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品牌讲话

2022-06-28

第一篇:打造特色品牌讲话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对新时期参事、馆员提出的进一步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好民主监督作用,在推动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的三大要求和国务委员马凯关于文史研究馆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充分发挥文史研究馆馆员密切联系知识界、文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弘扬国学、塑造民族精神的引领作用,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资政咨询作用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文史立馆、特色强馆”的方针,在“著书立说,修史编志”上花力气,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工作新领域,不断拓宽工作新思路,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充分发挥了文史馆在新时期的积极作用。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一、抓住优势,突出馆务活动特色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文史馆,我们始终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己任。在馆务活动中我们注重利用这种优势,努力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文史研究方面,我们注重突出地方特色。近年来,我们搜集、挖掘、整理了大量史料,先后出版了《民国宁夏风云实录》(10卷本)、《宁夏掌故》、《宁夏文史》(每年1辑)、《宁夏民俗大观》、《六盘山社火》(摄影集)等典籍书刊,历经两年多时间资料搜集整理,目前正在编辑中的《宁夏历代诗词集》、《宁夏历代艺文集》即将于年内出版发行。其中《民国宁夏风云实录》填补了宁夏民国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宁夏民俗大观》一书,2009年获国家级大奖—“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并获“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荣誉奖”;《六盘山社火》一书,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民间文学创作奖一等奖”。这些书籍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史料价值,倍受读者欢迎。

在繁荣书画艺术方面,我们尽力突出民族特色。我们依托宁夏回族聚居且在全国回族中具有号召力这一优势,1994年至今,我馆在银川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这项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在不断扩大,参展作品的艺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期间举办的“第三届回族书画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回族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近千人踊跃投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和各省市自治区美协、书协主席也纷纷惠

赠佳作以示祝贺,有的书画爱好者还寄来多幅作品备选。很多回族书画名家以自己的作品能参加这种规模、层次的展览为荣。我们请专家反复精心挑选300余件作品展出。这些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改革开发以来回族书画艺术创作成就和回族生活及精神风貌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较高的艺术水准,为宁夏人民和各地来宾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给宁夏五十大庆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参展作品结集出版的精美画册《第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作品集》供不应求。这项活动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浓郁民族特色的吸引力,“全国回族书画展”成为我馆工作的一大特色亮点。也成为宁夏的一大民族文化品牌。

二、扩大影响,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活动仅有特色远远不够,也不能局限于小省区,只有将特色打造成品牌,才能扩大影响,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根据回族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我们把握时机,首先将“全国回族书画展”的影响扩大到周边省区。2009年新疆7.5事件发生后,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切渴望社会稳定、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热切期盼社会发展的呼唤中,我们在第一时间,积极筹措经费,主动与青海省有关方面联系,从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参展作品中精选出200余幅,与青海省文联联合,于7月下旬在少数民族相对较集中的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巡展”。展出时,青海省多名省级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观众络绎不绝,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特殊时期举办这次

展览,形象有力地宣传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题。使少数民族群众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从民族地区的持久发展出发,从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从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从我们国家现代化的整体目标出发,我们都要更好地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成功举办这次展览后,我们进而策划将“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展”这一民族艺术品牌带进民族文化艺术的最高殿堂去展示,使其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2009年12月11日至15日,“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精彩亮相。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国家有关部委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马启智、杨传堂、王正伟、李德洙、康义、傅思和、陈希明、丹珠昂奔、冯远、刘晓滨、阎晓宏、陈广元、中央文史馆老领导王楚光、以及宁夏在京的老领导黑伯理、毛如柏、程法光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举行得隆重而热烈,当天,民族文化宫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展览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观众流连忘返,纷纷要求延长展期。据民族文化宫负责人讲,这是近年来举办书画展少有的场面。我们编辑出版的《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展选集》也成为观众竞相收藏的珍品。这次展览不仅是当代回族书画艺术的一次高规格展出,也是回族

书画艺术在京的首次集中隆重亮相,是我们代表回族为共和国献上的一份生日礼物。由国家民委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单一民族书画展尚属首例,在京举办这种规模和层次的书画展,在宁夏历史上也属于首创。展出的214幅书画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艺术底蕴、鲜活的时代气息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把握地域及民族特色,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小省区也能办大文化。

三、形成规模,为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服务。

如何利用文史馆人才济济的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独特的作用?换言之就是如何发挥文化“资政”的功能?这是长期以来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答案是:规模产生效益。因此,我们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基础上,致力于在扩大文化活动规模上做文章。2009年9月,“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在银川举办,我们多方协调,力求把活动这块“蛋糕”做大,在中央馆和兄弟馆及台湾书画家的大力支持下,最终“贺兰雅集”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隆重登场。活动包括“全国文史馆暨台湾名家书画精品展”,展出中央馆、兄弟馆馆藏精品及台湾书画名家作品360多幅,是迄今为止宁夏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展览,其中中央馆馆藏的叶恭绰、陈半丁、齐白石等书画大家的真迹和很少在内地展出的台湾书画名家作品让宁夏书画爱好者和各地来宾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在宁

夏最高规格的会场——银川悦海会议中心举行的“全国文史馆暨台湾书画名家交流笔会”盛况空前。兄弟馆书画家、宁夏书画家和台湾书画名家120多人同堂挥毫泼墨、切磋交流,场面非常壮观;在西部影视城举行的“盛世文苑.诗词唱和”活动气氛热烈、场面感人,来自兄弟馆和宁夏诗词爱好者及文化名人纷纷吟诗唱和,著名作家张贤亮且歌且书,将活动推向高潮,这种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贺兰雅集”活动规模空前,内容新颖,形式独特,吸引了全国各地文史馆同仁及台湾艺术家,为“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是我馆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增进了我馆与兄弟馆及台湾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同时让台湾同胞也亲身感受和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和文化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用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与交流合作搭起了一座桥梁。也为今后我馆开展海外联谊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总结经验,充分发挥馆员的作用,为宁夏大开发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培育书香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林孝宗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前身为漳平官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1906年。学校几度易名,校址也几经搬迁,1991年3月,升格为漳平市直属小学,命名为“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012年7月,市政府将漳平职业中专校园整体划归附小,把原西园中心学校本部作为附小校区。自此,学校迁址扩容,并发展成为“一校两区”。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2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643平方米;其中,本部占地面积136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643平方米。教室、专用馆室和塑胶运动场等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全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 2123人,在岗教职工117人。教师中有福建省学科带头人2人,龙岩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3人,漳平市名师、骨干教师39人。

多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全面落实“精细管理、质量第

一、科学育人、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书香校园育学子 经典诗书谱人生” 的特色办学思路,着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构建阅读生态,培育书香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一、扎实培育书香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决定学校品味。推进学校“书香校园”文化,必须在精神、制度和环境三个方面不断认识和丰富“书香文化”的内涵。

1.以教师文化为基点,诠释书香校园精神,追求教育的崇高价值。

“教育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培养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对学校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我校行政班子服务、高效、进取,是一支敢打开情面,能独挡一面,会开展工作,能解决问题的队伍。几年来学校以发展教师为本,从长程视野、长善救失、人业匹配等因素打造卓越的教师团队,全体教师能不断自我反思,自我确认,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从而自我提高,饱含热情,活跃课堂,激励学生,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07年9月起,学校根据历史积淀和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以“校园溢满书香 好

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让师生从优秀古诗文、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启迪智慧,并以多种形式、不同途径向外界传送和推介,从而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0年新班子上任后,在传承与坚持中积累、维护、调整、提升,将特色建设项目名称修正为“书香校园育学子 经典诗书谱人生”。目的就是为学校不断寻找新的动力点,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使读书成为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学校在各个层面渗透书香文化,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在家长层面实施“亲子阅读,共话成长”的活动。全体师生在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下,从“要我读书”到形成热爱书籍、亲近书籍的习惯,可以说,团队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

2.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创设书香校园环境,凸显教育的独特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根据《关于漳平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精神,从2012年7月份起,漳平职专校园划归附小,学校进行整体搬迁。校园迁址扩容工作时间短、项目多、任务重,不仅要搬迁安装还要维修改造。为确保新学年顺利开学,领导班子几上几下,反复琢磨,制订了《附小校园迁址扩容工作日程表》。工程项目实行既分工又合作,指定项目责任到人。仅仅用时2个月,整个校园焕然一新,学生按时开学。在扩容改造校园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学校的改造不只是在拆除中重建,更要在发扬附小传统文化的精神中重建。学校高度重视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做到“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我们新建了“蓓蕾书吧”, 组织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在书吧“漂流”,让学生手中“沉淀”的课外书“加速度”流动,浸润学生的心田;新建“蓓蕾书法室”,让学生沉浸在书经典、写经典的欢乐中;新建“蓓蕾广播室” 每天早晨和课间时间,播放经典古诗词、经典美文诵读录音和学生的优秀佳作,让全体师生沉浸其中,感受经典的精湛和美妙。“让每一面墙壁飘书香”是附小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在学校大门书形浮雕上写着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校围墙最显眼处张贴感动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画像及介绍他们的杰出贡献;在百米诗画长廊,篇篇诗作滋润着师生的心田;在教学楼走廊过道墙面上还悬挂中华经典古诗文贴画及装裱精美的学生优秀作品,甚至将楼层的标志与古诗文也做到有机整合。我们还开辟读书活动专栏,对古诗及阅读晋级作具体要求,具体安排每学期读书活动及好书介绍、新书推荐,展示读书活动成果;

每个班级设置 “书香留痕”“书香童年” 等读书专栏,交流读书体会,介绍好书。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校园的橱窗专栏和走廊过道都透露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浓浓的书香,使师生在校的每时每刻都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学校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改造学生的活动场所,2013年7月开工新建近6000㎡含200m环形跑道的塑胶操场。同时,学校与国网漳平供电有限公司协商,由其无偿提供60多万元,做好强弱电线路落地和更换变压器工程;重新装修3号教学楼,改造4号教学楼。整个暑期,学校行政顶着烈日,亲临工程现场,跟踪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现各项工程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投入约15万元,在校园内种植了红榕、盆架子、红绒球、龙船花„„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配以学生们的“温馨提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校园是净化、绿化、美化,是学生的学园、花园、乐园。

短短两年来,我校校园迁址扩容、维修改造,完成近500万元的工程量,这样的力量源泉来自何方?来自于市委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委赖书记、市政府蓝市长、市人大原所征主任、市政协陈家鸿主席、市委常委教工委陈文东书记、市政府许志光副市长等市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及股室干部多次亲临工地关心指导;来自于附小的团队成员,讲团结、讲奉献,有信心、有热情。回头看校园迁址扩容、改造维修的成果,我们倍感欣慰。校园占地面积从3914㎡到今天的13635㎡;从24个教学班到今天31个教学班。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都证明了干工作不能“等靠要”,要敢于作为、会作为。

3. 以制度文化为核心,确立书香校园制度,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

“校园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扎实推行,书香文化才能在师生心头扎根。为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工作,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开展,学校以人为本,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对学生和老师的阅读都作了具体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古诗词及课外阅读晋级制度。学校印制人手一册的《古诗文背诵及课外阅读晋级手册》及《漳平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读本》,明确晋级目标、要求、内容,把“古诗文背诵及课外阅读”的内容以晋级的方式,让学生从诗歌读起,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组织学生逐级过关。

(2)时间保障制度。提倡“一日三读”(每天在家进行20分钟晨读,早晨到校进班后进行10分钟早读,中午、晚上在家安排30分钟的阅读或亲子共读),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3)方法保障制度。语文教师不定期地进行各种阅读方法指导,如古诗文背诵指导、朗读指导、读书笔记指导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计划保障制度。各班结合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和班级实际情况,每学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计划,并指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制定出个人读书计划。

(5)教师学习制度。我们要求教师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名著,强教育实践;读教育心理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争当优秀的书香教师。

①全方位。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校努力构建“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个人”四级学习网络,结合岗位练兵活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为实现发展目标,我校开展了“四个一,三个二”读书活动,即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每天看一篇教育类文章,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汇报会;每人订阅两种以上教育报刊,每学期读两本教育专著,每学期撰写两篇以上读书心得。

②多层次。引导教师开展多层次的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开辟了教师学习室和书吧,购置了多媒体设备,每学期为教师选购100个品种200册左右的教育教学专著,并在原有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分科学习”制度,以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层次的读书交流活动。

二、倾心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合理的特色定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石。2007年起,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广泛的参与度。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都愿,都可积极参与。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第三,读书能提升教师素质并释放工作压力。第四,通过阅读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书香校园”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几年来,根据“传承、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我们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1.搭建一个平台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师生搭建读书平台。一是充实学校书库。学校每学年有计划订购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至少800册以上(“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每种书有复本67册),逐步配齐满足学生阅读的图书数量。为追求新书购置的质量和效益,学校成立由办公室、教务处、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购书组,通过对师生进行阅读意向调查,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购置书籍;二是建立班级小书库;三是建立家庭小书库。语文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等不同,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帮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家里建立起“家庭小书库”;四是建立书香校园网和充实“第二教研共同体博客”读书板块,引领教师读书,推荐最新阅读资料、评论教师文章。五是配合读书活动,学校每学期出两期《蓓蕾》校刊,刊登名人名言、经典名篇、读书方法、宣扬学校读书故事、登载师生作品;六是开辟读书活动专栏,展示成果,树立典型,促进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

2.树立两大思想

(1)学生阅读课程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时间保证。在每天的时间表里为学生的阅读安排时间,并把阅读课安排在课表里:每周从语文课里抽出一节安排为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或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或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向学生推荐介绍阅读材料,或师生交流读书心得等;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为师生诵读经典古诗词时间,确保学生每周背诵一首经典古诗词。

(2)阅读研究课题化,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智力支持。为引导读书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有效深入地展开,语文组通过省级课题《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策略研究》、《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与对策》研讨,加强学生阅读心理、阅读方法和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学研究。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力求产生一系列营造“阅读生态”、建设“书香校园”的科研成果,给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3.实施三项战略

(1)课程拓展战略:特色学校建设既要体现稳定的特点,又要体现创新的特性,既要重视积累、积淀,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增长点。本学年,我们以年段为单位,将每个年段读书活动的拓展内容确定为:一年段“一笔一划学写字”,二年段“吟诵经典我最棒”,三年段“课本舞台好精彩”,四年段“文明礼仪好生活”,五年段“浓墨重彩绘经典”,六年段“集思广益扮校园”。我们以拓展课程形式,在老师们精心的引导下,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2)读书提升战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培育学生文明得体的行为,让中华民

族五千年的传统经典植入孩子们的心中,让孩子们明确立身之则,仁教之道,察人之方,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成长为有修养,高素质的人。2012年,学校每天利用课间操集会时间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教师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了诠释,用故事引入、集体诵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背诵弟子规,宣扬“孝、悌、谨、信、爱、仁”等传统美德。组织开展“新华杯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朗读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正能量。

(3)专家引领战略:2012年3月和新华书店联合举办“健康阅读 快乐成长”好书推荐活动;2012年5月邀请知名儿童作家商晓娜到我校作《阅读是最美的姿态》讲座并进行签名售书活动;2012年10月邀请《课堂内外》主编——柠檬姐姐到校作《 让孩子爱上阅读 》讲座;2013年11月邀请知名儿童作家辫子姐姐郁雨君到我校作《爱上阅读爱上写作》讲座并进行签名售书活动;2013年4月邀请小学教研室特级教师周木发作《关于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讲座„„

4.落实四个结合

(1)读写相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写读书笔记相结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虽然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但是,教师们鼓励学生将自己欣赏的词、句、段摘抄下来,一段时间后展出并评比。中、高年级学生要求做读书笔记,每位语文老师都有目的地布置学生去做读书笔记并且检查、指导、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末,全校评选优秀的学生读书笔记。

(2)读用相结合: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活动中,把开展人人参与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当作学校的重头戏。组织举行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古诗词配乐比赛,现场古诗作画比赛、唱经典比赛、诵经典比赛、乐器演奏会、最精美读书照片摄影展、书签制作比赛、书经典写经典比赛、手抄报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一是每学年评选出“四个书香”,(“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和“书香班级”)并将“书香少年”的照片、读书感言放大装饰上墙。二是读书活动奖励。每学年和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漳平分公司联合举办“新华杯”系列读书活动,如: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对获奖的学生给予物质鼓励(购书卡一等奖30元,二等奖20元)。

(4)读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在开展读书活动过程中,大力推进“读书进社区活动。” 一是开展志愿者宣传活动。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政策、法律、交通安全等宣传活动;二是结对帮助一名小学生。

通过与灵地学校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健康快乐同成长”结对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书信、QQ、短信等方式互动增进了解,交流心得;三是演出一台文艺节目。积极参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倡导读书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0年6月,学校代表市教育局举办了 “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漳平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晚会”。四是开展一项社会调查。参加“啄木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为推广普通话献策出力。

5.开展六项活动

为了给建设“书香校园”提供动力支撑,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抄、读、讲、写、演、画、做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

(1)抄:每学年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2)读:一至三年级着重抓好古诗词诵读,抓好古诗背诵和晋级工作,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背古诗比赛;四至六年级着重抓好课外阅读,各班级根据推荐读物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确保每生每学期有质量地读两本书。

(3)讲:各班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

(4)写:每学期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新华杯”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书经典写经典比赛、默写古诗词竞赛等。

(5)画:开展古诗文配画比赛。学生在诵读古诗后,根据古诗中的景物、人物、意境等进行古诗文配画。

(6)做: 每学年举行一次书签制作、读书手抄报等竞赛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在宣传栏中展出。

回首走过的创建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不懈的实践追求是形成特色学校的保证,同时,要善于思考、会思考,找准支撑点和生长点,用“文化”滋养特色,用特色丰富文化内涵。

历数开展读书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发现,同学们的语言积累和阅读量明显增加,校园文化进一步活跃。学生参加省“海峡杯”征文竞赛和漳平市各项征文比赛均取得了好成绩;2013年5月,在漳平市英语讲故事比赛中,3名同学获一等奖,其中陈彦甫、林若晗同学参加龙岩市比赛获一等奖;2013年9月,在漳平市学生规范汉字现场书写大赛中,6名同学获一等奖,4名同学获二等奖,其中,江莉思、黄华凯同学参加省赛分获

二、三等奖;2012年5月连洛尹同学在“幸福漳平 青春当先”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2012年9月反映学校读书活动的文艺节目《新学堂歌》获漳平市中小学文

艺汇演一等奖并在漳平电视台展播;2013年10月学校选送的文艺节目《祖国之恋》参加漳平市“中国梦,爱国情”诵读大赛获一等奖。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报道于2011年11月21日、22日在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1+1》栏目播出。“我读书我快乐”理念以不可抗拒的姿态融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走进学校的每一寸空间。

教育工作,贵在实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育人环境明显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校园文化和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近年来学校被定为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龙岩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龙岩市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校。学校先后获得省课题实验先进学校、龙岩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今后我们将以长远的眼光,坚持不懈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打造书香校园。

第三篇:围绕桃花特色,打造妇女品牌

围绕桃花特色

打造妇女品牌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5年,我镇妇联工作在市妇联和镇委、镇政府的具体指导和正确领导下,结合桃花山镇特色,积极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在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工作思路方面着力,夯实了妇联工作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一、责任上肩强意识,上下联动抓环境。

2015年,镇妇联积结合全市妇联工作要点,制定了桃花山镇妇女儿童工作的总目标,将妇女儿童工作纳入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对各村进行结账考核,让各村妇女主任明确“责任”清单,提高妇联工作在全镇各村工作中的比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日常工作中,镇妇联认真传达荆州市、市妇联工作精神,5次组织基层妇代会主任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工作督办,推动妇联工作的落实。同时,重视培养妇女人才,开展2次专业知识集中培训,加大优秀妇女干部选拔使用力度,努力提高妇女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水平,妇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创新载体强活动,夯实基础聚合力。

为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传承家庭美德,提升农村妇女幸福指数,提高镇妇联及基层妇代会聚合力,镇妇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利用“妇女之家”、宣传栏、广播、横幅等营造活动氛围,推动活动开展,共推选“好媳妇好婆婆”225户。镇妇联通过近一周的时间下村实地走访调查,经群众投票认可,从中评选出10名优秀的“好媳妇好婆婆”,并将李花山村彭秋英、白洋林村管小园被、长江村张腊珍、白洋林村丁庆祝、漆家铺村易兰5人上报至市妇联,均提名为“好媳妇好婆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选。二是开展妇女健身运动会。镇妇联分别在“三八”妇女节、“十一”国庆节期间,举办两次妇女健身运动会。组织全镇妇女干部开展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通过比赛加强各单位妇女工作的交流。针对农村妇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组建成立了戏曲、健身、舞蹈、编织等各类业余文体团队。通过举办广场舞比赛、家庭运动会等,引导广大妇女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镇妇联与团委沟通协调,在桃源社区、王李场、九佛岗村组建“阳光家园”,另聘请6名志愿者为全镇130名留守儿童上课,陪他们做活动,娱乐等。“六一”儿童节,向党委积极争取,为小朋友们送去书包、文具等价值1万元节日礼物。为留守儿童送去3000元资金,祝孩子们节日快乐。联系镇卫生院对0—6岁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免费体检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关注儿童的成长。

三、拓宽思路强谋划,勇于创新增亮点。

为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作用,推动妇女儿童工作,镇妇联将“妇女之家”延伸工作、致富创业、志愿服务摆在重要位臵,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妇女之家”延伸工作扎实有效。镇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准确把握和定位妇联组织的工作方向,在实现了村、社区“妇女之家”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工作触角延伸至非公企业、“留守儿童”服务站、广场舞健身站等,为妇联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非公企业这个领域,我镇结合桃花山生态园实际,成立了妇女之家,通过“妇女之家”积极组织评比优秀女员工、党员帮助困难员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开展公益事业等,妇女工作开创了一片亮丽的天空。特别是在每个员工有困难时,“妇女之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们解决困难。曾为出车祸的员工组织捐款6万元,帮其支付医疗费和赔偿款。二是巾帼创业致富工程稳步推进。镇妇联结合镇万亩林果业振兴规划,邀请湖北省教授采用课堂培训和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对近100名妇女同志进行培训。积极组织全镇近30名妇女同志参加市、镇两级电商培训,通过在网上出售土特产等发家致富。目前,共有4名妇女同志加入“村淘”。同时,深入挖掘巾帼科技致富能手等各类先进典型20余名,鼓励更多农村女性创新创业。鼓励村妇女干部带头创业,带领妇女同志致富。如长江村妇女主任吴兆兰带头发展20亩稻虾养殖,并带动村里6名妇女同志加入长江村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与桃花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荆江源制药、桃花山泉等非公企业联系,推荐妇女同志就业,累计为100余名农村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同时缓解了“留守儿童”问题。三是巾帼志愿服务队建设不断加快。结合自身所分管工作,将巾帼志愿者活动与党员志愿者活动与相结合,在各村(社区)、非公企业建立旅游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政策法规志愿者、就业创业服务队、青少年教育服务队、老年服务等10个志愿者服务团队,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如在每年的

3、4月份,积极组织妇女志愿服务者队伍到各旅游景点开展免费景点咨询、交通疏导等活动。

2015年,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镇妇联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我们将进一步克难攻坚,努力拼搏,奋力迎接“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第四篇:唱响特色品牌 打造魅力灵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唱响特色品牌 打造魅力灵璧

作者:

来源:《时代中国》2010年第12期

“灵璧一石天下奇,色如青铜声如玉”。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有“三宝”,即灵璧石、虞姬墓、钟馗画。

在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开幕期间,记者就灵璧石文化节产业如何发展采访了灵璧县委书记唐庆明。他说:“灵璧是„天下第一石‟灵璧石的故乡,灵璧石文化博大精深,灵璧也因„山川灵秀,石皆如璧‟而得名。本届灵璧石国际文化节为宣传灵璧石文化,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他强调说,“灵璧县委、县政府按照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本着借台唱戏、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的指导思想,大力弘扬灵璧石文化,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弘扬灵璧石文化,推进灵璧改革开放?唐庆明书记说:“唱响特色品牌。打造魅力灵璧。”他还说,“今后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弘扬灵璧石文化。县委、县政府成立中国灵璧观赏石协会,加强对灵璧石文化的宣传和推进。二是办好„三大文化节‟。2010年,县委、县政府将举办首届中国灵璧观赏石文化节、首届中国灵璧钟馗文化节、首届中国灵璧虞姬文化节。通过举办„三大文化节‟,进一步宣传灵璧,推介灵璧,提高灵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建好灵璧石主题公园。按照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思路,加大灵璧石市场,灵璧石主题公园及以灵璧石为特征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在力争3年至5年内,建成以灵璧石文化、虞姬文化、钟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景区和4A级旅游景区。今年,投资3000万元将虞姬文化园由30亩扩大到150亩,2010年上半年已对外接待游客,从目前的2A级风景区升格为4A级旅游景区。灵璧石公园已投资3000万元,经过设计改造,配套建设7000平方米。以灵璧石为主题的文化展厅,也直接申报4A级旅游景区。渔沟镇以天一园和灵璧石汇展中心为支撑,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以灵璧石汇展、灵璧石鉴赏为中心的4A级国家旅游景区。目前,灵璧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四是规划建设钟馗文化园。该项目投资超过36亿元,建设规划已经论证,修改完善的即将付诸实施。

县委书记唐庆明说:“灵璧石北宋时即列为贡品,与英石、昆石、太湖石同誉„中国四大奇石‟,之首。灵璧石久负盛名,享誉世界,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已成为赏石界一道靓丽的风景。”他又说,“县委、县政府立足于资源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壮大灵璧石产业,加快灵璧发展,加速灵璧崛起。目前,我县以形成集奇石展览、奇石底座加工、灵璧石工艺品开发、罄石乐器研发和红木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

第五篇: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品牌

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绥棱县泥尔河中学2011-10-1

4近几年,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一些教育教学质量平平、管理水平低下的学校,归入了关停撤并的行列。也有一些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重危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如何在教育资源整合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作为学校的领航人,必须以清醒的头脑,顺应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避开自身弱势,立足区位特点,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一、创新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倾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血脉,不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健全品格的人。离开了文化的教育,必定是肤浅的、苍白的、功利的、没有根基的教育。

泥尔河中学是一所有着近5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近半个世纪中,我校经历了从乡立农业中学到国办普通初中的嬗变,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何继承传统,挖掘弘扬泥尔河中学办学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创新学校文化,一直是我们思考并不断尝试的领域。多年来,我校日渐清晰地梳理出这样一条思路:一是珍视并传承50年老校的文化特色,用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夯实学校文化根基,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用开放的胸怀兼容并包,拓展学校文化视野,拥有但不拘泥于百年老校的文化优势,带着时代精神去开拓创新,在机遇中迎接挑战,在发展中实现超越;三是全方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用鲜

活生动的文化活动焕发学校文化生机,精心打造全新的学校文化。

2000年以来,我们一直倾心打造特色品牌。我们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始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即如何整合学校各种文化因素,来创新学校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为此,我们根据现有的师资优势,把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和现代艺体教育作为我校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倡导师生全员参与,轰轰烈烈,扎扎实实进行特色建设。

我们大力弘扬泥尔河中学“奋发图强,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文化。我们每学期都以开学典礼和体育节艺术节等为契机,回顾校史,铭记校训,高唱校歌,锻造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广泛传播学校精神,让全体师生在活动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

2000年以来,我们在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谋求发展,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建构独特的学校文化。我们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首,管理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始终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在“求索,发展”这一校训的指引下,已经形成了“团结奋进,务实争先”的良好校风,“勤耕耘乐奉献甘为人梯,讲团结比实绩争创一流”的扎实教风和“勤学奋进,求实创新”的浓厚学风。可以说,今天的泥尔河中学从班子团队到教师队伍,从师生的精神面貌到学校的建设管理,时时处处,方方面面,无不生动地体现着“奋发图强,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

二、创新教科研工作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没有教育科研的支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我们开始摒弃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逐渐转变教育科研观念,不断创新教科研工作思路,把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旨归,致力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03年以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师进修校的切实指导下,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积极投入课改教改,在科研兴校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艰辛而有创造性的探索,从学杨思到学杜郎口,从导学议练到六步实效教学流程,直至语文定向教学体系,我们都全程参与,大胆实践,认真总结,努力创新,结出了喜人的科研硕果,确立了具有创新意义和校本特色的“导生制课堂”教学模式。“导生制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与确立已经得到公认,并在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此外,我们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此项研究从2006年正式开题,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于2009年如期顺利结题,荣获绥化市十一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在贯彻“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努力打造特色校本教研方面,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进展和成就,我们认为和以下三个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1.以校为本,树立全新的校本科研观。学校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课堂。以一线教师为科研主体,以课堂为科研基地,同学科组教师共同参与,促进学科组教师的共同成长。全新的校本科研,实现了

科研工作从规范走向自主、从个体走向团队的转变,通过教育科研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2. 科研兴校,树立全新的科研价值观。教育科研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有力武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重新审视教科研工作,将教科研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3. 研教一体,树立全新的科教一体观。教师的真正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也不在于脱岗学习,教师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随着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的实施,教学时间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亟待提高,为此我校提出了“教研常态化,研究课堂化”的观点,竭力打造原生态课堂,真正实现教育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

三、倡导生本管理的科学理念,彰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管理,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自主管理,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自主地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的智慧和才干潜能在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中得以充分地展现。

高度尊重学生,广泛了解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我校践行生本管理的前提。由于近些年大批家长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孩子的大量涌现,加之网吧等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的诱惑,学校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维护校园纪律、保持校园卫生等大量工作落到教学任务繁重的班主任和教师们的肩上,尽管老师们又忙又累,可效果总是不理想。因为那总是被动的管理,根本没有发挥学生自主管

理的能力。有鉴于此,我们重新组建学生会,竞选学生会干部,指导制定各项制度,落实考评规则,正式启动生本管理,真正做到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职责,项项有要求,天天有评估。如今你走进泥尔河中学,每日三捡(晨捡、午捡、晚捡)不再有劳动委员声嘶力竭的吆喝,纪律督查员的目光无处不在,整个校园洁净、安宁。学校生本管理氛围已经形成,学生民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强调:“第一是特色,第二是特色,第三还是特色。特色才是你与众不同之所在,才是你超越其他校长之所在,才是你鹤立鸡群之所在。”“有特色、有风格,才能有风采,才能有地位。”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开始尝到特色办学的甜头,我们也明白,在打造泥尔河中学办学特色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优势蛋糕做大,因为特色是农村初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

给种子一片沃土,让他健康成长;给雄鹰一片蓝天,让他振翅翱翔。给学生良好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用规范、科学的办学行为,启迪学生的智慧,完美学生的心灵,把每一位泥尔河中学学子都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德行和学识的人,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是我们泥尔河中学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泥尔河中学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

上一篇:读自卑与超越有感下一篇:电子商务考试大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