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摘要: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只有让孩子学会倾听,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表达; 学会倾听,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倾听,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因此要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一、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通过讲座、情景感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更快地进步。

二、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先导,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听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听。如:每天早读的时候,我坚持给孩子们讲励志故事,农村的孩子读课外书少,对故事很感兴趣,所以听的兴趣有了,加上这些故事是我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的,很对他们的胃口,也很有意义,所以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听了之后,我鼓励孩子们说说听的感受,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说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

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现实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增加了孩子的表达机会,增强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要让孩子懂得倾听是一种礼貌,在听别人讲话时,要用眼睛看着说话人,不随便插嘴,要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对说话人的尊重。所以要教育孩子学会专注性倾听,要尊重发言人,认真听完别人的谈话,在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打断,即使有不同意见,等别人发言完毕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次,要学会理解性倾听,听的时候要思考,要从倾听中有所获。

常发现有的孩子不能把一件事听说完,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不认真。因此,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通过说可以印证孩子是否仔细倾听,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所以我采用了一些方法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如:

1、听故事法

小学生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组织学生听有较强趣味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交互设疑、释疑、解惑、复述故事等等;

“异想天开添尾巴”我会选择一个故事,只讲述故事的开头,让孩子们认真倾听,然后根据我的讲述自编自述,接龙讲述,接段表演,给故事添上尾巴等,总之形式不拘一格,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设法把学生引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之中。如练习打电话;扮演小记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然后互相借书,并说明想借这本书的理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表演买卖东西之后,观看学生评选出“优秀售货员”和“文明顾客”等等。 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听的重要,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四、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倾听是一种学习技巧,很多不懂倾听的孩子常常听一半就走神。我们要经常告诉孩子: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再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听的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五、拓展听的渠道

我鼓励孩子们在课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授、同学组内、班上的发言;课外学会听新闻,倾听他人的意见等等。

六、适时评价,鼓励倾听

良好的倾听能力,不但要使学生想听、愿听,而且要会听、听得明白。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必须留心训练,持之以恒。如当学生倾听了老师的要求,能正确回答出问题时,就应热情地夸奖学生说:“你真会听!”当学生倾听了同学的发言后进行归纳,归纳较完整时,说:“你真厉害,听记住了那么多!”等,简短几个字,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就会更加注意倾听。从而不断促进、强化倾听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学生只要有进步,只要能在听取别人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就立刻给予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并进一步积极进取。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也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第二篇: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

“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

二、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1、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我们要有选择的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其次,可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

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幼儿对鼓励很敏感,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是我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家长可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2、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如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以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我们会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儿歌、故事、轻音乐的录音等;在幼儿散步或外出参观时,让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的叫声、蝉鸣、虎啸等)、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汽笛叫、喇叭响、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等)……,幼儿听后,引导幼儿模仿、讲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上周,我们小二班开展了“会唱歌的车子”,活动中我选择了三辆有代表性的车子如消防车、警车和救护车。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学学车子唱歌的声音,了解这些车子对于我们生活的不同作用。

(2)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

(3)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的榜样

有兴趣地做好幼儿的听众,耐心、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述说,并对他们所说的内容感兴趣,这是成人给予幼儿最好的鼓励,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榜样作用。 这样,他并会慢慢树立自己说话的自信心,会越说越棒,同时在老师和同伴讲述时,他也会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了。

第三篇:科学育儿:培养小班幼儿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的切入点: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礼貌习惯。懂得尊重他人,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家长也可以在家和幼儿做类似的游戏)

有目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孩子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

1、利用“传话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传话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如让爸爸告诉孩子一句话请孩子告诉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幼儿园我们老师是进行分组进行。利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教师告诉每组排头让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看哪一组传得又对又快。这样经常性的开展能逐渐培养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2、利用“辨错误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说一件事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听不下去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辨别错误的游戏让孩子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变。如“小鱼在天上飞,鸟儿在河里游,兔子尾巴长,猴子尾巴短”等等让孩子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辨错误游戏,不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而且更好地促进倾听习惯的形成。

第四篇:家教知识:小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1.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时,幼儿才能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我们要有选择的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

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其次,可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也正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游戏时很投入,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采用游戏的方法。

第三,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积极的鼓励。幼儿对鼓励很敏感,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是我们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家长可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2.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于的关键。 为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如

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以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我们会给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儿歌、故事、轻音乐的录音等;在幼儿散步或外出参观时,让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雷声等)、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猫、狗的叫声、蝉鸣、虎啸等)、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汽笛叫、喇叭响、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等)……,幼儿听后,引导幼儿模仿、讲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上周,我们小二班开展了“会唱歌的车子”,活动中我选择了三辆有代表性的车子如消防车、警车和救护车。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学学车子唱歌的声音,了解这些车子对于我们生活的不同作用。

(2)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

(3)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倾听习惯养成的榜样

有兴趣地做好幼儿的听众,耐心、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述说,并对他们所说的内容感兴趣,这是成人给予幼儿最好的鼓励,也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予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榜样作用。

但是要注意当幼儿向你滔滔不绝对你讲述昨天幼儿园发生的事,或者和海鸥朋友一起玩的情景;或着是他们自己杜撰的故事……,你都要认真地倾听,即使孩子们的话噜噜嗦嗦,没有条理;即使你听了

半天,没有听出孩子在讲些什么,但是,你必须面带微笑,装出一副非常认真入迷倾听的样子,并不时地为孩子加油,不时地做出你丰富的表情,让孩子觉得你在认真听他讲,非常认同他的讲述,为他的讲述喝彩,这样,他并会慢慢树立自己说话的自信心,会越说越棒,同时在老师和同伴讲述时,他也会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了。

第五篇: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面坡中心小学胡志华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也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受益匪浅。

二、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更长时间去养成一个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总是能够发现学生在倾听能力上的薄弱和欠缺。

1)做“小动作”。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啃咬手指。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频频要求发言。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次老师提出问题,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插嘴”,其实,这是这些孩子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给予表现自己的行为,至于老师和同学发出的信息,他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问卷调查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学生倾听能力习惯养成的方法实施和练习。

(一)从教师的主导性而言,分阶段有以下几个方法:

1.净化学生倾听环境

(1)、净化课桌环境

课桌环境包括多种功能的文具盒,琳琅满目的文具,芳香扑鼻的文具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干扰低段学生倾听的不良因素。这些物品在给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听课习惯。下课时,老师可预先叫学生摆放好桌椅、文具要放在文具盒里、书本摆在指定位置、水杯放在教室后面„„通过这些手段,尽量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2)、净化听课环境

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3)、净化座位环境

一年级学生自控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同学管不住自己。因此,教师在排座位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让爱说话的同学和沉默寡言的同学同桌,彼此互相影响,综合对方的性格。

2.创建良好的师生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仅是指课堂氛围,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建议一个让学生自如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当老师在学生的心里不仅只是老师也是可以让大家信赖的朋友、伙伴,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的课,会主动听老师上课,主动积极地课堂发言,形成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

3.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作为小学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朗读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一次抑扬顿挫的课文范读,不仅会吸引学生的倾听专注程度,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朗读目标。因此,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因素之一,应该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语言能力,说得精彩、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耳朵。

4.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和情趣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起来。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努力倾听别人的朗读,指出优缺点,同时也对自己有所提高。

5.教师的榜样示范。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插嘴,除了有自身生活环境的因素外,另一方面便是受到了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论是否正确都不应该去打断学生的发言,可以等学生回答完了再作评判。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可以用这样最直接的行为告诉学生,当有同学在说话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随意插话,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而习惯于插嘴的学生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记住或者是重复先前学生说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给别人发言的权利,以正确的行为去引

导学生正确的习惯。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有意识的训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6.教学中的有意提示。

这种提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发觉学生有不专注听讲的行为的时候,以不停止课堂教学环节为前提的一种隐性暗示,让被暗示的学生能及时将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当中包括⑴眼神暗示,这种暗示是很多老师的会在课堂上用到的,在某一个学生出现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提醒学生;⑵手势提示,手势提示学生重新专注于课堂听讲,比眼神暗示更为巧妙。比如老师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或者是检查课堂练习的时候有意地走到开小差的学生面前摸摸学生的头,让学生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⑶不定时检查,让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毫无征兆地起身读课文或者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转述先前学生的话,都是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而又不会打乱课堂节奏。

(二)从学生的主体性方面而言,有以下几个方法:

1.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生的倾听姿势需指导。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我们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互为补充。

2.细化要求,针对练习。

虽然经过老师强调,但是还是会出现学生有意识地倾听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倾听目的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倾听之前,老师可以将倾听的要求和目的细化,从简到难,逐步提高。比如,“小熊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离开它的城堡,到山的对面去找妈妈了。”这样一句话,在朗读第一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学生听后可以回答。朗读第二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到哪里去?学生听了朗读后再回答。朗读第三遍之前,可以提问,小熊去干什么?学生听了第三遍之后可以回答。而随着这样有针对性的倾听练习的增加,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数量,由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变成寻找两个甚至多个问题的答案。

3.运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倾听主观能动性。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适当、真诚地评价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里,可以不仅让学生听,还让学生对听到的内容通过自我的感知而给出一定评价。比如,在语文

课堂上,进行朗读比赛,这样的场合,评判的权利可以完全给学生,让学生去倾听朗读,请学生评价朗读者的优劣,从而让学生逐渐专注于课堂上倾听老师,倾听同学。

4.“听”与“说”结合。

倾听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有行为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到老师的话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那么检验学生是否有认真倾听,是否在有效倾听,可以通过先听后说的方法来练习学生的课堂倾听能力。可以是毫无预知地请学生起来重复先前同学的话,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老师某句话中的某个关键点,可以是简单重复一个听到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当然课堂上多一些小组合作的学习,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交流倾听思考的发言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主动性的学习中,真正将自己听后所得的思考及时和同伴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来。像有的孩子比较胆怯,还不能适应在班级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小范围的小组学习中比较容易尝试。总之,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让学生从被动倾听转为主动倾听,逐渐养成倾听习惯。

5.“听”与“写”结合。

同样,“写”也是“听”的检验手段之一,最常用的就是平时老师经常在做的听写词语。当学生已经能够较好地写出简单词语的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难度,可以将听写的内容从一个词变成一句话,可以从单一的听写,到寻找听到的内容中的关键点。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的倾听能力和思维内化。

四、课题研究的课堂反馈

本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定,到计划,再到实施,在将近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对于小学一年级倾听习惯的养成练习对课堂效率的正面作用。

1、课堂纪律的转变

在经过阶段性地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能力已有明显提高,从一开始的会被老师注意到而被动倾听转为习惯性地主动倾听。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更为连贯,教学节奏就更为完整。也正是因为学生能初读地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上都能有所进步。

2、学生课堂表现的转变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倾听习惯养成的练习后,因为倾听的专注程度的提高,使得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相比较之前有所提高,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在课堂纪律上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比较,之前一些怕举手和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因为专注的课堂倾听,使得对教学内容良好掌握而愿意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同时,学生在评价同学之间的发言时,也能说得比较清晰,有条理。

3、学生作业有效性的转变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是检验学生当天的学习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那么,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听讲。经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的作业对比,包括正确率,书写端正程度,很多同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课堂上强调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完整地在作业上体现出来。而这些在作业本上反映出来有进步的学生,在课题研究后期在课堂上也都有明显的转变,都能够更为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

五、小结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我们自然要善待它。让孩子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耳,也该有我们教育者的一份责任吧。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上一篇:如何面对叛逆期的孩子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