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指导典型案例

2023-01-04

第一篇:教学设计指导典型案例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细节描写

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背景主题:

我让学生写两篇作文,一篇以“亲情”为话题,一篇以《介绍我的同学》为题,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着人物呆板,千人一面的问题,所写人物缺乏个性,主要原因是写人物时缺乏细节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作文指导课 “用细节描写人物”,这是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两个表达单元的写作要求,课程要求能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设计:

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努力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目的。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进行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实施过程:

1. 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体验写作乐趣。

2. 能力目标:立足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提高写人物特征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学习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解读。

利用网页,视频,幻灯片等信息技术解读细节描写,达到直观理解目的。

教学难点:细节描写实践。体验写作乐趣,展示学生习作。 教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幻灯片1)

用肖像描写导入课程,使同学们进入情境。 展示学生习作找出存在问题: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

(由于没有个性特征很难说这写的是谁) 幻灯片引导直观可感。 用网页形式展示内容, 。

二.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节描写,学习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板书)细节描写分类及作用。

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认知) 细

写 外貌

语言

行为

动作

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心理

神态

作用: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三.分析事例:

1.走进鲁迅小说《故乡》解读杨二嫂细节描写,采用联想式教学。 2.走进朱自清散文《背影》看作者怎样写父亲的背影的?(理解)《故乡》《背影》这些都是初中课文,课文熟悉他们感亲切,接受起来容易。

3.走进梁实秋散文《雅舍小品》看作者怎样用细节描写自己“雅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用细节描写自己面对困难态度,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重点分析细节,加深学生理解。)

4.走进一个家庭,放《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视频。 提问指名回答:视频中抓住了什么细节?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视频中抓住了给妈妈洗脚的细节,传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爱。

5.再来欣赏阎维文的《母亲》视频

明确:视频中抓住了妈妈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爱。

重点分析细节,加深学生理解。 四.牛刀小试:(运用)

俄国青年: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

教师讲解示范:“他”的前面加上修饰语,例如:身穿裘皮大衣的富人,“钱”他把一个小钱向空中一抛,钱落到地上,叮叮当当滚到乞丐的脚边。 五.学生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写细节片断。

1、一个人怕吃辣椒。

2、那孩子真脏。

3、过春节放鞭炮

4、这个人真臭美。

以上内容用网页形式展现,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增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先在本组内推选出最好的,作公开诵读的准备(限时10分钟)。 师生一起评点。

学生小组交流,评议一下,选出最佳,教师点评。

新大纲要求:“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也力求做到这一点。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是决定这节课能否收到效果,收到多大效果的基础。这样安排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细节描写习作:(展示其中一两个)

1、一个人怕吃辣椒。

他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脖子一缩,脸部的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伸出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4、这个人真臭美。 天刚蒙蒙亮,一股刺鼻的脂粉味便把我“刺”醒。我知道,小姨又开始她每日的“常规作业”——化妆。

打粉底,涂眼影,画唇线,抹口红„„这些事情别说做,想想都烦死了。索性不去想这些,再睡一会儿!

“小姣,看我化得怎么样?”迷迷糊糊中,听见小姨叫我。 “不——看。”

“你就看看吧!”小姨央求着,坐在了我的身边,那浓浓的味几乎让我昏厥。

不敢描写小姨的模样:墨黑的眉毛,青色的眼皮,还有涂得血红的嘴唇„„“小姨,你是去上学还是去参加舞会?”我不无嘲讽。 小姨听了这话,反倒一脸喜悦,头一扬,“啪”地打了一个响指,说:“当然是去上学啦——”“啦”字拖得很长,听起来港味十足。小姨转身走了,望着她一扭一扭的腰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六.小结:

对比之下,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是很难做到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更别说引起读者共鸣了。 教师总结:细节是把抽象的情转化为具体的文的桥梁。 七.作业:(实践提高)

以《军训》为题,立足军训生活,注重细节描写,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板书:细节决定作文成败 教学后记:

从上述教学流程看,首先,整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我选的文章都是学生熟悉的,拉近学生与写作的距离,启发到位,激发起他们贮藏的真挚情感。课师生都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热烈、有序的教学气氛中度过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一节课下来有几点教学心得: 多媒体课堂让作文课“亮”起来

作文课历来是枯燥的,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课堂内容。导入部分吸引了学生,因为这些并问来自学生习作,学生特别关注自己的作品是否是病文。《故乡》《背影》这些都是初中课文,用幻灯片打出来让他们亲切感。《雅舍小品》《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视频,阎维文的母亲歌曲,这些都是课外的,采用网页、视频、歌曲的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受生活,开拓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写作思路。 多媒体课堂让老师“闲”下来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优秀作品利用幻灯片展示增强“作者”信心。教师创设的各种语境和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了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渠道。教师引导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绪高涨,他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完成了鉴赏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讨论后的成果展示更是尊重学生,激励教学的体现。 多媒体课堂让我“聪明”起来

从这堂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得出写作指导课也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这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网页、视频、歌曲等,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无论好的文章还是坏的文章都要展示,尤其是写作差的文章,学生更多关注自己作品无论好坏,教师要减少评价的话,好的文章是学习的榜样,不好的文章全班一起修改,好学生更加自信,差的同学有了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教师应更多关注差生。

第二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水浒传》人物形象评析

张文杰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尽可能多读一些古典名著,有效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这是一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水浒传》之后,教师针对小说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的一次水浒人物形象分析活动课,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

(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就必须读懂其中的故事!”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 林冲

醉打蒋门神

武松

大闹清风寨 花荣

斗浪里白条 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的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注意提示“四

闪”、“抡”、“劈”、“揪”、“按”、“踢”、“提”、“打”)

“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板书:要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二、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师:“请大家拿起身旁的卷子,这里有三个长片断,请大家先泛读这三个片断,然后再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精读,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哪个人物,从他的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2.生精读,交流。

3.师:“大家讲得非常好,能否给你喜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4.生写作交流。

三、小组交流

1.小组内合作交流,评议出大家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2.各组派代表上台,阐述心目中最喜爱的水浒英雄形象,并阐明喜爱的原因。

第一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他是水泊梁山最有用的人,结交广泛,广纳人才,知人善用。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梁山尽忠,对朋友重义

第二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是水浒中最光彩照人的英雄之一,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第三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率真、豪爽、敢作敢为。

第四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3.小组互评。

三、教师总结

四、课外作业:

课后写篇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案例反思:

这堂课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小说文学作品体裁通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重点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从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讨论方式,遵循了组织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起到平等参与、适时点拨指导的作用。

这堂课是课外阅读指导课,它的成功之处:一是注重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二是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方式,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课堂气氛活跃;三是老师注意角色的转换,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并适时给予点拨指导;五是给学生课外阅读以有计划的安排和指导,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也应该明确,课外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认真安排,周密计划,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2、作文教学指导课堂实录案例点评

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及远程培训

课堂作文指导课应该怎样上

——以孙双金“观察作文的情智教学”课堂实录

(“2008新思路”作文教学研讨会课堂实录)

授课:孙双金

实录:曹

点评:管建刚

再评:马正平

1

孙双金与学生沟通情感

孙双金,196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实验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基础教育专家”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1988年江苏省青年语文评优课活动获第一名,1989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曾应邀赴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讲学近500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200篇文章,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激趣:老师试图通过反差性、意外性情境创设,营造写作兴趣、写作状态,激发写作动力

师:睁大你的小眼睛,看看孙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东西?(教师神秘地从包里取出一个用红布包得很严实的东西) 生:我觉得它非常贵重,因为它用红布包着…… 师:大概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生:砚台。

生:我认为是镇纸。

师:你抓一抓,掂一掂,有可能是什么? 生:很有可能是字典。

生:我摸起来有点硬,有可能是塑料包裹着的。

师:你很厉害啊,长大了可以做个侦探。(请另一生)你来摸一摸,捏一捏。

生:好像是一个正方体,四个角还有点尖,好像是一块石头。 生:我觉得应该是南京的雨花石。

师:是不是呢?(打开布包)注意看,什么啊? 生:砖头。(全场大笑:兴趣、刺激)

(师板书:猜)

——马按:这是“激趣”的作文指导环节。

写作这东西,重要的是要有情感的波动与起伏、有了情感的波动与起伏,写的时候,字里行间会洋溢出情感的温度。在我看来,孙老师导入的价值,就在于此:学生猜测的答案和结果的落差越大,他们内心情感的落差也就越大;学生内在情感的落差越大,写作时文字的情感宣泄也就越强烈。

(二)导思:老师在引导学生从情境兴趣到对事物的观察与联想、思考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生成写作所需要的写作材料

师:大家猜得五花八门,猜了半天,是一块砖头,什么想法,说给我听听? 生:我觉得有点失望。听老师说那是个很贵重的东西,所以我以为贵重无比,没想到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

生:老师说是从南京带来的一样好东西,我原本以为是具有南京特色的,可是没有想到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我们上海也有。(笑声) 生:我觉得南京很遥远,就是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师:你看,这男孩心细着呢,握握手,你是我的小知音。刚才这段猜测,大家都觉得失望,好笑,出乎意料。但你真的了解这块砖头吗?你仔细观察过它吗?(板书:观)

师:你会对这个砖头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马按:

1)观察模式的培养:形状、颜色、大小。掂重量;接触(敲折)砖头;

2)对事物的思考:想用途、想来历:取土、和泥、塑型-烧制-晾晒。

生:我会从它的形状、颜色、大小来观察,还从它的作用来思考。 (板书:形色大小)

生:我觉得还可以从它的轻重来观察。 生:还可以从它的用途。

师:观察它的用途?用途能观察出来吗?用途靠什么啊?靠大脑去联想(马按:推想)。

(板书:想用途)

4 师:好,谁来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大小? 生:它是长方体;它的颜色是土黄色的…… 师:仔细看看是黄还是红? 生:是土红色。

师:有谁来掂掂这砖头的重量?这个砖头大约有多重? 生:这个砖头大约有3克重。(笑声) 师:3克有多重啊?(笑声)看来你没有重量概念啊!你上来掂掂,看它有多重? 生:好像有3千克。

师:我曾经把砖头称过,大概两三公斤。看砖头不光看它的重量,还要看它的质地。敲一敲,谁上来敲一敲?推荐你们班的大力士。(学生上台)你敲一敲这个砖头硬不硬?看看你能不能把这块砖头折断,能折断证明你是真正的大力士。大家给他加油。加油……(生掰砖头) 师:能不能折断? 生:不能。

师:班上的大力士怎么折也折不断这块砖头。小小的一块砖头如此坚硬,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生:是用土做成的。 (板书:来历)

师:农村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玩泥土,泥土是非常柔软的,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捏成什么形状。那么柔软的泥土,怎么就变成了这么坚硬无比的砖呢?

生:我想是把泥土放进模子里,把它弄成某一个形状。 师:你见过吗? 生:没有。

师:孙老师特别欣赏你。你没有见过做砖头,但却想象得很合理、很科学。做砖先要取土,把土踩得非常黏之后,摆到模型里面去做成砖坯。(板书:取土、和泥、塑型)传统的做法是先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放到炉内高温烧制。(板书:烧制)烧制之后,从炉内取出来,就基本成了砖形了,放在室外降温晾晒成形。(板书:晾晒)

5 师:同桌讨论讨论。

管建刚点评

(一):孙老师从“形状、颜色、大小和轻重”四个方面给学生定位,使学生观察有方向。观察最忌空洞和枯燥。孙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掂”、“折”,从静态的观察进入动态的观察。这不只是观察方式的转变,更是学生参与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者成为主动实践者。主动实践带来的心理体验对写作非常重要。“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大不一样。砖块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孙老师简要告诉学生砖块的形成过程,并板书“取土、和泥、塑型、烧制、晾晒”,以便于学生写作时用,这就是懂学生。孙老师已经考虑到写作时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这就是懂写作。

——马按::这是“导思(联想)”的作文指导环节。

应该说,孙老师的指导是目前最好的作文教学课堂实录,难能可贵,但是,从更高的标准的要求来看,他还处于经验化的作文教学指导,缺乏新的作文知识的指导。

因为理想的作文教学课程应该是,老师作文教学指导训练时,心中一定要有思维操作模型的作文(语文)知识的储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全面、深入地观察与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作文的水准的提高。只有,通过这样的无意识的作文思维训练,才能建构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审美的思维操作程序模型,只有这种思维操作程序模型建构起来,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时候,真正的作文素质和能力才能培养出来。——学生作文才能进入一个动力学、操作化的自然生长的状态。

(一)运用构成分析模式,进行观察模式(能力)的培养: 1)形状观看, 2)颜色观看, 3)大小观看, 4)重量估量,

6 5)触感体验(敲折);

(二)运用因果分析模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的思维能力: 1)想形成过程(取土、和泥、塑型-烧制-晾晒)

(三.1)启思1:老师试图从“来历”的角度指导、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体验、感觉、想法(联想),从而生成哲理性立意

运用因果分析模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的思维能力: 2)想事物的用途、功用;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马按:联想,即相似思维(自相似、他相似)生:我觉得从泥土变成砖块要经过很多步骤的,就像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样。——马按:从过程思维的角度,产生哲理联想

生:我从砖的来历想到了一样食物。做蛋糕也是这样的,一开始是面粉,经过和面,烘制,最后变成一个蛋糕。——马按:思路同上。

师:这就是联想。从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很好!——马按:运用相似思维

生:我从柔软的泥土变成坚硬的砖块想到了,人只有学习才能变得有知识。——马按:运用原因分析

师:我也想到这个,我们俩心有灵犀一点通啊!你们是婴儿的时候,是一无所知的,也是像泥土那样那么娇嫩、柔软。泥土可以塑造,我们人也可以塑造,塑造成人才。这叫联想,从砖的来历想到人的成长。——马按:从过程思维的角度,进行相似思维,产生哲理联想

生:砖头可以盖房子。

(三.2)启思2:老师试图从“用途”的角度归纳事物的价值、性质、特征。

师:这是砖头的主要用途。(板书:盖房)除了盖房子,砖头还

7 有哪些用途? 生:铺地。。——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师:让地面变得平平整整。砖还可以怎么用?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生:一是可以做护城墙;二是钉子出来了,可以拿砖头敲;还有炉灶坏了可以用砖头来修。——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师:还有补充吗? 生:练功,写字板。——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师:很有创意。

生:还可以用来玩跳房子的游戏。——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生:可以用来压东西,比如说气球很轻,可以用砖头把拴气球的线压住。

生:可以在砖头上雕刻。——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师:砖的用途何其多啊。就像我们人一样,我们人除了干好自己本分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做其他很多很多事。——马按:运用功能分析思维的角度,进行推想

我们不仅能读书还能做家务,唱歌,跳舞,帮助别人。到现在为止,你觉得砖头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呢?

——马按:运用相似性思维,进行归纳综合思维,得出结论。

(三.3)启思3:老师试图指导学生从反面进行分析(转):训练辩证思维能力

生:当然是一个好东西。

生:要是你用它来干坏事的话,它就是一个坏东西;你要是用它做好事的话,它就是一个好东西。跟人一样,两面派的。(掌声) 师:这是运用了辩证思维啊!和我们人一样,走正道就成了好人,

8 走邪道就成了坏人。从砖上还能悟到做人的哲学,这是会思考,了不起。

生:我觉得砖要经过提炼才能变成好东西。

师:哦,泥土不提炼怎么能成为砖呢?人也要提炼、也要提升。 师:它给我们很多启示,总的来说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生答“好东西”)我说从南京带来一个好东西,没有骗你们吧。

(三.4)启思4:老师试图指导学生自己根据上述内容,选定自己角度,生成管观点,生成作文标题

师:好,如果把这一堂课写下来,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以叫什么名字?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眼睛,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文章的眼睛就是文章的心灵,文章的灵魂。我看谁给他的按上一对漂亮的眼睛。

生:我想到一个题目,《砖头是怎样炼成的》。

师:听到没有?有一部伟大的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叫什么?叫学以致用。

生:《砖头的奇妙》。

师:砖头的奇妙,那么重点写奇妙了。 生:我的题目是《砖块如人》。

师:砖块如人?人如砖,砖如人,这个题目是很有哲学思维的,我们徐磊同学将来肯定能成为哲学家。

生:《骗人的砖头》。

师:哦,“骗人”要加双引号。下面请展开想象写作,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哲理文。随便你怎么写。第二节课大家写,第三节课我们来看谁是咱们班级的小才子,好不好? 师:下课。

管建刚点评

(二):这堂课真正的教学价值在此。纯粹的观察方法、技术的教学,它对写作作用有限。内在的体验比起外在的观察,于写作而言更重要。从后面学生朗读的精彩语段来看,学生的精彩更

9 多地呈现于他们内在体验而引发的思考。由物及人,最终走向人——人的思考,人的思想,人的智慧,这才是写作的本真所在。一切的观察都为着后面的那个“人”。这就是深度。作文课不能只关注观察之类的技能,要在思考上、思想上关注学生成长,要关注写作文的那个“人”的精神成长,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极须关注的。孙老师给我们作了示范。一篇好文章离不开一个好题目。一个好题目其实就是一个好的立意,一个好的角度,一个好的切入点。孙老师重视学生拟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当堂即有如此练习,真好。

——马按:应该说,孙老师

——马按:这堂指导课共有三个环节:激发兴趣、指导思考、启发立意,基本实现了“情智教学”(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的目的,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教师缺乏主动的思维路径的提出与引领,从而让学生不觉中受到严格的思维操作模型技术、能力的训练。

第二课时:学生作文

——马按:在学生作文这个指导环节里,老师的没有关于文章行文措辞的章法结构的写思维的指导,这是令人遗憾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学生进行文章行文过程的基本程序模型的演示、学习:

议论文运用逻辑思维思维操作模型展开;

记叙文运用形象思维,即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展开。

第三课时:讲评课

师:先告诉孙老师,文章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生:我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好的成语多,好的句子多,还有字数

10 要够。

生:我觉得文章要有条理,语句要通顺,语句要优美。 师:我同意这位女同学的观点。好文章基本要求,一不是字数多,二不是成语多。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这才是文章的基本要求。什么是好文章呢?你认为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生:我认为好文章的要求是真善美,还有就是要有好词语,好句子。

师:真善美当然好,是可以概括一切的。但具体地说好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生:写发自内心的想法。

师:听到没有,发自内心的想法,写出你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想法,这是好文章的第一个要求。我再讲两点:一是要吸引别人看,要写得生动、有趣。二是别人看了受到一点启迪。请同桌互相交换,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互改作文)

师: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别人的作文中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谁发现同桌闪光点了,请举手!你有一双慧眼吗?

生:我觉得他的“我震惊了,同学们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写得特别好,用了排比句。

师;排比句有气势,文章的气势出来了!(对小作者)请你告诉大家这里你为什么用“震惊”这个词? 生:我觉得这样能更好地突出同学们非常惊讶,原本以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最后却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头。

师:谁还找到同桌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了?

生:(读)没有了砖,就没有楼房,没有墙,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掌声)

师:说说好在哪里?

生:用了一个排比的句式……

师:她会联想。由砖想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11 生:(读)我猛然顿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旅途就好像一块块时而平坦,时而凹凸不平的砖块铺成的小径。面对这条小径,你该如何面对种种困难,一路达到胜利的彼岸呢?

师: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启迪。

师:我特别欣赏你,江川,你的名字起得真好,很有气魄。我们来欣赏他写的这段话。第一,从凹凸不平的砖面上,联想到我们的人生道路,这种联想是需要大智慧的;第二欣赏的是从凹凸不平的砖面上,联想到我们人生的种种挫折和困难,这也是要有智慧的;第三欣赏的是他用了一个问号:面对这条小径,你该如何面对种种困难,一路达到胜利的彼岸呢?这样一个问号来结束全文,让读者深思,这样的写法是要有大手笔的!

生:(读)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能坚强地走过;而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会怨天尤人。人生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他对人生的态度,面对一个成功者,我们往往看到他成功后的光彩,而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身后的艰苦奋斗。

师:你欣赏他什么?

生:我欣赏他用了非常好的段落,突出了他的主要内容。 师:(问作者)你想表达什么?

生:我想表达一个人,或者一样物品,只有经过不断的提炼,才能获得成功。

师:这段话是有着深刻的哲理的。冰心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说:我们往往惊诧于那花朵的鲜艳,那果实的鲜美,但却看不到那些花和果实在没有成为花和果实之前浸透了奋斗的泪水和血汗。你的这段话和冰心的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生:我觉得这句话比较好:我们有的猜宝石,有的猜南京的雨花石,有的猜砚台,还有的猜……反正大家猜的是五花八门。

师:好在哪里? 生: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词语“五花八门”非常好。

12 师:她这句话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第一节课刚开始的情境。对吗?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做一些描写,就能更生动一些。猜宝石的时候,同学是什么反应;猜雨花石的时候,我心中是什么反应;把大家的反应和我的反应都写进去,那就更生动了,更有场景感了,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了第一堂课大家猜测的情境之中。

师:下面做做小老师,找一段你认为同学写的不够好的地方,帮他改一改。

(师生互改作文)

师:今天这堂课给大家什么启示呢?一块砖头你都会观察,你还有什么东西不会观察啊!如果你会观察,会思考,你一定是一个有内涵、有思想、有品位的学生,能做这样一个人,你一定能度过你的幸福人生。下课。

管建刚点评

(三):评讲内容丰繁多样。孙老师将讲评要点定于“吸引别人看,要写得生动、有趣”,“别人看了受到一点启迪”上,这个定位很有意思。从学生相互欣赏的片断来看,定位导向起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步:确立评改的作文标准

一、一般文章应该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把一件事情说清楚(马按:章法、思路的问题);

二,发自内心的想法,写出你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想法(马按:立意的问题);

三、要吸引别人看,要写得生动、有趣(马按:行文措辞修辞的问题)。

四、好文章别人看了受到一点启迪(马按:还是立意质量的问题)。

第二步:作文互评互改

一、发现同桌闪光点,欣赏学习 排比的句式;

13 排比的句式 排比句句式

给人人生启迪的段落; 好段落:深刻哲理段落;

二、不够好的地方,帮他改一改

——马按:

首先,学生互评的过程首先关注的是语言生动美感问题 然后,才关注具有哲理性的段落中的思想、观点。 问题:

一、对文章的连贯性、整体性、有机性并未关注。即并未关心第一条标准: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二、对学生作文的问题没有发现与解决。

【评析一】

作文训练的五个要点

管建刚

在我看来,一次好的作文训练有以下几个要点:

1.有写作话题,学生不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学生不再为写什么而发愁。这个时候,学生的写作状态自然会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这就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人们想得最多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等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了,人自然会走向更高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写作也是如此。孙老师以小小砖块解决学生的“写什么”,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魅力,它也启迪我们,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并不难。

2.有写作状态。写作这东西是讲究状态的。不在状态里,作家也写不出啥东西来。在状态里,想表达,想拿起笔来写,后进学生也能写

14 出很精彩的话语来,只是错字别字多一点罢了。孙老师课的魅力,在于他的亲切,他的幽默,他的鼓励,他的智慧理答,这一切非预设的教学机智所呈现出的教学民主,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写作场:民主,平等,亲切,放松,自在。

3.有写作技能。对小学生来讲,写作有技能。

说写作是“无技巧的技巧”,那是走出技巧后的大师感言。初学,要有规矩。近年不提写作技能,是怕一线教师步入为技巧而技巧的教学泥潭。怎样的写作技能的渗透是恰如其分,水到渠成的?看孙老师的课定能给你启迪良多。

4.有写作评点。学生是千里马,老师是伯乐,教师要有发现学生写作才能、写作缺陷的本领。不仅要发现,还要以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点出来;不仅要点出来,还要能找到弥补学生写作缺陷、发挥学生写作优势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5.有写作修改。学生作文种类不少:大作文、小作文、考试作文、上级征文、周记或日记,平均而言,每星期要写上一两篇,写作量并不少。学生少的是“改”,主动的“改”,有成效的“改”。孙老师课上让学生互改,限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展开,但其“修改”意识,十分清晰,马马虎虎写三篇,不如扎扎实实改一篇。

【评析二】

课堂作文训练的基本任务

15

马正平

一、在孙老师的这堂作文教学指导课中,共有三个环节:激发兴趣、指导思考、启发立意,这基本实现了“情智教学”(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的目的,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教师缺乏主动的思维路径的提出与引领,从而让学生不觉中受到严格的思维操作模型技术、能力的训练。

二、马按:在学生作文这个指导环节里,老师的没有反而与文章行文措辞的章法结构的写思维的指导,这是令人遗憾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学生进行文章行文过程的基本程序模型的演示、学习:1)议论文运用逻辑思维思维操作模型展开;2)记叙文运用形象思维,即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展开。

三、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作文语言生动美感问题,也关注了具有哲理性的段落中的思想、观点的问题。但问题在于,第一,对文章的连贯性、整体性、有机性并未关注。即并未关心第一条标准: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第二,对学生作文的问题没有发现与解决。

总之,理想的作文教学课程应该是,老师作文教学指导训练时,心中一定要有思维操作模型的作文(语文)知识的储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全面、深入地观察与思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作文的水准的提高。只有,通过这样的无意识的作文思维训练,才能建构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审美的思维操作程序模型,只有这种思维操作程序模型建构起来,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时候,真正的作文素质和能力才能培养出来,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进入一个动力学、操作化非构思写作的自然生长的状态和境界。

16 课堂作文训练基本的规定动作

马正平

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动力学——操作化——成功感”

1、寻找一个生活现象、事件,作文作文教学为触媒,激发兴趣,生成情感、兴趣、产生作文动力;

2、在作文之前,心揣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思维的引领、又到、启发,让学生按照既定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思路进行自由的发散、展开,在不经意中实现了对学生思维操作模型的肉身化建构训练,这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

3、动笔之前,对文章行文过程的思维章法程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文章行文的章法无法就是对标题,对首句、首段句子的情感、思想、情调要么进行重复、渲染、强化;要么进行对比、反衬、清晰、鲜明化而已。于是,文章的有集体形成。

4、当作文写成之后,进行作文“互评自改”,让学生互相发明对方或其他同学的作文上面的精彩之处,动人之处,进行欣赏;或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商讨,从而然学生自己改正、修改。最后,把学生的作文发表出来,然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选,从而再次获得作文的成功感、成就感,从而产生更稳定更强烈的写作兴趣、写作事业心,从而生成更加强大的作文动力。

第四篇: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用细节描写人物”

一、案例背景

“用细节描写人物”是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中一个表达单元的写作要求,训练要求是能从生活中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人物。

二、案例设计

我通过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这样一个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学会选择、运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描写与表现人物。

1、教学流程图:

认知—— 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

理解—— 结合《祝福》分析细节描写

运用—— 口头描述班中某位同学特征

提高—— 书面描述淑女与粗汉的吃相

拓展—— 积累“吃相百态”精彩片段

2、教学思路分析:

(1)有关教学导入,我想了很久。如果直接由细节描写的含义引出,恐怕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从学过的小说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入手,未尝不可,但是缺乏新意。后来我想到了漫画,它以一种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主题,在某些方面与文学是相通的。于是我采用了学生都熟知的张乐平画的三毛,眼睛鼻子都没有,但头上有三根毛,就通过这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由此引出本堂课的内容“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对细节描写含义的理解,比较简单,关键是如何理解它的作用。于是,我选了小说《祝福》中一段有关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故意略去几处有关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且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于细微处做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也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我在这里还举了一个例子,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学生都乐了,觉得非常形象生动,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接下来是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分组讨论学生气氛活跃,连平时较腼腆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因为描述竞猜的都是朝夕相伴的同学,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

(4)再接下来由口头描述进入书面描写。因为考虑到时间关系,事先布置回家作业:用细节描写“吃相百态”的片段,主要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和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一(描写淑女):

易梅仙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

易梅仙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学生二(描写粗汉):

易梅仙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原文)

易梅仙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5)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有关著作中类似“吃相百态”的文章片段,如阿城《棋王》中有关“吃饭”的片段,丰子恺《中国的女人、小姐们》中有关吃瓜子的精彩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教学后记

从上述教学流程看,首先,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

其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关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写作片段,学生很有兴趣。课堂上,我选择的这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的学生交流,气氛更活跃了。此外,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也使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最后,从这堂作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得出写作指导课也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这要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且活用教学形式,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贵州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勘察设计指导意见(1)

贵州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勘察设计指导意见

1. 基本要求

1.1 主要依据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挥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部颁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对《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品质工程打造行动计划》的批复》(黔交建设〔2016〕119号)。

2. 勘察设计阶段

2.1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

(1)总体设计

1)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尤其是尽量利用用地,利用原有设施。

2)地形选线:保护土地、避让基本农田,少占耕地,耕地路段尽量采用桥梁跨越,减少土地分割。

3)利用弃土场建设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如肇事车辆停放场、养护工区、养护料场等);弃土场复垦还田等(大思路);

4)路基设计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减小占用土地。

1 5)加强临时用规划设计,施工临时便道尽量与地方公路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公路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作养护设施,减少征地。

6)互通立交三角区征用后仍可留作村民耕作使用,总体设计加强通道设计。 (2)路基路面设计

1)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

2)推广应用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LED节能灯具、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温拌沥青技术和冷补养护技术等新技术与新设备。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应用。

3)增强公路排水系统对路面和桥面径流的消纳与净化功能。 4)大力推行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积极推行废旧沥青路面、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

5)废料的综合利用

推广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

6)积极应用节水、节材施工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7)路面工程:使用Surp路面技术、橡胶沥青、阻燃沥青、温拌沥青、彩色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等。

8)路基高边坡设计及施工控制、营运监控技术 9)科研成果应用:

全厚式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

2 高性能隧道阻燃沥青路面一体化设计和应用技术 高性能辉绿岩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贵州高速公路粉煤灰筑路综合技术 贵州省高液限土路基修筑技术

贵州山区公路软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贵州高速公路红粘土边坡破坏机理与防护技术 大功率压实机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技术 贵州特殊土填方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手册 紧急避险车道及其配套设施系统开发应用技术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控制标准与控制技术 贵州省重载高速公路软岩路堤修筑关键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桥梁涵洞

1)推广应用整体预制涵洞、滑模施工涵洞等; 2)推广应用桩基旋挖钻施工技术;

3)推广应用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技术、伸缩缝施工抗分散混凝土技术等;

4)使用高强钢筋,通用图设计中加强计算、验算,充分利用其高强性能,减少用钢量;

5)匝道、老路改移等路段钢波纹管成品施工技术;

6)结构物精细化施工(含保护层厚度、预应力张拉、排水系统等等)

3 7)科研成果应用: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贵州山区桥梁伸缩缝和支座全寿命周期耐久性与标准化设计技术

山区高速公路超高填方涵洞减载机理与地基处理技术 (4)隧道工程

1)研究使用隧道通风设施节能设计; 2)引进节能通风与采光等新技术

3)研究使用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研究隧道照明供电远程控制技术;

4)推广应用LED节能灯具、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5)隧道路面使用温拌沥青技术; 6)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7)研究隧道二衬混凝土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8)使用高强钢筋,减少用钢量;

9)着力研究隧道风、光、水、电综合研究绿色技术; 10)隧道弃渣综合利用技术(建议作为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11)隧道标准化施工指南(作为品质工程内容之一) 12)科研成果应用: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光环境及应用技术(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4

隧道LED照明亮度无极调光控制系统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安全控制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设计标准

贵州省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用水的收集与应用技术(建议作为绿色公路示范内容之一) (5)服务设施设计

1)探索设多元化服务设施

① 结合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充分利用公路拟设的养护工区、场站等用地满足消费者新增需求;科学设置服务区、停车区,探求经营多元发展方向;

② 探索增设路侧观景台、汽车露营地、旅游服务站等特色设施,为公众个性化出行提供便利;

③ 在公路服务区内设置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积极做好相关设备安装的配合工作,为节能

减排创造条件。

2)服务区、停车区建设

① 服务区、停车区设置充分结合地形,避免大填大挖, ② 服务设施、收费站等因地制宜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③ 将服务区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服务区信息化(为旅游提供旅游景区时时信息)、服务区建设旅 5 游接待站、服务区建设旅游客运站、服务区与地方规划配合、服务区与景区联合开发等),可选择鸟王、龙宫服务区示范。

④ 服务区水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岩溶强发育区地下水综合保护技术(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⑤服务区综合管理平台示范(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⑥服务区垃圾处理技术(分类与回收筛选)(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⑦路桥隧监控管理集中展示示范基地(作为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6)管理设施设计

①安全设施 ②监控系统

研究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公安交警监控系统、气象检测系统等大数据信息综合使用技术。

③收费系统 ④通信系统 ⑤配电照明

3)可推广的科研成果

基于相控天线的货车电子部停车收费系统; 大数据分析在交通出行中的应用 刚告诉公路智慧收费亭 ETC车道不停车自动充值技术

6 高速公路隧道快速检测系统技术 2.2 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

(1)绿色、环保选线

① 加强生态选线,依法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研究结论,合理设置取弃土场;

② 充分调查基本农田保护区,将保护区作为路线方案控制点之一,保证基本农田用地底限;

③ 推广应用生态环保设计和生态防护技术,重点加强对自然地貌、原生植被、表土资源、湿地生态、野生动物等方面的保护。

(2)环保、景观设计

① 结合“多彩贵州. 最美高速”创建理念,加强边坡绿化、景观恢复设计;加强路侧声屏障景观设计;

② 利用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污水收集、处理技术;

(3)高速公路降噪管控综合技术(路面降噪、路侧声屏障降噪、隧道内降噪等技术),建议作为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内容之一。

(4)互通立交区、互通连接线、隧道进出口、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坡顶景观恢复等景观绿化示范。 2.3着眼周期成本,强化建养并重

7 (1)突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将公路运营和维护纳入工程设计与建设一并考虑,突出全寿命,强调系统性,强化结构设计与养护设施的统一。

(2) 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应用,发挥其在全寿命周期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3) 积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保证结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公路运营养护成本。

3. 专项行动和科技创新

(1)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科学高效

① 开展绿色公路技术研究。

大力开展绿色公路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研究湿地保护、动物通道设置、能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路域生态防护与修复、公路碳汇建设等新技术;开展绿色公路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助力绿色公路发展。 (2)总结推广建设管理新经验。

① 鼓励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

② 积极参与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营造绿色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环境。 (2) 开展五大专项行动 1)组织实施“零弃方、少借方”

① 优化路线设计,减小弃方;

② 路基填方充分利用隧道道渣,减少弃方; ③ 有条件的充分利用道渣加工碎石,减少弃方;

8 ④ 加强相邻合同段借、弃方的合理利用; 2)实施改扩建工程绿色升级

① 充分利用既有走廊资源(与既有道路共走廊段 S209); ② 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改扩建段); 3)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

利用既有数字正射影像图,开展数字正射影像与BIM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应用; 4)推进绿色服务区建设

① 房建工程建筑节能设计; ② 节电设计;

③ 服务区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与电能综合利用); ④ 服务区污水治理; ⑤ 服务区垃圾处理; 5)拓展公路旅游功能

① 服务区、收费站建设与旅游区结合; ② 有条件的服务区增加露营功能;

4. 施工阶段采用的绿色技术

5. 营运阶段采用的绿色技术

上一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总结下一篇:机械设计工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