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质量分析报告

2022-06-26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区质量分析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地区质量分析报告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质量

摘要:对于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要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更上新台阶,就必须要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汉语教学是其突破口之一。然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因素有很多种,在汉语教学中,要注意发挥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使每个学生得到共同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汉语;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而这些人才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必须要学好汉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了解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帮助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加快发展。当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在藏区,汉语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十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不少的宝贵经验。但是,掌握一门语言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博大精深的汉语言,少数民族地区该如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兴趣,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加强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以语言交流为主,但是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想得到学生方面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更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要以健康、阳光的面貌面对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情感传输给学生,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探索,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可以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抓教学课程改革是重点

汉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汉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首先从教学一线开始入手,切切实实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采用专题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把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且经常性地组织汉语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让教师不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且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设计好教和学的过程,打破“课本搬家”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同时,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学生自由思维,对症下药。同时,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学生自由思维,以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入口,引起学生的兴趣,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对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运用流畅的普通话,写现范的汉字,真正结合汉语教材科学性、直观性的特点把教学中“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变为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三、抓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的提高,决定着学生由“机械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变的进程,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要培养合格人才,首先教师必须合格。毫无疑问,要实现学生“民汉兼通”,首先汉语教师必须“民汉兼通”。要始终以提高汉语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师队伍建设是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的指导思想,组织广大中小学汉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中短期培训班,提高教师自身的汉语知识和综合素质。

四、抓教师考核是保障

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就要实现教学质量考核的科学、真实,使考核结果能够真真实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加大对汉语教师的考核力度,在普通话达标的基础上做到每学期向学生征求意见,组织汉语教师进行专业基础的知识考试,督促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汉语教学奖惩措施,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师进行以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缺乏责任心的给予处罚,逐步取缔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传统做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教师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学校要经常开展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的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文艺比赛、汉语征文比赛、汉字书法比赛,以及开展“汉语日”活动,学校设立“汉语角”等,鼓励学生加强汉语口语对话。

此外,各中小学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在内地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或有关技术人员向学生介绍内地发达地区的生活、文化、交通、教育和工业等情况。尤其是通过科技致富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汉语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要在清楚认识汉语教育这一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汉语教育、认真总结经验,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争取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做的更好,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第二篇:宁德地区水产分析报告

宁德水产品加工业分析

一、宁德地区水产加工业现状

2013年,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以推进现代渔业为抓手,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渔业结构,切实提升渔业产业质量和效益。

据统计,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77.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4.59万吨,海洋捕捞19.1万吨,淡水养殖3.81万吨,淡水捕捞0.37万吨)、比增6.4%;渔业产值156.38亿元,比增11.1%;渔民人均纯收入12503元、比增14.5%。水产品加工量22.03万吨、比增13.9%,加工值84.5亿元、比增28%,出口量13.1万吨、比增58.4%,出口创汇7.31亿美元,比增16.4%,均创历史新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过深加工,且卫生安全、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包装精美的海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对于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前景黄朱华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我市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一直秉承“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战略,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水产企业参加宁德市“6•16”、福建省“6•18”等项目成果对接会,提升企业技术,培育更多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飞鸾镇占地1500亩的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三都澳5万吨冷链物流区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封顶。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园区已逐渐形成,并基本形成了福鼎秦屿、霞浦三沙(垅头)、蕉城飞鸾等水产品加工聚集区。

与此同时,我市水产品加工产品正向精深方向发展,紫菜精深加工生产线列全省前矛,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据统计,我市大小水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省、市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产业链,规模日趋扩大。

二、宁德水产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 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宁德是全国著名的大黄鱼养殖和出口基地,也是出口创汇的经济支柱行业。发展水产加工是解决养殖海获物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渔业附加值,增加渔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资金方面,由于渔业经济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即前期建厂投入大,经营期间收购环节流动资金多,产品对金融部门的依赖程度较高,仅依靠企业自筹、民间借贷、社会融资,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造成水产加工业发展缓慢,难以快速发展壮大。

② 水产品精深加工,有待加强

近年来部分企业虽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开发出一些精加工产品,如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但从总体上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的份额仍很少,以保鲜和初级加工水产品仍占绝大数量。

③ 初步建立品牌效益,有待加强

截至目前,全市虽有4个全国驰名商标和18个福建省名牌及省著名商标称号;,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产生品牌效益,企业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其他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④ 行业自律性较差

由于多数企业是加工同一产品,企业竞争同质化,企业之间相互争抢原料,出口市场集中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种类和结构单一(多为初级加工品),企业之间无序竞争,部分企业压级压价销售。有的企业甚至无货乱报价,扰乱外贸秩序,损害行业整体利益。部分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⑤ 水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初步建立,有待完善。

我市已基本形成了福鼎秦屿、霞浦三沙(垅头)、蕉城飞鸾等水产品加工聚集区。福鼎市、霞浦县正在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工产品向精深方向发展,紫菜精深加工生产线列全省前茅,2012年我市有3家企业引进3条自动化海参精深加工生产线,突破了海参、鲍鱼加工受到北方控制的局面,使我市精深加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黄鱼等海水养殖

产品及海捕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取得突破,加工企业的规模档次及加工技术、产品质量都有了质的提高。相对其他发达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⑥ 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当前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维护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手段而广泛采用。日本、韩国等主要进口大黄鱼的国家提高了对水产品的检验检疫的技术要求。特别是严格了农兽药残留的检验标准,使宁德地区水产品出口门槛趋高。另一方面,闽东大黄鱼没有进行产业化经营,大黄鱼养殖与出口加工(企业)两大层面严重脱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宁德地区大黄鱼出口受阻。

三、加快宁德水产加工业发展建议

① 加快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为了减少企业和资源的外流,进一步拓展水产加工业的发展空间,提升水产加工业,使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与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同步发展。通过建设水产加工园区来提升水产加工业,实现加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专业分工、各具特色”的要求,鼓励吸引企业向园区聚集,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来带动全市水产加工业快速发展。

②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群体。

通过规划调控布局,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依法加强环境评估和监管等措施,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控制新办“低、小、散”的水产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以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形式,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和联合。支持岳海水产有限公司、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发展步伐,做大企业规模。打造出加工技术领先、市场信誉度高、有核心竞争力集团化的骨干企业集群。

③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坚持走创企业品牌与创产品品牌并重,建设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保证产品品牌的路子。一要全面推广应用水产品加工质量标准,引导水产加工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二要加大力度培植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鼓

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企业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并批量生产的给予重奖。积极推进大黄鱼、二都蚶等水产品原产地注册工作。三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水产品品牌,使加工的水产品驰名国内外。计划到2012年,全市5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有自己的标识,到2015年全市水产加工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

④建立健全行业管理组织,规范市场加工经营秩序。

首先要促进大黄鱼协会、渔业商会、“三藻”协会等健康运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加工行业自律监督机制,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意竟争。对内打击用注水、掺假、以次充好等不法手段来谋取暴利,损害行业信誉行为。对外要加强与国际上特别是日韩等主要贸易国家水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协会的联系。做好水产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满足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要。其次,积极引导养殖户自愿发展渔业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的组织功能、中介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把小规模分散的养殖户整合起来进行规范化、产业化养殖。建设规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确保水产品的质量。第三,通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把养殖户与加工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打造统一的品牌,以面对发达国家不断出台的技术壁垒等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做强做大黄鱼加工产业。

⑤强化扶持政策效应,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是推进环三都澳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把水产品加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进一步提高渔业对促进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水产加工业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争取多种方式,解决水产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区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区财政、国税、外经贸等部门对符合出口退税专项资金水产加工企业要优先安排,海关、商检等部门要简化通关、检验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建立水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水产品的科技含量。

水产品加工业是水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应把发展精深加工作

为水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加以培育、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程度,突出发展鱼类深加工,进一步提高贝类藻类及淡水产品加工水平,扩大加工品种和花色,提高产品的生产规模。要充分发挥院校科研力量的作用,鼓励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水产加工领域转移。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科研开发机构,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岳海公司应在与农林大合作开发基础上,成立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争取创建省级科技开发中心。应整合闽东水产研究所和各级水技站等科研力量,帮助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夏威食品有限公司、海洋新技术开发公司等创建自己的研发中心。鼓励其他企业联合与有关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创建科研中心,加大国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的引进。在重视硬件引进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软件的引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大力开发符合国内外消费习惯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提升产品标准,打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⑦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

一是强化对水产品原料,加工产品的检验检测,建立健全加工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是加工企业尽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集中建立水产加工检测中心,开展与监管职能一致的执法现场基础性检测工作,加强检测,提高防范能力,避免“绿色壁垒”阻挡。三是在全区实施无公害养殖,健康养殖行动及渔排备案措施,促使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在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激素等规定,保证水产品整体质量安全。四是尽快建立水产品出口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跟踪调研国内外水产品产销形势,分析出口水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状况和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状况,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预警。并采取紧急防范控制措施,主动消除或降低出口风险。

第三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及对外交流的增加,现在很多单位都采取外出考察的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不足、寻找差距、明确方向的过程,这对于落后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将对本地、本部门的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考察结束后,考察方将整个外出考察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外出考察报告。我认为,外出考察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引言

引言部分即平时我们写文章时所说的冒,应包括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什么人员参加,到什么地方去,重点考察什么内容等。如本报告在引言部分所写的某县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外地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让人知道了此次外出考察的主旨所在,读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此部分最主要的是要把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成功经验写出来。如本报告所写考察团的感受是当地的思想解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势头猛,改革开放力度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什么当地发展迅速呢?仔细探究,主要做法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外出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反思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ⅹⅹ市各县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干大事业的大气魄,外向型的经济格局提升了发展速度,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腾飞的基础,永不懈怠的精神铸就了前进的动力,优越的创业环境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部分是考察报告的重头戏,一定要写深,写透,写全,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那样就达不到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也不可能给没有参加考察的同

志以启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对照先进找差距,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外出考察结束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搞好结合,使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落实的过程,即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外出考察的目的就是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此次考察,该县委、县政府就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方向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有效措施“六个突破”。即: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考察报告中要选好典型事例,尽量用典型引路,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辨,典型最具代表性。本篇考察报告中就多次例举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当地的发展态势好、速度快,效果非常直观,比泛泛的讲要生动的多,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附:

关于赴ⅹⅹ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中共ⅹⅹ县委 ⅹⅹ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项目的热情, 6月2日至10日,我们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赴ⅹⅹ市六县(市、区)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ⅹⅹ,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ⅹⅹ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ⅹⅹ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例子)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ⅹⅹ市各县(市、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例子)

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ⅹⅹ市几个县(市、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例子)

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例子)

二、分析ⅹⅹ,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总体上讲,ⅹⅹ市各县(市、区)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保持了迅猛的势头和强大的后劲,最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拥有开阔的眼界,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存在唯条件、唯客观的思想,缺乏加快发展的信心;有的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有的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障碍,是我们落后的根源,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

外向型经济格局,提升了他们发展的速度。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把扩大开放作为兴县的根本之策,在招商引资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上敢探索、敢尝试,借助外力激发了内部潜力,使经济发展焕发出旺盛的活力。虽然我们也把“开放兴县”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招商引资经验,但实事求是的讲,相当一部分同志在这方面还是“门外汉”,思路不够宽,方法不够多。

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他们腾飞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经济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ⅹⅹ市各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以完善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经济发展。就我县来看,近年来自己与自己比,迈出了不小的步伐,拉出了园区的基本框架,引进培育了一批项目,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ⅹⅹ各县(市、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永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ⅹⅹ市各县(市、区)之所以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的精神,有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挑战屈服的勇气。我们必须看到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到小进即退、慢进亦退的道理,不能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就必须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努力跳出本地本单位的“小圈子”,放眼全市全国的“大范围”,瞄准先进,奋起直追,以一种见贤思进、见贤思齐的雄心壮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优越的创业环境,实现了他们跨越发展的梦想。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ⅹⅹ市各县(市、区)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磁场效应和连锁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学习ⅹⅹ市,就必须进一步树立“环境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从“干部”的层面提高到“全民”的层面,努力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三、学习ⅹⅹ,推进我县更快更好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团在感叹ⅹⅹ市六县(市、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成为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动力,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ⅹⅹ市各县(市、区)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大家必须坚决摒弃照搬条文、自我设限的思维模式,继篇二:赴先进地区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关于赴天津、深圳、厦门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的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厦门市等地,具有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三个城市的工业园区建设不但起步比较早,规划起点和标准高,基础设施和产业功能完善,而且体制精简,运作高效,经济实力较强,聚集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产业和项目,实现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本次考察的三个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划建设标准高。三个城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标准比较高,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占了绝大部分,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天津滨海新区主要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临空产业区、临港产业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七大主导产业。深圳市工业布局遵循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促进特区内外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强化“外二内三”的产业格局,建设和完善“一带四区九基地”和高端服务业功能区,实现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结构合理、定位明确、配合协作和集群化为特征的市域产业布局。厦门市共有17个重点工业园区,它们都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分别为: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

开发区火炬园;信息光电园;航空工业园;新阳工业区;排头船舶工业园;东孚工业园;厦门出口加工区;厦门(集美)机械工业园;杏林工业区;后溪工业园;集美北部工业区;火炬(翔安)产业园;银鹭工业园;同安环东海域工业区;同安综合工业区;同安城东工业区;同安城南工业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等主体产业,同时还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和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制造业服务化等生产型服务业。由于起步早,建设标准高,这些地区的工业园区不但享有政策上的优势,而且园区对所属地区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些园区还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二)基础设施等配套功能比较健全。三个城市在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都比较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比较完善。滨海新区自2009年以来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1.65万亿元,年均增长21.1%。深圳市自200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1.07万亿元,年均增长15%。厦门市自2009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5698亿元,年均增长12%。实现了“十通一平”全方位配套。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物流、商贸、房地产等配套产业,为各类企业入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经济发展实力强。滨海新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0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到8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1158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1.65万亿元。深圳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4500.2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3.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501.01亿元。厦门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3018.1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47.54亿元。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和促进就业的主要经济板块。

(四)产业特色突出。天津滨海新区依托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规划了185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数字化和虚拟制造等六大产业;依托滨海国际机场优势规划了102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重点发展临空产业。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规划了25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建设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物、高端信息技术、纳米及新材料、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5个研发与转化基地。依托海洋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南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化、冶金钢铁、装备制造、港口物流4大主导功能,同时互补发展海洋产业、新能源、环保产业等。依托天津港的港口优势,规划了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化工、物流加工等产业。深圳市已形成金融、物流、文化、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厦门市在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物流、旅游、商贸、会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和软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研发、中小企业孵化和必须依托航空港发展的航空工业;在环西海域产业区重点发展化工和机械产业、物流产业、文教产业及高校后勤服务产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农业;在环东海域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轻工、食品、纺织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型加工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作物及水产种子种苗筛选繁育基地、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

(五)外向度高。由于三个城市都是滨海城市,具有临港交通优势,工业园区中的外资企业比较多,外向度比较高。2013年,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9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4亿美元。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373.5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057.1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3.8%,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8.0%;进口总额2316.4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一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840.94亿美元,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31个,合同利用外资19.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72亿美元;全年引进千万美元项目89个,合同外资14.4亿美元,其中新批项目47个,合同外资7.5亿美元,增资项目42个,合同外资6.9亿美元。至年末,历年累计共有55个全球500强公司在厦投资100个项目,投资总额为57.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6.4亿美元;全年对外协议投资项目65个,投资额6.36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1.13亿美元。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二、主要经验

(一)思想解放认识到位是先导。三个城市的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时间比较早,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重视程度比较高,推进力度比较大,形成了工业园区建设的先发优势。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重点,还是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敢想敢干,大胆实践和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而且每次发展的关键时期都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先人一步。

(二)规划引导发展是前提。三个城市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引导发展,将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有机衔接起来,突出本地特色,发挥各自优势。

(三)健全运行机制是保障。三个城市的工业园区基本上采取了政府管理机构加市场开发实体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并且行政职能和经济开发职能融为一体,运行机制健全高效。

(四)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是关键。三个城市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作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树立“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生命线”的理念,结合各园区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挖掘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重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实现招商形式多样化。

三、比较与启示

通过本次外出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工业园区篇三:对标先进学习考察报告

对标先进考察报告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党办主任:赵春山

早起八点乘大巴,

对标先进去考察。

一路通顺到三河,

考察学校两大所。

巡视校园听讲座,

对标先进收获多。

次日出发到承德,

考察学校又两所。

观实训室进课堂,

生本教育放光芒。

树讲聚促学先进,

相互交流得益彰。 2013年6月20-23日,树讲聚促大讨论对标先进考察团一行19人,在教育工委郑书记、宣传科金科长带领下相继到三河市第一中学、三河市职教中心、承德旅游职业学院、承德一中等院校进行考察学习。

期间,考察团成员聆听了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参观了教学楼、校史馆、体育训练场馆、实训室、学生公寓等,并走进课堂观摩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四所学校的教风之严谨、学风之踏实、成绩之辉煌,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对标先进的学习考察,内容丰富,既具超前性,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通过对标考察,为我们与先进学校提供了一个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先进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为今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 学校基本情况

(一)三河第一中学

三河一中始建于1935年,1978年即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97年迁至新址,1999年1月被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目前,学校占地410亩,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现有88个教学班,在校生5900人,教职工410人。

三河一中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办特色化名牌精品学校”的奋斗目标,以素质教育总揽全局,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师资建设为着眼点,精心打造三河教育航母,终于使学校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管理科学、师资精良、质量全优”而 且在省内外颇有影响并

受到广泛赞誉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高考的主要指标均位居廊坊前茅、河北前列,被誉为京东教育的奇迹。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实验单位、全国外

语 教学改革优秀实验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河北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 校、河北省治安防范先进学校、河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计算机教育试点学校、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河北省勤工俭学先进学校、河北省教代会工作先进学校、廊坊市文明单性高级中学、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计算机教育试点学校、河北省教育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河北省勤工俭学先进学校、河北省教代会工作先进学校、廊坊市文明单位、廊坊市红旗团委、廊坊市 素质教育明星校、廊坊市文明校园等。

(二)三河市职教中心

三河市职教中心是一所国办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几年来,本着“立足三河,面向京津,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实用技术人才。该校设有五年一贯制大专班、职业中专班、职业高中班和综合高中班。

该校建立以系为最基本管理单位的自主管理体制。根据专业类别和特点,设立了建筑系、计算机系、文财餐系和汽焊电系。各系均实行“专业+公司+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教学—实习—经营”一体化的新路子。

该校注重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课程改革坚持“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构建了大专班课程体系、对口升学班课程体系、专业技能班课程体系。

该校积极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在省市各级教学评比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1994年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职教中心”;1995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三)承德旅游职业学院

承德旅游职业学院是河北省惟一一所以培养旅游类专业人才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是河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828人,其中专任教师53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202人;具有硕士学位及相应学历教师12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0人;双师素质教师196人。学院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0000余人。

学院新校园2007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总面积843.31亩,校舍建筑面积24.9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97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702台;多媒体教室49个,语音室10个,标准座位5150个;电子阅览室3个。图书馆9990.55平方米,共有各类图书51.7万册,期刊、报纸1434种。建有数字图书馆,标准体育场二个。建有先进的导游模拟、模拟客房、茶艺、教学兽医院、生物技术、会计模拟、电子、plc和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和实训室58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60余个。优美的校园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是学子们理想的求学之所。

学院设有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设计开发、生物工程、畜牧兽医、园艺、会计、商务管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十一个系;设有导游、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畜牧兽医等33个专业,其中兽医(动物医学)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酒店管理、导游专业为省级试点专业。

(四)承德一中

学校占地205亩,建筑面积75000平米。主体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国际部、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师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等十三个单体建筑。“二加一”教室、创新实验室、当前阅览室等多项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体育馆内建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和攀岩设施。校园景色优美,铭石翠柏、白桦绿地、湖边垂柳、水上虹桥,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学校以“打造一支理念型、专家型、导师型、艺术型、反思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建立了一支高素质、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57人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99人。有15位教师被评为承德市高中学科带头人,5人获得承德市“拔尖人才”称号。

学校被命名为“河北省实验性示范高中”、“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校”;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承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感悟和思考

(一)干净、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三河一中自然地将学校区与生活区、运动区分开,校园内草木青青,鲜花四季常开,那里是都市里的一块净土。花木的修剪、花坛的设置匠心独具,在这里看不到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的现象,甚至,在教学楼上你看不到垃圾桶,你感觉到的是干净、整洁、优美,你感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你感觉是生活、工作在花园之中。

——感悟与思考:花园式学校,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折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是学校美育的成果,学校的绿化和美化是校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先进立体的校园文化,富含哲理的文化警语

三河一中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走廊文化,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没一面墙壁都育人,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景点,每一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文化布置比较注重切合学生实际。二是教室布置,能充分体现班级特色的文化氛围。三是寝室文化,布置得像一个家。四是在校园环境区、在教室、在寝室、在食堂,随处可见富含哲理的文化警语。

——感悟与思考:

a、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但,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只是漂亮的标语而已,不是学校的精神内涵,不能转换成为学校的精神动力,不能成为学校的精神内涵。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只是平面的、肤浅的,不是立体的。该校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的精神动力,它促使学校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b、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包括班歌、班训、报刊、规章制度等,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文化,每个寝室都有富有个性的寝室文化。这些文化都是集体创作,学生们积极参与创作和实施、体验的全过程,这些文化引领班级、专业的发展,这些文化共同构建了立体的校园文化。

(三)学校管理精细化,实行年级或系部管理、7s管理

普通高中实行按年级管理,每个年级有一名校级领导、两名年级主任(教学、教育)包保教育、教学工作,职业院校则是按照系部进行管理。他们把企业对员工严格的7s管理,引进校园,实行7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整洁、安全、素养、清扫、节约),成立了7s推行委员会和推行办公室,颁布了7s管理实施办法,制定了寝室、教室7s管理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以点带面,逐步实施。通过7s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变了学生随处、随心、随手、随意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大力改善。学校管理精细化,形成了人人抓德育、时时抓德育、处处抓德育的新局面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网络,实施全员德育方案。提出了“首见负责制原则”。每一块工作都有计划(方案),过程管理,督促检查。学校的学期计划都细化到每周、每天的工作安排,每天的工作都有检查,每周的检查情况都向全校通报,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管理工作,教学任务比较轻:校级领导每周2节课,中层干部每周不超过6节课。

——感悟与思考: 管理精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什么事都有人管,什么工作都有人负责,用现代企业的7s管理来管理学生,管理学校,符合学生特点和发展方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能很快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四)一流的实训场所,打造技能型人才的保障

三河职教中心实行“专业+公司+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教学—实习—经营”一体化的新路子。学校设有三大股份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设施完备的实训大车间。承德旅游职业学院建有先进的实训场所,仅旅游实训大楼建有导游模拟、模拟客房、茶艺、语音、erp、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和实训室50多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60余个。优美的校园环境、齐全的教学设施,成为学子们理想的求学之所。

——感悟与思考: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培养适应企业发展、职业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一流技工,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一流的实训场所。

三、结合我校实际的一些思考 (一)学校管理精细化、专业化

1、学校的工作计划应该细化到每一周、应该涵盖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

2、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人专门做,更要有检查督促的环节,结果要公布并与绩效挂钩,建立各项督察组非常重要。

3、实行专业管理,校级领导深入专业管理。

4、研究并制定全员管理实施办法。

(二)校园文化建设职教化

1、逐步推行校园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和职教、职业、专业特色。

2、学校层面考虑校园的绿化美化、基础建设、校园文化。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包含品味较高的校园标语、文化专栏、特色文化等)

3、班级文化建设:以班主任核心,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创意,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文化创作积极性,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包含寝室文化)

4、走廊文化建设,可以专业组为主,将学生成果,就业成果等进行展示。

5、成立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课外兴趣小组,大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之成为一种持久的校园文化。

第四篇:本溪地区电网调研报告

(基础产业处 孟宪堃)

近年来,随着本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溪地区的电力负荷和用电量呈持续上涨的趋势,特别是全省大力实施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良好机遇,为本溪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未来本溪电网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目前虽然经过城网建设与改造,本溪电网结构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负荷的不可预测性,使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供不应求的新形势,导致一些地区供电设备长期处于重载状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由市发改委牵头,对本溪县、桓仁县、溪湖区、南芬区、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经济发展调研。

一、全市电网建设基本情况

本溪供电公司隶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为国家大一型企业。主要担负着本溪市两县四区和丹东凤城县四个乡,共8400平方公里,170多万人口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供电任务。截止2007年底,本溪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为117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1489兆瓦。

截止2007年底,本溪电网共接入各类发电厂(站)43座,总装机容量935.28兆瓦。有送电线路86条,回长1817.919千米;10(20)KV配电线路146条,回长1006千米;变电所55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KV变电所11座,66KV变电所43座;变电塔1座。其中

本溪电网各类发电厂(站)43座,总装机容量935.28兆瓦。其中: 1

电业直属电厂二座,装机容量294.5兆瓦;企业自备电厂6座,装机容量326兆瓦;地方及农村小水电站35座,装机容量314.78兆瓦。500千伏变电站1座,即徐家变电站,运行容量1750兆伏安,500千伏线路1回,长度15.846千米。徐家变电站是本溪电网的主要电源点,也是本溪220千伏电网主网架的枢纽点,承担向本溪地区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

220千伏变电站11座(其中隶属本钢矿山专用变电站1座,容量63兆伏安),总容量3014兆伏安,220千伏线路31回,总长1102.962千米。本溪220千伏电网以500千伏徐家变电站为枢纽点,形成三个环形供电网络结构。

66千伏变电站43座,总容量1352.33兆伏安, 66千伏线路68回,总长954.886千米。

2008年为积极保护规划变电所所址和线路走廊的用地,解决了以往城市建设中供电设施用地被侵占的不利局面。在市发改委的全面协调下,经过本溪市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本溪市变电站选址规划(2008-2015)》图集顺利通过了本溪市政府的审查,该图集共规划66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4座,新增主变容量4509兆伏安,新建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1270公里,该图集的顺利出版,使各有关部门对电网建设有了全面了解同时,为保证列入规划的变电所在办理相关前期手续及具体建设施工中能有序、顺利进行,对已列入规划的变电所所址及线路走廊用地应予以法律上的保护。

该图集共规划66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4座,新增主变容量4509

兆伏安,新建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1270公里。到“十二五”规划期末,本溪电网将有:500千伏变电所2座,总容量375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所17座,总容量6903兆伏安;66千伏变电所69座,总容量3151.43兆伏安。本溪电网将建成一个具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力设备及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先进水平电网。各级电网将具有比较充分的供电能力,网架结构更趋合理,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在城市外围形成以500千伏程家、徐家南北遥相呼应的,17座220千伏变电站分区供电的坚强电网。66千伏和10千伏电网布局更加合理,通信系统更加完善,电网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部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本溪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将显著增强,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强大的电力供应保障。

二、本溪地区“十一五”后三年及“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情况“十一五”后三年,本溪电网共计新建220千伏变电所5座,增容扩建220千伏变电所6座,新增容量2755兆伏安;新建66千伏变电所17座,增容扩建66千伏变电所9座,新增容量1108.4兆伏安。“十一五”后三年本溪电网建设总投资约36.6亿元。

“十二五”期间,本溪电网共计新建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9000兆伏安;新建±800千伏远东直流换流站1座,换流容量3000兆伏安;新建500千伏抽水蓄能电站1座,装机容量800兆瓦;新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增容扩建220千伏变电所4座,新增容量1197兆伏安;新建66千伏变电所10座,增容扩建66千伏变

电所6座,新增容量690.7兆伏安。“十二五”期间本溪电网建设总投资约132.8亿元。

三、我市电网建设的主要问题

本溪市作为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城市,预计未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将快速增长。虽然我市近年来通过城网、农村电网等等一系列投资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输变电供电状况,提高了供电能力。但由于历史欠帐多,仍然存在着部分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66千伏网架结构不合理,存在66千伏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不足。10(22)千伏系统部分输变电设老旧,抗灾能力差,故障率高,影响电网运行安全。部分郊区及两县区域用电负荷增长过快,区域配电线路电压质量差,电网供电可靠性不高。

近年来,本溪供电公司在电网建设的问题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及电力设施安全问题

非法采矿、盗矿、开矿放炮,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乱建以及超高机械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域内违章施工等均危及电力设施安全,非常容易造成倒塔、线路跳闸等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比如路经火连寨、思山岭、卧龙地区的220千伏南卧线、元兴线等线路由于乱采乱挖多处发生险情。

(二)电力建设的前期补偿问题

市政府已多次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输电线路通道内树木砍伐的若干规定”,目前针对老百姓的无理要求,市供电部门束手无策,不满足

他们的无理要求便不能施工。例如:梨树变6万6线路,11号塔基因为村民对树木赔偿要价过高,而陷于停滞。为确保工程进度,满足本溪市发展用电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电力部门按标准做好电力建设的前期补偿工作,对以获取赔偿为目的的蓄意设立各类建筑物和种植各类植物阻碍电力施工的行为加大处理力度,确保电网建设顺利进行。

(三)县区电网建设的规划问题

按照要求,对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电网需要做专项规划,而目前都没有开展这项工作。从本次调研中了解到,各区、县“先建厂(工厂)后找网(电网)”的现象十分普遍,时常发生厂房已经建成确无电可供的尴尬局面。有的地方政府由于对电网不十分了解,想当然的认为有电线就能建厂,根本没有考虑到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各县区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朝令夕改,使得电网管理部门无从下手,对未来电网的合理布局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一些项目夸大其实,上报负荷与实际使用相差甚远,也使电网投资存在极大风险。

(四)电网建设审批手续问题。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尽管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的审批程序繁琐、收费标准高,部分县、乡、村政府配合不够积极,甚至出现截留赔偿金等现象,不仅延长了前期审批手续的办理时间,增加了项目投资,并且涉及征占地动迁补偿、林木砍伐等问题,还是难以协调和解决。随着《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电网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电网建设成

本越来越高。

四、对电网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力度。2007年,市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补充规定》(本政办发【2007】125号)文件,规定中明确指出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及邻近地区的施工作业、采矿挖掘、林木种植需征求电力主管部门的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未能很好的执行。建议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审批各项用地及矿产项目时,考虑电网建设用地和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避免在电网建设用地和电力设施重点部位及安全区、防护区内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批复用地。并对已批复的影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用地和采矿挖掘应及时整改,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二)建议县、区政府在电力建设改造项目应给予大力支持。协调由于占用果园,林地,而出现村民要价过高的问题,严格按照市政府文件执行。同时县区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对电力设施和输电线路下的树木、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及其他危及电网安全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阻碍砍伐电力线路通道树木的人员严肃处理,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建议电网建设应纳入政府公用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的范畴,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

(三)县区政府应对本地区电网做专项规划。近年来县区经济发展迅速,建立起许多工业园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许多企业开工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这对拉动地方产业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地区用电负荷也在急剧上增,由于县区电网规划的

滞后性,出现部分地区用电负荷重载,企业无法用上电的情况。建议县区应加强同市县电力规划部门协作,按饱和负荷密度测算本地区远景变电站布点需求。通过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及地块负荷特性对远景电网负荷及电力资源一次规划到位,为未来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电网建设“绿色通道”问题。本溪地区各级电网作为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溪市经济呈跳跃式增长趋势,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和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由于电网建设跟不上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本溪地区已出现多处局部拉闸限电的被动局面。2008年8月16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本溪地区电网建设的通知》(本政办发〔2008〕81号),文件中以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责任,在电网过程规划选址、环境评价、土地预审、办理征地等方面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电网建设速度。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普兰店地区产业报告

大连地区

“一岛十区”,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15年内开发面积129.7平方公里,由港口区(21.1平方公里)、产业区(71.7平方公里)和居住及旅游区(36.9平方公里)组成。 招商重点

重大装备制造—港口机械、重型(电力、石化、冶金、矿山等)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大型制冷空调成套设备。

船舶制造及配套—造船、修船、机车、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业;游艇制造,船舶配套产业及船舶配套物流企业。

石化工业—重点发展天然气、煤(气化)、石油、三大产业链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同时发展以天然气、煤(气化)为原料的基础化工产业。

新材料工业—造船、装备制造业所需精品钢材品种以及现代制造业中所需的高新技术材料 现代服务业—运输及物流、旅游、建筑、医疗卫生、教育、保险、金融 基础设施—港口、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固态废弃物处理、热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

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承接国际国内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和大连城市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

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分为港口区、工业区、居民生活区、商贸经济区和旅游文化区五大功能分区。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船舶制造、船舶配套、重大装备制造、港航物流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三位一体”

大连双岛湾石化工业区

港口建设条件优越 双岛湾位于渤海湾口

占地面积5.47平方公里,项目计划投资427亿元人民币,主体工程包括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和港口及附属设施。

功能定位 以大型炼油、乙烯生产为龙头,有效整合石化资源,拓展精深加工领域,重点发展乙烯及下游产品,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加工和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

招商重点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材料、专用化学品及精细化工等石化后续产品,以“油化一体化”大型石化项目为主。

大连营城子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开发5.07平方公里。园区划分为产业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物流中心区。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位于金州区三十里堡镇青岛村。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17.6平方公里。功能区划分为大连台湾工业园、装备制造园、物流园和港区,其中大连台湾工业园面积8.09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并重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市区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招商重点 现已入驻的项目有大连信捷阿曼特(阿联酋)、锡灿金属(韩)、大连船舶重工等;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市区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大连登沙河临港工业区

总规划面积为50.55平方公里,共分三期开发。一期规划面积9.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23.3亿元,主要作为精品钢材基地、汽车及其零部件基地。二期规划10.08平方公里,主要作为港口物流基地。三期为配套用地。目前工业区已完成土地整理回填4.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精品钢材等产业,成为大连市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承接地。

招商重点 现已入驻的项目有东北特殊钢铁集团大连基地搬迁改造工程项目、大连坤达铸造项目以及热电厂项目;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品钢材等产业。

大连海湾工业区

总规划面积35.09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25.99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

招商重点 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和高新技术等产业。

产业优势 工业区以普兰店市服装纺织、机电制造、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依托,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已纳入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邻港产业体系。

政策优惠 入驻项目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高新技术项目和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一事一议。

大连松木岛化工区(大连化工产业基地)

按照大连市产业布局调整,大化集团主体装置搬迁到我市炮台镇松木岛,瓦房店市依托大化项目为龙头,规划建设大连化工产业基地,

功能定位 以无机、海洋、石油、精细和农用化工为主体,化工环保、化工制造、化工生产服务业为辅助的化学工业基地。

已有16家化工企业正在积极考察,准备进入,投资总额约为75亿。现有大连染化集团、大连绿源新化学股份公司、大连瑞泽农药股份公司、大连铭源公司4家企业正在与瓦房店市积极磋商,已签定协议,总投资额约为20亿元,年销售收入可达50余亿元。

大化项目占地1.7平方公里,主产品为化肥、纯碱、硝酸等系列,总投资28亿元,计划2007年末完工投产,全部投产年产值可达28亿元,可实现税收2.3亿元,解决就业5000余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大化厂区回填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回填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同时,基地引水工程及热电厂工程也将开始。

松木岛化工区位于瓦房店市城区以西40公里,西临渤海湾。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期为11年。一期建设7.8平方公里,建设期2006年至2007年。二期建设5.2平方公里,建设期2008年至2010年。三期建设22平方公里,建设期2011年至2016年。

招商重点 已有12家企业入驻化工区,协议投资额达50亿元人民币。大化集团等企业正在紧张进行基础设施施工。主要承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等化工项目。

大连瓦房店工业区

轴承瓦房店工业区位于瓦房店市新城区的西部,成立于2003年3月。总占地面积20.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2.6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服装纺织、包装及建材业。

投资优势-工业基础雄厚 瓦房店市有工业企业8000余家,主要有轴承、建材、食品、纺织、汽车配件、机械加工、化工等15个门类,是“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全市有大小轴承厂300多家。

大连皮杨陆岛经济区 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经济区由皮口临港产业区、大杨国际服装工业园两部分组成,重点发展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

大连金州经济开发区: 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

大连炮台经济开发区:

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

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

土地开发情况。目前,该工业园区已开发整理土地5平方公里,尚有10.6平方公里土地待开发,其中,80%(8.48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普兰店市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庄河临港工业区、

黑岛循环经济区。

大连市重点工业园区介绍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在大力支持开放先导区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又规划、投资和扩建了重点工业(园)区,提出了“一城、一岛、十区”的产业分布规划。一城(以开发区、金州区为主的大连新城区)、一岛(长兴岛)、十区(旅顺经济开发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营城子工业园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海湾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区、皮杨陆岛经济区、瓦房店工业区、花园口工业区)。2006年初,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区分别被辽宁省纳入沿海“五点一线”对外开放重点发展区域,成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的新载体,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辽宁省、大连市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一岛、十区”,远期总规划面积达422.41平方公里。目前,除皮杨陆岛经济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尚未启动外,其它9个总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的重点工业(园)区都已启动。大连市政府采取市财力投资牵动和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软硬贷款两种模式推动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多的投资规模几乎相当于1992年工业(园)区建立至2003年间的投资总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达到“五通一平”或“六通一平”,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四通八达,分别处在沈大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以及即将建设的哈大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烟大铁路轮渡沿线上,都处在大连一小时经济圈之内。

关于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

1.区域位置。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距黄海大道入口10公里,距大窑湾港35公里,距周水子国际机场70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10公里,距滨海路6公里。产业定位为家具制造、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都市型产业。

2.规划范围。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姚家社区姚家河,南至金州区与普兰店市交界,西至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矿洞社区尖山村,北到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龙山村龙山路。 3.土地开发情况。目前,该工业园区已开发整理土地5平方公里,尚有10.6平方公里土地待开发,其中,80%(8.48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普兰店市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已累计完成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修建柏油路75公里,建设220KV一次变电所、66KV二次变电站各一座,架设高压电线路50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7公里、排水管网20公里,铺设通讯管网15公里并配备了通讯设施,平整场地266.7万平方米。

2008年,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6600万元,完成以下8个工程项目:

(1)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占地3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5000吨级的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污水管网28公里。 (2)园区油路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新修宽9米的园区路3公里。

(3)电力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园区矿洞段、虫王庙段、唐房段、龙山段电网改造工程,架设输电线路3000延长米。

(4)绿化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完成园区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

(5)园区照明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安装路灯160基。

(6)垃圾处理工程。计划投资300万元,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一个。

(7)场平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平整工业用地66.7万平方米。

(8)河道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00万元,完成唐房河上游500延长米的河道治理。

5.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共有企业210家。2007年,GDP完成2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6.招商引资情况。截止2007年底,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产值8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东宜木业、爱丽思木制品、大一互、世福机械的投资均超亿元。以爱丽思木制品、东宜木业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业已经成为普兰店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8年重点支持项目情况:

(1)新科家具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2)鑫森宏利木业项目。占地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5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3)通宝液压油缸项目。占地2.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4)宏佳金属制品项目。占地5.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8000万元,在建外资项目。

(5)龙盛木业项目。占地0.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000万元,在建外资项目。

(6)金世化工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7)诚硕环保科技项目。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8)长青木业项目。占地2.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5月开工。

(9)宜霖家具项目。占地2.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10)于家窑矿泉水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

(11)旭格建材项目。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

(12)达伦特工艺品项目。占地6.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亿元,外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 建材家具为主

7.区域管理体制情况。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设有园区管理委员会,享受大连市“一岛十区”的政策,其级格应按大连市的副局级管理。

8.发展地位。大连太平工业园区是大连市经济发展“两区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园区内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优势,35KV及其以下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园区投资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招商等方面都具备了作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的条件,也应将其纳入其中,享受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全部优惠政策。

一、大连海湾工业区(辽宁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

1.区域位置。大连海湾工业区(原名辽宁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1992年6月经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2年10月31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列入大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一岛十区”之一),距大连市中心及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60公里,距大窑湾港50公里。黑大铁路、沈大、丹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滨海路0公里,在“五点一线”的线上。其产业定位为: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含轮胎)、服装和食品加工。

2.规划范围。大连海湾工业区区域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其中普兰店经济开发区5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铁西办事处国营农场社区,南至鞍子河,西至铁西办事处枣屯,北至铁西办事处二道岭村、张店村。

3.土地开发情况。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拥有“熟地”15.6平方公里,已开发整理土地8.2平方公里,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和道路、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区域尚有15.5平方公里土地符合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政府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其中废弃盐田8平方公里,占储备用地的51%,其余为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连海湾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4亿元。建设主次路网21条,总长36.46公里,现已完工10条,总长22.67公里。完成桥梁建设3座,总长340米。完成配套安装5.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雨水、给水、中水工程。建设66kv、80000kw变电所1座及13公里长输电线路。治理改造河道4条,总长11.38公里。完成美化、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1基,完成通讯网线铺设120公里,平整土地8.2平方公里。

2008年,大连海湾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4160万元,开发面积8.3平方公里。新建道路8条:兴华街2.35公里,纳水南路0.4公里,纳水路1.8公里,滨海路北段1.7公里,海珠路1.5公里,纳水街0.95公里,海涛路0.65公里,海洋路0.8公里,总长10.15公里。新建桥梁四座,新建污水泵站1座(供水管线长22公里),新建66KV变电所2座(架设10KV供电线路总长22公里),新建热力管网15公里,绿化、路灯安装面积5.7平方公里。

5.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共有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企业51家。2007年,GDP完成66.8亿元,实现税收2.3亿元。

6.招商引资情况。截止2007年底,大连海湾工业区共有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额156.65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30.55亿元;在建、续建项目10个,总投资额23.6亿元;已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额102.5亿元。 2008年重点支持项目情况:

橡胶 (1)固特异轮胎项目。总投资73亿元 ,一期投资36.28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计划2008年6月开工,2010年3月投产。

(2) 大型机械: 全进重工专用汽车项目。总投资24亿元,一期投资7.3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年底前部分投产。

(3)智云机床辅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计划2008年4月开工,2008年9月投产。

(4)洁仕清洁用品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0月投产。

(5)尚良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产5000万元。计划2008年5月开工,2009年9月投产。

(6)鸿缘电器项目。总投资2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7月投产。

(7)九圆热交换设备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8)机械刀片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9)天福线型片材项目。总投资2.5亿美元,本年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基础部分),计划2009年3月投产。

(10)旭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本年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计划2008年6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11)松辽游艇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计划2008年年底前投产。

(12)巅峰橡胶输送带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计划2008年年底前投产。

(13)中美亚新材料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6月投产。

(14)多岚多化纤制品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15)东信大型轴承滚子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3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16)昌丰气体设备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计划2008年10月投产。

(17)恒阳精密铸造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 计划2008年8月投产。

(18)世纪鼎盛仪电园回填项目。总投资3亿元,本年投资1亿元,预计回填面积100万平方米。

(19)帕克岚德服装项目。总投资4.8亿元,2008年增资6000万元。

(20)贺奇玻璃项目。总投资1亿元,2008年增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11月投产。

(21)中粮麦芽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08年增资4500万元,计划2008年9月投产。

(22)中信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5亿元,2008年增资1.9亿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23)地拓重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2008年增资52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24)华亿电力电器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8年增资2000万元,计划2008年11月投产。

(25)丰和电力电器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2008年增资2900万元,计划2008年6月投产。

(26)山口制作锻压部件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8年增资3000万元,计划2009年1月投产。

(27)热电厂技改扩容项目。投资6000万元,计划2008年10月投产。

(28)船机厂增资扩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计划2008年5月投产。

(29)中川新型材料项目。总投资1192万美元,2007年12月投产。

(30)金懿服装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7年9月投产。

(31)北方船舶项目。投资2亿元,2007年9月投产。

(32)旺大重工项目。投资1亿元,2007年6月投产。

(33)海升片冈果业项目。投资6000万元,2007年10月投产。

(34)世平机械项目。投资1.5亿元,2006年8月投产。

(35)万欧流体控制设备项目。投资5000万元,2006年9月投产。

7.区域管理体制情况。大连海湾工业区设有园区管理委员会,按大连市“一岛十区”的政策,管委会级格应按大连市副局级管理。在开发政策上比照辽宁省“五点一线”政策执行。

8.发展地位。大连海湾工业区已列入大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一岛十区”之一,是大连市经济发展“两区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连市产业转移和配套加工的承载区,特别是投资13亿美元的美国固特异项目的进入,将大大提升园区的运行质量,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的发展情况看,其投资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招商等方面都具备了作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的条件,应将其纳入其中,享受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全部优惠政策。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园区

一、区域位置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以下简称工业区)工业区处在辽宁省“五点一线”的“一线”上和“两区一带”的“一带”上,是大连市规划建设的“一岛十区”临海临港工业区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西北部三十里堡街道的渤海沿岸,距规划建设中的渤海滨海路15公里,毗临普兰店湾,东至石北线(一级公路)三十里堡段;西至原金州盐场三道湾分场盐业堤坝、青岛山西与养殖区交界处;南至三十里堡龙口河入海口北侧盐业堤坝和三十里堡空军机场西谷山北侧淡水河交界处;北至三十里堡三道湾村双坨子山。

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物流条件优越,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是大连连接东北腹地的必经之地,哈大公路、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和即将修建的哈大客运专线等交通动脉临境穿越。工业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0公里,距即将建设的大连新机场18公里,距大连港40公里,距大窑湾集装箱港口29公里,从沈大高速公路大连后盐到三十里堡出口只有20分钟车程,处于大连市“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半径之内。工业区海域条件得天独厚,距海岸线1700米海域是天然水运航道中心,滩外海域自然水深-8~-15米。正在规划建设的专用杂货码头已经被确定为大连港辅助的中小港站之一,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情况

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明确提出将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按照大连市的总体规划,金州区是未来大连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承载地,是大连市西拓北进空间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为了牢牢把握城市发展机遇,尽快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在大连市批准的《大连市金州区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出了建设三十里堡分城区的规划。计划用10—20年的时间把三十里堡发展成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区。规划近期到2010年人口规模为10万人,远期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40万人。

根据国务院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文件)精神,2004年6月金州区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利用原国有盐场废弃盐地及临海资源优势,经大计工发【2004】191号批准,投资建设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2005]36号文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临海临港产业”的指示精神。2005年,金州区委、区政府决定举全区之力建设临港工业区,并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中心工作。2007年7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充分发挥临港临海优势,加快“两区一带”建设的意见》,金州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发展的地位和产业定位,提出大力发展船舶配套工业,形成与长兴岛、旅顺、营口互为依托、错位发展的思路,聚集船舶配套企业,打造船舶配套产业集群。

2006年7月,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规格,核定编制12人,并明确了工业区管委会职责。

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金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连市金州区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区总规划面积为53.4平方公里,分二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17.6平方公里,集中发展以船舶配套为主装备制造产业和机械电子产业;二期占地面积35.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电子、港口、物流产业。

截至目前,工业区先后完成了市发改委立项;区域环境评价、市环保局审查批准;工业区地质普勘;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经专家评审通过;港口立项已经批准,规划、初可研、海域使用环境评价等工作正在办理中。

三、产业定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连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区的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工业区的产业定位为:以船舶配套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和机械电子工业园,园区主体发展方向是争取更多的船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努力打造船舶配套企业集群。

四、基础情况

金州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举全区之力发展临港工业区,为工业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工业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 ㈠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净水厂

占地12万平方米,总投资2.85亿元人民币,总日供水能力12万吨。其中一期工程日供水5万吨,已于2007年12月15日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给水及配水管线线路施工,到2008年5月末完成上述工程,2008年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2.变电所

占地2万平方米,220千伏变电所一座;66千伏变电所五座,目前,一个66千伏变电所即将开工建设,2008年年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3.主要道路

规划道路路网31条,总里程61公里。现已完成20公里,石北线、主一号路竣工通车,今年还将完成主二号路和石北线延长线等主干路建设,总里程近20公里,其余支路路网将随着项目进驻跟进建设。 4.港口

港口规划5000吨泊位7个,总投资3.7亿元。截止到目前,项目立项、初步规划已经完成,专家评审已经通过,正在进行港口规划设计、海域使用环境评价等工作。年内将投资2500万元启动港口一期工程建设。 5.集中供热(汽)

近期投资1.2亿元建设2台80吨锅炉房,现选址已经结束,大连供热公司在进行设计,年内将开工建设;远期筹备建设热电厂。

6.通讯:

通讯程控电讯总装机容量为10万门,可提供国际、国内直播电话、电传、传真等各类通讯服务。区内企业可申请ISDN、ADSL、DDN等通讯系统,区内有线电视可直通用户。

㈡项目进展情况: 1.已开工建设项目:

华一精密机械:台湾独资企业,台湾华一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6000万美元,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种精密弹簧,该项目已于2007年12月奠基,2010年8月全部生产线投入使用,预计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约7亿元,利税2700万元左右。 2.即将开工建设项目:

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三十里堡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国家发改委立项,国债项目,目前正式合同已经签订,海域回填手续、土地供地手续已经完成,厂区土地和海域回填工作正在进行,企业正在进行地质钻探和厂房规划设计,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税收3亿元。 ⑵大连船用推进器厂: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该项目属于国防科工委高新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推进器。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立项、环境评价等批准手续正在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供地手续也正在办理当中,计划年内投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亿元左右。

⑶大连海跃船舶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为船用柴油机厂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缸盖和功能部件。目前已完成立项和环境评价工作,正在办理供地手续。计划年内投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6000万元。

⑷大连金州船机厂: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该项目是船用柴油机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扫气箱和排烟管,该项目属于搬迁项目。目前正在办理立项、环评、供地等手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左右。

⑸大连瑞星船用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该项目也是船用柴油机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活塞环。目前各种手续正在办理当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左右。

⑹大连东澳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该项目是船用件配套项目,主要生产各种船用标准件。目前项目立项、环评已经完成,正在办理供地手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 3.在谈项目

⑴韩国STX配套分段制造项目:韩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为韩国STX造船厂船体分段制造进行配套。目前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初步选址已经确定,韩方正在上报集团批准投资计划。

⑵韩国玄海集团船体分段制造和集装箱项目:韩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5-10万吨位船体分段制造和集装箱制造。目前,韩方初步选址基本确定,正在等待韩方集团公司批准投资计划。

⑶大连船舶重工三十制造基地项目:估算总投资200亿元左右,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生产建设内容是船舶制造,这个项目属于大连造船厂搬迁项目,从大连市长远规划看,无论从城市发展需要还是造船厂发展空间上,造船厂都需要搬迁,前期造船厂进行了选址可行性分析研究,由于这个项目巨大而且涉及各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复杂,我们正在做争取工作,从大连市角度,希望大连造船厂搬迁至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⑷大连船舶重工修船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四个30万吨修船坞修船。目前正在等待北京中船重工集团批准。

⑸松辽船厂铝合金大型游艇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40米船长铝合金游艇。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

⑹信风海运修造船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制造3-5万吨船舶。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

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船用舵轴制造。目前项目初步达成入园意向,正在做可行性分析和落户园区的方案论证。

⑻大连船用金属配件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为船用推进器厂配套项目。目前企业正在等待船用推进器厂的建设计划,以便于其跟进建设。

⑼船用电缆项目:美国投资企业,计划总投资2500万美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类船用电缆。目前美方正在确定投资建设计划。

上述已经开工、待开工项目以及在谈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

㈢经济规模情况:

工业区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初步具备承接产业项目入驻的能力,目前产业项目正处于建设期间,尚未形成产出能力。按照一期规划要求,如果园区实现项目满园化,预计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税收20亿元左右。

五、土地资源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园区一期规划17.6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土地资源16332亩。目前已完成回填面积7.2平方公里,按照一期规划,如果我们前述这些项目得到落实,加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用地,园区一期可利用土地将处于满园化的状态,急需扩容。如实施二期规划将使园区达到53.4平方公里规模,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将大连市政府管理的原金州盐场剩余的周边2万亩废弃盐田移交金州区政府管理,以满足园区建设用地需求。我们希望在大连市城市规划修编时,对园区二期规划扩编和土地调规方面省市领导能给予支持。

六、发展地位

工业区地处省市确定的“两区一带”中以发展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带的中心位置,目前,随着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等船舶配套企业的进驻和开工建设,正在形成船舶配套企业产业集群,从“两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看,具有衔接沿渤海造船业“一带”产业发展的突出地位,使沿营口、长兴岛、金州三十里至旅顺二羊头“一带”互为依托、错位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造船业“一带”的产业内容,成为船舶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和配套生产基地。

上一篇:电气检修工作规定下一篇:对软件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