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

2024-04-08

《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共5篇)

篇1:《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

求新求变,彰显担当与力量

——《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本报记者 孟庆新 兰玲玲

“这一年,蛮拼的!”回望2015年,兵团日报社全体人员万分感慨。一个“拼”字,道出了《兵团日报》“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的探索轨迹与发展业绩。

这一年,兵团日报社党委、编委会集智聚力,致力于打造一流省级党报,宣传报道工作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的充分肯定;兵团主要领导多次予以鼓劲勉励,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对报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令报社全体人员欢欣鼓舞。

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日报》始终肩负重任,承载期望,改革发展的脚步铿锵向前。奏响图新图强主旋律的2015年,无疑是《兵团日报》求新求变、彰显担当与力量的不平凡的一年。

坚持党报姓党,突出党性立报

兵团,这个有着特殊体制机制、维护新疆稳定的中坚力量,每一个步伐都铿锵有力,每一道年轮都需铭记。兵团需要宣传、需要开放,需要被世界了解、接纳、融入。

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日报》当有大作为。集成战略智慧,集聚传播力量,2015年,兵团日报社党委高站位提出奋斗目标,明确前行路径:以“立足兵团,面向全疆,适应维稳戍边新常态,围绕兵团党委中心工作,服务新疆长治久安总目标”为核心,以“打造全国一流省级党报”为目标,坚持“党性立报、新闻强报、服务活报、开门办报、探索兴报”的办报方针不动摇,全面提升《兵团日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突出党性立报,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思想,顺应媒体发展趋势,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次次谋划、创新、突破,《兵团日报》在天山南北响亮发声。

2015年7月,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新常态下,发展的战略驱动力是什么?“科技创新”新引擎该如何发力?

刊发全会动态,及时引导解读,无疑会对贯彻全会精神、鼓舞干劲、凝聚人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兵团日报社党委、编委会深刻认识到,在这一关键节点上,《兵团日报》必须及时而有效地引导舆论。

组织策划,快速跟进,《兵团日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战役全面打响。

《“发展”一词出现90余次意味着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纲领》《兵团各级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重要版面、突出位置,刊发会议新闻报道、中央媒体重要评论,开设“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栏目,组织撰写系列评论、系列言论文章,刊发系列深度报道、权威访谈,刊登以“四个全面”为内容的4个图片专版,刊登3个理论专版,刊登多个图解全会精神内容的公益广告,全方位、深层次、大规模的宣传报道,迅速将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讲政治、讲纪律、讲大局,2015年,《兵团日报》及时、准确、生动地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重要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宣传报道任务,体现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遵循与大家风范。

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兵团日报社不断改革创新,加大力度做好自治区大事要事宣传报道。2015年10月,自治区拉开庆祝成立60周年活动大幕,兵团日报社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平媒、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等全方位、全景式、全覆盖、立体化的全媒体宣传报道格局,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兵团作为自治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进一步凸显,获誉“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坚持以兵团党委的重点为重点,以兵团党委的方向为方向。2015年,《兵团日报》高奏主旋律,全力以赴做好维稳戍边、兵地融合、民族团结、南疆建设、法治兵团、党的建设、创业创新、精准扶贫、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对口援疆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报纸出新出彩,在天山南北响亮发声。这些工作得到兵团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兵团日报》有很多创新,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旁白:党报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报的立身之本;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只有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及时、准确、鲜活、生动地宣传中央、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重要工作目标上,以兵团党委的大局为大局,以兵团党委的重点为重点,以兵团党委的主线为主线,才能确保在新闻宣传中做到不跑偏、不走调、不变形,才能使《兵团日报》成为兵团党委的喉舌,才能凸显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为兵团当好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高举旗帜,让报纸的“眼睛”更有神采

当今报业,内容为王。一份报纸,看点在何处,精粹在哪里,如何释疑启智,强化引导与教育功能,言论评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015年11月4日,兵团主要领导在三师托云牧场、红旗农场调研时指出,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繁重,怎样加强顶层设计、综合施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兵团日报》迅速在一版重要位置推出《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等3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评论。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系列评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三师五十三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刚说。

陈刚介绍,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和自己一样,看《兵团日报》,必看言论,尤其是评论员文章,“兵团党委的大事要事,怎样干如何做,都在里面了。”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眼睛”,《兵团日报》评论,阐释的是兵团党委的思想观点,是社会问题的风向标。提升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必须在评论言论理论文章上下工夫。

兵团党委今日有“呼”,报纸一版重要位置次日必有“应”。2015年11月10日,兵团党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奋力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评论立即跟上;2015年11月12日,兵团党委授予二师华山中学“兵地共建共融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评论员文章《不断开拓兵地融合新境界》成为一版亮点„„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安排和重大决策部署,兵团日报社都组织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或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尤良英事迹宣传中,《兵团日报》隆重推出“兵仲文”撰写的《执手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花——尤良英事迹面面观》长篇评论员文章,进一步论事说理,引发强烈反响,得到深度认同。

做到“及时评”“到位评”,重要言论紧跟兵团党委中心工作,《兵团日报》注重以系列评论形式,全面深入阐释兵团党委的重要思想,在“兵的意识”“兵的能力”“兵的优势”“兵地融合”“三严三实”“一带一路”“去极端化”等主题宣传方面,都组织了系列评论。其中“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宣传配发评论35 篇,以其开宗明义的铺陈、高屋建瓴的见地吸引了大量读者。

不断创新,《兵团日报》言论评论宣传亮点频闪。言论版“丝路·新语”每周两至三期,叫人看得过瘾;特色栏目“兵点快评”将新鲜“食材”迅速加工后再新鲜“出炉”,备受读者喜爱。专为基层读者开设的言论栏目“兵情微议”,接地气,越做越出彩。言论评论文章已成为《兵团日报》的一大亮点特色。

悦读有言论评论,深读有理论文章。《兵团日报》理论版由“理论与实践”改为“兵团论坛”,将两周一版改为一周一版。

报纸广开言路,紧密结合兵团实际,与新疆社会科学院、兵团党委党校、石河子大学、兵团经济研究所、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兵团党委宣传部合作,致力提升理论研讨高度。其中《做好向南战略共举的谋篇布局》《兵团发展“文化+”路径探析》等一系列理论文章,极大地提升了报纸的舆论引导力与传播力。

“《兵团日报》理论文章有个最大的特点优点,就是能够针对兵团实际,保持理论上的深入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兵团党委党校教授周黎明说,“阅读这些理论文章,感到丝丝入扣、步步登高,融会贯通,如饮甘霖!”

旁白: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既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和理念的引领者。面对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党报的价值和作用愈发凸显,党报评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愈发光荣而艰巨。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做大做强党报评论,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深入人心,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职责所在。《兵团日报》在与时俱进中更新评论思维,形成了“兵仲文”署名评论、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时评、快评、微评和理论文章等八位一体的、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党报评论格局,成为报纸宣传的最大亮点之一。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中改进,兵地融合元素引人注目

2015年,不少读者发现,从《兵团日报》中能够更多了解到自治区的大事要事,兵地融合元素引人注目。

在大局下思考工作、改进工作,做好自治区党委重要工作、重要决策、重要部署,党委主要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兵团日报》迈出媒体兵地融合新步伐。2015年,根据兵团领导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纪律、统一自治区重大新闻报道的要求,报社编委会专门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党委重要工作党政主要领导活动宣传报道的实施意见》,体现出强烈的全局意识、主动意识。

从每周一期的“地方新闻”,到每天一期的“大美新疆”,再到“辉煌60年”“记者眼中的60年”等多个栏目,《兵团日报》兵地融合宣传力度超常规加强,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好评。

共同发声、响亮发声,自治区党委及张春贤书记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稿件,均在《兵团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不少稿件还配发评论及图片。《兵团日报》与自治区主要媒体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出强大的舆论宣传整体效应。

不仅在宣传形式上推进兵地融合,《兵团日报》在内容上也极力宣传兵地融合的做法、经验与启示,为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注入动力。

2015年7月,兵团主要领导在二师、十三师调研时强调,兵团各级要深化兵地融合共建。随后,《青青草原,我们共同的家乡》《跳出一隅看全局》等反映兵地融合的深度文章相继刊出,广受好评。

极端化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兵团日报》对地方在“去极端化”工作、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兵团实际,在一版显要位置以“鲍平文章”的形式进行阐释。

《“五无村”创建经验值得基层连队学习》《让群众成为“去极端化”斗争的主角》《让法治阳光照亮心灵》《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鲍平文章”,深得兵团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南疆师团基层干部的喜爱,成为他们攻坚克难、做好工作的重要借鉴与遵循。

大手笔、大策划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宣传报道,成为《兵团日报》的一大亮点。2015年12月14日,报纸以“兵地融合维护社会稳定兵地一体促进长治久安”为主题推出大通版,《维稳责任共担》《向南战略共举》《产业发展共赢》《城镇建设共推》《社会服务共享》《文化交流共融》《生态文明共建》《民族团结共创》《干部人才共用》等9 篇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同时推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015年12月28日,兵团党委举行兵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提出要在“九共”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兵团日报》发挥优势,迅速启动兵地融合理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跟得紧、贴得近,有办法、有声势,在兵地融合进程中,《兵团日报》一次次迈出有力脚步,唱响主流声音。

旁白:融合是大事,是大局,是大势。2015年,《兵团日报》积极摸索加大对地方新闻宣传的方法模式,积极探寻新闻宣传融合之路,实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突破,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好评。与此同时,将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作为贯穿报纸全年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主线之一,创新和拓展兵地联动一体发展的宣传报道,彰显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体现大策划、大气势、大效果,增强执行力、协作力、凝聚力,一次次打响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战役

2015年9月30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如火如荼。这一天,《兵团日报》在六七版大篇幅、浓墨重彩推出《肩扛使命情满天山——兵团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重大主题报道,《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项稳疆兴疆的长远之举》《一曲山水相依的动人长歌》《一部生机勃勃的绿色史诗》四部分文章,谱出雄浑磅礴的“军垦之歌”。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前夕,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亲临报社指导工作,要求做好兵团的宣传报道。报社党委、编委会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安排,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

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一丝不苟地做好安排、策划、采写、编排等工作,报社全体人员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尤其是夜班工作人员,当签字交样时,已是次日清晨6时了。行动迅速,版面大气,内容厚重,《兵团日报》在大庆活动胜利打响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战役,唱响了宣传兵团的主旋律,中央代表团成员对《兵团日报》表现出浓厚的阅读兴趣。

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报道的组织、采写、刊发是否准确有力,直接体现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强弱。

2015年,自治区、兵团大事多,要事多,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多。《兵团日报》圆满完成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兵团党委六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兵团党委南疆工作会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戍边第一责任、兵地融合共建、法治兵团建设、反腐倡廉、兵团绿色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城镇化提升年、尤良英重大典型人物宣传、“访惠聚”活动、“一带一路”、援疆工作等40余个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任务,体现了极强的执行力与宣传力。

打造精品稿件、精品版面,新闻宣传体现大策划、大气势、大效果,2015年,《兵团日报》撰写精编特刊40余个、通版8个。其中通版特刊《举旗铸魂,汇聚维稳戍边磅礴力量——兵团打造全国一流民兵队伍》、“五彩兵团”系列图片特刊等,内容厚重、形式新颖、气势大、视觉冲击力强,赢得有关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赞誉。用战役来形容做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急难险重,一点儿也不为过。一年来,中央、自治区、兵团大事要事多,关键节点一个接一个。上至报社党委、编委会,下至分管领导、部门主任、编辑、记者、排版人员等,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共为一张报、一个版、一篇文拧成一股绳工作,体现出强烈的执行力、协作力、凝聚力。

站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高度鼎力相助,火热的援疆工作在兵团各地展开。《兵团日报》将援疆工作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常年派出记者赶赴天山南北,采写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新闻稿件。2015 年8 月6 日,《兵团日报》六七版用一个通版的篇幅,以《情系新疆,爱洒兵团》为题,集中报道兵团医院援疆专家的感人事迹,在兵团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对此,兵团主要领导对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组织部部长宋浩随后作出批示,要求新闻媒体再接再厉,做好援疆工作宣传报道。

旁白:党报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实效上,体现在对主流舆论的引领上。因此,下大工夫唱好主题宣传报道这一党报工作的重头戏,是党报提升引导力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只要锐意创新、主动出击、勇于担当,就能以大气魄、大视野为时代献厚礼,为兵团立雄文。求深、求新、求活、求精,探索具有《兵团日报》独特风格的深度报道模式,舆论引导力进一步增强

图新图强,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长项和优势,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

兵团日报社党委、编委会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将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突围的重要突破口加以推进。按照“问题导向、理性思维、生动可读、富有个性”的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具有《兵团日报》独特风格的深度报道模式。

近年,兵团棉花产业链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对此,记者多次深入重点植棉师团采访,围绕棉花种植、机采、棉纺企业、促就业等,采写了《机遇与挑战中的兵团棉产业》《面对困局抑或是涅槃重生》等5篇系列深度报道,深入探究兵团棉花种植、采收、加工、纺织、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与出路,对于引导兵团棉花产业走出困境、做强优势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引起兵团上下广泛关注。

对兵团党委的中心工作、重要活动及时跟进报道、深入解析解读,也是《兵团日报》提升宣传力的一大路径。

2015年6月1日、2日,兵团主要领导在十二师调研时强调,重视发挥产业对经济的支撑推动作用。《兵团日报》迅速组织稿件对专业市场建设和推进现代化服务业进行宏观分析。2015年7月,兵团领导对二师华山中学与若羌县联合办学作出指示,当天,《兵团日报》记者便赶赴二师与若羌县深入采访,采写出《春风桃李满昆仑》一文,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2015年4月,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就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行集体学习,《兵团日报》迅速跟进,先后组织3次集中宣传,就“‘一带一路’新常态下兵团当有作为”组织理论文章,随后组织理论专版进行深入讨论,紧接着由记者部、理论部、评论部联手,推出通版理论文章。多频次宣传,有言论、有深度报道、有图片、有相关领导与专家专访,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此外,《兵团日报》还围绕兵团主要领导在七师、八师调研时提出的打造引领全国的兵团节水产业,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批示的一师做好群团组织工作的经验、依托城市平台做大做强八师石河子市服务业、壮大连队实力的探索等进行了深度报道。

一年来,《兵团日报》对兵地融合发展、兵团向南发展、经济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法治兵团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等专题做了大量深度报道,数量、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其中《经济减速换挡,冷静看待、沉着应对》《对接城镇圈,商贸流通业的融入点在哪里》

等深度解析、政策解读等,广受读者好评,可读性传播力骤然提升。“求深、求新、求活、求精,《兵团日报》新闻报道呈现深层次、多角度、全视野特点,悦读深读性大大加强,很多文章被师报转载。为《兵团日报》赞一个!”三师读者叶余志说。

旁白:有深度才有力度,有力度才有优势。深度报道是权威媒体的优势和大报风格的体现,是唱响主旋律的重要手段。做强深度报道,是党报创新的重点,也是突破的难点。在信息传播愈加快捷的今天,党报只有扬长避短,想方设法把新闻做足、做深、做透、做强,才能真正提高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不止,打造有兵团味道的省级党报;探索不止,形式、内容、规模创兵团典型人物宣传之最

版式亮起来、活起来,抓人眼球的大图片走入报纸,各种大标题扑入眼帘,图示、图表、漫画活跃着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大增强。

“焕然一新,大报范儿!”读者这样评论改版中的《兵团日报》。

创新才能出彩。对于已创刊60余年的《兵团日报》来说,长期累积的办报模式已形成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打破桎梏。

“党报姓党,兵报叫兵。要突出兵团元素,打造有兵团味道的省级党报!”对此,兵团日报社党委、编委会达成高度共识。主流新闻新鲜、及时、权威,深度报道视角更深广、可读性更强,理论评论紧跟时势、呐喊发力„„清新扑面、特色鲜明、耐看耐读,2015年,《兵团日报》改版工作持续推进,成效显著。

创新版面的同时,《兵团日报》新设“字说兵团”“兵团符号”“五彩兵团”“兵团人”“兵团记忆”“兵团论坛”“兵点快评”“兵情微议”等栏目,报纸“兵”的元素凸显,内容更加富有兵团特色。

作为极受读者喜爱的“字说兵团”栏目,已成为《兵团日报》特色精品栏目。栏目从浩瀚字海中选取上百个与兵团紧密相关的文字,以点拓面,发掘屯垦历史、展示现实生活、展现兵团文化,目前已重磅推出90 余篇精彩文章。栏目大气精巧,文字灵活优美,寓意深远,富有韵味。

加强兵团文化传播,《兵团日报》首次参加兵团绿洲产业博览会,在兵团文化产业中独树一帜,起到了排头兵的引领作用。“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文化镜像”等以兵团文化为主题的专刊专栏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文化+”目前成为兵团文化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

兵团精神是兵团得以不断前行的强大驱动力,《兵团日报》开设“致敬!老兵”“实录兵团”“回望流金岁月”“老兵的来信”等多个栏目,弘扬兵团精神,传播兵团文化,有效引领兵团干部职工群众进一步提升兵的意识、增强兵的能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突出基层一线,搭建职工发声平台,《兵团日报》在长期开设“讲述精彩故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的同时,每周推出一期“职工心声”版,每期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内设“绿洲走笔”“有话就说”“画中有话”等栏目,搭建起兵团党委和基层一线联系沟通的重要桥梁。

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典型人物宣传中,2015年,《兵团日报》做足创新文章,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典型人物报道一直是《兵团日报》的优势。2015年,在充分报道来自兵团事业建设一线、维稳戍边前沿等方面先进人物的同时,《兵团日报》率先报道了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的典范尤良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随后,《兵团日报》协调中央、自治区、兵团数十家主流媒体,组成阵容强大的联合采访团,以强大声势宣传尤良英同志先进事迹,成功打造了兵团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的新形象、新名片。

2015年国庆节前夕,尤良英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时,兵团、自治区先后授予尤良英“民族团结模范进步个人”荣誉称号,尤良英先进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巩固扩大宣传成效,进一步探寻兵地融合路径,2015年10月17日,由兵团、光明日报社主办,兵团日报社承办的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60余名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兵地干部职工展开研讨。会后,结集出版了《推进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将尤良英事迹宣传引向深入。

创新,使尤良英成为兵团近年来报道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先进人物典型,无论形式、内容、规模均开创了兵团典型人物宣传之最。

旁白:创新是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改变,只要创新就能改变。2015年,《兵团日报》在创新中一路高歌猛进,报纸风格与内容彰显出浓浓的“兵”的气息,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广受业内和读者的赞誉。

报网融合,形成全媒体报道格局,牢牢占据舆论阵地制高点

2015年8月12日,“兵团发布”客户端在万众瞩目中精彩上线。作为兵团主流媒体矩阵的重要门户,兵团网再次与新华社战略合作,抢占舆论制高点,发出打造互联网时代疆内新媒体旗舰的最强音。

全媒体时代下,提升宣传力,必须走好“互联网+”之路。加快多层面融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始终发挥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兵团日报社应时而动、应势而动。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自主掌控终端平台,是兵团遵循新形势下新闻传播规律,在持续创新中抢占舆论阵地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正如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永辉在上线仪式上所说,《兵团日报》媒体融合正向纵深推进。

至此,兵团已形成以《兵团日报》为主体,所属子报《生活晚报》为补充,以兵团网、兵团手机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手机客户端APP等新媒体为亮点的全媒体报道格局。

2015年9月15日,由新华社新疆分社与兵团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推动媒体融合——兵团网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召开,来自自治区和兵团各媒体、大学新闻院系及部分师团代表畅所欲言,将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推向深入。

多个平台之间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有效互动,兵团日报社报网融合形成矩阵式媒体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兵团新媒体通讯员人数超过1.3万名,开设各类专栏专题37个,录制访谈节目100余期,手机报推出特刊40余期,微信公众号粉丝1.5万人,微博粉丝7万人,拥有手机报订阅用户30余万人,兵团网成为彊内最具影响力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年浏览量突破1800万人次。通过新华社新疆频道、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推送,拓宽兵团新闻宣传覆盖面;在“求是网”“光明网”开设“兵团频道”,提高兵团新媒体点击率与阅读量,兵团进一步加强与中央级新媒体合作,有效扩大了《兵团日报》新媒体在全国的影响力。

2015年12月28日,兵团党委举行兵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谋划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兵团日报》次日在头版头条位置配发评论员文章,兵团网等新媒体终端迅速对文章进行精编与转载,引起热烈反响。截至当日18时,兵团发布客户端浏览量高达47.8万人次。

就在这一天,兵团手机报在早报“封面新闻”突出位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刊发了《兵团党委举行兵地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重要报道,使30多万名订阅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兵团党委重大决策部署。

同一时间,《兵团日报》微信公众号头条新闻发布了这一重大消息,阅读量超过1.53万人次。同时,消息在《兵团日报》法人微博发布,当日转发量达到6218人次,获1109位网友“点赞”。克服重重困难、精心构建起来的兵团日报全媒体体系,更好地发挥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作用。

旁白:顺应时代潮流,走全媒体发展之路、实现报网融合,是党报迎接挑战、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积极探索,迎难而上,《兵团日报》在新闻宣传中紧跟时代的节拍,一步步走向全媒体大合唱,在努力实现报业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叶知春梦,回眸百花开。回顾2015年,有坎坷、有奋斗、有欣慰、有自豪。使命与担当,使每一份《兵团日报》都闪烁着智慧,凝聚着情感,积蓄着能量。新年,新的路上,我们再出发!

篇2:《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

2015年上半年,街道工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街道中心、亮点工作,不断增强宣传报道工作活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开创了宣传报道工作新局面,实现了对外形象新提升。

一、街道宣传报道采用情况

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从区级媒体采登情况看:《西城报》刊登信息50篇,“缤纷西城”栏目播出11期;从市级媒体采登情况看:《北京日报》6篇,《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刊登5篇以上;街道在市级媒体的上稿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质、量双提升,特别是《北京日报》2015年上半年的上稿量已和2014年全年上稿量持平。

从《西城报》“缤纷西城”等市区媒体刊载的情况看,表现优秀的科室有:城建科、社区中心、社会办、计生办。表现较好的科室有:组织部、司法所、社保所、安全生产办、民政科、综治办、人大办、团委、信访办、残联、妇联、工会、工委办、行政办。表现优秀的社区有:宣东、梁家园、四川营、香炉营社区。特别指出的是:进步最快的科室是安全生产办,将宣传报道工作纳入科室日常工作中,注重与宣传部、媒体记者进行沟通、策划。

二、街道宣传报道工作总体特点。

(一)领导重视,完善外宣工作模式。

1、定期召开会议,全面推进工作。宣传部定期召开宣传报道工作科务会,就近期宣传报道工作存在的问题、街道中心亮点工作、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做到亮点工作提前策划,重点工作跟踪报道。组织召开椿树街道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部署会,对街道宣传报道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对优秀科室、优秀通讯员进行了表彰,编辑发放《西城区椿树街道2014年度宣传报道汇编》,不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通讯员交流通气会,推动了宣传报道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加强内外互动,形成立体式宣传。一是继续完善“椿树宣传报道交流”qq群,定期发布宣传重点,通报稿件刊登情况,方便街道通讯员之间交流经验,区级媒体与通讯员之间沟通联系。二是街道宣传部注重与市区主流媒体的协调,实行每周一通气联络制,提前沟通,精心选题,周密策划,及时掌握市区宣传重点,有针对性地报送近期街道亮点工作,推出深度、专题报道,增加了街道在市级主流媒体的上稿量。

(二)对街道的重点、特色工作全面深入宣传。

1、抓重点深度报道。紧紧围绕街道重点工作,与相关科室搜集材料,与媒体记者沟通策划,积极组织集体采访,进行深度报道。一是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 作方面,《西城报》以椿树街道创建特色基层党组织“服务先锋”为主题,从开展“五零服务”、点亮社区爱心汇等多个方面,以2500字的篇幅在二版头条进行重点报道;以驻区单位企业投身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1500字的篇幅深入报道了椿树街道深化和拓展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二是在城市环境建设管理方面,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街道宣传部就与《北京日报》记者加强沟通,第一时间得知《北京日报》头版将以“节后第一天,扮美城市靓家园”为主题组稿,于是迅速联系城建科,与日报记者共同策划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次日,《北京日报》头版倒头条以1000多字的篇幅专题报道了街道积极探访居民,采取多项办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此外,《椿树街道物业进胡同》《椿树街道出台多项措施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椿树街道打造无违建示范街》等多篇反应街道城市环境建设工作的深度文章被《北京日报》《西城报》等市区报刊采用。三是围绕街道加强统筹养老资源,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西城报》“缤纷西城”等媒体就椿树街道引入社会化力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度报道。

2、挖亮点全面报道。一是在文体活动中突出创意。《北京晚报》网络版“北晚新视觉”以首届“椿树杯”五人制足球赛开赛,小街道带动社会足球大发展为主题,图文 并茂展示了街道五人制足球赛的风采,《北京晨报》《法制晚报》等市级报刊对此项活动做了全面报道。《北京日报》以“趣谈羊文化,创意送祝福”为主题,生动报道了街道寒假青少年文化活动。二是在地区资源上尽展独特。充分发挥地区独特资源优势,与驻区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结对共建,开展特色活动。《北京日报》以“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榜单刚刚揭晓为切入点,全面报道椿树街道居民第一时间尝鲜文化大餐。三是在惠民利民上挖掘新颖。围绕居民对健康绿色蔬菜的需求,街道开展了阳台种植芽苗菜活动,这项活动在《北京日报》、千龙网等市级媒体以大图的形式进行了生动报道。《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对“延庆大集直进椿树”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

3、聚焦点快速报道。《北京日报》以“一封失而复得的烈士证明信”为题,报道了街道民政科热心为地区烈属办理烈士证,并将珍贵的抗日烈士证明信物归原主的故事。这篇深度报道正是抓住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焦点,抓住了街道干部全心全意为辖区人民服务的焦点,能够以1500字的篇幅刊登。

三、存在的几点问题

2015年上半年,尽管在宣传报道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稿件深度需要进一步挖掘。报道街道重点、中心工作的深度性、综合性稿件不足。宣传部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科室、各社区的沟通,加强与市区媒体的交流,提前了解工作安排,前期策划;全面把握工作进程,跟踪报道;抓住亮点整合材料,深度宣传。

二是稿件的时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时效性是宣传报道的生命力,针对时效性强的重要事件、节日活动等,需要提前组织,提前策划,及时报送。延误一日,便失去了新闻报道的价值。

三是通讯员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部要针对通讯员的宣传责任感、新闻敏感性、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欠缺和问题加强培训。努力探索有效的通讯员培训、交流方式,提高通讯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扎实巩固宣传报道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新闻通气会、通讯员交流会,总结、部署、督促、协调街道宣传报道工作。年底对全年宣传报道情况进行考核,对宣传报道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全体通讯员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宣传报道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根据社区换届后人员调整的情况,重新组建社区通讯员队伍。各社区确定2名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通 讯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分析通讯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专家讲座、座谈交流会、在线学习、推荐书目、采风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队伍水平。

三是加强与媒体联动,形成宣传合力。宣传部继续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加强与媒体记者交流。主动征求新闻媒体对街道重点、亮点工作宣传策划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市区媒体的报道需求和角度,积极配合媒体的定向约稿,主动协助媒体完成采访任务,建立良好的宣传报道合作关系,形成宣传合力,不断提高街道新闻报道工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四是确定宣传重点,保证宣传效果。围绕2015年下半年街道办实事项目以及“椿树杯”等地区品牌文化活动,积极做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文化资源配置和挖掘、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宣传报道,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前期策划,打好重点宣传的战役。

篇3: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亮点回眸

一、积极努力争取, 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前所未有

过去的一年,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志空前重视档案工作, 以听取汇报、工作调研、圈阅文件、作出批示和指示等形式指导档案工作, 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先后作出25 次批示, 次数之多前所未有, 全国少见, 极大地推动了档案事业发展。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海涛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 对档案馆库建设、数字化、展览及业务经费保障等作出批示, 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孝廉作出批示, 对省档案局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系列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副省长孙东生多次批示协调解决档案抢救和保护、岗位津贴、数字化专项资金等问题。省委副秘书长康慨多次到省档案局调研工作, 参加、指导省档案局的活动, 并率省委党史、档案工作联合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省政协主席杜宇新两次率政协委员到省档案局, 就如何整理、挖掘、利用馆藏档案资料更好地为公众和地方发展服务进行专题调研。

国家档案局对黑龙江档案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档案局原局长、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杨冬权来我省, 专项督查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杨继波到我省视察指导档案对外征集工作。

各市地领导也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哈尔滨市委常委、秘书长石嘉兴多次就档案流失案件进行协调, 作出批示。齐齐哈尔市委常委、秘书长陈宏伟, 副市长季星星多次听取档案工作汇报,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黑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恩亮积极帮助解决档案馆维修、档案编研所需资金;主管副市长范志国多次到档案局调研指导。鹤岗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德诚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强调档案工作与财政、人社、民政等工作同等重要。伊春市委书记高环到档案局调研馆舍建设情况, 市长李坤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贾玉梅多次牵头协调解决地区档案局馆建设问题。抚远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馆库建设问题, 县长张子通多次听取工作汇报, 副县长冷继国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选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省有关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力度也超过往年。2015 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档案事业经费7 160 万元, 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省财政为省档案局安排支出449 万元, 比上年增长50.15%, 并追加160 万元专项经费, 用于省档案馆更换监控设备。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划拨64 万元用于省档案局馆供暖设施改造。省发改委同意将省档案馆二期工程列入“十三五”规划。省编办明确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对省档案局馆暂不分类, 为市县档案机构分类改革提供参照。

二、把握重要节点, 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系列活动影响巨大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大力深化日本侵华档案的发掘工作, 努力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有力回击了日本右翼势力荒谬言论。

发掘整理、形成成果。省档案馆报送的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档案通过国家申遗组审定, 与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等联合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收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抓住契机、发布成果。召开新闻发布会, 向社会公布日本侵华罪证档案123 件,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卫视等50 余家媒体记者参会, 国内外140 余家媒体报道, 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同时, 在网上开设“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行档案”、“日本移民侵华罪证档案”两个专栏, 发布档案68 期。齐齐哈尔、大庆、鹤岗在当地报纸开辟专栏, 连续整版刊发档案资料。

编辑书籍、固化成果。根据馆藏档案资料精选、翻译整理出版《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两部书籍, 为研究日本侵华史、七三一部队罪恶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被列入“黑龙江省精品图书出版工程”图书。大庆、鸡西、黑河、伊春、抚远等地档案部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编辑出版相关书籍。

举办展览、扩大成果。省档案馆与黑河学院、俄罗斯阿穆尔州地志博物馆联合举办《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中俄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特别展览, 开创中俄两国档案界联合办展的先河。在哈市举办“铭记抗战胜利”流动展览, 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牡丹江、佳木斯、伊春、双鸭山、绥化、黑河等地亦纷纷举办展览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

服务利用、展现成果。为加拿大电视网、日本共产党中央党报、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日本友好人士等查阅731 罪证档案和慰安妇档案提供利用服务, 配合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总政联络部等拍摄有关日本侵华罪证档案的专题片,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展现。

三、发挥自身优势, 档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服务中心工作有新成绩。一年来,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 主动作为, 进一步提升了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省档案馆配合省委顺利完成建国以来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 调阅1954 至2012 年间省委文件8 000 余卷, 梳理此期间省委文件13 000 余件。哈尔滨主动指导市专项改革推进组开展建档工作。齐齐哈尔、双鸭山、绥芬河等地加强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档的指导与服务。牡丹江、鹤岗深入指导撤销合并单位规范处置档案。大兴安岭编辑《生态兴安》为领导决策服务。

服务经济社会有新成效。服务重点建设项目, 对公路、水电、矿产等9 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档案专项验收;服务企事业发展, 9 家单位通过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晋升“省一级”, 全省已有101 家通过定级备案;服务民营企业, 开展协作组活动, 促进相互学习交流, 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新方法、新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 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 同时把档案服务工作向最基层延伸, 开展示范乡镇、示范社区、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农村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幅面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全市113 个乡镇、1 230 个行政村全部达到省级创建标准。伊春、黑河、七台河等地档案部门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工作。齐齐哈尔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规范化管理。

服务文化建设有新特色。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 举办展览107 期, 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 编研档案书籍资料84 种。省档案馆与黑龙江国粹戏剧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波普艺术油画展》。牡丹江编纂出版《档案记忆》。七台河编纂出版《档案百年春秋》。大庆编撰《大庆石油会战图集》。黑河编纂出版大型史料《黑河记忆》。绥芬河编纂《影像的记忆》。佳木斯编辑电子书。《齐齐哈尔商标》完成初稿。大庆、大兴安岭举办照片档案展。鹤岗举办《纪念建市70 周年回顾展》, 编纂出版《北大荒知青档案》。

服务民生有新成果。积极有序向社会开放档案, 做好免除利用收费后的服务工作, 进一步改进档案及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 优化各项便民服务措施, 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得到深化和加强。一年来, 全省各级档案馆接待查档利用者12.9 万人次、调归档案16.5 万卷册。哈尔滨、黑河建立民生档案跨省利用服务机制, 开启查档利用服务新模式。齐齐哈尔建立新接待利用大厅, 提出“档案查阅服务百分百”承诺。伊春为查档需求大的单位开辟绿色通道, 提升服务效率。哈尔滨建设市、区婚姻档案数据查询共享平台, 开展“一站式”查询服务。

四、强化依法管理, 档案部门履职能力显著提升

档案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我省在全国首家出台《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 并结合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清理和废止了一批规范性文件, 地方档案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述涛率执法检查组, 对档案“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省人大常委会听取贯彻实施情况汇报, 并向省政府提出审议意见。以此为契机, 省档案局积极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 一些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此外, 某市公安局档案流失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基本结束, 我省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国家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各地档案部门围绕政府审批制度改革, 开展权责清理和审批事项梳理, 规范权力运行, 跟进对接政务服务网。哈尔滨开展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齐齐哈尔市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完成立法及备案。鸡西、黑河联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档案行政监管力度加大。坚持开展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 对各市地和省 (中) 直协作组进行对标检查和业务指导, 并以年度评估、目标测评和示范建设为重要抓手, 强化督导, 执法检查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地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工作年检和目标管理, 有效促进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哈尔滨着力强化对市直部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二级单位档案的监督和指导服务。伊春市两办下发文件加强机关文件归档指导, 市直84 家单位进馆率达100%。绥化对所属县区土地流转中心档案管理进行专项检查指导。

档案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组织档案法律知识讲座, 举办档案展览和街头宣传, 开展主题征文活动, 开设网上专栏, 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6·9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国际档案日之歌”唱响龙江大地。省档案馆首次参加了国际档案理事会发起的“庆祝2015 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您的档案馆”活动。伊春举办专题演讲活动, 常务副市长赵晓峰就档案工作发表署名文章。牡丹江、黑河、大兴安岭等地档案部门在报纸开办专栏, 并制作档案宣传片在电视台播出。

此外, 过去的一年, 档案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我省2项课题成功列入国家档案局年度科技计划, 省级档案科研课题结项12 项;档案对外交流打开新局面, 省档案局代表团出访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档案局长喀普斯金到省档案局访问并提交《交流合作意向书》, 哈尔滨市档案局接待爱沙尼亚驻华大使参观访问。

五、夯实发展基础, 各项业务工作协调推进

档案馆库建设稳步推进。2015 年, 国家下达我省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4 个, 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 568 万元。累计“十二五”期间, 国家下达我省中西部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43 个, 争取中央投资8 750 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1 338 万元, 地方应配套资金9 290 万元。省档案局先后四次对中央预算内的39 家档案馆建设项目进行专项稽察、督察和检查。目前, 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43 个建设项目, 有21 个竣工并投入使用, 3 个已竣工未投入使用, 还有3 个县级档案馆正在建设之中。

档案资源建设再创佳绩。依法加强和规范档案接收工作, 确保应进馆档案接收进馆,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逐步优化。一年来, 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接收档案10.5万卷, 47.9万件。其中省档案馆接收档案资料25 781卷 (册) , 馆藏总量突破80万卷大关。在强化依法接收的同时, 广开渠道着力加强特色档案征集工作。省档案馆征集黑龙江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部分档案资料进馆。齐齐哈尔、绥芬河、黑河征集经贸会、艺术节、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档案进馆。哈尔滨、齐齐哈尔、双鸭山建立特藏档案室。绥化、鸡西、鹤岗、大兴安岭注重电子文件接收归档。鹤岗开展抗战专题档案征集活动。七台河接收棚户区改造工程复核档案3万余件。

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普遍纳入了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列入领导议事日程。省安全厅、省科技厅、省检察院及时传达、转发两办《意见》, 制定落实举措,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省高级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省民政厅对直属19 家单位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省发改委实行档案安全一把手负责制。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高度重视民族宗教档案的整理工作。哈尔滨海关解决档案库房增容问题。省社科联投入资金购置档案装具和管理软件, 为机关档案规范管理提供保障。各级国有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10 号令, 省国资委出资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和审批已完成60%, 大庆、牡丹江、大兴安岭等地市属国有企业审批任务提前完成。

档案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各级综合档案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 信息化程度明显提升。省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及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同时, 启动馆藏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导入目录数据178 万条, 图像数据8.5 万余幅。原馆藏50 余万卷档案实现案卷级目录计算机检索, 全部革命历史档案、55%的建国后档案实现文件级检索, 部分现行文件和汇编实现全文检索, 初步实现了查阅利用向微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方式的转变。齐齐哈尔、大兴安岭进行档案数字化软件采购与调试。牡丹江、伊春开展增量档案电子化接收试点。佳木斯制定《数字化实施方案》。大庆制定《智慧档案馆建设规划》, 馆藏录音录像带全部实现数字化。齐齐哈尔、大庆开通政务微信平台, 档案信息传播和服务步入自媒体时代。

档案安全保障不断强化。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高度重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不断完善档案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 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档案安全保密教育和应急演练,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抓好库房管理、档案利用、数字化加工、网络应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 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同时, 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特殊载体档案的修复性抢救和备份工作有序开展。

篇4:《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

一、《人民日报》的报道特点

百度指数显示6月15日至25日, “股灾”指数平稳且搜索量较低, 为股灾萌芽期;6月26日至7月8日“股灾”指数大幅提高且起伏较大, 为股灾爆发期;7月9日以后“股灾”指数大幅下降且趋于平稳, 为股灾消退期。

(一) 股灾萌芽期

2015年可谓中国的炒股年, 全民跟风入市炒股。但大多数散户既缺乏专业炒股知识, 又没有内幕信息, 他们靠什么炒股?当然是风向标媒体, 而《人民日报》自然是不二选择, 其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令千万股民相机而动。然而, 6月15日股市已显露“股灾”苗头, 但《人民日报》未能重视, 此后整个股灾萌芽期都对股市暴跌只字不提, 白白错过了救市黄金72小时。

(二) 股灾爆发期

该时期《人民日报》刊发了13篇相关报道:9篇消息、1篇通讯、1篇评论和2篇其他。内容多为股灾日后监管层推出的救市措施, 如“央行降息降准”、“养老金入市”、“减少新股发行”等。《人民日报》的这些报道, 虽然坊间心知肚明是为稳定人心所做的宣传, 但《人民日报》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尤其是7月之前的新闻, 虽报道了具体救市措施, 但却不提此事对股市的影响, 仍在用“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类戴高帽式言论, 未能展示出国家救市的坚定决心。仅有的一篇言论虽然写得甚好, 但终究势单力薄, 对舆论引导收效甚微。

(三) 股灾消退期

7月9日《人民日报》连发9篇文章多方报道了中证金、央行、央企、汇金等股市各界紧跟监管层领导, 强势支援“国家队”救市的消息。当日股指低开高走, 涨幅5.76%。7月10日, 《人民日报》又连发5篇报道, 紧密配合监管层释放的利好, 做了较强势的宣传报道, 当日沪指上涨4.54%。之后的周六和周一, 《人民日报》各发1文, 7月13日沪指上涨2.39%。14日、15日《人民日报》未发救市的相关报道, 沪指小幅回调两日。连续多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量和沪指涨幅呈正相关, 看似巧合, 实则表明《人民日报》的强力救市宣传确实能有效引导舆论, 对稳定股市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分析与总结

民众利益无小事, 此次股灾与多少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南京大学在股灾期间做的民意调查显示, 近30%的被访者炒股, “如果按核心家庭1︰3的人口比, 与股市相关人群将达到九成以上, 而且交叉分析显示上海、深圳两地居民的炒股比例均超过了40%”。[1]另外, 本次股灾跌幅之大、之快实属罕见, 如果任由其发展让牛市转为熊市, 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促使股市重新回归理性轨道, 已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迫切任务。因此, 本次股灾绝对是相当重要的大事件。《人民日报》作为党媒的最高代表之一, 为政府部门代言, 配合监管层进行宣传报道责无旁贷。然而其7月8日及之前的报道不仅未能抓住最佳报道时机, 报道力度也很小, 未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救市”的相关议程设置正确地宣传政策, 未能有效引导舆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且自始至终未提及“股灾”二字, “救市”一词也仅出现在一篇引用市场人士意见的文章中, 表明其未能与社会舆论进行有效对话, 回避了当下热词。

总结《人民日报》的经验, 像股灾这样的重大事件一旦发生, 股民的恐慌情绪犹如洪水决堤, 媒体若想靠宣传报道堵住恐慌缺口, 相关议程设置必须及时、果断、高强度且高频, 否则隔三岔五地往缺口处扔“泥包”, 势必会被“洪水”顷刻冲走, 无甚效果。

参考文献

篇5:《兵团日报》2015年宣传报道工作回眸

策划准备:未雨绸缪vs巧借东风

策划制胜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两会”报道是一场战役, 媒体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这场战役的胜败。像“两会”这样的主题性报道, 规定性动作较多, 为让这些规定性动作深入人心, 把会议的精神贯彻下去, 报纸必须事先进行周密的策划, 才能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 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在报道准备阶段, 《人民日报》积极展开对热点关注话题的讨论, 《南方日报》则利用网络调查结果定下了报道重心, 同时定下了报道基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人民日报》就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利用人民网的优势, 就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网上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今年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环境保护、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社会保险等。报社据此制订了详细的报道计划, 对记者作了明确的分工, 以便在报道中准确掌握信息, 分清主次, 既能把握报道的广度, 又能把握报道的深度, 重点解读群众关注的话题, 强化报道。

《南方日报》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与搜狐网联合推出“两会”调查, 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建立的网络第一直播室等资源, 在3月2日推出“盛会序曲”专版, 《南方日报》一向重视经济报道, 在“盛会序曲”中提出备受关注的房产问题, 从讨论“市民现在该不该买房?”拉开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另外, 整合人民网等关于“两会”的准备工作、关注热点等, 重点报道温家宝与网友在人民网上热议“两会”, 巧妙地利用了有效资源, 选出“反腐倡廉”、“医疗改革”和“收入分配”三大热点。另外, 花絮栏目中网民对温总理说“请喝口水吧”也成为网络流行语, 报道《娱记眼中的“时尚两会”》给《南方日报》“两会”报道定下了活泼的基调。

版面设计:稳定丰富vs灵活突出

版面制作方面, 《人民日报》稳中求变, 《南方日报》活中求新。

《人民日报》除了一版的固定版面外, 还将5至8版4个版制作成“两会特刊”, 9日起扩充到5个版面。领导人在“两会”期间活动的报道, 版面庄重大气, 既讲规矩, 又有创新, 在版面安排上体现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的互动, 取得良好效果。资料显示, 《人民日报》的人大开幕式报道第一版版式6年来都基本一致, 这是一种坚持, 这种稳定的版式设计给了读者规范大气的感受。《人民日报》没有给专版定主题, 而是设置了很多专栏, 并且各有特色, 规范而不呆板。第五版的主要栏目有两会进行时、时评、点睛, 在现场;第六版的栏目有中国信心、两会声音、会外点题、我发言;第七版的栏目有情暖民生、两会声音、直言快语、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第八版的栏目有履职故事、两会声音、记者感言等。这些栏目有些是历年“两会”报道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也有些是创新栏目, 有的是属于会场内的, 而有的则是属于会场外的。“会外点题”这个栏目, 很新颖, 它是由读者或网友问某个问题, 然后由专业人士作答。“点睛”这个栏目, 是代表、委员的观点集锦, 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现场”栏目, 是记者从现场所采写的新闻。如3月8日, 这个栏目的主要稿件有5条, 稿件都是统一的格式, 是由记者从不同的现场采写而来的。另外, 《人民日报》的图片庄重又亲切, 如系列图片新闻《关注》、《聚焦》, 分别从普通民众和记者来反映“两会”的气氛。图表、漫画等综合运用, 图片的大小搭配匀称, 使得版面轻松活泼、整体视觉效果好。

《南方日报》设置了“两会”专版, 有盛会序曲、直通两会、热点透视、网尽两会、时政南方眼、京华传真、应对危机、焦点话题、落实纲要、报道摘登、热议报告、深度、殷殷嘱托、代表热议、南粤回响、民生热议、热点话题。《南方日报》在3月2日, 特设一版“盛会序曲”, 提前报道“两会”热点。3月3日至13日在4至8版之间不断调整, 根据“两会”进程的不断推进, 相应调整报道内容、篇幅和位置, 使读者不断有新鲜感。几乎每天的专版都有新的主题, 并且这些主题跟“两会”进程密切相关。“殷殷嘱托”“南粤回响”专版是在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审议后推出的。“落实纲要”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特设的专版:《“一签多行”游港尽早推广至全省》、《广东发行债券方案已报国务院》、《落实〈纲要〉不能搞一刀切》等内容可以说是对纲要的具体解读, 让枯燥的《纲要》跟老百姓零距离接触。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访代表团后, 9日及时推出4版“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系列专版, 既抓住了“两会”重点, 突出了《南方日报》及时跟进灵活的特点, 又彰显了地方特色。《南方日报》的图片、漫画显得非常具有亲和力, 大图、组图有冲击力, 例如3月5日李肇星答记者问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共3张笑容照片组图, 是平民视角的影像记录。针对热点话题收集网络调查数据进行图表解读, 还配上了相应的漫画, 显得既直观又生动。

内容报道:统筹兼顾vs因地制宜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 在报道内容上始终注重把握统筹兼顾的原则,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报道“两会”, 力争客观全面地呈现“两会”的整体原貌。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 更加体现了这一原则,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程序性报道与特色报道共举。“两会”商议的是发展大计, 程序性内容多, 但既定的程序性报道往往难有发挥。媒体在创新程序性报道的同时, 积极开展特色性报道, 才能使会议报道出新、出彩。《人民日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要闻版承担程序性报道任务, 而特刊则主要进行自主策划, 包括大会报告的解读、围绕热点话题组织代表委员讨论等。《人民日报》的大量程序性报道、领导人报道和指令性报道导向正确、把握平稳。今年的“两会”, 经济是重要主题、民生是热点话题、涉藏是敏感问题、政体是重大论题, 《人民日报》对此予以全面关注, 不失语、不乱语, 敢说话、会说话、说新话, 进行了大量自主策划, 形成了特色性报道。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经济在2009年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两会”期间, 《人民日报》除推出“感言·讲述中国信念”、“代表委员议国是”、“两会声音”栏目, 围绕坚定信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创业、保就业这些热门主题进行报道外, 还刊登了《2008, 我们这样走过》、《化中国信心为中国力量》等重点稿件。此外, 《人民日报》还在两会特刊中设置“中国信心”专栏, 为民众树立信心。

二是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基层代表委员报道兼顾。做好领导人活动报道, 传达中央的政策、措施, 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对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则是最具“两会”特色的报道, 也是“两会”报道的具体要求。只有统筹好两者, 才能全面反映大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风貌。《人民日报》今年在基层代表委员的报道上篇幅大、形式新。比如, “代表委员议国是”栏目10期共刊发45篇报道和6幅照片;《补贴到农民笑》、《粮满仓心不慌》等报道, 观点精粹、标题精练;近60位代表委员亮相《人民日报》头版, 有的还上了头条位置;“履职故事”栏目定位在基层, 主线是履职;《山区的百姓盼发展》等报道语言质朴、人物典型、照片生动, 很好地表现了基层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风采和纯真质朴的精神境界。

三是国内与国外报道、会内会外报道融合。在“两会”报道中, 国内报道和国际报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年“两会”报道, 《人民日报》力求做到国内报道和国际报道双管齐下。比如, 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 收集国外舆情、关注国际反映。特刊刊登综述《三月北京世界聚焦》, 驻美国、俄罗斯、瑞典等7国记者发回报道, 反映世界对中国“两会”的关注;国际要闻版刊发《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两会”》等报道, 全面聚焦海外媒体和各界人士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政策等的积极评价,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和信心。“两会”报道中, 会内报道是重点, 但会外报道同样重要。《人民日报》在“两会”特刊中推出“会外点题”、“会内会外”、“网友提问”等栏目, 充分展示了会内会外的良好互动。

搞好会议本身的报道, 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但要让“两会”报道出重点, 更好地体现决策民主、会议开放的态势和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 更好地反映民情、解决民生难题, 需要依据“两会”内容, 进一步拓展报道空间, 延伸报道内容。《南方日报》根据自己的风格, 融合地方特色, 在地方党报中独树一帜。

第一, 精简程序性报道, 选择要点和新鲜点。《南方日报》对“两会”的程序性报道相对于《人民日报》来说, 就显得简略一些。地方纸媒采写会议新闻, 采用通稿较多, 并不占优势。《南方日报》及时报道“两会”的程序性进展活动, 但是用自己的方式, 通稿以自己的报道方式发表。例如, 3月6日, 人大会议开幕, 对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 《南方日报》的主标题是《全面实施促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 并且排列了14个经济核心数据, 既简要醒目地概括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又突出表现了《南方日报》以经济文化报道为主的基调, 还打破了程序报道的条条框框。对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报道,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报道比较多, 形成了上下呼应的效果, 议程设置效果良好。另外, 《南方日报》自己再采写现场特写、花絮, 丰富报道内容, 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反映了代表委员的风采,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魅力。例如“两会”花絮《老记大叹:今年发布会好雷》, 网尽“两会”专版将网友热议话题统计数据, 进行评价, 将特约博客进行转载。

第二, 突出重点报道, 结合地方特色。对于危机后出现的就业问题及信心重建问题, 《南方日报》在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跟进相关报道《汪洋提炼总理报告三个“广东任务”》。3月6日推出“热议报告”专版, 并打出超大号标题《总理报告提振13亿人民信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一次参加广东代表团活动后, 8日推出“殷殷嘱托”“南粤回响”专版, 表现了“有总书记打气, 我们干劲十足”的信念。9日头版头条评论员文章《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并推出“立足新起点形成新优势”4个专版。主题报道, “两会”观察、专题等栏目从广东代表、企业、各地、机关的热烈回应危机突出信心主题。3月11日~13日, 在第一版推出“广东2009:立足新起点, 形成新优势”上、中、下集:《在进取中战胜危机再创辉煌》、《在应对危机中保增长促转型》、《南粤新30年, 以人为本再出发》这个系列报道向读者展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 也展示了战胜经济危机的实力和信心。

第三, 集中热点亮点, 进行开掘深挖。面对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和厚报时代对新闻量的客观需要, 强大的新闻报道态势的形成, 热点集中、亮点突出尤为重要。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 依然围绕民生问题展开, 《南方日报》对民生话题的关注, 对社会热点、难点敢于报道。关于“三农”问题、医改、食品安全的报道, 报纸都敢于直陈出来。3月5日在“热点透视”专版关注《“代表问计”村镇银行怎样发展》, 3月6日推出深度报道《特殊的村镇银行》, 提出热点问题, 直面难点, 加上地域相关性, 显示了其民生的角度, 也显示了媒体的勇气。“两会观察”栏目《向三鹿索赔不立案确需解释》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读, 深受读者推崇。由于地方党报的灵活性, 平民视角是其亮点。明星代言问题的争论, 倪萍关于打压山寨文化的议案, 关于刘翔委员参加本次“两会”, 进行一系列跟踪报道等, 从平民视角解读两会, 让“两会”报道显得人情味十足。

(作者为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中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盼过年1000字作文下一篇:六上人教单元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