纹样。

难点重点:单独纹样设计。

纹样设计的均衡。

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画单独纹样。

二.新授:

请学生观察书中作品。

问:什么是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与不四周无联系的独立纹样,它是图案的基本单元,是用于装饰的独立图案,也可作为综合图案的组成部分。)

教师以图例具体说明。

讲解书中作品。

以牡丹花为例为学生讲解图案的形成,证明图案是由实物简化来的。

提出任务,设计并绘制一个单独纹样。

教学生设计单独纹样:

找出需要的素材:花、叶、茎、草。简化。组合。完稿。设色。

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

表扬优秀作品及作者。

单独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图案美,单独纹样设计,绘制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的设计。

单独纹样均衡。

教学难点重点:纹样设计均衡。

单独纹样的设计。

准备:毛笔,调色盘,颜料,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单独纹样。

二.新授: 问学生单独纹样属于哪一种绘画形式?(图案)图案的题材从何而来?(生活)图案的形象与真实物有何区别?

图案形象较简练。

介绍图案分类(单独,适合,连续)

单独纹样的特点:独立。

教学生画单独纹样:

铅笔稿。上色。

注意:先内后外,先淡后深。

提出要求:

线条光挺,色块均匀。

同种颜色一次涂完。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讲评学生作业,表扬优秀。

适合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特点。

做适合纹样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适合纹样。

二.新授: 复习上堂课单独纹样内容。欣赏书中的作品,请学生寻找适合纹样的最大特点:

纹样外形有一定形状的轮廓。 概念:

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与某种特定轮廓之中,如方、圆、三角等,当去掉外轮廓时,纹样仍然留有外轮廓特点。

4.介绍适合纹样常用两种手法:

A 以主要形状变形适合轮廓。

B 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

请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分辨他们是由哪一种适合的。

布置任务:给出一个图样。

任选一种方式和适合形状对其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

教学生设计:

思考,选择。铅笔稿。上色。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课上内容。

集体讲评作业。

表扬优秀。

角隅纹样

教学目的:欣赏角隅纹样。

了解角隅纹样特点。

绘制角隅纹样。

教学重点难点:角隅纹样特点。

均衡纹样的设计。

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水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堂课学了适合纹样。今天,要学习角隅纹样。

二.新授:

欣赏书中角隅纹样。理解角隅纹样。联系上堂课,说说角隅纹样与适合纹样的关系。角隅纹样是适合纹样的一种。请学生回答角隅纹样的用途。

装饰

常在版面,板报中出现。

提出任务,画角隅纹样:

给出一个图样。

让学生将其变为角纹样。

回顾上堂课的两种方法。教学生画角纹样。

A 观察、思考、选择。

B 铅笔稿。

C 涂色。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课文。

讲评作业。

画包

教学目的:感受生活用品的美。

认识白包的立体现象。

写生一只包。

教学重点难点:画出方体的书包。

布质的表现。

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及立体透视规律。今天要画包。

二.新授:

1.请学生观察包。

问它的基本是什么体?

六面体。

2.请学生画六面体。

集体讲评。

提出不足及注意事项。

3.继续观察包。

分出几个相同的形体。

共三个,一大二小。

4.问学生画法。

添加法。

一个大六面体加二个小六面体。

5.教学生画书包。

画六面体。找出适当位置。(高、低)画小六面体。将边角改圆。加上小零件,注意立体。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回顾知识。

集体评讲作业。

踢足球

教学目的: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学习任务动态变化。

画踢足球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命题画创作画。

跳跃动态的设计。

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画踢足球的场面。

二.新授:

介绍足球概况,起源等。

请小球迷介绍当今足球战况。

请学生回答踢足球场面是怎样的?

热闹、紧张、激烈、疲劳……

问学生足球场上有些什么?

球、队员、教练、裁判、观众、球童、座位、球门、草坪。

逐个提问其特点及画法:

球上图案是什么样的?队员身上的球衣怎样的?教练在比赛时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裁判会是何种打扮/观众是什么反应?……

逐个教学生掌握特点。

介绍人物几个动态画法。

用圆圈画法。

让学生选择精彩局部进行表现。

要求:色彩鲜明,气氛活跃。

学生画,教师指导。

三.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

集体讲评。

人物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民间艺术美。

认识人物剪纸特点。

设计制作一幅人物剪纸。

重点难点:

人物剪刻。

创作设计人物。

准备:剪刀,订书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欣赏课本中的人物剪纸。

介绍人物剪纸及剪纸的一些知识。

二.新授:

1.介绍几种不同的人物剪纸风格。

2.介绍几种不同纹饰。

云纹、鱼鳞、波纹、锯齿、月牙、圆纹……

3.问学生人物剪纸分哪些部分:

头、颈。胸。腰腹。四肢。

4.问:各种纹饰用于哪些部分?

发下人物纸样,让学生自行搭配纹饰。

5.展示作品,教师讲评。

6.教学生全全绘制剪纸人物:

将所需人物从书中印出。绘画,画上自己搭配纹饰。装订。将图样与彩纸钉起来。刻。刻出图案。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讲评作业。

动物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民间艺术美。

民间剪纸的动物形象。

设计剪纸动物形象。

重点难点:

动物形象剪刻。

动物特征表现。

准备:剪刀,钉书机。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欣赏各类动物剪纸,复习上堂课内容。

揭示课题。

新授:让学生分析剪纸中的纹样。复习各类剪纸纹样。

教师问。学生答。

问:人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毛发。四肢走路。耳朵。尾巴。问:你们准备刻哪种动物?

猫、狗、猪、牛、羊…… 逐一询问,思考各种动物主要特征。共同商量纹饰运用。学生进行外部形体创作。

展示并集体讲评。

纹饰创作。教师示范总过程。画稿。纹饰。剪刻。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结:展示作品,集体讲评,表扬优秀。

彩色剪纸

教学目的:

感受彩色剪纸的美。

彩色剪纸的两类形式认识。

套色染色剪纸练习。

重点难点:

彩色剪纸方法。

染色剪纸湿度。

准备:剪刀、钉书机、颜料、水杯、毛笔。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欣赏书中的彩色剪纸。请学生对书中的剪纸分类。

套色,染色。

两种剪纸的特点:套色:线条为主,刻完背面贴上彩纸。染色:块面为主,刻完用颜料渲染,一般以宣纸为材料。新授:套色剪纸示范:请学生思考其制作方法。以一简单图案为范例,依学生刻法制作。请全班学生提出优缺点。拟定一个新方法。

先用阳刻方法,处理设计,以线条为主,空去大面积,以便于背后衬上多种颜色。

染色剪纸示范:介绍染色剪纸的方法。请学生上台示范。集体讲评。提出干湿适度的原理。学生选择其一制作。教师指导。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

集体讲评。

择优表扬。

学国画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干湿浓淡墨色。

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画特点。

“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墨:有松烟、油烟。

c)纸:宣纸——生、熟。

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

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分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方法:工笔、写意。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笔法:中锋,侧锋。分辨: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画葫芦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写意画。

临摹一幅葫芦图。

重点难点:

认识色彩明度的变化。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准备:毛笔、墨汁、颜料、水杯、调色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用所学到的国画知识,画葫芦。 新授:复习上堂课内容。请学生观察书中的葫芦。

问:是哪种画法?

写意。

问学生葫芦分部:

叶子、藤。

分析画法:葫芦:侧锋、湿墨、色彩。

笔数3~4笔。

请学生上台示范葫芦画法》

集体讲评。

教师纠正。

学生再示范。

叶子:

侧锋、湿、浓墨。

笔数5笔加5笔。

学生示范,集体讲评。

教师纠正,再示范。 藤:

中锋、干、焦墨。

一笔。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

讲评。

择优表扬。

画枇杷

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写意画。

临摹一幅画枇杷。

重点难点:

学习枇杷的画法。

画面构图处理。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画枇杷。

新授:复习国画知识。介绍书中枇杷。介绍名家画的枇杷。请学生观察书中枇杷。

比较与上堂课葫芦画法上的区别。 复习葫芦画法。分析枇杷:分部:枇杷、叶茎。枇杷画法:色彩、侧锋、湿画。

学生示范,集体评讲。

教师纠正。

学生再示范。

叶子:淡墨面、浓脉、干、中锋。茎:浓墨、干、中锋。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结:

展示作品。

集体讲评,择优表扬。

第二篇:06-07上教科室工作总结

抓校本教研、促科研发展

—石林中心校2006—2007学年上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进修校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任务,本学期,我们确立了以校本教研发展为本,以小问题入手的科研兴教主体战略,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服务,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办学。

一、主要工作回顾:

1、以做好教师教育教学为基础,开展大规模的教育科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认真做好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随笔的评选。我学区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月撰写一篇,期末教科室共收集了62篇教学随笔,47篇教学案例和35篇教学论文,教科室组织学校学术委员会对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随笔、案例进行了认真的评选。推选出部分教师的教学随笔在教师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学习,同时还选出李如彬、陈海燕、罗玉梅、广雪芹四位教师的教育管理论文参加市级优秀学术论文评比。 另外,要求全学区的教师在期末认真进行总结工作,即进行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学科教学经验的总结。

2、努力抓好教师业务学习工作,加强教师业务知识水平。 首先抓理论知识学习。我们以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教师们学习理论知识,向教师们传输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们把握自己的教学观。一段时间来学校教师学习的文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学校校本教研》等。我们努力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新稞改理念深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案每课时教师们都要写教学反思,每月写教学随笔,每期写学科总结等,让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经验中获得好的教学方法。

其次抓思想观念转变:学区分中心校、村校、教研组层层组织学习教育局、进修校、教导处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通过学习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心理障碍解除了,行动就积极了,这学期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语、数学科各有12名教师参加,并且参加的教师上课都非常地棒,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思想,能够抓住课改得主渠道。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有关课题的结题工作,进一步凸显我校课改特色。

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学校的每个课题组紧抓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组织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研究手册的记录、实验资料整理和撰写研究论文等常规管理。期初教科室将每个课题组的进度开展情况列入计划,确保每个课题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组织广大课题研究教师依托于各自的教学实践工作,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多出成果,并使科研工作来自于教学,并回归于教学。9月我校研究的旅游套餐区级课题《我是小导游—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苗族歌舞走进校园》、《民族工艺品制作研究》已经顺利结题。现在正在进行《村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的研究进展良好。

“人才出课题,课题出人才”。本学期教科室了解了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对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督促,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终结性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做好有关课题的结题工作。

4、搞好继续教育工作,规范继续教育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配合进修校认真搞好教师的学历进修培训、以及

教师的“三课”培训工作,同时对我学区新教师进行了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顺利组织教师完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和普法知识的考试工作,并及时进行了继续教育的登记、验证、档案建立、上报材料等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在这学期里,教科室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思考、去落实。有些工作的开展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工作时有些瞻前顾后,开展工作不够大胆,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科室将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树立教科研人员作为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的新形象,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石林中心校 教科室

2007年1月

第三篇:上教版美术新教材第6册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实用小设计 课题名称:第1课 花儿朵朵

 知识要素

色彩搭配、材料选择

 技能要求:

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各种材料,发现许多物品都能利用 实践与创造:用纸花和各种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

欣赏与评议:学习欣赏的方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 教学重点

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了解简单的设计

 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与构图(设计)

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展示,欣赏范作。

2.了解花的各种制作方法及各种物品的利用。 3.制作展示,通过制作了解方法。 4.学生尝试制作。

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色彩的搭配。

二.发现与尝试

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纸花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简单的版面设计。

三.创造与辅导

1.用展示的方法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 2.比较不同材料装饰的不同感受。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纸花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

- 1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应运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画面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创意,还有哪些不足。 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 3.教育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远古时代 课题名称:第3课 学做画像砖

 知识要素

浅浮雕的基本知识

 技能要求:

画、刻、剪的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乐趣,了解画像砖的故事。 实践与创造:在多种方法的制作中,发挥创造性。 欣赏与评议: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并能评议。

 教学重点

设计剪影的造型

 教学难点

造型简练,概括,清晰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欣赏

1.出示红砖(六面体),说说其特征。

2.分析比较不同:现在的青砖,红砖和画像砖相比较。 3.介绍画像砖的用途:用于墓室壁画中。 4.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你喜欢哪一种?

二.发现与感受

1.观察画像砖造型的特点:(泥板上有图案,有些还有框。有阴文,阳文) 2.学习课本中的制作方法。

3.引导学生发现装饰方法:泥工的制作鉴于纸板画的制作方法。

- 3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引导学生认识器形的功能与外姓的设计的同意:如分析“ ”,它是饮酒器。外型较小,便于拿在于手,口上两个突起物,是为了温酒加热。

二.分析与感受

1.小组讨论:比较古今酒器(从造型装饰这两方面分析):更简。 2.交流感受:说说你喜欢哪种器物,为什么?

三.制作与知道

1.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先做大的造型后添加小的饰物)。 2.教师岩石不同的制作方法①整体塑造②拼接 3.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尝试。

四.欣赏与讨论

1.学生自评,介绍制作的器物特点,及制作工艺。

2.场景表演:古人生日宴请是,喝酒,舞乐或习武狩猎的场景。 3.教师总评:从制作,表演来评。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远古时代 课题名称:第5课 泥塑青铜鼎

 知识要素

认识鼎的不同纹样

 技能要求:

综合运用学过技法装饰美化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铜鼎气派发现圆鼎三个脚方鼎四个脚。 实践与创造:设计与鼎相适合的纹样与造型。 欣赏与评议:交流构思,谈制作体会,展现作品。

 教学重点

鼎的制作方法

 教学难点

鼎脚的连接

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与欣赏

- 5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 教学重点

掌握纸版的制作技能

 教学难点

版画的印制

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引起兴趣:教育引导学舌功能欣赏一些版画,并让学生猜一猜是怎样做成的? 2.了解冷画与版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版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讲解。

二.制作与创作

1.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观察教师操作后的感受。 2.老师着重讲操作过程:

① 在吹塑纸上用圆珠笔画出图案(线条有疏密变化); ② 滚上油墨;

③ 覆上纸轻轻压印(可连续印好多张)。 3.学生尝试吹塑纸版画的制作。 4.内容可以自选或创作。

三.评价与交流

1.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意。 2.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评选最佳作品。 4.教师点评。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印出来的画 课题名称:第7课 贴贴印印学版画

 知识要素

学习版画掌握不同的版画印制方法

 技能要求:

学习版画的制版与印刷

 教学目标

- 7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知识要素

了解藏书票的常识及制作方法

 技能要求:

剪、贴、印的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运用书票交流,学会与人交流 实践与创造: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藏书票

欣赏与评议:学会欣赏书票作品,并能正确评价

 教学重点

做一张藏书票,并多印份数

 教学难点

漏版画的操作技法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演示套印手法,请学生猜一猜其中的奥妙。 2.教师出示12张漏张藏书票,引导学生欣赏。 3.教师出示12张孔版。

教师:请看教师手中的一些带孔的纸版,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美丽的图。 4.把它们一一印制出来?

5.请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这幅图是怎么印制的?

二.了解书票常识

1.介绍藏书票的知识藏书票是一种小型版画,是藏书的附属物,和中国的藏书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起源于德国,后传入英国,法国等,约在本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 2.介绍书票的特点及功能

① 书票须有票主的姓名,创号 ② 须有EXLIBRIS作标记

③ 书票小型多样,对藏书票起美化装饰作用 ④ 书票也可以用来收藏和交流

三.设计与制作

1.演示制版,印制:

① 设计图稿并上色;

② 拷贝,分版(一个颜色的图形分一块,并把这一颜色的图形拷贝在版上); ③ 刻,剪; ④ 印制。

2.学生尝试制版,印制,教师巡回辅导。

- 9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2.引导学生分析并解读凡高的《星月夜》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大师用什么方法来做画,这种方法是画面产生什么独特的效果?天空,大地像什么?

三.指导与实践

1.用多媒体展示短线有规律围绕物体的排列方法。

2.比较其他有规律排列的线在画面上带来的感觉,讲讲与凡高画面上的旋转,流动的断弦不同。

3.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4.对《星月夜》进行临摹,变化。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结合大师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讲讲自己做喜欢的作品。

3.教师总评。让学生知道大师并非高高在上。我们也能像大师一样画。是学生有作品感和成就感。表扬有创新的学生。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 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10课 用短线组成的画

 知识要素

用长短线组成画面形体

 技能要求:

运用剪、贴、绕、围、排的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大师作品中线,色彩的情感表达。

实践与创造:运用与大师不同的绘画工具表达大师的作品。 欣赏与评议: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有不同之处。

 教学重点

用长短的线组织块面

 教学难点

线的各种排列方法

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与欣赏

1.实物投影展示凡高是有代表性的作品《星空下的行路人》。

- 11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一.导入与尝试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表现一个同学。

2.用实物投影展示凡高的人物作品,学生进行欣赏。

二.体验与分析

1.比较:自己画人物的方法和大师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不同。 2.归纳总结:大师画人物的风格。

三.写生与辅导 1.简概学生人物的要领:抓住特征加以夸张,注意细节的描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用线表现人物的方法:疏密要得当,脸部可用极短的线画的密些;衣服可用略长的线画疏。

3.学生写生同学或照镜子写生自己。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自评。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互评。结合大师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教师总评。我们也能用大师的方法来画画。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成就感。表扬大胆表现人物,色彩夸张的学生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尝试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第12课 迷人的细节

 知识要素

用疏密粗细不同点、线、面表达形式美

 技能要求:

学习点、线、面的组织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观察发现植物局部的纹理 实践与创造:从描绘中体验自然中形式美感

欣赏与评议:通过相互交流学会体验表达画面中线条美

 教学重点

观察到植物的纹理

 教学难点

用线条组织黑,白,灰,点,线,面,组织画面

- 13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尝试

1.学生交流圆形瓶子的质地,外型特征,结构。 2.尝试写生一个瓶子。

3.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抓住特征形象要概括。

二.分析与体验

1.教师出示不同角度写生的同一个瓶子,学生思考产生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多种角度圆口的透视变化(平视,俯视,仰视)。

三.写生与指导

1.展示一组静物,说说特征及相互的关系。 2.用多媒体展示多种的写生方法。 3.尝试涂色。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全班作品,学生互评。 2.说说感受和体会。

3.欣赏画家的作品,比较和分析,提高自信心。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尝试写生的快乐 课题名称:第14课 写生身边的人

 知识要素

体验头、肩、手之间关系

 技能要求:

以线表现人物和动物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线条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实践与创造:通过写生,增加线条的表达能力

欣赏与评议:互相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和失败

 教学重点

手臂及衣纹的表现

 教学难点

- 15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难点

不同粗细,浓淡的线的对比与搭配

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尝试

1.生活中,线的形式很多。学生讨论解答,教师归纳。 2.导入这节课尝试的新工具,材料——毛笔,墨汁,宣纸。

二.观察与发现

1.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探究:

① 怎样才能让线有粗细; ② 怎样才能让线有浓淡。 2.教师小结归纳。

三.绘画与辅导

1.随意练习的线条,我们可以如何处理呢?——剪成——器皿。

2.运用:截取线条组合的排列美观的部分,画上一器皿的外型并剪下。 3.装裱作品。

四.欣赏与评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① 自评; ② 互评;

③ 师评(从线条的面貌,形式及器皿造型的新颖性等方面来讲)。 2.拓展:讲讲这些线条还可以用语生活中哪些物品上。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 有趣的彩墨 课题名称:第16课 瓶子里的花

 知识要素

了解瓶的形式与花组合

 技能要求:

运用不同浓淡的墨来表现花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一束花陪上独特的花瓶更美丽 实践与创造:突破传统水墨工具,材料来表现花卉

- 17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树的枝干相互穿插,树的千变万化 实践与创造:了解树干,枝条,叶的不同特征,进行创作 欣赏与评议:大胆自由的来表现树原来并不那么难

 教学重点

浓淡墨,中侧锋相结合表现树

 教学难点

树干与树干的组合

 教学过程

一.启发与尝试

1.学生直接用水笔画一棵想象中的树。 2.教师讲评。 二.观察与分析

1.观察窗外的树(或实物投影中的树)

① 分析树的结构;

② 观察讨论树枝的相互穿插关系。 2.讲讲不同的树。树叶的不同特征。

三.讨论与实践

1.讨论用水墨来表现树的方法。 2.讨论怎样表现一前一后的树。 3.尝试用水墨画一棵或一片树。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讲讲自己喜欢哪幅作品。 3.教师总结。

4.讲讲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多彩的生活 课题名称:第18课 我学做蜡染

 知识要素

体验蜡染制作的乐趣

 技能要求:

- 19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多彩的生活 课题名称:第19课 我的蜡染花布

 知识要素

体验民间蜡染的美

 技能要求:

掌握正确的上蜡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蜡染制作的乐趣,发现民族工艺美 实践与创造:以纸蜡染的方式创作一幅装饰画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经验

 教学重点

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装饰蜡染画面

 教学难点

民族图案设计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1.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民间蜡染工艺制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古老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2.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民间蜡染,与上一课的彩色蜡染的不同之处,讨论并交流各自意见。 3.具有民族风情的图案,呈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

二.表现与构思

1.讨论什么图案比较适合民间蜡染:花卉,花鸟,古代或民族的人物形象,象征吉祥的动物(鱼,牛,龙等)。

2.这些图案用蜡染方式表现时,尽量以简洁为宜,如剪影,剪纸的形式。 3.上底色时,可用刷染的方法。

三.制作与辅导

1.要求学生以传统蜡染的蓝白色表现,整体效果有民族风味。 2.用铅笔打稿,线条要流畅,肯定,少涂改。

3.上蜡时要均匀,可以稍微厚一些,边缘要光滑,力度要适中,不要划破宣纸。 4.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及时加以巡视辅导。

四.欣赏与讨论

1.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蜡染花布,评出谁的花布最美丽。

- 21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③ 色彩的搭配。

要求制作出一个个性鲜明,色彩丰富,造型独特,装饰性强的作品。

四.欣赏与交流

1.展示全班学生的作品。

2.要求学生以造型,色彩,表现方法等元素加以自评,互评。 3.教师针对性的总结评价,以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主,激励创作。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 我用电脑来裁剪 课题名称:第21课 剪影小动物

 知识要素

用“加一点”与“减一点”的方法造型小动物

 技能要求:

能使用电脑“裁剪”工具造型,能进行色彩搭配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小动物的外型特征及生活习性

实践与创造:用“加一点”与“减一点”的方法造型小动物 欣赏与评议:介绍小动物的故事,交流感受

 教学重点

小动物的外型特征及细节表现

 教学难点

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天家故事情节

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1.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动物及图片资料。

2.多媒体展示有关动物的图画(各种画种的表现,最好有剪影艺术) 3.教师用魔术形式,利用裁剪工具在电脑上变出一个动物剪影。 4.讨论魔术的方法,即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学生尝试表现动物的外型。 二.讨论与表现

1.教师范画动物外型,学生讨论如何完善。

2.结论:用“加一点”或“减一点”的方法造型。

3.学生观察动物图片,分析动物外型特征(形态,花纹等)。

- 23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利用媒体展示一幅风景画,分析其近,中,远景。 2.展示步骤图,先裁剪出大的色块(注意构图完整),再裁剪小的局部,先裁后景再裁前景。

3.学生分析自己带来的风景照,照片。 4.学生尝试表现风景画。

三.鼓励与辅导

1.发现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利用局域网即使展示表扬(色彩、细节重点讲)。 2.鼓励学生利用放大功能,有耐心,有信心地描绘细节。 3.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要拘泥于所带来的风景照片。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局域网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交流如何用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

3.填写作品评价卡(从构图,色彩,立体感,细节表现等方面评价)。 4.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 25 -

第四篇:美术新教材1第10册教案上教版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1课 水乡的桥

 隐性渗透:

感受水乡的美景,欣赏了解线条疏密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 教学准备

学具:粗细记号笔铅画纸彩纸等。 教具:桥的照片,学生作品等。

 知识要素

风景画的取景与构图

 技能要求:

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水乡桥的造型感受线描画的特点 创意与表现:从不同角度描绘水乡的桥

欣赏与评议:欣赏线条疏密对比的美,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临摹以桥为主体的风景

拓展层面: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出水乡的桥 探究层面:作画时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关系

 教学重点

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

 教学难点

不同角度桥的透视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课件展示水乡的桥,感受古桥的造型美。

2.展示一种桥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和取景方法。 3.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讨论桥的透视。

二.探讨与启发

1.欣赏两幅对比作品,分析小结:线条有疏密对比,画面才好看。 2.演示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的添画和前后关系的处理。

- 1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重点

不同造型结构的桥梁的表现

 教学难点

画面中远大近小的透视现象的表现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一同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及功能。

3.小组交流小结分析桥的形式:斜拉桥、悬索桥、钢拱桥等。 4.讨论分析造桥的科学原理。

二.启发与讨论

1.展示几幅透视效果强烈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探讨。

2.学生交流小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透视的表现方法。 3.学生尝试初稿,画出大体透视效果。

三.体验与实践

1.欣赏书上作品,从其中或多媒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临摹。 2.在绘制中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画出桥梁的造型特色,并添加环境。

4.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透视表现)。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 2.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3课 漂亮的小船

 隐性渗透:

了解船的各种造型和功能,发现生活中景物的美

 教学准备

学具:陶泥或造型土、刻刀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 3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③ 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优点及不足。

2.教师点评,总结: ① 针对作业技能;

② 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

③ 针对评价。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亲近自然 课题名称:第4课 园林小亭

 隐性渗透:

了解“亭”这一建筑的特点,以及它在园林中的地位;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亭阁

 教学准备

学具:陶泥,泥刀等

教具:园林小亭的照片及学生作品等

 知识要素

感受浮雕的魅力

 技能要求:

泥工综合技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民族文化 创意与表现:用泥工技法制作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小亭 欣赏与评议:发现各种泥工技法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浮雕的方式来建造一座亭阁

拓展层面:运用各种泥工技法深入刻画细节部分 探究层面:能用夸张的手法,创作有特色的作品

 教学重点

抓住亭阁的特征,大胆的表现

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并配合夸张的手法来完成亭阁的“建造”

 教学过程

- 5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学具:陶泥或造型土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 知识要素

人物动态与造型夸张

 技能要求:

泥工综合技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巴的乐趣,感受人物的动态美 创意与表现:塑造出动态夸张的人物

欣赏与评议:欣赏互评相互的作品,发现他人的创造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塑造出一个动态的人物

拓展层面:塑造的人物特征明显,动态夸张

探究层面:塑造的人物有个性,服饰与动态相结合

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的夸张,特点的表现

 教学难点

设计出有个性,不同神态的人物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1.在欣赏集体中仔细观察,交流探讨动态夸张的表现手法(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变化)。 2.请学生模仿各种动作表演并观察。

二.尝试与思考

1.观察课本上的各种动态人物,及四肢的动作变化。

2.画出设计草稿,可以边演示边设计,注意动态的夸张表现。

三.创作与指导

1.讲解严实操作要求: ① 先捏塑人物的身体;

② 捏塑四肢、注意夸张变化; ③ 添加雕塑小物品及衣纹服饰。 2.教师巡视指导:

① 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创作稿;

② 对人物夸张动态的表现; ③ 鼓励个性化的创作。

- 7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1.出示马路弄堂的实景照片,请学生欣赏并观察它的特点。 2.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称之为平行透视。

二.感受与体验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2.讨论他们是怎样处理物体的长、宽、高的。 3.教师归纳并示范:

与地面垂直的线条仍旧垂直不变; 与视线平行的线条仍旧平行不变; 纵深关系的线条都向一点消失。

三.绘画与表现

1.临摹马路弄堂实景照片: 确定弄堂的消失点; 抓住大关系进行表现;

注意绘画细节,注意分辨长宽高,并按照平行透视规律来画; 添加生活中的人物。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小组内交流绘画心得。 3.互评,教师评议:

近大远小的透视特征是否明显?

是否将每个细节都画准确?

线条的疏密关系是否得当?

还有哪些地方有这种透视现象?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感受城市生活 课题名称:第7课 流动的车

 隐性渗透:

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理解各结构间的相互关系,用整体观察的方法理解并描绘的结构和用途

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水笔或铅笔等

教具:各种交通工具的照片及学生作品等

- 9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画法的。 3.互评,教师评议。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 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8课 强烈的色彩

 隐性渗透:

生活中的景物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夸张生活中的色彩表现有强烈对比色彩关系的风景作品

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具:大师作品图片等

 知识要素

对比色在风景画中的运用

 技能要求:

作画大胆,色块明确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强烈的色彩对比 创意与表现:用色彩对比的方法,临摹大师的作品 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的对比色调及轻松的笔触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临摹大师的作品,画出对比效果 拓展层面:能改变大师作品的对比色调

探究层面:能用明快强烈的色彩、轻松的笔触表现作品

 教学重点

感受大师德兰作品的特点,并临摹大师作品

 教学难点

能运用色彩对比规律,表现大师的作品

 教学过程

- 11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现方法、描绘社区中的部分景物

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毛笔等 教具:社区照片及学生作品图片等

 知识要素

色彩的透视关系

 技能要求:

控制色彩的深浅变化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美的景物

创意与表现:学习大师德兰用对比色的方法描绘风景

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中既有对比又协调的色彩处理关系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大师德兰的对比色方法描绘社区景物 拓展层面:色彩处理既有对比又协调,笔触轻松大胆

探究层面:画面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远近空间和色彩关系

 教学重点

景物的选择以及对比色彩的运用

 教学难点

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确定,以及用色彩表现三层的关系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出示社区的景物照片,请学生交流自己平时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有特色的景物。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比较哪幅图片表现出了空间感?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风景画中,一般要有近景、中景和远景,还可以通过仔细描绘中景、大体画出远景来表现空间的远近感。

二.启发与感受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2.说说他人是怎样选择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在色彩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三层的远近关系的?

3.教师简单示范及小结: 用颜料、毛笔直接打轮廓;

选择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绘,但是造型要概括、简洁;

- 13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探究层面:印制出独特的富有美感的作品

 教学重点

巧妙的运用不同的材料,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 教学难点

掌握熟练的制作和印制过程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出示次序打乱的版画制作步骤图。 2.请学生讨论并整理有序。 3.教师小结版画制作过程。

4.欣赏各种版画,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 5.出示课题。

二.体验与讨论

1.出示不同材料,感受它们的不同肌理,激发起制作的愿望。 2.小组讨论想象,进行巧妙的构思,确立制作内容。 3.讨论、了解制作步骤以及相关要求:

① 设计草图;

② 选择材料;

③ 粘贴组合,固定在底版上;

④ 印制完成。

三.想象与实践 1.创意制作:

材料与构思巧妙结合;

块面线条组合有节奏变化; 印制清晰美观。

2.可进行小组合作作业。 3.“印版”可以再做修改反复印制。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交流独特的设计思路。 3.互评,教师评议:

是否产生了各种有趣的肌理效果;

巧妙的构思使其成为了一幅独特的版画;

印制清晰,画面效果美观。

- 15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二.讨论与绘画

1.吹塑纸的制作方法: ① 教师演示几种: 点、划、卷的方法;

② 学生讨论交流其他制作方法。

2.出示有和无疏密关系的两张作品,学生进行比较和学习。 3.学生在吹塑纸上绘画。

三.拓印与指导 1.示范拓印:

① 用夹子夹住“印版”和铅画纸;

② 掀起铅画纸,在印版的局部涂上水粉色;

③ 盖上铅画纸,用手来回的在纸上磨;

④ 掀起铅画纸看效果,太淡的地方,可以再次涂色拓印。 2.学生练习。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学生作品。 2.评论:

① 疏密是否安排得当;

② 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③ 绘画内容是否有美感。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体验版画艺术 课题名称:第12课 古朴的纹样

 隐性渗透:

发现古代纹样的美,鼓励学生用作品美化生活

 教学准备

学具:石膏,刻刀

教具:石膏,刻刀,图案,范作

 知识要素

体验古典纹样美

 技能要求:

阴刻与阳刻的技巧

 教学目标

- 17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学生作品(根据学生的速度,可以分成两个区域进行展示): ① 拓印的石膏版画; ② 还没有拓印的石膏板。 2.评论:

自评、互评、师评。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 装饰生活 课题名称:第13课 钙塑板拼贴

 隐性渗透:

感受钙塑板浮雕作品的美感,并能发现大小板块的搭配和疏密组合美,用剪、刻等方法设计出多种题材的钙塑板拼贴浮雕作品,并做成不同形式的装饰品美化生活

 教学准备

学具:钙塑板,底版,剪子,刀片,白胶等

教具:钙塑板浮雕作品,装饰画或浮雕作品的参考图片等

 知识要素

体验板材组合的形式美

 技能要求:

钙塑板剪、刻、贴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钙塑板的材料特性,感受作品的浮雕感 创意与表现:用剪、刻等方法设计制作出钙塑板拼贴浮雕作品 欣赏与评议:能发现大小板块搭配和疏密组合的美感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剪、刻等方法设计制作出钙塑板拼贴浮雕作品 拓展层面:作品注意多种形状、大小板块搭配和疏密组合的美感 探究层面:用钙塑板碎片拼贴组合成美丽的画面

 教学重点

理解浮雕的特点,并能用钙塑板进行设计制作出浮雕小品

 教学难点

作品的装饰性设计要注意形状,大小板块的搭配和疏密组合

- 19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隐性渗透:

感受纸条贴画的特点和形式美感,并乐于用作品装饰生活,用立起来的纸条贴画,能创造出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设计,并做成装饰品美化生活

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纸条、彩色纸条、剪刀、白胶等 教具:纸条贴画作品图片等

 知识要素

体验板材组合的形式美

 技能要求:

线条的剪、刻、贴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纸条贴画作品,感受其立体造型的特点和形式美感 创意与表现:用立起来的纸条贴画,做成装饰品美化生活 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中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技法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立起来的纸条贴出一幅简单美观的装饰画

拓展层面:纸条贴画作品有一点的线条疏密变化和花纹装饰变化 探究层面:能创造出多种纸条的变化方式进行综合设计

 教学重点

把纸条立起来粘贴成简单美观的装饰画

 教学难点

画面的线、形组合简单,富有装饰感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讨论

1.出示纸条,请学生尝试对纸条进行怎样的加工,会有哪些变化。 2.分小组或班级形式开展交流活动。

3.教师小结:纸条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以弯曲,弯折,可以塑造出多种造型效果。 4.讨论:浮雕作品可以装饰哪些地方? 5.揭示课题。

二.欣赏于启发

1.欣赏用立起来的纸条粘贴而成的装饰画作品。 2.交流感受。

3.发现制作步骤,讨论相关要求:

- 21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 技能要求:

作品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作品经过滤镜改变后的效果 创意与表现:把美术作品用滤镜处理成艺术效果 欣赏与评议:欣赏用滤镜美化后的美术作品

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用滤镜美化美术作品

拓展层面:能合理地使用滤镜美化美术作品 探究层面:能使用多个滤镜美化美术作品

 教学重点

滤镜的使用

 教学难点

使用合适的滤镜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欣赏多种画种:油画、水彩画、铜版画、线描、素描、装饰画…… 2.导入:使用电脑照片处理程序也可以达到多种效果…… 3.欣赏书本范作。

二.启发与感受

1.教师示范使用photoshop电脑程序,点击“滤镜”菜单来制作出书上作品的效果。 2.给学生一幅画,学生尝试:制作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效果来(熟悉滤镜)。 3.交流,评出优秀作品。

4.小结:不是每个滤镜都适合于你的作品,要耐心寻找。

三.绘画与表现

1.学生打开老师收集的学生作品进行练习,教师辅导:

练习一:调整某些滤镜对话框中的数据,观察图片的变化; 练习二:同一幅画上使用多次相同的滤镜; 练习三:同一副画上使用多次不同的滤镜; 练习四:选择喜欢的图片进行处理。

四.展示与评论

1.播放学生作品,进行欣赏:

自评:讲一讲自己的制作过程; 互评:谈谈对同学作品的感受。

- 23

五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3.欣赏书本范作。

4.揭示课题:毕业友谊卡。

二.指导与尝试

1.示范使用套索工具。

2.学生尝试使用套索工具,选择羽化像素等数据,观察其变化。 3.交流。 4.教师指点。 5.学生练习。

三.练习与扩展

1.示范使用文字工具注意构图合理,色彩美观。 2.学生练习制作友谊卡:

① 用套索工具裁减美术作品;

② 把裁剪的作品粘贴在新建的图片上; ③ 使用文字工具在图片上加上毕业留言。 3.尝试其它功能。

四.评论与发送

1.学生制作时,教师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2.教师播放完成的学生作品。

3.互评:选出最喜爱的作品美丽的,有创意的。 4.自评:介绍制作过程或独特之处。 5.发送邮件给老师和同学。

- 25 -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材分析素材 上教版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教材分析(上教版)

一、地位和结构

中国人常说 “善始者,事半成。”,初中化学课是学校教育中中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本章是初中化学课的开头一章,它带有绪言的性质。正如章名所写,本章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打开化学的大门,使他们在学习伊始,初步了解化学这门课将要学些什么,学了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习化学;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为化学入门学习做好准备。简而言之,本章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启明星的作用,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指明了方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为此本章以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研究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为主题,通过约53幅插图和11个实验介绍一些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化学成就及其应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以及科学实验中的化学事实、现象及应用,让学生直观地领会到:化学事实和现象就在自己的身边和体内,化学科学内容丰富多彩、有趣有用,从而把学生要求学习的“胃口”充分调动起来。

基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且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掌握 “以观察、实验、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这一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尤为重要。本章第一节以26幅插图、4个《观察与思考》、2个《交流与讨论》和1个《活动与探究》,第二节以27幅插图、1个《观察与思考》、1个《交流与讨论》、1个《联想和启示》和3个《活动与探究》,第三节以1个《交流与讨论》和2个《活动与探究》;力求使学生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实验的实证性和什么是科学研究。与此同时教材在《练习与实践》中也安排了相关的训练题。

二、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创设情景,努力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面对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如何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进行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既十分关注又颇感困惑的问题。

作为化学教师,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并付诸实践,是成功进行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所在。

在《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的理念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程总目标又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的。且《标准》在其第二部分进行了如下的概括性论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

纵观《标准》中的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新教材所体现的种种特点(①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②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③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④注意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⑤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验的探究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必须充分体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总目标。即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下列三个主要方面: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达到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的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众所周知,素养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平日的修养。顾名思义,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日在科学方面的修养。而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来自于教育,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必然来自于科学教育。

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就其对自然现象客观规律的探究进程来说,其本质是探究;科学可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科学教育应是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的结合。科学教育无疑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的教育。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具体实践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得以形成和提高,我们认为其切入点就是 ----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得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坏习惯是一种势力,好习惯是一种力量。改变坏习惯,习惯好习惯,这才是教育的美好结局。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存在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命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使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无疑是一个好方法,同时也是学科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地具体体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就是要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适应未来的化学学习。

鉴于初中化学教育是一个启蒙教育,因此我们以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加强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的好习惯(如:细心观察、勤于动手、严谨描述等习惯)外,还应注意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的好习惯。

①、阅读交流的习惯

科学知识是由科学用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组成。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成为最重要的因素。阅读是指通过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有目的、有意义的阅读交流是掌握任何科学知识的基础。同样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来自于学生有目的、有意义的阅读交流。因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交流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和有目的的指导,使学生明确阅读交流不是文科的专利,化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自身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的提高和交流的情况;阅读的内容包括教材、课外参考书、报刊杂志和网页;阅读的方式可以是通读,也可以是有选择的重点阅读或上网查询等;也可以是同学观看电视、同学间、师生间和母(父)子(女)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解疑、思考、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②、科学探究的习惯

达尔文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的科学方法包括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等。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样也有着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科学研究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因此科学探究的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化学、科学的解决化学问题方法、科学的思考化学问题和科学的进行化学实验的好方法。

由好奇心引发的探究心是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好奇心、探究心不仅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的最佳切入点。我们知道简单内容的学习同样可以具有探究性,而复杂、深奥知识的学习照样可以是接受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因而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各个知识点,创设具有探究学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③、敢于质疑的习惯

科学态度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真理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本性是拒绝权威、更拒绝权力的,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的错误,不断更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中相通的一个要素就是敢于质疑。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只是一个入门教育,因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基本切入点,也是完全符合入门学科教育要求的。如教师在进行氧气收集方法的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探究收集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类似 “我们该如何到学校操场上收集一定量的空气,用于环保检测?”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实验室中收集氧气方法是否只有两种”,并加以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④、综合运用的习惯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变化,依旧浑然一体。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的缘故,某种课程往往偏于一种境界,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记忆得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并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境界”,作为启蒙教育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就应该从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着手,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介绍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和社会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好习惯。

2、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因校制宜、因班制宜选择能将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融入之中的模式。哪怕是 “旧歌新唱”也可以,因此我校教研组提供了两位教师执笔的教案供各位同行参考。

三、教学建议

第一节课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用丰富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各种新奇、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用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从刺激学生感观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地、开放地学习,循序渐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 “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愉快心情。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 “学会”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提供和创设一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用好教科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章中有大量插图,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适用性于一体的彩图。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要运用好插图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立志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爱国情,还要运用彩图要讲国情国策,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并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化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科学,而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中更有很多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一些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研究的内容与人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极大;还要引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由 “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合作,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提供有利于学生进行沟通和合作的良好空间,从而形成并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分享,这也有利于弘扬社会人文精神。

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结论,发现不同之处;通过实验学习化学。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可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帮助学生学会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课时分配建议: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3课时 第二节“化学研究什么” 2课时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2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上教后记范文】相关文章:

序后记范文05-15

教后记范文05-15

校后记范文05-15

课后记范文05-15

比赛后记范文05-15

后记展望范文05-16

教学后记范文05-16

考试后记范文05-16

随笔后记范文05-17

书籍后记范文05-17

上一篇:一首歌作文范文下一篇:银行急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