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2024-04-29

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共9篇)

篇1: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论在音乐鉴赏中对音乐的认识及美的体验

班级:草叶111班

姓名:付登冰

学号:1109050049

电话:***

上课时间:周六3、4节

论在音乐鉴赏中对音乐的认识及美的体验

内容提要:从音乐中,我们获得了轻松愉快。从音乐鉴赏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对美的认识,音乐是一种眼睛看不见的美。在音乐鉴赏中对美的认识,是实现音乐审美的基础,是衡量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是文化构建的历程。

关键词:音乐鉴赏 美 情感 艺术

随时随地,只要方便,就会不由自主打开手机中的天天动听,戴上耳机,享受那轻松愉快的美。伴随着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当在选修课中发现音乐鉴赏这门学科,就毫不犹豫地选上了。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不用在意学习、生活、家庭的压力,我只需要静静的享受,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轻松美好。

音乐鉴赏课,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平时欣赏音乐的局限性,从这门课中,我发现了音乐,不仅仅是美丽的音喉伴随着动人的乐器之间的组合,还有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也能发出美妙动人的声音,音乐真是随处不在啊。音乐鉴赏课让我手机里的音乐从只有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到世界经典音乐再到民间传统音乐。我发现,音乐的美不仅仅在流行音乐中,音乐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平日里看到有人报着一个大吉他,面前摆着一本画满了各种各样音乐符号的乐谱,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可以看懂那些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书”的乐谱。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接触正式的音乐谱曲了,我没有上音乐鉴赏这门课之前连“哆来咪发嗖啦唏”都记不全了。在脑海中一直都以为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只是数学上的数字符号而已无形之中已经忘记了它们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正是这7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和一些延音符等音乐特殊符号组成了一篇篇音乐乐谱,而在这些乐谱中又产生了多少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名曲。《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一种激昂欢快的节奏向人们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了斗牛士是怎样将红了眼的公牛驯服;而贝多芬一次灵感偶然之间的创作《月光曲》让我们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一直不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将中国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样的美伦美奂将一种凄惨之美演奏到了极至;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够听到著名的《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但是以前听过几次,是跑了几个店才买到的阿炳先生《二泉映月》。听过之后,我是长时间的沉默,不知道是乐曲中的哪根琴弦拨动了我的心,我记得在网上查找音乐鉴赏论文的时候看到了世界十大指挥家之一的小泽征尔评价《二泉映月》的一句话:“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倾听《二泉映月》”。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奇怪,有必要吗?那只是一首乐曲而已,何必要跪着听。我既然这么想,我想会有很多人以为我不懂音乐,事实也是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有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而自己也终于对小泽征尔的话有了一点点感触,《梁祝》的凄凉之美只是让人感到无法自主人生无奈以及主人公为自己命运进行的抗争,而《二泉映月》产生让人在沉重生活的压抑下跪的欲望,却是让人无法选择。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从音乐鉴赏中,我体会到了一种看不见的美。那种美,是从眼睛无法欣赏到的美,是只属于耳朵的美。而音乐鉴赏课,又给我带来了耳朵欣赏的不一样的美,从这些美中,我的境

界得到升华,我们不仅可以从音乐中减压,还可以从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妙,音乐鉴赏让我们更加快乐。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极其高雅,能带给人听觉美妙享受的艺术,而且音乐也是其创作人心理的一种宣泄。时至今日,音乐也分为不少派流。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欣赏高雅的音乐而改变什么,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用乐器演奏的乐曲也只有在音乐厅里演奏时才能展现它们的魅力,而摇滚音乐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的派流,我觉得它更适合于那些追求潮流,喜欢刺激的青年人身上,而校园民谣是针对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记。我不知道在我的思维方式里我是怎样定义音乐的,也许喜欢音乐就和喜欢人一样,都是感情在一瞬间的爆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头脑里存有怀古的情感,不管是对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偏爱那些古典而又有些怀旧的音乐,就像《涛声依旧》,《如果再回到从前》,《一生爱你千百回》,《祝你一路顺风》等等.在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心中总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就好象是自己心中的情感与音乐达到了共鸣,这些歌曲所渲染的氛围有时候就好象在写我感情一样。一个人的时候,我总喜欢将MP4的外音调到最大的声音,走一路就洒下一路歌声,我没有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我听音乐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地享受那一刻的心情。

参考文献:张前 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6月

篇2: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杨雪

军人,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是一个值得我们用心来讴歌和赞美的群体!展开漫长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最不可缺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为了阶级、民族利益而驰骋疆场、马革裹尸的军人。之所以军人最不可缺少、最引人注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人是最美的人。

一、军人之美有哪些

(一)勇毅之美。

军人天生为打仗,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敢于亮剑;即使面对极度的危险,也要面不改色、一马当先。面对同胞遭受灾难,热血男儿,赴汤蹈火,勇往直前!他们站着,是一颗凌霜雪而不动的青松;即使倒下,也是一座山,一道岭!这种不可战胜的意志和力量,呈现给我们一种特殊的美,震撼人心的美——刚毅之美。

(二)忠诚之美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古往今来,忠诚与否隐于心,不察则“养痈长疽,自生祸殃”;忠诚与否显于行,不忠则“立身一败,万事瓦裂”。中国军人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当前,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在逐步深入,各级党委都在做好坚定看齐追随、坚决维护核心工作,都在开展“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主题教育,这正是我军忠诚之美的具体体现。

(三)阳刚之美。

当我们一看到军人那极富线条美和色彩美的着装,那充满英武之气的外在形象,那整齐有力的步伐,那浑厚嘹亮的口号,那声振林木的呐喊,就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经过系统而又严格训练的军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威风凛凛,英武之气逼人。这是人类力量的化身,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集中体现者。

(四)奉献之美。

人民军队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牺牲奉献史,军事职业是一种具有牺牲与奉献的特殊性质的职业。战争年代的军人流血牺牲,驰骋疆场。那时的军人美渗透于生与死的矛盾较量之中,赴汤蹈火时的义无反顾、去留决断时的视死如归,无不展现着军人的奉献之美。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了战时流血牺牲的悲壮惨烈,但奉献献精神却无处不在,许许多多的英雄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耕耘着,充分展现了革命军人特有的高层次精神生活和美的情感,他们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们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展现了中国军人牺牲奉献的独特风采。

(五)智慧之美。

军人要履行自己的使命,仅靠顽强坚毅的意志作风,仅靠忠诚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是有勇有谋,富于智慧的。智勇双全,是对军人的最好评价。历次战争的残酷考验,锻炼了军人的意志,也磨练了他们的智慧。严守纪律而又机动灵活,勇往直前而又善于变通,不怕牺牲而又能保全自身、消灭敌人,都是智慧的体现。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无不是军人智慧之美的体现。

(六)服饰之美。

服饰之美是军人外在美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军的服饰包括常服、迷彩等军服和臂章、姓名牌、胸标等配饰,具有简洁、明快、质朴的特点,军装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感觉,这也是其他服饰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正是军服之美的所在。

二、自觉践行军人美

审美重在创造和丰富美,关键在于创造和丰富军人的内在美。作为军校青年学员,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将进一步促进审美情趣的升华。革命军人创造的美,涉及艺术美、社会美、环境美、自身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最经常的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军人的自身美和军营美。

(一)塑造心灵美

心灵美,是一种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这样说:“在一切的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间的心灵美更美好的东西了。”就军校学员而言,心灵美具体的地表现出来就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其中有灵魂是军人心灵美的核心。心灵美并不是一些华丽词藻的堆积,必须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对我们来说,平时刻苦学习、模范守纪,战时临危不惧、牺牲奉献等,就是军人心灵美具体而富有生命力的感性形象。

(二)保持行为美

行为美是指军人的行为举止符合公认的社会规范而表现出的一种美,它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和自然流露。军人的行为美突出表现为端庄有礼、干练利落、严守纪律。

端庄有礼就是举止稳健潇洒,行为得体大方,使人感到有礼貌、有修养。条令上对军人举止的基本要求概括来讲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正是如此,我们军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才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凡是到过天安门广场的人,无不为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所吸引。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像一尊俊美的雕像一样屹立挺拔,充分表现了中国革命军人的威严。在许多公共场所,军人表现出来的彬彬有礼、先人后己、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行为,堪称社会的表率,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干练利落就是指军人行为的坚强有力、迅速准确、雷厉风行。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工作生活,都要求准确无误。大家在军校这种生活环境中不断磨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干练利落的作风。

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是任何一个社会群体达到完整、统一、有序的可靠保证,对于军队来说则更是如此。纪律是军人的生命,它表现出军人对自己行为的克制和训练有素,体现出军人美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守纪律的美是一种力量的美、秩序的美。而我们要做到行为美,就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动作开始,从学习和遵守各项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开始,反复实践,细心体会,真正掌握条令的要求和规定的动作要领,才能“习惯成自然”,使自己的行为体现出一种军人特有的美。

(三)讲究军容美

严整的军容体现出军人的作风和意志,具有阳刚之美。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组织,统一的着装、规范的动作和整齐的内务,对军人养成自觉纪律,培养战斗作风,适应战争需要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军容美不仅具有外在的审美价值,而且是军人内在美的具体体现。讲究军容美,一要着装整齐,要按整齐一致、便于操作、适合训练作战的原则统一着装,不披衣挽袖、敞胸露怀,不私改军装。二要容貌整洁,即要保持整洁、庄重、得体大方的发型和仪容。身着军装,更要注意仪表的整洁。作为一名军人,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军,严格遵守条令中关于军人着装的规定,使军容美更好地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

(四)养成语言美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心灵之光。美的语言,给人以一种享受,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的思想大部分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语言美,一是要言之有理。说话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二要言之有礼。讲话要符合军人道德规范,言谈话语要文雅、谦逊、礼让、和蔼,不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恶语伤人。三要言之有物。说话、讲演、发言都要言之有物,不讲言而无物的空话、哗众取宠的大话、敷衍了事的套话、言不达意的废话和油腔滑调的假话。

(五)创造军营美

军营美是军人整体美的体现,是要求全体官兵共同创造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娱乐的环境美。优美文明的军营环境,使人置身于其中,能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对此,一是要以连为家,爱家建家,只有增强主人翁的意识,才能把连队当作自己的家,才能努力学习、安心工作,才能主动积极的为连队建设出谋划策;二是要内务整齐清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以此来展现军校生活的正规有序。三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朝气蓬勃、融洽和谐、你追我赶、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使我们整个军营呈现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动人景象。

篇3:美术辅导与审美的一点认识

实际教学辅导中, 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这样的体会, 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 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 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 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 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 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 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 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 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 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 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 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 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 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 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 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 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 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2 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2.1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 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 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 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 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 因价值不等于评价, 它们之间可以统一, 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 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 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 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 一个时逢喜事的人,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 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 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 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 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 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 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 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 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 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 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 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 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

2.2 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 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 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 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 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在欣赏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 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 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 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2.3 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 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

诚然,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 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 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3 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3.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 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 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3.2 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 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 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 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 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 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 是静态的。在教学中, 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 我们需要直觉形式, 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 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 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 (史、概念、形式因素) →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 然而, 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 在构图分析时, 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 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 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 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 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 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 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 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 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 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 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 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责任编辑:李墨洋

摘要: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篇4:音乐审美的思考

关键词:音乐审美 音乐素质 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是一门横跨音乐和美学两界的学问,建立在丰富的音乐知识和良好的审美价值之上。音乐欣赏作为学习音乐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和音乐审美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关联。可以说,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就在培养着自身的音乐审美水平。同时,除了在音乐欣赏方面,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进行培养,诸如审美的环境、教师的素质等。因此,关于音乐审美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欣赏与音乐审美的联系

(一) 音乐审美伴随着音乐欣赏

1.音乐起源于美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和对于美的追求是密不可分的。当感受到一些深刻的情感时,人会想要表达出来和他人分享。表达的形式之一就是发声,人们将声音以一种抑扬顿挫的方式进行组合,让其听上去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就是音乐最原始的样子。而最开始的那份深刻的感受,就是来自于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正是由于人们对美产生了不同的体验,所以产生的音乐。而同时也是因为对于这些音乐的不同体验,才会让人形成现在的一种音乐审美。音乐,是人们感受美,传递美的一种方式。

2.音乐传递着美

音乐在作为一段旋律被人所收听到了以后,会在人的内心产生各种反应,让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之上。在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分别从旋律、节奏等方面让听者产生美的共鸣。审美要素就是音乐的语言,音乐家在写曲子的时候总是带有一定的情绪,或者包含一定的希望来写的。而音乐审美的培养过程就是将这些音乐的语言学会、听懂、解读的过程。

(二)音乐欣赏可以培养音乐审美

欣赏就是对于美的认识和体验,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够带领人们在音乐中寻找作者留下来的美感。通过对于作者的解读以及对作品创作时代的解读,可以让听者了解到作品的很多时代特征。很多时候作者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对当时心情的一种纾解,所以在后人聆听这段旋律时,就能够借助音乐的手段来了解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

同时,许多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像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缠绵柔美,欧洲交响乐的庄严磅礴,非洲很多部落音乐的欢乐活泼等。这些能代表本民族特点的内容都属于一类审美要素,对于这些要素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分类和体验。

二、如何培养音乐审美

(一)创造审美环境

审美环境是一定空间范围内适宜于审美的一些外在条件,包括听觉环境、视觉环境和师生关系三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环境的塑造。声音和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它通过有节奏韵律的声音刺激听者的大脑皮层,让人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不同情绪,引起人的共鸣。良好的听觉环境的塑造是音乐审美教学的前提和要求,为保障听觉环境,就必须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安静的课堂纪律。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将之纳入考虑。

除了听觉环境,优美的视觉环境也会对音乐审美的教学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水平是同时建立在音乐素养和对美的感受之上的,而视觉是更容易让学生感受美的一个渠道。将教室以更协调的方式进行布置,多媒体和校内绿化环境的同时运用,注重教师本身的仪表等,都会让学生在视觉方面产生对美的感受。

另一方面,一段平等自由的关系也应当纳入这个和谐的环境当中。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就要首先和学生进行心灵层面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应该以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行对于美和音乐的讨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二)培养审美兴趣

兴趣决定了学生会在某一门课程上投入多少努力和热情。对学生而言,能够不用花太大力气就能取得不错成绩的科目一定是他比较有兴趣的。对此,音乐审美课程的教师就应当尝试积极挖掘学生对于音乐和美的兴趣。音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于怎样将这些具有魅力的音乐介绍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而考虑到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就要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等正确的审美观上做出努力。

比如在和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时,可以让学生在听完一遍音乐以后进行自由绘画创作。在画面中表现出自己在音乐中都听见了什么动物,它们可能在做些什么事情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故事性,让音乐鲜活起来,这是提高音乐审美水平的第一步。

(三)提高音乐教师本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身对于音乐审美的认识,才能教授好这门课。一个拥有人格魅力、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信服感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具感染力。如今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音乐作品的水平有高有低,如何在这些作品中进行筛选,就成了音乐教师的任务。好的作品能让学生更容易产生美的感受,而一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要素比较少,用来进行时间有限的教学比较勉强。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就决定了能否在诸多音乐作品中挑选出合适的用以课堂的音乐作品。

同时,一个优秀的音乐审美教师也不能仅仅拥有音乐技能,而是要兼备一定水准的文化底蕴。在教师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介绍的时候,学生就可以从中感受到教师的文化水平。一个仅擅长音乐而不擅表达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的,但文化意识的薄弱恰恰是我国高校中音乐系学生的一个常见问题。

三、结语

音乐和美密不可分,音乐水平的进步建立在对音乐美的进一步把握和认识上,而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会促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在未来,人们会不断意识到,音乐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其欣赏和创作同样重要。只有用心去理解音乐中的那些审美要素,将这种对于美丽的认知纳入一般性的生活体验,才能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所蕴藏的那些感动和情怀。

参考文献:

[1]王思琦.“立美”的核心与本质——也谈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赵宏声.关于音乐审美的现实思考与批判[J].河南社会科学,2004,(04).

篇5: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姓名:周金方

学号:20100380328

以前对歌剧的了解不多,甚至可以说大学之前很少看歌剧。如果非要说接触过,也只是看过一些歌剧剧本,比如一些中国本土创作的:《小二黑结婚》、《白毛女》、《花木兰》、《窦娥冤》,也看过一些外国的名著,不过更是寥寥可数了。今年选修课觉得自己对歌剧还是有点天赋选了中外歌剧欣赏这门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歌剧有了一些方面的认识与了解,认识到歌剧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也有提升大学生艺术审美的作用。以下是我对歌剧的了解:

1、歌剧产生及其发展

歌剧是一种由诗歌、音乐、戏剧表演、舞蹈等多种独立艺术综合而成舞台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旺盛的生命力征服了几个世纪的观众,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历史渊源之深,都是其它音乐体裁所无法比拟的,它被视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稀世珍宝。凡举一个时代在政治、文化、社会风尚上的巨大变化,总会在这个时代的歌剧艺术中清楚的表现出来,瓦格纳与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出生在同一时代,同是伟大的音乐家,又是伟大的戏剧家,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又决定了他们在歌剧创作风格上的差异性。尽管如此,歌剧作为一种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应当有所革新,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歌剧最早起源于意大利,17、18世纪的意大利,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济霸权开始衰落,;教会的内部日益趋向世俗化;教会中的开明分子在世界观上倾向于人文主义,积极支持艺术工作,一些音乐家本人身就是神职人员。音乐逐步脱离了宗教的束缚,独立性的世俗音乐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涌现出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人文主义艺术理想发展的要求,一种将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手法和世俗音乐融合的新的声乐体裁—

—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了,而《达芙尼》正是其诞生的标志。此后,威尼斯歌剧乐派的蒙特威尔第把意大利牧歌和经文歌的创作经验,运用于歌剧之中,将歌剧的启蒙时代推向了第一个高峰期,巴罗克晚期,人们在思想上已没有文艺复兴时期那种极端的个性的放纵,开始以一种比较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个人幸福。歌题材逐步演变为历史传奇和风俗化的内容为题材,形成正歌剧。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百科全书派”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在它的影响下,音乐更趋向于通俗化、世俗化,喜歌剧就此诞生。这种轻松诙谐的新的歌剧体裁形式,正是对启蒙运动追求“回归自然”的思想的回应。19世纪的意大利随着欧洲革命和封建复辟,政治形势也不断变化,世纪初的艺术领域里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浪漫主义创新精神的深入人心。艺术家狂热的追求自由和解放、标新立异,力图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迎来了意大利歌剧的再次繁荣。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是19世纪初期意大利产生的三位歌剧大师。罗西尼创作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贝利尼的《梦游女》等作品旋律流畅美丽,音乐中有许多炫技等个性部分,迎合了当时意大利人的天性和趣味。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掀起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同时推进了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民族主义潮流。歌剧中也出现了许多反映强烈爱国和民族情感的题材。威尔第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其成功之作有《纳布科》、《欧那尼》等作品,表现出威尔第对意大利传统的继承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政治思潮也不断涌现,出现了同情贫苦农民和城市平民悲惨遭遇的作家。他们以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以接近自然主义的写作手法,表达环境与情感的“真实”。这种文学上的真实主义思潮,带来了歌剧史上一次深刻的变革,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

与欧洲歌剧相比,中国的歌剧发展就显得逊色多了,歌剧在中国刚一起步就遭到来自各个方面其他艺术的阻力,很多人认为歌剧适合西方人的口味,但是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就不怎么合适了,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然而在这种音乐剧、戏剧都跃跃欲试的及其不利的情况下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创作:二十世纪

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在当时的中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歌剧创作开了先河。1934年聂耳和田汉推出《扬子江暴风雨》。从三十年代中期起,上海、重庆一些专业作曲家在创造民族歌剧方面作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出现了《西施》(陈歌辛,1935)、《桃花源》(陈田鹤,1939)、《上海之歌》(张昊,1939)、《大地之歌》(钱仁康,1940)、《沙漠之歌》(王洛宾,1942)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成就较高、影响最大者,当推黄源洛的《秋子》。在延安也出现了《农村曲》(向隅等作曲)和《军民进行曲》(星海作曲)这两部作品。继而出现的《白毛女》在我国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美学品格。继《白毛女》之后,又出现了《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作曲)等优秀剧目。后来歌剧史家把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优秀剧作在短时期内连续出现称为“第一次歌剧高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剧作,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马可等作曲)、《红霞》(张锐作曲)、《红珊瑚》(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窦娥冤》(陈紫等作曲)、《刘三姐》、《星光啊星光》(傅庚辰、扈邑作曲)、《王贵与李香香》(梁寒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望夫云》(郑律成作曲)。其中《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2、我欣赏歌剧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1)《小二黑结婚》:一群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学生演绎了一场向封建礼教抗衡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第一次看到歌剧场景我还是比较有触动的,从演员的服装,动作,语言等有别于我们平时经常看到戏剧,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有共同之处的。虽然老师说演员的表演有些稚嫩,但是从我不专业的角度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2)、《奥赛罗》: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完全被场面的恢宏所震慑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在暴风雨的蹂躏下变得汹涌澎湃,现在回想起来我仍旧记忆犹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在观看的过程中尽管中间有些地方听得不太清楚,但听了老师讲解,同时我自己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对这部歌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3)、《卡门》: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它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使他陷入情网,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吕卡。于是,约瑟与卡门之间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矛盾。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在约瑟的剑下。因为之前对这个故事的喜爱,所以对这部歌剧我有很深的感触。大概是东西方文化地异等差别,我对女主角有这不同的感受,很多人都认为卡门热情奔放,追求自由,但是我觉得从东方的伦理道德上看她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欣赏的《茶花女》、《白毛女》、《江姐》等也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作品,在此不一一列出了。

3、歌剧与文化素质教育

歌剧世界真的非常迷人,在课上欣赏歌剧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忘却时间的流逝,会把自己的人生与其联系起来进行深切的思索,让自己置身于那巧妙的情节,美妙的歌声中。不过,不管歌剧演绎的故事有多么的感人,演员的歌声有多么的动听,最终还是要通过音乐的桥梁才能走过去,走入这迷人的世界。

听音乐,需要文化。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英语课上对语法现象的认识。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细细品味。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甚至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一部小说来说,主观感受和品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那些歌剧名家,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瓦格纳等等,名家举不胜举,名作数不胜数。他们被誉为开创者,鼻祖,先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歌剧,也同时展现了时代的气息。他们不仅仅是用音符,更是用心在创作,用灵魂在解读,挥洒出自己的思想,对人生的追求,对命运的感悟。

篇6: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一度红遍全国, 票房直逼十三亿, 而政协委员、作家晓苏则炮轰《人在囧途之泰囧》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电影, 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盯市场而应注重文化导向, 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从小沈阳到郭德纲, 从人肉搜索到某某门, 我们的大众文化正一步步持续低俗, 大众审美观正逐步趋于单一。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建设高楼, 更重要的是美丽国人的心灵和情操。这一切, 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审美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 音乐课一直是在副科的位置, 致使学生把音乐作为一门休闲课程。其实音乐教学不仅仅教学生认谱唱歌, 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艺术审美与创新能力[1]。作为长期从事小学音乐的教育者, 笔者认为应该重视音乐等课程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1. 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塑造

孔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2]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 蕴含着“细无声”的高尚情操, 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 会有追求“真善美”的倾向, 更容易建立起健康、乐观的价值观。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品格的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 当我们在欣赏《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歌曲时, 音乐磅礴地展现了民族精神, 给学生一种向往美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3]。又如, 教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 优美的旋律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 唤起报效祖国的使命感。此外, 在合唱、合奏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音乐教育就是如此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格养成作用。

2. 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美学创造力

当今中国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生无法全面发展。“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转轨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培养再不仅仅是考高分排名次, 而是多元化思维与创造创新的精神。音乐对于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能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促进他们的智力成长。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擅长语言计算,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 擅长音乐绘画。左右脑相互协调, 逻辑与形象思维才能平衡发展。音乐恰恰能通过听、看、唱、跳对学生的大脑发育进行均衡刺激。许多名人都是音乐爱好者, 如, 孔子、列宁、歌德、爱因斯坦, 他们都在音乐中获取灵感, 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引领了时代的思想脉动和文化。

3.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近年来, 我国媒体在传播方面存在一些低俗倾向, 肥皂剧、无厘头、各种笑料, 甚至出现以丑为美的倾向, 何谈“养眼怡情”。韩风、日风, 奇装异服, 大多缺少文化内涵, 青少年趋之若鹜, 小孩子从小也耳濡目染;部分流行歌曲浮躁轻薄, “追星族”却如痴如醉。学生随处可接收所谓的流行文化, 而当这些主流文化缺乏艺术养分, 以致丑美不分、好恶难辨, 会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音乐和歌曲用各种手段表情达意, 在课堂上鲜明的节奏、悦耳的伴奏、美妙的音色组合在一起, 使学生从小置于音乐的独特氛围。正如冼星海曾经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学生学习音乐作品能够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触捕捉住, 融入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 让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情趣得到升华, 从心灵深处产生对美的自我定义, 这就是审美感受的理解。

总之, 小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未来一代,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音乐教育, 必将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为改变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普遍三俗化的态势, 必须加强学生人格塑造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才能让中国的未来具备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改变教育理念,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品位。

摘要:剖析了当今国民审美普遍庸俗化的态势, 阐述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音乐课的美学教育作用, 改革教学理念,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品位, 从而让国民更具备创造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大众审美

参考文献

[1]唐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101.

[2]李少沛.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 2012 (5) :81.

篇7:音乐课上欣赏与审美的碰撞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兴趣欣赏 学科融合创造性思维

音乐教学除去基本的乐理知识外,应更多的侧重于音乐欣赏,因为它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它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虽然可供欣赏的作品很多,但作为学生由于知识结构驾驭和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喜好等原因,不可能对所有的作品都感兴趣。因此,就要求教师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激活课堂,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始终主动感知、思考、想象、创造,在愉悦的氛围中扩大视野,进入一个迷人的艺术境界。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有四个方面是音乐欣赏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与把握的,现将其分述如下:

一、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吸铁石”,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用到的趣味导入法有幽默导入、典故导入、故事导入、课堂生成随机导入、社会热点导入、演讲式激情导入、不同作品的比较式导入等,这些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动物狂欢节》一课的教学中,我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小故事,使学生一下子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又讲:“这首乐曲里共描写了13种动物,如大鸟笼、狮子、乌龟、大象等。这些动物形象在作曲家的笔下是惟妙惟肖,亲切而可爱。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些活泼的小动物呢?”听完了這一介绍,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要求马上聆听这首乐曲。

二、达到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音乐与其他学科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底蕴是进行艺术探索的雄厚基础,任何音乐作品无不折射着广泛的知识内涵,二者相辅相成,离开谁都不可能将作品演绎得真挚感人,恰到好处。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准确表达出时代背景、人文风情、时代特征、时代观念等,通过艺术这种形式,将文化的内涵展示出来,这样,音乐作品才有更加激动人心的生命力。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句很重要的话,即:“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就是说,无论音乐课怎样与其他学科综合,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必须凸显,音乐课堂自身的任务必须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及音乐相关的文化,作为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而不是把非音乐的内容拼接在一起取代音乐的主体地位。通过交叉学科优势的利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领悟和感受。

三、激发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建立,不光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要在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激发学生音乐创意思维时,有选择的将写实的标题音乐联想过程与写意的无标题音乐联想对峙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尽可能摆脱统一的作品分析定位对学生的影响,以免形成过于依赖课本的音乐欣赏习惯,另一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意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与方式建立起厚实的基础。真正达到音乐美育重要功能目的之一——激发扩展学生思维想象的创造力。

同时,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想象构思加以艺术化定位变化处理。如身外之局的“音画般”的欣赏定位与“身临其境”的不同情感态度定位。音乐思维过去时的回忆与对未来憧憬美好希望的思维时间印象。音乐强弱对比,形成的远近空间距离的听觉能力,音色音区高低对峙形成的音乐欣赏意境的组合能力。和声对峙的音乐“色彩”感悟能力。音乐节奏、速度、拍子(均速与渐慢、渐快)变化对峙所产生的学生心理印象准确定位。

四、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基本理念告诉我们,音乐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达到人格完美境界,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优势和特征,实行差异教学,使他们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现在的学生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相应地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始终保持一种“新鲜”的感觉。教师要在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挖掘出学生的音乐潜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教师更多地去担当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以上的教学尝试,我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明显见好。这说明,音乐欣赏课也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五、结论

现在的课堂,人们已不再把教师讲得是否精彩和课堂知识容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目前面临具有挑战性的一项任务。而要出色的完成上述任务,音乐教师自身的现代课堂教学意识和素质亟待提高,应通过不断地,广泛地学习,完善、更新和提高教学能力,掌握和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刻苦钻研专业理论,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质量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

2、《中国音乐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

3、《音乐课程目标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篇8: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展示音乐自身的美,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美, 体验音乐美, 是体现和实践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音乐各要素 (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 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音乐, 而不是进行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要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 感受音乐的魅力, 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激荡, 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进行支离破碎的讲授;坚持音乐概念和音响的尽量统一, 摒弃对于一般音乐教育来说几乎是毫无意义的记忆概念;淡化教育活动中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 强化师生双方主动投入, 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强调音乐与语、数、外、政、体育、美术等其它学科结合教学, 实现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 从而达到“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的教育目标,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遵循音乐的规律, 让美的音乐给孩子美的享受。

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 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是从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 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 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 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你看音乐中的do、re、mi、fa、so、la、xi与美术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多么奇妙的组合!

音乐的本质是听, 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响效果 (包括音高、音准、节奏、节拍) 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但是, 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认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由于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 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 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 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 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因此, 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 就是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声音中去, 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 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 这些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曲的风格、寓意背景、提示主题。例如:八年级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之《暴风雨》一课中的插图、话剧、散文诗等就一目了然地展现了音乐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我在教学生之前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这样就直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了其音乐风格, 对乐曲的表达就更准确, 真是既开阔视野又加强记忆更启迪思维。

二、欣赏与活动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音乐具有运动特性。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设定的领域中, 把传统的唱歌、游唱、器乐、识谱与视唱等整合在“表现”里, 而最具“表现”特征的舞蹈, 正是渗透体育活动来展示和表现音乐美的有效手段。舞蹈与音乐, 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 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 (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 和不同的风格 (如进行曲、摇篮曲) 光靠欣赏或者讲解, 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 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抻曲等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 我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动作, 有些学生很自然地做起了连绵起伏的浪, 展现黄河水汹涌澎湃的场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体会了黄河的气势磅礴还对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 他们的身体也就成为了一种乐器, 情感就能得到抚慰。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说的就是情有所感, 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 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语言描绘与想象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体验, 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感受与鉴赏是一种感知。当我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 中国》, 眼前就呈现出了巍峨的青松、无边的森林、南海的渔火、北国的飞雪……思维涌动起无限的遐想, 沉浸于美丽丰富的意境中, 使我们由衷地赞叹祖国的广袤无垠、深邃内敛及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韵。但想象不是幻觉, 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对于中学生来说, 想象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描绘。教师的语言描绘帮助了学生更准确地欣赏了音乐。尽管音乐有不可指向性的特征, 学生的领悟也各不相同, 但是师生之间这种知识、心理、情感互相交流相互传递, 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

音乐教育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 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 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 普通话标准流利, 字正腔圆, 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有速度, 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致、紧松有度;其次, 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境, 诠释其思想感情,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让音乐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种语言美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 才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

四、知识技能与表现发挥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全面素质发展, 因此, 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 自我发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主地创造, 这是我们所期盼的音乐教学。

架设与提供让学生展示表现的平台是音乐教授得法的重要标志。比如, 在初一创编歌曲一课时, 我采用了《两只老虎》。学生们争先发言:有的说这首歌太简单了, 有的认为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歌词, 有的认为可以加上动作……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使得老虎这个音乐形象更清晰、更准确、更生动、也更丰满。孰不知此歌也有一定的难度。创编歌词:“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真奇怪!真奇怪!三只老虎, 三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四只老虎, 四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鼻子, 真奇怪!真奇怪!……”一个接一个, 并且按秩序唱。这就是说, 我们教师应成为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引路人, 细心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 帮他们排忧解难, 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灵观察世界, “一千个人头脑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艺术效果, 绝不能横加指责, 讽刺挖苦, 因为你熄灭的很可能是一个未来天才音乐家的灵光。

音乐是艺术, 艺术教育最本质的、最独特的是审美。音乐, 只有在以育人的前提下, 才能由“美”向“善”达“真”。在音乐教育中, 努力引导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提高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 形成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发展, 那么音乐教育一定能丰富多彩, 日臻完美, 音乐教师们也就无愧于创新时代赋予的高尚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三期、第四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对音乐审美的思考与认识论文

一、去伪存真,“自然”为美

道家以“道”为宇宙万物的本源,“道”也就是一切审美和艺术的本体,是真正的“大美”“至美”所在。“道”又是什么?。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自然”的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按照自身规律存在变化的客观世界;二是未被人为干预、自己如此的原生状态。最自然的便是最完美的,合乎自然之道,顺应清净无便是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真正的美也就是遵循自然之道,保持天然本性,朴素纯真,即庄子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不难看出,道家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以真为美,去伪存真倾向,“自然”的核心内涵就是“真”,“真”与“美”相统一是道家自然主义审美观的基本原则。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符合天然本性即是真,那么人为干预造作便属于伪,道家美学思想立足于文化批判的立场,将儒家极力维护的礼乐宗法制度和道德纲常都视为违背天道的“大伪”,是对人的天然本性的强行束缚扭曲,仁义道德背后隐藏的是不可告人的私欲与不平等,孔孟之道试图调和美与礼乐教化、伦理道德之“善”,恰恰暴露了真美、假恶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只有无为而治的自然状态的理想社会,才具有高度内聚的原始完美性,真和美才能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老庄“法天贵真”的自然主义美学观,对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中国美学史上注重真与美统一的道家传统,崇尚赤子童心、淳朴自然,力求浑然天成的境界,反对无病呻吟、矫饰雕琢,制造人为的浮华怪诞,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的主流倾向。例如唐代白居易在《画记》中便称赞画家“工侔造化者,由天和来。张但得于心,传于手,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1北宋范宽也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2都是强调艺术创作源于朴素纯真的天然本性。

二、重神轻形,境界为先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真正的“大美”是无法通过外在形式技巧来表现的,意识到了任何艺术表现技巧都存在局限性。《庄子·外物》篇更进一步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在庄子看来,语言文字本身具有局限性,不可能完整传达复杂思维的全部内容,因此理解深层内涵不必拘泥于文字的表层传达,所以轮扁斫轮时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但却无法将其中诀窍通过语言表述,亲如父子也无法传授。

庄子“得意忘言”论虽然是立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角度来讲的,但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也是艺术创作形式之一,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技巧。《庄子·外篇·田子方》还讲了一个直接关于绘画艺术创作的生动故事:宋元君要画图,所有的画师都来了,规规矩矩跪拜作揖后就忙着在一边润笔调墨,将近一半的人甚至是在露天当中。这时有一个晚来的画师,神貌安闲,不急不忙,行过礼就回去了。宋元君派人跟去看,这名画师脱掉衣服裸露身体,盘膝而坐作画。宋元君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画师。”宋元君为什么如此推崇这位看似散漫无礼的画师?正是因为这位脱衣盘坐者不拘于礼法,能够释放自我,作画时必能摆脱外在形式的束缚。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也追求使人通过有限的形式技巧体悟无限大道至美的神韵,极其重视虚处传神,讲求以少胜多,以无胜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超越可视可闻的声色格律,深入背后的神理气味,在广阔空间中展开多义性联想,揣摩品味所谓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传统书法、绘画都强调“留白”,在没有笔墨色彩的空白中寻求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虚中求实,为读者的审美观照留出足够的想象品味空间,增强作品整体的空灵美感和意境。正如当代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空白在中国画里不复是包举万象位置万物的轮廓,而是溶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画幅中虚实明暗交融互映,构成飘渺浮动的絪缊气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3

当然,摆脱形式技巧的束缚并非完全抛弃人工技巧,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所崇尚的境界,是大工大巧之后的返朴归真,要求艺术家通过技巧的刻苦磨炼,化有限为无限,达到不露人工斧凿痕迹,功参造化、巧夺天工的高超境界。

三、虚静物化,妙悟通神

至于参悟自然之道、观照天地大美的方法途径,老子则在《道德经》中立足于主体意识自觉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认为这是达到与道相合的境界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庄子加以继承发展,在《大宗师》中提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在《齐物论》中又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此之谓物化”,从而完成了道家自然主义美学方法论的逻辑体系。

“坐忘”是“虚静”的方法,要进入“虚静”状态,第一步须达到“坐忘”,忘掉外界一切客观存在与自身的主观存在,“绝圣弃智”,在排除来自外界与自身的一切干扰后,心灵才能恢复到与道合一的原初状态,实现“虚静”;进入“虚静”状态之后,因为不再受感官束缚局限,才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全面深刻的认识,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将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进入“物化”的境界,此时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艺术创作方能夺天地造化之功而浑然天成。

道家“坐忘”“虚静”“物化”的美学方法论屡屡被古代艺术家自觉运用于创作和审美品鉴当中。宋代画家米友仁作画时,“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4明代李日华也说:“乃知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即日对邱壑,日摩妙迹,到头只与髹采圬墁之工争巧拙于毫厘也。”5文学艺术构思同样强调道家式的美学方法,西晋陆机《文赋》论及虚静物化与想象构思关系时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6要求排除视觉听觉等外部干扰保持心境空明澄澈,精神世界由此获得最大的自由空间,遨游于天地古今。

注释

11.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5.

2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41.

3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7.

44.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6页。

5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第391页。

上一篇:父爱如山的优秀作文700字下一篇:仰卧起坐比赛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