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女排三次奥运会夺冠期间报道之比较

2022-09-11

一、绪论

在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蓝图中, 三大球项目因其比赛精彩度高、参与程度广、受众人口多而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球的竞赛成绩也是体现一个国家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我国三大球项目中唯一一支夺取过奥运冠军的队伍, 中国女排一直备受国人关注, 是各大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 中国女排划时代性的夺取“五连冠”, 是我国竞技体育崛起的重要标志, “女排精神”则成为国人心中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代名词。2004年, 几经蛰伏的中国女排时隔20年在雅典再度登顶。2016年里约奥运会, 完成新老更替的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强势逆转, 重登世界排坛之巅, 再度掀起万人空巷的热潮。《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是权威性最高、影响最力大的综合性报纸, 其对中国女排的报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能反映出权威媒体引导的舆论导向。

二、中国女排三次奥运夺冠报道比较

(一) 相同特点

1. 报道级别高, 报道篇幅大

《人民日报》头版的议题选择、报道角度、倾向性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纵观《人民日报》在这三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夺冠次日的报道, 其均在头版刊登大幅照片, 极其醒目。1984年8月9日的头版报道中, 更是直接引用时任国家主席胡耀邦的话语作为题目, 篇名为《胡耀邦连声说:“好!好!”》, 可见报道级别之高。除头版外, 1984年8月9日在第3版共9篇奥运相关报道中, 除一则图片报道和奖牌榜外的7篇文章均围绕中国女排, 可以说全部报道了中国女排夺冠的事件, 2004年8月20日第10版和第11版有5篇, 2016年8月22日第14版和15版全部为中国女排相关报道, 共8篇, 可见报道篇幅之大。

2.“女排精神”是报道的核心

与普通对比赛的报道不同, 提及中国女排, 人们更多会想到“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女排“五连冠”留给国人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在三届奥运会中所有关于中国女排的报道中几乎全部提及女排精神, 与其相关的词汇多是“勇于拼搏”“永不放弃”“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奋战”等等。“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通过努力拼搏而形成的一种向上的精神力, 它所蕴涵的意义早已超越体育范畴,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也成为了《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女排时的核心思想。

(二) 报道呈现的变化特点

1.报道功能由政治宣传到弘扬体育人文精神转变

从1984年至2016年, 随着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我国的体育制度也不断演进与完善, 三十余年间, 媒体对竞技体育的报道已由最初的重政治化的“宣传模式”向去政治化的“多元报道”转变。

在1984年8月9日的一篇《胜利属于勇敢的进击者—祝贺中国女排荣获奥运会金牌》中这样写道“学习女排, 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用这种精神, 来进行我们的四化建设;用这种精神, 来搞好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不难看出, 这时的报道有极强的政治性, 将“女排精神”上升为党和政府指导和鼓舞群众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和宣扬爱国主义的工具。而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体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体育报道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国女排时的议题选择逐渐丰富, 对比赛技战术分析和人物报道更加重视, 例如2004年8月28日的一篇《陈忠和解析中古之战》, 26日《三项要素谁占优》等都是从客观角度对技战术进行分析, 相比以往将中国女排作为政治建构的手段而更加多元化。随着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夺冠, “女排精神”不但能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也成为了勾起回忆的, 思考当下的“心灵鸡汤”, 2016年8月22日《壮哉!女排精神》中“35年前的冬日, 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 敲响了“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的战鼓, 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类似的报道在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体育所带来的“人文关怀”。

2. 运动员形象由完美英雄到真实英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 国家权力渗透到社会各处, 体育自然成为了建构意识形态的工具, 因此, “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成为了建构国家认同, 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例如“争气的中国姑娘, 英雄的中国姑娘, 长江黄河为你们欢笑, 十亿神州为你们骄傲!”报道中的女排姑娘们被塑造成“高大上”的完美民族英雄。2004年雅典夺冠, 关于女排新闻报道的政治功能淡化, 媒体的报道逐渐回归新闻本位, 女排运动员的形象虽然仍是鼓励人们学习的精神领袖, 但已经没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塑造的形象也没有脱离运动员的范畴, 形象更加真实。2016年里约奥运, 时代发展进入更加迅猛的时期, 社会矛盾更加凸显, “女排精神”再一次成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宣传载体, 但这时的女排精神已经不仅仅是通过对运动员英雄形象的塑造进行建构, 而是从事件出发, 例如2016年8月22日《回首艰难执教路郎平:唯有中国女排不可辜负》就是细数郎指导执教中国女排以来的奋斗历程, 在平实的词汇中将中国女排从国家、民族、包围中逐渐抽离出来, 复原为一个真实的普通运动队, 这也是对女排媒介形象认识的一种提升。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在1984、2004、2016三届奥运会中对中国女排夺冠的报道进行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 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分析其异同点和呈现出的变化。

关键词:中国女排,奥运会,女排精神,人民日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化妆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应用研究下一篇: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