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思考与防范

2022-09-12

2011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处理规定>的通知》, 准确定义了何谓非正常死亡。所谓的非正常死亡就是指自杀死亡, 或者是遭遇自然灾害、他杀、虐待、意外原因等因素导致的人体死亡。而由于人体自然衰老或者是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死亡则被称为正常死亡。

近年来, 我国非正常死亡的数据在不断攀升, 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理论法学界、司法实务部门与新闻媒体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关部门也开展了积极的活动处理类似事件。但是, 整治效果却并不理想, 并未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因此, 针对目前常见的非正常死亡, 从其发生的原因来看, 除了制度不够完善外, 在执法上对其不够重视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根本性的在于制度设计时, 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的外在监督力度不足。所以, 为了确保正确行使侦查、羁押权利, 减少滥用的情况, 减少非正常死亡发生的几率。下面就从权利制约的角度入手分析防范非正常死亡的方法。

一、通过权利制约权力, 增强对在押人员权利的保护, 加强事前防范

作为公安机关监管的对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在押人员, 在其诉讼阶段, 除了要监管其人身自由外, 对其其他的权利则必须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保障。

(一) 完善现有羁押场所的建设, 改善环境质量

首先要完善羁押场所的硬件建设, 加大对羁押场所建设改造的投入力度, 重点做好基础建设、动态监控、医疗保障、监控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做好审讯室的规范性, 完善会见室与治疗室等环境场所。其次是要增加监管警力, 防止出现管理真空。三是对监管部门的建设要有长远规划, 尽量避免出现超量羁押等问题。

(二)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笔者认为, 切实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是民主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3月,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 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在进行侦查过程中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同时对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又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这些改进与增加的规定部分与律师法建立了有效的衔接, 对于从制度上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 保护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维护司法的公正性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法律意义。但自从实施新的刑事诉讼法之后, 聘请律师难、律师会见难仍是一个困扰各方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 我国完全可以在看守所内设立声讯电话, 嫌疑人可以通过这一设施与所需的事务所或者是律师进行沟通, 然后公安机关将其通知到相关单位, 这一措施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 同时也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 避免寻找辩护人过程中出现腐败情况。另外, 对辩护律师会见问题上, 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的贿赂犯罪案件等, 在进行侦查过程中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必须要由侦查机关许可外, 办案机关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 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看守所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安排辩护律师会见, 无须办案机关批准。

(三) 做好心理疏导和伤病救治工作

看守所的管教民警要针对不同的对象, 摸清其容易产生自残、轻生的思想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正视现实。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要及时就治, 实时开通绿色通道, 保障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

二、以权力制约权力, 通过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进行事中防范

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 国家的公检部门在进行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明确分工, 互相配合, 彼此制约。作为刑事诉讼的第一个关键阶段, 公安机关必须要接受另外两个机关的监督与制约。因此, 要想减少涉案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 关键是要将其置于整个案件中进行考虑, 全面思考。

(一) 检察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监督机关, 承担着刑事司法的监督职责, 因此, 其必须要在公安机关进行案件办理过程中进行监督, 发挥其职责, 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与管理。

首先必须要由检察机关批准刑事拘留。从整个国家的权力的建构情况来看, 刑事拘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延长这一期限, 这一权力必须要由国家检察机关批准, 这一行为就是对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执行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是一种对人民警察实实在在的保护。其次是检察机关对羁押场所进行巡视。笔者认为, 我国可以建立羁押场所巡视制度, 同时可以组织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媒介或者是社会的公众人员进行巡视, 让外界认识到羁押的具体情况, 提高这一行为的透明性, 提高社会对其认识。

(二) 加强对审判权利的监督与制约

从对现行法律规定及相关的司法解释, 对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 对正在侦查的案件, 法院无权对羁押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因此, 侦查权受到的制约力度并不大, 常会出现“权力真空”的情况, 这就给部分部门违法乱纪提供了便利, 导致侦查权被滥用, 而被羁押人员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获得法院应有救济支持。所以, 司法体制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要让公民了解到在面对公安机关行为有异议的情况下如何提出诉讼, 法院也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审查, 并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同时, 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 可以采取排除非法证据的方式。

(三) 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监督与制约, 内部监督制约工作同样要给予其高度的重视。通过教育管理, 提高执法水平, 严格落实办案规定的方法, 尤其是在采取强制措施的过程中, 针对犯罪情节较轻, 或者是生病、怀孕等特殊原因而不能羁押的情况, 要谨慎的采取限制其自由的措施。但对那些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则必须要遵守规定, 将其在制定的时间移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羁押, 不得将其滞留在办案场所内。

三、通过责任制约权力, 以责任追究进行事后防范

保障责任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而责任的制约则要注重改进权力者的行为与心理。面对非正常死亡, 必须要第一时间启动调查机制。相关机关在调查非正常死亡案件的过程中, 检察机关可以通知其同级的政府监察机关参与其中。监察机关的提前介入, 不仅可以加快案件的办理过程, 同时也可以发挥其监督职能, 增强案件审查的公平与公正性。而快速进行责任追究, 及时将案件的情况公布出去, 解开群众的迷惑, 同时也避免有心之人对其进行不正当的炒作。在非正常死亡案件调查结束后, 要区分不同情况予以及时处理。该处理的依法处理, 及时保护应该保护的, 不能为了平息当事人的怨恨而作不当追究。通过处理也能使责任警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警惕, 不再发生此类问题, 起到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除此之外, 必须要做到责任与权力相称, 严禁无限性扩张。我国刑法第247条规定了刑讯逼供罪, 同时对致人伤残、死亡的情况要依照刑法的第234、232条规定进行从重处罚的规定。这一规定对刑讯逼供行为给予了明确的处理规定, 加重了其刑事责任, 违背了主观与客观一致性的原则。按照这一规定处理, 不仅可以废弃其隐含的死刑, 同时仍然在刑法原则之内。唯有法律责任合理了, 才能实现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涉案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相关问题,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相应措施外, 我们还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有关人员的素质, 改进管理环境, 进而改进我国的司法水平, 推进法律进程。

摘要: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已经成为舆论、媒体跟踪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如何在实际工作和司法程序中运用司法权力对违法行为进行制约、防范和严惩, 从根本上杜绝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非正常死亡,制约监督,防范

参考文献

[1] 周小莉.防范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 2013.

[2] 孙悦.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审查制度规则[D].苏州大学, 2011.

[3] 叶旺春.论我国在押人员死亡调查制度之完善[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0.

上一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下一篇: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