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程介绍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名师课程介绍范文

 聆听名师课堂 感悟课程改革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汇报

立春过后,大地复苏,春意渐浓。3月28日至30日,我和陈凇,及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共101人赴西安参加“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名名师,分别有吴琳、魏星、王文丽、薛法根、王林波、陈延军、武凤霞、李玉贵(台湾)、范姜翠玉(台湾)、汪益敏、赵志祥、吉春亚等,共计13节示范课,6场报告。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二、总体感受

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一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三、反思与启发

学习后,我反复思考:我们应如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个核心呢?我想谈点个人所受到的启发:

不同的文体有独特的功能和语体特点。因此,不同的文体的教学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大有益处的。首先,了解文体,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其次,了解文体,有利于指导学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因而有利于学生从学会一篇到会学一类。再次,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和文体相关,没有文体,阅读、写作无章可循,阅读、写作教学也不得要领。例如,拿到一篇课文,教者首先要判断它是什么样式的一篇文章,是叙述性作品,还是说明性作品,还是诗歌等,弄清文体后,才可以依据课标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等。如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很好的体现了现代诗这种文体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能很好地凸显“语用”这个核心。

王老师先这样导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大家想想,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与故乡的关系,引出古代诗人歌颂明月和故乡,由古诗词导入现代诗《月之故乡》。

课已经进行到这儿了,可是学生手头还没有教材,这时老师让同学们听写这首现代诗,可以先不加标点,等写完读完后再加。诗的内容是: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王老师在说完第二句的上半句时,让学生对下半句,学生竞然对得与原诗一样。师生读完后,老师又读了一句“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让同学生自己放,看看放在哪儿最合适?结果出现了四种放法,有的放在了第一句的后,有的放在了第二句的后面,有的放在了最后,而有的则放在了开头。每一种放法,都有它的合理性,特别是放在最后,老师提醒同学生,结尾用句号还是省略号呢?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标点也是语言呀,放末尾用“省略号”会更好。最后出原文比较,开始学习诗歌。

王老师: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大家不用说出来,读出来就行了。

王老师:文章有中心句,有中心思想,诗有没有,找出来;给这首诗加个题目;比较“看月思乡”与“望月思乡”哪个好?

接着王老师介绍作者彭邦桢,引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乡愁》(余光中)配乐朗诵。不断的补充作者的生平介绍,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在读得时候不要想是你,而是作者彭邦桢;有人会激情澎湃地读这首诗吗?不论是激情,还是深沉,抑或是忧郁,都表达了很深的愁绪。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然后,王老师让大家说说背诵这首诗的妙招。有的说投入感情,有的说理解诗意,有的说了解诗人生平,有的说体会意境,有的说熟读诗文……再次补充作者的资料,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欣赏谱成曲的《月之故乡》。听后,王老师问到底:什么是故乡?最后与学生总结:哪里有牵挂、惦记、哪里有亲人、朋友……心在哪里安放,哪里就是故乡。 总之,本次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提升,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前进的方向我们也将结合我校和自己的实际,立足日常课堂教学,突破学科理解方式,彰显课堂生命活力。

第二篇: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俄语语言文学名师介绍

上外考研俄语语言文学名师介绍

一、季元龙

个人介绍:季元龙,男,1951年出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7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1989年赴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 工作简历:

1975年至今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任教; 曾担任过俄语系实践课教研室主任一职; 教学课程:

低年级俄语实践课、听力课、泛读课;高年级俄语实践课、报刊阅读课;研究生俄语词汇学、俄语语言国情学等。 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国情学以及教学法的研究 科研项目:

2002年俄语语言国情学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项目立项 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教材:

《新编俄语教程》;《俄语写作课》;《俄语语言国情学》等。 论文:

《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俄语语言国情学》;《俄罗斯诗歌中的纪念碑情结》;《俄语测试刍议》;《评1991年全国高考俄语试卷》;

1

《俄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若干形式》;《专业俄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关于“世界”与“和平”》;《九十年代报刊俄语构词的新趋向》;《俄语词汇释义的若干手段》;《俄语成语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俄语中含те,де外来词读法小议》;《俄语理论语义学的研究原则,对象及其方法——阿普列观点评述》。 科研与教学奖励:1997年获得学校“育才”奖。

陆永昌

2

个人介绍:195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65年进入泰州师范(后更名为泰州师范专科学校) 师范毕业后,弃笔从戎,军旅生活使一个普通战斗员变成一个基层指挥员,之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后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工作简历:

1972 年至今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师;

1982年至1986年曾在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工作;

1991年至1993年受国家教委委派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翻译系任教;回国后继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历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高年级教研室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系办公室主任。

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被聘为教授。现任俄语系翻译教研室主任。 课程教学:

先后从事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苏俄文学史、名著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中国翻译理论、苏俄翻译理论、俄汉文学翻译理论等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俄罗斯文学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3

《俄汉文学翻译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快乐家庭教育》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译著:

《雪地寻踪》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森林报 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陶爱苏译); 《森林报 冬》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朱玥晗、杨晨译); 《森林报 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沈尧译); 《森林报 夏》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张琪、朱巧玲译) 《白夜》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白夜》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赌徒白夜》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赌徒 白夜》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

《赌徒》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白夜》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帕纳耶娃回忆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鲸群离去》漓江出版社(1997);

《天质女人阶梯》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与达曼华译) 《狗的日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愿您的孩子幸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列宁的一生》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女性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与达曼华译); 《创世纪的案件》沈阳出版社(1988);

《阿勃拉莫夫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合译); 编写的工具书:

4

《苏联文学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与廖鸿钧等三人合编); 《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译林出版社(1991,与朱威烈等四人合编); 《青年文学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 《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 代表性论文:

1. 翻译学研究与世界民族文化的融合——作为一门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载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第12次世界大会论文集:《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第五卷); 2. 坚持翻译科学认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载《城市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东方文库》一书第30卷);

3. 别出心裁 魅力永恒——读苏联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安徽人民出版社, 载《森林报 秋》、《森林报 冬》、《森林报 春》、《森林报 夏》(2010);

4. 关于语义与翻译,《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09.2); 5. 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载《现代人文中国思想 中国学术》一书); 6. 翻译与翻译教学反思,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载《俄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一书);

7. 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载《人文教育文明 价值 传统》);

8. 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译林》(2006.3);

5

9. 从“dragon”与“龙”的翻译说起,《中华读书报》(2006-4-5 ); 10. 俄语音韵修辞汉译初探,重庆出版社(2005,载《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探索》一书);

11. 走出翻译的误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12. 跨文化无障碍——翻译研究之方向,《上海翻译》S1期(2005); 13. 陨落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俄罗斯抒情诗人叶赛宁的悲剧,《译林》(2005.5 );

14.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思考,《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5);

15. 永恒的泪 不尽的愁——读鲍·瓦西里耶夫的短篇小说《展品&„„》,《名作欣赏》(2003-3-1);

16. 翻译 时代 文化——翻译进程思考,《译林》(2004.2); 17. 翻译与时代,《中华读书报》(2003.10.15 );

18. 先进文化代表与文学概论课的设置,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0,载《学习与研究》;

19. 真实自然、情浓意深——读叶赛宁短篇小说《白水湖畔》,《名作欣赏》(2003.2);

20. 译文要“译”,翻译要“翻”——谈俄中翻译教学,《第六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3.4,台湾淡江大学); 21. 力求在翻译教材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载《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6

22. 俄罗斯诗人曼、曼德尔施塔姆悲惨的命运,《译林》(2003.1); 23. 探索、迷茫与变体——从俄罗斯作家利巴托夫的创作看苏联文学的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

24. 新一代的父与子的冲突——读谢·叶辛的中篇小说《摹仿者》,《名作欣赏》(2000.6);

25. 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外国语》(2000.5); 26. 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新构想,《第四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6,台湾淡江大学);

27. 论诗人勃洛克晚期的信念,《译林》(1999.5 );

28. 蕴藉的诗意 辛辣的讽刺——谈陀氏早期小说《白夜》及其它,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载《白夜》一书);

29. 文学翻译,再现原汁原味的过程,《中华读书报》(1999.8.4); 30. “白银时代热”及其他,《文汇报》”文艺百家"栏(1999.5.8); 31.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文汇报》文艺百家理论版(1998.12.18); 32. 高尔基是自杀身亡的吗?《译林》(1997.6 );

33. 人性的悲剧 人性的呼唤——《鲸群离去》及其它,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载《鲸群离去》一书);

34. 生活习俗的牺牲品——从马雅可夫斯基的绝命书看诗人死因,《福建外语》(1997.1 );

35. 试论鲁迅在俄、苏的影响,《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辑,1996);

7

36. 以情动人,以情取胜——读普里斯塔夫金的小说,《名作欣赏》(1995.6);

37. 从俄罗斯电影看俄罗斯人的观念变化,《国际观察》(1995.6); 38. 论马雅可夫斯基的最后悲剧,《名作欣赏》(1995.5); 39. 利用电视录像进行“文学概论”教学的实例与体会,《外语电化教学》(1995.3);

40. 我眼中的俄罗斯教育,《国际观察》(1995.2) 科研与教学奖励:

1.《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

2.《俄汉文学翻译概论》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教材三等奖(2010);

3.《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

4.《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8);

5.《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7);

8

6.《论文学翻译标准的动态“内涵”》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

许宏

个人介绍:许宏,女,博士(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副主任,校二级学科骨干。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年1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年借调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洲处工作一年; 1999年10月由国家公派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9

2003年10月毕业,获哲学博士(语文学)学位;

2005年8月进入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2008年12月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

现为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上外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从教以来一直承担俄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兴趣:语用学、语义学。 主要科研成果

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6部;

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中国俄语教学》、«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за рубежом»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3项; 2008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富通学术科研论文奖;

2009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届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语言学组三等奖; 2010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富通学术科研论文奖; 2012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一届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

10

第三篇:名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学习体会

中国梦——名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观摩活动

学习体会

2014年10月26日至27日,我有幸去泰安六中参加了《中国梦——名师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在这2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松、李培芳、许卫兵、赵震、钱守旺的展示课及关于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精彩讲座,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感觉受益匪浅。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两天听课及专家讲座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首先,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刘松老师在《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翻转课堂若干反思》中说翻转课堂就是要学生课前看视频,课上提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当堂留20分钟做作业。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讨论,这里既有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间的竞争。他提倡:“没有最好的教育,适合才是最好的。”教学中要懂得“三教三不教”。从“一杯羊羹亡中山”得到的启示:“教学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是学生需要的。”最后他又通过一节《乘法分配律》讲解了课前视频讲解精确录制的重要性。

其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支持。翻转课堂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的教学理念,颠覆了传统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学生先网上学习,在课上讨论、质疑,问题,获得知识和方法,微课程作为网络课程的一种演变形式,以短小精悍的视频素材为学生呈现课程内容,系统性,选择性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网上操作。随着波澜迭起的教学设计,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通过探索、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家终于获得了共识。 另外,李培芳认为成长的意义在于“思考实践反思和积累经验”,但是成长的前提是“我愿意”。做反思型教师,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唯有学思结合,才能促进学以致用。教师的学思结合,主要是指教师在学习了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后,一方面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式思考,从中检讨得失,寻找生长点;二是用于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促进素质和能力螺旋式上升。李老师还在《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的讲座中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和他自己做微课程的体会。

许卫兵老师在翻转课堂讲座:翻转课堂到底“翻”什么。许卫兵是“基于儿童发展的”倡导者和发起者并担任南京附小的附小副校长„„他们却仍然、毅然坚守在教育的一线——站在课堂上。他们这是为了追求什么?他们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不懈的努力着,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享受着和孩子们共处的时光,孩子在课堂中发生着思维的碰撞、进行着能力的提升,他讲到翻转课堂好在哪里?他认为主要突出了学生主体,改变了学习方式,活化了学习资源,体现了时代特征。最重要的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教学。 赵震老师通过一节《千以内数的认识》表达了他认为微课程能成就的精彩课堂。在他精彩的讲座中讲到:要关注显性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已有知识经验带来的认知冲突,利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成就精彩课堂。钱守旺老师通过一节精彩的翻转课堂《认识时间》让我回味无穷。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动感课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教育部国培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分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义务讲学团特邀讲师,北京海淀区名师工作站指导教师。2014年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了12集电视专题片《国内外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24个策略》,此专题片已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栏目播出。在教育界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不要和学生“拼体力”要和他们“拼智力”。

我认为运用微课程翻转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老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但是技术含量非常大。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利用好确实不易。五位名师可谓是名家中的名家,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某一领域中可谓是佼佼者,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都有不同独到的见解,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名师。

第四篇: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听名师《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心得体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高中生活是在十三中度过的,今天来到培训会场,看到ppt中出示的培训题目是《班本特色的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往下一看,授课者却是十三中的崔广辉老师,突然心中萌生出了一种久违之情,虽然崔老师没有教过我,但是心中的这种难以言表的感情却是真实的。自毕业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回到十三中看望各位老师,这是我心中的一个郁结,今天看到崔老师感到非常的激动,崔老师的这节课我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不仅仅有崔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还有从生活中挖掘学生身上的特长,崔老师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是一个师长更是一个真心相对的朋友。听崔老师的课,让我真正的理解了“师者,传到授业解惑”的含义。

崔老师在讲座中没有直接步入到对课题的讲解,而是由自己所担任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和学生相处说起,这样把男老师的洒脱展现的淋漓尽致。崔老师年仅40岁,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够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去创作各种各样的菜品,丰富生活情趣,更主要的是从做菜中品味人生的百味,让每个人都体味到生活的精彩。

在讲座中,崔老师能够用在生活中给学生讲课的片段来讲述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把如何管理班级和如何和学生相处做到了实处,并且用各种媒介来吸引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真正的理解高中阶段男女生的思想,并不是站在长篇大论地讲深奥的理论性知识。

高中是学生人生当中重要的转折点,对于这样一所学校,崔老师在学生的课堂上没有讲如何学习,而是让学生树立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的的信念,为学生的未来谋划。现在的大学时比比皆是,如何才能在茫茫的大海中成为最闪亮的珍珠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中的高中生或是大学生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恰恰崔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立足之地,针对每一个人进行了对未来生活的谋划。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因此,在教育中,真心去了解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生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崔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即使小学和高中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教育是想通的,只要是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就是教育,这样的教师也就是最合格的老师。

第五篇:校本课程课程介绍与课程纲要范例

校本课程

课程介绍(包括课程开设背景、课程开设意义或课程特点等)300字左右

范例:

《家庭花卉的欣赏与养护》课程介绍

爱花养花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花卉的栽培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就有花卉栽培的记载,作为我国新一代接班人的中学生有必要学习有关花卉栽培及养护方面的知识。目前中学生的学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需要得到缓解,而花卉色彩绚丽、多姿多态、香气沁人心脾,养花不仅可以美化生活,怡情养性,还能使我们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也随之产生,并有日益加剧的趋势;居室的装修也日渐普及,装修带来的污染也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种植花卉有利于减轻并消除污染。为此,本课程充分结合学生所处市区这一地域环境,选择家庭养植花卉系列专题,因材施教。本课程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由花花草草带来的美感和情趣,去用自己的双手体验生活,并且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去创造自己的个性生活空间。

《课程纲要》一般要包括下述内容: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

2.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等);

3.课程类型(分属的学科:如历史、地理、美术等);

4.授课时间; 5.授课对象。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要求写3~5点;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三维目标要明确);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范例:

某校《定向越野》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定向越野》 主讲教师:某某

教学材料:选编。资料来源于孙全兴主编的《国防教育——定向运动指导》一书的部分资料、沈荣桂和甘盛俊主编的《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运动》一书的部分资料以及国际定联的有关资料。

课程类型:体育 授课时间:每周三的活动课 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二、课程目标

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越野为契机,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越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申报定向越野特色学校奠定基础。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定向越野的概况、基本技术、技能; 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5.通过教学,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定向越野项目在市、区初中校中的优势地位。

三、课程内容

《定向越野》校本课程内容共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 定向越野概述

1.定向越野的起源。2.定向越野的定义、类型及规则。3.定向越野的益处。4.定向越野国内外开展的情况。5.定向越野在本地区开展的情况。 第二章 定向越野物质条件

1.定向图。2.指北针。3.检查点点标。4.点鉴(电子卡座)。5.检查卡片(电子打卡座)。6.号码布和服装。

第三章 定向越野识图基础

1.定向地图的颜色。2.符号名称。3.国际检查点说明表符号。4.检查点与相应说明符号对照示例。

第四章 定向越野现地用图知识

1.判定方向。2.地图与现地对照。3.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 第五章 定向越野基本技能、

1.出发点动作。2.运动中的动作。3.检查点上的动作。4.终点的动作。5.怎样选择比赛路线。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课内外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实物演示、电教配合、图上作业、小组研讨、图上分析、现地讲解、模拟训练、考查等。

2.组织形式:课内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学习、图上作业、小组研讨、现地实践、撰写体会等。

3.课时安排:每周大体安排2课时,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或集中或分散。参考以上阶段目标中涉及的内容,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适课程内容,及时生成新的课程内容。

4.场地安排:在学校操场进行。

五、课程评价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评价,使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定向越野的兴趣,为奠定定向越野学校特色项目打好基础。

(二)评价方式:

1.学习评价指标

(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

2.学习评价指标

(二):平时模拟训练与考查相结合; 3.学习评价指标

(三):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第。 上述评价等第均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

上一篇:名人励志语录范文下一篇:蒙氏数学大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