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史馆后记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院史馆后记范文

院史陈列室后记

展 望

岁月虽无声,历史却有痕。

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

先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兴业:起高阁,揽人才,运法典,启审判。法台巍巍,悬正义之剑,惩恶扬善,平安广安。法槌铮铮,判是非恩怨,定纷止争,和谐广安。法徽煜煜,析官民之争,纠偏治乱,法治广安。

看今朝,正当时,砥砺奋进慨而慷。

班子精诚团结,干警和衷共济:拟制“五型法院”之战略,锁定“两个一流”之目标,首创司法拜年之品牌。审管全覆盖,提审判之质效;法治进园区,襄大局之发展;查询点对点,解执行之难题……,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赢得领导批示肯定,换来百姓额首称赞。

再前瞻,将来路,铺就锦绣平复坦。

法治中国入佳境,司法改革启新篇。好风借力,顺势扬帆。有“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之战略目标指引,有“胸怀全局信念坚,团结奋进人心聚”之中院班子领导,有“忠诚为民保平安,公正廉洁捍法威”之干警队伍拼搏,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定能更上层楼,再续辉煌,“五型法院”可期,“两个一流”可待。

噫,征程漫漫,干警正争朝夕;蓝图耀耀,团队昂扬向上。励精酬壮志,净一片华夏山川;图治献丹心,谱一部司法春秋!

第二篇:7校史、院史概况

校训释义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并承继至今。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近二十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一直沿袭至今。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文中说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的天津大学在治学、育人诸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到:

“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猥长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实事求是。忆当髫稚,蛾术于斯。归自海外,乃辱皋比。教学相承,渊源接续。从事此间,厥情最笃。别来数稔,时复念兹。达材成德,与有荣施。云霞蒸蔚,盛会欣逢。洋洋学海,万派朝宗。”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

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

校史沿革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学校座落在天津的高校园区南开区七里台,校园占地面积146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肇基学府 洋洋大风(初创时期)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以后不容学堂复课,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教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此后一直沿用此校名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止。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一开创就是名符其实的大学,并以高水平的新式大学出现。创办之始就援照美国模式办学,在功课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学方法上,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经过八年,培养出专门人才。同时,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是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之时,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

筚路蓝缕 穷理振工(专办工科时期)

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又分为采矿学门、冶金学门。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后学门改称系,至1935年北洋工学院设有矿冶、土木、机械、电机共四个系(内分七个工程组);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北洋工学院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三工连理 薪火相承(抗战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办联合年会。借此相聚之机,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会谈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与之相呼应,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分院学生刻苦攻读,奋发读书蔚然成风。

百川归海 西沽重兴(理工结合时期)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受“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理学院,从此北洋大学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工学院初下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工程学系八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理学院设置与工学院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四个基础学科系。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 改天换地 北洋新生(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师生积极配合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造,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新民主主义改造。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共设有物理、数学、冶金、土木、水利、采矿、机械、化工、航空、纺织、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学系下设水利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还设有机械实习工厂与纺织实习工厂。同时,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后也取得了充足的发展,设有冶金、土木、采矿、水利、化工等5个工程研究所,成为当时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数千名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界的栋梁,为我国采矿、冶金、石油工业的创建,为机械、水利、土木工程的开拓,为纺织、化工、航空、电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正廷、数学家秦汾、矿冶学家王宠佑、法学家王宠惠、诗人徐志摩等杰出人才都曾就读于北洋大学。革命先驱、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学早期毕业生,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法学家赵天麟、教育家张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学校长。机械专家石志仁、化工专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在大批校友中,有50余名专家、学者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

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此后,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还有:抽调地质组组建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组建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已并入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今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今天津科技大学)。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

经过全国规模的院系大调整,一方面,天津大学集中了并入院系的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工科大学;另一方面,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历史悠久、优势突出,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制的建立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另设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业学校。此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天津大学已逐步形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阔步前进,将学校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1955年天津大学重新招收研究生,着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958年末在北京举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天津大学展出的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5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此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校视察工作,对天津大学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1966年,天津大学设有无线电电子工程、光学与精密仪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动力与自动化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系、38个专业。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锐意改革 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到百年校庆,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了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会后,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大胆革新,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原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电子工程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7个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建筑、船舶工程、工业管理工程、基础科学6个系;另有马列主义、体育、中文等3个直属公共课教研室;新增了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5个专业。全校由原来的38个专业发展到43个专业,并筹备建立化学、生物及医学仪器两专业。调整后的系科和专业的更新,既有尖端科学,也有基础科学,学科布局合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学生培养上,学校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教学实践,使学生既能打好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基本技能和必要的实际锻炼。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天津大学的36项科研成果获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精神。随后学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大力修订和落实学校科研规划,突出重点,缩短科研战线,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1980年,全校已建立和在建研究所(室)共14个,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年即完成科研项目25项。

1980年,天津大学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校庆――85周年庆典。此后,学校加大改革力度,于1983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将原化学工程系分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三个系,基础课部分为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四个系。1984年,学校制定了《天津大学1984~199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把天津大学办成具有工科、理科、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的规划目标,并规定了具体的实施指标,为学校的发展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标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到1985年底,学校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专业设置日趋合理,系科有了较大充实和发展,全校建有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设有20个系,52个本科生专业,16个重点学科,13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有14个研究所(室),77个实验室,8个实习和生产性工厂。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又设立了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增设了生物化工、工业工程、国际工程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到1995年百年校庆前,全校共有21个系,5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系14个,理科系3个,文科系2个,管理科系2个,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家教委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办学模式。全校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93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至此,一个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大学已初具规模。 百年风华 再攀高峰(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995年是天津大学光耀辉煌、永载史册的一年。5月,天津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我国首批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10月2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隆重举行,古老的学府从此跨入了新世纪的征程。19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和2万余名海内外校友参加了这一盛大庆典。百年校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分别题词,李瑞环、李岚清、吴阶平、孙孚凌等出席庆典,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天津大学的亲切关怀。

百年校庆后,天津大学奋勇前进、矢志改革,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益,学校从1997年始积极推行学院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办学系和所组建为11个学院。同时,从1985年起学校即开始试行有计划、有指导的学分制,现已基本完善。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注意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综合精神,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今天,天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总体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1999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一百一十五年来,天津大学先后为我国培养了2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天津大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发展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有力支持。

世纪之初,学校制订了面向新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并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当前,在"实事求是"校训的指引下,天津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发展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朝着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前进。

院史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8月,学院设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及加工自动化系、材料化学系系等5个教学单位,学院拥有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与功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目前我国材料类学科最齐全的学院之一,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等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校本科生10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500余人。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兼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2人。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年龄层次与知识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特别是近年来985工程、211工程给予了大力投入,购置了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近年来,学院承担了200余项国家“973” 、“ 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天津市等省市部委重点项目、基础研究项目,企业开发研究项目等;获国家、教育部、天津市科技、教学成果奖20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项;2002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1500余篇次。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材料加工等科研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院校、学术团体、大型骨干企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每年都派出多名教师出国访问、留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多名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学院还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通过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努力跻身于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学院之列。同时学院也渴望广纳贤才,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第三篇:安康学院史鉴学社章程

史鉴学社

章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团活动第三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能第四章:社员管理办法第五章:考核制度第六章:管理制度 程

目录

第七章:社籍管理原则和办法 第八章:社团财务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九章:例会制度 第十章:江南分社管理 第十一章:章程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社团名称:

史鉴学社

第二条、社团简介:

史鉴学社成立于2007年,原名“史鉴团”,亦称“史鉴小组”,是在院团委和社团联合会领导下,在政治与历史系直接指导下的一个旨在服务学生、服务校园、繁荣和促进我院文化氛围的学习社团。自社团成立起社员达数百人之众,2013年又增设“民艺团”,使社团迈出重要的一步走出了安康学院,得到了校内外一致好评。

第三条、社团目标:

激发社员的思维能力、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力争发展成为人数之众多、活动之精彩、内容之丰富、文化底蕴之深厚的全国十佳社团。 第四条、社团意义:

加深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文化底蕴的理解,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在广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气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培养集体荣誉感。

第五条、社团宗旨:

关心、交心、知心、热心、耐心、树立自信心。

第二章

社团活动

第六条、活动目的:

为社员深入了解历史搭建平台,主要定位于: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活动,让学院师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学习历史,并与社员共同学习并探讨历史,以史为鉴。向全院展示活动成果,宣扬历史文化。

第七条、活动范围:

1:史鉴学社在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开展有关活动。

2: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经费,不得进行经营性活动。

3: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促进与其他社团之间的友谊,保持与其他社团之间的合作。

4:满足学生需求,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对社员的学习生活不进行干涉。

第八条、活动方式:

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活动,活跃学院氛围,为社员及学院师生搭建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平台。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第九条、组织机构:

史鉴学社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民艺团团长一名、副团长一名、各部部长及各部副部长一名。由策划部,宣传部,组织部,秘书处,外联部,学习部,内务部,纪检部,记者团,技术部,民艺团等职能部门组成。

各部门职能如下:

社长:组织实施社团的决议,拟订社团中长期发展计划,领导社团各项活动。社长按照选举结果聘任副社长及各部部长,并指导其工作,监督社团活动及财务情况。加强内部人员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并对全体社员负责。 副社长:协助社长工作,指导与监督主管部门工作计划及实行情况,统一管理各部门活动策划和组织,保证活动有序进行。监督其主管部门的财务开支,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内部关系。

宣传部:负责社团及社团活动的相关宣传文字、图片、广告等的策划、设计和发布工作,社团简报的编辑和印刷,以及配合外联部进行活动宣传。

策划部:负责策划社团各项活动的策划,活动需要有详细的策划书,要求纸质版及电子版,策划书由部长批准后上交社长批准,并向社长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策划书,社长批准后可按照策划书进行活动举办。 外联部:负责有利于社团发展的对外联系,同校内外其他社团及组织举行联谊,加强社团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树立社团良好形象。负责社团历次活动的经费赞助。

记者团:负责各项活动中的照片信息采集及活动新闻稿的撰写,并通过各项渠道进行宣传。

组织部:按照策划书内容进行组织活动;调动社员活动积极性。 秘书处:加强各部门之间联系,负责本社团各项活动安排及各项会议的通知;对社团会议做好详细记录;负责社团活动结束后的活动总结;负责对社籍所有资料的管理。

纪检部:负责人事调动安排各部门的活动考勤记录,及历次会议、活动的人员签到。

学习部:负责对社员各种历史知识的讲解和历次活动相关材料的搜集。

内务部:负责历次活动会场的布置与打扫。

技术部:负责在历次活动中计算机、音响、摄影的使用和本社的网络建设;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支持。

民艺团:负责社团活动中文艺节目的演出及校内外各种联谊性活动。

干事:根据部门工作安排开展工作,按照部门要求协助其它部门工作。密切联系社员,做好本职工作,按时完成社团交办的任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四章

社员管理办法

第十条、入社条件:

(一)安康学院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

(二)热爱史鉴学社,拥护本社团的章程,有强烈的集体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服从社长和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关注历史事件,具备良好的言语沟通能力以及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条、入社退社程序及社员义务:

(一)以自愿加入为原则,向负责人处登记,提交书面申请(附1寸照片一张),填写社员注册表,确定资格,交纳社费。社团社籍档案由秘书部统一管理,由执行委员会或执行委员会授权的机构发给社员证。

(二)社员退社应向秘书处提交书面申请,交回社员证。经社团负责人同意后方能退社。社员如果三次以上不参加本团体活动,视为自动退社。社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社团表决通过,予以除名。凡退社社员不退还社费。

(三)遵守本社团章程,认真执行社团决议,维护社团形象,按时参加各项会议及活动,维护社团利益,积极为社团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十二条、社员的权利: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社员平等地享有选举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以及被选举为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的权利,选举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二)接受奖励的权利:社团年终设有评优奖先活动,凡社团社员,均有评选资格。

(三)监督、检举权:社员可对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不合理之处即可检举提出。

第五章

考核制度

为表彰对社团有贡献的个人,本社团设“优秀干事” 、“积极社员”等奖项,每学期进行一次评选。

(一)考核范围:不论是否为本社社员,凡是对本社团的发展作出贡献,促进社团发展者,均有资格参加评选。

(二)考核办法:设优秀干事、积极社员等奖项,按照相关评选办法进行评选。

(三)评比要求:

1、是否按时出席会议;

2、是否积极参加社团的活动;

3、是否经常建言献策;

4、热爱社团、积极工作、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反馈社员的意见和建议,做社员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四)评比流程如下:

1、由自己自荐或干事、部长推荐;

2、经部长审核(是部长级的由社长决定);

3、经社长,指导老师讨论是否通过;

4、全体会议投票决定;

5、通过者为社团“优秀干事”或“积极社员”等其他奖项。 其余细则由部长级会议讨论决定。

第六章

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民主集中制:

本社团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组成,包括本社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各部副部长,各部干事。社员大会每届任期一年,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如果执行委员会通过2/3以上提议,则可以临时召开或提前召开社员大会,如无非常情况,社员大会不得延期召开。

其职责是:

一、讨论决定本社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听取并批准执行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表决是否通过章程;

四、监督章程的实施;

五、任免副社长、各部部长、各部副部长;

六、提议对社长的罢免;

七、对社团财务状况的监督;

八、监督执行委员会工作。 第十四条、执行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是社员大会的执行机构采用社长责任制。执行委员会由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各部干事代表、社员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

其职责是:

一、根据社团发展情况修改章程;

二、监督各部部长及副部长工作;

三、对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及副部长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

四、对社员大会做工作报告;

五、对江南分社进行管理;

六、建立社籍管理制度;

七、对社团财务的管理及监督;

八、依照章程对干事的罢免。

第十五条、换届制度:

一:选举

本社实行差额提名候选制。每届社员大会最后一次会议即为选举大会。 选举流程:

1、由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各部副部长提名候选人;

2、被提名者交由执行委员会对其进行资格审查;

3、通过资格审查者在社员大会上由全体社员投票选举;

4、各候选人得票最高者即为新任社长、副社长、部长、副部长。 二:换届 本社换届会议为最后一次社员大会。 换届流程:

1、通过社员大会选举新一届社长、副社长、各部长、副部长;

2、上届社长向全体社员作述职报告;

3、社员代表或干事代表对上届社长、副社长、各部长、副部长进行工作总评;

4、上届社长向新一届社长移交社团相关资料文件;

5、新一届社长向全体社员作任职报告。

第十六条、罢免制度:

本社关于干事罢免由执行委员会作出决定;部长、副部长罢免由社员大会作出决定;副社长罢免先经由社长及指导老师提出意见,再交由社员大会作出决定;社长罢免由社员大会提议,再交由指导老师及社团联合会提出意见,最后上交院团委作出决定。

罢免条件:

1、活动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活动无法进行;

2、做出有损社团形象及声誉的事情;

3、分裂社团或破坏社团内部团结;

其余细则由执行委员会决议。

第七章

社籍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十七条、社籍范围:

(一)社团所拥有的社旗和社标。

(二)社团内所涉一切活动物品和资料。

(三)社团往届社员基本信息,档案资料。

第十八条、管理原则:

(一) 执行委员会须建立严格的社籍管理制度,保证社籍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秘密性。

1、完整性,管理者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资料。

2、全面性,管理者应遵循“进多少,出多少”原则,不得遗漏。

3、秘密性,凡涉及社团重要文件时,在未经授权允诺的条件下,管理者不得随意对外租借,展示和泄露。

(二) 如需借阅相关社籍材料,如有损坏应当赔偿。

第十九条、 管理办法:

(一)社籍受理,自社团机构正常运作起,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应当进行社籍资料移交。

(二)社籍整理,执行委员会人员对资料进行分类分层整理,进行适当的增删,存档并列出清单。

(三)社籍存放,管理处视情况自定。

(四)资料借阅,社团内社员借阅,管理者应先登记,并讲明原则;社外人员借阅,管理者须申报主管部门,通过后进行登记,同样须讲明原则。

第八章

社团财务管理和使用原则

为保证本社团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合理使用活动经费,对财务报账、物资使用和经费审批进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十条、财务工作细则:

(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并认真执行本社团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违法乱纪违反制度者,将根据本社团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本社团的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在社员中分配。

(三)在社团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四)在社团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五)在社团中必须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其中包括财务记录者和财务管理者,当财务人员变动时或社长换届即更换主要负责人之前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二十一条、活动经费来源及管理活动:

(一)社团的经费由自筹、赞助两部分组成。(社团特殊时期可召开社员大会决议经费筹集问题。)

(二)社团活动经费的日常支出由财务人员统一管理,由执行委员会监督,定期交于社长审核后再交与社员大会审核。

(三)社团经费报销必须在三天之前提交活动方案和经费预算。

(四)各种社团活动支出需按学院规定及原则处理。

(五)财务记录者应在例会上公布社团的经费使用情况并备案。

第二十二条、经费审批程序:

(一)申报者应提前写明资金的数额、用途及日期的申请书交给执行委员会。

(二)执行委员会审计通过后向相关部门申请。

(三)属于经费报账的,申报者报账时须同时上交支出的正规发票,属于经费预支申请的,申报者在活动结束后将借款数额相等的发票和余额报请执行委员会请审核,并入本社团财务帐。

(四)对于不合理的支出财务记录者可以拒绝审计通过,其他相关后果由申报者负责。

(五)审批过程中要做到行文规范,书写整齐,以便于存档。

第二十三条、财务审核及管理:

(一)本社团的每笔财务支出都应在账目上有如实地反映,作为资金支出,申请凭证的发票、收据等各种单据由财务人员统一管理。

(二)记账中包括:日期、账目、摘要、金额、相关凭证、经手人姓名。

(三)无正规发票的一律不给予报账。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得到正规发票的,十元以内经审批的合理经费支出方可入账。

(四)超过一个月(以发票上标明的日期为准)未到财务人员那里入账的,财务人员将不承认其经费支出,不予入账。

第二十四条、 经费管理:

(一)资金管理者必须认真保管好现金和登记收支账,未经审批,不得擅自使用。

(二)资金记录者应认真记录每一笔经费的去向,不得胡编乱造。

(三)每月末,财务管理者和财务记录者应主动对账,两账必须相符。

第九章

例会制度

第二十五条、例会制度:

(一)实行例会制,每月一次。时间定为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周五晚上19:30。

(二)例会实行签到制度,由纪检部负责。

(三)开会务必准时,所有干事应提前10分钟亲自到会场签到,秘书处于会前做好通知及其他准备工作,保证会议准时召开,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者,必须先向秘书处书面请假。三次无故不参会者,当做自动退社处理,并开除社籍。

(四)每次例会由社长或社长授权执行委员会主持,会议由秘书处负责做记录,学期结束时存档。

(五)例会内容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每位例会成员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认真开会,集中思想,以免遗漏信息,造成工作失误。

(七)各部门负责人,会前认真准备,坚持说话简洁明了,提高开会效率。

(八)各部门例会由各部长负责,会议日期和具体时间按会议安排表。到会人员由部长各自决定,会议由各部负责记录并交于秘书处。

(九)其他会议,另行通知。通知要到会人员必须按时到会,迟到或请假者必须先向会议秘书处请假。

第十章

江南分社管理

(一)、江南分社由社长直接管理;

(二)、江南分社设立副社长两名,各部部长一名;

(三)、江南分社副社长对社长负责;

(四)、《安康学院史鉴学社章程(修订案)》部分适用于江南分社管理;

(五)、江南分社不设立执行委员会。

第十一章

章程修改

当章程的内容与社团发展不适时,执行委员会须根据实际情况对章程进行修改。

第二十六条 、修改条件:

经社团2/3以上社员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十七条、 修改程序:

由执行委员会拟定,其他部门协助。

第二十八条 、修改生效:

经史鉴学社社员大会表决通过,方可生效。

第二十九条 、章程解释权:

本章程解释权归史鉴学社所有

史鉴学社执行委员会 2013年12月修订

第四篇:出版后记

《读书》杂志编后絮语

同近三四年来出书繁荣比起来,我们得实说,书评界(假如有那么一“届”的话)则显得有点儿寂寞。

这种寂寞,一方面表现在书评数量的缺少,另一方面表现为书评质量的不高---- 就本刊来说,根据读者对我们的批评,提高刊物质量,大有可为------- 本刊有志于书评的多样性久矣,也曾做出过一点微末的成绩,但是整个说来,这方面还是我们的遗憾。我国传统的书评,文评,诗评,形式是多方面的,其中凡是传诸久远之作,大多言简意赅,隽永耐读。外国的书评有不少是可读的散文。假如我们暂时还未能创新,至少这些中外的传统优点可以继承。

我们现在还没有专门的书评作者,没有一支书评家的队伍(因此当说到书评“界”时,免不了要加个引号)。这也是落后的一个方面。建设这么一支队伍并非易事------ 党中央和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强调了图书评论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希望书评的落后情况由此得到改变,使书评这一工作真正成为一个“界”!

第五篇:后记

时光匆匆.,站在六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的作文,稚嫩的笔记,天真的想法,没有任何虚构,只是真真实实记录一切.那一篇篇作文,在如今,被从涩涩的抽屉里翻了出来,拂去上面的灰尘,查看,一丝对童年,对小学生活的回忆,一丝微笑浮现脸上. 在编排这本作文集的时候,看着这当初用一个个方块垒起来的心思,故事,认知,想法,情感,构成了我小学生活中的一部分,流光溢彩,姹紫嫣红,不禁为其中的人、事、景,所怀恋,所回忆,带入了我六年来的小学生活.世事变迁,许多人已不复存在,事物随时间而去,景色早已面目全非.但我们,也不会悲伤,尽管它们只留下了一个淡淡的影子,但我们,还有这作文集在,它们记录了我们最真实的童年,在未来,我们也许会抱着这作文集,幸福的回想着童年…… 在未来,陈老师的下一届学生,我们的学弟学妹,在你们听着我们着童年的回忆时,在我们的作文又一次回荡在这教室里时,我们,早已离开了这里,留下的,只有这作文,为你们,指导你们前进,写作,这是我们不灭的记忆,是我们,留在校园里的,伴随你们童年的记忆,只为了,追忆那似水年华.

最后,我希望读者们能在我的作文中学到一些写作知识,更欢迎你们来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我们互相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院史馆后记范文】相关文章:

征集院史馆范文05-22

院史馆观后感范文06-04

警史馆后记范文05-23

法院院史馆设计方案08-08

序后记范文05-15

教后记范文05-15

校后记范文05-15

课后记范文05-15

比赛后记范文05-15

后记展望范文05-16

上一篇:因为爱所以范文下一篇:优美的片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