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案例汽修

2022-07-07

第一篇:教学改革案例汽修

职汽修典型案例

“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让职业教育更具活力

-----汽车维修专业成功办学典型案例

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自成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以来,从基础调研入手,紧扣顶层设计,细化建设任务,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训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依托,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汽修专业从开办以来,一直是我校的热门专业。随着学校对本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本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都在不断完善

一、实施背景

挖掘问题——汽修专业面临普遍困境定位是关键

中职汽修专业是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市场对汽修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造成了汽修专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的现象产生。同时,汽车行业又是一个技术更新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各项高科技产品(ABS,BBS,GPS 等)使用到汽车的生产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对于教师的知识储备、实操能力,对学校的汽修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学生方面,中职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能力较弱,积极性差,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自身规划。对专业的前景不明了,为了毕业而学习,不能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学校方面,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师,有的有汽修经验,却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有的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却没有实践能力或者经验。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落后。实习内容与汽修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实习基地建设落后,设备简陋、陈旧、不配套。

二、主要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在汽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瞄准了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根源,探索以一种市场化的手段来探索和尝试“引产入校”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校企联动机制推动国家示范校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增强我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更有助于企业领先一步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具体措施

1、创新突破——校企合作赋予持久生命力,“利益”是关键

校企之间要实现深度、长久的合作必须建立起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运作机制。依托企业主体,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和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是一种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无论是在满足六安市产业发展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需求方面,还是在促进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带动区域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盘活多元化办学就业模式,既可以让汽修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后)就到企业实习培训,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使培养的汽车修理专业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又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的培养体制紧紧地与市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共建汽修专业实习基地,依托企业经营管理优势,让企业积极参与盘活校内国有资产,开展好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产权托管、重组并购等相关业务,可以使相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对相关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经营的目标。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由于汽车修理企业大多数为小型企业,部分软硬件设施不够齐全,专业人才不多、理论知识欠缺,工作为间歇性。因此,通过与学校合作,既可为公司增添技术力量,提高公司部分工作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利用部分学校资源,加强企业与学校或专业人才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树立起社会服务型的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校学习期间,就有充分的机会直接进入企业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完善结合,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更平稳地、更快地完成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过渡。 由此可见,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依托企业主体和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实现校、企、学生之间“三赢”的模式,为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多元化的实习培训注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力。

2、目标明确——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

汽修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技能人才为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汽修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实现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生产检测、技术咨询、服务认证和传承汽车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中职院校的整体建设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目标:

1.创新: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中职院校基于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建立“引产入校”新模式,力争在贵州省中职院校或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2.突出特色:通过校企共建汽修专业实习基地,突出汽车维修专业品牌特色,在全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提升能力:通过校企共建我校汽修专业实习基地,学校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学校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科学决策、战略规划、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师资、管理、服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改革创新精神、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3、打造优势——以市场化规则,定教学实训标准

我校校外实训基地成立后,便以市场化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确保了我校汽修专业学生教学与实训的功能,更通过市场的严格检验,自身获得了快速的成长和发展,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1、人力资源丰富

通过整合本县汽车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并引进技术人才。通过与行业内企业合作紧密,在汽修标准化操作、汽配信息采集、网络宣传推广等方面,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打造出一支储备丰富、专业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团队。

2、汽车维修设备齐全

我校借助当地汽修龙头企业以配备的整套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包括钻床、电气焊设备、空气压缩机、换油设备、轮胎轮辋拆装设备、车轮动平衡机、总成吊装设备、悬架试验台、喷烤漆房及设备、侧滑试验台、制动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底盘测功机等现代化的汽修设备,来满足现代化、一体化教学需要。

3、规章管理制度明细

我校汽修专业根据企业标准,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规章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件材料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实训车间管理制度、实训车间教师管理制度等。

四、保障措施

严格遵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1、建立健全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等。

2、建立健全各项规范的管理制度

五、成果与示范

——搭建企业与汽修专业学生的对接平台

我校不仅立足于搭建我区汽车修理专业教学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更希望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建设成为“企业与汽修专业学生的对接平台”,全面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在兄弟院校汽车专业中的名誉度,吸引更多外部企业参与共同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实习基地各方面资源服务社会。 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通过建设实习基地,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形成“三赢”(企业、学校、学生),从而使实习基地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实施了“课内教技能,课外练技能、积极考技能、毕业多技能、就业凭技能”的技能教育模式,通过明确专业技能训练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专业技能比赛,及校外技能大赛,目前共有 10多名学生获奖省市级奖;定期组织专业技能考核,鼓励学生考证,鼓励学生“双证”毕业,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通过合作企业挂职实践锻炼、开展企业调研、专项课题研究、企业内技能认证、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等方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中职教育提供师资保证,也为部分教师成功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4.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聘请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具体完成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 满足中职教育适应企业技术、业务、管理发展要求。

5.实训基地建设

到目前为止共9个实训室,即汽车发动机、汽车美容,汽车底盘,汽车空调、汽车电路、汽车性能检测等。让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在汽车基础知识、汽修标准化操作、汽修质量检测、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专业方面问题的能力。

6.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一方面紧跟汽车行业发展步伐,建设新能源汽车与绿色维修汽修汽保行业实习培训基地,另一方面面向安徽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市场,以“汽车维修专业”带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市场营销等专业协调发展,再者,逐步发展汽车美容整形技术,完善学校汽车产业专业设置。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实现“把实习基地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生产检测、技术咨询、服务认证和传承汽车文化于一体的特色中职院校”整体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本部自成立以来共有100多名毕业生,部分学生是企业直接指定人选,成为企业骨干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他学生基本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应岗位。我们长期与本地的汽车行业合作,部分学生选择在当地的汽车公司或修理厂工作,解决了本地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目前德江的大小修理厂有上百名我校毕业生。

六、体会与思考

通过近年来“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在实施“阶2+1”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2+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以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必须逐渐提高,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且各个阶段应认真落实到位,避免流于形式。

3、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一项整体工程,全校应充分挖掘、整合学校有利的教育资源,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技能型人才培养,从涉及的内容看,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从涉及的部门看,有教学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因此,只有各部门认识到位,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方能取得实效。

第二篇:汽修典型案例初稿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优卡曼 成就你的精彩未来

——“订单培养 共建实训基地”

一、背景及意义

巩义市位于中岳嵩山北麓,黄河南岸。伊洛河和黄河在这里汇流,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经济发达。2011年6月1日正式成为省直辖扩权县级市,城市规模位居郑州县级市首位。

巩义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较高。近几年,旅游业、网购、快递物流业的发展,也使得巩义市私家车拥有量逐年增加,这也给汽车维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汽车维修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不解体检测诊断”的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已成为维修业的高标准服务准则。甚至出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含量增高,专业人员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汽车维修已经向“七分诊断”的汽车维修工程师和“三分修理”的一般技术工人转换。

虽然我市汽车服务行业的车源、车种、服务对象以及维修作业形式已发生新的变化。但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维修工人队伍中,高级工以上仅约占10%。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荒,招不到成熟的维修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工人。而大多数维修服务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专业工作岗位也逐年增多,因此,我市汽车维修行业需要大量具有适应发展的高技能型的人才,

我们学校正是瞄准这种市场需求契机,乘着示范校建设的东风,搭上了校企合作的快车。为使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壮大,提升办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扩大学校办学知名度,经过多方努力,在巩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上海一汽大众合众汇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立了“优卡曼”订单班。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服务。

“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新模式。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协商,以岗位需求为育人目标,双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中锐集团联合的4S店和一汽大众合众汇金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岗位训练,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对学生进行定向订单培养,很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

二、工作目标

(1)校企合作,构建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2)以中锐教育集团联合的4S店和巩义一汽大众合众汇金公司为载体,培养基础扎实、熟练操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汽修专业品牌特色。

(3)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共促巩义汽车产业经济发展。

三、工作过程

(一)与企业对话,“两听一用心” (1)两听

“倾听”企业要求,了解岗位用人标准,“倾听”老总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的意图描述,捕捉校企合作聚合点。

学校与合众汇金有限公司初次接触时,公司总经理到学校要10名汽车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期兼职,主要负责公司客户的接纳与信息登记工作,介绍了该公司成立的背景、经营项目、发展区划、用人标准等。当捕捉到"为巩义市的经济发展和汽车用户服务,促进巩义市汽车维修业发展、提高巩义市汽车服务人才的素质"的信息后,学校立刻决定设法抓住这一契机,努力满足企业需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

(2)"一用心" 依据企业不同的岗位要求,学校用心挑选思想品德良好、职业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身心健康的学生到企业去,确保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并能服从企业分配,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推荐的10名学生一次性通过企业面试,并以优异的实习表现赢得企业的高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度赞扬,为后来校企订单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与企业有效对接,实现校企融通 (1)实现学校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项目的对接 学校为了与企业实现良好对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参照中锐教育集团提供的教学计划表,与企业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一起对“优卡曼”订单班的教学计划表进行讨论和修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组织课程体系,采购、研发教材。并共同了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来实现现课程内容与生产项目的对接。

改变教学模式,对订单班采用小班教学,30人一个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由从讲台讲授、灌输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

采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工作流程导向法”等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培训,将企业实景搬进课堂,把课堂变成车间,把车间变成课堂,按照汽车企业的工作流程安排组织教学,最大程度地在课堂上再现企业的工作场景。教师和学生分别兼具师傅和徒弟的双重身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参与到汽车服务实践中,在实践岗位中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熟练掌握汽车服务行业的全过程操作技能。

(2)实现学校的"因材施教",与企业"因人定岗"对接 学校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职校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骗低,但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教学内容上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能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订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具备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

联合中锐教育集团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中锐教育集团给我们学校一次性投资80多万,购进整套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包括:电气焊设备、空气压缩机、换油设备、轮胎轮辋拆装设备、车轮动平衡机等:吊装设备、悬架试验台、喷烤漆房及设备、侧滑试验台、制动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底盘测功机等现代化的汽修设备,来满足现代化、一体化教学需要。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实习车间一座,有机地将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室两个,供学生观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看维修视频,汽车构造。零部件结构图等,同时满足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共同要求,将课堂变成车间,很好地实现“教学做””理实一体化”。

在校外,同巩义合众汇金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使公司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带学生到那里进行实习演练,让学生学习汽车服务接待、销售、维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社会和企业经验, 为以后成为一个“多精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四)共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技能型人才,必须有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优秀技能的教师队伍。

1.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课程教学设计为切入点,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打造一支专业师资队伍。要求教师要“做中学”,从“完成一个项目”入手,带着“项目”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搭建各种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外聘名师与校内骨干教师结对、校内骨干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实践等。

3.外聘专家、企业行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引领和技能训练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实践操作。同时引入企业文化。

4.和中锐教育集团联合,利用假期,由他们的专业技师结合企业需求,免费对我们的教师进行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

(五)考核 就业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对“优卡曼”订单班的学生,我们改变了用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反馈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考核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理论考试全部由中锐教育集团提供内容,网上答题、网上阅卷、网上反馈,实践操作能力由中锐教育集团派专人到学校实地测试。每年考核一次。两年测试合格后,安排到中锐教育集团联合的品牌4S店顶岗实习一年,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安排就业。

(六)初步建设成效

(1)学校建成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经过校企联合,学校与企业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巩义合众汇金有限公司成为学校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解决了学校实训设备和学生就业的问题。

(2)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优卡曼”订单班的30名学生全部在校外基地及其他相关企业实习就业,并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有三人获得河南省

一、二等奖。

(3)学校成为合作企业的育人基地

巩义合众汇金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自建立以来,员工团队大部分由学校毕业生和工学交替的学生组成,他们热情的态度、真诚的笑容,周到的服务、娴熟的操作、善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意的提醒、合理的建议都在巩义汽车服务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成为发展共同体

学校为企业摆供重要的技术人才保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稳固的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了娴熟的技术指导和就业保障,携手合作,实现了三方共赢。

(5)学校与企业共同繁荣。提升了办学质量,增加了知名度。扩大了二者在职教界及行业内的影响力。

四、订单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1.订单培养是"三链融合"合作模式的有效途径 教育链 “ 优卡曼”订单班

企业链 一汽大众合众汇金有限公司

利益链 学校 盘活多元化办学就业模式,增强学校综

合实力 提高知名度

企业 增添技术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扩大社会

影响力

学生 锻炼动手能力 增强竞争意识 平稳、快

速完成角色过渡

2.订单培养是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交流的桥梁 在学校派送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实训时,会派专职实习教师,一方面协助企业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全方位向企业专家学习企业岗位标准,回校后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们提前熟悉企业要求,为进入企业做好顺利过渡。

3.订单培养模式是学校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团队的直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通车。

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多年来一直秉承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为郑州地区培养了大量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学校本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精诚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这样校企双方很融洽地走在了一起。

五、小结与体会

通过订单培养,学校为企业培养出大批懂理论,能动手,会科研、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了企业人才匮乏的困难;也解决了学生实习就业的难题。这些成果的取得,证明我们的“优卡曼”订单培养是成功的,是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典型体现。

第三篇: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关于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看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种教给学生怎样对汽车进行维修,怎样对汽车进行检测等的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强调技能性的工科类专业。

为使我校的专业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够用、实用、能继续发展深造。也为使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进行的更顺利,使学生更能突现专业性。故我们需要将教学进行一次合理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中改。

目前有很多教师,当然不仅是汽修教研组有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各组亦有同样的教师,抱着“得过且过”,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以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对其他同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改的就是教师的思想意识。要让教师感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不得不好好工作努力工作;让其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故我建议适当的给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考核学生即是考核教师等方法来改变教师的这种不积极的思想观念。

(二)从管理制度上改。

管理制度,关系到一个群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速度,所以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专业的管理需要有比较专业的人士参与,尤其是在实验实训主管方面一定要有一个很专业的人士来任职,并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协调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不怕背负责任。所以要求,在需要实习时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当提前作好如下准备:

1)应该与实习单位领导提前三天到一周时间进行学生实习工作的协商,确保实习按时进行。

2)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当与实习指导教师配合,对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确保实践实习能够顺利进行。

3)对于学生的实习时间、内容、考核方法等应该由相应科目的任课老师来制定。生产实习处与教务处应该提供很好的实践实习保障。确保实践实习与理论教学能够有机结合。

(三)从课程设置中改。

汽修专业不同于我校的其他专业,学好汽车修理必须具备相应的一些机电液方面的知识及语言组织方面的知识。因为汽车是机电液的一个综合体,另外汽修专业还必须要会一些简单的公文写作。如:总结、收条等等。故我们经过教研组的研

讨,把《钳工》、《制图》、《液压》、《汽车材料》、《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电焊〉〉、〈电工与电子技术〉、〈维修企业服务〉等八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建议放置在第一学年进行。由于职业教育在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时间改为两年。故我们将在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进行传统车系构造原理检修;现代新技术等的学习。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觉得应该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理论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1;严抓实践教学。

(四)从教学设备中改。

实践教学要以我们的教学硬件设备为后盾。但我校目前所具有的硬件设备远远不足以满足现在汽修专业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建议与某修理厂进行联合或引进相应的教学设备。建立起我校自己的实训室。如:传统汽车发动机实训室、传统汽车底盘实训室、传统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传统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ABS制动系统实训室、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陈列室、钳工实训室、电焊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等十二个实训室。各任课教师管理自己的实训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使用的冲突,也可以灵活机动的安排实践教学。

(五)从课本内容中改。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汽修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偏重面亦不同,每位教师对同一本教材的看法也不同,虽然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但仍难避免对同一本教材产生意见分歧的现象。故,我组建议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应该定哪个版本或哪种书均由该任课老师自己决定并要以“实用、够用、发展”为依据,通过组内的商定。这样该教师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本教材的特长来带好学生。

(六)从教学方法中改。

有了好的教学设备,好的教课书,好的工作态度等,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好的比较理想合理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主要以学生的技能为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使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1:1的比例进行,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合理的穿插教学,让实践与理论得到充分的结合。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出合理的课程计划既有理论的教学计划也有实践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有步骤的教学。

宣志勇2012-10-23

第四篇: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改革之浅谈

汽修专业 汪泱福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训课堂教学现状还是围绕“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教师独操作,学生众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永远是被动的接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场地上仍然拘泥在“讲理论在教室,教操作在实训室”,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的脱节。这样的实训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有效拓展,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创新能力。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

实训课堂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机械式的模仿操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创新能力,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教师从旁引导的创新教学模式,不能只注重“教”而缺失学生的“学”。课堂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二)实训教材缺乏指导性

实训课使用的教材缺乏有效的指导作用,更多的偏重于汽车结构、原理性的讲解,实际操作的要领和图片展示太少,不能直观的让学生领会如何操作,没有突出教材的指导性。专业教师应根据学校自身的设备情况,进行实训课指导书的编写,并辅助篇幅式的操作图片和文字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操作步骤,提升学习积极性,切实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三)“双师型”教师匮乏

在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中,“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很多教师是从大专或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实训课堂进行教学,缺乏在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授,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而很多在企业工作,有着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技师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不能将自身操作技能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能做不能讲。这样的一种窘境导致现在的实训课堂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改革的目标是在实训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建立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实训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采取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灵活教学方法,把实际工作过程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零对接。

(一)创新实训课堂教学模式

以汽车维修店实际工作任务或流程制定课程标准, 以企业岗位的真实工作情景与专业实训课程融合,以此来制定一门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课程安排上要以实际工作过程构建实训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做的一体化。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如汽车钣金、喷漆、发动机拆装、汽车维护、底盘等项目。以任务驱动法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指导教材

传统意义的授课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评价标准。而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否按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编排教学材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材料应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特征,将传统的理论知识按照工作过程的行动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在编排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避免编写出的教学材料只是工作过程的顺序而已。根据这一特性我们的实训课教师应该结合本校设备情况对实训教材进行合理编排,真正让我们的实训指导书起到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标准。

(三)建立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实训课教师要加强实训操作的培训,可以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让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实训操作的指导,加强新老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安排这些老师真正走入企业,走上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学习,真正了解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同时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的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因为这类教师都是来自于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处理实训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予以延伸和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为了更好的让这些企业教师进行教学,也要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的培训,加强这类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的能力,打造一支真正的“理论能讲,实践能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构建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场地

改善传统单一的实训室, 构建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场地,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融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实训室的布置可以参照汽车4S店,墙面设立汽车厂家的企业文化,打破实训室与教室完全分离的实训教学,建立既能进行理论讲解又能进行实训操作的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同时实训场地布置要求符合汽车市场中汽车厂家的维护规范及要求。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上课如上岗,上学如上班的实际工作环境,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素养和职业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实实训课堂

现有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实训教学,需要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训课堂中适当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课件,运用大量图片、动画及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学习的知识。在推广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在讲授零部件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时,尽可能利用电教板,并结合现场和实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明了。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和实物教学、项目教学的结合,并适时适当的使用,这样的实训课堂会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实现零对接。

三、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师,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求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训课堂教学中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第五篇: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的教学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学。其次校企合作制度正在探索阶段,顶岗实习制度还应完善。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是分步骤稳步进行,改革所达到的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近期目标

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应具有的能力:

(1) 能熟练应用汽车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汽车中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具备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的教具实训台的操作和考核。

(5)具备汽车美容与装潢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远期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投资计划,将继续加大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 能熟练应用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 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 具备汽车高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 具备一定的解决汽车疑难杂症的能力。 (5) 具备汽车美容与装潢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三、改革的方案

根据我校设备资源及师生的素质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1.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加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各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双证制”教育。因此,一定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而其前提就是在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保证各项实习实训的时间足够。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

设备和现有学生的人数及素质状况,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中所占有的比例,使理论课占总学时的30%,实践课占70%,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精减优化专业课的设置 通过查阅各中职学校的专业介绍与教学计划,我们可以看到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主要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概论(汽车文化)、自动变速器等等。从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并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认为必开的专业课应该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专业英语等。

3.处理好各专业课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避免重复学习 由于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加之教材编者考虑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使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甚至互相矛盾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出发,加强互相沟通与配合,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互相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努力做到互不重复、互不矛盾、互相补充,从而达到精减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

4.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有各有所长的老师分开授课 有的老师学历很高,理论课讲的有条有理。但是,实践上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这些老师很适合担任理论教学。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可以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他们虽然不能把理论讲的很透彻、精辟。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适合做实践课的指导老师。因此,理论课有专门的理论课教师授课;实践课由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以确保实践课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加大高级技术人员的引进,可以聘请专职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与汽车修理厂或者汽车4S店联手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5.采用实物教学,加强理解 由于汽车的零部件很多,结构又非常复杂,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学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用手比画、用手在黑板上画图,是很难把内容表达清楚的。所以,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数字仿真教室进行“学中做,做中教”。只要见到实物,学生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就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大。

6.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 对于汽车的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单看懂实物的结构是不容易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的,因为这些结构不能动,能工作的又被外壳遮挡,看不到。如果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问题就简单多

了,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形式,使内部零件的工作情况和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看的一清二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7.改变传统的教案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案的要求要有标准的格式,教案的内容也要紧扣书本,教学的进程也是按教务部门固定的计划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由于课时和授课内容的限制使得教师对授课内容很少有新知识的添加。对于这种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矛盾,我们专业要对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手写的讲义、提纲、课件等等只要是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教案的内容也不一定非是课本内容不可(将来本专业要有一套自己编制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写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对于那些理论性强,学生听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适当的省去,给学生增加一些通俗易懂、又经常应用到的内容。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知识教材上是没有的,这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就要及时的补充,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信息、新动向,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

8.改变学生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按时、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学生所学知识都在作业本上显现出来,这种作业与我们的汽车专业的特点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显现和发展。我们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改革:首先,作业的

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课件,也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学生制作的电路控制等等。其次,作业的题目设计不搞一刀切、统一化,作业题目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出个性化的题目,即作业题可以设计多个,供各类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的题目就说明他对这个题目有兴趣,也有一定知识积累,他自然就会很用心的、努力的去做这个题目,效果自然也会很好;作业题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是实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汽车某一部件或机构的新设想等等。只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都可以是学生的作业。

9.加大师生与外界的交流 我们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却天天喊提高水平、提高素质、提高质量、提高知名度是不现实的,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要真正的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与外界交流。对于老师,要定期去外校学习、观摩,去汽修厂或者4S店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经常的参加一些技能比赛,不但在校内比赛,还与其他的学校比赛,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差距,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四、今后改革的方向

1.需要不断完善汽车专业结构机制;

2.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从岗位工作需求出发构建技能教学课程体系);

3.加强现行场地的改造和设施完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4.加强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重点建设机电方向、钣喷方向、商务方向和美容装潢方向);

5.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 6.要有多媒体教室采用软件教学,这样既节省资源又使学生易学易懂。

7.给教师提供编写教材的条件,使教师能编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好教材。

8.精简基础课,增加专业课。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汽车维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短短的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飞速发展,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 ,汽车产能不断扩大。很多汽车制造厂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将汽车新要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几年缩短至不到一年,而且每款新车都体现了当今最新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

修技术的进步,汽车维修行业正朝着设备现代化、资讯网络化、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的方向发展,修理模式已由传统的拆卸修理型转变为诊断换件型。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的重要特点,汽车维修业也正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且对于维修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

汽车维修市场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正在被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企业所替代。高科技的维修设备、高技术的人员、现代化的管理等等正在接管往日落后、陈旧的汽车维修企业,并给企业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命,推动着汽车维修市场的进步发展。可以相信,未来的汽车维修市场也会象汽车工业一样,继续向高科技迈进。

(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操作层、管理层,掌握现代汽修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包括硬件、软件)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我校在现有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陇西县运输公司、甘肃国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陇西鸿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陇西恒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制,构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1)校企结合阶段

第一、二学期充分利用工学一体教室、数字仿真教室、企业生产岗位,在汽车驾驶、汽车电路维修、汽车动力维修、汽车钣金维修、汽车美容、汽车装潢、汽车营销等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场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数字仿真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教”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重点培 9

养汽车电路维修、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发动机、钣金工艺及车身检测、汽车美容与装潢等基本技能。

(2)工学交替渗透阶段

第三、四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交替渗透”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包括发动机基本维修能力、汽车车身修复与检测、汽车底盘维修能力等,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置换和弹性学制为基础,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订单培养。②半工半读。③项目导向。④以赛代练。建立大赛与选修课程学分置换机制,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⑤以训代学。到企业、兄弟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参加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专项进修培训,认可进修培训结果和相应学分。

学生可以根据能力要求和就业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以上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修读。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延长该阶段的实训时间(但全部学习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年)。

(3)顶岗实习阶段

学生在最后一年到企业,通过岗位锻练,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总之,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和新的工艺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本条件,在维修诊断技术方面正在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作为现代汽车行业人才,要熟练掌握各先进仪器,如故障诊断仪、解码器、万用表等。同时,随着维修管理制度的不断科学化,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基本原则,汽车检测技术与不解体诊断技术为前提,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已成为汽车维修业的服务准则。为了适应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开展模块化教学,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校企强强联手、工学渗透结合,使我校的汽车专业朝着更专业化、规范化、技能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军训开营仪式方案下一篇:机修钳工考试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