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角的比较教案

2022-08-07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第四节角的比较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第四节角的比较教案

比较文学第四章

第一节 影响的类型

正影响 :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或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因而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同时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的民族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就称为正影响。简言之,正影响就是先进的文化、文学与后进的文化、文学之间的 正常、互益的影响。

二、 反影响: 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

三、 负影响:一国文学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这就是文学中的负影响。

四、 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的现象就是回返影响。

五、 超越影响:某些作家在国外的影响,超出本国范围内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超越影响。

六、 虚假影响:某些作家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某种 假象,以便影响他们的审美意向,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虚假影响。

七、 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向影响。

八、双向影响: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就称为双向影响。

九、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包括其他作家或作品等媒介者,这种影响就是直接影响。

十、 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作为媒介,这种影响即是间接影响。

第二节 誉舆学(流传学)

一、 定义: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 作品、 文体。甚至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 (P65)

二、分类

(一) 总体影响: 一种民族文学或一种思潮和运动所给予接受者的影响。

(二) 个别影响:指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

(三)技巧影响:指放送者所制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了接受者。

(四)内容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以及思想内容对接受者的影响。

(五)形象影响: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接受国度的流传与影响。

三、研究范文

(一)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

(二)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

(三)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四)尹鸿:《徘徊的幽灵----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20世纪文学的影响》。

(五)胡文彬:《〈红楼梦〉在国外》。

第三节 媒介学

一、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二 、媒介者的分类

(一)个人媒介者

1 “接受者”国家的媒介者 2“放送者”国家的媒介者 3 第三国的媒介者

(二)环境媒介者

(三)文字材料媒介者

三、 译介学

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所进行的研究。

(一)翻译与译介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传统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之区别:前者是一种语言研究,后者是一种文学研究。

区别:1 研究角度的不同 2 研究重点不同 3 研究目的不同。 ★

(二)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1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1) 个性化翻译

归化: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 异化: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 庞德:荒城空大漠 Desolate castle , the sky, the wide desert (2 )误译与漏译 (3 )节译与编译 (4 )转译与改编 2 读者的创造性叛逆 3 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

(三) 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

(四) 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四节 渊源学

一、 渊源学又称源流学或源泉学。它是以接受者为基点而对某一作家或某一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风格及艺术形式等来源的研究。

二、渊源学的主要内涵

(一)笔述的渊源

1 作家人格影响的渊源研究 2 对影响作家艺术手法、表现技巧的渊源研究 3 对外国作家作品提供的素材、主题方面的渊源研究。 4 思想的源流研究 5 模仿与剽窃的源流研究

(二) 口传的渊源

(三) 旅行的渊源

(四) 孤立的渊源 ---直线式的渊源

(五) 集体的渊源 ---圆形的渊源

四、渊源学研究举隅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渊源。

第五节 形象学

一、形象学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的他民族(异国)的形象,研究在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作品如何构造他种文化的形象。

二、 形象学研究史

(法)让马丽·卡雷: “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法)基亚 “人们所看到的外国。” (法)巴柔 :从文化形象到总体想象物。 形象学所遭受的批评:韦勒克,艾田伯、约斯特

三、 形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一) 巴柔的形象学定义: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1、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2、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 注视

我——————————他者 注视者-—————被注视者

被注视者形象也传递了“我”的某些形象 形象具有符号功能

3、套话(stereotype):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1 )表语与主要部分混淆: (2) 本质和两分法 (3)自然属性和文化间的混淆: 西方关于中国人的套话:哲人王(philosopher king) 中国佬约翰(John Chinaman)

付满楚(Fumanchu) 查理陈( Charlie Chan) 功夫(Kungfu) ★

四、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论 (一 )形象

(法)保罗·利科《从文本到行动》

客体轴——“在场和缺席轴” 主体轴——迷恋意识和批判意识轴

休谟:形象“归诸于感知,从在场弱化的意义上说,它只是感知的痕迹。”——再现式想象

萨特:形象“基本上根据缺席,根据在场的他者构思。”——创造性想象

主体轴(思维轴)

————————————————

批判意识为零 批判意识完全自觉地与想象拉开距离 ︳ ︳

形象与现实相混淆,且被视为现实 想象成为对现实批判的工具

︳ ︳

此端被称为混淆状态 此端被称为区别行为

在此种状态下,一个意识在不自觉的 通过此行为,一个意识与现实拉

情况下把另一个意识并不视为现实的 开距离,并由此就在其自身东西 视为现实 经验中创造出相异性来 ★

(二) 社会总体想象物

社会总体想象物: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的阐释。 社会想象实践的多样性可在两极间来理解:

1 意识形态:对群体(社会、文化)起整合作用、认同作用(黄祸 yellow peril ) 2 乌托邦:质疑现实,社会颠覆功能 (伏尔泰的理想中国) 3 异国形象类型总结 (三 )文本分析方法

1 词汇 2 等级关系 3 故事情节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朱自清)

五、当代形象学的特点及其前景

(一) 、当代形象学对传统的更新

1注重相异性,注重我与他者的互动性 2注重对主体的研究 3注重总体分析

(二)对形象学研究应给予全景式的关照

《东方学》(Orientalism)[美] 爱德华·W·萨义德著 王宇根译 三联书店,1999。 东方主义Orientalism 他者(the Other) 赛珍珠《大地》

第二篇:角的比较教案

角的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现实情形中,进一步丰富对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大小关系的认识.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测角的度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充满自信,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比较角的大小;找出角与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角的比较;估测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画图,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现在我们一起去公园好不好? 2.出示(公园示意图)幻灯片,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二人.

一组去猴山;二组去大象馆;三组去海洋世界;四组去虎豹园.

生观察思考并同桌交流.(各组分别超哪个方向去?)(看插图4-14)量角,说出各组去的方位.

北偏东(

)度或南偏东(

)度或东偏北(

)度. 3.提问:图4-14中还有哪些角? 引导学生把所形成的角用适当方式表示,在小组内交流,相互纠正错误,再说给大家听.

4.设计问题:这些角中,哪些角是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生仔细观察思考,做到不重复地补充回答. 5.启发学生:你们还想多了解几种角的比较法吗? 指出它们的大小关系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建立数学模型

今天我们合作进行“角的比较”. (板书课题)

1.指名学生在小黑板上演示转动(一端固定)纸条. 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旋转纸条,并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归纳.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1平角=2直角=180° 1直角=90°

2.以上这些特殊角可直接比较大小,一般的角也可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相互比较自己作的角的大小,并说说比较方法或直观演示. 3.启发提问.

还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 作直观演示,并做说明.

三、角的比较

同学们真聪明,不但会比较特殊角的大小,还能比较出一般角的大小关系,那么我们一起看图4-15.

1.出示(例1及图)幻灯片,提示:以O为顶点的角. 生观察,图中存在哪些角?鼓励学生将自己找出的角都说出来: ∠AOB,∠AOC,∠AOE,∠BOC,∠BOD,∠BOE„„

2.每人各找出一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生分组交流,再说给老师听.)

3.再看图4-15中某些角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 生分组探讨说出或写出找出的等量关系. ∠AOB+∠BOC=∠AOC

∠AOE=2∠AOC ∠BOD-∠BOC=∠COD

四、拓展

1.每组学生都非常用心,更具有创新思维,那么你们能知道图4-15中∠AOB,∠BOD,∠COD,∠AOD的度数吗? (生说出各自的想法和做法) 2.若没有量角器呢?怎么办?提示:

生活中的有些角的度数没必要非常准确,由此可借助你身边的工具去估测出来.

也许有人会想出估测的方法,比如,公园中的各景点的方位只要估计出来就行.

(让思维敏捷的学生主动在投影仪上演示用三角板估测角度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角可以估测,哪些角不能估测? 在黑板上任意画几个角,叫几名学生估测同一个角的角度,等估测完毕说出各自估测的度数,想一想,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全体动手画角,并借用三角板的角估测出各个角的度数,同桌相互检查估测的方法及产生的误差大小.

估测结果是近似数,但误差不能太大.

五、回顾与思考

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你认为你有哪方面的进步? (个人回顾——同桌相互说说——再说给大家听.)

六、出示投影片(进行随堂练习) 点拨:可以将某些角平移.

观察、分析:试确定每个角的大小及各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1=∠2,∠1+∠2=180°,∠1-∠3=90°.

七、布置作业

根据个人能力,在课本第125页习题4.4中,选做一题,其他题课后进一步思考,相互探讨.

板书设计

1周角=2平角=4直角=360° 特殊角

1平角=2直角=180°

1直角=90° ∠AOB+∠BOC=∠AOC ∠BOD-∠DOC=∠BOC ∠AOC=2∠AOB

第三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课文

东郭先生与狼(1课时)

预习积累: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了解《中山狼传》,积累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

1.分析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2.分角色朗读,理解文章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恶人和受难的人。 评价任务: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比较探究本文与《渔夫的故事》的异同。 3.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以学生讲述《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导入。掌握《中山狼传》和作者马中锡。 展示并解读教学目标。

二、朗读故事:

五位同学分别读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话,一位同学读旁白,要切合人物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抄写字词:

仁慈cí 退避bì 闷mēn死 愁闷mèn 作揖yī 斧锯jù 宰zǎi狼 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来龙去脉:比喻人和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仙风道骨:指具有神仙一样的风姿、气质。

忘恩负义: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领悟讨论:

用一句话概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告诉人们的道理(寓意)。找出故事的“六要素”,划分情节结构,概括大意。

设计意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

同探讨疑难问题。训练学生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达到朗读目标。

预设:

通过东郭先生救狼反而险被吃掉、最后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忘恩负义的禽兽不能心慈手软。 故事情节:

开端(1-2):东郭救狼。 发展(3-10):东郭问计。 高潮(11-17):诱狼入袋。 结局(18-22):东郭宰狼。

三、故事赏析:

1.探讨人物语言对话、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而用两三个关键词概括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技巧。把归纳概括5个人物形象的任务依次分配给各小组,讨论后依次展示。 预设:

东郭先生:解开书袋、让狼进去、放在驴背上、放了出来(动作描写)——仁慈;退避、周旋、围着驴子转、问三老、向杏树说原委、向老母牛作揖请教、向老先生跪说来龙去脉、和狼争辩(动作描写)——迂腐;“怎么能杀了它呢?”(语言描写)——愚蠢;也笑起来,两个人一起把狼宰了(神态、动作描写)——反省过来,不再愚蠢地讲究仁慈了。

狼:“先生如能相救,一定报答。”“先生救了我,我很幸运,但是„„与其„„还不如„„为什么„„”“老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起初„„其实„„”(语言描写)——狡猾、奸诈;向东郭先生逼来、张牙舞爪地扑过来、狼很高兴地同意了(动作、神态描写)——凶残、愚蠢。

老先生:眉毛都白了,拄着一根拐杖,仙风道骨,气质不凡。老先生大笑。说罢大笑。(神态、外貌描写)——聪慧智老的形象;用手杖敲着狼说:“你

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再不给我滚开,我就用这根棍子把你打死!”(动作、语言描写)——正气凛然、勇敢;“这么说,你也有错。”“还不如你们再做一遍给我看看。”“有尖刀吗?”“这种忘恩负义的禽兽„„不是„„而是„„”(语言描写)——英明、机智、果断。

杏树、老母牛:“尚且„„居然想免于一死!”“尚且如此,„„还想免于一死吗?”(语言描写)——一生辛劳,而思想偏激的老者形象。它们以自身的遭遇告诉东郭先生,他应该被吃掉,而东郭先生临死却请教它们,更显示了他的迂腐。相对于老先生来说,杏树、老母牛起类比作用,为老先生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2.比较探究: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谁?故事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也和《渔夫的故事》完全一样吗?

讨论后明确: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东郭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人最终战胜了邪恶。不同点是渔夫是善良、机智、勇敢的形象,东郭先生是仁慈、迂腐、愚蠢而最后又反省了的受难者的形象,应当给予教育。

四、续写故事: 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要求:

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故事要具备“六要素”;

利用对话、神态、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又 遇 恶 狼

——《东郭先生与狼》续写

话说十年前的中山一带,东郭先生杀死了一条饿狼。十年后的这一天,东郭先生赶集回来,又经过当年杀死那条饿狼的地方。

他骑着驴正走着,忽然掠过一阵阴风,只见前面站着一只极其凶恶的恶狼,双眼紧盯着东郭先生,恶狠狠地说:“东郭老儿,拿性命来,当年杀父,今日还债。”东郭先生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后,已一改当年的软弱,变得机智、勇敢了。他偷偷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藏于身后。对狼说:“当日杀你父,一直愧于心,恰好又相遇,今日我偿命。”于是鞠躬假装投降。待恶狼逼近,猛然亮出匕首,刹那间恶狼的脑袋就搬家了。东郭先生笑着说:“与你这种恩将仇报的‘坏二代’讲仁慈是愚蠢的。上次你父要将我吃,幸有老先生相助,我才逃过一劫。狼羔子,你记住,邪永不胜正,你就永远的去吧!”

说罢,驴子一声长鸣,东郭大笑,二人扬长而去。 【点评】

这篇续写十分有新意。“六要素”齐全,故事完整,寓意深刻。运用鲜明、简练、工整的人物对话刻画人物,运用“拔”“藏”“鞠躬”“逼”“亮”等准确的动词描写人物动作,深化人物性格。“忽然掠过一阵阴风”的细节铺垫真实传神;“坏二代”“狼羔子”有时代感,妙趣横生;东郭先生由“笑”到“大笑”,是人战胜邪恶的神态升华;“驴子一声长鸣”是对主人的声援;“扬长而去”展示的是胜利者的姿态,意味深远,形象鲜明。

以上当堂成篇的学生续写习作,就权当本课的教学反思吧。

第四篇:《比较分数的大小》教案(大全)

-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感受比较与分类、猜想与验证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此种方法处理、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对分数的大小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同时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本着“体现新理念,用活教材,练活习题,激活课堂”的思想,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让学生分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理解本课重点难点,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能力。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春德小学是大连市中山区一所现代化教学设备较齐全的学校。对于进入五年课改的学生,在新教材有趣的情境创设中,早已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但,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触的事物及所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因此出现了个体的差异。所以我采取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竞赛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什么娱乐节目? 生:非常6+1 幸运52 师:今天就让幸运带给我们五年级二班每个人好吗?在幸运52的幸运擂台挑战之前要知道我们班的课堂比赛规则:

A、

把我们班分成四大组,如果哪一组回答问题出色,或者回答问题积极相应加上两颗星。

B、

如果哪一组不听人家的回答则倒扣一颗星。 C、最后看哪一组胜利相应进行奖励。

[设计说明:这种比赛关键在平时,所以在课前我已经分小组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早已让他们盼望着课的开始,我以主持人的身份调控比赛的时间、顺序,以协作者的热情感染整个课堂的气氛。]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分数大小比较)

(二)小组探究

互帮释疑 师:(出示学校的平面图,上面标出操场、教学楼的面积分别占学校总面积2/9与1/4。)谁能说说是操作的占地面积大?还是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大? 生: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大。 生:操场的占地面积大。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折纸、画图、想象、语言表达等方法,来验证自己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

[设计说明:部分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教师欲擒故纵,乘势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开展研究]

(三)、汇报讨论,教师解惑

师:谁来说一说,2/9与1/4哪个分数大?

生 1:我们这组用的是折纸法,把二张同样大小的纸,一张平均分成9份,取这样的2份;另一张平均分成4份,都取这样的1份,从纸上可以看出

1/4> 2/9 „„

[设计说明:有的小组用的是想象法,如吃大西瓜;还有用的是画线段图。老师根据课堂气氛和学生汇报的情况,如:语言组织、层次是否清楚等,老师可以给小组以加星以鼓励。] 生2:以前我们学过怎样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相同的分数,经我们组的一致讨论,将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或分子相同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 师:那么大家试一试吧 (学生试做,汇报)

生3:可以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1/4=9/36

2/9 =8/36

所以

1/4 >2/9 生4:可以先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1/4=2/8

2/8>2/9 所以

1/4>2/9 [设计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根据情况给相应小组加星,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师(小结):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就是通分。 幸运挑战

比较5/6和7/8,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生5:可以用

5、7的公倍数35做分子,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变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生6:可以用

6、9的公倍数54做分母,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生7:可以用

6、9的最小公倍数18做分母依据分数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通分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后再比较

师:同学们思考生6和生7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 生8:生7的方法好,因为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生9: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各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大小按通分的方法我觉得麻烦,由于这两个分数都与1接近,可先用1分别减去以上两个分数,再比较所得差的大小,然后再判断原分数的大小。 因为1-5/6=1/6 1-7/8=1/8

1/6 >1/8 所以 5/6< 7/8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多种方法的得到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今后我们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就不需要画图、折纸等方法了,那么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怎样比较?谁来完整的说一次。

生10: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通分后按分母相同的分数或分子相同的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实际就是一个小结,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幸运擂台

1、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3、师徒二人安装同一种机床,师傅安装3台用4小时,徒弟安装5台用6小时。谁安装的快?

4、在 1/6 >1/(

)>1/8中,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整数?

[设计说明:课堂上安排一些巩固性练习,十分必要,这样做就能使学生不但明其理,而且成其能,把双基真正落到实处。]

(五)回顾总结,学习评价

1、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

师:今天的比赛各小组团结协作,发挥出色,先锋小组比其他小组略胜一筹,荣获今天的擂主,老师为你们祝贺 !但老师觉得另外三组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样值得老师喝彩!下面的机会留给你们互相出题考查,落后的小组还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哟! [设计说明:适当的总结和鼓励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了较好的评价,学生从教师赏识的话语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就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迎接更大的学习挑战。]

五、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景中被交流。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学们通过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等方式获得了对通分意义的理解。看着学生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我很开心,因为学生已真正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因为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结构,而且还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六、案例点评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探究式的学习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www.edudown.net/ 原文地址:http://www.edudown.net/teacher/jiaoan/xiaoshu/200710/17278_2.html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www.edudown.net/ 原文地址:http://www.edudown.net/teacher/jiaoan/xiaoshu/200710/17278.html

第五篇:《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70—7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读数,说数的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3)写数

999

345 870

106

(4)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61○56

45○47

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P70图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汇报

小结: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练习

(1)P70“做一做”

第一题,开始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同桌互相说说

第三题,开始说说你是概括什么来判断的。

3.数学游戏

(1)每人写出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然后四人小组中找出所写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每人写3个比970大的数,汇报后全班找最大数和最小数。

三、课堂练习

P72

4、

5、6

反思: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和“千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首先,由作比较引入,让学生回顾旧知,再导入新课。而后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能敢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上一篇:电商快递绩效考核表下一篇:大三班体育活动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