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25

糖尿病是一种分布较为广泛的疾病,其具有慢性且非传染的特性,但已成为现阶段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原因就是缺少胰岛素分泌或者生物作用受到损害导致的。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就会使各种组织,特别是肾、眼、心脏等器官出现慢性损害,临床一般表现为: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该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5.14±10.23)岁。对其应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临床治疗。

1.2方法

在治疗初始阶段,一般建议患者先进行2~3个月的调节饮食以及运动的治疗方法,如调节后对代谢的控制仍未到达满意效果则可以开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或者利用胰岛素加以治疗。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抗糖尿病的药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2.1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促分泌剂以及胰岛素在使用中极易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如正常人服用,也同样能够降低血糖,是较强的降血糖药物;但是若双胍类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分开使用时,一般情况下,不易致使低血糖的发生,且对血糖合格的人来说,并不会产生较显著的降糖作用,所以其充其量只能作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

1.2.2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只对有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糖尿病患者有治疗作用,但1型糖尿病患者却不适用,会出现皮肤过敏以及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1.2.3双胍类降糖药一般将其分为两种 :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其能够将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与亲和力有效加强,从而使受体后的作用得以改善,使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加速,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其主要通过对小肠绒毛部位的作用,使葡萄糖苷酶得以遏制使多聚糖水解,从而减慢葡萄糖以及果糖的生成速度,有效的缓解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因此药物含有不同的分子结构,极易导致高乳酸性酸中毒,所以,需特别强调,在服用时需将药品咬碎,能够使腹部不适、胀泻以及厌食的不良反应有效缓解。

1.2.4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此药品是近年来才广泛应用于对糖尿病的治疗,是一种口服抗高血糖的新型药剂,能够使小肠内淀粉以及寡多糖转化为葡萄糖以及果糖的速度减慢,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与此同时,其对空腹血糖也有很好的疗效,且保证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不增多, 达到使血浆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得以降低的目的。

1.2.5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其能够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以提升,还可以保护胰岛B细胞。目前为止,噻唑烷二酮衍生物中以曲格列酮、罗格列酮以及吡格列酮为例,都已全部且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中。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并非症状,使其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3 讨论

综合数据分析,糖尿病就是以胰岛素为主的病患,如适当的对饮食加以控制,并进行有效的锻炼,加之适当的口服降糖药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糖尿病病发的几率减小,如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就必须使用其他的制剂。在服用药物时,首先要从小剂量开始,再依据服药后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服药剂量。另外,糖尿病患者还需控制其的体重,在服药个月后对其的血糖值进行检查,若大于正常值,就应该按照临床的症状,以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为基准,加服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进行控制。对于糖尿病肥胖者,就应该采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或者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同时使用。需注意,同一类型的降糖药一般情况下不放在一起使用,在单纯使用某种药物没有见效后,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单一药物不能够服用其的最大剂量,从而使不良反应的发生降至最低。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临床效果。方法 为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观察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并发症状,使其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临床效果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隐喻认知解读下一篇:关于大客户营销理论的几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