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2023-05-18

第一篇: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城市的发展:绿色+智慧

4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通知的形式印发了《“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将是指导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发展总体目标为:到“十二五”期末,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社会普遍接受,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的经济激励机制基本形成,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建设模式的科学转型。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农房,引导农村建筑按绿色建筑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造。

在理念导向上,倡导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理念,以人为本,以维护城乡生态安全、降低碳排放为立足点,倡导因地制宜的理念,优先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充分利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全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考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行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性能。在目标选取上,发展绿色建筑与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同步,促进技术进步与推动产业发展同步,政策标准形成与推进过程同步。在推进策略上,坚持“先管住增量后改善存量,先政府带头后市场推进,先保障低收入人群后考虑其他群体,先规划城区后设计建筑”的思路。《规划》重点任务包括: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房、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着力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老旧城区的生态化更新改造五大方面。

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新产品博览会上说,近5年,我国绿色建筑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2012年绿色建筑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仇保兴说,城镇化要转向新型城镇化,就意味着作为城镇化最基本的细胞——人类的住房必须要更新形式,从传统建筑转向绿色建筑。未来,必须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进程中。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仇保兴指出,要把住绿色建筑质量关,第一,加强评价标识机构、专家、测评机构监管。第二,要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测。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第四,完善绿色建筑的补贴和处罚机制。在补贴机制方面,绿色建筑财政补贴要使业主和消费者能够分享,具体可以通过财政补助、减免契税、维修基金、物业费减免、直接兑付等方式。政府投资的绿色公益型建筑要补贴给建设单位(业主),鼓励业主主动要求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第五,要培养绿色建筑的物业管理。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从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构建绿色物业服务体系等。 让城市“智慧”起来

此前,1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在各地初审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的综合评审。经研究,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90个城市(区、镇)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通知》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拉动内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各地要以创建智慧城市为契机,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通知》要求各地应结合相关规划实施和自身特点,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种渠道、多元投资的方式,开展试点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试点所在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协议,并会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 2012年7月19日,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会上作了“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发言。仇保兴指出,应从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第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系统谋划城市的发展。第二,从有效的可执行的角度来分析,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可执行、可落实、可检验、可考核。其中,必须关注并解决产业、民生、环境、行政、资本这5个问题。第三,要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思考,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说,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潮流和趋势就是信息化,特别是当前新一轮信息通讯技术变革甚至是革命正在全面展开,以云计算、物联网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概念上的转变,它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技术发展演变的背景,是一个全方位的变革转型升级。从数字城市迈向智慧城市,至少有几点根本性的转变:第一,信息化跟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会进一步地深度融合,会更进一步地面向现代化的需求全面展开;第二,在理念上,从过去数字城市的建设把网络空间和实体空间建设对应互动发展,进一步引向把人脑智慧的作用进一步和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融合互动,增加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世界和谐发展的能力;第三,在应用上,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原有的每一项应用,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种应用大集成、大整合和基于集成上的全面创新,在各种应用中,增加人智慧的因素;第四,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从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转型,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转向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向人的智慧的开发利用;第五,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熟的信息技术;第六,要建设更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像建设泛在的、融合的、智慧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梦城市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不长的时间内连发两个指导性文件,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已经格外清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做了题为“理想城市”的演讲。他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什么是新型的城镇化?它应该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它一定是绿色的、低碳的、生态的、智慧的、宜居的。

李迅说,中国的城市发展要实现四大转型:增长方式上要从过去的工业文明的褐色发展转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发展;发展方式上从过去的线性发展转向循环发展;城乡 空间要从过去无序的摊大饼、蔓延式的发展,向紧凑、集约、有序、均衡的方向发展;发展模式要从过去英美模式走向中国模式,就是科学发展的新型化城镇化模式。

在本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上,中国万通“立体城市”的概念再次被提及,它所倡导的绿色低碳全新理念得到李迅的肯定。“立体城市”是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新型城市建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至10万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它有六大规划理念: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

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用“微循环、正能量”来概括立体城市。他强调,立体城市将充分体现生态、科技和文明等特色,实现微规划、微产业和微管理的有机结合。微规划就是从生态、能源和交通等领域充分考虑绿色、节能和低碳的要求,表达立体城市对自然的尊重;微产业则是要让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和都市农业在立体城市中得到发展和创新;微管理就是引入社区自治的理念,充分运用新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 郝杰斌用数据加以说明,立体城市只占同样规模的平面城市约1/7的土地,节约58%的城市用水,降低41%的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和89%的不可降解垃圾填埋量。

天空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瑛介绍了“天空城市”的独特意义,“天空城市”有点儿类似万通“立体城市”,该设想是把所有的城市功能汇集在一个建筑里。天空城市是利用最高的建筑科技、最高能源效率、最高空气品质、最高土地效率,让人得到最高生活享受,真正由科技创造品质。她说,郭沫若先生有一首诗叫《天上的街市》,而“天空城市”完全可以把那样一个飘渺的空中街市变为现实。

李迅说,理想城市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追求。我们的理想城市应该是低碳、生态、绿色、智慧、宜居,让人有美丽幸福的感受。梦想就在前面,我们一定要做梦,城市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大家追求现代理想城市,一起为中国梦圆梦而努力。

第二篇:“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转载:来自“中国物联网” 文章作者:秦洪花 李汉清

核心提示: 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世界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

2008年底,IBM出于自身产业转型和推销软件与服务的商业目的,提出“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的战略,并相继与十多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一时间“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新概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热切追捧。

IBM“智慧城市”是什么?“智慧城市”可以解决那些问题?它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我们如何推进IBM的“智慧城市”战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智慧城市”战略及其技术体系

IBM“智慧地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医院、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通过互联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IBM相继推出了各种“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业等,其中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智慧城市需要更加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和充分、城市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的环境保护到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突发事件具备应急反应能力等。

2、智慧城市特征

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协同运作: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3、智慧城市愿景

灵活:能够实时了解城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能适当即时地部署资源以做出响应。

便捷:远程访问“一站式”政府服务,可在线/通过手机支付帐单、学习、购物、预订和进行交易。

安全:更好地进行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高效:实现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常规事务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私营机构的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4、智慧城市技术体系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示意图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而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世界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在2007至2013年间,欧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资金将达20亿欧元左右。最近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等相关机构相继成立,并开展“全球智慧城市奖”评选活动。

美国: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因此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作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

瑞典: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非常严重,于是,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在IBM公司的助力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爱尔兰:智能科技在爱尔兰自然环境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在爱尔兰戈尔韦湾(Galway Bay)的“智慧湾”项目(Smart Bay)中,系统从装在数百个浮标上的感应器获取信息,并从渔民那里获得短信,以了解水面漂浮的危险物体。信息被利用到各个渠道,包括避免渔船失事、向戈尔韦湾管理员发送涨水警告,以及帮助渔民把捕获的鱼直接卖给餐厅,让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日本:日本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目前将目标聚焦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更是以“连接”为主题,用信息化最新科技让人们看到未来20年-30年城市“智慧生活”的美好场景,展会上所亮相的“未来邮局”融合了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邮局中不仅能够寄送信件,还能实现人与商品的智慧交流。

韩国:2009年,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未来市民看病不需亲赴医院,医生通过专门的医疗装置就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等情况,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可以完成望闻问切。

新加坡: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启动“智慧国家2015”计划,力图通过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在电子政府、智慧城市及互联互通方面,新加坡的成绩引人注目。新加坡上马的智能交通系统(ITMS),使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统之间紧密、活跃和稳定的相互信息传递和处理成为可能,从而为出行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使其能对交通路线、交通模式和交通时间做出充分、及时的判断。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物联网。我国对智慧城市、物联网发展高度重视。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今年上海世博会上的演讲《让科学技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中指出:“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信息、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省市已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经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

智慧城市示范工程

上海借助今年世博会之机,将全球“智慧城市”最新信息科技率先应用于世博园的安防、管理、服务、交通等各个环节,使世博园成为智慧城市“样板”;2009年12月,北京携手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正式签订“感知北京”合作协议,启动“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无锡携手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11月底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感知中国”中心;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步伐更为快速,2008年启用并全面应用了RFID技术的杭州图书馆新馆,用“智能管理”应对了猛增的人流,2009年IBM签约杭州黄龙饭店,联手打造全球首家智慧酒店。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沈阳”。沈阳市人民政府与IBM公司及东北大学联合宣布成立的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态城市和谐规划、城乡水污染监管及饮水安全等重大课题,旨在为解决中国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难题开创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城市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产业化孵化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及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善产业内在素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数字广东”。广东省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广东”,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变得更有效率”。为此,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医疗、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物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加强在四个领域的合作:现代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智慧南京”。南京市提出了“智慧南京”构想,希望从交通、医疗和电力三方面入手,建设服务型政府。拟通过设计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和智慧铁路解决方案,疏导和缓解拥堵状况,提高交通安全,提升乘客体验。智慧医疗主要解决医疗行业电子信息发展中信息无障碍流通问题,提高临床决策和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智慧电力从安全、稳定、灵活的输、配、送电模式和方法,到搭建能够同时承载信息流和电能流的智能电网,再到铺设灵活计费的智能电表,实现城市绿色新经济增长。

“智慧东营”。东营市政府与IBM共同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在该项合作中IBM将为东营市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通过帮助其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催生出一座兼顾数字化和生态性的石油新城。

智慧宁波。2010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近期,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已于近2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已明确的投资金额达到209亿元。这也意味着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全面启动。

智慧武汉。2011年2月12日,武汉市现出资1000万元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相关信息已公布在政府采购网,整个招标工作预计2011年上半年完成。据了解,此次招标共分两期。一期招标规划设计思路,选前三名,综合评定最优者牵头,另外两家配合,形成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思路;二期根据规划设计思路,由中标单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智慧深圳。2010年2月,深圳市民中心召开的“全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会议”中,广东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对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工贸信委)2009年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会议确定了2010年深圳科工贸信委的工作基本思路——以“稳定和提升”为主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转变,深入开展区域产业合作,努力打造“智慧深圳”、“低碳城市”和“软件名城”。

智慧佛山。《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2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建设示范工程基本建成,民众的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更加丰富。佛山会培育出若干个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射频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而到2015年,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佛山将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体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移动化成为佛山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佛山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引领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中国台湾智慧城市发展情况。台湾地区在2008年将“智慧台湾”作为发展政策主轴的重点,专门制定《i-236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以智慧小镇(i-Smart Town)和智慧经贸园区(i-Park)为两个推动主轴,在安全防灾、医疗照护、节能永续、智慧便捷、舒适便利、农业休闲等六大领域开展智慧生活科技创新应用的服务示范。

第三篇: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网址:

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智慧城市产业与传统的产业不同,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组合,更加强调智慧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智慧化。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更注重人的智慧,并且产业内部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竞争。智慧城市产业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产业形态,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刺激下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对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具体的行业应用,例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行业的建设应用;四是政府对智慧园区开发建设的需求,由这些需求所产生的产品和系统,由此叠加而成的产业。

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是城市逐步走向智慧时代的重要之举。大力发展智慧城市产业已演变成各大城市迅速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也是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一、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

1、知识与知识资本的广泛应用

与传统产业相比,智慧城市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加强调智能化,而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应用,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与知识资本的应用。因此,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需要有产生知识与形成知识资本的“智慧大脑”,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慧技术,然后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知识化的过程,知识与资本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不断促进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

2、智慧技术发展催生智慧城市产业链

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产业是主导,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发展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引起了对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巨大需求,在不断提升城市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城市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于是,以智慧产业为主体的智慧城市产业不断向城市上下游产业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不仅可以加速我国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对更好地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奠定了基础。所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慧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产业链正在悄然兴起,其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3、“互联网+”逐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互联网+”的推出对促进整个互联网领域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各传统行业”有利于把城市的多个垂直行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智慧的大系统。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

网址:

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互联网+”的模式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 “互联网+”已经影响和改造了许多产业,像当前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外卖、在线旅游等行业都属于“互联网+”的杰作,也是智慧城市产业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新一代智慧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的模式在工业、金融、商贸、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融合将会更加的深入,不断推进各个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进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4、智慧与生态成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在城市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发展,逐步催生了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政府和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增强,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施行清洁生产和低碳生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融合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利用、供需互动的能源需求网,建立起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于是应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以新一代智慧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智慧城市产业正逐步兴起和发展壮大,智慧与生态已成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在人才层面,缺乏智慧化人才的储备

虽然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产业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在新一代智慧技术的推动下发展势头却是异常迅猛,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智慧人才作为保障。大城市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城市智慧城市产业领域涉及的面较广,并且还汇聚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人员总体素质较高。但是由于对智慧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及时的提上日程,而智慧人才的储备不可能一蹴而就,导致为数不多的智慧人才分散在各个行业之中,有项目需求时就临时招兵买马,项目结束时却又一哄而散,没有形成长期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人才储备观。

2、在信息安全层面,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还有待升级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为支撑,信息数据量大,逐步涉及工业、商业、政务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一旦出现系统漏洞,或者受到恶意入侵造成信息泄密,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智慧城市产业的信息安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同时强调信息安全不能假手他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有做到科技自主才能真的实现防患于未然。虽然我国在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但是安全的防护性还有待加强。

3、在技术层面,忽略技术创新与市民参与的融合

智慧城市产业建设强调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虽然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同时,在社交工具的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没有真正实现市民、企业和政府的融合。例如,

网址:

在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政务为代表的城市应用中,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工具的民主作用,依旧停留在“提一些建议,解决一些问题”的状态,忽略市民的民主诉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4、在产城融合层面,两者没有实现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两者之间关系紧密,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产品市场需求,还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技术保障;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加强领导,但是,在实际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产业本身的特点、基础设施的欠缺以及规划割裂等原因,导致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产业之间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融合。

三、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智慧人才”的培养

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是建立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人才”,所以“智慧人才”不光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还是进行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说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人才”,缺乏人才保障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种在脑子中展现的空中楼阁。所以,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在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本地区的专业人才,发挥他们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适合本地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在逐步推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组建智慧城市产业联盟,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并优化资源配置,成立“智慧城市产业”战略研究智库,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2、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注重信息安全管理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智慧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智慧城市产业绝大多数产业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但是,一些企业和机构由于担心信息外泄,考虑到信息的安全性,使得一些企业和机构在相关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道路上显得犹豫不决。我国在一些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尚未掌握核心技术,承担管理或服务的外包公司对信息安全的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在一些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具体应用领域,如智能金融、智能家居等,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也将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除了要增强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外,还有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系统,强化对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系统的监督管理,提升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智慧城市产业安全有序和高效智能地发展。

3、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应用推广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被誉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充分展现了一个智能化的世界,是知识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

网址:

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必备技术基础,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创新形态的变革,带动了企业、政府组织形态以及社会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重塑了个体在全球化中的力量,也必将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新一代智慧技术在智慧城市产业中的应用,用这些新技术逐步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并且要加强适应市民民主诉求为主体的技术软件和技术软实力的建设,推动智慧汽车、智能家电、车联网、船联网等发展,逐步实现智慧城市产业和产品的智能化,促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并降低能耗和研发设计成本,提高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4、推动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关系紧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智慧城市建设会促进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智慧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不仅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会促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政府部门要转变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不同发展的观念,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原则,依靠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加强产业之间的协作、协同和创新。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的方式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乃至新产业,重构城市系统,并推动智慧城市产业集聚发展。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来建设智慧产业园,集聚高端智慧产业,吸引创新人才,加强科技、科研的融合与渗透,促进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

四、结语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以知识的创新应用为主题智慧时代发展中,在加强新一代智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信息安全建设,打造可持续创新的“智慧人才”战略储备库,加快构建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产业融合创新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创新引领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构建智慧的城市和智慧的城市产业体系。

第四篇: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

中城会字 [2008] 128号关于组织2008年赴美国商务考察的通知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 承办单位:北京欧美商侨国际会议服务中心

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发达国家,其工商业、文化、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为促进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增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谊,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会将组织我国相关单位赴美国考察活动;围绕国际同行的先进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创新机制、市场导向、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参访学习,旨在帮助相关机构、经济组织和政府各企、事业单位更多地了解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经验和对策。 ※考察和交流内容:

★考察美国东西海岸发达城市,了解当地经济贸易状况、产业特色等 ★参观旧金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深入学习供水、节水及城镇污水处理部门发展积累的丰富经验

★与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及相关业内专家进行座谈交流,探讨美国各界在中美贸易、文化交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内的交流 ★与纽约相关负责人座谈,并为相关单位招商引资及在美国投资提供咨询 ★与旧金山市政府领导和农业经济发展协会负责人座谈交流 ★美国经济体系、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与我国强大生产力的结合点 ★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和代表团;就中美城建基础建设机构合作前景进行座谈

一、出访计划:

1、出访人员:各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负责人

2、出访日期:2008年8月中旬, 共计15天,北京统一集中报到

3、所到城市:夏威夷、洛杉矶、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等

二、报名办法:

凡要求参团的代表即日起开始报名,并向组委会索取申请签证资料表和具体事务办理须知,报名回执表填好后,请将护照原件等签证所需资料通过特快专递一并寄至组委会,组委会据此办理签证手续。

三、参团费用:

1、报名签证费5000元/RMB/人,在填写报名表后通过邮局或电汇至组委会指定账号,并将汇款凭证传真至组委会。

2、境外考察费用23800元/RMB/人,含往返国际机票、卫生检疫费用(黄皮书)、全程三星级或三星级以上酒店、全程一日三餐、全程领队及外文翻中文专业导游服务、考察意外保险(每人最高赔付人民币30万元)、机场税、培训讲座费用。

四、汇款方式:

户名:北京欧美商侨国际会议服务中心

开 户 行:北京农商行宋庄支行疃里分理处

账号:0703020 1030200 01075

五、组委会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综合楼321室邮编:100025 电话:010—6654807166548072传真:010—66548072 联 系 人: 刘霞136935263

51二、报名办法:

第五篇:“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范文)

2014年11月17日,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国家信息中心和IDG国际数据集团主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协办,IDG承办。会议围绕“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今年参会的中外演讲嘉宾及各领域技术专家达到600多位,创历史新高,他们共同分享了智慧城市领域的重大机遇和变革。深圳市政府、国家信息中心、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等重要领导莅临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业界领袖脑力激荡 共图智慧城市发展大业

上午的主会场精彩纷呈,演讲各方观点表述清楚、解析权威,其中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发展政策、评价指标、中国特色、海外经验以及城市安全等关键词引人瞩目。演讲嘉宾涵盖政府、行业企业、咨询机构、院校等智慧城市产业链各环节的领袖级人物,包括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杰、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李颖司长、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熊晓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高林、中兴副总裁徐明、中国安防高级副总裁曹国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余兵、巴塞罗那市政府Xavier Mayo以及微软、IBM等企业高管。

主题演讲结束后的高峰对话环节,在IDC 副总裁武连峰主持下,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徐枫、中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经理刘丰、长城计算机总裁周庚申和中国安防曹国辉,就“如何助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结合实践经验,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互动交流,点评妙语连珠,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下午进行的两场平等论坛也颇具看点。来自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辽源市智慧城市办公室、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公司、软通动力、北京启创卓越、新加坡咨询通信发展管理局、方正国际软件、亚洲数据中心联盟、微软、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长城计算机、富士康宇宙、赞云软件、七牛等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平台”和“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话题同台论道,他们提问题、出方案,享经验、谈应用,谋求城市发展动力,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智慧新思潮的饕餮盛宴。

同期活动为论坛倍增价值

论坛举办同期特别开设了近万平方米的展览专区——“高交会智慧城市专馆”(6号馆),这是在高交会历史上,首次以一个主题专馆的形式突出展示智慧城市的优秀成果、创新技术和智能解决方案,九个各具特色的主题专区汇集了城市规划设计、信息网络、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通信、绿色建筑、智慧医疗、智慧广场、城市应急、地理信息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他们将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展览、智慧城市和方案的评选活动中。专馆预计接待超过2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政商代表和专业观众。充分调动了观众和展商互相交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仅能通过论坛让大家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让所有参会人员在展会现场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的变革。

为了表彰诸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做出创新贡献的城市和企业,还在会议现场揭晓了由IDC承办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100”以及“智慧城市创新方案”的评选结果,并举行盛大的颁奖活动。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济南、沈阳、苏州、青岛、合肥、福州、上海、郑州、石家庄、西安、深圳、昆明、无锡、南昌、银川和长沙这20个城市获得“2014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称号;银川、辽源、兰州三个百强智慧城市还分别获得了商业模式创新奖、市民卡工程示范奖及优秀解决方案推进奖,成为颁奖盛典上耀眼的明星。IBM、安防投资、东软集团、万达信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及微软成功入选“2014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企业”,“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方案”奖则花落中兴通讯、安防投资、北京启创卓越、软通动力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在IDC智慧城市白皮书中,领军智慧城市百强的评选总结了100 个城市的经济与人口基础、城市建设进程、发展特点、未来投入、产业格局等因素后,根据城市信息化成熟度、区域特性,创建了中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选指标主要从经济和人口基数(GDP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人口数)、建设预算(IT机会总额、智慧城市专项占比、IT机会增长率)、国家试点(国家专项试点、国家统筹试点)、产业发展格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政策开放程度)四个维度展开,入选城市成功的要素还包括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后续发展机会。此次获奖城市从数量、质量上均创历史新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城市的风采,他们的城市发展经验和前沿思想,将会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并为相关行业厂商直面用户需求、调整自身定位与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智慧城市项目对接环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项目落地的平台, “中国领军智慧城市TOP 20”的政府代表会莅临现场,与企业代表共同讨论,积极促进政府对智慧城市规划的落实和企业解决方案的实现。

国家对智慧城市规划政策陆续出台,各地政府纷纷启动智慧城市试点活动,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日益高涨,创新应用和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此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的举办,很好地促进了政府、企业、科研以及金融界之间的对

接,分享到国内外智慧城市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丰富和宝贵经验,推动新技术方案在城市建设中的快速广泛应用,为全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收获。

更多详情,请访问:

或致电:400-690-3131

上一篇: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下一篇:中铁十二局宋津喜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