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预防及管理

2022-08-04

第一篇:常见疾病预防及管理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填空:

1、幼儿园严格贯彻的卫生方针是()。

2、疾病分为()和()两种。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

4、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分为()()()()。

5、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 ()。

6、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

7、传染病预防措施()()()。

8、免疫分为()和()。

9、用人工方法使机体获得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称()或()。

10、发病时在颊粘膜和唇内侧出现科氏斑,随后出现玫瑰红斑丘疹, 幼儿可能是(),发病时从面部颈部出现皮疹,但手掌、足底没有,并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幼儿可能是患();幼儿皮肤可见红色小点。水疱结痂三种皮疹,可能患();幼儿前额颈、脚腰背等处出现针尖至红色丘疹疱疹可能是()。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病原体是(),主要 传染源是()。

12、流行性感冒是由()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13、预防乙脑及控制其流行的关键是()

14、患儿发热全身出现弥漫性针尖大小红色皮疹似鸡皮疙瘩,脸部面颊发红,伸出舌头是草莓舌,可能是()。

15、急性结膜炎俗称()或()。

16、婴幼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腹泻称()

感染性腹泻除细菌性痢疾,鼠伤寒外,其他称()。

17、寄生虫常见病有()()()。

二、

1、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岁

A3岁以下B4岁C 5岁D 6岁

2、()提高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A维生素DB 维生素 EC维生素CD维生素B6

3、因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相应标准体重的()既为肥胖A20 %B 30%C40%D50 %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根本区别是 ()

A病原体B传染性C流行性D 免疫性

5、一群未出过麻疹的幼儿是()

A传染源B 易感人群C 传播途径

6、世界卫生组织 已将()列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A肥胖B 龋齿C 斜视

7、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

A饮食传播B 虫媒传播C飞沫传播D日常生活接触

三.多选

1、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的有()

A流感B狂犬病C 禽流感 D乙脑E 流脑

2、患病后可终身免疫的是()

A麻疹B水痘C 非典D 禽流感E百日咳

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A先天性贮铁不足B 铁摄入量不足C 生长发育过快D 铁缺失过多E缺营养

4、弱视的病因有()A先天性弱视B形觉剥夺性弱视

C 斜视性弱视D近视性弱视E屈光参差性弱视

5、下列属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是()

A流脑B乙脑C水痘D 菌痢

6、幼儿龋齿的原因有()A缺乏营养B 牙齿排列不齐 C不注意口腔卫生D消化不好

四、判断

1、乙型脑炎的病毒主要通过虫媒传播。()

2、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3、腮腺炎病毒传播的途径是饮食传播。()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5、灭蚊是预防乙脑及控制其流行的关键。()

6、小儿蛲虫病的典型症状是肛周痒,白天哭闹。()7小儿睡眠不安,易磨牙可能患蛔虫病。

8、流脑主要发生于冬春季。()

五、名词解释:

1、传染病

2传染源

3、传播途径

4、免疫

5、弱视

6、肥胖

7、易感人群

六 简答

1、弱视分为几个类型?治疗弱视的关键是什么?

2、如何预防非典?

3、如何预防禽流感?

4、如何预防护理病毒性肝炎?

5、如何护理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6、怎样鉴别麻疹和风疹?

7、试述蛔虫病的病因、症状及如何预防?

第二篇:常见的火灾及预防措施

一生活用火的不慎

烟头香竹蚊香柴草煤炭

预防措施1不要随意玩火。2不要乱扔烟头,不要卧车抽烟。3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4用煤和炭烤火时,要开门或窗

二电线电器

用电起火预防措施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保险丝不用铜铁丝代替2使用电炉电器时,要注意安全。3离开宿舍或睡觉时,应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

三其它隐患不要在走廊楼梯口等堆放杂物,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第三篇:常见的心理疾病及表现

每当我们打开微博新闻时,总会看见一些不可思议的奇闻异事。其实在这些奇闻异事的背后更多的是肇事者心理问题。生活环境的不同会引起一些人的心理疾病,当早期的心理疾病得不到缓解时就会做出连自己也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究竟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我们看看专家们的讲解。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往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造成,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地高兴不起来,兴趣明显减退,感生活没有意义,乏力、记忆减退,反应迟钝,自卑,失眠早醒、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消极言行等。目前国内外业界公认的抑郁症治疗策略为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目前抑郁症在系统科学的治疗下多数患者能治愈,治疗不充分或不科学是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常见的情绪障碍,往往找不到具体的病因,查体多正常,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病状多隐渐起病,呈持续发展,严重

1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往往患病后多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焦虑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多数患者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三)惊恐症

惊恐症是一种急性焦虑发作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紧张、害怕、恐慌、心慌、气短、出汗、全身发抖、头昏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发作突然,迅速达到高峰,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后自行缓解,发作时头脑清楚,缓解后一切如常。由于惊恐症发作时的表现和冠心病发作相似,患者往往会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紧急到急诊诊治,但往往检查后结果正常。惊恐症往往会多次反复发作,造成患者的生活严重影响,不及时合理诊治,常常导致惊恐频繁发作,并呈现慢性化趋势。药物治疗是惊恐症的重要治疗手段,惊恐症需要长期接受心理辅导,经过系统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四)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紧张的焦虑障碍。患者对与人交往或在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由于对社交的恐惧导致患者的大量的回避行为,导致患者生活严重受限。社交恐惧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社交恐惧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系统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第四篇: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95%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第五篇: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输液反应:

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因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胃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急性心衰: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预防措施

1、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的购进关。

2、把好药品及一次性输液用具的储存关。

3、治疗室的环境符合类环境:病室保持清洁干净,输液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同时减少人员流动。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药品、液体的质量,有无过期。查输液器具的质量,有无过期、包装破裂等。

6、需做皮试的药物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治疗盘内备齐肾上腺素。

7、输液中应尽量避免各种药物联用,加药后的药液应做澄明度检查,发现异常现象不可使用,同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8、根据病情、药物的性质、输液量,选择合适的血管。

9、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性质、调节输液滴速。同时向病人家属做好宣教工作。

10、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输液反应并及时处理。

上一篇:村环境卫生管理方案下一篇:创建绿色学校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