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与生活开水

2022-06-24

第一篇:传热学与生活开水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

最近总是有人在耳边抱怨,日子越过越少了味道缺了激情,不止像白开水,甚至像一桶喝不完的纯净水,纯的逼真,静的死寂。我俨然一笑,总以为自己才有这样的感慨,原来这条路上的同行者很多。

总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如今确实是真,真的只剩下看见的,摸到的,连点梦幻都没有,现实的让人疲惫,就连感觉都是真实的疼痛。

以前经常开导身边失恋的朋友,当他们为一段情束缚,无法逃出时,经常会举同一个例子。

一个无人居住的房间里,在一张桌子上放一杯白开水,时间久了便会落满灰尘,你越是用木棒搅拌它,它就越变的浑浊不清,若是不去管它,灰尘会慢慢的沉淀在杯底,杯里的水自然会清。

在开导别人的同时也一样驯化着自己,让心底那份已经人去屋空的回忆慢慢沉淀,不去搅拌,不去推敲,就让时间慢慢淡化,或许如今真的做到了,那份浑浊成了白开水,可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着,平淡的让人在深夜里有种想呐喊的冲动。

生活本就是百味瓶,患得患失,即使泪流,欢颜,生活还会找到新的出口,可是当生活只剩下一味,日子走不到边,最甜的味道吃久了都成了枯涩。

一个人的生活实在太无趣了,自由成了奢侈,激情在慢慢退化,追求事物的心也被荒废,不记得感动时眼泪是如何流的,看着电视总以为这叫做作。菜里吃不出味道,甜也是苦,酸也是苦,苦还是苦,身体如同行尸走肉般被生活支配着,日益渐日的站在同一条曲线里轮回,甚至连哭笑的权利都不赋存在,只剩下淡泊僵硬的面孔,逼真的让人恐惧

如果一生就这样走下去,活到最后,或许只剩下逼真的身躯,嗅觉味觉都失去它本来的能力,连梦里都是一个人绕着同一条路轮回着。

最近总以为是身体不舒服,嘴里才失去了味道,吃饭喝水都是无味的,甚至连白酒都成了白开水,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境界,也嘲笑自己把生活的精彩都撕碎了。房间里昼夜已经无可分辨,除了自己的呼吸,就是自己脚步声。有时候夜里开着灯入睡,醒来时,总认为自己在大白天睡懒觉,俨然一笑,打开窗子才发现原来是个昏沉的夜,苦笑不得。

白开水似的生活是苍老的,无趣的,生命就像是一只等着宰杀的猪。

平淡是真,可真不该是一味的,给生命找点荆棘和收获,给生活添点活力和浪漫,人的志向不会在斗争里消失,只会在和平里消磨。

或许明天会有暴风雨,也胜过永远的晴天。

第二篇:流体流动与传热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

总体要求

1、 要反映工科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化工程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科学思想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要以整体培养规格为目标,优化内容体系,贯彻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在可用图示说明的前提下直接用图说明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4、 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适当留有供自学和拓宽专业的知识内容。

5、 每学时按4000~5000字编写。 内容安排

1、 编委会统一前言

2、作者前言

3、目录---列至三级标题(即章、节、

一、

二、三等)。

4、每章前要列出“学习目的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在“章”的末尾需附有“单元小结”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1995年以后出版的书籍和刊物),以便自学。

5、正文中例题及章末思考题和习题应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并占有一定的比例,例题以[例题x-x]的格式按章——例题流水号形式给出。

6、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可适当插入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相关的知识点,以丰富教材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7、根据需要书末附 “附录”;附录内容应与正文内容相关,引用列出的数据、标准等要准确无误。

8、物理量、计量单位、图、表、公式编排要求

①物理量名称、符号和计量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予以统一,其中组合计量单位中除的关系用斜线表,不用负指数形式(如mol/L)。有关计量单位的使用详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著译者须知》9~10页。

②公式中物理量的说明格式采用《须知》28页中介绍的第二种形式。如果说明中又套有公式时,其格式采用《须知》中28-29页中的第一种形式。

③图、表、公式编号均以章——流水号编排(中间用半字线“-”连接)。物理量与计量单位之间用斜线“/”隔开的形式编排。有附加条件时,应对物理量进行说明,而不修饰计量单位。 ④其它具体要求详见《须知》。 版面布置要求

1. 纸张为B5规格---字距为35行;A4规格---字距为40行。全文统一采用小4号字体、同规格纸。 2. 体例

第**章 ****(居中) 第**节 ****(居中)

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一)****(前空两格,独占一行)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1. ****(前空两格,独占一行,另行顶格排)

**************************************************(下文另行,前空两格,另行顶格排) (1)**** ***********************(标题后空一格,接下文,另行顶格排)**************** ①*********************************(正文接标题号,另行顶格排)

1 交稿要求

1、 主编负责全书的统一整理工作,全书按流水号统一编排页码,包括扉页(作者署名)、前言、目录、内容提要、正文、本章小结、思考题和习题、参考资料、附录等。交稿要求达到“齐、清、定”,具体要求见《须知》第1页。

2、 交磁盘稿并附打印稿一份,两稿内容要求一致,以打印稿为准。

3、 交稿时另附一份复印图,图的内容、编号与正文中的图一致,并且图中线条清晰,大小适宜。如果采用图文混排稿,须保证图中的内容清晰、明确,达到出版要求。

4、 交稿时间由合同确定。

编写内容(总计按148学时编写,各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用人方向选讲教学内容)

1. 混合液的密度;

《化工原理》(上册)(按70学时编写)

2. 气体密度计算

二、压力(压强) 绪论(按2学时编写) 1. 流体静压强的定义、特性 教学目的及要求 2. 压强的计量与测量

一、本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三、流量与流速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流量

三、单位及单位制 2. 流速

四、基本概念

四、黏度

(一)稳定系统与不稳定系统 1. 牛顿黏性定律 1. 稳定系统与不稳定系统 2. 黏度与黏度的计量单位 2. 稳定系统的特性 3. 黏度计及其应用 (1)连续性与连续性方程 (2)稳定系统的守衡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按3学时编写) 性

一、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结论 ①质量守恒

(一)静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 ②能量守恒

(二)讨论

(二)平衡与过程速率

二、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应用 1. 平衡过程

(一)系统压差及表压强的测量——液柱压差计 2. 过程速率

(二)液位的测量(近程、远程测量)

(三)经验关联式

(三)液封高度的计算(含气柜衡压原理) 1. 实验数据关联方法

(四)液下物体受力计算 2. 对数坐标系 第三节 流体动力学(按4学时编写) 3. 准数与因次

一、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类型 复习思考题

(一)流体本身携带的能量类型

(二)系统与环境交换的能量类型 第一章 流体力学(按20学时编写)

二、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拓展的柏努利方程推导 引言

(二)柏努利方程讨论及变形 第一节 基本物理量(按3学时编写)

三、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一、密度

(一)计算截面与水平基准面的选取原则

(一)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比热容的定义及1. 计算截面的选取原则 换算 2. 水平基准面的选取原则

(二)密度计算

(二)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示例

2 1. 高位槽

⑴ 高位槽的作用 ⑵ 高位槽面高度计算 ⑶ 高位槽输液系统流量的确定

2. 确定的输送设备有效功率

⑴ 输送设备的有效功率 ⑵ 输送设备有效功率的确定

3. 确定送液气体的压力 4. 确定端面压力 5. 流量测量

第四节 管流过程(按2学时编写)

一、阻力的表现与形成原因

(一)流体阻力的表现

(二)形成原因

二、流体的流动型态及其判定――雷诺演示实验

(一)两种典型的流动型态――雷诺演示实验

(二)雷诺准数与流动型态的判定

(三)非圆管系统中流动型态的判定

三、圆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流动边界层概念

(一)层流过程的速度分布函数推导

(二)湍流过程的速度分布

(三)流动边界层 1. 流动边界层概念 2. 边界层的形成与分离

第五节 化工管路基础(自学内容)

一、化工管路的分类 (一) 分支管路 (二) 并联管路 (三) 串联管路 (四) 单一管路

二、化工管路的基本构成

(一)管材

(二)管件与阀件

三、管子的选用

第六节 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按4学时编写)

一、直管阻力(沿程阻力)

(一)直管阻力损失计算通式――范宁公式的推导

(二)摩擦因数

1. 层流过程的摩擦因数 2. 湍流过程的摩擦因数

(1)湍流过程摩擦因数的影响因素 (2)绝对粗糙度与相对粗糙度 (3)莫狄图及其讨论

(三)直管阻力损失及压降计算

二、局部阻力

(一)当量长度法 1. 当量长度的概念

2. 局部障碍物的当量长度

(二)阻力系数法 1. 阻力系数的概念

2. 局部障碍物的阻力系数

三、系统总阻力损失计算

第七节 管路计算(按2学时编写)

一、简单管路计算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简单管路计算常用计算方法――试差法

三、简单管路计算示例

(一)确定输送系统动力消耗

(二)确定输送系统的理论工作流量

(三)配管计算

四、复杂管路计算原则

(一)并联管路

(二)分支管路

第八节 流量测量(按2学时编写)

一、测速管(皮托管) (一)构造 (二)测量原理 (三)讨论

二、孔板流量计 (一)构造 (二)测量原理 (三)讨论

三、文氏流量计 (一)构造 (二)测量原理 (三)讨论

四、转子流量计 (一)构造 (二)测量原理 (三)讨论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流体输送(按12学时编写) 教学目的及要求 引言

第一节 离心泵(按6学时编写)

一、离心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一) 主要构造

(二) 配套装置

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与特性曲线

(一)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 1. 流量 2. 扬程 3. 轴功率 4. 机械效率

(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2. 特性曲线的应用

(三)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吸上高度) 1.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2. 离心泵安装高度

(1)允许气蚀雨量法 (2)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法

(四)离心泵的型号及选用 1. 离心泵的型号

⑴ 清水泵 ⑵ 油泵 ⑶ 耐腐蚀泵 2. 选用方法

(五)离心泵的操作

1. 离心泵的工作点及确定 2. 离心泵的串、并联操作 3. 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第二节 其它化工生产用泵(按2学时编写)

一、 往复泵

(一)往复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二)往复泵的特性曲线

(三)恒压装置

(四)正位移系统

二、 比例泵

三、 旋液泵

四、齿轮、蜗杆泵

五、化工生产用泵性能比较

第三节 气体输送设备(按4学时编写)

一、 通风机

二、 鼓风机

(一)离心式鼓风机

(二)萝茨鼓风机

三、压缩机

(一)往复式压缩机 1. 构造与工作原理 2. 配套设置

3. 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能力与影响因素

(二)离心式压缩机

1. 构造与工作原理 2. 特性曲线

四、气体输送设备性能比较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均相系统的分离(按12学时编写) 教学目的及要求 引言

第一节 重力沉降及设备(按3学时编写)

一、自由沉降

(一)自由沉降

(二)自由沉降速度

二、重力沉降设备

(一)多层隔板式降尘室

(二)连续沉降槽(增稠器)

第二节 离心沉降及设备(按2学时编写)

一、 离心沉降与离心沉降速度

二、 离心沉降设备

(一)旋风分离器 1. 构造与工作原理 2. 分离能力与临界直径

(二)旋液分离器

第三节 过滤(按4学时编写)

一、过滤基本原理

(一)分类

(二)过滤介质

(三)助滤剂

(四)过滤名词术语

二、过滤基本方程式

(一)过滤基本方程式

(二)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

三、 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四、过滤设备

(一)板框压滤机 1. 构造 2. 工作原理

(二)叶滤机

1. 构造 2. 工作原理

(三)真空过滤机 1. 构造 2. 工作原理

第四节 离心机(按1学时编写)

一、分类

二、常速离心机

三、高速离心机

四、超速离心机

五、离心机的性能及选用

第五节 其它气体分离设备(按1学时编写)

一、惯性分离器

二、袋滤器

三、静电除尘器

四、文丘里除尘器

五、泡沫除尘器

第六节 分离设备的选择(按1学时编写)

一、气-固混合物的分离方案及设备选择

二、液-固混合物的分离方案及设备选择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传热(按18学时编写)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概述(按1学时编写)

一、传热学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导热)

(二)对流 1. 自然对流 2. 强制对流

(三)辐射

三、工业换热方式

(一)混合式

(二)间壁式

(三)蓄热式

四、传热名词术语

(一)载热体、热载热体、冷载热体

(二)加热剂、冷却剂、冷凝剂

(三)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

第二节 传热基本方程(按1学时编写)

一、传热速率

二、传热壁面积

三、传热推动力

四、传热基本方程

第三节 热负荷(按2学时编写)

一、热负荷

二、热负荷与传热速率间的关系

三、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一)焓差法

(二)显热法(温差法)

(三)潜热法

(四)两步法

第四节 传热平均温度差(按2学时编写)

一、恒温传热

二、变温传热

(一)间壁两侧流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二)并、逆流运动状态下的传热平均温度差

(三)错、折流运动状态下的传热平均温度差 1. 计算方法 2. 温度修正系数

第五节 一维稳定热传导(按4学时编写)

一、热传导(导热)

二、导热分类

(一)一维导热与多维导热

(二)稳定热传导与不稳定热传导

(三)一维稳定热传导

三、傅立叶定律

(一)温度梯度

(二)傅立叶定律

(三)导热系数

四、导热计算——傅立叶定律的应用

(一)平壁导热 1. 单层 2. 多层

(二)空心圆柱体导热 1. 单层 2. 多层

(三)空心球体导热 1. 单层 2. 多层

第六节 对流传热(按4学时编写)

一、传热边界层

二、对流传热基本方程式——牛顿冷却定律

三、对流传热膜系数

(一)传热膜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二)传热膜系数的影响因数

(三)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准数关联

1. 流体在圆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膜系数计算 2. 流体在圆直管内作强制过渡流时的膜系数计算 3. 流体在弯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膜系数计算 4. 流体在非圆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膜系数计算 ⑴ 传热当量直径 ⑵ 列管换热器壳程流体的膜系数计算

第七节 传热系数与传热壁面积(按4学时编写)

一、间壁式换热过程机理

二、污垢热阻

三、传热系数与传热壁面积

四、传热计算示例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换热器(按8学时编写)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换热器简介(按2学时编写)

一、夹套式

二、蛇管式

(一)沉浸式

(二)喷淋式

三、套管式

四、列管式

(一)温差应力

(二)固定管板式

(三)浮头式

(四)U型管式

五、螺旋板式

六、板式

七、板翅式

第二节 列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方法(按6学时编写)

一、非标准列管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一)物性参数计算

(二)列管类型确定

(三)流动空间确定

(四)估取传热系数初定传热壁面积

(五)管规格、长度、换热管根数

(六)管程数、壳程数

(七)换热管的空间排列排布 1. 布管方式 2. 管间距、排间距

(八)布管草图、换热器直径

(九)折流挡板

1. 挡板类型 2. 挡板间距、挡板数

(十)定距管

(十一)进、出口接管

(十二)换热器校核

1. 传热性能校核 2. 压力降校核

二、标准列管换热器的选用步骤

(一)物性参数计算

(二)列管类型确定

(三)流动空间确定

(四)估取传热系数初定传热壁面积

(五)标准列管选型

(六)换热器校核

1. 传热性能校核 2. 压力降校核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下册(按78学时编写)

第六章 蒸发与结晶技术(按12学时编写)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概述(讲授2学时)

一、蒸发的定义、基本原理及分类

二、蒸发专用名词

三、典型蒸发流程简介

第二节 单效蒸发(讲授4学时)

一、单效蒸发器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二、单效蒸发器的沸点升高与Δtm计算

三、管内沸腾过程的α计算

四、单效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计算

五、单效蒸发器的选型设计

第三节 多效蒸发(讲授2学时)

一、多效蒸发流程

二、蒸发系统的热效率与节能

第四节 结晶分离技术(讲授4学时)

一、结晶操作的类型

二、结晶分离的基本原理

三、结晶过程的相平衡

(一)溶解度曲线

(二)溶液的过饱和与介稳区

四、影响结晶操作的因素

(一)结晶的生长过程

(二)影响因素

五、结晶工艺计算

(一)结晶系统的物料衡算

(二)真空冷却结晶过程的热量衡算

六、结晶器

(一)冷却结晶器

(二)移除部分溶剂的结晶器

七、其它结晶方法

(一)熔融结晶

(二)沉淀结晶

(三)升华结晶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蒸馏与精馏技术(2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概述(讲授4学时)

一、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原理及分类)

二、二元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一)溶液的分类

(二)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三)非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三、蒸馏方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原理及流程)

第二节 二元板式连续精馏塔的物料衡算(讲授4学时)

一、恒摩尔流假设

二、全塔物料衡算—产品流量的确定

三、精馏段的物料衡算与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四、提馏段的物料衡算与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五、加料板的物料衡算—两段气液相流量的确定

六、精、提馏段操作线的交点轨迹方程

七、操作线的画法

第三节 二元板式连续精馏塔的塔板数(讲授4学时)

一、理论塔板数

(一)理论塔板的概念

(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逐板计算法、图解法)

二、实际塔板数

(一)板效率(单板效率、塔效率)

(二)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第四节 操作回流比(讲授2学时)

一、操作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二、全回流与最少理论塔板数

三、最小回流比及其确定

四、适宜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五、进料状态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第五节 特殊精馏(讲授2学时)

一、水蒸气精馏(基本原理、流程)

二、恒沸精馏(基本原理、典型流程)

三、萃取精馏(基本原理、典型流程) 第六节 多元精馏(讲授2学时)

一、多元精馏的特点

二、多元精馏系统的气液相平衡

三、多元精馏系统的简化计算方法

四、理论塔板数的捷算法――吉利兰关联图的应用 第七节 板式塔(讲授4学时)

一、板式塔简介

(一)板式塔的主要构造

(二)塔板结构与性能

(三)溢流方式

(四)板式塔的非正常操作现象

(五)板式塔的总体设计要求

二、浮阀塔的工艺设计

(一)初估塔径

(二)溢流装置设计

(三)浮阀数与塔板布置

(四)性能校核—负荷性能图

(五)操作弹性及调整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气体吸收(1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概述(讲授2学时)

一、基本概念(吸收的定义、基本原理、分类、流程)

二、吸收系统的气液相平衡

(一)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及讨论、亨利定律与亨利系数)

(二)吸收推动力及过程判定

第二节 吸收机理与吸收速率方程(讲授2学时)

一、扩散方式

二、双膜理论模型

三、吸收速率与吸收速率方程 第三节 吸收系数(讲授2学时)

一、吸收总系数与分系数间的关系(界面浓度的确定、总系数与分系数间的定量关系、膜控制过程)

二、吸收分系数(分系数间的换算关系、分系数经验公式及适用范围)

第四节 单组分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讲授8学时)

一、溶剂的选择与用量确定

(一)溶剂的选择原则

(二)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吸收能力计算、吸收操作线方程)

(三)操作液气比的影响及其确定

(四)溶剂用量与出口浓度的确定

二、填料塔塔径的确定

(一)填料类型与特性(类型、特性、装填方式)

(二)填料的选用原则

(三)操作空塔气速的确定-埃克特通用关联图

(四) 塔径的确定与校核(压力降与润湿率校核)

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一)填料层高度计算通式的推导

(二)传质单元的概念

(三)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四)解吸因子法

(五)图解积分法

四、附件设计(液体分布器、再分布器、捕沫器、填料支承)

第五节 其它吸收与解吸(讲授2学时)

一、高浓度气体吸收(特点、简化计算方法)

二、多组分吸收(特点、计算方法简介)

三、化学吸收(特点、控制因素)

四、解吸与解吸流程(原理、流程、工艺计算方法)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其它分离技术(1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引言

第一节 萃取分离技术(讲授6学时)

一、基本概念(定义、基本原理与流程、相关名词术语)

二、萃取平衡——三角相图的应用

(一)三元溶液组成的图示

(二)萃取系统的杠杆规则

(三)萃取系统的溶解度曲线

(四)萃取计算

三、工业萃取设备

(一)混合澄清器

(二)萃取塔(喷洒塔、填料萃取塔、筛板萃取塔、脉冲筛板塔、往复筛板塔、转盘萃取塔)

(三)离心萃取器

四、超临界气体萃取

(一)超临界气体萃取基础

(二)典型流程及应用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讲授4学时)

一、膜分离概念与分类

二、膜分离设备类型

三、膜分离指标参数及影响

四、膜分离过程简介

(一)电渗析(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二)反渗透(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三)微滤(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四)超滤(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五)纳滤(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六)气体膜分离(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七)液膜分离(原理、典型流程及应用) 第三节 吸附分离技术(讲授2学时)

一、基本概念(吸附原理、吸附剂)

二、吸附平衡与吸附速率

三、吸附设备(固定床、移动床、变压吸附)

四、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生物分离及高新分离技术简介(讲授4学时)

一、生物分离的特点与一般步骤

(一)生物分离的特点

(二)生物分离过程的一般步骤

二、新型分离技术简介

(一)离子交换分离技术

(二)色层分离技术

(三)反应精馏技术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固体干燥(1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第一节 概述(讲授4学时)

一、去湿与干燥的分类

二、干燥机理与流程

三、湿空气的性质

四、湿度图及其应用

第二节 空气干燥器的物料衡算(讲授2学时)

一、空气干燥器的物料衡算方程

二、干燥产品流量的确定

三、水分蒸发量

四、干空气的消耗量及风机工作流量

第三节 空气干燥器的热量衡算(讲授2学时)

一、空气干燥器的热量衡算方程

二、空气干燥器的热效率

三、空气出口状态的确定

第四节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计算(讲授2学时)

一、物料水分的性质

二、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三、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计算 第五节 空气干燥器简介(讲授2学时)

一、盘架式干燥器

二、带式干燥器

三、滚筒干燥器

四、气流干燥器

五、转筒干燥器(转窑)

六、沸腾床干燥器

七、喷雾干燥器

八、升华干燥 单元小结 复习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篇:开水绣花

小声活演绎大智慧---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专访作者:左思蓓新资本:廖教授,您好,十分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1963年考入厦门大学理科专业,毕业后与同代人一样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能否为我们谈谈您的经历? 廖泉文教授:我1968年自厦门大学毕业后到部队农场锻炼,然后在工厂工作了二年。因为喜爱书本,之后当过一段中学教师,一直到1979年。国家刚恢复高考不久,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我那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尽管如此,出于对学术的热爱,我还是顶着层层压力报考了厦门大学数学系研究生,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被录取到偏微分方向辜联昆教授门下当弟子。 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抱怨,认为时机总与自己擦肩而过,如果说人生的机遇就像行驶中的公共汽车,那么,当我们这代人赶到站台的时候,总是发现汽车刚刚离去:读书时赶上文化

分别是“烧开水理论”、“绣花理论”、“马论”、“红叶子理论”和“交点理论”。

第一个理论:烧开水理论。“烧开水理论”将烧开水看作是一个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并从中提炼了“添柴加火”、“耐心等待”和“服务大众”这三个职业发展的要素。强调把水烧开必须把握“经常添柴”,“水开了再掀锅盖”,“水开了别让火熄灭”这三个要素。其中不断“添柴”是为了获得和积累个人职业生涯所需的能量,包括知识、信息、技能、经验和社会资本等,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不停顿、不间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和积累,才能聚集能量实现发展。 同时,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又是一个互补和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借“势”的能量转换和增加。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要善于借助已知知识的“势”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其中添柴的技术也不容忽视:柴的大小(综合素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文化素养)、柴的形状(内在美和外在美要统一)、添柴的时机(太快和太慢都是相同的错误、不要失去时机、要有超前意识)、火势的控制(不能祸及他人、要有危机意识)、柴的数量(要能理解和消化、注意能力个性与兴趣的结合)、碳的处理(扬弃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给前沿知识留空间)对个人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证明自己的存在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义:“不要急于掀锅盖”、“未开的水不要喝”,即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不要过分急于表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在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急于表现自己或因此误导组织提前使用不成熟的人,这对个人和组织都是不好的。“沉得住气是一种修养”、“寂寞也是一种重要的锻造,在寂寞的等待中可以更加清醒地审视自我,扬长避短,不但是积累、增加知识的良好途径,更是修身养性的良好契机。 “面壁十年”终于等到“水开”后,就应该大胆地掀开锅盖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仍要留有余地,“学然后知不足”,要防止水溢出锅面,不要让水熄灭了火种,在回报与感恩的同时继续积累新的知识、经验和能量,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寻找人生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做好人生的第二次冲刺。 副栏:烧开水理论的由来: 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12岁的我和同学们一起上山砍柴烧木炭。当时,我被分配为同学们烧开水。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我找到了一个菇农的家。菇农的家非常简陋,在他的指导下我一步步地从搭炉子开始,挑水、添柴,到水开。这个烧开水的过程给了我很多启示,从中我领悟到了与职业生涯发展相通的许多道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此后,我把这些理论整理、归纳成型,就形成了今天的烧开水理论。

第二个理论是“绣花理论”。主要是说在奉献中发展,这其中包括三个要点,即:寻找资源、职业的三大积累、职业飞跃——品牌(名气)。寻找资源指当职业生涯开始或处于低谷时,主动去寻找资源或机会。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一定的资源,绣花理论主张用付出,即义务劳动或很低的报酬去换取资源,以作为下一步职业发展的基础。有了基础就进入了积累阶段,这包括人力资本的积累、品牌的积累和资源的积累。这三种积累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可以从下图中看出: (图略) 图 1 职业能力的三大积累 “品牌效应”与“马太效应”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效应能给人们带来财富、荣誉以及尊严,这就需要人们勿忘谦虚谨慎,学会珍惜所有帮助和支持过自己的人,要有爱心去回报社会,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副栏2 绣花大娘的故事 小时候认识一位绣花大娘,生活过得比周围人都富有。她当年还是一个小媳妇的时候,除了做家务外没有任何谋生的本领。她想学一门手艺,以作 1

养老之资,但拘于性别歧视和家境贫寒,求艺无门。后来她想到了学绣花。家贫买不起针线和布料,同时也无师可拜。她凭着勇气、决心和一点针线活的底子,主动要求为邻居出嫁的姑娘绣花。当地的风俗是出嫁女孩必须有几件绣花物件,如门帘、床莲、枕套等作为陪嫁,许多姑娘或忙或不通此行,要花钱请人代工。这位大娘从此义务为他们绣花,她们为其提供绣花所需的图案和材料。10年的义务劳动,她不仅练出了极好的绣花技艺而且创出了名声,积累了花式图样。第2个10年,她结束了义务劳动,开始了有偿服务,但价格略低于市价。第三个10年,她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仍然赢得众多的顾客。

第三个理论是马论。即识别并抓住机遇的理论。它把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机遇比做飞奔而来的马,转瞬即逝,识别和抓住机遇,骑上机遇之“马”,才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加快速度,“跋山涉水”,从而获得职业的成功。“马论”认为要获得机遇,实现职业的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识马——靠知识、靠见识、靠眼光; (2)跃马——靠技巧、靠魄力、靠勇气; (3)驭马——靠能力、靠技术、靠借势; 具体地讲,在职业发展中首先要学会“识马”,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探索增加对识“马”的知识和眼光。识马必须具备: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长期的知识积累、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力和反应力。而跃马和驭马则必须冒着失去很多既得利益的风险。因此,必须具有跃上马的技巧和魄力,承受落马的勇气和耐心,驭马的决定和能力,审时度势的借“势”技巧。我经常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马论结合在一起。我成功地抓住了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这匹马,并坚持勇敢地跃上这匹马,在激烈的竞争中克服困难,沉着应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并且,在驭马的过程中,我成功地选择了一匹与个人特质相符合的马—— 一个适合我的专业,这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个理论是要学会开发自己亮点的“红叶子理论”。该理论把一个人的优点比作一棵树上的红叶子,把一个人身上的缺点比作一棵树上的绿叶子。它认为一个人职业的成功主要不在于红叶子数目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一片特别硕大的红叶子。这片红叶子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和开发才能形成。准确地识别和开发这片红叶子,使它特别硕大、特别鲜艳,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这片叶子,就是你的亮点,即个人最有价值的资本。 红叶子理论有三个要点:(1)识别红叶子,也就是识别最有潜力、最有价值、最能取胜的“红叶子”。(2)发展红叶子,只有某一方面的出色和卓越才是职业成功之所在。要使红叶子足够硕大,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智慧和技巧。(3)缩小绿叶子,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

第五个理论是“交点理论”。这是一个关于寻找职业成功的起点的理论。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常因客观环境的限制和本人条件的制约,不得不从事若干种不同的、犹如平行线一样的工作,这些平行线让人们对自己职业的成功感到困惑。交点理论认为,只要你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认真地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并积累自身的人力资本,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那么你总能在远处某一个地方找到一个交点。这一点是你所有努力的结晶,所有知识的融合,所有勤劳和奉献的积累。这样的交点可能会有若干个,每一个交点都是你职业成功的新起点。 新资本:人力资源的获取是您一直颇为关注的课题。您所提出的“能岗匹配”原理强调:“匹配”是招聘中最重要的黄金法则!但能岗匹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招聘过程中,招聘者经常会受到主观喜好、应聘者刻意迎合等非客观因素的影响,那么,招聘者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准确判别人才与企业是否匹配? 廖泉文教授: “能岗匹配”这个概念是我在1991年提出来的,这是一个在人才招募中非常重要的原理,在1995年后引起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企业要想真正做到能岗匹配,一名一流的招聘专家是重中之重。招聘专家除了应具备相当的智慧、学识和经验之外,在招聘中还需要避免以下几个因素: 1.“眼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应聘者一进入考场,面试官的第一印象是从“眼缘”开始的,有的面试官第一眼看顺眼了,甚至感到可爱、喜欢,那么下面的判断就可能出现偏差,因此必须规避由“眼缘”产生的连锁反应。 2.“心缘”产生的错误判断 应聘者一开始谈话,面试官可能在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与应聘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种“心缘”会导致面试官与应聘者的“息息相通”,甚至有“知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就可能使面试官的判断失之公正。 3.判分时“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给应聘者打分,前后尺度不一致,使用有弹性的尺子,由于经验和对“申请池”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经常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因此,面试官必须认真作记录,必须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各位应聘者,力求公平。 4.“近期效应”或“重要事件效应”产生判断偏差 因为竞聘上岗是内部获取人力资源的方法,由于大部分面试官均与应聘者认识,

因此,应聘者的近期表现可能会对面试官产生重大的影响,使面试官以偏概全,有时一些重要事件也会产生效应,影响了面试官的判断,如某一次企业歌咏比赛,某应聘者得了第一名;某一次重要球赛,某应聘者表现得特别优秀等。 至于其他的一些招聘工具,例如人才测评等,都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一流的招聘面试专家还应占据主导地位。 《新资本》:企业获取人才的目的是保留人才,并让人才在企业内发挥应有的作用。您认为,为了获取、保留、发展人才,企业应当具备怎样的环境? 廖泉文教授:人力资源获取的微观功能包含了内部人才的发现、竞聘和提升;包含了对外部优质人才的吸引、招聘和录用。外部优质人才包括企业外部的优质人才、他省他市的优质人才、国外留学的优质人才、他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等。人力资源的保留和发展是指用一切方法使本企业优质人才获得发展和保留,从而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动地留在这个团队中,发挥其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已获取的和原有的优质人力资源获得保留,必须有一系列保留人力资源的对策。其中主要是创造人力资源工作和生活的优质硬环境和软环境。而优质软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教育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发展的微观软环境包括以下内容:公正而有能力的领导;融洽而有战斗力的团队;企业获得社会认可并有良好的形象和品牌;胜任自己的工作并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知识和才干;有个人的发展空间,并拥有美好的未来;企业在同类企业中拥有竞争力并具备正确的发展战略;工作有挑战性;工作内容有前沿性。而这些微观软环境中决定性的一条是:公正而有能力的领导。 慎选第一把手,选准第一把手,是每一级领导的重要任务。 《新资本》:职业生涯发展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历程,但其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在您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

三、

三、三”理论中,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输入、输出、淡出三个阶段。您认为,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这三个阶段当中,各有哪些个体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会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产生影响? 廖泉文教授:“

三、

三、三”理论是由中国学者提出来的、有关职业生涯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输入是指对知识、信息、经验的输入;输出是指输出服务、知识、智慧和其他产品。这三大阶段是一个弹性边界,弹性产生的原因受教育程度、工作职业、职位高度、身体状况和个人特质、成就欲望等因素影响。这种划分更具个性化(因人不同)、弹性化(因教育背景不同)、开放化(因工作性质不同)等特点,更加适合当前迅速发展的人性特质对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的现实。 在输出阶段,对个人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最重要的个体因素就是学历背景。学历背景的不同导致进入职业的年龄不同,因而决定了其今后职业发展道路的不同、职业发展高度的起点不同。其次,个体所学的专业、家庭背景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输出阶段,个体的特质、智慧、勤勉、欲望、健康、能力、毅力等诸多个体要素和环境与人文的影响如机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毕业学校、学术导师的成就与支持、关键人物的态度、配偶的素质水平、个人小家庭的和睦、朋友、人生导师的指导等等都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可以从下图看出来:(图二) 图2 输出阶段的影响量分析 (略) 《新资本》: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个体都会遇到发展瓶颈,比如您在“

三、

三、三”理论中所提到的“再适应阶段”。您认为,个体应当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廖泉文教授:个人发展瓶颈有两个方面:一是玻璃顶棚;二是玻璃墙壁。玻璃顶棚指个人在企业内部的上升空间受到限制,最先源自欧美一些国家对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概念。玻璃顶棚可以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工作本身有顶棚;二是自身的智慧、知识和经历,不能适应社会、组织发展从而产生的顶棚。玻璃墙壁是指个人的发展受限于一个狭长领域,在向其他领域横向发展的时候受到限制。这和主观方面的个人特质与客观方面的他人认可程度均有关系。 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领域。如果所选择的职业本身没有顶棚,自身能力又能与之相匹配,就不存在个人发展的瓶颈。其次,对于个体而言,不可能同时存在玻璃顶棚和玻璃墙壁,所以纵向发展不成,可以考虑向横向发展,反之亦然。这是第一个思路。第二个思路是向核心发展。指在职业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朝该领域或该职位的核心发展。正如“烧开水理论”中添柴和等待的过程,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新资本》: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员工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您认为,员工职业倦怠会给企业造成哪些影响?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廖泉文教授:这涉及到人才绿色环保的理念。人才绿色环保理念强调人才在组织内的可持续发展,不要把精力提前用尽,也不要太过迅速地到达职业发展巅峰,这同时也是彼得原理的体现。彼得原理认为,假设

有足够充分的时间、足够的组织层级,那么个体终将晋升到自身所无法胜任的职位。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出现了很多机会,也使得个体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其实这就如同“烧开水理论”中水没有开就急着喝的情况,对个人而言如果缺乏相应的胜任力,就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组织而言,则会影响其整体效率乃至核心竞争力,降低组织的绩效。所以组织在提供给员工良好发展平台的同时,相关的正确引导也非常重要。

第四篇:开水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溪河中学开水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经过了培训和考核合格的锅炉工才能独立操作,严禁无证者操作锅炉。

2、在使用锅炉之前需先检查压力表和安全阀,液面计等是否好使用,在安全附件不合格的情况下,禁止开炉操作,检查燃料气阀门和其它阀门是否发生漏气情况。

3、锅炉开始点火时,必须使用点火棒点火,开始时火不要太大,升温不可过快,避免部分受热不匀,这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使用寿命。

4、锅炉进水速度不能过快,生火后需要随时观察炉内水位,当水位达到或超过最高水位时,尽快进行排污以及降低水位。

5、当炉内发生特殊响声时,需要立即进行检查,必要时应停炉检查。

6、在锅炉的运行中,气泡内的水应该保持在规定水位,锅炉工应该经常检查压力表,不能让压力超过锅炉操作压力。

7、锅炉满水时,应该及时排水,停止供水,使水位恢复正常。

8、在锅炉停止使用后,需要等待水慢慢冷却到70℃以下,才能把炉内水给放出,最后等放净后再去处理锅炉的水垢。

9、锅炉工离开锅炉房时,必须关好燃气阀门,水电和门窗。

第五篇:热、开水供应管理规定

一. 供水管理

(一) 供水地点

热水:学生宿舍每层走廊均有取水点

开水:饭堂背后锅炉房

(二) 供水时间

热水实行分时段供水,星期

六、日照常供应。每天供水时间如下:

早上:06:20~07:30

下午:16:10~18:50

晚上:21:30~22:15

开水:06:30~19:00

温馨提示:由于热水供应系统是全自动化运作,所以在非供水时间段是不会有热水供应的,

所以请同学们务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取水。

(三) 取水操作

要取水时将校园卡插在读卡器里面,卡内余额随即显示,取水完毕把卡片取回即可。温馨提示:取水完毕记得拿回校园卡,请勿关闭水龙头。

(四) 水价管理

开水不高于0.15元/壶,热水不高于0.5元/桶,请同学们监督。

二. 校园卡管理

(一)发卡

发卡每张收取25元工本费,如需补办按15元/张收取工本费。

(二) 充值

热开水充值地点均在饭堂办公室,充值时间每周两次,具体为星期

一、星期四16:00~19:00;其余时间不开放。每次充值开水不少于5元,热水不少于10元。 温馨提示:充卡时务必要注意说明是充值开水账户还是热水账户。

(三) 挂失

校园卡如有丢失,请到饭堂办公室登记挂失并补办。 温馨提示:校园卡如有丢失,热、开水账户内余额作废,请同学们务必要注意保管!

三. 爱护供水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对故意破坏设备进行偷水的,视情节

而定处以当次维修费用5赔以下处罚,并停止该楼层的热水供应。

上一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一篇:彩色色气球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