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生命奇迹的故事

让生命创造奇迹人物故事

2013年1月28日,发行最新专辑《激情》后,风靡全球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随即展开世界巡回演唱会。4月30日,他带着全套班底来到中国,走进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和喜爱自己的中国歌迷见面。波切利是意大利托斯卡纳人,先天患有严重的青光眼,让他从出生起就饱受折磨,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手术。后来的几年里,尽管波切利经历将近30次治疗,不过他的眼睛依然没有好转。

7岁的时候,对音乐非常敏感的波切利开始学习钢琴,接着又练习吹长笛和萨克斯,并对歌剧特别感兴趣,喜欢跟着父母去看歌剧。每次家庭聚会时,在大家的要求下,波切利会模仿歌剧里的神态,将厨房火炉前的梯台当作小舞台,聚精会神地表演起来,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可惜,12岁那年和同学踢足球的时候,活泼可爱的波切利不幸被足球击中造成脑出血。虽然父母费尽心血帮助他医治,但是痊愈后他的双眼完全失明。突然遭到厄运袭击,导致陷入彻底的黑暗中,让波切利很痛苦,每天从早到晚他都闷闷不乐,认为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父亲拍着波切利的肩膀,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人不能为失去的东西而烦恼,要为拥有的东西而高兴,尽管你的眼睛看不见,可是你的其他部位还是好的,只要你奋发图强,仍然可以让生命创造奇迹。

“创造什么奇迹?”波切利用力推开父亲的手,声嘶力竭地咆哮,“身边有美丽的世界,我却丝毫看不见,除了在黑暗中默默无闻地死去,我究竟还能做什么?”

“小家伙,别气馁。”父亲赶紧安慰波切利,“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你不是喜欢唱歌吗?你可以用歌声创造奇迹。”

父亲的慰藉,重新点燃波切利的信心,他很快就去波洛尼亚盲人学校,依靠点字乐谱学习音乐。尽管波切利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况且有显而易见的音乐才华,差不多所有听众都认可他的声音,然而他觉得在文艺界不会有什么结果,最初他并没有打算投身音乐界,而是准备从事和音乐完全无关的工作。

因此,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比萨大学后,波切利学习的是与音乐毫无关联的法律,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波切利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律师,专门做法律方面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波切利感到少年时代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他想去追那个曾经做过的梦,用歌声实现父亲在自己身上寄托的希望。

听说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的消息时,波切利欣喜若狂,立刻报名投考,并顺利地成为弗兰科的学生。由于身体的原因,波切利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成绩不理想。

见波切利情绪低落,弗兰科就用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的哲学观告诫他。随即,波切利的心情逐渐变得轻松,学习努力。那时候他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在波切利跟弗兰科学习期间,帕瓦罗蒂也给他提过重要的意见:“希望你记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强迫用嗓……”波切利如同说话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洛蒂的启示。

准备邀请帕瓦罗蒂与自己合唱《求主怜悯歌》时,意大利著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偶然间听到波切利的歌声,顿时异常惊讶,认为他的歌唱有美感、有情感、有灵感,随即决定请他录制《求主怜悯歌》的试音带。与佐凯洛邂逅,让波切利的音乐生涯出现戏剧性转折。在佐凯洛的合唱作品中,波切利和帕瓦罗蒂一起担任领唱。

帕瓦罗蒂对与自己合作的年轻人波切利十分欣赏,后来不仅邀请他参加自己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几位音乐大师同台演唱,而且将他介绍给国际声乐节。于是,波切利开始在国际性声乐活动中频频亮相。

在卡利亚里普契尼音乐节上,波切利演唱《蝴蝶夫人》和《托斯卡》中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在观众惊喜的欢呼声里,他主动加演被称为男高音杀手、具有连续9个高C的《联队之花》,唱法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与稳定的声音,结果引发全场惊呼。

随后,波切利大放异彩,除了横跨古典、流行领域之外,同时擅长歌剧咏叹调、音乐剧选曲、流行金曲和各国民歌的音乐特性,更使他成为跨界歌手中的佼佼者。波切利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他成功地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间的独特流派。

对于歌剧演员来说,失明无疑是巨大的障碍,每次排练和演出都很痛苦,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就难以坚持下去。不过,波切利却以乐观的激情和对艺术的执着战胜生理的缺憾,逐渐迈向事业的巅峰。

尤其可贵的是,在盛名之下波切利依旧十分低调,认为不是他选择歌唱,而是歌唱选择他。成为歌手完全取决于听众的反应,歌手不能说听我的,我要为你歌唱,而必须使人们对你说,请为我们演唱。

迄今为止,从首张个人专辑《宁静的夜海》到《激情》,波切利已经发行多张专辑,累计销售达到几亿张。波切利的命运就在他的歌声中,他的声音就像星火燎原,几乎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媒体采访时波切利说,他创造奇迹的力量,主要来自尼采的哲学观:“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第二篇:生命的奇迹

唐山市开平小学

五七班

郑魏润琪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是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其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因为生命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感到了生命的奇迹,我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屈的生命力。

一天傍晚,我和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楼底下石缝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嫩芽。它有米粒那样大,嫩嫩的,绿绿的。我想,它在没有土,没有水,没有养分的石缝中能够继续生长吗?我真替它惋惜:“刚生长出来,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唉,小可怜。”

两天后我和小伙伴们在楼下玩捉迷藏,我藏身的地方正好就是上次发现小嫩芽的地方。“呀!小可怜居然没有死。”而且它居然还长出了两片翠绿的叶子,也长高了,大概有一根手指那样长,绿油油的茎上还有细细的绒毛。可是我想即使你能长出叶子,也能长高,可是你不一定能经受住烈日的炙烤吧。这个脆弱的生命,明天可能就枯萎了。

生活的脚步不会因为时间的改变而停下,我每天继续上学。就在三天后的一天下午,我不经意一瞥。呀!它竟然长出了一个那个红色的小花苞,豆粒那样大小,茎也变粗了,有竹签那样粗细,并且又长出了两片新的叶子。一阵风吹过,它摇曳着那柔美的身姿,像是在向我炫耀:“不要瞧不起我,看我就要成为花中一员了。”

第二天早晨,我拉开窗帘发现,昨天原来下了一夜的雨,而且风将树叶刮得满地都是。我立刻想到了那颗向我炫耀的小花苞。我穿上衣服急忙跑到楼下,想欣赏一下它的惨象。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它不仅没有被风雨打到,而且那个花苞也伸展开了,开出了五个粉红色的小花瓣,上面还残留着几滴雨水,叶子更绿了。它随着晨风翩翩起舞。我被这棵已经成为花中的一员,震撼了。这棵不知名的小花,它在没有泥土的石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最后向我展示了它生命的魅力,传递给我了生命的奇迹。

这朵不起眼的小花,顿时在我眼前变得高大丰满,浓郁芳香。我感叹于小花的生命力的顽强,更体会到生命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能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第三篇:生命的奇迹

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地球孕育着生命,地球充满奇迹。

见过野草的人们都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对它们至真的描绘。那可是多么强的生命啊!它不像花儿,无处不吸引人的视线,它一直都那么平凡,总是过目就忘。 它生存的环境不如别的植物那般挑剔,几乎无处不在,缝里,沼泽旁,沙漠上„„谁又能看得出,那些纤细得不堪一击的野草可以忍受多大的伤害?它用它卑微的生命,教会人们什么是坚强,它就是那生命的奇迹。

又如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燮对它的赏识。立根于破岩本就是一件难事,还要坚忍不拔的立根于破岩中,那更是难上加难。它做到了,成功了。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通过自己不朽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努力的学习,考上了正常人都难以考上的“哈佛大学”, 她甚至学会了说话,并学会英、法、德、拉丁语、西班牙语五种语言。她还写出了轰动世界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多部作品。只有与她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会清楚,那有多么困难。

有人曾如此评价她:“海伦·凯勒是人类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人类善良的表现,相信她的事迹能成为后世的典范啦。”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甚至如此评价过她:“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伦,另一个人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被视为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她珍惜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染这一切。她奇迹般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就是她——那个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奇迹的女人。

每一条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有多少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奇迹。我将以此为目标,以海伦·凯勒为榜样,为了人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我将持续奋斗,以伤痕累累的手换来不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不朽的传说,以沉重的付出为代价,换取生命的奇迹。就像海伦·凯勒一般,用自己超乎寻常的付出,换来了充实的一生、命的奇迹。

第四篇:舞动生命的奇迹

——“感动中国”观后感

看完“感动中国”之后,使我深受教育。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像刘胡兰那样伟大,不像黄继光那样崇高,但是他们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们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透露着伟大„„这些人的事迹使我们感动,振奋,流泪和佩服。

十大人物中,虽然他们都很伟大,但我还是对陈斌强流下感动的眼泪。

他,一个孝子,一个“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他只是一个语文老师,一个平凡的语文的老师。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儿子待在一起。虽然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的能力。但是,他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无论再困难都不会丢下自己的妈妈。

他们,用自己的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善良的心。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虽然他们在一天天变老,但他那乐于助人的心却永远不曾改变。

作为小学生的我,深深地意识到了孝顺和行善是最不能等的事情。自己所要追求的梦想必需立刻行动。在欣赏别人感动事迹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感动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地感动自己,幸福地生活。

第五篇: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只有19个月光明和声音的弱女子,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经过不懈努力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慈善机构。一生共有14部作品,处女作<<我的生活>>,被喻为无与伦比的著作.海伦?凯勒的作品还有:1908~1913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53年美国上映海伦·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3年来,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上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下一篇:关于企业发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