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化名镇——开封朱仙镇保护与改造的必要性

2022-09-11

一、研究背景

1、社会背景

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 沉淀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 并以各类艺术品、园林、建筑、空间形态等形式烙印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在社会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地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 (村) , 其中一部分被保存传承至今。他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面貌迥异, 有的依旧光彩夺目, 有的已渐趋没落。如今我国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强, 导致地市、城镇由于人才缺失、缺少重视等原因而发展缓慢滞后。而有一些亟需我们保护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存在于各地市和乡镇当中, 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长期缺少关怀和保护, 从而导致这部分传统文化的逐渐流逝。

2、历史背景

位于河南开封的朱仙镇始建于战国初期。唐宋以来, 她便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明末因贾鲁河开通, 使其成为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 进入鼎盛时期, 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清中叶以后, 黄河频泛, 多次夺运粮河之水而下, 朱仙镇屡遭侵袭。至民国初年, 镇中经济萧条, 商业锐减, 人口不及万人, 门神作坊仅剩四十余家。历史古镇随着社会变革, 出现了濒危局面, 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被机器胶印所取代, 民居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 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如今已是黯然失色。

二、朱仙镇的现状及未来

1、现状

现在的朱仙镇看上去和多数平原地区的乡镇并无二致:缺乏鲜明风格的建筑, 多处破损的路面, 镇中心区拥堵的摊贩, 使人很难和“朱仙镇”这个美妙的名称联系起来, 殊不知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小镇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她是豫剧祥符调、新春对联的发祥地, 岳飞大战金兵的英雄文化、伊斯兰文化、航运文化、民俗文化等在此交汇。

如今提起朱仙镇, 世人关注的首先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版年画, 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久不褪色的特点, 使人们不禁沉浸在丰厚、祥和的文化底蕴中。而如今朱仙镇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转型:由当初的运输商业重镇成为相对闭塞落后的农业小镇。曾经盛极一时的木版年画也只在小范围的人群中艰难地前行, 缺乏指引其发展的文化主导力量和经济因素, 从而使这个曾号称“四大名镇”之首的朱仙镇逐渐趋于平庸。

纵观国内的历史古镇及古村落, 他们的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有些古镇坚持自然本色, 秉承传统;有些则抓住商机,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还有些虽有“历史文化名镇”之名, 却无实质内涵, 走上一条并不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开封朱仙镇即属于这第三类。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朱仙镇没有风格鲜明的古建筑, 没有繁华的特色街市, 更没有想象中木版年画艺人忙碌的身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家店铺, 挂着传统木版年画的招牌, 摆放着一些落满灰尘的套版和已制成的木版年画。据数据统计, 朱仙镇的农业、工业年总产值并不算低, 但文化方面严重缺失, 让这个曾经舟楫纵横、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重镇逐渐沦为以农业为主的普通小镇。

2、朱仙镇未来的发展趋势

看到朱仙镇目前的现状, 我们不难联想到其未来发展的模样。当年与之齐名的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 早就升格为市县, 而唯有朱仙镇没能继承当初的辉煌, 成为中原腹地一个普通的小镇。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当年繁盛的航运已成为过去时;曾经令其引以为傲的木板年画也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的存在已泛不起往日的光辉。在当地政府和当地百姓眼中, 这个小镇的辉煌已经远去, 如今只能靠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和工业来增加经济产值。朱仙镇也只能按照统一的模式发展下去。这样以来, 她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逐渐被人遗忘, 曾经的那份荣耀也只能成为历史。

三、朱仙镇保护与改造的必要性

1、历史文化优势

朱仙镇有着价值很高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年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南来北往、舟楫交错。仍保存有明代结构的关帝庙、岳飞庙。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清真寺是河南省现存规模较大、较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之一, 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尤其是祖先留下的非文化遗产——木版年画, 历史悠久, 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明、清时期, 朱仙镇就有300 多家木版年画作坊, 其作品畅销各地, 至今仍有人慕名而来。2002 年10 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朱仙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朱仙镇木版年画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 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并合理地利用, 更重要的是付出努力去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

2、经济建设

2008 年, 朱仙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8 亿元, 工业总产值2.526 亿元, 经济发展实力综合排序位居开封市第10 位。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今天的朱仙镇是一个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乡镇, 并且成绩不算太好。无论是当初的汉口、佛山、景德镇相比, 还是与其有着类似经历的天津杨柳青镇相比, 朱仙镇的经济发展是相对落后的。内因主要是交通优势的丧失和缺少产业及文化的延续, 而外因则是缺少政府支持和投资。一个忽略了自身优势, 而发展其并不擅长的农业、工业的乡镇是不会有大的突破的。

3、整体素质

在当今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 朱仙镇所处的地理区位、社会环境、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 已不能与现在的汉口、佛山、景德镇同日而语。后三镇的繁荣得以延续, 主要原因是区域战略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以及强大的产业支撑。而朱仙镇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的, 航运交通的失势, 传统文化的衰落, 产业定位的偏差, 导致了她逐渐走向平庸。但这也注定了朱仙镇再现历史名镇风采, 不是简单地进行历史回归, 而是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文化创新。未来的朱仙镇既不是宋文化的延续重建, 也不是江南明清文化的翻版, 而且立足于开封市民文化, 重新规划运筹, 引进先进的可参与的文化旅游项目来激活朱仙镇这个千年古镇。

四、对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和改造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镇本身即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是城市风貌的重要体现,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她的规划与改造对于提高古镇的街区空间环境质量和外在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是保护和展示古镇历史风貌、延续地域文脉的需要, 也是塑造古镇和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要手段。从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街区文脉延续和时代性、人文历史价值和经济效益共荣共生、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角度对古镇的环境景观规划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且有利于充分展示城市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 达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目的。

五、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 对历史文化古镇——朱仙镇的规划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既能保护古镇风貌, 改善古镇整体环境, 拯救和传承濒危的传统文化, 又能提高镇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达到了保护与发展兼顾, 传统与现代融合, 历史名镇复兴的目标。基于她既有的优势资源, 可以通过整体规划改造的手段大力宣扬发展本地独有的传统文化——木版年画艺术、英雄文化、商贾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等;可以适度发展旅游观光, 通过艺术手段再现当年繁盛的小镇, 再现舟楫纵横、百货云集、版画制作的繁荣景象, 向世界开放怀抱;也可以寓教于乐, 让这里变为河南孩子们的实践教育基地, 更有助于学习和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

朱仙镇的未来和前景是光明的、诱人的。这是朱仙镇的希望所在, 这是朱仙镇历史文化复兴的重要命题。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改革下一篇: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降压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