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50份胆石分析

2022-09-10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盐田区人民医院依据症状、体征、B超检查确认胆石症患者在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通过手术取得的50份胆石。其中单纯胆囊结石16份, 单纯取自胆总管结石14份, 胆囊与胆总管同时发现结石20份。男性患者16例, 女性24例。最小患者年龄19岁, 最大78岁。其中最大结石约4×3×3.5cm3, 重235g;最小结石重0.2g。有一份取自胆囊内的结石呈褐绿色, 直径约0.1cm, 有178枚。

1.2 材料分析前处理

手术取得的结石, 用自来水冲洗+95%酒精+去离子水漂洗2次, 放置400℃烘箱烘干待测。

1.3 胆石成分测定

采用总胆固醇试剂盒 (中生北控生物诊断试剂公司) 氯化铁比定法测定胆固醇含量。采用总胆红素试剂盒 (中生北控生物诊断试剂公司) 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含量。Ca, Fe, Mg, Cu, Mn, Zn等金属元素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日立IAO-70型塞漫效应原子吸收光谱仪) 测定。

1.4 数据处理

用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0份胆石中, 胆固醇类结石19份占38%, 胆红素结石31份, 占63%。胆固醇类结石:胆红素结石为1∶1.68, 以胆红素结石占多数。50份胆石取自40例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24例, 男性患者16例, 男与女之比为1∶1.5, 女性患者占多数。

2.2 性别与胆结石部位的关系

16份取自胆囊的结石中, 男性4例占25%, 女性12例, 占75%, 女性与男性比为3∶1, 女性明显占多数, 而14份取自胆总管结石, 男女比为1.80∶1, 20份取自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中, 男女为1∶2.3。 (表1) 。

2.3 实验室检查与胆结石类型的关系

31份胆红素类结石患者血的胆红素 (总) 、SGPT、AKP等异常的比例均比19份胆固醇类结石患者为高, 胆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胆固醇类结石患者其胆汁培养阳性率为26.3%, 而胆红素类结石患者其胆汁培养阳性率为48.4%, 胆红素类结石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胆固醇类结石患者 (P<0.05) 。 (表2) 。

2.4 胆结石类型与其微量元素含量关系

12份胆固醇类结石的Ca, Fe, Mg, Cu的含量均比18份胆红素类结石的含量低 (P<0.05) 。而Mn, Zn的含量, 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3) 。

3 讨论

胆石症属于全球性多发病。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的胆石组成主要成分变化较大, 在西方国家, 胆固醇类结石约占90%。在亚洲各地, 胆结石主要以胆红素类结石为主, 日本报道胆红素类结石占70%, 但随着饮食西化, 社会的都市化、工业化, 胆红素类结石所占比例不断减少, 相反胆固醇类结石比例不断增加[1]。

在我国, 因胆石症住院的人数仅次于阑尾炎。但因我国地远辽阔, 各地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及饮食习惯的不同, 由此决定我国各地胆石症均有其特点。文献报道:苏南地区、安徽、重庆、昆明等地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2]。而粤北地区、福建、大连、青岛、沈阳、武汉等分地区则以胆红素类结石为主[3]。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地区50份胆石成分, 发现胆固醇类结石19份, 占38%, 胆红素类结石31份, 占62%, CS∶PS=1∶1.68, 与粤北地区、福州、大连、青岛等沿海地区类同。据本文研究, 16份来自胆囊结石患者中, 其女性患者12例, 占75%, 男性患者4例, 占25%。女性患者明显较男性多。按其成分分类, 有10份为胆固醇类, 占62.5%, 而胆红素类结石为4份, 占37.5%。显然胆固醇类结石较胆红素类结石为多。由此可见, 女性患者好发胆囊结石且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本文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的。胆囊在胆固醇类结石形成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4]。人们还发现胆囊切除后胆酸池明显缩小, 肝内胆汁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 成石性增高[5]。

我们通过对19份胆固醇类结石和31份胆红素类结石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 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达48.4%, 而胆固醇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则为26.3%,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提示, 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结石形成与胆道系统的感染是有一定的关系。

胆结石形成的诸多因素中, 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一些临床结石溶解消化的病例, 停药后有复发也都与结石核心较多的钙盐或其它金属盐类没有被充分溶解有关。因此深入探讨胆结石与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具有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我们对30份分别来自胆囊、胆总管和同时其中上述两个部位的胆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发现来自不同部位的胆石其Ca、Fe、Mg、Cu、Mn、Zn等元素含量基本上无显著差异 (P>0.05) , 这与Bill等报道, 认为胆结石都是胆红素与粘蛋白通过Ca++等金属离子生成的多聚体。胆固醇类结石与胆红素类结石的生成机理在本质上并无差异的观点似乎吻合[4]。但我们还通过对12份胆固醇类结石及18份胆红素类结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比较, 发现胆红素类结石的Ca、Fe、Mg、Cu的含量均比胆固醇类结石高 (P<0.05) , 而Mn、Zn等元素的含量二者无明显差异 (P>0.05) 。提示胆固醇类结石与胆红素类结石在形成的具体过程中还是有差别的。胆红素类结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较高, 这可能与胆红素的分子结构及胆红素类结石形成机制有关。针对胆红素类结石中的金属元素成分, 国内外已有多种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 (EDTA-Na2) 、六偏磷酸钠 (HMP) 用来络合胆石中的金属元素, 使胆红素脱钙或多聚体解体, 进而溶解胆石的成功报道。尽管目前效果仍不甚理想。因此, 加强对胆石中金属元素的研究可为临床进一步提高溶石效果提供新的线索。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50份胆石分析, 初步得出下述结论。 (1) 深圳地区胆石以胆红素类结石为主, PS∶CS为1.68∶1, 女性患者居多, 男女比为1∶1.5; (2) 女性患者好发胆囊结石, 且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 (3) 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胆固醇类结石患者高 (P<0.05) ; (4) 胆红素类结石其Ca、Fe、Mg、Cu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比胆固醇类结石高 (P<0.05) , 而Mn、Zn的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P>0.05) 。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胆石的特点,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深圳盐田区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取得的50份胆石进行胆石成份、微量元素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结果50份胆石中, 19份 (38%) 属胆固醇类结石 (CS) , 31份 (62%) 属胆红素类结石 (PS) , CS:PS=1:1.68, 按性别分类, 男:女=1:1.5。其中16份来自胆囊结石, 女性占75%, 男性占25%。按成分分类CS占52.5%, 而PS占37.5%。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显著高。提示胆红素类结石的形成与胆道系统感染有关。我们通过对30份胆石的微量元素 (Ca、Fe、Mg、Cu、Mn、Zn) 等的测定, 发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深圳地区胆石以胆红素类结石为主, PS:CS为1.68:1, 女性患者居多, 男女比为1:1.5;女性患者好发胆囊结石, 且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胆固醇类结石患者高;胆红素类结石其Ca、Fe、Mg、Cu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比胆固醇类结石高, 而Mn、Zn的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胆石病,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1] Nagase M, Hikase Y.Gallstones in western Japan.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rahepatic gallstones[J].Gastronenterology1980, 78:684~690.

[2] 谈永飞, 杨松, 喻荣彬, 等.苏南地区胆石病临床特征的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5, 6.

[3] 郑小明.粤西北地区胆石病845例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 2004, 25 (8) :958~959.

[4] 秦朝晖, 蔡端.胆囊运动失调与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3, 15 (4) :280~282.

[5] Bee JM.Microstructure of gallstones[J].Gastroentrology, 1979, 76: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