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2022-08-31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地尊墙体在新农村建设应用

地尊墙体是一种在农村兴起推广和使用的新型墙材产品。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在提高广大农村房屋质量和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地区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房屋建设也正在更新换代,并且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住宅施工面积占整个建筑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建筑业的巨大市场,同时为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新的挑战。

但人们受传统观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新型墙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扩展农村新型墙材的影响度,要以优惠的政策开拓农村新型墙材应用市场,为新型墙材生产企业拓展新农村市场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遇。以前农民建房只是沿袭传统的粗放模式,节能、节材,环保意识淡保现在,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息比较准确通畅,使用新型墙材建造的房屋将有着典型的示范作用。要调动新型墙材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不定时地作出宣传,加强农村对新型墙材的认知。不但这些,还要让企业充分发挥新型墙材的市场供给、价格调控、人际关系等优势,扩大农村区域,提高企业知名度,保质保量地为群众服好务,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确保新型墙材在农村的影响力。

为扩大推广地尊墙体在新农村建设的应用,首先,要注重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农村建房主要是村里的一些施工人员,掌握的施工技术和要求不太符合地尊墙体系统施工要求,房屋成型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为的质量问题,这些因素给农民群众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新型墙材在农村的推广使用。而社会主义新农民建设对农村建房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因此,加强农村新型墙材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运用也是重要课题。这是提高农民自建房质量的保障,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型墙材使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次,在选用新型墙材时尽量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新型墙材,确保产品质量,延长住宅使用寿命。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规划

摘要: 本篇论文以我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为蓝本,全面细致的对农村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剖析,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全文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建设配套设施、以人为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涉及的到家乡的具体实例并非个案,可能也是全国性的阻碍新农村建设的痼疾所在,体现了农村建设的统筹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持续发展、产业化发展、以人为本、解放思想 我的家乡位于嵩山南麓,颖水源头。生活在这里的2000多口人勤劳、朴实、乐观而充满智慧,然而,大多数人却依然在贫困的边缘徘徊着,现代化的技术和信息好像并没有使他们走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模式。新时期、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已经响彻了神州大地,这里的人们也试图彻底的解放思想,让这片的他们世世代代经营的土地能够生长出更多的财富,让他们的生活环境能够焕然一新。作为他们的一份子我只愿用我的所学为我们的未来勾勒出一幅理想的蓝图,也算我对家乡的一点寄托和贡献。

一、 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的封闭式发展,使得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除了几条明渠作为满足基本的给排水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可供利用的设施,而这仅有的设施也因为年久失修而荒废,所以第一步应投入人力、物力、 财力去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改造的基本构想如下:

1、 我门村的布局是比较规则的矩形,所以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分别打一口机井,其中南边过去已经有一个小型的水库,可以修复利用。水库建成后,就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的分配和利用,如此一来,避免了现有的“一家一口井,分配不均衡”(由于地势原因,有些人家的井根本打不出水)的现象发生,而且综合利用,可以提高效率,自来水系统还可以为农村生活带来便捷,这是生活用水方面的考虑。

2、 修葺水渠,主要是农田明渠和乡村暗渠的建设,分别为了灌溉和排放生活污水所用,这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最为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必须是全民动员。明渠连接于村庄周边的几个机井或水库,也可酌情在比较偏远的耕地附近打一些小型的机井;暗渠主要是用来排放生活污水或是雨水的,所以它的尾端必须配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一定要注意和生活饮用水分开处理。

3、 改善人居环境,整修村庄街道,把原有的泥泞小路整体硬化,在村头可以建设一些小广场,或设计一些小型公园,在道路两边也要种植一些合适的绿色植物,使得这些设施能够为广大的村民感到身心愉悦,又使得村庄面貌更加的整洁美观。

4、 合理的住宅布局,可由专业人员设计一个村庄规划图,然后在分配宅基地的时候统一的规划,对已经形成的不合理布局的或是影响村庄整体规划的房屋进行拆迁。

5、 在农耕用地方面,要变原有的阡陌小道为田园大道,为的是将来的大型农用设备能够走进田间地头进行作业,而此项工程现在正在进行。

第二步应该建设一些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设施

1、 实现农田种植的区域化、专业化、合理化和产业化改革。所谓区域化,就是使得农用作物分区域种植,可以实现整体播种,整体收割,方便高效。所谓专业化,可以培养一些人种植某项作物,而这些人即为我们通常说的专业户,这些专业户有这专业的技能,可是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所谓合理化,就是依托某块田地的天时地利条件,选择性的种植这项作物,可以实现土地的利用效率。所谓产业化,就是在不同的作物种植区域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该种作物的加工厂,这对提升作物的经济价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对生产生活废水、废物的处理。对废水的处理可以建设一些简单的污水处理设施,因为村庄并不存在大型的污染企业,对这些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即可;所谓废物,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个问题,过去就把秸秆一把火烧掉,可这些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关条例明确规定 了禁止焚烧秸秆,不少农民也发现了焚烧秸秆使得周围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但是大量的秸秆涌向了地头和大小田间小路,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介于此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可以依靠一些现代化的大型农用收割机实现秸秆还田,应一方面还可以引进一些设备,把这些秸秆粉碎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3、 加大对农副产品的生产。过去农村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养殖业,

顶多也只是一家养两头猪、几只鸡、一头牛,这种模式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目标,也难以创造出很大的效益,所以就应该以集资或引资的方式建设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养殖场,形成对农副产品的集约化生产,并且可以配合前面提到的秸秆利用实现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步是一个长远的建设,也是生态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那就是以人为本。

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范畴,我们不仅可以将以人为本理解为在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宗旨去发展生产,还可以这样理解,做为生产建设的主题,我们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广大村民的思想建设的关注。

1、 人才的培养方面,注重引进人才和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在对新农村整体规划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这些东西的应用我们不可能依靠没有科学技术认识基础的村民,而必须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内涵,使他们感到在这里也一样能够创造出一番广阔的天地,也一样会大有作为。

2、 我们应加强对广大村民的的思想建设的关注,使他们彻底摆脱老生产模式和生产观念的藩篱,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旨在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和农业产业化的新农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家乡生态建设的全程规划,愿我的家乡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任务

市财政局、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内容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是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等工作措施。

〔关 键 词〕 财政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发展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突出。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如何充分运用财政的职能作用,推动我市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市财政局与市委政策研究室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县(特区、区)、乡镇、村、农户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三农”建设投入的组成。“十五”以来,中央、省和我市各级财政出台了若干政策,加大了我市农村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各级财政在我市农村的投入累计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4.6%。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投入累计近25亿元。包括“我市从2002年开始税费改革以来减免农业税6688.92万元;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累计投入2.8亿元;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户进行直补”以来累计投入1027万元;“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贫困地区教育投入14.1亿元,其中包括从2004年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累计投入;2005年以来农村“合作医疗”累计投入6064万元;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4亿元;农村“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工程累计投入10228万元;“沼气池”建设“十五”期间累计投入3700万元。2005年以来“茅草屋”改造工程累计投入4000万元。从分级投入的情况看,“十五”期间中央、省、市级投入9亿元、县级投入26亿元。从投入的建设项目结构上看,生产经营性投入1亿元、社会事业投入1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亿元。

2、“十五”期间政府投入的成果。“十五”以来随着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0.3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9.7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7.1%;粮食总产量从2001年的72.57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77.86万吨;农村人均占有粮从2001年的319公斤增长到2005年的3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313元增长到2005年的1863元,年均增收110元;基本解决2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十五”期间财政投入的效益分析。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的状况看,各级政府的投入总体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财政资金的投入调动了社会各方面投入的积极性,五年累计引导社会投入60亿元。虽然财政投入占农村全部投入的比例很大,达到了总投入的35%,但是没有财政的大量投入,难以撬动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而且在一些领域,农民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沼气池建设、改灶、改房、改厕、改圈、改路等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项目上大大超过了财政资金投入的比例,以沼气池建设和茅草屋改造项目为例,财政投入和农民投入比例分别为1:2和1:1.5,这个比例只是对少部分农户的直接投入,还不包括农民自行投入建设资金。

二是财政资金量力而行,做好四个“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农村重点项目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2001年至2005年间我市财政总收入累计达816423万元,各级财政投入我市农村35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的 42.87%;我市“十五”期间对农村公路投入1.02亿元,农网改造投入4亿元,水利工程投入1亿元,三笔投入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7.3%;“十五”期间

全市农村教育投入14.1亿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17.27%;“十五”期间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资金财政投入6253万元,占“十五”期间财政总收入0.77%。四项合计共计20.7453亿元,占财政对农村投入总额的59.27%。通过四个“倾斜”性投入,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农村面貌达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水、电、路村村通。“两基”攻坚顺利通过验收。农村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三是政府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带动城市各方面的投入,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增强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推动了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至2005年,全市政府融资17.46亿元,带动城市相关建设投入50亿元以上,农民外出务工据测算有30万人以上,其中在本市务工的农民工占总外出务工人数35%以上。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863元中有将近35%来至于外出打工收入。

四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统一纳入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改革的要求,早编细编预算。将财政支农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保证了支农资金的来源,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项目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的情况。财政支农专款专用核拨制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资金滞留,提高资金到位率和及时性。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反馈和考评制度。打破原有支农资金部门管理的状况,实行全市统一按项目统筹安排资金。

二、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使调研真实可靠,调研组以村为单位,选择了全市四个乡镇不同类型的1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基本情况如(表一)所示:以下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1、“吃饭财政”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39亿元,较2000年增长2.22倍,年均增长26.3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3亿元,较2000年末增长1.79倍,年均增长22.79%。地方财政支出27.6亿元。由于全市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尽管每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比例很大,但增长绝对值仍然比较小,特别是在支出当中“保工资、保运转”的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接近80%,直接用于建设的资金不多。我市农村面大,基础条件较差,欠帐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入。如表二所示:

表中基础设施部分包括水电路解决得比较好,水是绝大部分已经解决,但标准低,相当部分需要改造。电的问题解决得最好,但情况比较复杂,有农网电、城网电和企业电。大约有十分之一的农户没有进入农网;由于国家已经不直接拨款改造,由地电公司贷款改造,公司为了经济效益,沿用农村老线路直接实行同网同价了事,这部分要占四分之一;城郊有部分农户进入了城网,数量不大;最难办的是大企业供电的农户,有近万户,一方面对供电不正常有意见,另一方面认为历史上企业对他们亏欠太多,用企业的电理所当然,对进入农网积极性不高。路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所谓“村村通公路”是指到村活动室驻地,许多寨子还没有通路,已通路的一部分还存在晴通雨不通的状况,需要大量投入。公共设施,教育、卫生室、多功能活动室三块也还有许多欠账,主要是面积小和地点不对。最能反映农村面貌的是生活设施,这几年各级政府投入也不小,但由于面大基础差,最差的如茅草屋、杈杈房基本不见了,但村寨的脏乱差还是随处可见,这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欠账。

2、“一股独大”与多渠道投入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如表三所示:

根据上表分析推算,我市“十五”期间投入在农村资金约在100亿元左右,剔出工业项目资金,投入在“三农”建设中的资金约为60亿元左右。在这60亿元资金的构成中,财政资金约为29亿元,约占48%,自筹资金约为28亿元,约占47%,信贷及其社会捐助不足5%。如果剔出城乡工矿结合部条件较好村的第三产业资金投入,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将达到65%以上。调查说明尽管各种渠道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财政投入比例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这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甚大。

3、投入范围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矛盾。“十五”期间我市投入“三农”建设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如表四所示:

根据上表推算,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约为20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20%;公共设施建设约为3亿元左右,占全市农村投入的3%;生活设施建设约为1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投入的10%;经济项目建设约为67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农村建设的67%。值得说明的是经济建设项目中包括了42亿元的工业建设项目和20亿元的第三产业,农业项目投入只占5%。由此可见,在投入结构上,农业和公共设施投入明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生活设施虽有较大投入,但由于农村的生活条件基础就比较差,所以改善的面不大。

4、职能转变与提高效益的矛盾。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税,基层政府还没有把工作职能完全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缺乏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二是在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零敲碎打,洒胡椒面的情况,同时由于基层政府拿不起钱配套中央和省的资金又不愿意放弃上级补助,造成资金不落实或不到位的情况;三是村干部的报酬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选拔和工作积极性;四是乡镇数量过多,人员过多,财政负担过重。

以上一些分析数据由于不是部门统计项目,部分数据属于调查测算数据、部分数据属于部门项目累加数据。

三、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任务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更广泛,结构更科学,要求更高效。因此,财政在新农村面临任务就是创新工作方法,改善投入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后五年还更长一点时间,农村要有大的发展,最少要投入100个亿以上,“十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35亿元,虽然今后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应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创新财政投入办法,运用财政资金对投资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适当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有效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建立机制,改善投入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公共财政,不是空话,既是重大改革措施,又是社会公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容。一是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是政府的观念,财政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农村水电路、文教卫属纯公共产品,对纯公共设施的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生产生活所需的一些准公共设施,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三是安排一定比例的投入引导困难农户改善庭院生活条件。虽然这个内容不属于公共财政范围,但如果没有引导资金,农村面貌三五年内难以改变。

3、转变职能,提高效益。一是要明确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农村建设投入需求和财政资金供给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财政投入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新农村建设要求关键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财政投入的重点就应该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包括水电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事业;为农民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重点引入市场机制,财政可作一定比例的投入;财政对生产经营性项目直接投入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原则,这部分投入应该由农民、企业、个人通过融资来解决;对龙头企业、经营服务性的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扶持、激励资金加以引导和培育。二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三农”投入的财政资金从中央到乡村,经过四五级,涉及部门几十个,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项目分散,虽然历年对农村的投入不少,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原来市里提出的“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措施执行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三个:没有一个专门统筹各级各方资金的机构、没有选择好捆绑使用的项目、没有建立各记其功的机制。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捆绑使用可以参照“地企共建”的机制,先选择一些容易形成组合投入的项目,如农村“五改”形成一个组合,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效果。三是财政资金要实

行分类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实质上是一个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乡村发展程度编制发展规划,作为财政投入的依据,按照城郊、工矿、纯农、贫困几种类别实行差别投入。对城郊重点解决农业综合服务的问题,对工矿重点解决采空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对纯农和贫困乡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问题,特别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要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的力度。其次,县级是财政资金配套的基层单位,也是有能力实施项目的单位,在省管县政策体制呼之欲出的条件下,要加大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县级统筹机制。第三,要在农民培训,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融资,非农产业向农业产转移,工业资金、城市资金向农村农业转移方面要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疏通城乡双向互动通道,实现“跳出农业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业”的局面。

调研组成员:谢朝碧、赵略、曹正喜、王厚红、李书华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旅游地产策划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旅游地产策划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设计

一、旅游示范村的选择思路

二、旅游新农村模式结构

三、G+V+I+F的投资模式

四、示范带动与带状区域发展

一、 旅游示范村的选择思路

选择示范村,是旅游局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必需有的放矢,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选择示范村,应该从资源、交通、市场、旅游基础四个方面下手。

1、 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对于试点,我们建议选择对于本地休闲市场有吸引力的资源进行开发,并且,争取选择多种资源结合的村落,进行综合性开发,是试点选择的最佳条件。比如,有山水景区的古村落,有独特产出和田园风光的近郊村落,都是最好的示范村。

2、 市场基础与交通条件

一般来说,新农村作为区域性休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是比较容易启动市场,形成成长快速、效果明显、带动性强的结果。因此,交通便捷、离城市近,是休闲市场最佳的目标村。因此,示范村的选择,应该把交通条件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区域性休闲市场影响放在重要位置考虑。其中,餐饮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可以说,特色乡村餐饮,是中国乡村旅游的核心。

另外,国道、省道边交通节点上的村落,具有特别优势,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村。

3、 现状选择

不要在没有旅游经验的村落搞试点,也不要在经济落后的村搞试点。

有一定经济实力,至少在区域处于中上水平,才可以保证村集体、村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的能力,以及村民建房的能力。

有旅游经验,才能保证村民对旅游市场有基本的概念,有信心、有初步的认识基础。因此,应该选择村庄现状较好,有旅游经验的村落进行试点。

二、 旅游新农村模式结构

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旅游开发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都具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达到非常良好的效果。旅游与这20字方针的关系,就是旅游新农村的模式结构。旅游产业,以游客的旅游消费过程为核心,形成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形成了旅游新农村全新的模式。

新农村景观――吸引游客观光――观光收入;

绿色新鲜农产品――吸引游客餐饮――餐饮收入――农居转变为生产资料;

乡村田园环境――吸引游客住宿――住宿收入――农居转变为生产资料;

经济作物――吸引游客购买――购物收入――高附加值销售农产品;

因此,有游客消费,带动形成了景观农业、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改善农民住宿并形成农家接待能力,并由此形成文明的乡风、整洁的村容,民主的管理,达到由旅游而建设新农村的经典结构。

三、 G+V+I+F的投资模式

旅游新农村示范的投资,应该包括四部分,即政府G(government)、村集体V(village)、投资商I(investors)、农户F(farmers)。

政府应该对交通道路、上下水管网、水利灌溉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对村落规划、技术辅导予以支持,对市场起动、宣传推广、前期消费带动,给予直接的扶持。重庆、成都等地政府埋单消费农家乐,就是一种有效的启动支持。

在政府协助下,核心机构,是村委会,这是代表集体经济的决策机构。村集体经济对于整体发展的投资和决策,是系统科学发展旅游新农村的关键。应该选择集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村落进行旅游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较好的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中型的旅游项目,形成较大的吸引力结构。

投资商,是建设新农村的外来动力。应该尽量吸引外来投资人,投资几百至几千万元资金,建设独立的旅游项目,比如大棚餐厅、大型鱼塘、景区项目、野奢酒店、山水酒吧等等,成为带动旅游的重点。应该规划一批旅游项目,吸引多家机构投资,已达到区域吸引力的最大化。

农户,是旅游新农村的主体,是受益人,也是投资人。农户投资新民居建设、投资餐饮(农家乐),投资经济作物(花卉、果林等)、投资家庭旅馆等等,是打造新农村最为重要的内容。

四、 示范带动与带状区域发展

一个村的示范,可能带动一个区域。旅游局长们必需考虑示范村的带动模式。

我们建议,以带状结构为目标,进行新农村带动区域的规划,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沿路带状发展

一条近距离大城市间的通道,是最好的休闲带。一条景观大道,可以带活沿路一条休闲带。开放式休闲景观大道的规划与建设,对旅游新农村独具价值。沿路进行旅游新农村规划与推广,是非常有效的旅游发展战略。

2、 沿河带状发展

河流,是城市景观的血脉。滨河大道与沿河乡村带,是发展旅游的最佳区域,一种滨河休闲区域。水是灵气的聚集,有水就有开发价值。沿水带旅游新农村开发,包括以水为游线,沿水开路,沿水成景,都可以形成较快的发展。

3、 沿山带状发展

城市一般在坝内或谷地,总有山环水抱,这是中国风水。山前地带,往往形成一座城市的风景线,就象河流成为风景线一样。因此,很多城市,都有沿山发展休闲带的极佳条件。旅游新农村,在沿山发展中可以脱颖而出,形成带状区域发展。沿山旅游公路,可以很好的带动沿山乡村旅游。

4、 环城带状发展

大中城市的消费能力极强,形成了环城郊区的休闲旅游繁荣局面。旅游局长应该借助于已经形成的基础,规范城郊休闲、形成城乡一体化休闲旅游发展结构,形成环城带状发展的格局。环城带结构中,新农村与大中型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同时并行,城乡发展融合,是最具商业增值价值的发展结构。

总结:旅游局长应该善于选择旅游新农村示范村,运用G+V+I+F的模式,借政治东风,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并运用带状发展推广战略,形成新的旅游发展突破局面。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为研究背景,对农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并力争有所突破,以期推动新时期下农业院校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一、甘肃省农村人才培养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1 528个乡(镇)、17 825个村委会,农业人口达2 03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5%。但是,目前甘肃省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路子还不多,特别是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缺乏就业和创业的本领,这与农民群众想发展致富、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甘肃农业大学的支撑条件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西部,服务“三农”,形成了以农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多学科发展的办学格局。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草产业的开发和草原生态的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由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农、工、文、管等诸专业为一体,以专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为主体、地方委托培养和技术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条件都为甘肃农业大学开展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保障。

三、甘肃农业大学近年来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甘肃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从1996年起甘肃农业大学就同甘肃省靖远县、华亭县、平川区、会宁县、天祝县、安定区等六县区党校联合试办11期地方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经过多年的试点,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兰州、天水两地招生600余名,并陆续在全省其他地区推广。这是甘肃农业大学

在原有委托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份、院校的经验,在甘肃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的一条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通过对现有村组干部及立志务农的本村回乡青年的选拔,接受2-3年的成人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事业、立志农村发

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后备人才。

通过几年的试点,甘肃农业大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校县结合、就地办学、农闲学习、农忙实践” 的办学模式和以“种、养、加、管”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按培养对象学习特点不同分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和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三种模式进行。

(1)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两年,脱产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

办学点原则上设在甘肃农业大学,也可根据需要,将办学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2)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三年,函授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学员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自学的基础上,由甘肃农业大学每年面授辅导两次。辅导点原则上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3)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学员由地方政府委托培养,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即可入学,学制二年,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地方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学习方式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全部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

四、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实践证明,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已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了能人效应和带头效应,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受训干部利用所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养鸡村、养猪村、养牛村和年产6~7千万元的村镇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甘肃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发展目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提出与落实,就是着力于培养一大批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我们的目标是:使现任村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农村有志青年通过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成为有新思想、新观念、懂技术、会管理,充满活力的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领头人。使他们成为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致富,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在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将继续在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强非学历教育,增强成人继续教育功能。我们将本着边改革、边调整、边实践、再改革、再调整、再实践的逐步实施原则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及管理模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1.培养层次结构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甘肃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

和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层次,建立起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层次结构和办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

2.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产业结构,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将结合所处服务区域的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现有已开设专业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减少滞后专业,发展朝阳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3.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是造就专家学者,根据我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在考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即要保持专业教学的相对系统性,又要突出农村实用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还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体现出“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

调整和改革总体思路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在必须和够用的基础上适当加深,以利于为学生今后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设置在体现“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以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60%;其余20%的课程则是增设新兴学科、相邻学科的课程以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多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实习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出,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趋于综合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保证其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能创业、懂经营、善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4.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社会、经济服务与开发人的智力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成人知识更新与知识结构改善的终身教育,开发成人的创新潜能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我们要摆脱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有学制上的差别的观念,认识到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不少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岗位,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主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迫切要求提高学历以谋求事业发展,他们希望更新知识,充实技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实际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对人才培养、培训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功能进行选择,组成合理的成人教学方法结构。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成人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精选性与前后关联性,同时要突出前沿性知识、刚刚露头的新技术和国际接轨的有关知识等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模拟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中心由教转向学,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图像表达、学员参与演练和课程设计,为成人接受知识、机能提供科学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考核方式上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并重。从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需要的预期目标,达到为“三

农”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帮学.成人教育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M].宁夏大地出版社.2003.

[2]李水山.高等农业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黄尧.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姚远峰.试论成人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J].2000.3

上一篇:新年给老师的祝福语下一篇:项目人员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