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023-02-28

第一篇:生态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下一步,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着力精细化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营造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促进我市生态发展。

一是紧紧结合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抓好农村“五场”建设(即禽畜集中圈养场、机动车停放场、垃圾收集清运场、建筑材料堆放场、农副产品摆卖场)。二是是建立“六个统一”的保洁队伍(即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支付制度),通过落实“六个统一”,实现我市农村“五个没有”(即房前屋后没有零星垃圾,集镇(墟场)村间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没有散落垃圾,河库塘渠没有漂浮垃圾,田间地头没有有害垃圾)。三是改革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落实“大分流、细分类、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同时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充分履行职责,落实主体责任,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省发改委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1年5月31日

今年以来,我市在前几年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部署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编制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式和路径,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并作出决定。2009年是全面实施《纲要》的第一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条发展主线,如何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和丽水各项工作,努力保持我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可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路径,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取向,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要求,同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是“三个注重”:

1、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五化”要求,强化“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扶持政策”的机制,继续出台一系列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建设优势产品布局体系。以优势农产品“六带三圈”区域布局为基础,重点发展竹木、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和花卉苗木等名、特、优、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二是建设绿色有机品牌体系。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三是建设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笋竹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开发可利用的花卉苗木资源,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购销,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加工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群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四大体系建设,力争在特色化、生态化和产业化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形成区域规模优势,逐步走上适合丽水资源禀赋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2、注重发展生态工业。近年来,我市在生态工业战略指导下,特色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今后我们要依托生态工业和块状经济优势,坚持做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引进外地产业与培育本地产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重点在“三个着力”上做文章,努力使生态工业成为促进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一是着力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通过设立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奖、制造业投资奖、工业技术创新奖、品牌培育奖、节能降耗奖、微小企业培育奖、企业上市奖等举措,努力调动全市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品牌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型带动企业、一批外向型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一批大型现代服务型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作。二是着力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坚决关停大的污染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促进重污染项目合理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源;继续推动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丽水市“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要求,深入实施循环经济“99l行动计划”及相关项目,抓好典型示范及推广工作。三是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形成工业发展的后续新兴产业。建立明确的选商引资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认真编制《丽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明确政府导向,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四是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制定严格的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把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县市。建立综合评价和考核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成效。

3、注重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它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是丽水建设生态文明对产业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一是抓规划。编制完成《丽水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举措,理顺各种关系,谋划重大项目,切实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抓落实。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和空间功能定位,理清服务业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做好服务业的统筹布局、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推进丽水市服务业提速、提质。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公共平台等方面,研究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三是抓布局。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加快商业特色街区和现代化购物中心的建设,完善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和配送中心网点布局,使市区成为服务全市、带动周边,驱动浙西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商贸流通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县域特色产品的集散中心、贸易服务中心,使其成为连接县内外市场,沟通城乡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抓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抓手,切实推进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塑造“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的品牌形象,完善旅游交通配套,完善大景区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景区深度开发,加快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建设。同时积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五是抓创新。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广泛进入服务业领域,加快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软件外包和创意产业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现代化。

(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布局调整。丽水相对落后的重要根源就是要素分散,治穷必须先治散,核心就是要做好集聚的文章。因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抓集聚是当前工作之要务。

1、推进人口集聚。由于丽水人口布局极其分散,因此加快人口集聚是促进生产力布局的首要任务。据调查,丽水市10户以下的小规模自然村有2725个,有户籍人口59269人。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户4.28户计8.55万人,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15.4万户计39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源头地区。山区半山区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靠一般的政策措施难以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难以提高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传统的开发式扶贫,对这些远离市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透支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不仅直接对脱贫致富奔小康造成制约,更主要的是对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治本之策,是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地撤并自然村,大力实施高山、远山、深山区农民的异地转移。通过促进异地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一是明确目标,稳步推进。按照《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到2012年,全市累计搬迁41473户、146456人,其中高山远山29439户、104502人,地质灾害点4424户、16139人,重点库区7610户、25815人。我们要以县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为载体,以“千村生态转移工程”、“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百村万户避险安居工程”等为抓手,重点以整村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力争到2012年把全市行政村数量减少在3000个以内。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大对农民异地转移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抓好重点库区、高山远山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农户下山移民建房的公建设施和移民就业培训的扶持,基本解决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问题。三是强化服务,政策先行。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转变作风,改进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整村搬迁,以结对帮扶促进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出台整村搬迁人均补助标准等扶持政策,充分挖掘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农民转移。

2、推进产业集聚。由于我市产业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格局,产业布局极为分散。促进生产力布局必须加快产业集聚。开发区(园区)是提高区域产业集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园区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十家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6.6%,为发展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下步重点:一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按照“统一规划、产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原则,通过深入实施《金衢丽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培育、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我们必须按照“以园拓业,以业兴城”的基本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前期,拓展发展空间,把各类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产业升级的新高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丽水经济开发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规划扩容、园区(开发区)整合与提升的机遇,加快东扩步伐,利用低丘缓坡试点成果,努力争取扩大试点范围,为引进企业入户提供空间。各县(市、区)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功能,开拓空间,提升集聚发展能力,推进园区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景宁开发区块。为了积极贯彻浙委〔2008〕53号文件精神,我们按照“统筹协调,融合共享,特色突出,聚集发展,生态示范”的总体开发思路,在市本级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内专门划出一块给景宁作为“飞地”,异地开发建设“民族工业园”。以引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发展关联配套产业,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3、推进平台建设。城镇是集聚的最主要平台,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产业集聚的过程。围绕生产力布局调整,实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平台的建设。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城市化显得更加紧迫。一是加快丽水中心城市建设。围绕“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特色定位,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功能特色,强化丽水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丽水中心城市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浙西南中心城市。二是加快构建市域城镇体系。按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体系完整”的要求,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加快县域小城市和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各县级中心城市及中心镇的集聚度达到45%左右,构建有助于促进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加大中心镇、重点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强生活区建设,使之成为下山脱贫的农民通向城市的桥梁。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切实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中心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推动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使之成为自然村转移的重要载体。

(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大机制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当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主要要做好三大机制创新。

第一,强化有利于建立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发展的可持续性。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解决好“事往哪里做”的问题。重点:一是明确方向。着力优化生产力和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要集聚式、集约式、集群式地开发好。二是加强研究。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等政策激励措施,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开展浙西南(丽水)生态屏障建设规划专题研究,为生态示范创建提供指导。三是科学考核。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到考核上。从丽水实际出发,对实绩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充实,既要体现促进跨越式发展的主线,又突出把生态建设作为实绩分析的重要内容。

第二,强化有利于推进山区农民大转移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城乡统筹的协调性。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着重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创新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确保转移农民“搬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城乡间各种要素的大融合。树立全局观念,充分重视城市功能的差异性、互补性,选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布局要素,增强集聚能力,为山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服务。二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结合起来。继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去”、“输出去”、“考出去”创业;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推进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培育中心镇中心村结合起来。适时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小规模自然村,出台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培育重点。在此基础上,以中心镇发展带动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梯度转移。四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整村搬迁、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改造,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力度。同时,以生态修复为手段,对大中型水库、重要水源保护区、中高海拔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25度以上坡耕地,力争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强生态涵养能力。 第三,强化有利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群众创业创新的创造性。丽水的最大优势在山上,把山的文章做活,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企业联保贷款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当前的重点是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丽水“山区走山路”新的内涵。一是理清思路。总体思路是以山林延包、明晰产权为基础,破解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主要难题。二是明确任务。做到三个最大,即:满足最大需要——以激活山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满足山区农民创业发展、致富奔小康的融资需求;发挥最大优势——把丽水山林资源在全省资源总量最大、人均占有量最多的优势发挥好利用好,促使分散的山林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人人有山、不需要人人经营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人人都可以从中受益”的格局;落实最大政策——通过银林联动,使得林权抵押贷款成为“惠农”、“扶农”的最大政策,实现“资源变资本、活树就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银行”。三是建立机制。组建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森林资产评估中心三大机构,设立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大厅,形成以“林保姆”、租赁承包、合作林场等为代表的三大类型的林权流转合作经济组织,确保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五大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去,五大生态建设工程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载体,也是确保我市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抓投资就是抓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一是明确任务。《纲要》提出的五大工程共有244个项目,总投资约为1577亿元,这些都是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起关键作用的工程项目。二是统一思想。推进五大工程实施意义重大。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达到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建设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集聚工程,加强高山远山、重点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民异地转移和农民培训工作,达到促进人口分布密度、经济密度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设施工程,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水利网、信息网、环境整治和生态安全体系等建设,达到强化环境基础设施支撑,打造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涵养工程,加强生态修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林建设,达到协调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生态涵养和生态服务能力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创建绿色实体,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达到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的。三是狠抓落实。今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围绕项目推进机制的再创新,加快五大工程的实施。认真制定实施计划;加强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强力推动五大工程落到实处。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类要素保障。2009年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较大,要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瓶颈。为此,我们要寻找切实管用的办法,在破解要素制约上下工夫。

1、抓好用地供给。一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抓住和用好浙江省作为全国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省份这个机遇,抓好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尽快完成规划修编,明确用地方向。二是抓好低丘缓坡开发。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利用省发改委关于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调研成果,按照“依法、合理、有序”的原则,充分发挥100万亩低山缓坡的强大优势,做好开发,重点抓好市区低丘缓坡试点区块工业用地开发。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三是抓好土地复垦整理。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力度,结合整村搬迁和改造,切实推进宅基地复垦。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

2、抓好资金供给。可从即期与长远两个方面来考虑采取措施,从即期来看主要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与监督,以及央行资金的调度,提高存贷比,确保合理的贷款总量及期限结构,尤其要及时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力度。从长远看,缓解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一是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各类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二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当前尤其要抓好全市10家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工作,政府一定要认真研究政策,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帮助企业战胜困难,树立信心。三是创新项目运作方式。按照现有丽水的发展阶段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仍需下大力气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为了有效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各地可运用BT方式促进项目建设。通过投资人(同时为承建人)建设,建成后政府以支付转让费的形式将投资人与该项目设施有关的权利购回,以缓解目前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压力,赢得发展空间和时间。四是引进外地商业银行。做好沟通衔接与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外地商业银行来丽拓展金融业务。五是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加大拟上市公司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进风投和创投资金。

(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民生社会保障。为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既要立足当前“保稳”,切实防止经济回落幅度过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又要着眼长远“促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大需求平稳较快增长。重点:一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密切关注企业发展,要支持企业在保生存的基础上促发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促进企业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加快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创新,着力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保证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三是加大民生社会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主攻“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一如既往地继续高度重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实事,提高民生,保障民利。

项目完成单位: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完成人:陶国忠

获奖等级:三等奖

研究起止时间:2008年2至2008年10月

第三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创建中国绿色名镇交流材料

涌泉镇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是中国优质柑桔基地乡镇、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浙江省省级生态镇和“浙江省十大电视助推特色乡镇”之一。全镇面积99.5平方公里,5.2万人口。自然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无核蜜柑之乡临海主产地。

历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环保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按照“绿色名镇”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生态为品牌,以创建为抓手,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将涌泉建成“青山绿水环抱,园村浑然一体”的绿色生态新农村。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明确目标,加大创建工作力度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名镇”创建工作,将它作为提升涌泉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工作来抓。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与部署,力求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效果突出。

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我镇采取“绿色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两项创建工作一套班子领导的组织方式,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工业、城建、环保、农业、宣传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并抽调相关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员设立创建办公室,统一协调,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科学制定规划。我镇于2004年制定《涌泉镇生态镇建设总体

规划》,预计通过10余年努力,通过绿色经济建设、生态人居建设、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培育等四方面工作,逐步建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和谐、小康社会。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分工,制定了《涌泉镇83省道沿线村庄整治方案》、《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方案》、《加强山林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方案》等,将生态文化理念体现在各项工作中,逐步推进全镇生态建设。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每年都与各村、各部门、各企业签订《责任状》。我镇还将有关生态建设的有关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来抓,每个项目都有班子成员作为责任联系人,坚持项目上墙公示,定期汇报进度,限期办理完结,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有效推进生态建设项目的落实。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营造创建工作氛围

一是努力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围绕“生态文明”这一主线,通过各种大小会议、宣传车、标语、横幅、公告栏、广告牌等方式,加强对镇内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加深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到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工作中来,形成全民齐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等纪念日期间,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教育主题宣传活动。今年6月份,我镇组织了“环保大签名”活动,镇妇联组织开展了“和谐家庭”评选活动,使农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结合产业特色展开宣传。做好柑桔文化的宣传文章,成功举办了三届“临海(涌泉)中国无核蜜桔节”、摄影展、百名儿童画桔乡等活动。同时,邀请中央、省、地、市等各级媒体到涌泉实地考察,通过媒体提高

涌泉知名度。今年,我镇被评为“浙江十大电视助推特色乡镇”,争取到浙江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小强为我镇的代言人,通过浙江电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镇还组织了两次“全省晚报看涌泉”采风活动,各地晚报都对涌泉进行了整版的系列报道。

三、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1、抓源头。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思路,合理进行产业选择和企业调整,在全镇形成三大发展区块,既:管岙区片发展船舶修造产业,玉岘区块发展机械电子产业,镇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对新引进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环评”审查,做到引资不引污,从“入口”中防止不合格企业在我镇落户。今年以来,我镇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中没有1个存在环保问题。二是严格控制山林开垦,保护自然植被。制定《开垦山林工作制度》,严禁在风景区内、公路沿线、山林坡度超过25度的地区开垦,并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巡查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绿化面积。对已开垦的山地,通过采取播种草籽、改进种植方式等手段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切实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有效治理污染源头提供准确资料。对污染型企业实行停产、停业、撤并、迁移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重整治。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镇财政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一是出台补助政策。包括保洁员工资、污水处理池、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赤膊墙整治等,极大地调动了各村开展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如对各村的卫生保洁员工资按总人口每人4元补助,公共厕所每座1万元,污水处理池补助5万元等。至目前,已对各村发放各类奖补160多万元。二是做好卫生保洁。各村都配有3到5名清扫员,负责村内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此外,我镇还聘请了6名保洁员

对镇区的保洁和全镇的垃圾集中清运工作进行外包,仅此一项每年就投入40多万元。三是完善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园林村”、“整治村”创建活动,目前,我镇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22.6平方米, 90%的村实现道路硬化,50%的村已通过园林村、整治村验收,其中外岙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村,梅岘村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近两年来,我镇还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了重点设施建设,实现了镇区、管岙、玉岘三处关键路段的路灯亮化;对一些重点河道、危险水库进行了疏浚、修建;新建了防洪坝、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池等,使集镇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3、引科技。紧紧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重点加强了示范基地建设,我镇现建有浙江省农科院“院地合作项目柑桔科技示范基地”、忘不了科技示范园、国家“优质柑桔生产技术”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等近10个。通过基地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棚栽培、农药减量控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已被当地农户普遍应用。我镇还积极联系商检部门,对农产品进行综合检测,自觉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机制检验。率先开展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得到了加强,以合作社为基地,以农业科技专家为主体,经常对农户进行柑桔种植、农药使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培训。我镇还建有一支专业的农技服务队,常年为农户服务。

我镇在创建中国绿色名镇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仍不满足于现状。下阶段,我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中心,健全机制,多管齐下,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绿色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生态领域,由于过去长期单纯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导致环境欠账多,生态质量下降大,严重制约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为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制度,组织实施重点节能环保项目,推进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打好环境污染攻坚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五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农场生态农业建设

杨晓舟牟 访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它是基于生态学“良性循环”原理,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并按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的建设具有整体、协同、循环、再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的构建,生态农业正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特征与目标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循环农业经济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统筹谋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及消费过程的产生链整体结构,实现链网内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最小化。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 循环农业经济一般遵循“3R”特点,一是REDUCE, 1

即“减量化”;二是RESUE,即“再利用”;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因此,循环农业是一种“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可再生资源”的运行模式。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使农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农业活动中参与循环的产品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的主体互补互利,共生性很强。二是在农产品生产中,注意化肥、农药的施用,强调食品安全。三是农业的主副产品在消费完后回归大地。四是能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五是污染排放物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三)循环农业经济的目标 将循环经济引入农业领域,实现农业产业系统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融的理想状态,目的是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的减量化甚至零排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生态农业建设,既可创造发展农业生产力,高效利用环境与生物资源,也是稳定及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证循环农业经济健康运行的条件。是利用农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解决工业生产中的“源”和“汇”,使区域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投入得到平衡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强化产业化,其目标就是构建农场的良性循环经济结构。农场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把整个农场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产业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

生产网络。其目的是将某一产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产业的原料,一个产业的部分产品,将成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形成生产链网,其功能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区域的少废弃物或无废弃物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将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产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与农业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构成一个规模性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生态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准则 循环农业经济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生态农业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都是实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已经规模化推广。

生态农业建设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丰富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十分重视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经验与技术,不仅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也可经一步推进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讲,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包涵,两者处于统一体之中。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批示:我赞成这样的观点,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面向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加快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增加农场职工收入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场的产

业升级,提升农场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场的生产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职工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进而增加职工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生态化,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场的就业问题 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类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场就业机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场闲置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环保是当今农产品生产的时尚和潮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各农场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农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农业资源的保护,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保护农场耕地等自然资源,扼制掠夺性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农场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遏制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更低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五)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促进农场环境的改善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对农业和农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

场土、水、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场种、养业产业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及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是农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四、促进农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我们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一)健全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 集团公司在资金的投入、项目的安排、金融贷款等方面,应向循环农业方面倾斜,既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动力,也是引导循环农业迅速发展的方向。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综观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主要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更规范,有法可依。通过立法,让各农场了解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

(三)重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研发技术支撑体系是构建循环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企业是技术的创新主体,农场可通过科技规划,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加大科技投入,组织进行技术课题攻关,研发出适合农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

(四)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经济的试点经验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借鉴近年来循环工业已有的发展经验,根据农场实际工作情况,开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试点工作。

(五)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为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涉及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但目前人们在观念上认识不够,应进行宣传,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促

使农场职工自觉参与到循环农业发展的行列中来。

五、结束语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社会综合发展领域的落实与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一个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必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正是发展农场循环农业经济的最佳实践模式,也是提高农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农场具有自身的特殊自然环境,土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弱,土壤退化和变劣问题突出,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紧缺,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劣势环境资源,是每个农场面临的问题。所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农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首次写入党章,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农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农场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场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握机遇,振奋精神,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科学谋划,团结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动农垦事业局面又好又快发展,在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上,为和谐农场的构建绘下精彩的辉煌新篇章。

刊登于《甘肃农垦》2008年第5期

上一篇:食堂从业人员劳务合同下一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