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别案例分析

2022-07-21

第一篇:学生个别案例分析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挫折教育个案分析

挫折教育课题组

李克

基本情况 张某

男,15岁,父亲为高中物理老师,母亲为数学老师,2010年入学,父母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能够保证与学生在家的相处时间。较少跟父母出去游玩,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人带在家里玩电脑做作业。和父母关系融洽。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是不会对他有过高的要求,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他的英语基础薄弱等问题,能够为其聘请英语家教辅导。

主要表现:

(一)学习方面。该生偏科情况较为严重,根据其期中考试成绩来看,英语和语文都排在全班的倒数第二,总分成绩倒数第一。平时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爱做其他事,有时会扰乱课堂纪律。据数学老师方老师反映,案主对作业的态度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自由散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够严肃认真。

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和数学。虽然语文和英语成绩差,但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只是在课堂上无法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有点焦虑情绪。

(二)交往方面。

案主在班上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也不会与他们说知心话,认为不能轻易暴露自己。常常感觉被大家排斥,但却很想努力表现让大家接受并喜欢他,所以在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和赛事,往往积极参加,希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如在校运会上,也能够主动参与多项比赛项目,如: 800米赛跑等。并能够在比赛之前,和同学相约一起练习跑步。但所得的名次靠后,他心里有点受挫。在班上,案主常常会做些奇怪的动作或者故意说些无厘头的话来引起班上同学或实习老师的注意力。

他基本能够诚实坦诚地面对老师,对于老师的批评,虽然还会推卸责任和不服气,但经过分析和教导,最后还是能够认识到自己问题,能够虚心接受。在实习老师第一天巡午休的时候,案主能主动与实习老师谈及学习的问题,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虚心地接受。

至于与家长的关系上,案主在谈及父母的时候,情绪较为平淡。与父亲的交流比较少,母亲偶尔会主动了解其学习情况。当案主考试不理想时,父母都会责骂案主。若案主顽皮不听话时,其父母甚至会打案主。

分析诊断

(一)学习方面。学习上,在该生的语数英三科中,数学学得比较好,但其期中成绩却在全班平均分之下,除了由于父母亲都是理科老师,平日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一些遗传原因外,也与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和信心有一定关系。但是由于案主学习态度散漫和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实验班的尖子生之中,案主的成绩只能处于全班中下的程度。

至于语文和英语,案主的基础较差,但根据与案主谈话的内容来看,案主对语文和英语并没有厌恶的情绪。当被问及为何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时,他便老实回答是因为听了也听不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案主无法适应B班。

(二)交往方面。

案主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的关系从外地来到太和,对本地的生活和语言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所以由于文化背景的关系,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导致案主和班上的同学产生心理距离,这很可能是案主感觉自己被排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案主在班上没有特别好的朋友,也不会与他们说知心话,认为不能轻易暴露自己,这是一种明显的强烈自我保护。这可能是因为案主内心深处还无法完全放下对新环境的警惕心理。

案主内心自卑,他一直都在寻求机会极力的表现自己,目的是想被关注。由于成绩无法成为大家羡慕和关注的焦点,他便在课外活动和行为言语上寻求机会,希望得以被同学和老师认可。

辅导目标和对策

针对该生乐于表现,希望被关注和能够虚心接受教育等特点,因势利导。具体措施如下:

1、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抓住该生的长处,如擅长体育、头脑灵活等,不断给予表扬,并给他施展长处的机会。平时注意观察,只要发现他在某方面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起色都给予鼓励,不断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内心向善的一面。对他的错误,如果是轻微的,可说可不说的,就不予追究;如果是比较严重的,也不公开他的错误,而是与他个别谈话,引导他认识错误,并告诫他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

2、帮助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经常与他交流、谈心,在闲谈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当他情绪较好时,我就利用课间或放学后的闲暇,不失时机地找他交谈、聊天,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询问他的生活状况,让他说说生活中愉快的事、苦恼的事,或生活中的困惑,对他所说的适当给予肯定、认同。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通过表扬减轻他的自卑感。让其多些参与班级活动,提供其表现的机会,并给予帮助,让其能够感受到班上同学对他的认可和支持。多举出身边的典型事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拿这些事例作比较,找出他身上的优势与不足,鼓励他向好的方面努力,

从反面事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3、可以询问其意见,是否愿意参与班级管理。若愿意,则可以让他担任课代表或者小组长等利索能力的职务。同时告诉他班干部在班级中是要起带头模范作用的,除了数学的学科要学得好,其他学科也不能太差,以此来诱导他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这些职务增加案主与其他学生接触,早日真正融入这个班集体和广州的社会生活。

4、采取目标指导法,增强学习动力。

帮助案主设定每日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课余时间可与同学友好交流,但是不能与他们发生任何口角之争。若经过两个星期,这个目标达到了,便进入第二个阶段,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开小差。并让其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增加其在班上同学的好的印象,可向知心的同学说心里话。

谈话记录

问:期中考试成绩如何?有没有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 答:不好,语文和政治达到了,数学和英语没有达到目标。 问:那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的科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英语太难了,数学没考好。

问: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对喜欢的科目你愿意花时间学习吗? 答:体育和数学。还行。 问:你评价下自己课堂上表现? 答:有时候没有认真听讲。 问:问什么没有认真听讲呢? 答:英语、语文听了也不懂。

问:那父母有没有请家教老师帮你辅导呢?

答:有。刚刚开始是每天都上英语辅导课,和后来改为周

六、日。 问:上那么多课,你会觉得累吗? 答:刚开始会,后来习惯了。 问:爸爸知道你在班里的成绩情况吗? 答:知道,他说让我换个班可能会好点。

交往:

问:在班上与哪位同学最要好?

答:没有与谁特别好。我喜欢独来独往。感觉自己被排斥。但也有知心朋友,但不会与他分享秘密。

问:可是老师看起来觉得你和朋友相处得都还不错啊,怎么会有被排斥的感觉呢?

答:嗯,有时候有这种感觉。

问:上次与李镇江同学发生口角之争,还拿起椅子砸,虽然没有砸到人。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答:当时只是想吓唬他,并不是想砸他,因为他叫我打扫卫生的时候对我大呼小叫的。

问:觉得27班是个怎样的班级?喜欢27班这个班集体吗? 答:这个班很好,一般喜欢。 辅导过程记录

老师: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好。至于你说被同学排斥,这只是你的感激。在老师的观察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可能是你刚来到广州还没能适应广州的生活和人文,再加上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缺乏同学间的沟通,所以你才感觉自己被同学排斥。老师建议你应该多与同学交流,不要独来独往。多说些有意义的事情,多主动帮助同学,主动了解同学们的爱好,主动与趣味相投的同学交朋友,如果学习和生活上有疑问也可以适当的请教同学和老师。争取早日缓解这种被排斥的感觉。

至于学习方面,老师建议你应该好好地与父母亲聊天交流,主动向他们倾诉你在学习上的困惑和困难。父母是会理解你的,并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并且给自己制定一个个小目标,每天努力达成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自己在渐渐进步。这次你的两个成绩都达到了自己制定的目标,这就是一种进步了,只要再努力些,争取把语文和英语的目标也达成,那么你就成功一大半了。

辅导结果与反思

由于时间所限,无法检测辅导结果,但在与学生谈话后的三天里,学生的以前种种的逆反心理得到了控制,如午休的时候捣蛋到午休安静的看书,也不找其他同学麻烦,能够服从班干部的指挥。

此次辅导的时间较短,也未能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检验检测到辅导的效果。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此次谈话,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能主动跟老师敞开心扉,寻求解决的方法。另外,经过这次谈话,可以证明学生追求进步的心理较强烈,只要和家长配合好,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并且将其安排进适合其学习状态和节奏的班级,让其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心理,相信其今后定能取得进步。

第二篇: 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背景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少年儿童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据调查我国有9. 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如果不及时开导,教育,会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成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透视一个个的心理辅导案例,就在于家长,教师缺乏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今就一则发生在我班的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案例描述

新学期,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走进教室,一个看上去不像正常人的孩子映入眼帘。他瘦瘦的身体,头发有点乱,眼睛一高一低,充满了敌意。他就是我班的问题生小明。对于他我也有过耳闻,知道他属于轻度弱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该生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虽然能举手回答问题,但总是错,并且语言表达不清,甚至答非所问。他的自制力也较差,表现为课上随便下位走动,小声哼着听不清的曲调或玩一些其他的东西,更严重的是他的手里离不开废纸,嘴里更少不了废纸。他平时从不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也从不和同学主动交流,表现出明显的

自卑心理。由于他语言表达能力差,经常话不对题,结结巴巴,同学和一些旁人就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经常奚落和嘲笑他,让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辅导过程和情境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深深地认识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来帮助他。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问题,针对他的这些特殊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对他采取特别的教育方法。

1、经常会谈,平时我尽量抽时间与他交谈,疏导,对他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使他产生信任感。

2、教学中我注意利用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他学习的热情,指导掌握学习方法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同时采取“反复训练、强化记忆、集体帮学”的举措,让他学得轻松,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

3、我用放大镜去发觉他的优势,关注他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每当发现他一点进步,都进行夸张表扬,使其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4、我与科任教师进行了沟通,让他们在授课时关注他;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他同桌,时时处处帮助他恢复心理平衡。

5、指导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增进与同学的交流,使之体验到集体的温暖、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的美好,友谊的可贵。

6、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让学生们对他产生一种怜惜和尊重,

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帮助他,使他在集体大家庭的关怀帮助下,一步一步向主流靠近。

7、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在适当的时候,也对家长进行一些家教方法的辅导。

8、设计心理问卷测试。根据其性格特征,从他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其参与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9、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学习和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对他做了一些心理疏导,进行心理疏导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倾听他的诉说,同情他的痛苦体验,消除顾虑,以帮助他控制感到不安全和失败的心情,也要帮助消除各种不利因素„„

有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我记忆犹新。那是一节语文课,我照例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一个又一个,同学们读得令人非常满意。轮到小明了,只见他怯怯地站起来,声音小得几乎让人听不清,而且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要重复好几次。同学们等得不耐烦了, “老师,别让他读了,真让人着急!”说实话,他的朗读确实让人很是着急,此时,我真想让他坐下,就在我即将把“就读到这里吧”说出口时,猛然间,我注意到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汗水,或许是因为他想努力表现的缘故吧,“给他一个机会好吗?” “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在大家的期待中,他又一次鼓足勇气读了起来。虽然,他读得仍然有些结巴,但是,此刻再也听不到同学们的埋怨声了。而且只要是他读错了,同学们就会马上帮她纠正。就

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他终于把一个仅有一句话的小自然段读完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这时,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几乎从没见过的笑容,我抚摸着他的头,说: “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望着他,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卑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案例分析

小明家庭环境不好,父亲人到中年才成家得这一“贵子”,母亲也有轻微的智障。虽然父母及家人对她关心有加,但那纯属溺爱,只为满足生活需要的溺爱,完全没有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导致他疲沓随意,其次他智商偏低,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再加上同学的嘲笑和奚落,因此他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他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自卑心理随之产生。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使他心理偏异日益严重。长此下去,其认识就愈片面,心理的闭锁就愈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学生也有自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自己的人格,他们同样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因此,我们对这部分学生其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我们应从方方面面去关心他们,不仅要使他们学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

心他们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关爱他们,而且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和爱护他们!使他们看到希望,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师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孩子的心是白纸,你描绘美丽她就记载美丽;是清水,你投射阳光她就反射光芒;是回音壁,你倾注爱,她就传播爱!事实证明,一道赞许的目光,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应该相信,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教的老师,所以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尤其对问题生、特殊生。要把特别的爱给这些特别的孩子,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案例反思

芳香的玫瑰,因为满是花刺而更加动人;美丽的维纳斯因为一双断臂而更加迷人。既然玫瑰长满尖刺,维纳斯没有双臂,人们对于它们的喜爱都不会减少,试想,对于一块洁白的美玉,狂热的收藏家又怎么会在意它身上的瑕疵呢?心理上有偏异的学生正如这微瑕的美玉,虽然在他们心理上有些许缺憾,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对他们的欣赏,相反,教师应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特别的爱,使他们同样散发出熠熠的光芒。爱生之心,师皆有之,热爱学生是教师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差别就在于是爱几个得意门生,还是喜欢全体学生。

经过两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我的工作初见成效:他已经融入到班集体之中了,能够主动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提高;能够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了卫生意识;开始变得自信,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上课能基本做到专心听讲了。虽然还远远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跟上学习的节奏,但已经有了明显进步,这是可喜可贺的。兴奋之余,我也一直在反思和总结,对待心理问题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做为班主任就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

1、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方面,如果将他们等同于其他正常学生,进行 “一刀切”管理,或者置之不理,任其自流,都会造成这些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逐渐成为被遗忘的对象。因此,作为班主任及各课任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发展他们的认知领域,使他们同样能最大限度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健康成长。只要教师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适宜的机会、良好的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这些学生也一定按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健康成长。

2、利用心理诱因,巧建自信平台。学习上的困难与日常行为上的异行让他们产生了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缺乏自信的直接后果就是更加放任自己,或者把对自己无法上进的怨气以更激烈的手段表现出来,比如无端与同学吵闹。而这样更会把自己孤立于同学外,脾气也就变得更加古怪。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就要做到:只要学生有优点、有进步就应该进行表扬,让其因为受到赞扬而增强自信,由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集体的温暖,融洽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

格。为了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他们赞扬与鼓励,为他们打造一个坚实的自信平台,稳稳地托着他们去摘取属于自己的成功果实。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问题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班集体,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不仅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帮助,还能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反之,如果这些学生在班集体中遭受到的是歧视、不信任,则会使他们产生抵触、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这也要求班主任除了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帮助随读生之外,还应该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 小组,选择一些乐意帮助他们的优秀同学协助教师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不影响自身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得到应有的帮助和引导,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4、帮助和指导家长,为孩子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问题生的家长往往因为本身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原因,在子女教育方法上不够科学,或是因为孩子自身的特殊性而对孩子有所放纵,或是因为对孩子过分失望而采取放任不管,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使他们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做为班主任就要与家长定期保持联络,随时交流情况,同时要对家长给予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希望在家校形成相同宽松温情的氛围,让他们过得欢乐愉快,心情舒畅,早日摆脱信心不足的状态,也能越来越接近同龄人。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就如同我们不同选择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学生有些特殊时,那么作为教师就一定要用特殊的爱去温暖他们,去关心他们。只有我们特殊的付出,才能换来孩子真心

的笑和快乐的成长。

我付出,我无愧。让我们一起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心理问题生吧!

第三篇:智障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三班特殊学生个案分析

一、 学生基本情况

王永婷,女,出生于2005年1月9日,2014年9月入学。现为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三年级三班随班就读学生。该生智力低下,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上课经常走神、发呆,经检查鉴定为言语残疾随班就读生。

1、家庭情况。

该生一岁时父母离异,一直由父亲和爷爷奶奶抚养,加之近来孩子父亲外出打工,照顾孩子的责任就完全落到了两位老人身上。两位不识字的老人,既要种地,又要负责照看孩子的起居、学习,这样的条件,使得该生形成了自卑、内向的消极心理。

2、生理、心理及智力情况 。 该生在身高、体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与同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平常能与周围同学交流,但行走太方便;口头表达能力差,课堂上行为缺乏自控,课堂上,他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到课堂上,自制力、记忆力差,理解和反映迟缓,时常不自觉地发呆或课堂中乱走动。

3.学习能力分析。

该生语言能力差,读书不连贯。回答问题时好长时间才能说出一句,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所学生字只能记住简单的几个,句子几乎不能自己完整地说完,语法掌握地比较差。简单的重复性抄写作业能够自觉完成,较难的题目则会乱做,但该生学习态度较好,能够根据老师的批评及时改正缺点 。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该生没有自信心,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理解能力低于正常儿童,行动迟缓等特点,确定矫正目标为:

1.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

如自信心、行为习惯等,使其能正常参加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主要是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上课时多留意她,每当她出现发呆走神、教室里乱走动的情况及时帮助她收回注意力,并且尽量多提醒她,使她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有计划地开发智力因素。

如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等。具体为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句子,只要能够会听、会读三四个字即可。掌握简单书写规范,要求会写字。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与家长多交流、配合。 多与该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汇报该生在时各方面的情况,

了解其在家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合作帮助该生取得进步。给家长给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逐步帮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发展。

2.运用伙伴的力量多帮助他。

该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与班级同学交流,性格较开朗。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周围同学的影响来帮助她进步。在日常的学习中为他挑选了一名“搭档”,这个搭档学习成绩优异,能够从语言与行动上感化该生,可让其搭档在课余时间帮助该生补习,晚上作业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打电话与搭档联系,让搭档帮助其完成作业。

3.尽可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个正常的学生应如此,对于随班就读学生更应如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顺利进行的关键。当该生有任何细微进步时都予以精神奖励,进行口头表扬,当有突出表现,应用多种方法奖励,以激励其继续向上。

4.多关注,给予“特殊照顾”。

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随班就读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应该有所侧重,要能帮助该生操练新的字词,当然要注意难度适中、方法得当。

四、结论反思

随班就读学生是校园中的一支特殊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残疾生随班就读工作,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参差不齐的。但是,它们都在发展,都能发展,不管是高大的还是矮小的,强壮的还是软弱的,它们都各具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发展、成长,这就是自然规律。随读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为她也属于自然,绝不会越出自然发展规律。只要教师为她提供学习条件、机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帮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她一定会随着自己的伙伴,按着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点去学习和成长。而这里的关键所在,就是“条件、机会、环境、帮助和方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融洽、友爱的学习氛围,采用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配合耐心的个别辅导,有的放矢,有针对地发展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领域,平时与她多沟通交流,关心爱护她,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她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因为我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春天,在她的世界里,迟开的花儿也会散发出芬芳。

三年级三班特殊学生

晓 华

第四篇:个别化学习活动案例分析

我画错了

背景:

在“我自己”的主题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预设了“男孩女孩的”的活动。引导孩子绘画出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

实录:

我发现孩子们的作画习惯很不好,总是在没有经过再三的考虑就动笔,没有在事先想象要画的内容,便草草动笔了,导致画出来的画并不很成功,于是,孩子们又会迅速的将画纸翻转过来,在反面的空白处从新作画,但是又是草草两笔后,又发现画的不是预想的效果,便举手向老师求助:“老师,我画错了”。起先,我会几时为孩子送上一张纸,让他从新作画,但是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随意的习惯,画错了就向老师求助要一张纸重新画。于是我便想尝试换一种方法解决,试着让孩子在原有的错误的基础上,适当添画,改变成另一个图案。虽然我用了比较拟人化的口气说:“试一试,把画错的地方变魔术,变成更美丽的图案。”但往往很多幼儿不会变,有的当错误不存在,继续画别的,结果造成画面不完整。有的孩子则努力尝试的变化,结果还是破坏了画面。只有个别幼儿在上面又添了一点其他的东西,使之稍微有所变化。如:花草树木、花纹等。

分析:

是孩子画得不好吗?其实不全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从以上这一实录可以看出,在孩子没有一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创造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老师去帮助他们。看来必要的示范还是需要的,只有给孩子丰富一定的经验,他们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或许老师说的“在画错的东西上添画上一点东西,使它成为另外的一样东西。”孩子们根本就听不懂,那么能否用范例来引导呢?使孩子们更直观、更清楚地知道老师的意思呢?

跟进策略:

把这些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在讲评时点一下,真正做到以点带面。

在美术活动后,教师可以将幼儿之前觉得不满意或“失败的”作品放入美术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的观察,感受同一形态在不同方向中可以呈现不一样的形状,展开想象,把已有的半成品图(横看、竖看)变换方向观察,看看它与什么物品更接近,然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引导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2012年2月14日

第五篇:大班幼儿个别案例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黄宇航(男:6岁) 观察时间:2017年9月~2017年10月 观察原因:

活泼好动比较聪明,但是爱说大话,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原因分析:

1、对大班幼儿来说,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生活,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大人包办代替的比较多,一小部分孩在生活自理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2、与同龄幼儿相比,该幼儿相对月份较小,所以自理能力相对其他月份大的幼儿差一些。

3、父母家人比较宠爱,对这方面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 观察记录

记录一

观察:

下午起床后,大家都在自己穿衣服,个别能力稍差的幼儿偶尔会请老师帮一下,穿得也非常好,可是宇航却在一边不穿衣服也不穿裤子。就是在和别人闲聊,宇航,快穿衣服啦,要不会着凉生病的。”过了一会儿大家已经基本穿戴完毕,可他却还是没穿好,最后只得由我帮助他穿好。 分析及措施: 他之所以那么慢是因为他根本就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和裤子,所以他就以和别人聊天来打发时间。家里大人比较溺爱,一般都由奶奶帮他料理生活上的事,所以至今还没有学会自己穿衣服。为了防止他着凉我先帮他穿好衣服,边穿边教他穿衣服和裤子的方法,另外与其父母家人取得联系,配合我们,帮助他尽快学会穿衣服。

记录二

观察:

每次起床,穿衣服最慢的就是宇航了,因为他不会自己穿,今天跟以往不同,他早早的穿好了,正在和别的小朋友起劲的说话呢。见我走上前,他说:“老师,我拉链不会拉。”“哦,那老师帮你吧,你可要看好了,学会了下次自己拉上,好吗?”“恩!”他使劲的点点头。 分析及措施:

没学会自己穿衣服总是件麻烦事,表面上好象没什么,心里还是着急的,看来这回是真的回家下苦工夫练了,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小家伙好象有些小小的骄傲,有些沉不住气了。对于他的进步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鼓励的同时再对他提出新的要求,让他知道学会穿衣服没什么了不起,要穿的快穿的好才是最棒的。

上一篇:学生党员自我总结下一篇:销售公司员工培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