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

2022-10-29

第一篇: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

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型:②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

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

成绩:

教师签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姜冬梅

[摘 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

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所以它具有科学性。列宁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客观真理相符合,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所以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巨大思想武器。他认为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教会无产阶级用科学的思想代替了幻想与空想,促进无产阶级思想理论的丰富。每一个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影响、教化与说服人们的目的,总试图把代表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升到代表全民的意识形态。马

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在任何时代,世界上其实根本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科学的思想,它的阶级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与公共利益。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他们向公众表明自己的意愿,始终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不同,它们实实在在代表最广泛人类的利益,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在不同时期都能广泛地联系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科学性与阶级性统一的鲜明特征。

2、实践性与发展性相容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与发展性是相容的。意识形态是阶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产物,当不同国家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研究与完善,形成适合国情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这是与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完全对立的,他提出要通过积极地教育工人阶级,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丰富头脑。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指出:“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我们社会向前发展。”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

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其经济功能。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中它能增强内部团结,减少内耗;另一方面,在市场中它能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是其政治功能。对于统治阶级来讲,意识形态能够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增强社会成员对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认同,从而起到巩固和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统治阶级都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原因。

最后是其文化导向功能。作为思想层面的产物,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现象无法磨灭。

四、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是我们取得社会建设新成功的思想法宝和行动指南,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好地指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

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充斥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以及我国古代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定的思想理论指导。

2、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导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就其社会作用来看,有积极思潮和消极思潮、先进思潮和落后思潮、进步思潮和反动思潮等。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先导作用,是任何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既注意政治方向的辨别,又注意理论正误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引导力。

3、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建设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放松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对士兵、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党员干部,要加强对他们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对他们共同理想的教育,积极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围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共同奋斗。另外,党还要注重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社会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4、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论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 陈文卿.试论意识形态之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增刊. [8] 吴广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及当代价值述论[J].理论导刊,2011(12). [9] 王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当代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10] 仰海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 [11] 倪志安.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12] 张玲娜.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3(5). [13] 杨艳春.马克思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当代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 [14] 葛晓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大学,2004年5月.

第二篇:世界当代史

名词解释:

1. 冷战

冷战(1947年——1991年12月)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2. 时代主题

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 世界政治格局

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旧的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将长期存在,并向多极化不断发展。

4. 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5. 世界经济区域化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6.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7. 联合国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8. 9.11事件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9. 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10. 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国家战略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

1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2.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第四次科学革命:依据曾邦哲的观点第4次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

13.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4.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15.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1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17. 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18.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党的纲领和国家内外政策方面的。总括起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价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公开性”、“民主化”、“多元论”三个倡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新思维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军队的目的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防止冲突和战争,把军事力量置于防御的基础之上。新思维非常重视对外关系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联系,认为外交实践的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19.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20. 欧洲情报局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国际协商机构。成立情报局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争取持久和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加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团结,交流经验,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其决议对各党无约束力。总部初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拉格。情报局从成立到1956年4月解散,共存在8年零7个月。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1.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简答与论述

1. 学习当代世界史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①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当今世界形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保护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建立祖国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②有助于我们增强世界历史,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环境和周边环境,以便更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③有助于我们通过世界各种现象了解和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做到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目标:

2. 当代世界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对象:研究二战后各国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特点:错综复杂,现实性强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被打倒;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4.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明确地概括为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评价:

正面评价: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5. 联合国的职能和作用

职能::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实现上述目标。目前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打击毒品犯罪,减轻自然灾害,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

作用:首先,减少了局部战争和避免了世界大战。第二,根除了殖民主义制度。第三,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促进了国际立法。

6. 联合国面临的危机和改革的方向

危机:

1、安理会改革问题:①安理会的构成问题——如何增加与分配席位。②否决权问题——否决权的合理问题、限制否决权的使用、新任常任理事国是否享有否决权的问题。

2、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改革问题

3、行政改革问题:①全面调整联合国的现有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面。②突出秘书长作为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扩大秘书长及秘书处的权限和作用。③削减联合国经费预算和行政开支,消除联合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财政危机,确保财政支付能力。④简化议程,缩短会期,提高工作效率⑤确定优先顺序,合理分配资源。

4、秘书长选举问题:①选举的原则和程序②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程序的改革问题

方向: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联合国的改革应有助于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联合国的改革应有益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健康、持续的发展。联合国的改革应体现出民主、公正、客观合理、平衡有效的基础原则。改革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讲平衡。联合国改革应服从于促进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个大目标。在改革问题上认真听取广大成员国的意见。

7. 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8. 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使用美援要受美国监督,受援国要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等。

作用: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马歇尔计划的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南斯拉夫铁托同志考虑到南斯拉夫实际认为苏联经验和模式不适合南斯拉夫,于是想走自己的路,结果被当成帝国主义分子、民族主义者被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遭到严厉的制裁。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坚持了下来。到1979年南斯拉夫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但是南斯拉夫的改革存在着分权分散的严重问题导致其后来的解体。

波兰有哥穆尔卡改革。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想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对于苏联是戒备的,捷想改革同时绕过苏联,加强同西方的经济联系。同时真正自主搞社会主义建设。捷克斯洛伐克人惹恼了霸权气盛的勃列日涅夫,1968年8月的某天内捷克斯洛伐克被苏联和其同盟国控制,领导人被叫到莫斯科撤职软禁。

1968年匈牙利在不引人注意中搞改革。抛弃苏联体制中讲话的一套,但是苏联体制的外壳没动,也不可能动。匈牙利的改革想保留苏联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对劳动人民的福利,另一方面注意高效益又好又快的发展。到1985年匈牙利成为苏东国家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可是匈牙利过于注意在生活水平超过西方,人民对经济追求替代了理想,人们庸俗化了。而匈牙利经历了能源危机的打击。1990年之前的六年里匈牙利处于滞涨痛苦中,卡达尔老了下台了。激进的自由派演变了匈牙利。直到今天人民还是怀念卡达尔时代。

10. 赫鲁晓夫政治改革的措施和教训

措施: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斯大林时代。而这份秘密报告被西方间谍所截获并将四万多字原文公开,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赫鲁晓夫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而苏联的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苏联逐渐变为“正常社会”。 教训:

积极的一面: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消极的一面(1)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措施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2) 赫鲁晓夫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

11. 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

(1)理顺农业管理体制。勃列日涅夫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划归农业部,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2)大量增加农业投资。(3)用经济方法管理农业。国营农场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集体农庄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提高了集体农庄农民的地位和待遇;对个人副业采取稳定的鼓励政策。(4)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5)推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方针。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增强发展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6)进行农工综合体的试验。

1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

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出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又要重视法律。

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相结合。 改革必须目标明确,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13.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1.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经济欠发达。而与美国常年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又异常的庞大。2.苏联轻工业与重工业严重失调,过分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3.苏联长年累月的自我封闭,不改革不开放,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戈尔巴乔夫进行激进的,乃至疯狂的“政治改革”。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措施是不是适合苏联。一下子毁掉了苏联的根基。4.苏联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恐惧、反感乃至愤怒、厌恶。疏远了苏联与国际社会的距离。5.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外,在外部,美国人也常年煽动、资助一些个人或非政府组织(NGO),给苏联政府诋毁、抹黑。这些个人或组织在1991年的8.19政变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14. 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1、苏联解体导致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促进了多极化的加速发展。

2、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4、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着兴起。

15. 如何评价斯大林 每个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去看,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在继承列宁事业的同时,领导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使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引导苏联取得了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而且成了为巩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首领。斯大林作为一个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家,在他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确实犯过一些错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过度集权的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带有浓重的军事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16.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2、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3、1947年进行教育改革,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

4、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5、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资本的投资效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17.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和前景

战略:

(一)日本受到德国在科索沃事件中所起作用的鼓舞,要以修改宪法为重点,突破战败国的法律制约。首先,日本国会成立"宪法调查会",-将修宪问题正式提上日程。其次,强化日美同盟体制,企图修改《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案》扩大自卫队功能。第三,1999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国旗、国歌法案",将战后一直存在争议的"日之丸"、"君之代"法制化。

(二)日本继续稳步推进军事实力并出现独立研发军备的迹象。

(三)日本的外交重点是抓住一点(八国集团)、稳住一片(东亚)、参与热点、扩大影响,以此为早日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创造条件:1.日本从联合国至上主义转变为看重八国集团。2.日本对东亚国家继续实施援助外交,强调全方位经营。

前景:(一)在宪法问题上,估计日本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时间的酝酿、讨论、逐步进入修宪的法律程序、最终修改第9条,彻底解除对战败国的制约,真正实现所谓的"普通国家"目标。 (二)今后一个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会进一步增强。 (三)日本核武装的可能性不大。(四)今后日本在联合国的活动会更加积极,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梦想。(五)日本今后虽仍把日美军事同盟作为其军事安全框架的"基石",把日美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轴",但是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外交策略会更强调积极灵活,呈现全方位特征。

18. 70年代中期中越关系恶化的原因

在越南抗美救国期间,中越两国就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给中越关系带来的影响是复杂和长期的,其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导致两国即使在密切合作时期,摩擦也一直存在。 当时对中越关系造成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日益严重恶化的中苏关系。 此外,中越之间在抗美战争的一些战略和策略问题上也存在分歧,这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和在什么条件下与美国举行和谈。

中越矛盾涉及到双边、地区和全球等三个领域的问题:

1、中越双边关系领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两国的领土争端。第二个问题越南迫害和驱赶旅越华侨问题。

2、在地区领域,中越的主要矛盾是越南追求在印度支那地区的霸权和中国反对越南追求地区霸权的政策,支持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独立、中立和不结盟的地位。

3、中越在全球战略层次的矛盾,同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政策直接相关。

19. 当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1.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2.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3. 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4. 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5. 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6. 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特点: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3.主体组织性。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6.目标象征性。7.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8.恐怖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势力相互勾结,共谋“发展”,恐怖主义组织间有进一步联合、合作的倾向。9.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10.极右翼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

20. 如何扼制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的根源还是在于地区经济的严重不平衡,贫穷是恐怖主义增长的主要原因,现在发达国家通过自身的经济手段牢牢把握着工业体系的剪刀差,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举步维艰,贫穷日益显现。所以应该在全球无差别的基础上组织南北对话,削弱日益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并且认同不同的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同样是全球安全的重要保证。

21. 中国对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原则和主张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2. 二战后技术革命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有两种趋势:一是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二是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作用: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23. 二战后技术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24.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②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④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务关系的原则;⑤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

25.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成为国际战略平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②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较密切友好联系,主张得到认同,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④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心,其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起榜样和推动作用。

第三篇:当代中国与世界

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科学统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之所以在世界舞台令人瞩目,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的“累积效应”,也得益于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科学统筹。回望10年前,很多人还清晰地铭记:我们有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欣喜,也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忐忑;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憧憬,也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忧患。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能否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弄潮儿?面对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的新期待,怎样让发展的硕果惠及全体人民?面对环境资源人口的压力,中国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地球村”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格局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彰显,中国问题上的世界视野不可或缺。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深入分析时代特征、认真总结治国经验、准确认识发展方位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丰富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中国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10年来,从内政到外交,从微观治理到顶层设计,都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谋篇布局。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我们以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抓住了战略机遇期,不断创造“中国奇迹”。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化危为机,倒逼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光明之路。回应发展现代民主政治的时代诉求,中国依法治国,致力于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面对世界高科技革命浪潮,中国后来居上,神舟翱翔太空,蛟龙深潜海底,圆了千年飞天梦想。直面环境资源的约束和压力,中国力倡科学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建设生态文明。面对国际思潮的碰撞和激荡,中国构建文化强国,推动体制改革,展现文化大国的魅力风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使当代中国从世界发展大势中赢得更多机遇、获得更广空间、取得更大优势。这是十年探索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治国理政的“全球视野”,让我们有了世界眼光,廓清了世界格局和天下大势,避免了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谋篇布局的“全球定位”,让我们有了战略思维,立足中国实际又顺应国际潮流,汲取世界经验又保持中国风骨。内政外交的“全球博弈”,让我们拓展了竞合思维,尊重国际规则又坚持中国立场,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统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战略,是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精辟总结,展现出一个新兴大国立足全球谋发展的远见卓识。从新的历史起点再次出发,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中国,一定能化风险于无形、握机遇于掌心,在全球化时代续写新的辉煌,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和梦想。

第四篇:当代世界政治经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题目:

姓名:

班级:

完成日期:

任课教师:

课程考核论文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许广人学 号: 2011040540732011级生物科学2013年12月10日王罡安顺学院马列部制0

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

主题

摘要:时代主题可以说是反应时代的基本特征,揭示世界基本矛盾的本质内容,并预示时代发展总趋势的集中体现。时代主题的变化时世界基本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当今时代主题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战争与革命”逐渐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客观分析世界形势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正确把握时代主题,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各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国制定新时期的内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字:主题提出主要依据相互联系核心问题重要意义

目录

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1

1.1“和平与发展”提出的背景∙∙∙∙∙∙∙∙∙∙∙∙∙∙∙∙∙∙∙∙∙∙∙∙∙∙∙∙∙∙∙∙∙∙∙∙∙∙∙∙∙∙∙∙∙∙∙∙∙∙∙∙∙∙∙∙∙∙∙∙∙∙∙∙∙∙∙∙∙∙∙∙∙∙∙∙∙∙∙∙∙∙∙∙∙∙∙∙∙∙∙∙∙∙∙∙1

1.2“和平与发展”提出的影响∙∙∙∙∙∙∙∙∙∙∙∙∙∙∙∙∙∙∙∙∙∙∙∙∙∙∙∙∙∙∙∙∙∙∙∙∙∙∙∙∙∙∙∙∙∙∙∙∙∙∙∙∙∙∙∙∙∙∙∙∙∙∙∙∙∙∙∙∙∙∙∙∙∙∙∙∙∙∙∙∙∙∙∙∙∙∙∙∙∙∙∙∙∙∙∙2 2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2 3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关系∙∙∙∙∙∙∙∙∙∙∙∙∙∙∙∙∙∙∙∙∙∙∙∙∙∙∙∙∙∙∙∙∙∙∙∙∙∙∙∙∙∙∙∙∙∙∙∙∙∙∙∙∙∙∙∙∙∙∙∙∙∙∙∙∙∙∙∙∙∙∙∙∙∙∙∙∙∙∙∙∙∙∙∙∙∙∙∙∙∙∙∙∙∙∙∙∙∙3 4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核心问题∙∙∙∙∙∙∙∙∙∙∙∙∙∙∙∙∙∙∙∙∙∙∙∙∙∙∙∙∙∙∙∙∙∙∙∙∙∙∙∙∙∙∙∙∙∙∙∙∙∙∙∙∙∙∙∙∙∙∙∙∙∙∙∙∙∙∙∙∙∙∙∙∙∙∙∙∙∙∙∙∙∙∙∙∙∙∙∙∙3 5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意义∙∙∙∙∙∙∙∙∙∙∙∙∙∙∙∙∙∙∙∙∙∙∙∙∙∙∙∙∙∙∙∙∙∙∙∙∙∙∙∙∙∙∙∙∙∙∙∙∙∙∙∙∙∙∙∙∙∙∙∙∙∙∙∙∙∙∙∙∙∙∙∙∙∙∙∙∙∙∙∙∙∙∙∙∙∙∙∙∙3

一、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1 “和平与发展”提出的背景

时代主题是揭示世界基本矛盾的问题,随着世界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便应做出相应调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瓦解与崩溃的基础上,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登上国际舞台。随后发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冷战,党中央提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开始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调整,获得新的生机;各国经济合作愈趋密切,相互依存加深。邓小平同志据此调整了原先对于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判断,指出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而是可以避免,进而邓小

平根据战后的国际形势,以及世界矛盾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提出当代世界两大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争取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有可能的。他首次明确提出这一观点是在1980年1月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他说,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他仍然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并强调在较长时期内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省视问题,准确抓住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1985年3月,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他关于时代主题的思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

[1]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成为新时期我党把握时代主题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入党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中。经过党的十四大报告对这一观点的再次确认,到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和平与发展”提出的影响

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取代“战争与革命”这一旧的时代主题观。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新时期基本路线和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我们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

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均势和全球战略部署没有完成,制约了战争的爆发

战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地位相继发展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双方势均力敌。邓小平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美苏两家原子弹多,常规武器也多,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毁灭人类恐怕还办不到,但有本事把世界打得乱七八糟就是了,因此谁也不敢动手。”[2]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邓小平说:“美国人民、苏联人民也是不支持战争的。世界很大,复杂得很,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2]两次世界大战不计其数的伤亡,蕴含着惨痛而沉重的教训,维护世界和平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国际战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成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关键。

4、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现代战争的发动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做支柱,因为其消耗之巨大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战争的投资成倍增长,这样投入战争的国家必须负担庞大的经济支出。因此,冲突双方要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可能性很小。

5、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战争往往起源于利益争夺,而依靠科技手段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对市场的占领所取得的利益,远比战争方式更为有效。

6、世界经济纽带把各国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多层面的相互依赖关系。贸然发动战争不仅给别国带来灾难,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本国的利益。

三、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又互相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所以说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也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在这里,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可见,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而世界和平的保持又以各国的共同发展为重要基础,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世界持久稳定的和平。

四、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核心问题

南北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它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反对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谋求自身发展,以实现经济独立的斗争,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继续,也是反对霸权主义的一项斗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江泽民说:“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解决的重要基础。”[3]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不断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才是世界保持安宁与稳定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

五、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意义

和平与发展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发展。改变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为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科学外交决策提供了理论武器。也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事业。

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第五篇:当代中国法治的主要原则

法治原则是从法治理念到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之间的基本环节。在基本意义上,法治原则旨在为法治理念透过法律制度予以实现提供基本的准则。这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就我国宪法关于法治的规定而言,“基于对中国宪法的历史、文本与国家发展目标的综合考量,13条修正案中的„法治国家‟也可解释为包括„形式和实质法治主义‟的综合概念,但更注重形式,并通过形式的完善,逐步向实质法治的目标发展。”

从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出发,应该遵守的法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法律应具有至上性

任何社会都存在法律,但未必有法治。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法治意味着法律拥有至上的权威,是为所有人、组织与国家机构所应遵循的。当然,这里的法律首先是指宪法,依法治国首先是指依宪法治国。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则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法律至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党应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在现代社会,政党是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主体。现代民主政治同时是政党政治。如果说法治的要义是规范权力,那么要实现法治就首先需要把政党尤其是执政党的行为纳入法律的轨道。在当代中国,一方面,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效实施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党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把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构筑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之上。

第二,政府行为要与法律相一致。这里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概念,指一切行使国家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力的机构、组织或个人。尽管法治意指法律而非人的统治,但法律并非自动解释与适用的,法律机制的运转与法律权威的确立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并充当卫护者。但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并非必然会忠实地遵守法律。为此,政府组织不仅须确保其权力的行使以法律为依据,而且须确保其行为与法律相一致。尽管政府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会确立相应的程序机制,发布特别法则与命令,司法机关也会制定相应的司法操作规程,但它们都须受一般性法律的支配。

第三,须有确保政府行为与宪法和法律相一致的制度机制。政府行为与法律相一致的应然性要求需要在现实中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不仅要求在法律层面上建立执法与司法之间的分工机制,而且要求建立确保它们忠于法律的机制。从我国的法律架构来看,人民代表大会要履行起对行政与司法的监督职能,就需要在尊重行政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前提下,完善监督程序与制度。

二 法律应具有普遍性与一致性

一般来说,法律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针对立法而言的,要求法律调整的对象应具有普遍性,不应因人立法、因事设法。由此,法律要反映客观规律和符合公意,法律规范的用语也应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其次,法律的普遍性也体现在法律的适用上。尽管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是不可避免的,但按照法律的普遍性要求,自由裁量权应限制在适用或解释的普遍性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后,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制度的统一性。它意指在一国之内,也许会存在不同的法系、不同的法律渊源,乃至不同政治性质的法律制度,但在严格意义上,都属于一法之下的法系与法律制度。可以说,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是国家法治的基本前提。

法律的一致性是指法律的规定不应前后矛盾。例如,法律不能要求人们在某种情形中做某事,同时又要求人们不做某事。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行动上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法律也就失去了指引人们行为的基本功能。从现实情况来看,立法者一般不可能粗率到这种程度。更有可能的情形是,不同法律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遇有这种情况时,一般采用的是“后法优于前法”、基本法优于派生法来解决。

三 法律应公开、明确和可预期

公开性是法律的一个本质要求。从纯粹规范功能的视角来说,法律公开的基本目的是使法律为人们所知晓,以指引人们的行为。然而,法律的公开性还来自其他的非功能性价值,如服务于共同体的民众对所立之法的公共审思与批判。不仅如此,法律的公开性还构成了官方行为是否有效的前提。在富勒看来,“法治的精髓在于,在对公民采取行动的时候……政府将忠实地适用规则,这些规则是作为公民应当遵循、并且对他的权利和义务有决定作用的规则而事先公布的。如果法治不意味着这个,它就没有什么意思。”

法律应当是明确的。如果法律要想指引人们的生活,那么就需要被人们所理解,其规定应当清晰,而不是模糊不清或晦涩难懂。当然,法律的明确性并不是不允许模糊性用语的存在。从法律的构成要素来看,法律原则的含义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然而,“这里所谓的模糊,是指法律原则概念含义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而在其最核心最典型意义上的含义上却相对比较清楚,人们在这一领域对原则的含义达成共识并不困难。”

法律应具有预期性,即法律应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追溯性法律是对法治硬生生地违反。因为它并不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既然它企图去指引的行为事实上已经发生过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追溯性法律应当绝对禁止。在某些情形或某些特定领域,追溯性法律的存在并不一定违反法治原则,例如,那些旨在纠正以前的法律错误的法律,以及在法律运用中的司法性追溯。Andrei Marmor,“The Rule of Law and Its Limits”,Law and Philosophy, 23,2004.不仅如此,法律的预期性也必然意味着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一般来说,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可能及时地进行废、改、立。法律的稳定性要求的是,法律不能修改过于频繁。否则,不仅会破坏法律应有的可预期性和权威性,而且为权力者通过法律侵害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国法治的重要原则之一。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按照这一原则,任何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从民众个人来说,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从法律适用机关来说,它们在适用法律时应一视同仁,相同情况应相同对待,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也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对法治原则而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主要是针对法律适用机关,是法律适用机关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法律适用机关在适用法律时,不得因公民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原因而给予差别对待。例如,在行政执法领域,面对同样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应选择性执法,对一些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而对另一些人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予以追究。在司法领域,司法机关在依法审理案件时,则应做到类似案件类似处理,实现公正司法。

五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在现代社会,司法机关并非解决争端的唯一机制,但却是最基本的争端解决机制。法律要稳定、可靠地指引人们的生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职权便是应有之义。虽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职权并非能够必然保证司法公正,但它是司法公正的制度前提。因此,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至少包含了以下方面:

第一,司法审判活动应忠于法律,不受政府、公共舆论等的支配,无论是受理私人间还是政府与普通群众之间的纠纷。政府对司法的干预,不仅违背了宪法与法律确立的行政与司法之间的分工,而且败坏了法律的权威。就公共舆论来说,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司法审判产生影响,但公共舆论不能绑架审判,审判的最终依据是法律,因为法律本身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第二,要建立保障司法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制度条件。这就涉及到任命法官的方法、任期制度、工资保障和其他服务条件,其目的是确保他们在行使司法权时,不受外来压力的干扰,除了服从法律的权威外,不服从于任何权威。

第三,司法既然是纠纷解决的最基本机制,那么就应该是民众易于接近的。它意味着,首先,民众应该能够就所有的法律纠纷诉诸法院。虽然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法律纠纷必然要求法院来解决。其次,民众接近司法的成本不应是高昂的,以至于不敢诉诸法院。这种高昂成本不仅是指金钱成本——诉讼费用过高,而且包括时间成本——诉讼时间过长。最后,便利民众接近司法也应包括律师职业制度与法律援助制度的保障。如果说一个相对独立的律师职业制度为民众接近司法、更好地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了法律帮助,那么为那些太弱小以至于不能保护自己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则是国家的义务。

六 正当法律程序的遵守

就正确适用法律及法律指引行为的能力而言,正当法律程序的遵守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适用于司法领域,而且也适用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为等领域。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它要求程序规则公开以及案件的公开审理。公开的程序规则是程序参与者规划行为、预见结果的依据,公开的案件审理则防止审理者的“黑箱操作”。就行政决策而言,除依法需要保密的以外,均应向社会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必要时还应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就决策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其次,任何人不得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就某一案件或事项而言,如果法院要作出判决或其他公共机构作出决定,判决者或决定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则应实行回避制度。否则,该判决或决定无效。这一制度旨在防范裁判者不能客观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以保证该判决或决定的中立性。最后,行政、司法机关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或判决时,任何人都应有获得告知、说明理由和提出申辩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保障当事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使裁判者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在遵循不偏听偏信原则的基础上,作出公平的判决或决定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试题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