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

2022-08-05

第一篇: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

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

A:逛商场,从商场的门进来,商场正在搞节日促销活动,热闹非凡,A边浏览各品牌店铺边欣赏,(B-D学生扮演店铺穿着本店品牌服饰的营业员),A边浏览边欣赏B-D的模特兼营业员。觉得B店铺的衣服过于华丽不适合自己学生穿着,C店铺过于正装,D店铺服饰适合自己这类的年轻女孩,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套为接下来的生日聚会做好准备,最终选择在D店铺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款式。回到学校后,同学们都对A同学的穿着感到羡慕。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1:进入商场和四家店铺,感受了商场和店铺的装饰打扮,对商场和店铺的品味形成一种感觉,可以感受到商场和店铺的高档,认为商场和店铺有品味。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2:A同学在比较了四家店铺的衣服款式后,做了一个比较判断,最后才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最后采取了购买行动。

顾客商场购物体验:

A3:购物回来,当A同学穿着刚买的D品牌服饰,得到了很高的回头率,心里美滋滋的。

案例:

A4:营业员的不诚信行为和恶劣的服务态度给张大妈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最终失去了张大妈这个忠实的顾客。

案例:

A5:商场和品牌培养一个顾客不容易,而失去一个顾客却是非常的容易,这给商场和品牌的经营者提出了一个警告。

案例启示

A6:顾客是上帝

A1:A2

A1扮演顾客,A2扮演营业员,A1想要换试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叫A2去拿,A2只顾自己和别的营业员聊天,对A1的要求置之不理,引起与顾客的冲突。

A3:A4

A3作为顾客,在一款鞋子面前挑了36码的鞋子和35码断货的鞋子,最终挑了仅剩一双的35码鞋子,结果在结账后营业员错拿了36码鞋子给顾客,顾客回家后一看拿错了,就拿回到商场,要求营业员更换35码鞋子,由于营业员要从别的商场调货才能弥补失误,而两个商场之间的路程较远,营业员借故不予退换,引起与顾客的冲突。

A5:A6

A5作为顾客,因所购买的商品过期,要求超市营业员退货,营业员不予退货引发的冲突。

引起冲突的原因

A1:营业员服务态度有问题A3:营业员工作失误A5:商品质量问题

在第二个情景中,如果我是当事的营业员,我会认真听顾客的要求后,向顾客陈述这样的事实,更换35码鞋子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更换好,且因为路程较远,需要一定时间完成相关调货程序,建议顾客耐心回去等待,保证1-3天内调货完成再告知顾客来门店换货,或者按照退货程序予以退款,将主动权拿回到自己手上,这样避免与顾客发生冲突。

在第三个情境中,如果我是当事的商场主管,我会认真听顾客的要求后,先真诚的向顾客道歉,并对顾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当事营业员采取一定的处罚,最大限度地保留住顾客对商场的忠诚。

第二篇:食品经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流通领域食品经营企业,是工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现结合××市工商局的实践,对食品经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探讨。

一、××市食品经营企业规范经营管理的现状

去年开始,××市工商局认真履行国家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全面推进食品经营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工作,加强对食品销售

动向的监管,确保食品销售链条的完整和追溯体系的可行性,从目前情况来看,规范经营管理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二、食品经营企业规范经营管理仍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方面尚需磨合

_.经营主体的主观认识与客观行动有待磨合。规范经营管理需要经营者主动承担大量的登记、统计工作,而这些工作不会给食品经营者带来实际的、额外的收益。经营者对规范经营管理普遍持有敷衍、侥幸的心理,惰于主动登记商品、索取票证。

_.经营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衔接有待磨合。食品的类别、批次繁多,涉及的票证、检验报告等资料众多,而目前纸制复印仍然是索证索票的主要方式,这就增加了食品生产者的工作和经营成本,生产者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客观上增加了销售者索取票证的难度。同时,一般消费者对于购买食品的票据保管并未予以重视,甚至随意丢弃,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票据衔接也尚需进一步磨合。

_.监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有待改善。工商部门承担监督经营者建立执行规范经营管理的职责,而经营者也应当承担起自觉履行的义务。但为了确保规范经营管理迅速取得实效,工商部门往往会将台账及索证索票的有关资料直接送到经营者手中,并进行上门指导和跟踪服务,使得经营者产生了依赖心理,甚至在部分经营者心中还形成了登记工作由工商部门来做是理所应当的错误观念,监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有待合理化改善。

(二)部分操作有待改进和简化

_.信息反映不能同步。实践中发现大部分食品经营者仍然没有养成及时登记台账、及时索取票据的习惯,而通常采取事后补登的方式来应付工商部门的检查。票证与台账的登记内容难以实现完全对应,信息的反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_.信息登记量过大。食品经营者生产、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批次也很多,需要登记的信息量过大,使得食品经营者嫌麻烦,畏于登记。

_.电子化登记的条件尚不具备。除了一定规模的食品市场、超市以及部分一级批发、销售商外,绝大多数的普通经营者不具备通过电脑登记的条件,登记效率低下。

(三)制度功能实现初衷,但部分内容有待强化和改善

_.缺乏有力的查询功能。目前台账登记主要依靠手写的方式,信息查询的能力比较差,依靠人工用肉眼逐行逐项的进行排查方能找到搜索的目标,查询功能既不方便、又缺乏效率。

_.缺乏有效的链接功能。台账登记的内容与票证缺乏有效的链接,现实中台账与票证往往被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开存放,造成台账登记的内容和票证核对起来比较麻烦。

_.缺乏有效的动态显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是一个购进与售出循环交替的动态过程,但现行的台账登记方式却很难反映出这个动态的过程。

三、完善食品经营企业规范经营管理的建议

(一)探索两个衔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向两个终端延伸。

_.探索与质监部门的无缝衔接机制,实现监管链条向生产终端的延伸。要不断探索工商部门与质监部门的衔接机制,确保监管链接从流通领域向生产终端延伸:一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质监、工商部门应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相通报各自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情况与发展动态,工商部门可对查账查票过程中发现的涉及生产企业的情况及时向质监部门反馈,做到资源共享。二是建立数据链接系统,积极探索两部门间信息登记系统的链接方式,利用技术上的支撑,将工商部门登记的台账资料、票证资料等与质监部门掌握的信息进行无缝对接,保障食品监管链条的完整性。三是建立市场联合抽检机制,工商部门可根据在查账查票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确定辖区内的需要监测、检验的重点、热点食品,并及时与质监部门进行沟通,制定联合的抽检计划,避免重复抽检的现象,同时充分利用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和工商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补,从多角度、全方位监管好食品市场。

_.探索消费者的逆向监管机制,实现监管链条向消费终端的延伸。消费者也属于食品交易过程中的经济实体,不过是市场交易中的弱势群体,但由于消费者是食品交易的直接承受者,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果感受最为直观,因此要积极探索消费者的逆向监管机制,实现监管链条向消费终端的延伸:一

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管部门要定期公布辖区内查账查票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尽量提供充分的食品安全信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促使消费者能够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二是确保消费者监管的驱动机制,由于消费者在实行逆向监管的同时,也会考虑成本收益,尤其是在对抗实力强大的销售企业时,所以监管部门要建立适当的驱动机制,如在发生消费争议时,规定由已建立

台账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的经营者负责举证责任,使消费者愿意实行逆向监管以维护自己的权利。三是要确保消费者监管的渠道,要建立健全举报及投诉网络,正确引导消费者行使监管权力,减少消费者的监管风险和监管争议发生的概率。

(二)强化执法力度,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的有序运转。目前,监管对象对于规范经营管理存在敷衍心理、对工商部门存在依赖心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其不规范经营管理会给自身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因此,加大监管对象的违法责任后果,增加监管主对象的违法成本,使它在巨大经济、法律、社会成本的压力下自觉克制自身的行为。一是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关于食品经营企业未规范经营管理进行处罚的宣传力度,使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不及时规范经营管理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惩处性后果。二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格执法,对于未按规定规范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查处。三是利用媒体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及时曝光,在社会上形成强大宣传声势,震慑违法分子,使经营者自觉做到及时、准确地做好登记工作。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让违法行为失去生存空间,力求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第三篇:《茶叶企业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

——天福茗茶营销策略

1、天福茗茶的现状

天福集团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集团。天福集团本着“根植福建、香传全国、名扬世界”的经营思路,开设连锁专卖店,截至2009年7月20日止已在大陆地区开设了920家直营连锁店,业务范围遍及全国,产品远销美、加、东南亚地区。旗下所售各种茶叶统一冠以“天福茗茶”。

天福集团目前在中国大陆开设1030家“天福茗茶”连锁店,天福集团现有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茶厂(福建漳州)、天元茶业有限公司茶厂(福建福州)、夹江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茶厂(四川乐山)、天仁食品厂(福建漳州)、天福茶食品厂(四川乐山)、安溪天福铁观音茶厂、华安天福铁观音茶厂、天福龙井茶厂(浙江新昌)、天福普洱茶厂(云南昆明)等9 家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获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茶业企业。天福集团集茶业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

2011年9月26日,天福茗茶在香港成功挂牌上市,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内地茶业第一支“首发新股”。据悉,天福茗茶募集到的资金,40%用于未来5年扩大及优化门店网络,25%用于直营店物业的收购。行政总裁李家麟称,计划未来5年每年在内地增加约150个零售门市及专卖店。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天福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的重点所在。

2、天福茗茶产品

包括乌龙茶、花茶、绿茶、普洱茶、红茶等各系列茶类产品,各类特色茶(人参乌龙茶、天庐茶等)、绿茶锭系列、“吃茶趣”全系列餐食系列、健康食品、茶具及茶艺用品等产品。

3、品牌宣传

① 主要通过电视、杂志和网络宣传,还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赞助大型的社会活动等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文化 。

② 独特的宣传方式:注重将休闲旅游与茶文化结合起来,并通过推广茶文化从而达到推广自身品牌的目的。

③ 体验式营销:将普通的饮茶通过“体验化”的过程,为每位顾客制定不同的体验计划。

4、品牌发展模式

属于多元化的、现代的发展模式,自建连锁零售终端,经营多品种茶叶,打造零售企业终端品牌。与其相似的有如吴裕泰、天福茗茶、张一元、元长厚等,基本模式是先建立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品牌零售终端,然后沿产业链向上延伸,在各主要产茶区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在自有连锁终端销售自产或收购的各种知名

品类茶叶,统一冠以零售终端品牌。面对消费者塑造零售终端的品牌形象。

5、营销策略浅析

天福集团在我国大陆的直营连锁店遍布全国30个省市,总店数高达765家,其中,海外店数1家(加拿大温哥华店)。此外,连锁店在大陆各个中心城市的分布,加快了连锁店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天福新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使得其他的企业只能作为跟随者。

营销方式既指营销过程中所可以使用的方法。营销方式包括:服务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情感营销,教育营销,差异化营销,直销,网络营销。天福茗茶或者说天福集团所采用的营销方式是多元的,综合的,囊括了众多的营销方式,这里重点针对其使用较多的五种营销方式做出介绍。

5.1服务营销

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茶叶企业应该不仅为客人提供茶叶产品,更为消费者提供心灵感受上的一种服务!服务营销是更深层次的营销,重点在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价值链管理上。从产品质量入手,到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按照决胜终端的要求,在细节上做文章,才能树立起企业品牌知名度。茶叶企业通常会采用在店铺中进行茶艺服务的举动,这也算是茶业服务营销与其他行业“服务营销”所不同的地方。

5.2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营销活动。天福茗茶建立有自己的网站,包括天福茗茶,天心茗茶,天福服务区,天福茶博物院,天福茶食几个网站,天福茗茶以“天然、健康、人情味”作为网页首语,分为关于天福,行销网络,产品介绍,投资者专区,人力资源,联系我们几个版块,首页清楚并与时俱进的发布天福最新新闻与企业发展动态。同时天福茗茶也有唯一指定的网购经销商,在网上进行茶叶产品和茶具产品的销售。然后观察其他茶叶企业,例如竹叶青的主题网页,显然天福的网页设计实在不能称之为完美,甚至是大有提升的空间。作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茶叶企业的网页,实在是过于生硬,与普通的网页,甚至和学院的网页没有差异,没能准备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

5.3体验营销

买方市场的形成让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消费结构上,情感消费的比重提高了;内容上,个性化需求增加了;价值目标上,更加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而从接受产品方式看,消费者主动参与产品设计制造,消费过程变为一种体验过程。以关注顾客体验为核心的体验营销战略便成为新时期企业的必然选择。它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工作重点,将“体验”因子纳入营销战略,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丰富顾客价值系统的内容,成为体验经济时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能迅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竞争力。天福茗茶在各地建立起博物馆,服务区等体验馆,专业的解说员带领消费者亲身体验茶之趣,茶之味,以创造体验吸引消费者,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5.4知识营销

可能天福茗茶与其他茶叶企业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开办了博物馆和茶学院这类销售知识的机构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将从生产

转向研究开发,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与此同时,企业营销方式也必然会转向更高层次,即知识营销将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

天福茶博物院是由天福集团投资兴建的公益文化事业,也是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所作出的一大成就。天福茶博物院始建于2000年初,2002 年建成开院。整个博物院总占地80亩(5.3公顷),是目前世界最大之茶博物院,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一机构使客户在消费的同时学到新知识、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注重与消费者形成共鸣的观念价值;形成与消费者结构层次上的营销关系;培训顾客有针对性的销售。

5.5教育营销

天福茶学院是由天福集团出资人民币2.5亿元创办的民办高校,专业突出茶的特色,重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学制为3年,采用2+1模式,即两年在校读书,一年岗位实践培训。学校位于福建省漳浦县盘陀天鹅湖滨,校园依山面湖,风景旖旎,交通便捷,水、电资源充足,办学自然条件良好。总占地1100亩。

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设五个专业,分别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茶业经营方向)、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茶叶应用方向)、茶艺文化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茶业观光方向)。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增加专业。

天福集团还在茶学院的对面建成大型的生产基地作为校办厂区,包括茶厂、茶食品厂、茶具厂等,共7万平方米的厂房,以最先进的茶叶、食品生产线和完整的实验、检验设备为设计、建设目标,形成一个现代化茶叶、食品厂区,既可以作为天福集团的主要生产工厂也可供学院作为学生实习和产教结合的基地,为中国茶业培养更多具有理论基础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教育营销是向受众传播产品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有助于增强企业营销的冲击力和销售力,也提升了行业人员的素质。所以从出发点和受众心理上看,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四篇:论财务管理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摘要: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占据核心地位,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资金运作作用、生产经营耗费的控制作用、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和企业组织扩大再生产的作用,然后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等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提高全员素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等对策。 关键字: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是伴随着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存在的,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随着中国经济日趋国际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 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从资金运动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决定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企业生产经营话动的质量和效果,决策是否得当,技术是否先进,产销是否顺畅,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迅速综合的反映出来。财务管理的职能不仅为核算、分析、监督提供信息,而且参与预测、决策、控制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管理。因而,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二、 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四大作用

1、财务管理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基础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首先要投入资金,而筹资是投资的基础。要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证资金的顺畅、合理、有效,企业财务要提供多样化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及资金配量,在企业筹资过程中充分体现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主导作用。

2、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耗费的控制作用

企业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盈利的目的,必须以产、供、销各方面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降低成本的有手段是先抓企业总目标制定财务计划,提出成本控制目,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部门和各节按计划在限额内花钱物,有效地控制生产要素的耗费。所以,加强财务管理是控制企业费用开支,缓解资金紧缺状况,实现增收节支的有效途,是提高经

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3、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制定政策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之一,根据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用价格、销量之间相互关系,适时地做出价格决策,对于提高单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力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财务管理对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组织作用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而是要扩大再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积累,一是外部筹资。保留盈余是企业的内部积累,而这正是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资金根本来源。显然,这又是一项财务管理问题。

三、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四、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

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违法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 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 管理目标不明确。单纯的认为企业只要盈利就是好的,导致

有些企业实现短期的盈利后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另外,很多企业虽然对财务管理方面很重视,可是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却很模糊。

4、 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 追求短期目

标,和投资盲目性。

5、 企业财务监督乏力,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

用。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五、 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管理观念更新,经营者必须树立理财观念

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第一,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第二,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是许多经营者的良好愿望;第三,树立现金流观念。现金流是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血液”,现金净流量是企业成长的动力。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

目前,中小企业一是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且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二是企业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只有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3、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1)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三是人力资源的投资;(2)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

总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意识,又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既要有良好的内部管理措施,又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协同作战,相互配合,才能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一、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科学性指的是组织架构必须是与时俱进,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而合理性指的是组织架构也必须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

企业的组织架构就如同房子的基本框架构,建房子前需要进行设计,需要哪些房间?这些房间的具体用途是什么?不同用途房间的位置、面积大小、以及建成后装修成什么效果。由于前期设计时的原因,在耗费了同样资金后建成的房子,后期使用起来的舒适性可能差别很大。

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我个人认为大致可分为四大块:生产部门(如制造分公司、工程项目部)、业务部门(如贸易分公司、经营部、销售科)、监督管理部门(如财务部、审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质量科)、专业支持性部门(如技术部、造价处、质安部、材料科、设备科等)。

从我们企业目前来看,监督管理部门缺失很大,不但是部门没有设立,行使相关职能的人员也没有设立。这就造成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发挥作用,各部门基本上自行其事。目前的很多监督管理职能其实是由公司领导班子在行使,但是这样的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企业任何形式的检查和考核,在具体执行前除了制定相应制度和标准外,将这些制度和标准让员工了解、认同、贯彻执行的培训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领导班子本身耗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在方案初稿、讨论修改上,方案真正确定后其实也就是参与的几个人比较清楚,之后领导根本没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而培训的任务直接落到各部门负责人头上,有的部门可能组织学习一下,有的部门可能只是说大家有空自己看看学习学习,也可能有的部门员工啥也没有看到过。在后期的监督、检查中,领导显然没有多少时间去做,任务显然又落在各部门负责人头上,那么就是各部门报什么就是什么,不报就是没问题,但真的没问题吗?也许是,但也有可能根本就是没有任务检查,问题根本就没暴露。这样公司耗费大量时间制定的制度、标准、流程也就这样过了一圈,其实并没起到多大作用。

如果公司有这样的监督管理部门的话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公司领导班子可以安排具体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做调查,拿出方案的初稿,开会讨论后修改,定稿后由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培训、或者监督各部门自行组织培训,对培训效果统一组织考核,后期执行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再进行跟踪检查,监督实施情况、考核实施效果,拿出具体的奖惩建议。

这样一来,虽然看上去因为设置部门和人员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是领导层有更多时间去管理公司其它事情,同时,员工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和由此带来的效率的提高,企业面貌的改善,成本的节约和效益的增加其实会远远大于这些增加的成本。

即便成本是一样的。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带给员工的感觉,带给外部客户的印象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的很多产值却是我们无法估算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学管理的效果会不断体现;而管理的混乱则会导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无法快速成长,或者是盲目扩大规模后导致失败。

二、规范制度、优化流程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

监督管理部门是制度制定、培训和监督落实的部门,制度的制定、修订完善、培训、执行。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可以是员工了解企业制度,从而执行公司制度。

具体流程的制作和不断优化,各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多部门协作工作流程、工作上报和审核工作流程。监督管理部门同样通过制定流程、培训、监督执行、不断改进,通过PDCA循环,使各项工作不断规范、标准化、提高效率、减少错误,从而最终增加企业效益。

三、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工作的目标就是: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也就是人才根据其能力得到合适的任用,各样的事情都有合适的人去做。具体到工作中人力资源工作做得专业与否,其实完全体现在各个环节中的小的细节中,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产生差异、细节体现价值。

在招聘环节,人员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招聘要求,具体招多少人、什么岗位、具体要求都要详细,一旦公司领导批准,那么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不管你通过什么途径,把符合要求的人给招到位;而对于用人部门在招聘过程重要积极配合,不能说简历给你拿过去了,你看也不看就放在那里,没有意见和反馈拖着肯定不行,到底是人员不合要求还是什么意思?不要过了半个多月了,别人都工作了,你在通知人力资源部让通知面试,这样基本上就是这次招聘失败了,浪费了人力和财力;同样人力资源部通知过来面试,本来提前都协商好了的,结果面试部门根本没做准备或者本来的面试人突然说有事外出了,安排给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同事。

面试不仅是公司对应聘人员的一个考察,同时也是应聘人员对公司的一个考察,如果对方很重视,准备很充分,而你则没准备、接待不周到,人家到了没人接待,把人晾在一遍,通知对方早早来了,自己却在忙其他的,等到忙完了才招呼对方,或者双方正在谈,你却频繁有电话要接或者临时有事走开很长时间。这些都会给对方造成很不好的印象,或者就是你将公司的管理混乱直接暴露在了应聘人员的眼里。经过这样的面试结局可想而知,你觉得很优秀的人士,对方可能根本不再考虑你,等到你叹息错失了这样一个优秀人士的时候,你可能后悔当初应该好好准备、好好接待,但也有人此时还可能蒙在鼓里,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不愿意和公司合作呢!另外,招聘过程中对公司的介绍、使用的表格和测试方法必须都是一致的,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同时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在员工的入职、转正和异动(转岗、晋升、离职)的环节,细节也将体现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入职时,员工的部门同事的介绍、工作的安排、办公地点的确认、办公用品的领用、转正时考核要求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试用期同样是一个双方互相考察的过程,如果企业不认真的话你能考查出来对方是否认真或者真实能力来吗?或者说对方准备的很充分,抱着很高的期望,但是进入公司后,同事没人介绍,谁也不认识,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协调或者请教,或者没有自己的办公桌、办公用品,没有被安排具体工作,完全是一个打杂的,谁有事就叫,也不知道试用期结束时公司怎样考核自己试用期内表现。如果是这样一个状态,那么新入职员工会有多么的迷茫、失望和无奈,试用期开始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新员工

怎么快速融入,怎样快速升任他的岗位呢?靠自学成才、自我定位吗?

转正环节,要有人告知具体手续怎么办理,需要填哪些材料,需要谁的审批。同时,与员工自身密切相关的户口、档案、社保关系、公积金等如何办理都要告知,并积极协助办理。而不是该转正了,没人吭声,到底是让转还是不让转?不让转的话就另外找工作,让转的话却没人告知,当事人问一项告知一项,给办理一项,没问的就没给办理。结果后来户口没法转了、社保转移麻烦了等等,搞得员工不仅对人力资源部门很不满意,同时也对公司很不满意。

同时员工的转岗、晋升手续办理都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积极引导,因为没有办过的话没有人会清楚,特别是公司也从来就没有对这项进行过培训。

员工离职时,能迅速办理的手续就迅速办理,一方面,这部分人员多在公司留一天就多一分隐患,另外,这边办完了对方也可以抓紧再找工作。你这边效率低给人家拖着,又不给人家发工资,又耽误人家找工作,人家能乐意吗?本来好合好散,结果整得对方三天两头闹,还在社会上散步谣言,直接影响公司声誉。好像你拖着不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是的。

员工考勤。公司部门众多,人员考勤全部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不太容易达到,但是做考勤的人尽量少这个原则必须遵循。无论是使用签到形式或各种打卡机也好,考勤尽量统一管理,像管理人员,一个大的办公地点的人员在一起统一考勤,如果需要请假,请假单必须当天或者提前一天、滞后一天经相关领导签字后交考勤人员,对于替代签到、替代打卡要明令禁止,一经发现严格处罚,请假条逾期补办的不予采用。考勤制度提前全员培训,尤其对负责考勤的员工要强化培训,以便能统一标准、严格执行。

薪酬。员工在企业上班所得大致可以分两大块:工资和福利。工资这块比较固定,而福利的内容却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因此,企业薪酬体系直接反映这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反映企业的人才战略。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阶层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战略,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以求将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最大化。

对于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工资应该在薪酬中占到80%左右的比例,并且这个标准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才能对员工产生吸引力,剩余的20%可以由各种补贴,节日福利品、日常工作表现的奖惩等组成,主要告诉员工的信息就是:只要你将本职工作做好,该干的活干完了、干好了,你就能拿到这养家糊口的工资,其他的就不用多操心了。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薪酬战略和薪酬方案则又不相同,因为这部分人员是公司的骨干,他们精通技术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负责公司某模块具体业务,除了带领部门员工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外,他们还承担了许多其它工作,比如部门日常管理、部门人才培养等。同时,他们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工资在薪酬中的比例应该在60%左右,话费补贴、车贴、旅游补贴、带薪休假、奖金等在薪酬中应该占到更高的比重。这样,薪酬激励才有作用,另外也与公司针对这部分员工的考核方案相吻合。

对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来讲,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决策,指明公司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各部门组织实施,给下属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他们要对自己的决策带来的后果负责。公司高层的工资在薪酬中的比重占到30-40%左右,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公司补贴和费用报销,丰厚的奖金。但是,奖金

的获得必须在通过对他的考核通过后才能拿到,企业经营得好,奖金就丰厚,而如果决策失误,投资失败,那么要承担相应责任,奖金就少或者就没有了。

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在现代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只有通过培训,员工才能知晓,才能按照公司要求执行,监督管理人员才能检查考核;工艺流程的引进和更新,新技术的引进等都要进行培训,才能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公司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也是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走向更高岗位所应掌握的技能,培养公司复合型人才更离不开完善的培训系统和培训计划。

绩效考核。对于不同层级的员工,要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督促员工按照公司要求开展工作,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考核真正区分出优、良、差员工,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奖惩、晋升的依据,从而有效激励员工。

四、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现如今已经不再是时髦的字眼。但是具体有多少企业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又有多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且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呢?我想在国内并不是很多。

不是所有的大企业管理都很规范,也不是所有的小企业管理都不规范;同样,小企业不一定就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所在,也许没有提炼,也许那仍旧只是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理念。大企业好像都有企业文化,但是有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可以说过时了;还有一部分大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件华丽的外衣,完全是企业为了赶时髦的产物,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讲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也没人去在意,就如同现在国内很多大学的校训一样,有谁记得?有谁认可?

企业经营者想把企业打造成一个什么样子,那就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这家企业所必需具有的特性,是这家企业的性格名片。虽然,企业只是自然法人,不像人一样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但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他的企业文化就是它的名片,就是它的性格。

一辆跑车要让它时速达到200公里/小时,那么对应的它的很多零部件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它才能真正成为一辆跑车。如果是一辆拖拉机呢?你再对它充满期望,它也实现不了这个速度,况且,拖拉机追求的目标和跑车不同,它追求的是力量,速度对他来讲40公里/小时足够了。

专业、快速、高效是每个企业的共同追求,就像爱美是女孩子们的共同追求一样。但是根据行业的不同,公司自身理解的不同,专业、快速和高效又有不同的诠释。就像每个地区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同一地区女人对美的理解也不同,有以胖为美的、有以瘦为美的、有追求外在美的、有追求内在美的、有人喜欢惊艳之美、有人偏爱朴素之美。因此,企业文化完全看企业对自身追求的理解和对市场的理解。

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企业文化的公司,企业文化就是它的名片。外界一提到,人们都知道你提供什么产品或者服务,你的特长是什么等。

而对于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已经融入员工的生产生活中,企业文化让员工拥有了集体荣誉感,让员工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追求,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禁止什么。

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所有员工有同一个工作标准、同一个思维方式、使用同一套工作流程、拥有听样的价值观,员工和企业用同样的步调迈向同一个奋斗目标。

上一篇:财务部主任述廉报告下一篇:常务副总裁职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