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2022-09-12

糖尿病由于其危害性,已经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眼科门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极易诱发青光眼,该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临床上最常采取的办法是传统西医手术治疗[2]。在激光光凝术治疗的发展中 ,局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应用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治疗也是有所报道[3]。因此 ,该研究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应用不同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眼科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8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年龄范围集中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53.6岁。按中华医学会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以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标准选取患者。随机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 ,两组人员在疾病程度、性别、年龄 、就诊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患者均自愿参与。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措施,其中包括降眼压药物等,还同时进行常规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前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 接检眼镜 检查、眼压 测量、FFA、光学相干 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范围从视盘外1PD到赤道部,不包括血管弓之间的黄斑部;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沿血管走行激光光凝周围网膜,仅光凝出现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的象限。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控制情况,并依据眼部屈光度检查和视力、视网膜水肿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临床检查完全正常者视为痊愈;患者的眼部屈光度检查和视力与痊愈患者相比还有差距,但已恢复80%以上为有效;患者未达有效标准,检测数据结果显示病变依旧存在,且未有好转迹象,即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对选取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使用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常规计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40例患者中显著进步20例,进步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显著进步13例,进步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 %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眼部不适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不适反应等级比较方面,治疗后不适改善优势明显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相对数量较低的。见表2。

[n(%)]

3 讨论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降低视网膜无血管区对氧的消耗,使新生血管萎缩退化,最终降低玻璃体腔出血的危险性,制止了玻璃体腔增殖膜的形成。然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对于视功能接近正常的患者激光治疗的时机和方法要慎重选择。在该研究中,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了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经过治疗后的患者有效率为95.0%,疗效显著提高,治疗后患者眼部不适反应等级比较方面,治疗后不适改善优势明显,出现的并发症是相对数量较低的,具有较为有效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选择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而且保护了黄斑区视功能,对于提升眼科疾病的治愈效果将会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并讨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评价不同激光光凝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该院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而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效果明显。结论 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疗效显著,这种方法使得患者的治疗更为安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加以推广。

关键词:激光光凝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

上一篇: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对折线滑动法的算法改进下一篇:生活服务部的经营管理——以日本便利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