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教学模式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汽修教学模式范文

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的教学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学。其次校企合作制度正在探索阶段,顶岗实习制度还应完善。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是分步骤稳步进行,改革所达到的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近期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应具有的能力:

(1) 能熟练应用汽车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汽车中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具备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的教具实训台的操作和考核。

(5)具备汽车美容与装潢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远期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投资计划,将继续加大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 能熟练应用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 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 具备汽车高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解决汽车疑难杂症的能力。 (5) 具备汽车美容与装潢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三、改革的方案

根据我校设备资源及师生的素质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1.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加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各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双证制”教育。因此,一定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而其前提就是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保证各项实习实训的时间足够。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

设备和现有学生的人数及素质状况,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中所占有的比例,使理论课占总学时的30%,实践课占70%,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精减优化专业课的设置 通过查阅各中职学校的专业介绍与教学计划,我们可以看到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主要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概论(汽车文化)、自动变速器等等。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并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认为必开的专业课应该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专业英语等。

3.处理好各专业课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避免重复学习 由于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加之教材编者考虑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使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出发,加强互相沟通与配合,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互相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努力做到互不重复、互不矛盾、互相补充,从而达到精减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

4.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有各有所长的老师分开授课 有的老师学历很高,理论课讲的有条有理。但是,实践上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这些老师很适合担任理论教学。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他们虽然不能把理论讲的很透彻、精辟。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适合做实践课的指导老师。因此,理论课有专门的理论课教师授课;实践课由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以确保实践课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加大高级技术人员的引进,可以聘请专职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与汽车修理厂或者汽车4S店联手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5.采用实物教学,加强理解 由于汽车的零部件很多,结构又非常复杂,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学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用手比画、用手在黑板上画图,是很难把内容表达清楚的。所以,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数字仿真教室进行“学中做,做中教”。只要见到实物,学生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就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大。

6.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 对于汽车的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单看懂实物的结构是不容易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的,因为这些结构不能动,能工作的又被外壳遮挡,看不到。如果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问题就简单多

了,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形式,使内部零件的工作情况和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看的一清二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改变传统的教案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案的要求要有标准的格式,教案的内容也要紧扣书本,教学的进程也是按教务部门固定的计划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由于课时和授课内容的限制使得教师对授课内容很少有新知识的添加。对于这种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矛盾,我们专业要对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手写的讲义、提纲、课件等等只要是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教案的内容也不一定非是课本内容不可(将来本专业要有一套自己编制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写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对于那些理论性强,学生听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省去,给学生增加一些通俗易懂、又经常应用到的内容。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知识教材上是没有的,这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就要及时的补充,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信息、新动向,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

8.改变学生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按时、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学生所学知识都在作业本上显现出来,这种作业与我们的汽车专业的特点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显现和发展。我们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改革:首先,作业的

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课件,也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学生制作的电路控制等等。其次,作业的题目设计不搞一刀切、统一化,作业题目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出个性化的题目,即作业题可以设计多个,供各类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的题目就说明他对这个题目有兴趣,也有一定知识积累,他自然就会很用心的、努力的去做这个题目,效果自然也会很好;作业题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是实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汽车某一部件或机构的新设想等等。只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都可以是学生的作业。

9.加大师生与外界的交流 我们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却天天喊提高水平、提高素质、提高质量、提高知名度是不现实的,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要真正的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与外界交流。对于老师,要定期去外校学习、观摩,去汽修厂或者4S店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经常的参加一些技能比赛,不但在校内比赛,还与其他的学校比赛,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差距,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四、今后改革的方向

1.需要不断完善汽车专业结构机制;

2.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从岗位工作需求出发构建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3.加强现行场地的改造和设施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4.加强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重点建设机电方向、钣喷方向、商务方向和美容装潢方向);

5.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 6.要有多媒体教室采用软件教学,这样既节省资源又使学生易学易懂。

7.给教师提供编写教材的条件,使教师能编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好教材。

8.精简基础课,增加专业课。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汽车维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短的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飞速发展,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 ,汽车产能不断扩大。很多汽车制造厂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将汽车新要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几年缩短至不到一年,而且每款新车都体现了当今最新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

修技术的进步,汽车维修行业正朝着设备现代化、资讯网络化、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的方向发展,修理模式已由传统的拆卸修理型转变为诊断换件型。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的重要特点,汽车维修业也正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且对于维修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

汽车维修市场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正在被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企业所替代。高科技的维修设备、高技术的人员、现代化的管理等等正在接管往日落后、陈旧的汽车维修企业,并给企业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命,推动着汽车维修市场的进步发展。可以相信,未来的汽车维修市场也会象汽车工业一样,继续向高科技迈进。

(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操作层、管理层,掌握现代汽修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包括硬件、软件)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我校在现有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陇西县运输公司、甘肃国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陇西鸿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陇西恒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制,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1)校企结合阶段

第一、二学期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数字仿真教室、企业生产岗位,在汽车驾驶、汽车电路维修、汽车动力维修、汽车钣金维修、汽车美容、汽车装潢、汽车营销等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场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数字仿真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教”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重点培 9

养汽车电路维修、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发动机、钣金工艺及车身检测、汽车美容与装潢等基本技能。

(2)工学交替渗透阶段

第三、四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渗透”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包括发动机基本维修能力、汽车车身修复与检测、汽车底盘维修能力等,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置换和弹性学制为基础,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订单培养。②半工半读。③项目导向。④以赛代练。建立大赛与选修课程学分置换机制,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⑤以训代学。到企业、兄弟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参加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专项进修培训,认可进修培训结果和相应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能力要求和就业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以上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修读。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延长该阶段的实训时间(但全部学习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年)。

(3)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在最后一年到企业,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总之,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工艺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本条件,在维修诊断技术方面正在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作为现代汽车行业人才,要熟练掌握各先进仪器,如故障诊断仪、解码器、万用表等。同时,随着维修管理制度的不断科学化,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基本原则,汽车检测技术与不解体诊断技术为前提,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已成为汽车维修业的服务准则。为了适应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开展模块化教学,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校企强强联手、工学渗透结合,使我校的汽车专业朝着更专业化、规范化、技能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汽修专业教学感悟

黄梅理工学校

胡凯

作为一名汽修专业课教师,我来到黄梅理工学校已经有三年了,在这三年的专业教学中,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汽修专业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相对紧密的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学习汽修专业的基础,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检验理论的最佳标准。

理论是基础,然而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个理论确实一个大难题。汽修的理论知识并不像别的学科那样有趣,它的理论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平淡的课堂往往会使一些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昏昏欲睡,这样就会大大的削弱课堂的教学效果。

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不能局限在黑板和粉笔之下。我们要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充实课堂使课堂“活化”。在上课之处先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用来介绍今天这节课所讲的零部件的结构或者工作原理,在视觉上先给学生们一个冲击;然后在结合从实训室拆卸下来的实物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们对这个零部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研究这个零部件;最后由教师总结,举例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说明这个零部件在现实中有什么用,让学生深刻的记住今天所学的知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标准,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路线

我们的教学现状大部分时间是待在课堂,然而汽修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汽修专业必须走向实践。长时间的课堂教育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这样会不利于教学。合理的安排实训能够及时的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东西有用,只有这样才能持久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实训并不能是简单的操作,这中间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的去指导,让学生分组实训,相互监督,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讨论问题,同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操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才能学到对他们有用的操作技能。要做到在实训中检验理论,在理论中发现实践操作方法。不断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才能有提高。

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汽修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训,为了让学生熟悉每个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我们需要不断的对一个零部件进行拆解和装配,刚开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往往只持续了几个星期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一点上我想了很久,我时常带着学生在黄梅的各大修理厂走动,带着他们到我们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参观和实地操作,这样让学生们保持对汽车的新鲜感,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同时我还会时常的夸奖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渴望,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这三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感悟,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第三篇: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反思

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那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当然,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如在发动机教学中,要一改以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要在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上体验学习内容的氛围下进行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应注意充分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的整合。学生能充分地与实物、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学习了起动机的组成与构造,体验了实物的直观优势。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用拆装起动机的步骤来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体**论与实践一体化,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有能力的体现。

二、以分组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学方式,采取了"自主探究,启发教学"的新教法,将日常故障、问题思考、讨论与交流借助实物、探究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教学的主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的有机整合,巧妙化解了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步骤逐渐明晰,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现了教学的亮点。在实操过程中,老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你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案设计深刻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能有效地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值得提高的地方。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应更加贴切点,应更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应更好地管理课堂。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小组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编写软件,服务于学校的各个部门。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老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合格人才,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理论和技术,以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做好中职学生汽修专业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式及社会的各种挑战。

第四篇: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关于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看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种教给学生怎样对汽车进行维修,怎样对汽车进行检测等的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强调技能性的工科类专业。

为使我校的专业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够用、实用、能继续发展深造。也为使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进行的更顺利,使学生更能突现专业性。故我们需要将教学进行一次合理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中改。

目前有很多教师,当然不仅是汽修教研组有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各组亦有同样的教师,抱着“得过且过”,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以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对其他同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的思想意识。要让教师感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不得不好好工作努力工作;让其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故我建议适当的给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考核学生即是考核教师等方法来改变教师的这种不积极的思想观念。

(二)从管理制度上改。

管理制度,关系到一个群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速度,所以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专业的管理需要有比较专业的人士参与,尤其是在实验实训主管方面一定要有一个很专业的人士来任职,并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协调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不怕背负责任。所以要求,在需要实习时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当提前作好如下准备:

1)应该与实习单位领导提前三天到一周时间进行学生实习工作的协商,确保实习按时进行。

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当与实习指导教师配合,对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确保实践实习能够顺利进行。

3)对于学生的实习时间、内容、考核方法等应该由相应科目的任课老师来制定。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该提供很好的实践实习保障。确保实践实习与理论教学能够有机结合。

(三)从课程设置中改。

汽修专业不同于我校的其他专业,学好汽车修理必须具备相应的一些机电液方面的知识及语言组织方面的知识。因为汽车是机电液的一个综合体,另外汽修专业还必须要会一些简单的公文写作。如:总结、收条等等。故我们经过教研组的研

讨,把《钳工》、《制图》、《液压》、《汽车材料》、《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电焊〉〉、〈电工与电子技术〉、〈维修企业服务〉等八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建议放置在第一学年进行。由于职业教育在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时间改为两年。故我们将在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进行传统车系构造原理检修;现代新技术等的学习。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觉得应该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理论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1;严抓实践教学。

(四)从教学设备中改。

实践教学要以我们的教学硬件设备为后盾。但我校目前所具有的硬件设备远远不足以满足现在汽修专业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建议与某修理厂进行联合或引进相应的教学设备。建立起我校自己的实训室。如:传统汽车发动机实训室、传统汽车底盘实训室、传统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传统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ABS制动系统实训室、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陈列室、钳工实训室、电焊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等十二个实训室。各任课教师管理自己的实训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使用的冲突,也可以灵活机动的安排实践教学。

(五)从课本内容中改。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汽修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偏重面亦不同,每位教师对同一本教材的看法也不同,虽然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但仍难避免对同一本教材产生意见分歧的现象。故,我组建议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应该定哪个版本或哪种书均由该任课老师自己决定并要以“实用、够用、发展”为依据,通过组内的商定。这样该教师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本教材的特长来带好学生。

(六)从教学方法中改。

有了好的教学设备,好的教课书,好的工作态度等,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好的比较理想合理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主要以学生的技能为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使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1:1的比例进行,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合理的穿插教学,让实践与理论得到充分的结合。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出合理的课程计划既有理论的教学计划也有实践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有步骤的教学。

宣志勇2012-10-23

第五篇: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摘要: 本文对汽修专业实行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六点措施,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行办法。

关键词:汽修;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汽修专业毕业生在汽修行业从事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维修;另一类是汽车服务。这两类工作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在培养汽修专业人才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不少汽修专业教师对教学模式做了很多富有创新性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专业教学中。笔者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整理,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并结合新的职教理论,总结出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实际工作情景的教学场所

汽修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基于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教学场所也应由传统的课室向具有鲜明工作特色的实训车间或一体化教学场所转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校汽修专业实训场室是以汽车各系统或零部件为实体的学科实训场室,这些设备主要满足了学生对汽车各系统或具体零部件的结构认识、原理理解、拆装检修技能训练,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能力、故障排除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技能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符合汽车维修实际情景的教学场所,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特色的实训场室,以培养学生的各项动手能力。

二、实施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模式

汽车维修的工作过程是发现故障,判断故障性质,制定维修方案,实施维修方案,检验维修效果,以及对维修过程进行反思的系列活动。它要求维修人员能在行动过程中构建出一套自身独有的工作知识体系。目前大部分职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是以汽车系统结构认识、汽车系统原理理解、汽车部件拆装检修、汽车故障排除思维训练为主的平行学科知识储备教学,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实际工作任务设置汽车故障排除的教学项目,通过真实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协助学生排除汽车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关键的操作技能、维修技巧及关键知识予以指导,学生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行动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关键能力。

三、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已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由于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致使在一体化课室里仍出现“先理论传授再进行实践”或者“先实践再开展知识教学”的现象。这样做表面上看

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并结合使用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法都是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教会学生掌握独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估学习效果和构建理论与技能的方法。同时,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较好选择,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编写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材料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授课是教授书本上的显性知识,以学生储备知识的多少为评价标准。而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注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否按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编排教学材料,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过程中的教学材料应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特征,将传统的学科知识按照工作过程的行动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在编排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避免编写出的教学材料只是工作过程的顺序而已。

五、帮助学生适应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课程教学,课堂的中心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景也是模糊地存在。这一教学模式,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文化基础薄弱的职校生,势必行不通。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但这种基于实践工作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一直接受掌握的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在初期接受时会产生不适应,甚至不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仍被动地等待教师的指令,不会对学习过程作出积极主动地响应,这将导致学生在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后产生“学习效果不明显,知识的获取量还不如传统教学的多”的看法。基于此类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使其能够较好地适应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六、建立评价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考试大多采用的是结果评价体系,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知识的储备情况,这种评价方式的确能一定程度地激励学生,但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应有以下的突破:首先,将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的三维立体的评价模式,其中应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做的努力作为评价的重点;其次,改变学习结果评价模式而转向专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重点评价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最后,由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转向对其工作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完成各工作项目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行动是否规范、计划是否周详等。值得注意的是,职校生对于这种新的以工作过程为主的评价体系仍然很陌生,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以便其更快地适应新的评价方式

简而言之,汽修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优势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学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由知识储备向提升工作技能的大转变。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赖俊辰 见习编辑邱丽

上一篇:棋社活动总结范文下一篇:庆七一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