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2023-03-16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AL KHAWANEEL巴士服务站PTP017第一阶段 污水处理施工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艺选择

本工程采用的工艺:二级处理——过滤——消毒

滤池的进水浊度宜小于10NTU,滤池的构造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经济技术指标而定。应备有冲洗滤池表面污垢和泡漠的冲洗水管,滤池设在房内时,要设有通风装置。

1、 管道系统

1.1 材料应经DM批准并且设备安装应符合SB5572标准规程,除

排水管道符合SB400标准外,其他的内部管道均应采用UPVC材料并符合BS4515标准。所有的V/G管道均应符合BS400标准。地下水平管将不允许有弯曲。

2、 清扫口

2.1 管道人口点,应仔细安放到符合规定的服务人口处,以方便

清扫和测试。所有的水平排水管道在其方向改变处都应有清

扫口,并且这些管道应被经常维护。在厕所应具有清扫口,

并且其与存贮栈或者入孔之间的距离应超过5米。

3、 存贮栈

3.1 对于低于20层的建筑,位于一层的设备不应与平面的垂直存贮栈相连。对于超过20层的建筑,位于一层和二蹭的设备不应与地平面的垂直存贮栈相连,存贮栈底部的所有弯曲部分应采用以45度或90度为半径的弯管

第二篇:污水处理设计实施方案

1、、项目说明 1.1、、项目概况 项目租赁云南楚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建好的厂房作为生产及办公用地。项目总建筑面积 12867.89m 2 ,占地面积 19857.13m 2 。本项目拟生产 39 种产品,设中药前处理生产线、中药提取生产线、液体制剂生产线、胶囊剂生产线、颗粒剂生产线、丸剂生产线、软膏剂生产线。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前处理车间(4#厂房)、提取车间(4#厂房)、液体制剂车间(4#厂房)、胶囊剂车间(3#厂房)、颗粒剂车间(3#厂房)、丸剂车间(3#厂房)、软膏剂车间(3#厂房)、综合仓库(3#厂房),新建污水处理站、酒精库,对办公质检楼(1-3 层是彝医药科技馆,4 层是办公质检)和综合楼(一、二、三层是仓库,四层是办公,五层是职工宿舍)进行装修,辅助设施工程等。

1.2 、排水情况说明 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包括原料前处理车间洗药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水、循环冷却系统废水、质检研发办公楼废水,其中纯水制备浓水和循环冷却系统废水属清净下水,不计入排放废水总量,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

1.3、、污水排放标准 项目区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B 等级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楚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2 、设计依据 2.1 、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建设要求 1)项目总图、排水图、节水审查意见等基础资料 2)建设方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和要求 2.2 、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4)《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1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4)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 168-2013)

1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3 、设计原则 1)执行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中水站的构筑物和设备合理布置,结构紧凑、以节约占地,水处理构筑物地下设置、地面绿化,与周围优美环境协调一致; 3)采用高效节能、稳定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效果,节约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5)在方案制定时,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切合实际,降低费用; 6)污水处理达标后可回用于绿化、道路冲洗、公厕冲厕等,以节约水资源;

7)选择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

8)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方式,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减少操作维护工作量; 9)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成熟稳定的工艺技术,同时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即要体现技术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 10)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

4 、设计参数 4.1 、污水来源及性质 本项目污水包括生活废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包括原料前处理车间洗药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水、循环冷却系统废水、质检研发办公楼废水,其中纯水制备浓水和循环冷却系统废水属清净下水,不计入排放废水总量。生活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处理站。

4.2 、污水排水量计算 根据招标人资料,污水排放量 Q=50 m³/d。

4.3 、中水站处理规模 根据招标人要求,处理水量 Q=50 m³/d,(水站设计 10h 运行,每小时处理水量约为 5.0m³/h)。

4.4 、进水水质 本项目污水包括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其设计进水水质指标如下:

项目 监测水质 设计水质 BOD 5

4570mg/L 6000mg/L COD cr

11530mg/L 12000mg/L SS 661mg/L 700mg/L 浊度 645 倍 700 倍 氨氮(NH 3 -N)

~21mg/L 30mg/L TP ~4mg/L 5mg/L pH 6.5~9.5 6.5~9.5 4.5 、出水水质 中水站出水水质按排放地点,并结合节水审查意见之要求综合确定,本项目出水水质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表 1B 等级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如下表:

序号 项目 水质指标 1 pH

6.0~9.0 2 色度(倍)

≤ 64

3 SS(mg/L)

≤ 400 4 溶解性总固体(mg/L)

≤ 2000 5 COD Cr (mg/L)

≤ 50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 )(mg/L)

≤ 300 7 氨氮(NH 3 -N)(mg/L)

≤ 45 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20 9 总磷(mg/L)

≤ 8 10 动植物油(mg/L)

≤ 100

5 、工艺选择 5.1 、工艺选择原则 (1)技术合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中水处理站是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也是节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污染治理和节约水资源的双重任务,在选择工艺时应因地制宜,选择成熟可靠、处理效果好的工艺,因此我们强调的是技术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简单地提倡技术的先进性。

(2)经济节能 节省工程的投资是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前提。根据处理标准,选择简捷紧凑的处理工艺,尽可能地减少占地、力求降低地基处理和土建造价。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节省电耗和药耗,把运行费用控制在经济合理的范围。

(3)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在工艺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该领域现状运行管理水平,尽可能做到设备选型合理、维护方便、采用可靠实用的自动化技术。

(4)注重工艺本身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及处理出水的稳定性。

(5)具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景观和其他环境条件。

5.2 、外排水处理说明 根据招标要求, 项目区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处理后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B 等级标准后,进入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楚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5.3 、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本次设计的中水站进水为商业污水,为达到设计的出水水质要求,在进行工艺选择时,所选工艺要能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且能稳定确保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

(1)、生化处理工艺比选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现对目前在云南省内常用的、运行较为成熟的接触氧化工艺、ICEAS 工艺、MBR 工艺进行比较,比较内容见下表:

生化工艺 类似性质及优点 优点 缺点 接触氧化工艺 出 水 水 质均 能 满 足满 足 后 续深 度 处 理要求,工艺运行稳定;对 水 质 水量 变 化 的适 应 能 力都较强;均可 实 现 较高 的 自 动化程度;对于 常 规 的生 活 污 水小 水 量 处理均适用。

BOD 容积负荷高、污泥生物量大、处理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可以间歇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剩余污泥含水率低、量少。生物系统稳定性好。

以“缺氧接触氧化+好氧接触氧化”为主体工艺的组合流程适宜普通生活污水的除碳和脱氮处理,脱氮效果较好。

需设置沉淀池; 结构稍复杂,须配置微生物填料; 投资一般。

ICEAS工艺 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 运行方式灵活,可实现连续进水; 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 属于延时曝气工艺,污水停留时间长,构筑物较大; 对进水流速控制要求较高,污水提升水头损失较大,BOD 容积负荷低; 每座池子都需安装曝气设备、用于沉淀的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设备的闲置率较高、利用率低,设备投资大。

结合后续深度处理时,需设置池容较大的中间水池,占地经济性优势缺失;

投资一般; MBR工艺 处理效果好; 占地面积小,节省资源; 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初期投资略高 膜需要定时清洗,操作管理不方便 设备维护费用高,膜组件使用寿命短,需定期更换;人工干预工作量稍大

对于综合生活污水处理,上述各种生化处理单元工艺均能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由于本项目出水水质要求严格,且对 BOD、氨氮、SS 等水质指标要求较严格,采用单一的生化处理,往往不能满足项目实际需要,因此,采用深度处理单元对生化单元处理出水进行处理是必要的。针对本项目中水站出水水质的要求,需采取相应的深度处理单元,结合项目实际特点,ICEAS 工艺和 MBR 的传统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散失其传统优势,具体为:

ICEAS 工艺虽然具备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但其属于延时曝气范畴,水池较大,占地小的优势不明显,加之反应池的脱氮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深度处理往往需要投加化学药剂,由于增加深化处理单元需要设置中间水池,其占地小的优势散失,每座池子都需安装曝气设备、用于沉淀的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设备的闲置率较高、利用率低,设备投资大,这就使该工艺投资低的优点在实际工程中难以体现。

MBR 工艺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需要设置缺氧池和回流系统,投加化学药剂容易造成膜堵塞,膜的清洗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并且膜更换费用较高,其优势不突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容积负荷高,池容较小,污泥产量少,能实现良好的脱氮效果,结合后续的过滤深度处理,完全可以实现出水水质正常、稳定连续运行,且对管理人员要求不高,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以间歇运行。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本方案选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生化处理工艺。

(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特点 1)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污水处理方法,系统由浸没于污水中的填料、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曝气系统和池体构成。在有氧条件下,污水与固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等,使污水得到净化。

2)供微生物固着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之中,相当于一种浸泡在污

水中的生物滤池,所以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3)采用与曝气池相似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起搅拌混合作用。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填料,供微生物栖息繁殖,所以又称接触曝气池。

4)净化污水主要依靠填料上的生物膜的作用,但池内尚存在一定浓度类似活性污泥的悬浮生物量,对污水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定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它综合了曝气池和生物滤池两者的优点。

(3)、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优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剩余污泥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危害; 4)采用生化及物化结合技术脱氮除磷,深度物理吸附技术除臭除异味,能保证出水水质,保证出水回用于景观时不影响景观效果,出水稳定达标。

5)设备操作管理简单,易于维护管理。

6)容积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总投资少。

7)运行管理简单,人工干预强度小,运行费用省。

8)由于前段生化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设计负荷比常规活性污泥法高,因此可适应该项目前期污水量较少的情况。而且后端处理采用物化技术,在其处理能力范围内,对来水水量适应性强。

简而言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成熟可靠,具有 出水水质稳定、设备管理简单、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综合比较,是针对本项目较为理想、可行的一种处理方案。

5.4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接触氧化工艺出水还不能或不能稳定达到本项目出水水质要求,故需要采取深度处理措施,深度处理主要以去除细小悬浮物为主,好氧池出水经絮凝沉淀去除细小悬浮物后,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指标,如 BOD 5 、氨氮等指标都会进一步下降,水质进一步变好,去除悬浮物常用的技术目前主要有石英砂过滤和膜过滤。

这两种过滤方式各有优缺点,二者优缺点对比结果见下表:

项目/工艺 絮凝沉淀+石英砂过滤 膜过滤 出水水质 满足回用水质及外排水质要求 满足回用水质及外排水质要求 系统稳定性 稳定性好 稳定性好 自动化程度 高 高 工艺流程 流程复杂,过滤器需定期进行反冲洗 流程复杂,需定期进行膜清洗 占地面积 工艺简单,占地较小 设备小型,配件多,占地小 操作管理 自动/手动控制 自动/手动控制 建设投资 低 较高 运行维护费用 过滤器系统维护主要为滤料的补充,由于滤料价格较低,因此该系统维护费用低 主要有日常运行中的膜组件清洗药剂费和膜组件堵塞不可再生后的更换费用,由于膜组件价格昂贵,质量为中上档次的膜组件通常为 3~5 年便需更换(视维护水平而定),维护费用较高 主要缺点 反复反洗会导致少量滤料流失,滤料补充时人工量稍大,专业技术要求一般 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维护管理专业性较强,日常维护复杂,需经常水反冲洗和化学药剂冲洗,操作量大,如果不设置化学清洗,则膜过滤组件寿命将会减半,运行费用大大上升。

从工程投资、系统稳定性、运行维护费用、管理方便性综合比较中,“石英砂过滤”出水能满足外排水质要求,维护管理、运行费用都优于膜过滤,两种工艺都能达到出水水质要求,但膜过滤的后期维护管理复杂,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偏高,从使用方面来说运行费用负担较重, 因此本方案中深度处理工艺采用“ 石英砂过滤” 工艺。

5.5 、消毒工艺 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及深度处理后,仍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等,为了保障再生水的卫生指标,确保再生水使用安全,因此,深度处理出水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达标回用。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方式有成品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等。

成品氯消毒药剂易于采购,有持续杀菌作用,简单实用;臭氧属于有毒气体,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就要求密封使用确保人不在臭氧过量的环境中停留过长时间,消毒流程长,专用设备臭氧发生器效率低,能耗大,无持续杀菌作用,

设备成本高;二氧化氯消毒设备投资较高,设备复杂,药剂只能现场制备使用,操作管理要求高,对通风和防腐要求很高;紫外线消毒不会产生有害副产品,但无持续消毒作用,电耗能量较多,对进水浊度要求高。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臭氧、紫外线和二氧化氯消毒设备投资均相对较大,且不能明显降低人工管理和干预强度,最终 确定本工程的消毒工艺采用成品氯消毒。

常用的成品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溶液(市售次氯酸钠溶液有效率含量约10~13%)、二氯异氰尿酸钠(别名优氯净,有效氯含量≥62%)、次氯酸钙(别名漂白粉,有效氯含量≥55%),可根据项目实际的药剂采购便利性及储存条件酌情选用。并采用液体药剂稀释后,或固体药剂溶解稀释后投加的方式。

采用自动定量投加方式,操作管理方便,经济适用,使用安全,节约运行成本,并能保持较好的消毒效果。

5.6 、污泥处理工艺 本工程产生的剩余污泥污泥沉降性能好,系统满负荷运行并经过重力浓缩后,产生含水率 97%的污泥约 4.5m³/d,采用吸粪车直接外运处理的清运费用较高,而设置污泥脱水系统进行减量化处理则劳动强度较大,卫生条件较差,并且项目近期和旅游淡季时项目污水量少,产生的污泥量很少,设置污泥脱水系统的经济性差,并将导致设备投资及运行(人工)成本显著增加,因此, 设计一座污泥池对污泥进行 脱水约 处理,产生的干污泥约 350KG/d ,定期采用吸粪车外运处置,可节约运行费用。

通常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泥处理工艺为: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污泥脱水→干污泥外运 5.7 、中水站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简图 综合上述,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为:

( (2 )、工艺流程介绍 该系统主要包括 吸水井 、高效气浮机、调节池、IC 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中间池、机械过滤、出 水池 几部分,以下是对各部分的详细说明:

① 、吸水井 废水由管网收集流入吸水井,经机械格栅截留污水中的大颗粒渣物,避免后续水泵及管道堵塞,渣物定时清除,出水由泵提升至高效气浮机。

② 高效气浮机 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

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 1 的微小悬浮颗粒。

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压力气气浮法应用最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在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量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溶入的气体经骤然减压释放,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便于管理、维护; 特别是部分回流式,处理效果显著、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约能耗。气浮出水自流至调节池。

③ 调节(兼水解)池 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均衡、水量调节,并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一部分 COD,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污水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污水由泵提升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④ IC 厌氧反应器 C IC 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反应器基本构造如图所示,它相似由 2 层 UASB 反应器串联而成。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 5 个区:混合区、第 1 厌氧区、第 2 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 1 反应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 2 反应区:经第 1 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 2 厌氧区。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 1 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 2 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 2 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 2 厌氧区污泥床。

从 IC 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 2 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C IC 厌氧工艺技术优点

反应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容积负荷高: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 3 倍以上。

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 UASB 反应器 3 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 1/4~1/3 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 IC 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 4~8),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合用地紧张的工矿企业。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 2~3 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5000~20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 10~20 倍。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通常 IC 反应器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20~25℃)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

具有缓冲 pH 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 1 厌氧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 COD 转化的碱度,对 pH 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 pH 保持最佳状态,

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该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

出水稳定性好,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 VFA 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

启动周期短:该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

⑤ 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过鼓风曝气供给,并由微孔曝气头释放,供给微生物代谢所需。池内的微生物在新城代谢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消耗,池内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使得池内的微生物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活性。

接触氧化池分为两级,各级水池内水质降解形成梯度,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经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被分解成 CO 2 和水,池中的硝化菌将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二级接触氧化池出水投加絮凝剂流入后续的二沉池。

⑥ 二沉池

药剂与水在沉淀池前端充分反应并生成化学污泥,污泥(包括接触氧化池的老化生物膜和化学沉淀污泥)与水在沉淀池内进行分离,由于污泥与水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污泥落至底部泥斗内,并由污泥泵排放至污泥池,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磷酸盐物得以去除,污水则从上部流出,沉淀池出水流入后端的中间池。

⑦ 中间池 对二沉池出水进行水质混匀、调节水量,以便后续的机械过滤能有效处理水中含有的 SS,保证出水能达到处理预计效果。

⑧ 机械过滤器

沉淀池出水仍含有少量细小悬浮物等不易沉降的杂质,沉淀池出水通过中间池进行调节,并由过滤提升泵加压进入机械过滤器进行过滤,机械过滤器采用精制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可进一步分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等杂质,改善水质。经机械过滤器过滤后的出水投加消毒剂后进入清水消毒池。

机械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积存大量的过滤截留的污染物,致使过滤阻力增加,出水水质劣化,因此需定期进行反洗以恢复其过滤性能,本案采用清水反冲洗,使其恢复良好的过滤性能。

⑨ 出水池 对处理站出水进行调节储存,以便后续利用或排入市政管网。同时在出水池中度处理出水进行响度处理。采用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采用消毒液投加系统自动定量投加至机械过滤器处理出水中,出水与消毒剂在管道内剧烈混合,并在清水池内充分接触,水中的细菌被杀死,再生水卫生指标满足回用水质要求。而消毒剂完全通过自动投加,因此操作管理方便,使用安全。

⑩ 污泥脱水系统 高效气浮装置、二沉池等处产生的污泥全部流入污泥池。污泥池上清液流入调节池,浓泥由叠螺脱水机脱水。

叠螺污泥脱水机由絮凝混合槽、叠螺本体、滤液分流槽和电控柜四大部分组成。叠螺污泥脱水机具有以下优点:

A、不易堵塞:具有自我清洗的功能。不需要为防止滤缝堵塞而进行清洗,减少冲洗用水量,减少内循环负担。

B、操作简单:通过电控柜,与泡药机、进泥泵、加药泵等进行联动,实现 24 小时连续无人运行。日常维护时间短,维护作业简单。

C、小型设计:设计紧凑,脱水机包含了电控柜,絮凝混合槽和脱水主体。占地空间小,便于维修及更换;重量小,便于搬运。

D、低速运转:螺旋轴的转速约 2~3 转/min,耗电低。故障少,噪音振动小,操作安全。

E、经久耐用:机体几乎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最大限度延长使用寿命。更换部件只有螺旋轴和活动环,使用周期长。

6 、处理效果预测 指标 项目 COD cr

(mg/L) BOD 5 (mg/L) NH 3 -N (mg/L) SS (mg/L) 色度 (倍)

pH 吸水井+高效气浮机+调节池 进水 12000 6000 30 700 700 6.5~9.5 去除率 2% 3% 2% 5% 20% — IC 厌氧反应器 进水 11760 5820 29.4 665 560 6.5~9.5 去除率 75% 80% 5% 10% 65% — 接触氧化池 进水 2940 1746 27.93 598.5 196 6.5~9.5 去除率 80% 80% 6% 10% 40% — 二沉池 进水 588 349.2 26.25 538.65 117.6 6.5~9.5 去除率 10% 12% 1% 20% 35% — 机械过滤 进水 529.2 307.3 25.99 430.92 76.44 6.5~9.5 去除率 7% 9% 2% 10% 20% — 出水 492.16 279.6

25.47 387.83 61.15 6.5~9.5 出水水质标准 500 300 40 400 64 6.5~9.5

7 、中水站选址及布置 7.1 、选址原则 中水处理站位置的选择,应符合项目总图和排水专业的要求,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在项目排水的末端; (2)便于处理后出水的回用和安全排放; (3)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

(4)在项目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少占地,根据环境保护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7)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综合上述因素及项目情况,合理选择,且该位置应处于项目污水管网的末端处,便于污水收集和处理出水排放,水站地埋式设置,与外部空间自然分隔,与其他区域有绿化带及道路分隔;靠近小区道路,交通条件好,便于污泥的外运处置。

7.2 、建设形式及平面布置 中水站设计为全地下式,上方为草坪绿化,为保证设备维护、维修便利性,在地埋式污水处理构筑物顶板开设检修孔,池壁安装爬梯;综合工房通过斜钢梯进出,避免直上直下式出入的不便,这样也便于操作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设备维护、维修时的进出,并对综合工房采用换气扇强制通风换气,确保内部空气对流,营造一个较干燥的操作环境。

中水站的平面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结合拟建场地情况进行优化布置,所有构筑物为一整体,使布置紧凑,进出水流畅,既方便日常管理的运行维护和操作,也节约占地面积。在中水站布置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因此中水站综合工房采用地埋式设计,与外界敏感点在空间上形成阻隔,水站与周围敏感点留有适当距离时,可降低噪声的影响。

8 、污水处理工程建筑指标 8.1、、吸 水井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1.50×1.50×2.00(m); 数量:1 座。

主要设备如下:

1、机械格栅 设备数量:1 道; 格栅间隙:5mm; 材质:不锈钢。

2、PH 计 型号:PC-350 数量:1 套 3、碱度调节系统 型号:LQJY-500 数量:1 套 4、吸水井污水提升泵 型号:GW50–10–10–0.75; 流量:Q=10m 3 /h; 扬程:H=10m 功率:N=0.75kW; 数量:2 台; 备注:一用一备。

8.2、、高效气浮器 主要设备如下:

1、高效气浮主机 处理能力:5m 3 /h 结构形式:碳钢防腐

尺寸:φ1200×3300mm 数量:1 套

备注:含释放器、反应罐、刮渣机、溶气罐、液位控制阀等 2、溶气罐 尺寸:φ300×2800mm 数量:1 台 3、空压机 型号:

数量:1 台 4、释放器

数量:1 套 5、释放头

数量:1 套 6、液位计 尺寸:φ12×1000 数量:1 套 7、液位控制器 数量:1 只 8、刮渣机 数量:1 台 9、出水控制阀 规格:DN80 数量:1 只 10、回流水泵 型号:G25-2 流量:2m3 /h; 扬程:50m; 功率:1.1kW 数量:2 台(1 用 1 备)

11、Y 型过滤器

规格:DN80 数量:1 只 12、负压表 规格:D80 数量:1 只 13、气浮加药系统 数量:2 套 备注:含加药桶、计量泵、搅拌机等 8.3、、调节池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2.65×2.40×3.00(m)

数量:1 座; 停留时间:16.8h。

主要设备如下:

1、搅拌系统:

型号:QJB0.85/8-260/3-740C 数量:1 套。

2、IC 反应器进水泵 型号:GW50–20–15–1.5; 流量:Q=15m 3 /h; 扬程:H=16m; 功率:N=1.5kW; 数量:2 台。(1 用 1 备)

3、pH 加药系统 数量:1 套 备注:含加药桶、计量泵、搅拌机、pH 计等 4、水解池填料 数量:30m 3 。

5、填料支架

数量:1 套。

8.4 、IC 厌氧反应器 主要设备如下:

1、IC 反应器主体 规格:φ3.6m×10m 数量:1 台 材质:碳钢防腐 2、配水系统

数量:1 套 3、分离器

数量:2 套 4、内循环泵:

型号:GW50–20–7–0.75; 流量:Q=7m 3 /h; 扬程:H=20m; 功率:N=0.75KW; 数量:2 台(一用一备)

5、厌氧沉淀罐 规格:φ1.5m×3m; 数量:1 套; 材质:碳钢防腐。

8.5 、接触氧化池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一级接触氧化池尺寸:2.75×1.40×3.00(m); 二级接触氧化池尺寸尺寸:2.35×1.10×3.00(m); 数量:1 座; 超高:0.3m 停留时间:25.8h。

主要设备如下:

1、回转式风机 型号:RSR-50 风量:1.77m 3 /min 风压:0.4kgf/cm 2

功率:2.2kW 数量:2 台(1 用 1 备)

2、曝气器 数量:70 套 3、生物填料 数量:60m 3 4、填料支架

数量:2 套 5、出水堰 数量:2 套。

8.6 、二沉池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1.45×1.45×3.00(m); 数量:1 座; 超高:0.3m 停留时间:1.5h。

主要设备如下:

1、絮凝投加系统

型号:LQJY-500

数量:1 套 2、氧化池回流泵 型号:GW50–10–10–0.75; 流量:Q=10m 3 /h; 扬程:H=10m; 功率:N=0.75kW;

数量:1 台。

3、污泥泵 型号:GW50–10–10–0.75; 流量:Q=10m 3 /h; 扬程:H=10m; 功率:N=0.75kW; 数量:1 台。

4、中心筒 规格:DN200; 数量:1 套; 3、出水堰 数量:1 套 8.7、、高效 过滤 系统 中间池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1.45×0.70×3.00(m)

数量:1 座; 出水池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3.05×2.75×3.00(m)

数量:1 座;

主要设备如下:

1、过滤提升泵 型号:GW25–8–22–1.1; 流量:Q=8m 3 /h; 扬程:H=22m; 功率:N=1.1kW 数量:2 台; 备注:一用一备。

2、高效过滤器 流量:Q=5.0m 3 /h; 数量:1 台; 备注:含滤料。

3、反洗泵 型号:40GW15-15-1.5; 流量:Q=15m3/h; 扬程:15m; 功率:1.5kW; 数量:1 台。

8.8 、污泥 脱水系统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2.65×0.80×3.00(m)

数量:1 座; 主要设备如下:

1、污泥泵 型号:GW50–10–10–0.75; 流量:Q=10m 3 /h; 扬程:H=10m; 功率:N=0.75kW 数量:1 台 2、污泥加药系统 数量:2 套 备注:含加药桶、计量泵、搅拌机等 3、叠螺脱水机 型号:XDHDL101 数量:1 台 功率:N=0.92kw 污泥处理量:2.0m 3 /h

数量:1 台 8.9、、标准化排口 1、巴氏槽 材质:不锈钢 2、流量计 规格:电磁脉冲 8.11 、地下工房 结构及建设形式:钢砼、全地埋式; 尺寸:4.30×3.40×3.00(m)。

9 、中水站投资预算 9.1 、报价说明 本方案设计及服务、报价范围为自中水站调节池进水口始至中水池出水口止间的相关工艺单元全部工程内容。主要为设备及电气部分。

设备选型、配置、电气控制设备、管道及附件的供货及安装施工;包括格栅井进水口始至中水池变频回用泵组出水口止间的全部工艺流程涉及的工艺单元全部工程内容。

补充说明:

1)系统仅预留中水外排管接口,不包含外排管网;

2)包含中水处理站的的调试、验收及运行操作、管理、维护培训; 3)方案报价中不包含中水站可能涉及的软弱或特殊地基处理、基坑支护、降水措施费、绿化恢复等费用。

4)中水处理站外的进水接入管、外排管、动力电缆接入、自来水管等不在本方案报价范围内。

9.2 、报价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人工格栅 间隙 8mm 台 1 碳钢防腐 2 PH 计 PC-350 套 2

3 吸水井污水泵 GW50–10–10–0.75 台 2 上海上一、一用一备 4 气浮机 QTRF-5 套 1 碳钢防腐 5 气浮机刮渣机 CPF-5 台 1 碳钢防腐 6 气浮出水控制阀 DN80 只 1 碳钢防腐 7 气浮回流水泵 G25-2 台 2 上海上一、一用一备 8 气浮加药系统 LQJY-300 套 2

9 IC 反应器进水泵 GW50–20–15–1.5 台 2 上海上一、一用一备

10 水解池填料 LQTL-2 m 3

30 碳钢防腐 11 填料支架 LQTL-2 配套 套 1 碳钢防腐 12 pH 加药系统 LQJY-500 套 1 碳钢防腐 13 IC 厌氧反应器 φ3.5m×11m 套 1 碳钢防腐 14 IC 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 φ3.5 套 2 碳钢防腐 15 IC 内循环泵 GW50–20–7–0.75 台 2 碳钢防腐 16 厌氧沉淀罐 φ2m×2.5m 套 1 碳钢防腐 17 回转式鼓风机 RSR-50 台 2 山东明天、一用一备 18 曝气器 φ215mm 套 70

19 生物填料 LQTL-2 m 3

60

20 填料支架 LQTL-2 配套 套 2

21 氧化池出水堰

套 2

22 絮凝投加系统 LQJY-500 套 1

23 氧化池回流泵 GW50–10–10–0.75 台 1

24 二沉池污泥泵 GW50–10–10–0.75 台 1

25 二沉池中心筒 DN200 套 1

26 二沉池出水堰

套 1

27 过滤提升泵 GW25–8–22–1.1 台 2 上海上一、一用一备 28 高效过滤器

台 1 碳钢防腐 29 污泥池污泥泵 GW50–10–10–0.75 台 1 不锈钢 30 污泥加药系统 LQJY-500 套 1 不锈钢 31 叠螺脱水机 XDHDL101 台 1 不锈钢 32 巴氏槽 1 #CJ/T3008.3_1993 只 1 重庆汇恒 33 流量计 UFC-AB 套 1 江阴四通

34 液位控制器

套 4

35 自动控制系统

套 1

36 管道、阀门、仪表

批 1

37 电线、电缆

批 1 昆缆、多宝

10 、二次污染防止 10.1 、噪声控制 1、系统设施设计在绿化带内,距周围建筑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对外界影响小。

2、风机选用回转式风机,体积小、风量大、噪声低,静音运转效果显著,水泵选用国产优质潜污泵,运转平稳,振动小,对外界无影响。

3、主要的噪声源—水泵均设置在工房内,潜污泵均安装在全地埋的构筑物内,地埋构筑物上置盖板并加绿化,风机安装于综合工房内,传至地面和外界的噪音大大降低。

4、中水站建于绿化带内,全地下式,周边可种植适当乔木,形成隔音屏障,进一步降低噪声。

10.2 、污泥处理 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池中储存,在污泥脱水机作用下脱水处理,干污泥外运处理,污泥渗滤液回流到处理站。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0.3 、异味控制 1、调节池为全地下式结构,上部可种植草皮、灌木,控制污水缺氧,不产生沼气,基本无异味。

2、IC 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经燃烧处理,基本无异味。

3、接触氧化池为好氧工艺,不散发恶臭气味,仅少量土腥味。在周围密植植物和设置多排乔木的防护林,可有效控制。

4、水处理构筑物均为全地下式,能有效减少臭气外泄,极少量臭气外泄可由周围绿化植物、土壤吸收隔离,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5、综合工房采用换气扇强制换气,内部少量的的异味气体经空气稀释后,可降低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电气控制和生产管理 11.1 、工程范围

本自动控制系统为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所配置,自控专业主要涉及的内容为该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泵与液位的连锁、报警、风机的交替动作、风机与进水泵的联锁工作等。

11.2 、控制水平 本工程中采用 PLC 程序控制,系统由 PLC 控制柜、配电控制屏等构成。

11.3 、控制方式 本工程装置内所有电动机均采用中央集中控制方式,电动机连锁由仪表专业的 PLC 实现。

11.4 、电源状况 本系统需一路 380/220V 电源引入。

11.5 、电气控制 污水处理系统电控装置为集中控制,采用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自动控制各类泵提升(液位控制);风机启动及定期互相切换;需要时(例如调试和维修状态下)可切换到手动工作状态。

(1)、水泵 水泵的启动受液位控制。

a、高液位;一台水泵工作,关闭备用泵 b、低液位:关闭所有水泵; c、设备用泵时,主泵与备用泵 6~8h 交替运行,若其中一台水泵出现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另一台备用泵自动工作。

(2)、风机 风机设置四台(3 用 1 备),风机 8~12 小时内交替运行,一台风机故障,发出指示信号,备用风机自动投入工作。

(3)、声光报警 各类动力设备发生故障,电控系统自动报警指示,(报警时间 10~30 秒),并故障显示至故障消除。

(4)、其他 a、各类电气设备均设置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

b、动力电源由业主提供,进入水处理站动力配电柜。

12 、运行费用 及 工程效益 分析 由于本项目的处理系统采用 PLC 全自动化控制,所以中水处理站只需配备一名操作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操作管理即可。污水处理费由电费、人工费、药剂费组成。

12.1 、电费 中水站按设计规模运行时,每天电耗约 150kW·h,电费平均按 0.50 元/kW·h计,则电费:

E 1 =150×0.50×1/50=1.5 元/吨·污水。

12.2 、人工费 中水处理站操作管理简单,自动控制程度高,设一名兼职操作管理人员,人工费按 1200 元/月计,即:

E 2 =1200/30×1/50=0.8 元/吨·污水。

12.3 、药剂费用 中水处理站药剂为起泡剂、PH 调节剂、絮凝剂、消毒剂消耗。该部分费用估算约为:

E 3 =0.20 元/m³·污水。

12.4 、吨水运行成本 根据上述计算,污水处理的单位运行成本为:

E=E 1 +E 2 +E 3 =1.5+0.8+0.2=2.5 元/m³·污水。

12.5 、社会及环境效益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和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污水资源化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合理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战略对策,是实现我国设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项目中水处理站的建设,可实现项目 50m 3 /d 生活污水的处理,可将污水净化使其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和外排水质标准,一方面减轻水污染物排放量,对周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再生水可回用于绿化使用,从而实现的污

染减排和节约用水的双重作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第三篇:污水处理工程方案系列—混凝土施工方案

****污水处理工程

****污水处理工程一标段

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图;

2、施工组织设计;

3、相关变更、图纸交底记录及图纸答疑纪要;

4、国家及部颁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图集;

5、施工场地现场条件;

6、建设单位相关要求;

二、现场概况

污水改造项目土建工程一标段包括曝气池、压滤机房、工具房、风机房/配电室等,位于石大胜华化工工业园内。

曝气池是一个长方形水池,东西长120米、宽54米、深6.5米。底板边缘为700mm,中间450mm;池壁厚度分为500mm、400mm、300mm;南北向外池壁及共用池壁单段长度27米,池壁厚度500mm;东西向外池壁单段长度15米,池壁厚度400mm;中间隔墙底部都有过水孔,不论长短池壁厚度都为300mm 。

压滤机房(二层),长54米,宽15米;高低压配电室(三层),长30米,宽16米,高13米;风机房(一层),长30米,宽15米,高9米;工具间(二层)长28米,宽10米。都是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建筑。

水池构筑物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垫层C20,池体C

35、抗冻等级F150、池底壁抗渗等级P

8、设备基础C20。

****污水处理工程

其他单体建筑(压滤机房、配电室、风机房、工具间)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垫层C15,基础、框架C30、圈梁、构造柱C25.

三、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设2个施工班组,轮流交接班浇筑混凝土,每个班组15~20人,工程量集中,突击任务时期,再从市场及时补充劳力。

2、材料准备

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由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供应。连续浇筑应保证每15min浇筑一车混凝土的供应需求。

准备充足的混凝土养护材料,如塑料布、毛毡、水管等。

3、机具准备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与商品混凝土公司及时联系,水池底壁混凝土浇筑时配备两台混凝土汽车泵,其余部位浇筑配备一台混凝土汽车泵,确保工期的如期实现。2台塔式起重机配合浇筑柱、水槽、构造柱、圈梁等小型构件。

配置足够φ30和φ50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水平标尺杆。

4、施工现场准备

钢筋是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提前一天通知商品砼供货单位,告知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

****污水处理工程

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四、混凝土施工方案

1、基础、池壁、梁、板、墙采用泵送,柱、圈梁、构造柱、水槽等采用吊车吊运浇筑。

2、施工缝的留置

水池底板按后浇带划分浇筑,不留施工缝;池壁的施工缝在-0.4m处(即池壁下八字以上300m);底板与柱的施工缝设在底板表面。

框架柱施工缝留在基础/平台上表面及梁下皮以上1㎝处;梁板不留施工缝;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度范围之内,另一方向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

3、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若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白天不能浇筑完成又不能留置施工缝时,将施工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h。

五、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本工程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倾浇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50㎜厚的同配合比去石子砂浆。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

****污水处理工程

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使用30棒或50棒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取50㎝;30棒应为40.5㎝取40㎝)。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塑料已振实部分的边沿。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2、垫层混凝土浇筑

基坑开挖后,应按照有关地基规范与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后,引放水池各部轴线控制桩与垫层模板外边线。

垫层混凝土表面高程与平整度的精度影响到上部结构的质量水平。为使垫层混凝土表面调和控制在标准(允许偏差±10mm)以内,双向间距5m设置水平控制桩,以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

混凝土垫层采用由南向北循环浇注的顺序进行浇注,每次循环浇注宽度为3—5m。

混凝土垫层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振捣,振点间距不大于1.5倍作用半径。

3、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商品混凝土标号C35,坍落度150㎜~180㎜,要求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入HEA型高效抗裂防水剂/引气剂,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各性能指标。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罐车运输,汽车泵浇筑,为保证底板整体性,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毕,不留垂直施工缝。

池底及上翻池壁混凝土浇筑时,从厚向薄、从池壁/后浇带处向中心处、按

****污水处理工程

3m左右的径向宽度,沿池壁顺序布料,泵送混凝土直接入模。

曝气池基础底板厚为0.45m和0.7m,根据设计图纸后浇带留置位置分区进行浇筑。除不能加以控制的自由流动外,基本上一次布料到标高。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时间。浇筑段接茬间歇时间,当气温小于25℃时,不超过3h,气温大于或等于25℃时,不应超过2.5h。

底板及上翻池壁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底板混凝土振捣时振点双向间距为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振上翻池壁内混凝土时沿止水带钢板两侧下棒,振点间距为40cm。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表面泛浆且不再冒出气泡为宜,但不得过振,以避免导致混凝土离析。吊模内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得直接触动模板、钢筋、止水带及预埋管件,以防其移位变形。要求边振捣边排出泌水,并在初凝前1h~2h用木抹子抹平,以消除早期有可能产生的收缩裂缝。

为避免上翻池壁表面出现较多气泡,上翻池壁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浇筑时,在钢板止水带两侧均匀下灰,尤其是到钢板止水带段,不得只在一边下灰,以避免引起钢板止水带偏斜,造成两侧混凝土厚度不均。

上翻池壁部分的混凝土应采取二次振捣(即在吊模内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20~30分钟后对其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振捣棒一次性插入底部后随即拔出)。二次振捣后设专人用手锤轻击模板外侧面,确保能尽量将聚集在模板侧面的气泡排出。

混凝土成型,表面抹平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养护不少于7天(若底板砼上表面标高为池底最终标高,采用随打随抹

****污水处理工程

一次压光方式施工,用以增加底板的整体性。)

4、池壁、柱混凝土浇筑

池壁根部凝土强度达到

2.5N/mm2以上时开始凿毛。凿毛应用剁斧或尖錾轻锤将混凝土的不密实表面及浮浆凿掉露出新茬。凿毛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混凝土的棱角,不要将粗骨料剔出。

混凝土浇筑前将施工缝处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随着混凝土的浇筑进度应提前将竹胶模板洒水湿润。

池壁厚度为300~50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直接入模分层循环浇筑的方法施工。先浇筑一层50~100㎜厚与混凝土同配比去石子水泥砂浆,再进行上部混凝土的浇筑。

上部混凝土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1m,严禁一次性浇入砼超过高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及避免因一次性浇筑过高而造成胀模。

混凝土振捣应设专人负责,以避免漏振。混凝土振捣时振点间距应控制在50㎝以内,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0㎜(可在振捣棒上做出深度标志),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

池壁混凝土浇到顶部应停1h,待混凝土下沉收缩后再作二次振捣,以消除因沉降而产生的顶部裂缝。

预留洞口及预埋套管处混凝土应坚持先底部,再两侧,最后浇筑顶部混凝土的原则,浇筑两侧混凝土时墙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是否漏振。

砼浇筑时,安排钢筋工、木工等相关人员跟班,施工技术员应向工人进行

****污水处理工程

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明确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禁振动棒直接振捣铁件、预留洞口模板、钢筋,保证砼的标高平整及预留洞的位置正确

浇筑砼后应根据砼的凝固情况及时将预留洞口的预制模板拆除,同时也必须注意处于砼表面的铁件与砼结构不空鼓。

池壁混凝土高度大,厚度小,很容易缺水造成混凝土强度流失,为保证能及时不间断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覆盖毛毡,每天安排专人采用高压水泵结合喷枪不间断进项养护。模板拆除后,加派双倍人员对池壁浇水养护,养护期不低于15天。

5、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ф30和ф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搐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

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m~4m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平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

6、水槽、走道板及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后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水槽泵送混凝土通过溜槽入模板,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如有泌水、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后方可使用。

顶部走道板作为最后一次浇筑混凝土的工序,混凝土随浇随抹平,一次成

****污水处理工程

型,不允许二次抹面或浇筑薄层,以免面层与基层混凝土出现脱层、空鼓隐患。此一工序,必须安排专人操作,认真对待。

7、二次找平层

混凝土二次找平层待池壁全部完成后并拆模后进行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铲掉基层上的浆皮,清刷油污等杂物。而后在基层上刷一层水泥浆增加上下两层的结合,找平层混凝土采用泵送直接到位方式浇筑。

铺混凝土时预先用木板/槽钢隔成宽度约3m的条形区段,以控制找平层上表面标高。刮杆刮平后,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

面层压光采用地面抹光机压光,边角处用铁抹子分三遍完成。混凝土面层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水泥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

混凝土面层浇捣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并且连续养护部少于7天。

六、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

1、打完垫层、底板后立即铺设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柱子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柱子包裹好进行养护。

2、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其中有抗渗要求的(≥1.2MPa)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5d。

3、采用浇水养护方式的浇水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湿润状态。

4、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临界强度(1.2MPa)以后,始准上人和安装钢管支架及模板。如果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但有必须上人操作时,必须在混凝土表面铺跳板或胶合板增大受力面积,防止混凝土被踩坏。

****污水处理工程

5、竖向构件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拆模时间控制一般夏季为8h,冬季为10h,集体时间还需根据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提供的情况调整。

6、以浇筑混凝土的楼梯踏步,在踏步面上满铺1.8厚的胶合板,以防破坏其棱角。

7、以浇筑好的门洞口及柱四角在1.5m高范围内用30㎜宽多层板护角处理,防止外力撞击而破坏其棱角。

七、混凝土试块留置 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200 m3取样一次;当不超过1000 m3的,每100 m3取样一次;不超过10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及一组备用试件,楼板及梁每次浇筑尚应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拆模依据。

3)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部位,应由监理与施工方共同选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抗渗试块留置: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块(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一次浇筑混凝土不足500m3时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

2、试块制作

常温时制作28d标养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试块。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箅加锁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标养试块:梁、板、柱、池壁四组,两

****污水处理工程

组备用,两组结构实体检验用。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4、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在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牟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

6、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

7、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其措施是: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

8、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忌“天女散户”,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板必须用1.5m~4m刮杠刮平。

9、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10、每次开盘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经理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盘,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九、 安全保证措施

1、一般规定

****污水处理工程

1.1 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拿权带。 1.2 现场严禁吸烟。 1.3 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1.4 泵车后台及泵臂下严禁站人,按要求操作,泵管支撑牢固。 1.5 振捣和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和呆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2、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

2.1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件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2.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必须切断电源。

2.3插入式振捣器软抽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2.4 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

2.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2.6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磨擦及车辆碾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

2.7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和戴绝缘手套。

2.8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3、混凝土泵送设备使用安全要求

****污水处理工程

3.1泵送设备放置离基坑边缘保持一定距离。在布料杆动作范围内无障碍物,无高压线,设置布料杆动作的地方必须具有足够支撑力。

3.2水平泵送的管道敷设线路接近直线,少弯曲,管道及管道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且能承受输送过程所产生的水平推力;管道接头处密封可靠。

3.3布料杆支腿全部伸出并牢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撩杆起吊和拖拉物件。

3.4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系防脱安全绳带。

3.5泵送工作连续作业,必须暂停时每隔5min~10min泵送一次。若停止较长时间后泵送,先逆向运转1~2个行程,然后顺向泵送。泵送时料斗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

十、工期保证措施

1、为确保按期交工,现场建立工期控制小组。严格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将进度计划落实到班组、工序。

2、优先选用有相关施工经验、高素质的班组来承担该工程的施工。

3、工地设置水箱一个,潜水泵一台,备足施工用水,如果工地停水,可以利用备用水保证工程连续施工。

4、工地备柴油发电机一台,如果临时停电,可以保证各种机具设备以及施工场地内临时用电。

5、农忙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保勤措施

5.1农忙季节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思想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施工现场的职工队伍,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

5.2对农忙时仍能服从施工安排的职工,给予保勤奖励。

****污水处理工程

5.3对无法解决农忙时家庭劳力安排,必须回家农忙的部分职工,采取轮流回家的农忙措施。同时,准备从劳力市场临时招收一部分临时工,做好劳动力的调剂工作。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浇注混凝土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混凝土受雨淋,出现离析现象。

2、已入模振捣成型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突然遇雨,受雨水冲淋。

3、合模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时,要在模板的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突然下雨模内积水。

4、采取表面覆盖采条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模板致使脱模剂脱落、流失,影响拆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5、在浇筑混凝土时如突然遇雨,小雨不停工,大雨搭设防雨棚或临设施工缝方可收口,雨后继续施工,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后再浇筑。

6、雨期施工期间要加强防风紧固措施。

7、所有施工机械采取相应防漏电措施。

第四篇:粉尘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目 录........................................ i

一、项目概况 .................................... 4 1.1 项目简介 .................................... 4 1.2 项目概况 .................................... 5 1.2.1工程项目地址 ............................. 5 1.2.2污染处理规模 ............................... 5 1.2.3现有工程现状 .............................. 5 1.3 设计依据,原则和工程范围 ..................... 5 1.3.1设计依据 ................................... 5 1.3.2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 6 1.3.3设计原则 ..................................... 6 1.3.4设备设计说明 ................................ 6 1.3.5 治理目标 ................................... 7

二、工艺简介 ..................................... 7 2.1废气处理工艺原理 ............................ 7 2.2、方案比选 .................................. 8 2.3废气处理工艺说明 ............................. 9 2.3.1 袋式除尘器 ............................. 9 2.3.2 风机 .................................... 11 2.3.3 粉尘净化系统维护管理 ................... 11 2.3.4 管道选择 ............................... 12

三、方案设计 .................................. 13 3.1、方案说明 .................................... 13 3.2 工艺选择参数 ................................ 13 3.2.1炼铁炉粉尘处理系统 ..................... 13 3.2.2炼铜、炼铝炉粉尘处理系统 ................... 14 3.2.3 喷砂室整改工程 ............................ 15 3.3电气设计与自动控制 ......................... 15 3.3.1设计依据 ................................... 15 3.3.2工程范围 ................................... 16 3.3.3供电方式 .................................. 16 3.3.4 控制与保护 ................................ 16 3.3.5 防雷与接地 ................................. 16

四、项目故障分析及环境风险的预防 ................... 17 4.1 故障分析 ..................... ............ 17 4.2 预防措施 ....................................... 17

五、防腐 ......................................... 17 5.1 设备防腐 ...................................... 17 5.2 管道防腐 ................................... 17

六、工程概算 .................................... 18 6.1工程概算编制说明 ............................... 18 6.2工程概算依据 ................................... 18 6.3工程概算方法 ................................. 18

七、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 19 7.1 组织机构 ...................................... 19 7.2 技术管理 ...................................... 20

八、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 ....................... 20 8.1 设计依据 ...................................... 20 8.2 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 21 8.2.1安全措施方案 ................................ 21 8.2.2站区总体布置方面 ........................... 21 8.2.3工艺安全设计方面 ............................ 21 8.2.4消防设施 .................................... 21

九、主要工程量清单 .................................. 22 十 投资报价 ....................................... 24 十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6 11.1运行成本估算.................................. 26 11.2 有色技术回收费用 .......................... 26 11.3主要经济指标................................ 27 十

二、设计图纸 ............................... 28 附录一:类似工程业绩 ............................ 29 附录二:公司资质 ................................ 29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液压机电有限公司前身为 液压件厂,始建于1967年,是国内大型液压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为了使企业得到更大发展,于2004年6月成立了0000重工 液压机电有限公司。公司拥有从德国、美国、日本、瑞士进口的数控车削中心、加工中心、高精度磨床、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和计算机辅助试验装置等加工和检测设备600余台,设有理化、计量、计算机中心和液压研究所。具有泵、缸、阀、液压系统生产能力和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手段。

液压机电有限公司坚持“专、特、精”的发展方向,持续进行液压产品的研发生产,持有10项部级成果奖、2项省市级奖、1项国家专利。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国防及民用船舶、工程机械、冶金、矿山、铁路车辆、汽车、环保等行业,外贸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公司为了发展需要,整合资源成立了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在炼铁、有色金属冶炼、磨砂等生产工段会产生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有限公司在注重公司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现拟对产生污染环境的粉尘进行污染治理,我公司荣幸受邀为其作粉尘处理工程设计。

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炼铁中频炉四台,其中1吨/炉2台,500kg/炉2台,均为1用1备;炼铜炉2台,规模为200-250kg/炉2台,1用1备;炼铝炉2台,180kg/炉2台,1用1备,另配备抛丸喷砂系统1套。

1.2 项目概况 1.2.1工程项目地址 市 区。 1.2.2污染处理规模

根据甲方提供资料,设计规模按如下考虑:其中炼铁炉1吨/炉2台,1用1备,每台设计最大小时风量为12000m3/h,炼铁炉500Kg/炉2台,1用1备,每台设计最大小时风量为6000m3/h,炼铜炉250kg/炉2台,1用1备,每台设计最大小时风量为4500m3/h,炼铝炉180kg/炉2台,1用1备,每台设计最大小时风量为3000m3/h。喷砂室粉尘设计小时最大处理风量为5000m3/h。

1.2.3现有工程现状

目前 有限公司对炼铁、炼铝、炼铜均未作处理,其产生的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进行粉尘治理;对喷砂室粉尘做了除尘系统治理,采用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但是处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1.3 设计依据,原则和工程范围 1.3.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6)《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7)《化学工业“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 8)《 市环境保护条例》; 9)《 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1.3.2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1.3.3设计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经处理后排放的粉尘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和规定。

(2)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废气能够完成自动处理。 (3)工艺流程先进、简洁、可靠,便于操作管理。 1.3.4设备设计说明

(1)罐类和箱类设备选用耐温耐腐材料;

(2)对所有与粉尘接触的管道、风机做防腐处理。 1.3.5 治理目标

本工程设计污染物排放指标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甲方提供资料,治理后排放指标见下表:

二、工艺简介 2.1废气处理工艺原理

本工程粉尘处理系统主要为粉尘处理,其主要污染因子为炼铁、炼铝、炼铜等产生的粉尘污染物,以及抛丸工艺产生的喷砂等粉尘污染物。粉尘处理方式有很多,如喷淋法、静电除尘法、布袋除尘法等。

喷淋法适用于烟尘的处理和含有机废气的处理,其产物可溶于喷淋介质,并形成沉淀以便清除;静电除尘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但是一次性投资高,适合用于大型粉尘污染的处理,袋式除尘器能够回收粉尘,同时处理效果好,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比较适合中小型粉尘污染的治理。

结合甲方要求,对有色金属冶炼(炼铜、炼铝)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回收后外卖。因此,工艺的选择非常重要,我公司在对其可行性、经济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采用布袋除尘工艺。布袋除尘具有投资省、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2.2、方案比选

根据 制造有限公司粉尘排放特点,本方案不考虑采用不能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粉尘的喷淋法,同时静电除尘因为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也不采用,仅对旋风除尘、布袋除尘考虑两种处理工艺路线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择出最合理、节省的一种工艺,在此基础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设计处理效果: 方案

一、将炼铁炉、炼铜炉、炼铝炉三种金属冶炼炉粉尘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旋风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

方案

二、将三种金属冶炼炉粉尘分为两类。其中炼铁炉粉尘单独进行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炉、炼铜炉)粉尘集中进行布袋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喷砂室粉尘原有一套系统进行优化改造,使粉尘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

方案

三、将三种金属冶炼炉产生粉尘全部进行集中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喷砂室粉尘进行优化改造后达标排放。

上述三种方案分析表:

2.3废气处理工艺说明 2.3.1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是一种干式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布袋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布袋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布袋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布袋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布袋除尘器结构主要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下部箱体(灰斗)、清灰系统和排灰机构等部分组成。

布袋除尘器性能的好坏,除了正确选择滤袋材料外,清灰系统对布袋除尘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清灰方法是区分布袋除尘器的特性之一,也是布袋除尘器运行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清灰方法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和反吸风清2.3废气处理工艺说明

2.3.1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是一种干式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布袋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布袋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布袋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布袋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布袋除尘器结构主要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下部箱体(灰斗)、清灰系统和排灰机构等部分组成。

布袋除尘器性能的好坏,除了正确选择滤袋材料外,清灰系统对布袋除尘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清灰方法是区分布袋除尘器的特性之一,也是布袋除尘器运行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清灰方法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和反吸风清 所以,脉冲布袋除尘器广泛应用于消除粉尘污染,改善环境,回收物料等。

本方案根据运行稳定性,一次性投资及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选用脉冲清灰方式布袋除尘器。

2.3.2 风机

1)离心风机安装注意事项

1)风机安装时,应先检查各零件连接是否牢固,转动是否灵活等,并要检查机壳内有无杂物。

2)风机与基础结合面、进出口风管连接时,应调整自然吻合,不得强行连接,绝不允许风管的重量集中在机壳上,以免机壳变形影响正常运转。风机进出口风管应用软管连接,并注意风机的水平位置。

3)安装后试拨叶轮转动,检查是否灵活,发现不妥之处应及时调整。 4)安装完毕,各部位正常后才能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为防止电机因过载而烧毁,在风机启动和试运转时,必须在无荷载的情况下进行。如情况良好,逐步将阀门开启到规定工况为止。

2.3.3 粉尘净化系统维护管理 1)风机 (1) 启停方式:

(2) 运行状态:平稳、电流正常。轴温正常 (3) 轴承座定期注油

(4) 故障判定与处理:检查联轴器、轴承、风机叶轮 所以,脉冲布袋除尘器广泛应用于消除粉尘污染,改善环境,回收物料等。

本方案根据运行稳定性,一次性投资及处理效率、运行成本等综合考虑,选用脉冲清灰方式布袋除尘器。

2.3.2 风机

1)离心风机安装注意事项

1)风机安装时,应先检查各零件连接是否牢固,转动是否灵活等,并要检查机壳内有无杂物。

2)风机与基础结合面、进出口风管连接时,应调整自然吻合,不得强行连接,绝不允许风管的重量集中在机壳上,以免机壳变形影响正常运转。风机进出口风管应用软管连接,并注意风机的水平位置。

3)安装后试拨叶轮转动,检查是否灵活,发现不妥之处应及时调整。 4)安装完毕,各部位正常后才能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电流,不能超过额定值。为防止电机因过载而烧毁,在风机启动和试运转时,必须在无荷载的情况下进行。如情况良好,逐步将阀门开启到规定工况为止。

2.3.3 粉尘净化系统维护管理 1)风机 (1) 启停方式:

(2) 运行状态:平稳、电流正常。轴温正常 (3) 轴承座定期注油

(4) 故障判定与处理:检查联轴器、轴承、风机叶轮

三、方案设计 3.1、方案说明

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有炼铁、炼铝、炼铜工艺产生粉尘需要治理,根据甲方现场条件及工艺比选,本方案按照炼铁炉单独一套粉尘处理系统,炼铝、炼铜共用1套处理系统,喷砂室在原有粉尘处理系统上进行改造,增加旋风除尘,更换大功率风机,以满足粉尘治理需要。

因为在粉尘治理过程中,选用风机风速较大,会在现场产生较大噪音(设备外1米处噪音约85分贝),因此,本工程对风机考虑了噪音处理装置,避免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对粉尘进行了治理,却又产生了噪音污染等问题。

3.2 工艺选择参数 3.2.1炼铁炉粉尘处理系统

炼铁炉1吨/炉有2台,500Kg/炉2台,均为1用1备,且同时使用,设计最大处理风量为18000 m3/h,考虑采用风罩为活动式,用于对备用炉的粉尘治理。

罩口设计较炉体大,罩口风速设计为2m/s,以便吸入炼铁炉周边空气,对吸附的高温含尘气体进行降温。

离心风机:型号:4-68NO6.3C,全压为1971Pa,Q=18879m3/h,R=2000r/min,N=15KW。

数量:1台 脉冲振打布袋除尘器 型号规格:MC-6 处理风量=20000m3/h,阻力损失:1500Pa 数量:1台 材质:碳钢

3.2.2炼铜、炼铝炉粉尘处理系统

炼铜炉型号为250kg/炉,数量2台,1用1备,炼铝炉180 kg/炉,数量2台,1用1备,设计最大处理风量为7500 m3/h,考虑采用炼铜炉风罩为活动式,用于对备用炉的粉尘治理,同时为了不影响设备操作,炼铝炉吸尘罩为固定式。脉冲振打需用的空压机与炼铁炉粉尘处理系统共用。

罩口设计较炉体大,罩口风速设计为2m/s,以便吸入炼铁炉周边空气,对吸附的高温含尘气体进行降温。

离心风机: 型号:

4-68NO6.0C

1808Pa

,Q=9180m3/h,R=1600r/min,N=7.5KW 数量:1台

脉冲振打布袋除尘器 型号规格:MC-4 处理风量=8000m3/h,阻力损失:1500Pa 数量:1台 材质:碳钢

3.2.3 喷砂室整改工程

喷砂室原有粉尘处理系统一套,设计最大处理风量为3000 m3/h,目前效果不理想,其喷砂室粉尘有泄露现象,根据我公司分析,其风机选型较小,而且,袋式除尘器负荷太重,造成阻力损失大,影响风机效率。因此,本工程整改考虑在袋式除尘前安装旋风除尘设备,降低布袋除尘器处理负荷,减少阻力损失,同时更换大功率风机,保证风压能够满足处理要求。

原有喷砂室吸气口较小,在整改过程中考虑对喷砂室缝隙的处理,同时增开进气口,保证进气口风速在一定范围。机械振打布袋除尘器保留原有。

旋风除尘器:型号:XLP-600,处理风量:5000m3/h 材质:碳钢

离心风机:型号:4-68NO4.5A,全压为 Q=5790m3/h,R=2900r/min,N=7.5KW 数量:1台

3.3电气设计与自动控制 2657Pa, 3.3.1设计依据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5)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7)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8)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 (9) 相关工种所提设计资料、图纸 3.3.2工程范围

本设计包括整个处理系统全部电气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用电设备供电及控制系统设计。 (2)电缆敷设设计。

(3)系统及各建、构筑物接地设计。 (4)防雷及接地设计。

本工程设计不包括进线电源设计。 3.3.3供电方式

根据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的要求,供电电源的电压等级为380V。 3.3.4 控制与保护

控制方式为手动方式,同时可实现配电箱控制、就地控制。 3.3.5 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采用TN-S系统,中性线与接地线分开。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用电设备外裸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站区照明灯杆及护栏考虑防雷,其电阻小于10Ω。

本工程防雷系统接入大防雷接地系统。

四、项目故障分析及环境风险的预防 4.1 故障分析

当环保处理项目由于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生产工艺产生的烟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势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废气治理设施项目建成后,对环境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处理设施故障主要表现在主要设备故障、工人误操作、停电等方面。

4.2 预防措施

本工程粉尘治理工程涉及到离心风机、旋风除尘器、脉冲布袋除尘器等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为避免因操作原因造成污染事故,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环保专业知识和机械知识,专业技术人员最好经过专门培训。

制定处理项目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五、防腐 5.1 设备防腐

为了使工业废气治理工程采用的设备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投资,减少维护量,设计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场合,对设备选材及防腐做出不同的选择,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

5.2 管道防腐

选用管道基本为碳钢管道加防腐,保证整个工艺管线的流畅和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

总之,在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用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都会避免减少因各种各样的腐蚀而造成的损失。

六、工程概算 6.1工程概算编制说明

本工程概算系根据甲方提供图纸及有关文件进行编制。 6.2工程概算依据

1)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99) 市基价表》及配套费用 定额

2) 99年《 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及配套文件

3) 《 市(2000)安装工程单位基价表》及配套费用定额

4) 化工部建发[1994]711号文《化工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5) 2000年《化工设计概算定额》

6) 原化工部建发[1993]599号文《化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 7) 原化工部建发[1994]890号文《化工工程其他费用编制规定》 8) 国家其他部门颁发的有关概算定额 9) 有关设备生产厂家最近报价资料 10) 类似工程造价统计资料 6.3工程概算方法 (1) 建筑工程费

本项目参照当地的工程造价水平及有关概算指标概算。 (2) 设备购置费

国内设备原价按设备生产厂家现行出厂价格计算。 (3) 安装工程费

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百分数比率法。 (4) 其它费用

勘察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0号文有关规定计算。 竣工图编制费,按设计费的10%计算。 调试费用,按项目设备购置费的3%计算。 (5)本项目建设资金为企业自筹。

七、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7.1 组织机构

在污染治理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为了运行好各种设施设备,管理好各项运行工作,保障设备正常稳定地发挥作用,保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必须建立和执行岗位责任制,制定一整套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应采取以下相应的管理措施。

1. 建立健全完备的生产管理机构。

2. 对进入废气处理站的职工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 3. 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术培训。

4. 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站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5. 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内的管理规章制度。 与岗位责任制相配套的在运行岗位上还应建立设施巡视制、安全操作制、交接班制和设备保养制度。

6. 为使以上规章制度切实得到贯彻执行,各级管理部门还应制定出 一套对岗位工作进行考核的科学方法及各种奖惩措施。对站内职 工定期进行考核及奖惩。

7.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进岗,参与施工与安装、调试、验收的全 过程。为今后的运转奠定基础。 7.2 技术管理 废气处理站的运行管理、要以处理效果佳,处理成本低为目标。同时要求做好日常大气质量分析并保存好各项资料,记录要完整,做好处理建、构筑物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表7-1 废气处理人员编制表

八、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节能 8.1 设计依据

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周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但在废气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职工安全的问题,对待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上做了周密的考虑,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设计主要依据:

1) 工厂安全卫生规定 国务院1956年 2) 工厂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劳动部1962年

3)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劳动部1979年 4)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劳动部1987年 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0057-94 8.2 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8.2.1安全措施方案

除了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外,在设计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1) 各建筑物中的凌空处均设置保护栏杆。 2) 尽量在污染物小的空间设管道闸阀方便操作。 3) 电器安全措施:

本设计均严格执行《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JGJ16-83)以及《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等有关规范以及规程中有关防雷、接地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的保护措施。

8.2.2站区总体布置方面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站区总体布置。 8.2.3工艺安全设计方面

制定操作规程,在运转管理说明中明确规定安全操作规则,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

8.2.4消防设施

所有建筑物均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厂区消防系统与低压给水系统结合,按规定配置室外消火栓。 在值班室、配电室、加药间均设置CO2干粉灭火器。

九、主要工程量清单 制造有限公司粉尘处理系统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十 投资报价 单位:万元

大写:肆拾捌万叁仟伍佰圆。 十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1运行成本估算 年运行成本 (1)、动力费:

电费为0.70元/度,每天用电67.5度,详见下表。 则电耗为:67.5×0.7=47.25元/天。 主要设备电耗计算表

本项目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全部由环保部门和车间生产人员兼职,不计入成本。

(3)直接运行成本=47.25元/天 折合每年直接运行成本为:1.5593万元/年 11.2 有色技术回收费用

按照本方案设计,有色金属粉尘进气浓度1g/m3计算,小时最大处理能力7500m3/h,每天按照处理1小时计算。经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按照回收率98%计算,则每天回收有色金属7.35Kg,按照市场价8.0元/Kg 计算,每天回收有色金属费用为: 7.35×8.0元/吨=58.8元/天

折合每年回收效益为58.8×330/10000=1.9404万元/年 11.3主要经济指标

粉尘处理成本:1.5593万元/年; 有色金属回收费用:1.9404万元/年

小结:本工程上马粉尘处理设施后,去除运行成本,每年回收有色金属产生效益:0.3811万元/年。按照年运行330天计算。

十二、设计图纸 详见图纸分册。 附录一:类似工程业绩

近三年废气治理工程部分业绩一览表

第五篇: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1、概况及说明

工程施工中可能经常发生各种质量缺陷,对于质量缺陷要提倡预防为主,从“人、材、机、法、环”五个方面严格管理,做好事前控制,尽可能避免质量缺陷发生,确实发生质量缺陷后,对于小的缺陷,不影响到建筑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可以按本方案所述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重大质量缺陷,影响到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应请设计单位对结构安全重新进行核算,评定,降级使用或拆除重做。

2、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2.1 模板工程 2.1.1 轴线偏位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2)、原因分析

轴线放线错误

墙、 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3)、预防措施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 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1.2 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竖向承重支撑地基不牢,造成支撑部分下沉。

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梁,柱模板卡县问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握以致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份。

(3)、预防措施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梁底支撵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士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 4m 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 1‰~3‰。 2.1.3 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2)、原因分析

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厚度差。

(3)、预防措施

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2.1.4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2.2 钢筋工程

2.2.1 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1)、现象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

(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

浇筑阳台板、挑檐板等悬臂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由于没有采取可靠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

(3)、预防措施

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

钢筋网片有间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采用专用的大理石垫块和焊接钢筋马凳;

(4)、治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构件已成型而发现保护层不准(经凿开混凝土观察或用必要的仪器探测确认) 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结合保扩层厚度实际偏差状况,对其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 2.2.2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钡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 L1 的 1.3 倍区段 L 内,所存有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

(2)、原因分析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预防措施

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如屋架下弦、拱拉杆等)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

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连接区段”含义。

如果分不清钢筋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或受压区理解不同 ,则应讨论解决或征询设计人员意见。

(4)、治理方法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 如果己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太长,则可采用加焊帮条(个别情况下,经过研究,也可以采用绑扎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搭接。 2.2.3 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

(1)、现象

构件施工时钢筋网主、副筋位置上下放反。例如图 2-3 的平板,按施工图要求应如图中(a)所示,而操作时却按图中(b)放钢筋网(其中对于简支板,1 号钢筋为主筋,2 号为副筋) 。

(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疏忽,使用时对主、副筋在上或在下,不加区别就放进模板。

(3)、预防措施

布置这类构件施工任务时,要向有关人员和直接操作者做专门交底。

(4)、治理方法

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如构件已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才发现,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复核其承载能力,再确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或减轻外加荷载。 2.2.4 钢筋网上、下钢筋混淆

(1)、现象

在肋形楼盖系统中,楼板的钢筋网所含两向钢筋以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上、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图纸未表示,以致出现含糊混淆、莫衷一是的情况。

(2)、原因分析

在高层建筑中,楼面和基础底板多以纵横交叉的肋梁形式出现,肋梁的布置随楼面各功能区的布置而改变,因此,各交叉梁构成的矩形板大小不一,沿整个楼面的某方向或为塑短边” 或为“长边”是不确定的。对于四边支承板,配筋方案是依据板的边长关系确定的(即所谓

“单向板” “双向板), 或按受力特征(考虑使截面有效高度较大) ,则由于板的长边与短边长度接近(主要指双向板),受力状况就两个方向而言,基本上是对称的,板面钢筋网哪个方向钢筋应放在上面或放在下面,本来就没有“规矩” ,兼之楼面很大,每个方向总是布置着许多边 长不向的板,它们的配筋又是统一的(整个楼面一般只配置两片网,截面一下部和上部各一片) ,沿某方向的几块板,无法为考虑板的受力特征进行配筋布置,所以设计人员一般不作说明,让施工人员自行处理,导致施工图上不明确而引起施工管理的人员无所适从。

(3)、预防措施

当前,施工作业管理日臻完善,施工规划、现场技术、质量检查、工程监理、班组交底等各个环节都要牵涉到这个问题,因此,防止施工过程出现意见分歧,必须取得确定性做法的依据。但是,现有的许多工程施工图中对楼面配筋表示含糊,一般仅在平面图上画出两向钢筋,而缺少立面截面图,分不清哪个方向钢筋应在上或在下,

既然问题出自设计单位,故应要求设计部门出具一份明确的说明,以使施工管理人员认识一致。

为避免有关部门为此事取得澄清意见而延误施工,

应在图纸会审时或钢筋施工前提前向设计部门提出。

对类似肋形楼盖结构的工程(例如对筏式基础,虽然与肋形楼盖受不同方向的力,但性质类似)

,应作类似预防措施的做法。

(4)、治理方法

钢筋网上、下钢筋难以区分位置,施工人员应加考虑并事先联系,为避免随意施工,可向设计人员索取书面说明,以供有关部门作为依据。 2.2.5 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操作简单,用料省,工效高,接头质量优良,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在焊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好,也会产生各种缺陷。 2.2.5.1 接头偏心和倾斜

(1)、现象

焊接接头的轴线偏移大于 0.1d 或超过 2mm(图 2-14a);

接头弯折角度大于 4°(图 2-14b)。

(2)、原因分析

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

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3)、防治措施

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前应采用气割或矫正,端部歪扭的钢筋不得焊接。

两钢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

夹具的滑杆和导管之间如有较大间隙,造成夹具上下不同心时,应修正后再用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

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 2min 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 2.2.5.2 咬边

(1)、现象

咬边的缺陷症状如图 2-14(c)所示。主要发生于上钢筋。

(2)、原因分析

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

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

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3)、防治措施

钢筋端部熔化到一定程度后,上钢筋迅速下送,适当加大顶压量,以便使钢筋端头在熔池中压入一定深度,保持上下钢筋在熔池中有良好的结合。

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是电渣压力焊焊接的重要参数,详见表 2-4e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2.2.5.3 未熔合

(1)、现象

上下钢筋在接合面处没有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即为未熔合(图 2-14d)。

(2)、原因分析

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时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

焊接电压不足、电流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

焊接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

(3)、预防措施

在引弧过程中应精心操作,防止操纵杆提得太快和过高,以免间隙太大发生 断路灭弧;但也应防止操纵杆提得太慢,以免钢筋粘连短路。

焊接前检查市电电压值是否正常,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和延长焊接通电时间,使钢筋端部得到适宜的熔化量。

及时修理焊接设备,保证正常使用。

(4)、治理方法

发现未熔合缺陷时,应切除重新焊接。 2.2.5.4 焊包不匀

(1)、现象

焊包不匀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成的焊包很不均匀,大的一面熔化金属很多,小的一面其高度不足 2mm;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 缝厚薄不匀,如图 2-14(e)所示。

(2)、原因分析

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又不足,加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匀。

采用铁丝圈引弧时,铁丝圈安放不正,偏到一边。

焊剂填装不均。

(3)、防治措施

当钢筋端头倾斜过大时,应事先把倾斜部分切去才能焊接,端面力求平整。

焊接时应适当加大熔化量,保证钢筋端部均匀熔化。

采用铁丝圈引弧时,铁丝圈应置于钢筋端部中心,不能偏移。

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2.2.5.5 气孔

(1)、现象

在焊包外部或焊缝内部由于气体的作用形成小孔眼,即为气孔(图 2-14f)。

(2)、原因分析

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熔池。

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焊接处在焊剂中埋入深度不足。

(3)、防治措施

焊剂在使用前必须烘干,否则不仅降低保护效果,且容易形成气孔。焊剂一般需经 250℃烘干,时间不少于 2h。

焊前应把钢筋端部铁锈及油污清除干净,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焊接质量。

均匀填装焊剂,保证焊剂的埋入深度。 2.2.5.6 钢筋表面烧伤

(1)、现象

钢筋夹持处产生许多烧伤斑点或小弧坑〔图 2-14g)。II ,11I 级钢筋表面烧伤后在受力时容易发生脆断。

(2)、原因分析

钢筋端部锈蚀严重,焊前未除锈。

夹具电极不干净;

钢筋未夹紧,顶压时发生滑移。

(3)、防治措施

焊前应将钢筋端部 120mm 范围内的铁锈和油污清除干净。

夹具电极上粘附的熔渣及氧化物应清除干净。

焊前应把钢筋夹紧。 2.2.5.7 夹渣

(1)、现象

焊缝中有非金属夹渣物,即为夹渣(图 2-14h)。

(2)、原因分析

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形成凸面即进行顶压,熔渣无法排出。

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

焊剂熔化后形成的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动。

预压力太小。

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气体渗入熔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3)、防治措施

应根据钢筋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通电时间。

更换焊剂或加入一定比例的萤石,以增加熔渣的流动性。

适当增加顶压力。

焊前将钢筋端部 120mm 范围内铁锈和油污清除干净。 2.2.5.8 成形不良

(1)、现象

接头成形不良,一种是焊包上翻,见图(2-14i);另一种是焊包下流,见图(2-14j) 。

(2)、原因分析

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上钢筋熔化较多,如顶压时用力过大,上钢筋端头压入熔池较多,挤出的熔化金属容易上翻。

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熔化铁水失去约束,随焊剂泄漏下流。

(3)、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焊包上翻,应适当减小焊接电流或加长通电时间,加压时用力适当,不能过猛。

焊剂盒的下口及其间隙用石棉垫塞好,防止焊剂泄漏。

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2.3 混凝土工程 2.3.1 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预防措施

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设计图中未注明时,可参照表 2-5 的要求执行

注:1.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棍凝土结构设计规 程》的规定.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 10mm.

3.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0mm:梁往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竖立钢筋虽然用埋有铁丝的垫块垫着,垫块与钢筋绑在一起却不能防止它向内侧倾倒,因此需用铁丝将其拉向模板挤牢,以免解决露筋缺陷的同时,使得保护层厚度超出允许偏差。此外,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好它的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 3/4。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浇筑高度超过 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片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

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装,损坏梭角。

(4)、治理方法

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无收缩加界面剂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尘、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修补,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 2.3.2 缝隙、夹层

(1)、现象

混凝土内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或夹杂物,使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2)、原因分析

施工缝或后浇缝带,未经接缝处理,将表面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清除掉,或未将软弱混凝土层及杂物清除,并充分湿润,就继续浇筑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在施工间歇时,施工缝处掉入锯屑、泥土、木块、砖块等杂物,未认真检查清理或未清除干净,就浇混凝土,使施工缝处成层夹有杂物。

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下料,造成底层混凝土离析。

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密实:或浇筑混凝士接缝时,留搓或接搓时振捣不足。

柱头浇筑混凝土时,当间歇时间很长,常掉进杂物,未认真处理就浇筑上层柱常造成施工缝处形成夹层。

(3)、预防措施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缝表面;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砖块等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

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 2m 时,应设串筒或溜槽下料。

在施工缝或后浇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柱、梁、楼板、墙、基础等,应连续进行,如间歇时间超过表 2-6的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 1. 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注:当混凝土中接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接缝时间超过表 2-6 规定的时间,可采取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方法是对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4) 、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铺一层水泥浆或浇 5~10cm 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 10~15cm 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良好接合,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使之密实。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与抗拉强度关系如表 2-7 所列。

5)、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于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千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4)、治理方法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缝隙夹层较深时, 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捣实,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2.3.3 缺棱掉角

(1)、现象

结构构件边角处或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脱落,造成截面不规则,棱角缺损。

(2)、原因分析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造成混凝土脱水,强度降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冬期低温下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或混凝土边角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模板未涂科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3)、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MPa 以上强度。

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运料时,通道处的棍凝土阳角,用角钢、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冬期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4)、治理方法

较小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用钢丝刷刷干净,清水冲洗并充分湿润后,用 1:2 或 1:2.5 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整。

对较大的缺校掉角,可将不实的馄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模, 用比原混凝士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灌捣实, 并认真养护。 2.3.4 混凝土裂缝

(1)、现象

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混凝土后出现裂缝。

混凝土楼板上表面在初凝时出现裂缝。

混凝土梁、板在拆模后发现下部出现裂缝。

混凝土墙体沿预留洞口部位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种类繁多,裂缝出现的部位、原因、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深度各不相同,裂缝的性质也不一样。发现裂缝应首先请项目技术部门汇同甲方、监理对裂缝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对可确定其性质为不涉及结构安全的可商议确定其处理方案,对于有可能涉及结构安全要请设计或裂缝方面的专家进行分析,以确定处理方案。

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A、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不久后出现裂缝。

B、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特别是中午浇筑完混凝土后,经太阳暴晒,混凝土楼板面出现裂缝。

C、跨度大的梁,阳台、雨棚等悬挑结构,由于模板拆除过早,或由于抢进度施工荷载加载到结构上过早,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D、由于钢筋错放、漏放造成的构件出现裂缝,如洞口附加筋、板角放射钢筋等。

(3)、预防措施

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从设计配筋,混凝土配合比,掺外加剂,控制施工入模温度,加强养护等方面预防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夏天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在混凝土初凝时二次压光,同时加强养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浇筑时间,避免高温天气。

执行签署拆模令制度,对强度没达到拆模要求的构件严禁提前拆模,控制施工荷载的加载。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质量部门应加强对重要构件,重要部位的检查,发现问题坚决要求整改完成才允许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钢筋,杜绝少放、漏放、错放等施工错误。

(4)、治理方法

发现裂缝后,首先要对裂缝进行分析,确定裂缝的性质后再进行处理。

对于某些细微的裂缝不会影响到使用,可以不用进行处理,有些细微的裂缝可以随时间推移自行愈合。

对于混凝土初凝时出现的裂缝可以通过二次压光的方法使裂缝愈合,

之后加强养护。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对于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在请设计或专家考察后,另行商议确定处理方案,方法有,注浆、灌环氧树脂等,或进行结构加固,采用粘钢,碳纤维加固等。需出专项的结构加固方案,请专业的队伍进行施工。 2.3.5 混凝土强度不足

(1)、现象

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混凝土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结构验收时,回弹发现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没搅拌均匀,没有严格按配合比下料等。

试块制作问题,如取样后,制作试块时没有重新拌和,制作试块时没有振捣密实等。

施工时混凝土发生离析。

局部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造成粗、细骨料分离,砂浆浮面,抽样回弹时发现局部混凝土强度不足。

(3)、预防措施

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加强对配合比的控制,严格按配合比下料。

试块的制作要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注意制作前重新拌和及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土时,高差超过两米要采用串筒进行浇筑。

混凝土振捣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同一点的混凝土振捣时间不能过长,不能少振、漏振。

(4)、治理方法

出现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情况,可通过对结构进行回弹,对结果进行统计评定或非统计评定,评定结果合格的,可以不用对结构进行处理。

回弹中发现构件的强度不足的,通知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复算,看是否需采取加固措施。 2.4 砌体工程 2.4.1 混水墙通缝

(1)、现象

砖层间竖缝相互搭接小于 25mm,出现错缝。

里外皮砖缺丁砖拉结,互不相咬,形成“两层皮”及周圈通天缝。

(2)、原因分析

主要是由于组砌方法错误造成的。

1) 、碎砖集中使用,上下皮砖竖缝错不开,影响砌体整体强度

2) 、砖柱采用包心砌法。

3) 、打制七分砖数量不够,排砖满足不了内外砖墙竖缝相互搭砌的要求。

(3)、预防措施

应使操作者不但要掌握砖砌体组砌方法, 同时还要懂得正确的组砌形式不单纯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

为了节约,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上下皮砖竖缝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四分之一砖长,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不论清、混水砖墙,砖竖缝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四分之一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三皮砖就应有一层丁砖拉结。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4.2 砌砖留搓错误,接搓不严

(1)、现象

纵横墙交接处、转角处留直搓。

在 120mm 砖墙留阴搓或只放拉结筋不留搓。

构造柱不留大马牙搓,或留了大马牙搓上下不顺直,断面过小,搓口先进后退。

拉结筋长度、间距、数量不够,120mm 墙每道拉结筋只理一根。

接搓缝不平、不直、不通顺,塞砂浆不严实,接砖的上缝、竖缝透亮。

(2)、原因分析

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搓过多或随意留搓。

操作人员对留搓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留直搓或留阴搓,图方便漏放拉结筋或拉结筋间距、数量不够。

退留搓方法不统一,使接搓砖的上部灰缝难塞严,平直度难控制,接搓部位不顺直。

(3)、预防措施

在做施工组织计划时,应统一安排施工留搓,尽量减少留搓部位,减少留搓洞口对墙体断面的削弱,以利于房屋整体性。

砖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如留置斜搓有困难时,除转角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砌成阳搓,并加设拉结筋,其数量为每半砖墙厚放置一根直径 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超过 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搓处算起, 每边均不小于 500mm 长, 其末端应有 90°弯钩,抗震设防地区不得留直搓。

非承重的隔墙与墙如不同时砌筋时,可子墙中引出阳搓,埋入拉结筋(构造与上述相同) ,但每道不少于两根。

如纵横墙均为承重墙,在丁字交接处留搓可在搓处下部 (约三分之一接搓高)砌成斜搓,上部留成阳直搓,并按要求加设拉结钢筋。

墙与构造柱沿墙高每 500mm 设置 2φ6 水平拉结筋,

每道不少于两根,每道伸入墙内不少于 lm,大马牙搓应选退后进,每一马牙搓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 30cm。

统一退搓留置方法,控制好退搓位置及垂直度、灰缝平直度,接搓时应先将搓口处砂浆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用大铲或瓦刀将接搓砖的上部灰缝塞严实。 2.4.3 砌砖墙体裂缝

(1)、现象

在纵墙的两端,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发生的斜裂缝,其方向向沉降较大一边倾斜,由下向上发展。

在窗口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的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上宽下窄。

(2)、原因分析

主要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或水平剪力、集中荷载等,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3)、预防措施

设计上应合理设置沉降缝,并且应有足够宽度。沉降缝都应从基础开始将建筑物分成若干部分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和防止裂缝产生。

加强基础整体性,加强上部结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

施工中注意不要把沉降缝浇在一起,要保证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落入沉降缝内的砖头、木块、砂浆等杂物应及时清除。

砌体施工严格按规范规定留搓,加设拉结筋,提高砂浆饱满度,保证砖层间粘结,提高砌体抗剪强度。

地基软弱部位应按规定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对于墙体产生的裂缝应先做好观察工作,视裂缝性质及严重程度,由设计部门提出是否加固。

2.4.4 砌块排列不合理,组砌方法不对

(1)、现象

砌块上下皮竖缝搭接长度小于砌块高度的三分之一或 150mm,有断裂的砌块。

大于 3cm 的竖缝用同一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或用非整砖镶砌。

(2)、原因分析

没有绘制砌块排列图,或不按排列图施工,排列和砌筑时不分主次规格,随意排列。

图方便,不考虑组砌方法不对会给砌体强度带来损失,随意使用断裂砌块,利用碎砖镶砌,用同一强度等级砂浆砌筑。

(3)、预防措施

中型砌块在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平面和墙体情况绘制砌块排列图,尽量采用主规格砌筑,上下皮砌块错缝搭砌,纵横墙交错搭砌,保证砌体强度、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砌块上下皮错缝搭砌的长度控制在不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也不应小于150mm,如个别排列不开,无法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应按规定在水平灰缝内放置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大于 30mm 的竖缝应用 C20 细石混凝土灌实,大于或等于 150mm 的竖缝用整砖镶砌,镶砌部位不应集中,应均匀分散布置,但墙角部位不得镶砖。

不准使用断裂的砌块。 2.4.5 砌块灰缝砂浆不饱满

(1)、现象

水平灰缝砂浆疏松,不饱满。

竖缝有空心缝。

(2)、原因分析

砂浆用砂偏细,砂浆的施工配合比不准,和易性、保水性不好。

砌块砌筑前浇水量不足,湿润程度不够。

竖缝过小或灌缝不实,表面擦缝形成空心缝。

砌筑时铺灰过长,砂浆失水后松散。

(3)、预防措施

配制砂浆不用细砂或含泥量过高的砂,配合比计量应准确,一般稠度控制在5~7cm,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随拌随用,不准用隔夜砂桨,水泥砂浆在初凝前用完,混合砂浆在 4h 内用完。

混凝土空心砌块不宜过多浇水,但是粉煤灰硅酸盐密实砌块在砌筑前 1~2d要浇水或浸水充分湿润,按气候情况控制好砌块湿度,砌筑时应保持湿润。

灰缝应均匀,一般中型砌块灰缝 15~20mm,小型砌块为 10~12nmm,砌筑时随砌随用原浆勒缝,应密实。

铺灰不应过长,一般情况下密实砌块铺灰长度不应超过 3~4m,空心砌块铺灰长度不超过 2~3m。

2.4.6 砌块墙体裂缝

(1)、现象

圈梁底墙体水平裂缝。

内横墙和纵墙尽端阶梯形裂缝。

竖缝和底层窗台下有竖向裂缝。

砌块周边裂缝。

(2)、原因分析

砂浆强度低,粘结力差,水平灰缝抗剪强度差。

砌块表面有浮灰等污物没有处理干净,使砂浆与砌块之间的粘结力差。

砌块出广存放期不够,砌块体积收缩没有停止就砌筑,产生收缩裂缝。

砌块就位校正后,经碰动、撬动使周边产生裂缝。

砌筑时铺灰过长,砂浆失水后粘结力差。

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或 150mm的,没有在水平灰缝中按规定加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纵横墙相交处无可靠连接,砌块墙与砖墙咬搓不好。

砌体顶层在浇圈梁前没有将垃圾清理干净,没有浇水湿润。

砌块体积大灰缝小,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易在砌体中出现阶梯形裂缝‘

(3)、防措施

配制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设计配合比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砂浆稠度控制在 5~7cm,施工配合比必须准确,保证砂架强度雄妇设计要求。

不准使用刚出厂的“热砌块”,砌块出厂存放 30d 以上,待砌块收缩基本稳定后再使用。

砌筑前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保持砌块湿润。

纵横墙相交处,按砌块模数字,一般每隔二皮加一道 2φ6 水平拉结筋或网片(间距控制在 800mm 左右)。

设计上考虑采取一些增强房屋整体刚度的措施,如窗洞口处加设水平钢筋;在房屋四周大角、楼梯间角等处,沿房屋全高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将基础、各层圈梁连成整体;对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小砌块、空心砌块建筑,应沿墙每隔二皮砌块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与构造柱连接的拉结钢筋等。

按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内不得留有砖、木、垃圾等硬物。 2.4.7 砌筑砂浆强度不足

(1)、现象

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由于砂浆强度低,粘结力差,使砌体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没有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拌制砂浆,较凝材料不足。

拌制的砂浆和易性、保水性、稠度不符合要求。

水泥等原材料不合格。

砌块出广存放期不够,砌块体积收缩没有停止就砌筑,产生收缩裂缝。

砌块就位校正后,经碰动、撬动使周边产生裂缝。

砌筑时铺灰过长,砂浆失水后粘结力差。

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或 150mm的,没有在水平灰缝中按规定加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纵横墙相交处无可靠连接,砌块墙与砖墙咬搓不好。

砌体顶层在浇圈梁前没有将垃圾清理干净,没有浇水湿润。

砌块体积大灰缝小,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易在砌体中出现阶梯形裂缝‘

(3)、防措施

配制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设计配合比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砂浆稠度控制在 5~7cm,施工配合比必须准确,保证砂架强度雄妇设计要求。

不准使用刚出厂的“热砌块”,砌块出厂存放 30d 以上,待砌块收缩基本稳定后再使用。

砌筑前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保持砌块湿润。

纵横墙相交处,按砌块模数字,一般每隔二皮加一道 2φ6 水平拉结筋或网片(间距控制在 800mm 左右)。

设计上考虑采取一些增强房屋整体刚度的措施,如窗洞口处加设水平钢筋;在房屋四周大角、楼梯间角等处,沿房屋全高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将基础、各层圈梁连成整体;对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小砌块、空心砌块建筑,应沿墙每隔二 皮砌块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与构造柱连接的拉结钢筋等。

按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内不得留有砖、木、垃圾等硬物。 2.4.7 砌筑砂浆强度不足

(1)、现象

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由于砂浆强度低,粘结力差,使砌体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没有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拌制砂浆,较凝材料不足。

拌制的砂浆和易性、保水性、稠度不符合要求。

水泥等原材料不合格。

上一篇:五四红旗团委事迹简介下一篇:温泉度假村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