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学生快乐相随

2022-09-10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观察生活, 动手做一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 创设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获得成功体验, 并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材料又是数学, 数学并非枯燥的学科, 而是具有丰富情趣及内蕴的课程。

一、动手操作, 感悟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比较灵活,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画一画、摸一摸, 动脑筋想一想, 动口说一说。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 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例如,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 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让学生拿出2根小棒, 分成左右两堆 (1, 1) , 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4根小棒, 也要分成左右两堆, 想想可以怎么分, 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 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 (1, 3) 、 (2, 2) 、 (3, 1) 。老师提问:“刚才大家每人又摆了其中的三种, 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们互相讨论, 边议边摆一摆。他们想出了好办法, 发现可以先把4根小棒都放在左边, 每次移l个到右边, 就 (3, 1) 、 (2, 2) 、 (1, 3) 。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根小棒都放在右边, 每次移1个到左边, 这样也是有序地分, 就成了 (1, 3) 、 (2, 2) 、 (3, 1) 。两种分法都有道理, 教师及时地给予表扬, 同学们得鼓励, 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如教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让学生通过观察, 触摸, 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 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引导学生思考, 最后, 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可以借助前面学过的位置来确认: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 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 你们发现了什么?再一次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有的用手摸一摸, 有的用直尺量, 有的把两块同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 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 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 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 学生在思维中操作, 在动手中思维, 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 使思维得到发展。

二、应用新知, 解决实际问题

低年级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 联系生活实际, 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中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比如, 在教学“加减法”时, 学生看图说图中画的是什么, 然后, 拓展到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孩子们显得活跃多了。他们有的说家里有几个水果, 妈妈下班又买了几个, 一共有几个或者吃掉几个, 还剩几个, 有的拿起手上的铅笔举例等等。以至于后面学习图文应用题时每一幅图他们都会绘声绘色地像讲故事一样的表述。从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中, 不知不觉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理解了“一共”和“剩下”的含义。再如课后作业中, 我们让学生们去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第五季中的某一集, 然后和爸爸妈妈玩同样的数学游戏 (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 , 结果学生们听到这个作业就欢呼起来, 回家也完成得很好。很久以后还偶尔听到学生还在回味看动画片的作业, 说起来都是眉飞色舞的。其实, 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只要我们用心, 就很容易找到孩子熟悉的切入点引入教学, 同时, 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游戏中、生活中。

三、多元评价, 体验学习的喜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尊心, 希望自己的努力收到肯定和表扬。因此, 教师在数学评价中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加强了赏识、夸奖、激励, 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首先, 教师评价的语汇应该丰富多彩, 并重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实在在的发展。如:“你很勇敢”、“你表述得很清楚”、“你的话很有创意”等等。学生听了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一句成功的评价, 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 我们精心准备的教具等也是很好的小奖品。比如, 教学“减法”时, 我们准备了塑料花和各种学生们喜欢的动物图案卡, 表现好的孩子就送给他一朵花或一张卡, 然后大家把老师刚才的动作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表述出来, 再说一说算式。结果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 直到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再次, 我们还将学生每次的单页作业纸收集起来, 做得好的、字迹工整的拿到展台大家欣赏或是贴到展示墙上, 换下了后又收进成长袋中。此外, 还有长期实行的表现好奖励一颗星, 用五颗星换一个太阳作为长期的评比, 就好比积分制一样, 到一定的时候还可以换小礼品。

总之,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用我们的爱心和满腔的热情, 留住学生们纯真美丽的笑颜。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 注重精心备课, 激发学习兴趣动手操作, 感悟数学知识, 应用新知, 解决实际问题多元评价, 体验学习的喜悦。

关键词:精心备课,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喜悦学习

上一篇:依次折叠静脉输液管巧排管内空气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下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改革的再分配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