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15

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6篇)

篇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类型,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业构成了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四大朝阳产业。竹子良好的多功能效益,也赋予了竹子在我国主要产竹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县是产竹大县,分析竹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涉及“三农”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 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 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 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我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竹子低产林改造、笋材两用毛竹林定向培育、竹林高效无公害丰产栽培、竹加工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县竹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县竹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以上,较全国竹业科技科贡献率(40%)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一大贡献就是转变了竹区农民竹业经营观念,从传统竹业经营转向了科学育竹中来,竹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普遍,素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 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为获取竹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县与全国其它产竹区一样,存在着大面积竹纯林经营、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农药和除草剂、频繁林地垦复、连年林地有机材料覆盖等措施,虽短期内显著提高了竹林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竹林地物理、[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 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 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 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 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

3 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 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 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机制创新和体制完善是区域竹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小面积竹林家庭经营方式已不利于现代竹业向规模化、效益化、科技化发展的趋势,有条件的竹区可尝试采取竹林土地流转或大户承包等方式。对竹加工业,在实行加工园区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利用招商引资或企业产品调整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以细化的分级、分类加工来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在政策层面上,应将科技创新重点放在企业上,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生。在财政资金扶持上可采取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竹业补助、乃至生态补偿等方式适当向弱势群体的竹农倾斜。

篇2: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2005年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 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 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2000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 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我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竹子低产林改造、笋材两用毛竹林定向培育、竹林高效无公害丰产栽培、竹加工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县竹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县竹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以上,较全国竹业科技科贡献率(40%)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一大贡献就是转变了竹区农民竹业经营观念,从传统竹业经营转向了科学育竹中来,竹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普遍,素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 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为获取竹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县与全国其它产竹区一样,存在着大面积竹纯林经营、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农药和除草剂、频繁林地垦复、连年林地有机材料覆盖等措施,虽短期内显著提高了竹林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竹林地物理、[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 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

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 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 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 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 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

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 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篇3: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各种专项资金的投入, 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村级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薄弱, 导致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 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新农村建设进度。为此, 我们通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调查, 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1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会计核算不规范, 没有严格遵守会计制度, 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1.1.1 大量资产不入账, 存在资产流失隐患。

如:部分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通过土地置换或用征地补偿费、工作经费抵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形成大量的土地资产, 这些土地资产未通过账面付款, 形成巨额账外资产;部分村用置换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与他人联合开发商住房, 建成后分得的房产未在账面反映, 变成账外资产;还有的村办企业被注销后, 其投资建造的许多房产及土地没有及时收回, 变成账外资产。

1.1.2 少数村为了年终考核需要, 虚增收入。

有的村为了年终考核时取得好成绩, 采取虚增收入做法, 一边增加收入, 一边全部挂“应收款”账户。

1.1.3 弄虚作假, 隐瞒招待费用开支。

目前农村村级财务支出中招待费用实际发生数额大、比例高, 许多村采取多种方式隐瞒招待费用开支。如用征地补偿款收入直接冲抵, 虚开沙石料发票套取现金, 虚构村民冒领征地补偿金等方式用于账外招待。

1.2 财务管理较薄弱, 违规违纪事项屡有发生, 影响了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1.2.1 入账原始凭证不规范, 漏洞较大。

调查发现村级财务中普遍存在使用“白头收据”代替正式发票, 特别在乡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使用大量“白头收据”, 而且连起码的工程结算单、工程协议等原始资料都没有, 这不仅使对方单位偷逃国家税收, 而且“白头”凭证真假难辨, 在财务上形成巨大漏洞。

1.2.2 多头开户普遍存在, 公款私存屡有发生。

集体存款多头开户, 甚至采用个人名义存款, 在土地被征用的村表现尤为突出, 而且往往大量公款私存发生的利息存放账外。

1.2.3 部分村存在违规收费情况。

调查发现有的村还在收取村庄建设调节费, 有的村至今还在向农民收取建房押金等, 损害了农民利益。

1.3 内部管理不完善, 缺乏必要内控制度, 影响了集体经济的“效益性”。

1.3.1 民主理财流于形式。

目前农村虽然在大力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活动, 但在具体财务问题上还是“一把手”说了算, 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村干部将村集体沿街店面房出租给自己家属未收房租;有的村书记由企业老板兼任, 经常向村里借款却未付利息等, 集体资产收益受到严重影响。

1.3.2 内部管理控制薄弱。

调查发现许多村在工程项目、房产出租、征地拆迁等方面未签订合同, 有的即使签订合同但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 为日后经济纠纷埋下隐患。

1.3.3 票据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收入票据数量控制不严;二是核销不及时;三是作废收据控制不严, 容易造成收入的流失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1.4 税法观念较淡薄, 不认真履行纳税义务, 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

调查发现农村村级财务收支中除了使用“白头收据”, 让对方单位偷逃国家税收外, 自身也存在漏缴税收情况:一是部分村通过各种方式将许多沿街营业用房及其他用房出租, 未按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及房产税;二是有些村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店面房及土地转让取得巨额差价收入, 未按税法规定纳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三是部分村干部各种奖金、补贴加起来已接近甚至超过公务员工资水平, 但未缴个人所得税, 税收流失严重。

2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村干部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村级干部财务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落后、认识有偏差, 财经法规意识淡薄, 政策观念不强, 办事随意性较大。少数村干部不能严于律己, 认为“接受村民监督”是小题大作, 存在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就是合理合法的片面认识。

2.2 村账乡管监督不力。

虽然普遍实行村账乡管办法, 但“统”而不“管”, 镇乡 (街道) 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人员对村级财务收支监管没有尽到责任。

2.3 审计监督流于形式。

目前农村村级财务审计由农经部门负责, 实际由镇乡 (街道) 财务人员具体实施。但由于审计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是同一批人, 没有独立的专门审计人员, 因此这种审计缺乏独立性, 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方法和必要的处理处罚手段, 因此大多审计也只是走过场, 即使部分单位审计查出问题, 处理力度也有限。

2.4 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目前,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建立, 但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集体资金使用审批、村干部补贴报酬、招待费用开支等没有统一规定, 不能较好地依靠完善的制度和有效机制来引导和规范。

3 改进和完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教育, 采取措施, 切实提高村级干部素质。

新农村建设, 关键在村干部, 因此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 加强对村干部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对现有在岗村级干部的教育, 如文化基础教育, 人生观、权力观教育, 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二是引进新生力量 (如大学生) 充实村干部队伍, 把他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识带到农村中去, 提高整个村干部队伍素质,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2 按章办事, 完善制度, 强化村级财务内部控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规范农村财务, 制度建设是保障。要正视村账镇 (乡) 管在操作、核算、监督、管理上出现的弊端, 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操作规范,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完善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费用开支和资金收支审批制度、统一村干部补贴报酬管理制度及招待费用开支规定等, 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

3.3 转变职能, 健全机构, 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

建议取消村账镇管制度, 把会计管理职能还给村民委员会。原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可以转变成审计人员, 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专门从事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对村级经济可以进行定期审计, 也可开展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把会计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分开, 有利于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3.4 加强领导, 坚持原则, 提供坚强有力政治保障。

篇4: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作用;对策

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整合资源、纳入体系、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和确保质量为基本工作思路与要求。截止2011年10月25日,全省简称的农家书屋有19567个,覆盖了74.43%的行政村,达标且挂牌的农家书屋有13425个,覆盖了51.07%的行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笔者就此展开以下分析。

一、浅谈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就浙江地区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书屋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建设的基础;二是培养了农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赌博陋习中解脱出来,更加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强化了农民的思想素质、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是有助于农民自身技能的提升,通过农家书屋内提供的各种科技书刊,及时的掌握各种新型的生产技能,掌握更多重要的信息,开动脑筋,激发农民科技创富的激情;四是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贯彻和传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民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总的来说,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促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几点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对浙江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的来说,遇到的问题较多,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保障不足、发展建设不均、建设进度控制不当、督查验收不到位等。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资金上予以保障

当前,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最为紧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保资金保障落实。因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全省各地区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大农村的公共投入,确保建设资金及时保障到位。由于我省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以欠发达地区为主和其它地区利用自身力量建设的总方针,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市县,则应紧密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而其它地区则应尽可能地将市、县、乡的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筹集的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应致力于农民群众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的主动积极性的调动,切实加强村级资金的利用,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并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资金管理,做好高效廉洁的使用资金,并对资金的动向进行全程动态监管。

2.着力实现均衡发展

未来应狠抓薄弱环节,找准扶持的重点所在,将建设中心转移到经济条件差和自然条件差的县市之中,对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地区,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挂牌工作,并采取与更高标准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而其它地区则应加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破解,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建设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3.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在2012年6月基本完成第一轮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上,在第二轮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应切实加快农家书屋的建设进度,各市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从县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实现全覆盖提前,并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对工程建设工期进行倒排,确保各项责任落实的基础上加大考核力度,采取硬性的指标和手段确保任务高效的完成,着力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实现全省100%的覆盖率。

4.切实加强对其的督查验收

一是及时组织验收,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并建立检查指导制,改进考核办法,加大督导力度,细化评价指标。二是着重检查任务是否如期完成、资金是否足额落实、面积是否达标、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出版物配送是否到位、制度是否落实等。三是明确责任主体,将农家书屋作为村级集体财产纳入统一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电子档案,进行实时动态追踪,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追究责任。五是加强对其开放和使用情况的督查考评,避免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现象发生。

5.切实抓好管理

在结合农家书屋建设的宗旨下,必须在确保所选的刊物符合农民的需要,并成立专业的机构加强对其的管理,每周的开放时间应不少于40个小时,并尽可能地做到全天候的开放,及时的填报农家书屋管理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家书屋在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来,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前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强化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丽洁.论农家书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5

[2]周冬梅.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3

篇5: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施展舞台,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保障。

一、农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丰富内涵,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体现;“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体现;“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其中有四个方面与农业机械化有着密切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又是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是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农机化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也可以节约种子、水、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还可以发挥农机化的吸纳功能,促进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农村发展起来的农机大户、农机化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不仅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经营农业机械的收入也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2、农业机械化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农民劳动强度的主要手段。农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突破人畜力难以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的要求。农业机械的文泛使用不仅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3、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量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它不仅在农业生产中替代大量农业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推动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业机械化要不断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土地有序流动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和农村种粮大户、农村合作社、农机服务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的拉动作用,加快农村劳动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进程,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4、农业机械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如秸秆综合利用、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使农村最根本和稀缺的两种自然资源——耕地和水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而且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变政府禁烧秸秆为农民主动利用秸秆资源,能有效控制农民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机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具有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渗透和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农机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的主导

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化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劳动力有能力、有条件向非农产业输出,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创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体制机制,构建发达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2、农机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农业机械的应用,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使用农业机械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畜作业,实现了人力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3、农机化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

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并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使农村有能力、有条件向社会输出劳动力,促进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撑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4、农机化是促成村容整洁的前提

广泛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可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如通过机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设,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化肥深施技术,可减少秸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水质、空气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机械化灌溉和排涝,可以实现旱涝保收;通过畜粪无害化机械处理,能有效改变畜粪污染,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总之,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应用,能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5、农机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农业机械本身就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成果,它可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征。

三、农机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主要是打造四大农机基础工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作用。

1、农机水平提升工程

提高农机化装备总量、提升农机化装备质量、改善农机化装备结构,实现农机化装备水平质和量的突破,是实现农机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工程。要切实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市场驱动、规范管理、协调发展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要在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金土地工程、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涉农项目中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特别要把机耕道、田间道路、提灌站、机库等农机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以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提高农机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2、农机化示范工程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特点,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通过现代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现有的农机资源整合起来,发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增强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农机装备综合实力,提高农机化示范基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内在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成为试验、引进、展示、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方式、引导农机化结构调整和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要围绕耕、种、收三大基本环节,以强化服务和推广普及先进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为手段,全力推进粮食生产作业全过程机械化。继续保持强劲的推广力度,增加耕作机械的拥有量,以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和服务大户为依托,稳步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与质量,降低生产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3、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农机服务体系,在发展思路上,要按照“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量力而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是农村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农机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典型培育、示范带动、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增加作业面积和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鼓励发展经营性的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按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扶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服务内容的农机化合作社,大力推广全程式、土地托管式、承包服务式、菜单式、自助式等服务模式。逐步拓展农机作业服务范围,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向畜牧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拓展,主动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综合开发以及其他机械化工程项目中去,拉长农机化服务链,提高农机化作业效益。开展畜牧养殖业种养、农产品加工产运销等“一条龙”作业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从改善教育基本设施入手,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依托“阳光培训”、“再就业培训”、劳务培训等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以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营运培训为手段,以培养一批作业能手、一批维修熟手、一批中介高手和培育一批新型农机化作业服务、农机维修服务、农机经营服务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目标,坚持农机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努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转化。

4、“平安农机”建设工程

以“平安农机”建设为主线,从宣传教育入手,以专项治理为手段,以增强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机化安全监管水平,依法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切身实现农机化生产高效、经济、低碳、环保、安全和谐发展。

四、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政策是关键。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全面配合实施好各类农业项目,调动农户和社会各界投资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加速农机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此,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法规、规章,切实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依法促进、依法监管,努力构建促进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多渠道争取投入,扩大农机购机补贴规模,将农机购机补贴资金集中向大中型农业机械、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倾斜,向农机大户、农机化服务组织、农机化企业集团倾斜,促成农业机械化有序高效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农机化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农机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最低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农产品通过深加工而带来的更多收益。

2、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机化水平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抓好关键环节和技术的农机推广应用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工作,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些技术瓶颈,开展关键技术与机械设备的研制,为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和适用机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加强对水稻栽植机械、油菜收割机械的示范推广,加强与设施农业相配套的农机化技术研究,促进畜禽养殖机械化、畜粪处理机械化、畜禽舍降温设施化,积极发展池塘及河道清淤、节水灌溉、机械化植保、生物防治等农村环保农业机械发展。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推广应用新农机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3、推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以2013年中央1号文件“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国两会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等政策为动力,切实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当前要积极做好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步伐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切实提高其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同时,农机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搞好信息引导服务,支持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利用其自身装备和技术优势,以提供农机作业及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纽带,采取基地和周围农户建立松散或紧密的联系,大力培育农机化龙头服务企业,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4、实施科教兴国方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农机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农民的增收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和农机大户的服务能力和直面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的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村建设复合人才。

5、提升农机和农艺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

按照党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动农业文明生产、农村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和谐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加快完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提高机械适应性,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不断适应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大需求,推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发展现代化农业。

6、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农机化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把熟悉党的“三农”政策和国情农情作为必修课,把善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当作基本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稳定农机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完善农机基层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逐步健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化经营服务体系。

7、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6: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莱州市财政局

盛京斌

杜镇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基层财政部门,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财政支农新方式,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努力推进地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是增加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基层财政可用财力相对不足,单纯的“蜻蜓点水”式投入,远远不能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坚持既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又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投入责任,才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示范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新农村建设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及农民的生活习俗,围绕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做文章,如农村环境的亮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清洁、小病不出村、有娱乐活动场所等,不片面追求“洋气”,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就是既要全面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承受能力和具体要求,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受益最大的事干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包办”新农村建设,而是应把主要财力和职能放在“领路”、“铺路”上,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为群众办一些实事,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的变化,尝到新农村建设的甜头。莱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进整修街道、植树造林、清理卫生和推广新能源“四件事”,二年内确保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60%以上的村庄主要街道实现硬化,“四旁”、“四荒”植树1.5万亩,9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面推广太阳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三是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从各种统计数据看,目前大部分基层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严格管理、提高效益 与增加投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才能切实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各种“借机揩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特别是防止现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设,没过几年就要拆除的事情发生。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建设新农村,不是弱化城市发展,而应统筹规划,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我们认为,我国要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人口,全部进入大中城市是不现实的,根据农民进城的难易程度及资源利用效率,县级市、中心镇是农民居住、就业的最佳转移地。近几年来,莱州市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思路,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十五”期间,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0.5万人增加到21万人。我们今后的初步规划是建成32公里的新外环路,竣工30万平方米商品楼,完工云峰水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拉开承载50万城区人口的中等滨海园林旅游城市发展框架,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探索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新机制

资金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公共财政职责所在,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政策、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分展现党中央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而且有利于通过财政增加投入的明显信号和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 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一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做大经济财政蛋糕的基础上,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后,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三是通过做大做强当地工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目标。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服务业和反哺农业的基础。莱州市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扶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发展:构筑“两带五区”经济发展格局,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机遇,规划建设一条50公里长的交通干线产业带和一条108公里长的沿海产业带,沿两条产业带膨胀壮大三山岛临港产业、开发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城区服务业、南部建材产业、土山盐化工业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两带五区”面积8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6%。目前,“两带五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壮大支柱产业,重点膨胀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四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培植骨干企业,根据纳税额、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注册资本等指标,每年从7000多户企业中筛选50户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2家;发展品牌经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吸收、转化能力,莱州市被确定为“全国民营科技密集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响“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两大产业品牌,鼓励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之路。目前,已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个,名牌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生活宽裕是生产发展的具体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就没有资金来源,“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没有物质基础。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全国而言,县级就是农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5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546元;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由2001年的86位前移到2004年的第67位。今后,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做大农村经济财政“蛋糕”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政策。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继续稳定和强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已出台的“三补贴”政策。针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推行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新思路,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在直接受益的范围内,继续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二是按照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住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这个关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效益。目前,莱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多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订单作物面积达到33万亩,3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在大力发展优质订单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种苗、畜牧、水产三大产业。及时调整优化畜牧生产布局,三年内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基地100多个,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万吨;大力发展沿海养殖业,全市优质、高效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5万亩,工厂化养鱼大棚发展到1000多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6万亩。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 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积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通过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支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今后,莱州市将以上市公司登海种业为龙头,打造“中国(莱州)种谷”,打响“中国种苗第一市”品牌,三年内实现全市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种苗企业达到20余家,在全国累计推广玉米种植面积1亿亩。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农民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从莱州市情况看,受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影响,当地农民年收入达到**元,五年内平均增长**%。虽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继续扩大。下一步,要继续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把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块状经济、做优品牌产品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形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各种变相收费行为,切实防止乱涨价、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切实让农民负担减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尽快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是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年,虽然政府用于农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但用在农村的投入还很不够,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够加速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在当前财政资金供给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莱州市将积极筹措财政支农资金3.2亿元(其中农村教育2.2亿元,社会保障2500万元,卫生事业1300万元,经济发展2600万元,人居条件改善1400万元,惠农政策1200万元,村级转移支付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励300万元),进一步完善路网、水网、电网、林网、通讯网、科教网、卫生医疗网、社会保障网建设等“八大网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积极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当前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事业也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但这并不是一时一事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建立 更加规范和有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大力支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要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要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乡村政府债务。

五、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监管,不仅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也是衡量农业财政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确保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整合支农资金,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农业资金投向、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资金合力和整体效益。多莱州当地情况看,目前整合支农资金已经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和各地的试点经验,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统一和深化。我们将积极做好各项推动和协调工作,以农业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

二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 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前的老套路、老办法,只有从改革创新中找出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效能作用。作为县级市财政部门,我们将通过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中介评审制等,并建立项目库制度来完备基础管理;通过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实现资金分配的科学化;通过强化资金运行监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县级报帐等管理措施,来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探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和奖优罚劣制度,对在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做得较好的单位和项目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扶持。

三是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今后,我们将把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检查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以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等各种方式,并自觉接受审计等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厉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多地、更直接地送给农民。

上一篇: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个人业务总结下一篇:铁腕治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