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名师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观察物体名师范文

观察物体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安排了三次“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由2— 3个小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4个小正方体,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个别演示还是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特别是组内观察,如果要求不明确,小组活动容易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只是走过场,因此小组活动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又以一个小组为例,上台具体地展示小组内观察结果,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但对视图和操作表述不够完整。此外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到的面的视图画一画。

第二篇: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准备

教师:正方体教具、小熊、小猫学生:茶壶和茶杯

五、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用布盖着)你们看一看它上面是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把看见的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一会老师说开始再抢答,分成三个小组来看,其他两组不能看。

说明:正方体每个面贴了不同动物的图片,在分组看的时候让每组看不同的图片。

老师说抢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会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揭开盖着的布,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三A学习网 361经验网 人教数学网

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评析:有了上面给小熊“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3.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评析: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观察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评析: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动画:观察暖壶

6.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评析:让学生根据大楼的照片想象大楼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一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作业

2.动画:观察电脑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第三篇: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 „„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 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 确定方位。

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

2、 观察小猪。

(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猪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猪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猪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猪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猪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猪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3) 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猪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猪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猪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猪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猪,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猪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 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 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第67页上的恐龙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2、 67页的做一做

3、 70页的第1题

4、 欣赏 课件出示庐山图片和古诗《题西林壁》

四、 回顾全课,梳理评学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 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 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它

3、 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能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观察庐山; 2. 揭示课题:观察立体图形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1、给学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物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着几何体,分别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2、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 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3、小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为什么说可能不同呢?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4、练习观察图形

三.学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1、课件演示用小立方体块搭出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看谁画的图最标准。(在方格纸中画一画)

2、学生自己用4个小立方体块搭出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看谁画的图最标准。

3、用小立方块搭出符合下列三视图的几何体:

4、做一做:用5个小立方体块搭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根据搭建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验证,看谁画的图最标准.而后,全班同学根据某小组画的三视图来组合立体图形.

四、小结与反思:

1.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节课数学知识对平时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

第四篇:观察物体案例

《观察物体》教学案例

干窑小学 丁麟

教学设计理念: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意在从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的教学进行革新。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的搜集、汇报、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3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节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通过对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的观察,正确描绘出相应的图形;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形状的物体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在与计算机的交互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事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会从不同角度看出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

教学难点:

比较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

信息技术应用的意图和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多次让学生参与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根据指定的物体观察出不同角度的图形,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从而深化对实物与图形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题西林壁》诗画图片。

请一名学生朗读这首诗,再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 出示一组照片,下列相片中是什么?

让学生说出是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

这些相片中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学生说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互动探究,获取新知

1、共同观察、掌握方法:

带领同学们一起观察一个物体:

(1)观察:从正面看,你能看到几个正方形?

(2)验证,画出正面看到的图形。

分别按照“观察-验证-画出”的过程,画出从它的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图形。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不同的角度共同研究观察一个物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可以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角度进行观察。

2、得出结论:

观察物体可以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角度去观察。

3、互动学习,合作交流:

(1)掌握了研究方法,我们就要试一试。

研究的方法:从四个角度观察。

研究的过程:观察从四个角度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

如果有困难,利用鼠标旋转物体看一看。

尝试着在纸上画出形图。

选择物体进行研究。

学生利用交互工具,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利用互动工具,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研究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并能画出。

(2)合作交流:

交流自己研究的物体。

汇报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总结学习过程,互动生成。

4、小结: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可能会怎样?

三、在线检测,巩固知识:

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交流、重测让学生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的房子模型,有的从某一面看到的是长方形,先找一找是哪几个,再分别说一说是从哪面看到的?

可以从正面看到的有:()

可以从上面看到的有:()

可以从侧面看到的有:()

四、探究延伸,自主运用

1、自己去探索。

2、拓展应用。

提供其它互动工具,让学生在不同工具的互动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介绍一个互动工具,自己研究一个互动工具。

学生自主操作,能够理解互动工具的使用,并能快速通过。

设计意图:自主操作,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在机房上数学课的感受。

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与反思: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来进行本课教学。

一、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生成性的学习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记得这首古诗,描写的就是庐山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美景。本课的教学就是从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浏览“庐山美景”,让学生在美景、佳句的欣赏中真实感受,因为我们观察位置不同所以看到了如此不同的美景,这便自然引出了“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研究主题。在此通过网络这一信息技术平台,方便快捷的将教师需要的信息、情境,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而且这样的创设过程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

二、应用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传统教学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所采用的策略存在着耗时多,误差大的敝端。为此我应用了课件取代传统的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在教学探究新知时,我将静态的图片换成了动态的图形,引导学生边观看,边思考“每个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了动态的图形,学生很容易就认清观察位置与观察对象的关系,进而展开空间想象,很快做出准确判断。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位置变化带来的图形变化,这就更好给学生提供了进行空间想象的直观经验,丰富了表象,促进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地发展,为学生展开合情推理提供了有力依据。信息技术在这些教学重要环节中地整合运用,将观察情境大量地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使观察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像力,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应用网页型设计,支持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

网络的出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能力,快速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我们把这一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上,不就能很好解决个别化学习的难题了吗?在《观察物体》这一课教学中,我就把整个教学内容放置到虚拟网上,学生运用已有网络操作技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也可以进行自学。在线检测与拓展延伸部分,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切换,及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由此可见网络技术地应用,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多样化、区别化的需求,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教师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四、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节省了教学时间。

信息技术的运用,省去了课堂教学中繁锁、耗时的组织观察环节,将大量的观察情境,观察信息用计算机快速、清晰地呈现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到空间想象,推理判断中。在问题反馈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推理判断依据,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大化。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在一个宽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内容更加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观察物体教案

1 观察物体

(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

1、

2、

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法 动手操作法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

1、

2、

4、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

3、

6、7题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

3、

6、7题。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教学反思: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感恩服务的话范文下一篇:感恩党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