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的基本认识

2022-06-28

第一篇:对于美的基本认识

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谈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的认识

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谈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提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此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笼统而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作为独立的任务提出来。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文中系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

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阶段是由“为主、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而政治体制改革则主要是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最终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天,改革就必然存在一天。那种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是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因此,从基本矛盾层面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理论上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坚持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改革的要求,仍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

并且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在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认识改革的性质,它关系到改革的政治方向。从唯物史观层面上讲,改革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同其他社会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状态已同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基本上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但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必须按照具体情况,克服这些不完善的方面,解决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面,这是基本的方面,必须坚持;而不相适应的方面,这是局部的方面,必须改革。即改革的对象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而是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不完善的方面。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只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非基本部分,改革中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终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改革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基本矛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它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这种性质,从哲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如果改革的措施否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体地位,否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合理性,改革将演变成否定社会主义而走向失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我们要加强马克思理论理论教育,自觉地全面地贯彻执行,以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篇:对美的认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然而美不应当只美在天然上,还应该美在灵魂上。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很多金钱来整容、塑身,或是购买高级化妆品,所以在各种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整型美容广告。这些现象反映出很多现代人因为心灵空虚,所以致力于追求外表的美丽,希望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漂亮的外貌,令人赏心悦目,无可否认也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美。但是,人的美,与风景美、建筑美、工艺美、动物美等又有所不同,它比后者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物”的美,来源于你视觉的直接观照,而人的美,除了眼睛看到的外表美以外,还在彼此的交往中感受到其内在的品行美,人格美,灵魂美。外表美能令你心醉一时,而灵魂美却能令你感动一世。莱蒙托夫的名著《当代英雄》中说:“有些人的外表乍一看并不使人感到愉快,但等你的眼睛从他们不端正的五官上窥见一颗饱经沧桑的崇高心灵时,你就会喜欢他们了。”反之,你一旦发觉美人儿的言论举止,俗不可耐,甚至其花容月貌下竟包藏着一副蛇蝎心肠时,你还会觉得她们可爱动人吗? 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是现今社会,多半是以貌取人;而且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或是“女为悦己者容”,基于这些理由,把自己打扮得美一点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如果将打扮看得太重要,变得走火入魔,又太过分了。就像在“东施效颦”的故事里,西施颦眉捧心看起来之所以美丽,因为那是她自然的举止,并非造作而来,东施刻意模仿,反而成了丑八怪。所以,真正的美必须从内心散发出来,如果没有美好的内心质地,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美。

真正的美,需要长时间慢慢的体会。第一印象的美,则是看到容貌或表情所留下来的瞬间印象,很容易伪装、骗人。所以,一个人的美丑,需要经过相处才能知道。如果第一印象看到是美的,以后也愈看愈美,才是真正的美人;如果不是真正的美,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就会由美变丑。所以第一印象的美不能做为判断的标准,因为有可能只是化妆的效果。

鸡尾酒会上有一位漂亮的女士,无瑕的肌肤、高雅的服饰,曼妙的身段。但不可思议的是,她却形单影只。虽不断有人与她攀谈,但很快又相继离开了。而同时在酒会上还有一位矮小、秃顶、獐头鼠目的男士。他身边总是簇拥着很多人,大家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使自己的身材更健美,你可以上健身房锻炼,也可以做皮下脂肪切除术和填充手术。为了美容,你可以借助化妆品和整形手术,还可以植发。总之,可以有很多方法使自己的外表更加漂亮、英俊。不过你的内在美如何提升呢?你是否可曾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呢?如果言行令人生厌,思想浅薄,再美的外表也会令人生厌。虽然你会暂时吸引别人的目光,但无法保持人们对你长时间的注意。 鸡尾酒会上那位佳丽的思想浅薄,而獐头鼠目的男士却极具内在魅力。这就是这位男士比那位女士获得更多注意的原因所在。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呢?

要得到一份内在的美,你必须让自己的思想置身于浮躁的社会之外,以一种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一种感恩的态度对待外界。这样在看大自然的时候你会有更多的感悟,看书的时候你会有更多的领悟,更能体会到其中美的内涵。有了广博的知识,更要紧的是培养出独特的思考方式,你的内在气质不自觉的就流露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之美也会逐渐消逝。但内在之美却不受岁月影响,而是随着智慧与阅历的增长,更加富有魅力。

你的谈吐是体现你的内在美的窗口,正如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你的外在美一样,人们也可通过聆听来体会你的内在美。

一个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脸上,毕竟脸上的美是会被蚕食的,只有做到真正的美,才是最好的。天生丽质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毕竟只会降临到无法预料的少数人身上,因而人们能够做到的,便是全力以赴地塑造自己的内在美,人格美,它同样会使你光彩夺目。让我们记住文豪契诃夫的名言吧: “美不应当只美在天然上,还应该美在灵魂上。”

第三篇:对美的认识范文

何为美

美是人们对事物,行为等肯定性的评价。任何能够给人们带来协调舒畅的感觉,给社会带来正能量或者利益的行为或事件都可以用美来评价。例如好吃的食物,我们用美食,美味,美味佳肴等来形容。漂亮的女人我们用美色,美女,美人等来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合心意的事物我们用物美,美事表达。除此之外,美态,美观,美感,美好,美德,赞美,等诸多。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事物的评价产生于无形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价值观里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美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具有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人类社会存在以来,就能够对事物的好坏与舒适度做出初步感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审美价值也在不断的改变,与时俱进。原始社会以佩戴羊角,象牙,动物骨骼等材质的装饰品为美,是富贵的标志,现今社会又有几个类似的配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唐代以胖为美,杨贵妃那丰盈的姿态是典型的美人代表。如今的美人的评判标准却是骨感和瘦弱,甚至还有病态的像林黛玉那般的病殃美。

美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对美的评断也许会有些出入,但整体上对美的评断是不变的。像对食物,如果一个味觉正常的人对其作出高度赞赏与支持,那么其他人也不会食之无味。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对自然景观的神奇之处给予的赞美和肯定,随着历史演变更不会消失殆尽。继往开来人们对美有相对统一的评断标准。是以能够产生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触动,行为上的触发,使人阅之赏心悦目,感之内心舒畅,感或官从中受益即为美。心灵美,内在美,形象美,自然美,美德等对人类社会不同方面的肯定性评价。

美是客观的。客观的美是实际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小桥流水环绕的乡村风光;高楼林立的城市风景;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山水环绕的鱼米之乡,各自以独特的美而存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头,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诗句美亦在意境美,是历代文人推崇的,历经沧桑,几千年不变得美。美是客观的,不会以主观认为其不美则断之不美。 美是主观的,个人的评断是受自己所在环境,所受教育的影响。在多种文化并存的当下,多元素文化是影响着人们地审美方式,审美行为。心思细腻,思维敏感者大多喜欢林黛玉般的弱美人,但性格好强,直爽,情感粗犷的人倾向于排斥这类美人。家境优渥,生活富足的人会追求名牌,追求时尚潮流,但出身贫困的则无暇顾及所用无是否符合当前流行趋势。教育层次较低者与较高者,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审美观又存在差异。

美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于人类文明,受个人文化与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第四篇:关于军人之美的认识与思考

杨雪

军人,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是一个值得我们用心来讴歌和赞美的群体!展开漫长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最不可缺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为了阶级、民族利益而驰骋疆场、马革裹尸的军人。之所以军人最不可缺少、最引人注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人是最美的人。

一、军人之美有哪些

(一)勇毅之美。

军人天生为打仗,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敢于亮剑;即使面对极度的危险,也要面不改色、一马当先。面对同胞遭受灾难,热血男儿,赴汤蹈火,勇往直前!他们站着,是一颗凌霜雪而不动的青松;即使倒下,也是一座山,一道岭!这种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力量,呈现给我们一种特殊的美,震撼人心的美——刚毅之美。

(二)忠诚之美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古往今来,忠诚与否隐于心,不察则“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忠诚与否显于行,不忠则“立身一败,万事瓦裂”。中国军人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当前,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在逐步深入,各级党委都在做好坚定看齐追随、坚决维护核心工作,都在开展“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正是我军忠诚之美的具体体现。

(三)阳刚之美。

当我们一看到军人那极富线条美和色彩美的着装,那充满英武之气的外在形象,那整齐有力的步伐,那浑厚嘹亮的口号,那声振林木的呐喊,就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经过系统而又严格训练的军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威风凛凛,英武之气逼人。这是人类力量的化身,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集中体现者。

(四)奉献之美。

人民军队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牺牲奉献史,军事职业是一种具有牺牲与奉献的特殊性质的职业。战争年代的军人流血牺牲,驰骋疆场。那时的军人美渗透于生与死的矛盾较量之中,赴汤蹈火时的义无反顾、去留决断时的视死如归,无不展现着军人的奉献之美。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了战时流血牺牲的悲壮惨烈,但奉献献精神却无处不在,许许多多的英雄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耕耘着,充分展现了革命军人特有的高层次精神生活和美的情感,他们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们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展现了中国军人牺牲奉献的独特风采。

(五)智慧之美。

军人要履行自己的使命,仅靠顽强坚毅的意志作风,仅靠忠诚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是有勇有谋,富于智慧的。智勇双全,是对军人的最好评价。历次战争的残酷考验,锻炼了军人的意志,也磨练了他们的智慧。严守纪律而又机动灵活,勇往直前而又善于变通,不怕牺牲而又能保全自身、消灭敌人,都是智慧的体现。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无不是军人智慧之美的体现。

(六)服饰之美。

服饰之美是军人外在美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军的服饰包括常服、迷彩等军服和臂章、姓名牌、胸标等配饰,具有简洁、明快、质朴的特点,军装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这也是其他服饰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正是军服之美的所在。

二、自觉践行军人美

审美重在创造和丰富美,关键在于创造和丰富军人的内在美。作为军校青年学员,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将进一步促进审美情趣的升华。革命军人创造的美,涉及艺术美、社会美、环境美、自身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最经常的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军人的自身美和军营美。

(一)塑造心灵美

心灵美,是一种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这样说:“在一切的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间的心灵美更美好的东西了。”就军校学员而言,心灵美具体的地表现出来就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其中有灵魂是军人心灵美的核心。心灵美并不是一些华丽词藻的堆积,必须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对我们来说,平时刻苦学习、模范守纪,战时临危不惧、牺牲奉献等,就是军人心灵美具体而富有生命力的感性形象。

(二)保持行为美

行为美是指军人的行为举止符合公认的社会规范而表现出的一种美,它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和自然流露。军人的行为美突出表现为端庄有礼、干练利落、严守纪律。

端庄有礼就是举止稳健潇洒,行为得体大方,使人感到有礼貌、有修养。条令上对军人举止的基本要求概括来讲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正是如此,我们军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才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凡是到过天安门广场的人,无不为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所吸引。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像一尊俊美的雕像一样屹立挺拔,充分表现了中国革命军人的威严。在许多公共场所,军人表现出来的彬彬有礼、先人后己、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行为,堪称社会的表率,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干练利落就是指军人行为的坚强有力、迅速准确、雷厉风行。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工作生活,都要求准确无误。大家在军校这种生活环境中不断磨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干练利落的作风。

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是任何一个社会群体达到完整、统

一、有序的可靠保证,对于军队来说则更是如此。纪律是军人的生命,它表现出军人对自己行为的克制和训练有素,体现出军人美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守纪律的美是一种力量的美、秩序的美。而我们要做到行为美,就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动作开始,从学习和遵守各项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开始,反复实践,细心体会,真正掌握条令的要求和规定的动作要领,才能“习惯成自然”,使自己的行为体现出一种军人特有的美。

(三)讲究军容美

严整的军容体现出军人的作风和意志,具有阳刚之美。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组织,统一的着装、规范的动作和整齐的内务,对军人养成自觉纪律,培养战斗作风,适应战争需要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军容美不仅具有外在的审美价值,而且是军人内在美的具体体现。讲究军容美,一要着装整齐,要按整齐一致、便于操作、适合训练作战的原则统一着装,不披衣挽袖、敞胸露怀,不私改军装。二要容貌整洁,即要保持整洁、庄重、得体大方的发型和仪容。身着军装,更要注意仪表的整洁。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军,严格遵守条令中关于军人着装的规定,使军容美更好地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

(四)养成语言美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心灵之光。美的语言,给人以一种享受,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的思想大部分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语言美,一是要言之有理。说话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二要言之有礼。讲话要符合军人道德规范,言谈话语要文雅、谦逊、礼让、和蔼,不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恶语伤人。三要言之有物。说话、讲演、发言都要言之有物,不讲言而无物的空话、哗众取宠的大话、敷衍了事的套话、言不达意的废话和油腔滑调的假话。

(五)创造军营美

军营美是军人整体美的体现,是要求全体官兵共同创造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娱乐的环境美。优美文明的军营环境,使人置身于其中,能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对此,一是要以连为家,爱家建家,只有增强主人翁的意识,才能把连队当作自己的家,才能努力学习、安心工作,才能主动积极的为连队建设出谋划策;二是要内务整齐清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以此来展现军校生活的正规有序。三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朝气蓬勃、融洽和谐、你追我赶、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使我们整个军营呈现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动人景象。

军人是威武之师的美,军人是文明之师的美,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代表的不是我们个人,而是中国人名解放军这个集体,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注重军营之美的营造,要让军人之美成为军人最闪亮的名片。

第五篇:对于安全工作的认识

最近一段时间,设备制造发生了多次险肇事故,因为没有重视起来,最终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经过这件事情让我们认识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隐患。

一、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不到位。

三、工作现场监督、巡查不够全面。

四、部分工作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五、存在侥幸心理,对一些违章、违纪的行为,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为了提高大家安全意识,避免、减少发生安全事故和险肇事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工作现场的监督、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二、要求组长每项工作都要有明确的方案,都要和具体操作人员交代清楚。

三、加强安全学习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四、加大对违章、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

五、增加技能培训,避免不该发生的问题。

上一篇:电影欣赏活动总结下一篇:党员自我批评汇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