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退伍军人退休政策

2023-05-28

第一篇:最新退伍军人退休政策

企业退休2016年涨工资最新消息:北京退休养老金上调 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年新政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企业退休2016年涨工资最新消息:北京退休养老金上调|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年新政策

时事政治:关于2016企业退休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企业退休2016年涨工资最新消息一直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今天为大家提供企业退休2016年涨工资最新消息:北京退休养老金上调|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年新政策。后续将持续更新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敬请期待。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信息欢迎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北京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 2016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 2016年企业退休年龄规划及企业养老金上涨,退休人员涨工资2016新政策: 2016养老金调整相关问题:

问:2016年企业人员的退休金还会调整吗?

答:目前2016年退休职工调整养老金政策方案具体细则仍未出台。 问: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出来没有?

答:从2016年1月1日起,为2015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今年的 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2016年养老金上涨约6.5%,各地正在制定相关方案细则,请耐心等待。 问: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增加多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2015年全国近8000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已达到月人均2200多元。如今年再上调6.5%左右,则每人每月有望增加140多元。

问: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涉及人群?

答:这是我国连续第十二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首次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 整,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 问:养老金发放标准及领取要求?

答:《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 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简单来说,参保人员在在职缴费期间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那么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这充分体现了个 人享受的权利与其应尽的义务成正比。即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根据这项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费满15年。 有分析指出,如果养老金第十二年上调,将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压力。加之机关事业 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向前推进,部分地区滚存资金池枯竭,个别县市出现当期严重收不抵支的状况,地方财政面临来自社保支出的巨大压力,严重者“不吃不喝才 够用财政资金弥补社保缺口”。

在省级统筹的背景下,地区间负担比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余缺的差异。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且劳动力流出的地区的负担比高,导致这些地区养老金存在缺口。

例如,2014年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939亿元,而当期的收入为834亿元,当期的养老金缺口为105亿元,累积结余只剩270亿元。辽宁、吉林、海南、广西、江西等地也基本处于当期收支相抵的状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二篇:军人退休保障

军人的离退休

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包括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

军队的离休干部即离职休养的干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国前参加革命或入伍的干部,达到一定的年龄或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可以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疗养休息,安度晚年。离休干部仍保留军籍。退休干部即退出现役后休息的干部。退休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伍的干部。退休志愿兵即退出现役后休息的志愿兵。 军官离职休养的条件曾经作过多次调整。

① 1959年10月,中央组织部、总政治部规定,高级干部(正师职务以上或大校以上)有病不能担任工作的,可以离职休养。

②到1962年8月,总政治部在《关于高级干部在军队离职休养的待遇和管理问题的规定》中,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准师和上校也列入离职休养范围。这个时期,不但强调了军官的职务和军衔,而且加进了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1962年12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妥善安置年大体弱老干部的通知》中规定:"符合退休条件的团参谋长、主任和少校以上干部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干部,可以暂留队离职休养。"团职和少校以上军官不论其入伍或革命工作时间早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不论担任哪一级职务的军官,均可以留队离职休养。

③1965年8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取消军衔减薪定级后干部待遇和各种批准权限的几项规定》([1965]政干字第124号)中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干部和14级以上干部,可以留队离职休养。

④1982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发[1982]1号)中指出:"年大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含参加革命工作,下同)的干部、1945年9月2日以前入伍的团职或行政18级以上以及与其职级相当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以前入伍的师职或行政14级以上干部以及与其职级相当的干部,可以离休。"在规定干部行政职务等级条件的同时,也规定了行政级别的条件,使一部分资历较深的干部可以按行政级别离休。同年4月,鉴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国发[1982]62号),允许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离职休养,而且对已经批准退休的干部也可以按照上述规定改办离休,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军队执行〈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在建国以前入伍的和符合《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第1条规定条件的干部,达到军队干部离休年龄的,均可以离职休养。"现行的军官离职休养条件是:在建国以前入伍或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师职以上干部年满55周岁,军职干部年满60周岁,兵团职和大军区职干部年满65周岁,或身体虚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均可以离职休养。

军官的退休条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年老退休,系指军官达到一定的年龄,通常是达到规定的服满现役的最高年限,经组织批准,办理退休;

二是伤病残退休,系指尚未达到规定的服满现役的最高年龄,但因战、因公致伤致残或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而办理退休;

三是特殊情况退休,系因编制名额缩减,有些干部虽不到退休年龄,身体也不够伤病残退休条件,但又难于安排工作,转业到地方工作,而提前办理退休的。

198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国发[1981]39号),其中第1条规定:"军队的现役干部,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或因公、因战致残,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办理退休。专业技术干部以及其他干部,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退休时间可以适当延长。"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对文职干部的退休条件作了规定?quot;文职干部达到退休年龄或丧失工作能力,应按规定办理退休。其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少数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需要、身体条件许可的,按照任免权限批准,其退休年龄可适当延长;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有的退休年龄可根据工作性质和身体条件提前1-5岁;担任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正副局级、正副处级干部,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科级以下的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1988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规定: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军官未达到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军官服现役满30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30年以上,或者年满50周岁以上,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的,退出现役后可以作退休安置。

军人离退休后的安置去向

(一)凡配偶同在一地的,原则上就地安置。

(二)对长期在高原缺氧或特别艰苦的海防和沙漠地区工作的离退休军官,对长期从事飞行、舰艇、接触核辐射、导弹推剂等特种专业的离退休干部,长期在艰若地区工作或长期从事危险性大的特殊工作,身体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离退休后一般回内地安置。本人自愿留在该地区安置的,在安置地点上给予适当照顾。

(三)1984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部离休规定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发[1984]130号)中规定:"离休干部从外地到北京、上海、天津(以下简称"三市")安置的,按以下条件掌握:

1、离休干部配偶和子女在"三市"有常住户口,离要干部只身进"三市"安置的。

2、离休干部的独生子女在"三市"有常住户口,因工作需要,调动确有困难的。

3、离休干部原籍是"三市",本人是独生子女,原籍有父母需要照顾的。

4、离休干部从"三市"入伍,其配偶从同一市迁出随军、同一市又有子女的。

5、离休干部是"三市"远郊区、县的,可到原籍远郊区、县安置。

6、离休干部原籍是"三市",离休时在新疆、青海、西藏或边防、海岛以及远离居民区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的。

(四)离退休干部的安置去向,一经军队和地方共同审定后,原则上不再变动。1959年11月,内务部、总政治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现役军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59]内优字第268号)中规定:"现役军官批准退休后,由军或相当于军以上的政治机关办理退休手续,凡确定安置在哪个省区的,由军区、军兵种、各总部审查以后,将名单交由该省军区的政治机关,统一向省(市)、自治区的民政部门协商安置。凡在上海市安置的,由上海警备区政治部负责与上海市民政局协商安置;凡在北京市安置的,由北京卫戍区政治部负责与北京市民政局协商安置。1963年7月,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妥善安置年大体弱老干部的补充通知》中的第一条规定:"干部离职休养以后,应逐步帮助他们分散安家。安置的去向应当是中、小城市多安,大城市少安,自愿回农村的,应予鼓励,回本人或妻子原省或其他省(自治区)的中、小城市和农村都可以?quot;1975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军队退出现役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军队干部原则上回本人或爱人原籍省、市、自治区安置;如有特殊情况,也可到爱人或父母、子女工作地区安置。198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其中指出:"退休干部的安置要从实际出发,有的可以就地安置,有的可以回本人或配偶原籍安置,有的可以到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区安置。从外地到北京、上海、天津安置的要从严掌握。自愿回农村安置的给予鼓励。"民政部、总政治部于1983年6月关于贯彻执行上述规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城市安置的退休干部对于就地、回本人原籍、到配偶原籍或居住地安置的,一般应予接收。对于到父母、子女(不含现役军人、在校学生)居住地安置的,该地是中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的,一般应予接收;该地是大城市(50万人口以上)的,如父母身边无直系亲属、干部未婚或干部身边无子女的,一般应予接收。" 军人离退休后的安置办法

根据中发[1980]72号文件和国发[1984]171号文件规定,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地方政府安置,其范围是:军队离休干部为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含参加地方革命工作时间)的团职或行政15级以下和相当职务的干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或行政19级以下和相当职级的军官。退休干部为正师职以下职务。1986年,由于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当地人武部代管的部分师职离休干部也随人武部改建后移交地方政府安置。

198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妥善安排军队退出现役干部的通知》(中发[1980]72号)中规定:"需要离休、退休的军队干部要逐步移交地方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整个交接工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是检查验收住房建设情况;二是民政部门根据住房建设情况作出上报接收和安置工作的计划方案;三是根据预报计划配备服务管理人员及车辆;四是根据保障手段下达年度接收计划,五是各地民政部门根据中央下达的接收安置计划,属于就地安置的,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属于易地安置的,在军队离退休干部随迁家属、子女的工作安排、转学入学等事宜基本落实后,省级民政部门即可将《军队离退休干部进住通知书》发往离退休干部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办理交接。六是离退休干部离队前,要办好一切手续,并将当年剩余月份各项经费,由部队一次拨给安置地区民政部门。其移交安置办法:

1、1980年之前,零星交接、分散安置。

2、1980年-1995年的前三批,采取成批审定安置计划,建成一批住房,安置一批离退休干部。

3、从第四批开始,实行成批审定计划,按年度进行移交安置。移交安置政策的逐步完善,安置办法的不断改进,加快了移交安置进度,保证了移交安置任务的落实。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住房

军队干部退休后的住房,50年代是由当地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负责,70年代是由军队解决经费,当地革命委员会负责修建。1981年1月,国家对军队退休干部的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问题作了新的规定:建房经费和建筑材料,由国家计委专项下达,专款专用,专材专用。计划、财政和物资部门负责安排基建计划、经费和建筑材料的调拨,建委负责组织设计和安排施工力量,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征地,民政部门参与建房选点和负责住房分配,房管部门负责房屋管理、维修和收缴房租。对回农村安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把所需建房经费和建筑材料拨给当地县(市)人民政府,由他们责成人民公社帮助军队退休干部建房或买房。1986年10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民政部、国家计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改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建房工作的通知》(民安[1986]32号),规定了统建、购买商品房、自建、家属单位帮助建、维修和扩建私房、军地共建、换建等7种建房形式,拓宽了建房渠道,1991年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民政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关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建房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1]9号)中规定:就地安置的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原则上由地方政府承担,并继续妥取多种形式,鼓励离退休干部自建、自购住房、维修私房和家属工作单位帮助建房。 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面积标准,前三批按中央军委1979年2月16日《关于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面积标准》([1979]6号)中的规定执行。从第四批安置任务起,按照1990年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通知》([1990]5号)的规定执行。1982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扩大了离休范围。按这个文件规定,第

一、二批军队退休干部中约有70%的改为离休。退休改离休后,要成立干休所,需要安排相应的附属建筑。1984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84]171号),明确规定"附属建筑包括活动室、医务室、管理人员办公室和宿舍、车库等,可按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建筑面积的20%修建"。 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机制的转换,实现住房建设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逐步过渡到住房商品化、管理社会化。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民安发[1993]9号)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军队离退休干部房屋开发公司,所需人员从现有工作人员中调整解决。由房屋开发公司负责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责,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首先是产权确定。凡列入国家建房计划由中央财政拨款安排修建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以及附属设施等,其产权属于中央;未列入国家建房计划,不是由中央财政投资修建的住房,按照投资来源,确定其产权归属。凡产权属于中央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委托各地安置部门进行产权登记,并负责管理。产权登记及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产权不属于中央的住房,产权登记及管理按地方有关规定执行。对个别住房产权归属难以明确的,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提出解决意见。产权确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转移和变更产权归属。

其次是建立住房档案。1994年国安办下发了《关于建立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档案的通知》([1993]国安办字第12号)。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在核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住房档案。

第三,实行房产分级管理。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带普遍性的问题,制定有关法规、规章,实施宏观管理;省级安置部门负责省内房产管理工作,检查指导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市安置部门负责本市房产的维修计划的审定、经费调剂和大修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档案、资料的保管,各种证件的印制、发放,对干休所房产管理进行指导和房管员的培训等;干休所主要负责本单位房管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管理和维修,制定大、中、小修计划,负责中、小修施工,对住房登记造册,收取房租,搞好水、电、暖、燃气等供给单位的协调工作,建立维修帐目和档案资料。

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步骤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精神,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法、原则、步骤应与军队相一致:

1、住房租金改革。军队租金改革的目标是,"到2000年,住房租金分步达到全国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

2、提租步骤。军队住房租金改革要分步实施、小步快走。第三步提租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每平方使用面积提高到1元左右。

3、补贴比例。住房在规定标准之内的家庭,用规定的个人合理负担部分加上全部住房补贴,仍不足支付房租的,差额可由单位适当给予补贴。

4、租金减免。国务院《决定》规定,租金调整时,对离退休职工中有困难的人员,可根据情况给予租金减免。中央军委[1992]1号文件规定有两项减免政策:一是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应缴房租在减去住房补贴后,增租部分再给以30%(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50%(对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100%(对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的减免;二是所有的干部职工住房面积在标准以内的,应缴的房租减去住房补贴后,增租部分仍超过家庭工资收入总额5%以上的暂予免交。《方案》将其调整为房租超过个人合理负担比例的,可酌情减免部分租金。

5、住房出售。根据国务院《决定》,住房制度改革要租、售、建一体化同步进行的原则,在提租补贴的同时,加大售房的力度。军队售房工作的有关政策:

1.购买面积。购房必须严格执行职级住房面积标准。超过面积标准限额部分,按市场价计收房租。

2、售房价格。产权属于中央的住房,售价分别按所在城镇公布的成本价和标准价执行。坚持先评估、后出售的原则。住房实际售价,应根据所处地段、结构、层次、朝向、设施和装修标准等因素区别计价。

3、价格折扣。凡租住中央产权住房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遗属)给予以下折扣:军人职业折扣、夫妇双军人折扣、现住房折扣、房屋成新折扣、一次付款折扣。其中,军人折扣率按8%计算。其他折扣和工作人员住房折扣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

4、付款方式。凡租住产权属于中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遗属)、工作人员住房,可一次付清全部房款;也可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为10年,但首次付款不得低于房价的30%,分期交付的部分要计收利息,利息按国家规定确定。

5、产权界定。按成本价所购住房,产权归购房者个人;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原售房单位有优先购买、租用权;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权和按国家规定补交各种税费后,其余收入归个人所有。按标准价所购住房,购房者拥有部分产权,即占有权、使用权、有限收益权和处分权,可以继承;产权比例按售房当年标准价占成本价的比重确定;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原售房单位有优先购买权、租用权,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权和按国家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由单位和个人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产权证书的发放按有关规定执行。

6、住房售后管理。管理单位有偿为住房产权人提供服务。住房自用部位和自用设备的维修开支由购房者负担;售后楼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的维修经费,由住房维修基金承担。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

军队职工可分为两大类,即在编职工和非编职工。在编职工由军队招收录用、纳入军队组织编制和军队定额,但没有军籍、不纳入国家劳动工资计划,实行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的劳动工资制度,由军队人员生活费开支工资。

军队非编职工是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内招收录用、在军队队列编制员额以外使用的无军籍职工。

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一)移交范围

主要包括集团军及其所属部队事业单位编内的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军队各类院校、仓库、医院、科研、设计、文体、出版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军队各级机关及其附属的内部招待所、幼儿园、装备维修机构、文教机构、军人服务社、农场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事业单位纳入国家劳动计划的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以及1971年11月底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长期临时工。以上人员退休后移交地方,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二)安置地点

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原则上就地安置;符合易地安置条件的一般回原籍安置,提倡回农村安置;进北京、天津、上海及省会城市的,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退休后要求回内地安置的,有关省市应给予照顾。 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的住房就地安置的住原房;易地安置住房确有困难的,由原部队帮助解决。

(三)计划审定

就地安置和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内易地安置的,由省内驻军按系统(即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及总部的下一级归口单位)归口,将《军队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审定表》、《军队离职职工安置花名册》一式五份以及个人档案送到省军区(警备区,下同)后勤部和省级民政部门。

(四)交接办法

各省级民政部门根据上级确定和下达的安置计划,开出移交安置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留作存根、一联留接收单位、一联交军队移交单位),军队移交单位与安置地县以上民政部门具体办理接收安置手续,并将接收联盖章后逐级退回省级民政厅(局)。军队移交单位每移交一人将通知单由接收单位盖章后,复印逐次上报军队各大单位后勤部,由军队各大单位后勤部每季度报民政部安置司、总后勤部司令部各一份。

(五)经费渠道 军队退休职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负责接收安置。其经费项目和渠道按国发[1978]104号、财政部[1982]财事字111号文件执行。当年的经费由军队移交单位根据移交人数,将经费拨到当地民政部门,第二年起由中央财政拨付。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工作所需经费,每年由总后勤部拨付。

(六)生活待遇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生活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凡地方政府对退休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方面所作的各种补贴以及补贴标准的调整,应包括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在内,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解决。

(七)医疗待遇

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的军队退休退职职工的医疗保险政策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医疗保险政策执行。

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干休所) 干休所是军休干部的生活场所,即军休干部的集中居住点。它包括军休干部的住房及附属建筑,如医务室、活动室等,为军休干部日常活动之所。干休所是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服务管理活动的基层事业单位,建有党、政、群组织,具有确定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功能,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其主要任务:一是认真落实军队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二是做好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服务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四是积极为军队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五是负责处理好其它有关事项。1990年颁布实行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暂行规定》(民政部第3号令)将此概括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是事业单位,承担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其任务是: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使他们安度晚年。干休所是国家为军休干部提供物质保障手段的载体。根据国发[1984]171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拨专款为军休干部修建住房及附属设施,配备车辆和工作人员,以保障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待遇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包括:看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活动,安排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担任荣誉职务等。

(一)政治上关心和尊重

军队干部离退休后与在职干部一样阅读有关文件,参加重要会议的传达、报告,使军队干部退下来后仍能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大事,保持晚节的重要保证,是党对军队干部政治上的尊重和关怀。

(二)健全党的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组织好党的生活是落实好政治待遇的重要方面。每个干休所都按照党章的规定建立基层党组织,制定党支部例会、党小组活动、政治学习等制度,定期开展组织活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如组织参观、游览,开展健身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学习、娱乐、文艺演出和运动会等。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包括:离退休费(养老金)、医疗待遇、丧葬费和生活管理服务

(一)离退休费(养老金)

1993年9月30日以前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原行政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军衔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补助、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之和。1993年10月1日以后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性补助之和。

退休干部的退休费,1993年9月30日以前退休的,其退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工资减去军龄工资加上地区补助后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军龄20年以下的为85%,20年以上的每增1年加1%,最高不超过100%);军龄工资、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1993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退休费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

(二)医疗待遇

退休干部享受与当地党政机关干部相同的公费医疗待遇。为确保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的落实,军队退休干部(含离休干部)医疗费用由中央财政按标准拨给地方财政,纳入安置地公费医疗体系,统筹管理,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移交地方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到地方后与地方党政干部一样享受公费医疗。各地在落实这项待遇时一是抓纳入公费医疗体系,就近落实定点医院;二是抓超支医疗费的解决;三是办好医务室,搞好保健工作。

此外,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内,一般都设有医务室,离退休老干部一般常见病无须出所就可方便地进行治疗。许多干休所,还为离退休老干部建立了病历档案,当老干部发生急病、重病时,医务室在协助医院抢救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丧葬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丧葬费按国家机关相当职级的离退休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用按团职以上,按本人生前15个月工资额,团职以下,按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额执行。

(四)军队退休干部服务

国务院、中央军委[1984]171号文件规定全国所需军队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人员与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为1:5,全国所需车辆与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比例为1:15的比例,管理人员经费及车辆经费由国家财政部根据各地每年接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下达。在实际工作中,军队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和交通、医疗、生活供应较好的大城市,配备比例要低于县市及小城市。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类别

有四种情况。一是单位分散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或原系统管理,供给关系不变,分散居住。二是单位集中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或原系统集中建房安置管理,供给关系不变,其对象主要是军队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三是社会分散型。主要特点是脱离原单位或原系统,分散居住,供给关系改变,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其对象主要是军队系统的无军籍退休职工;四是社会集中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脱离原单位或原系统,集中建房安置,供给关系改变,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其对象主要是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军队离退休干部养老保障的特点

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管理的军休干部的养老保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重视,物资保障充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十分重视军休干部的养老保障,制定和逐步完善了有关法规,在组织上建立了专门的安置管理机构,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二是军休干部的养老收入既高且稳。①军队干部的工资较之地方干部为高,退休费的基数也就较高。②军休干部退休费的计算方法较地方干部为优,因此养老收入较为丰厚。③军休干部的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列预算支付,有可靠的保证。④军休干部的物质生活待遇执行军队的项目和标准,享受到特殊职业的特殊待遇。⑤军休干部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保障其老有所医。⑥以干休所为依托,全面享受养老保障。

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通知 [1990]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0]5号

中央军委同意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现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 (1990年7月21日)

第一条 为了使军官住宅建设适应军官的居住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适应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军官(含文职干部)住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第三条 军官住宅区应与军事行政区分开,凡新建军官住宅必须建在军事行政区以外。

第四条 新建军官住宅应以多层高密度为主。住宅设计应做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提高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水平,保证住宅质量和环境质量。

第五条 军官住宅建筑应按套型设计,有的也可按套型组合设计。设计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性,并为未来改造留有余地。

第六条 军官住宅建筑套型分为六种,各种套型住宅的建筑面积标准(不含阳台面积)是:一型43平方米,二型54平方米,三型72平方米,四型92平方米,五型150平方米,六型210平方米。严寒地区各种套型建筑面积标准可增加百分之五。

第七条 新建军官住宅应以

二、三型为主。禁止建超标准的住宅,严禁建独立庭院的住宅。

第八条 各职军官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最高限额如下:

(一) 营职以下军官54平方米;

(二) 团、副旅职军官72平方米;

(三) 正旅、师职军官92平方米; (

四) 军职军官150平方米;

(五) 大军区职军官210平方米;

(六) 本规定施行前任职的军职至大军区职军官,仍执行中央军委[1979]6号文件规定的住宅建筑面积标准。

第九条 各职军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本单位住宅情况,按照或者低于本职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最高限额,进行选用或者组合选用。

第十条 建高层住宅楼可设置电梯,电梯间及附属面积不计入各套型住宅建筑面积标准内。

第十一条 一至四型住宅的层高,非采暖区不超过3米;采暖区不超过2.8米。五型住宅的层高不超过3米。六型住宅的层高,多层的不超过3.2米;高层的不超过3米。各型住宅的净高均不得低于2.4米。

第十二条 各型住宅的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大中城市军队住宅的外装修可考虑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三条 室内装修。一至六型住宅的卫生间和厨房可做水磨石地面、锦砖地面,瓷砖墙裙,其余房间除五六型住宅的居室可做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或相当的地面,墙面可贴一般壁纸外,均为一般装修。禁止使用铝合金、大理石、磨光花岗石制品等进行高级装修。

第十四条 水、暖等设备。一至四型住宅设卫生间一套,其中,

一、二型住宅设洗脸盆、大便器和淋浴器,

三、四型住宅设三件中级卫生设备(洗脸盆、大便器、浴盆)。

五、六型住宅可设卫生间两套,各设三件中级卫生设备(其中一套的浴盆可附设淋浴器)和镜箱。各型住宅的厨房设排烟罩,水磨石台板操作柜,污水池、洗涤盆,壁式碗柜。有条件时一至四型住宅可设普通煤气灶具,

五、六型住宅可设带烤箱的煤气灶具,分户设煤气表。采暖地区有条件的设暖气。分户设水表。

第十五条 电气设备。各型住宅室内采用一般照明灯具,适当设电源插座,分户设电表。六型住宅的会客室、主卧室可采用相应的中档灯具。

一、二型住宅设单元公用电话插座,其余住宅分户设电话插座。新建住宅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公用天线。

第十六条 其它设施。

一、二型住宅每套建阳台一个(折合建筑面积2平方米),设壁柜或吊柜一至二个。

三、四型住宅每套建阳台一至二个(折合建筑面积2――4平方米),设壁柜或吊柜一至二个。

五、六型住宅每套建阳台或平台二至三个(折合建筑面积4――6平方米),设壁柜二至三个。

第十七条 凡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规定,给予主管负责人或直接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以往有关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总后勤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 关于做好1996年春季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的通知 (1995年10月12日 国安(199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厅(局),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院(校)务部,武警部队司令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1995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28号),1996年春季全军有名志愿兵(含武警部队,下同)转业到地方,做好这批转业志愿兵安置工作,对于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军队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志愿兵转业安置工作要继续贯彻为军队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把妥善安置好转业志愿兵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格执行现行安置政策,同时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妥善安置转业志愿兵的新路子。为保证安置任务的完成,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6号)精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转业安置任务。军队各大单位志愿兵转业人数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收安置人数,按《1996年春季志愿兵转业接收安置计划表》(见附件)执行。志愿兵因病提前转业的条件按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因病提前转业安置的志愿兵所患几种常见慢性病基本稳定条件》(〔1993〕卫联字第156号)的规定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各大单位,要严格执行转业安置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突破。

二、集中交接和接收安置的时间。1996年春季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工作从1月5日开始,至2月底结束。转业志愿兵从3月20日开始离队,持《接收安置通知书》到地方安置部门报到,5月底结束。转业志愿兵的工资由部队发到7月底,8月1日开始由各地方接收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单位支付。批准转业时间统一填写。“1996年4月1日”。

三、集中交接办法。交接双方交接档案材料和有关证明,仍按总参谋部〔1992〕务传2号、民政部民电〔1992〕32号文件规定执行。档案材料由军队派移交组赴各地移交,转业人数在30人以下的,可在1月5日前将档案材料寄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置部门。各地对收到档案要及时复审,凡符合转业和安置条件的,要及时签发《接收安置通知书》,最迟应在1996年2月底前寄往部队(邮寄时间均以邮戳时间为准)。需经国务院军安办审定易地安置的,其档案材料要在1月5日前上报,经审定同意接收的,由国务院军安办通知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下达《接收安置通知书》;对其中个别因中央国家机关特殊需要和军队大单位确需改工留用的,由国务院军安办直接办理有关手续。军队各大单位收到《接收安置通知书》后,要及时通知并下发到转业志愿兵所在单位;各部队要积极做好转业志愿兵离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办理离队手续,督促按时离队,为地方接收安置工作创造条件。各地对经上级安置部门审查符合接收条件的转业志愿兵,要抓紧时间进行安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对未经集中交接、不符合转业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以及接到

《接收安置通知书》无正当理由逾期3个月不报到的转业志愿兵,由省级安置部门将其档案退回到军队移交单位。

四、转业去向。原则上按国发〔1983〕16号文件规定,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安置。转业志愿兵在外地结婚(除部队驻地外)、服役期间家庭住址变迁和其它有特殊情况需要易地安置的。按国发〔1994〕6号、〔1995〕28号文件规定执行。

五、关于专项业务经费。安置工作经费本着以地方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原则,仍然主要由地方财政解决。中央财政和军队的补助经费以及军队志愿兵转业办公经费标准及拨付办法,按国发〔1994〕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地方和军队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要保证所拨经费及时到位;地方各级安置部门和军队各大单位的各项经费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六、转业志愿兵的工作安置。根据现行的安置政策法规和本人德才表现尽量按转业技术对口分配。在坚持“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安置任务,改进和完善分配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安置转业志愿兵,确保安置任务的完成。对自愿自谋职业的转业志愿兵,各级政府要积极给予支持,有关部门要给予照顾。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从巩固国防这个大局出发,切实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接收安置工作。在安置工作中,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允许向转业志愿兵征收各种费用,对违反安置政策规定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要严肃处理。各部队要与地方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转业志愿兵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体谅国家和地方困难,自觉服从分配,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转业志愿兵安置工作结束后,省级安置部门和军队各大单位务必于1996年8月底前,将工作总结分别报国务院安办和总参谋部军务部。

附:《1996年春季志愿兵转业接收安置计划表》(略)

发布部门: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发布日期:1995年10月12日 实施日期:1995年10月12日 (中央法规)

第四篇:伤残军人退休回到地方待遇

7级残疾军人回到地方有些什么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务院1988年发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残军人主要享有以下待遇: 1.在服现役期间,参战或因公致残,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办理退休手续,由原征集地或直系亲属的居住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接收安置。 2.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者享受离休、退休待遇的伤残军人,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保健金。继续在部队服役的伤残军人,由所在部队发给伤残保健金。 3.退出现役的特等、一等伤残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需要集中供养的,由国家设置专门机构供养;分散供养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妥善安置,并按照规定发给护理费。二等、三等伤残军人,家居城镇的,由本人所在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家居农村的,其所在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残疾抚恤金,保障他们的生活。 4.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三等伤残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伤口复发所需医疗费由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5.复员退伍伤残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因病治疗无力支付医疗费,由当地卫生部门酌情给予减免。 6.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致残的伤残军人,享受与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 7.伤残军人因伤残需要配制的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由民政部门审批并负责解决。 8.伤残军人乘坐国营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和国内民航客机,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准予优先购票,并按规定享受票价优待。 9.伤残军人在与其他群众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伤残军人报考中等学校、高等院校,录取的文化和身体条件应适当放宽。 10.享受《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的抚恤和补助待遇的伤残军人,生活仍有困难的,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给予优待照顾。 11.因战致残的伤残军人在评残发证后,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规定,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规定,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因战、因公致残的特等、一等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后,其家属按照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规定,享受定期抚恤金。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伤残军人死亡时,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标准,发给其家庭丧葬补助费。

最新规定指出,经区政府同意,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下同)革命伤残军人,属企业和在乡的,纳入我区企业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医疗待遇按原渠道解决。在企业工作的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保险费,由所在企业负责缴交。如企业无法承担,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缴交。原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保险费,由区财政负责按月拨给区民政局负责缴交。从2004年1月起,新增的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保险费,由所在镇财政负责缴交。

《通知》规定,在2004年5月20日前,由各单位负责到区社会保险基金局办理本单位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保险参保手续(需携带《革命伤残军人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彩色近照2张),缴交医疗保险费后领取医保证件,从次月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职的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按时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不得无故拖欠拒交。

 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

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负伤致残,依其丧失劳动能力及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度,评定伤残等级,分为四等六级:

(一)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完全丧失,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顾的,为特等:

1.三肢以上部分失去(自腕、踝关节以上)或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2.两肢完全失去,不能安装假肢;

3.脊髓或脊神经受伤致两上肢完全瘫痪,或两下肢完全瘫痪且伴有大小便失禁;

4.髋、膝、肩、肘关节中四个以上强直,功能完全丧失;

5.具有一等两种残情或具有一等的和二等甲级的各一种残情;

6.患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当上列残情的。

(二)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基本丧失,日常生活大部分活动需要人扶助的,为一等:

1.两肢部分失去(自腕、踝关节以上)或伤后髋、膝、肩、肘关节中三个强直, 功能完全丧失;

2.一肢完全失去,不能安装假肢;

3.脊髓或脊神经受伤致两上肢基本瘫痪或两下肢完全瘫痪;

4.颅脑损伤致一侧上、下肢完全瘫痪;

5.两手全掌完全丧失或挛缩畸形经矫形仍完全失去功能;

6.两足各失去二分之一以上兼有一侧踝关节功能障碍;

7.颅脑损伤致成痴呆;

8.双目失明;

9.咀嚼和语言机能完全丧失;

10.肝脏切除三分之二或胰腺全切除;

11.心脏损伤致主动脉返流,二尖瓣腱索断裂;

12.胃全切除且小肠或结肠切除五分之一;

13.一侧肺全切除兼有对侧肺功能明显障碍;

14.三期矽肺或二期矽肺合并肺结核;

15.具有二等甲级两种残情或具有二等甲级和二等乙级的各一种残情;

16.其他部位受伤或患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当上列残情的。

(三)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大部丧失,日常生活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为二等甲级;

1.一肢部分失去(自腕、踝关节以上)或功能完全丧失,两足各失去二分之一;

2.髋、膝、肩、肘关节中两个强直,功能完全丧失;

3.两手拇指全失兼有其他三指以上各失去两节以上(或三指伤后失去功能);

4.脊椎三个以上(不含骶尾椎)损伤制强直、畸形、功能重大障碍;

5.颅脑损伤致经常(每月两次以上)发生癫痫;

6.两耳全聋(电测听检查语音频率平均值均在90分贝以上)且语言机能完全丧失;

7.咀嚼机能完全丧失,或舌缺损三分之二以上;

8.双目裸眼视力均在0.06以下,且不能矫正;

9.大便或小便失禁,或伤后行永久性肠或膀胱造瘘;

10.伤后双侧睾丸失去或外生殖器缺损;

11.一侧肺全切除或两侧肺各切除一叶;

12.胸廓改形术后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或肋骨切除六条以上。

13.一侧肾切除兼有对侧肾轻度损伤;

14.胃全切除或小肠或结肠切除三分之一以上;

15.肝肺切除二分之一以上,或胰腺切除三分之二以上,或膀胱全切除;

16.二期矽肺或一期矽肺合并肺结核;

17.具有二等乙级两种残情;

18.其他部位受伤或患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当上列残情的。

(四)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丧失近半,日常生活活动有一定困难的,为二等乙级;

1.髋、膝、肩、肘关节中一个强直且功能完全丧失,或腕、踝关节两个以上强直且功能重大障碍;

2.两手拇指全失,或一手拇指全失兼有同侧食指全失,或一手拇指全失兼有其他三指以上各失去两节以上;

3.两足足趾全失或一足失去二分之一以上;

4.脊椎两个以上(不含骶尾椎)损伤致强直、畸形且功能重大障碍;

5.语言功能完全丧失;

6.颌骨损伤,牙齿脱离二分之一以上,不能安装假牙;颌骨缺损二分之一或颞颌关节损伤致张口及咀嚼困难;

7.一目失明,另一目裸眼视力在0.3以下;或双目裸眼视力均在0.1以下,且不能矫正;

8.肺切除一叶且有较重并发症;

9.胃大部切除、或胃、肠、肝、膀胱某一脏器多处受伤经行修补术或部分切除且有较重并发症;

10.一侧肾摘除;

11.烧伤后遗留瘢痕占全身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

12.一期矽肺;

13.其他部位受伤或患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当上列残情的。

(五)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的,为三等甲级:

1.一目失明,或双目裸眼视力均在0.2以下,且不能矫正;

2.鼻子脱落,或双鼻孔闭锁不能修复;

3.两耳全聋(电测听检查语言频率平均值均在90分贝以上);

4.一手拇指全失,或一手拇指末节和同手食指失去两节以上,或一手拇指末节和其他二指以上各失去两节以上;拇指以外的其他三指以上全失;

5.两足拇趾全失或一足拇指全失兼有其他足趾失去两个以上;拇趾以外的其他足趾失去五个以上,或五个以上跖趾关节强直;

6.脊椎一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二分之一以上),并伴有功能障碍;

7.长骨骨折畸形愈合或大关节(腕、踝关节以上)伤后畸形,致影响功能且不能矫正;

8.脾脏摘除;

9.面部烧伤后遗留瘢痕占面部三分之二以上;

10.其他部位受伤或患有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相当上列残情的。

(六)具有下列残情之一,劳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稍有不便的,为三等乙极:

1.语言不清;

2.一耳全聋,或两耳听觉有很大障碍(电测听语音频率平均值均在50分贝以上);双侧耳廓全脱落或一侧耳廓全脱兼有一侧耳廓损伤;

3.双目裸眼视力均在0.3以下且不能矫正,或一目裸眼视力在0.1以下,且不能矫正;

4.一手拇指失去末节或其他二指以上各失去一节以上,或其他一指全失;

5.一足拇趾全失,或其他足趾失去两个以上;

6.一侧睾丸摘除;

7.其他部位受伤,相当上列残情的。

第五篇:军人离退休的待遇包括哪些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军人离退休的待遇包括哪些

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什么条件时应作退休安置?相信很多即将退役的士官及其亲属都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每年我国退役的士官很多,但只有部分军人能够得到退休安置。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相关知识。

一、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什么条件时应作退休安置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的规定,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⑴年满55岁的;

⑵服现役满30年的;

⑶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特等、一等的;

⑷服现役期间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并经驻军医院诊断证明、军以上卫生部门鉴定确认的。

二、军人离退休的待遇:

(一)离退休费(养老金)

1993年9月30日以前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原行政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军衔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补助、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之和。1993年10月1日以后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性补助之和。

退休干部的退休费,1993年9月30日以前退休的,其退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工资减去军龄工资加上地区补助后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军龄20年以下的为85%,20年以上的每增1年加1%,最高不超过100%);军龄工资、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1993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退休费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

(二)医疗待遇

退休干部享受与当地党政机关干部相同的公费医疗待遇。为确保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的落实,军队退休干部(含离休干部)医疗费用由中央财政按标准拨给地方财政,纳入安置地公费医疗体系,统筹管理,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移交地方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到地方后与地方党政干部一样享受公费医疗。各地在落实这项待遇时一是抓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纳入公费医疗体系,就近落实定点医院;二是抓超支医疗费的解决;三是办好医务室,搞好保健工作。

此外,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内,一般都设有医务室,离退休老干部一般常见病无须出所就可方便地进行治疗。许多干休所,还为离退休老干部建立了病历档案,当老干部发生急病、重病时,医务室在协助医院抢救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丧葬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丧葬费按国家机关相当职级的离退休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用按团职以上,按本人生前15个月工资额,团职以下,按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额执行。

(四)军队退休干部服务

国务院、中央军委[1984]171号文件规定全国所需军队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人员与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为1:5,全国所需车辆与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比例为1:15的比例,管理人员经费及车辆经费由国家财政部根据各地每年接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下达。在实际工作中,军队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和交通、医疗、生活供应较好的大城市,配备比例要低于县市及小城市。

综上所述,退役士官想要得到退休安置,必须要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之一。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士官退休安置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但能够享受的待遇却是很丰厚的。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上一篇:政协委员提案写作范例下一篇:中学数学实习小结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