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饮食习惯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蒙古族饮食习惯范文

蒙古族饮食

我国有56个民族56朵花。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蒙古族个饮食习惯。

蒙古族共有480万人,其中240万人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分布在东北三省及甘肃、青海等地。主要从事牧业和狩猎,部分人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业。牧区蒙族人主要饲养马、牛、羊、驼。以乳,肉为主食。游牧时,多吃肉干、奶干和炒米。农区主要种植玉米、黄米、小米、糜子米、小麦等。以粮食为主食,也喜食牛羊肉和乳制品。烹调方法多为炖、煮。

蒙古民族的食品之首便是奶食。奶食也被本民族视为珍品,每逢拜年、祝寿、招待宾客、喜庆宴会等首先以品尝奶食、敬献奶酒为最美好祝愿。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奶豆腐、奶渣、奶酪、酸酪、奶油、黄油、奶皮、酸奶、酸乳、奶茶等。奶茶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饮品。肉食品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羊肉是蒙古族最喜爱的肉食之一,它不但有驱寒补热的功效,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生活中待人接物良好祝愿的象征。每年冬季小雪与大雪之间,蒙古民族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冬储,俗称“卧羊”。每户少则宰杀数只羊、1头牛,以备冬春夏季食用。牛肉干是蒙古民族春夏季制汤做馅的最好原料。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讲究的传统名菜,其形、色、味俱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只有在隆重的宴会或祭奠时,才能品尝到烤全羊这道蒙古民族饮膳食俗的代表大菜。

烤全羊是在蒙古民族传统的火烤羊肉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成的。烤全羊的制作过程是,选两岁左右的肥绵羯羊一只,在腹部划十厘米左右的口一只手伸进胸腔中的右心房,将动脉血管掐断。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叫“攥心羊”。攥心羊较之传统的大抹脖宰杀法,干净、利落,外表体损伤度小。把血从体内控出后,用水烫去羊毛,除去内脏,羊体内外用清水洗干净,把多种调料洒入腹腔中,外表体刷一层糖糊和香油。经风吹胴体不再往下滴水时,用铁链吊起放入烧好的烤炉内。烤炉的垒砌很讲究,内外呈圆柱形,其内直径约一百厘米左右,深约二百厘米左右。炉壁很厚以利于保温。燃烧的材料,系生长于沙漠上的梭梭柴。梭梭质地坚硬,烟少火旺后劲足。经过

四、五个小时的高温吊烤,烤全羊即可出炉了。烤全羊需十八道工序。刚出炉的烤全羊,要经过一番整形和装饰。把羊抬到一个大木盘上,使其前腿趴、后腿弯曲、蹲卧在盘中央,羊的嘴里放几棵绿菜叶,宛如在食草。脖子上系一红绸带以示隆重。

在烤全羊上席前,宴桌上通常要配几道冷热菜和奶食品。当宾客达到一定兴味时,由两名主厨抬着棕红色的烤全羊来到客人面前,顿时香飘大厅,掌声四起,把宴会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主人即兴向宾客介绍“烤全羊”的由来和做法,之后将烤全羊撤回厨房用刀分解。

食用烤全羊的程序相当讲究,先上酥脆的皮,再上鲜嫩的脂肪肉块,最后才上连着瘦肉的肋骨。这三道菜不可同时上,要视宾客品尝的情况,留有余地。但也不可待上道菜见底,再上下道莱。否则,有失礼节,冷淡了进餐气氛。食用烤全羊,必须佐以合页饼、葱段、酱、醋、蒜末等调味品,使其更浓更香,别有风味。

“全羊席”是以享用烤全羊为主的席面,气氛非常隆重,宾主坐落有序,突出了蒙古民族饮膳食俗的礼仪和形式。特别是烤全羊的第一道菜刚上席时,有身着民族服装的礼仪小姐,双手捧着洁白的哈达,唱着甜美的祝酒歌,用银碗向尊贵的客人敬酒。歌声不停,敬酒不断,宴会始终保持着热烈而隆重的气氛。

白(奶食)、黄(茶)、红(肉食)三色描绘的生存空间,构筑了蒙古民族叹为观止的饮食文化,三维一体的色彩世界又折射出了其负载丰厚内涵的蒙古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第二篇:蒙古族饮食文化

大学蒙古语文结课论文

蒙古族饮食文化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金属材料09—1班 姓名:苏力德 学号:0868100110

蒙古族饮食文化

摘要:

蒙古族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白食,红食,饮食文化。

蒙古族传统食品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这种称呼极富色彩感和生动性。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而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再细究蒙古族的饮食,则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当你一踏入蒙古包,主人首先会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饮过奶茶,主人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让拉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

好客的主人还会为您准备其他几道丰盛的美食来款待您:

全羊汤: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肥嫩的绵羊就地宰杀,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待水滚肉熟时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色、香、味俱佳,大家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

奶茶: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倒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烤饼:在新疆牧区的蒙古人家里,几乎都会制作一种烤饼,蒙古语称为“海生包尔斯克”。这种饼用发面,但不放碱,和面时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许盐。面和好后,用手压成圆形,放在尖底铁锅里用文火烤,等一面烤成焦黄色后,再扣过来烤。烤好的饼便成凹形的大圆饼,形似一个尖底的大铁锅。饼呈金黄色,充满了奶香味,吃起来非常可口。

蒙古人尤其精于肉食品和奶食品的加工,世界上首先发明奶粉和肉粉的加工方法,并依靠精心加工制作的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的肉奶食品做为军粮,征服世界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民族,必须有征服世界的食品,蒙古餐饮为蒙古民族兴旺发达作出过巨大贡献,也在世界食品菜系中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蒙古饮食由蒙古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游牧征战的需要决定,具有了很多鲜明的特点:

(1)重视新鲜饮食:蒙古人早已认识和特别重视新鲜饮食品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以及真正体现对客人的敬重之情,所以重大庆典和重要客人都要现宰牛或现宰羊,用新鲜饮食品招待客人,因此蒙古餐饮具有十分讲究和重视新鲜饮食品的特点。

(2)重视饮品:蒙古人在蒙古高原的干燥环境中从事户外游牧经济活动,因此人体水份容易消耗而饮品的需要量往往高于食品需要量,这样蒙餐讲究制作各种饮品,因此也就有了十分重视饮品的基本特点。

(3)提炼精华:蒙古人为了适应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的需要,特别擅长提炼饮食品的精华,经过精心提炼出来的浓缩食品,具有高营养、高热量、耐食用、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质、便于携带而完全适应了游牧生活和行军菜系的加工制作的实际需要,因此蒙餐不有了精于提炼食品的基本特点。蒙古传统饮食品以肉、乳为主,又精于提炼加工饮食品的精华,这些食品均属于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食品,少食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因此蒙餐具有“少食为上”的十分科学的饮餐文化特点。

(4)分餐就食:蒙古人自古就有“分餐就食”的传统习惯,因此蒙餐文化中十分讲究卫生和文明的分餐制特点。

(5)贵族化:另外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多次南下入主中原和西进统治中亚西亚乃至东欧亚当过统治民族,因此蒙古传统饮食及其文化习俗中至今保留着浓厚的贵族化特点,烤全羊、火锅系列等很多蒙菜十分大气,宴席间都有歌舞表演,敬酒和上烤全羊时都有“德吉礼”、“视福礼”、“萨察礼”等烦琐的礼仪。蒙餐不仅向中餐一样讲究“色、香、味、型”,而且更讲究菜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元朝御厨忽思慧的《饮缮正要》一书中充分反映这一思想。忽思慧是蒙古人,他的书成为中国药缮的鼻祖,书中反映了蒙餐、中餐和中亚西亚菜肴,充分证明蒙餐的博大精深和它的世界性特点。

第三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摘 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蒙古族 白食 红食 饮食文化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习俗,特别是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更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

蒙古族早期曾从事狩猎,以猎获物为食品, 如兔、鹿、野猪、黄羊、黄鼠、野马等。所食家禽以羊为多,牛次之,大宴会不刑马。《黑鞑事略》载: 其食,肉而不粒。获而得者,曰鹿、曰兔、曰野彘、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源之鱼。从事畜牧业后,即吃猎货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克波罗游记》曾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的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他们还吃一种兔子一样的小动物(土拨鼠)一直到夏天,这种土拨鼠遍布于整个大草原,这种动物的肉他们也不嫌弃,照吃不误,此外还吃马肉、骆驼肉,甚至于狗肉。早期蒙古人的食物并不丰富,到了十二世纪,饲养的家禽逐渐增多,食物便以家畜的肉和奶为主。蒙古地区还有一些个别的部落开始食粮,史料中只提到篾儿乞部舂米为食,临近汉地的汪古部,弘吉刺部食梗稻。蒙古国建国以后,随着屯田的发展,有更多的蒙古人以粮煮粥为食,行军时军营中也配置一些舂米以供兵食。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肉食和乳制品在蒙古族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传统食品的鲜明特色构成了白食和红食。

(一)白食

白食,即奶制品,主要分饮料和食品两种。饮料为鲜奶、酸奶、马奶、牛奶等;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黄油等。蒙古人不仅喜欢吃白食,而且还赋予它许多美丽的传说,认为白食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吉祥,因此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是敬客食品。到蒙古牧民家里做客,主人都要把奶皮子、奶酪、奶茶、奶酒等各种白食端出来请客人品尝。蒙古人在逢年过节或孩子穿新衣时,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办喜事时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还有过生日、满周岁、行婚礼、出远门时,老人们都要端着雪白的奶汁举行祝福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鲜奶。包括牛奶、马奶、羊奶、驼奶。黑龙江蒙古族不吃驼奶。清末以后,不食马奶,主要吃牛奶、羊奶。

奶皮子。蒙古语称“乌日莫”。在夏秋两季,将刚挤出的鲜奶倒入锅里加热,用温水煨煮,等奶沸腾后,用勺子搅拌,使奶的生沫浮于表面,同时点些生奶,食奶之中的脂肪凝结成一层黄色的皮子,冷却后用一根小棍将这层硬结状东西挑起,放在盖帘上阴干,即成奶皮子。亦可将鲜奶放入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室内,经

七、八个小时左右,等它自然凝结而成,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香甜可口,是奶食品里的佳品。一般只有做供品或招待最尊贵客人时才上奶皮子。元代《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载“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咳”等功效,而且可与炒米一起放在碗里,以奶茶泡着吃。

马奶酒。盛夏的草原牧场,处处都飘着诱人的马奶酒香。这个时候,如果你到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那么好客的主人少不了要用一碗醇香诱人味似甘露的马奶酒来招待客人。

马奶酒是蒙古牧民最喜欢的一种饮料,而且历史悠久,是蒙古人最早的饮料。《黑鞑事略》载“马之初乳,曰则叫其驹之食,夜则聚以涕,贮以草囊,倾洞数,味微酸,始可饮,谓马奶子”。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十世祖布旦察尔时期,生活在通戈力河畔的蒙古部落,就酿制马奶酒,这是蒙古人饮用马奶酒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传,早在忽必烈时代,马奶酒曾是皇宫盛宴上不可缺少的。马克. 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在皇宫盛宴上,曾用马奶酒款待过他,而忽必烈自己则用金碗大饮马奶酒。元朝宫廷和蒙古诸王都掌握一批专门制作马奶酒的人,所制马奶酒除自饮之外,还在举行宴会、款待客人、赏赐臣属和祭祀时使用。后来,马奶酒成了蒙古人经常饮用的饮料了,他们在盛大的宴会和结婚典礼上,常常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开怀畅饮马奶酒。

此外,蒙古族白食里还有奶油、黄油、奶茶、奶酪、奶渣、奶糕等。这些都是蒙古牧民长期食用并喜爱的食品。

(二)红食

红食,即鲜红的肉食品。蒙古族的红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羊肉。吃羊肉的花样也有很多。

烤全羊。蒙古语称“朱玛”。烤全羊是蒙古人的一种节日盛宴,也是蒙古人用来招待客人的最高礼仪。在品尝全羊时,蒙古人要放歌迎曲,给客人献上哈达和美酒,以示美好的祝福。客人在接受哈达前,要先用酒敬天、敬地、敬祖先,尔后一饮而尽。倘若你不喝,姑娘会一直唱,直到你把酒喝完为止。

手把肉。蒙古语叫“布含勒”,也有叫“秀斯”的。“布含勒”就是整羊席,是蒙古族招待尊贵客人和喜庆宴会或各种祭奠摆供时所用的肉食品。其吃法颇具草原游牧民族的古风。手把肉,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将整只羊放入锅里,不加调料和盐,用原汁烹煮,讲究火候,适当控制烹煮时间,只要表面熟了即可食用,这样的手把肉鲜嫩味美。然后整羊上桌,蘸调料食用。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做手把肉的羊也很讲究, 凡在肥沃草原常吃到野韭菜、野葱的羊,其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是做手把肉的佳品。手把肉的味道,因地而异,也不尽相同。

羊背子。即通常所说的整羊,这在蒙古为上等食品,制作和吃法都比较讲究。制作方法是去皮和内脏,从脊背第七根肋骨至尾部截为一段,然后再割头、颈、四肢、胛各为一件,带尾入锅,在开水中煮熟取出。盛羊背子,要按羊卧的姿势摆放在长盘中,以羊四肢做底,羊头放在体首。端上桌,要把头向着主要的客人。宴席开始要边唱赞歌,边敬酒祝辞。据说成吉思汗为庆胜利,就设整羊席庆贺。后来,相沿成习,遇喜庆的事就设整羊席宴。

肉食中还有烤羊肉、烤羊腿、炒驼峰、炒踢筋、煮肉粥、腊肉等多种食法。 此外, 蒙古人在日常饮食中还有一种传统食品———炒米。炒米是用糜子米经过煮熟、炒干后加工而成的,呈金黄色,用奶茶泡着吃,或用酸奶泡着吃。牧民们一日三餐,早上喝酸奶、奶茶,吃馍馍,或者冲炒米。午饭在外面放牧的人吃一些馍馍,在家中的人吃的也很简单。晚餐比较丰富多样,一家人在一起吃肉、吃菜,主食有小米粥、面片、酥油炸饼、馍馍等。

二、酒文化及茶酒具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他们喜欢饮洒。饮洒、骑马正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蒙古人喝酒十分讲究礼俗,身着整洁的民族服装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银碗,把圣洁的美酒和甜蜜的歌声同时献给每一位客人。客人或本民族之间的亲朋好友接受敬酒时,要用右手无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点酒,向天弹一下;再蘸一点酒,向地弹一下;最后蘸一点酒涂在自己的脑门上。饮酒时,蒙古人最喜欢客人一饮而尽。当宾、主双方进入开怀畅饮之后,耳热心酣,言畅意激,知心话说不完,酒友情道不尽。逢遇蒙古人生儿育女、婚嫁大事,那种气氛,那种热情,会让人不饮而醉。祝福酒、洗尘酒、下马酒、上马酒„„当宾、主沉浸在微酣的惬意里,一支支饱含着深情,嘹亮的、撼动人心的祝福歌,便在人们耳边回响:“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唱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将你留,闪光的银碗高高举,请你喝一杯蒙古酒。”与此同时,蒙古人还要端着酒杯,双手齐额向客人敬献他们的纯朴与真诚。临其境,就是不想饮酒的人,也会愉快地干一杯。

蒙古族是酷爱生活和艺术的民族,所以他们的生活用品———饮食茶酒具, 也充满着古老美丽,而又带着浓郁的民族色彩的装饰。蒙古碗是用桦树根旋挖成型,再用银片包镶而成。包镶的图案多种多样,尤以“八宝”图案最多。酒具也别具特色,一般是用锡料做成的抿壶和大肚圆口的锡壶,其盅子系镶油彩的瓷料。近几年经济状况好转后,家家都购置了黄铜或青铜的小壶和盅子。这种铜壶可以直接接放在火盆中热酒。茶壶多为铜料,也有铝制品,茶碗者是高级瓷料且烧冶有花纹图案。饮食用具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带有象牙筷子的蒙古刀。蒙古刀是牧民群众经常用到的家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必要防身时还可以当武器用。刀身以优质钢为原料打制而成,刀刃锋利,明光锃亮,显得十分可爱。刀套鞘有用硬木料、牛角、骨头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外边在鞘的两腰身用不锈钢、铜或银制作的精美的花纹装饰,高档的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带有象牙筷子,红缨穗等。

蒙古族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草原游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民族因热情好客而被其他民族的人们赞誉。蒙古人招待客人,首先摆上白食和奶茶,喝完奶茶后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在待客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规矩和习俗。至今,这一美德仍然保留在蒙古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柏霖.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 版社,1993. [2] 蔡志纯.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 [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Z].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 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J].科技咨询导报,2007(3) 勇敢强悍的蒙古族人民,在这“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肥美土地上生息、繁衍,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习俗,虽然有的陈规陋习已被淘汰,有的已经演化,有的已经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但从整体上看,蒙古族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绚丽奇葩。 参考文献

[1] 波.少布.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M].中央民族学出版,1993 年. [2] 蔡志纯.蒙古族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

第四篇:蒙古贞文化——饮食、节庆

长期以来,阜新境内的蒙古族在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中,部族之间相互融合。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积淀了独特的蒙古族地域文化,即蒙古贞文化(因蒙古贞部落而得名)。

历史上包括今天阜蒙县和阜新市区大部分在内的蒙古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兴衰、交融的大舞台。十六世纪中叶直到十七世纪上叶,原驻牧于河套地区的蒙古贞和土默特部落一路辗转向东迁移,最终蒙古贞部落脚于今阜新地区。从清初到民国,统治蒙古贞部的官方行政机构一直是“土默特左翼旗”。1902年,热河都统奏请增设阜新县,“阜新”之名由此而来。

翻开史籍、地图便可清晰发现,阜新地处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明代,一道长城横亘海棠山南;清代,柳条边外的这片土地又被清统治者视为“龙兴之地”加以保护。无论长城、柳条边,统治者的意愿不但没有隔断交流,这里反倒成了各民族文化沟通的紧密纽带。因此,草原的、农耕的;历史的、现代的;民族的、宗教的……多元的文化共同在这里交融、碰撞,逐渐形成了炫彩斑斓而又独具特色的蒙古贞地域文化。

蒙古贞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民族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支撑。一是民族语言体系。二是文化艺术体系。三是风味饮食体系。四是民风民俗体系。五是信仰体系。六是民族医药体系。七是文化立法体系。

蒙古贞文化绵延几百年不衰,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首先是鲜明的农耕文化特点。相对于“蒙古族大文化”而言,阜新蒙古族文化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农耕文化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当地蒙古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变迁。

仅从艺术形式上看,短调民歌、安代舞、蒙古剧等,都是阜新地区特有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奠定蒙古贞“歌的海洋”称誉的短调民歌,与草原地区的蒙古长调对比特点鲜明,《达古拉》、《达亚波日》等短调民歌久唱不衰。从饮食习俗上看,阜新蒙古族特色饮食很好地表现了当地蒙古族群众从以肉食为主向以粮菜为主的转变,蒙古馅饼、荞面系列饮食就是很好的例证。从祭祀内容上看,祭“商什”树、祭石磙子等习俗的产生,也与农耕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

其次是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特点。蒙古贞文化和与其伴生的藏传佛教文化,在长期的相互影响中共生共荣,形成了阜新蒙古族的地域特色。蒙古贞文化的宗教特点表现在文学艺术、民族歌舞、民间祭祀、民族医药、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离开当地的蒙古族文化谈藏传佛教或抛开藏传佛教谈阜新蒙古族文化,都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颇。

辽宁地区蒙古族在由游牧转向定居、畜牧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影响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逐步发生了某些变化。

1、蒙古贞风味饮食体系

阜新蒙古族进入农耕时期后,饮食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既有别于其他民族又有别于草原蒙古族饮食习惯的风味饮食体系。

据一位专门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回忆,阜新蒙古族饮食风味食品达50种,其中有蒙古族馅饼、手把羊肉、猫耳朵汤、牛犊子汤、喇嘛炖肉、喇嘛糕等。 (1)喇嘛糕:阜新蒙古族的一种300多年前独创的糕点,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2)喇嘛炖肉:在瑞应寺居住的喇嘛们发明的。由于当时喇嘛上千,因此吃菜也只好用大锅炖、大盆盛、大碗装。多年来,它传至民间,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尤其在阜新蒙古族集居的地区,喇嘛炖肉已成了蒙古族人家待客的一种骄傲。 (3)蒙族馅饼:上等当地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 (4)手把羊肉

“手把肉”多指 “手把羊肉”。“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做“手把肉”是挑选膘肥肉嫩的两龄羊,采用传统方法宰杀,宰杀后把羊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盐等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蘸芝麻盐食用。可以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手把羊肉”制作过程简单明快,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醇香味美,极具民族特色。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 (5)牛犊子汤

牛犊汤又叫“芝麻汤”,蒙语叫“图古勒”,是蒙古族人爱吃的别有风味的食品。当家中所养母牛生犊时,全家吃芝麻汤以示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因此命名为“牛犊汤”。

制法:将和成的养面擀成薄片切成小方块,在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加入面片搅匀食用。 (6)猫耳朵汤

猫耳朵汤是阜新当地的特色美食,风味鲜美,老少咸宜。 (7)全羊汤

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内蒙古风味汤菜,俗称羊杂碎。用羊头、蹄、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

将羊头、蹄、羊肚、心肝肠等下水洗干净,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调味品煮炖,煮至香味溢出,骨肉分离。锅内加羊油烧热,用葱蒜辣椒炝锅,添入原汤和调味品,待烧开后下入主料,煮至汤浓味醇时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

此汤味鲜、香辣、浓醇、不膻,深受群众欢迎。

这些风味食品突出地体现了阜新蒙古族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中,既顺应环境,又传承传统的饮食文化特点。

2、蒙古贞民风民俗体系。

阜新蒙古族民风淳朴、民俗众多。以祭祀和节庆习俗看,既有蒙古族祭天、祭敖包、祭火神等习俗,又有祭“商什”树、祭石磙子等习俗;既有传统的春节、清明节、那达慕等传统节日,又有添仓节、洗海澡等新的节庆习俗。 (1)蒙古族祭天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中,过去最重要的是祭天,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祭天”蒙古语叫"腾格里"。藏族最早信奉萨满教,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最高主宰,它不仅操纵着自然界的一切,也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它赋于人们各种权力,也能给人们各种灾难。

古代,蒙古族祭天先要树起神竿,蒙语叫"玛尼杆",高约4-5米、粗0.2米,多用桦木、松木。杆顶上安有铁制的长(神)。祭祀时,在蒙古包前,先要树起二根神竿,二根之间扯起一条绳,挂红、黄、监、白、绿五面彩旗,有的挂上经幡,绣上六字真言的梵文。把干净的肉挂在竿上,然后洒马奶、谷物等,对天祝颂,祈祷所求之事,由年长者作为上帝的旨意而传达给群众。后来萨满教崛起,祭天活动由萨满主持,他们祭天的供品有乳制品和肉制品,摆在供桌上,直接上供祭天。这项活动,由男萨满(波)率领,呼叫天的祷词,众人相合。古代蒙古族祭天无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四月、八月、十二月等月份。

元代,祭天为国俗,封建帝王每年都会与蒙古诸王“躬天”。在《蒙鞑备录》里记载:"其俗最敬天地,第事必称天,闻雷声则恐惧,不孜行师,曰:天叫也。"《元史》说:"无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 蒙古族平时也要对天神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每次宴请,举杯祝酒、食肉都要先敬天,然后才能吃喝。蒙古人认为天有天神,赋于生命的;地有地神,它是保佑人畜平安的。天神、地神,都被格外地受到尊崇。后来一般人家都在农历年三十夜里举行祭天仪式。 (2)祭敖包

敖包,蒙古语音译,意思为堆子。这是一种祭祀的场所,开始于清代。蒙古族地区的敖包,多以石块或者砂土堆积而成,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包形基座,大小规格不一,多为一个。包上竖起若干木幡杆,挂缀五彩绸、布条和经幡。敖包原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以后逐渐演成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敖包一般都设在各路口的交叉点,一些缓坡上,山岗上。除了路过的行人进行日常祭祀外,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旧时,蒙古族各盟、旗、区和寺庙等都有公用的敖包。并没有掌管敖包的机构,在一些殷富的家庭里,设有自家的敖包。

蒙古族祭敖包是很真诚的,按照习惯,平时,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口念:"俺、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向敖包上投石3枚,以敬三宝。有的还献上钱财,供以酒肉,有的剪下马鬓、马尾系在敖包顶的幡杆上。住在敖包附近的牧民,挤完奶或早晨喝第一杯茶之前,要朝敖包的方向洒几点奶或茶,以表示敬意。

蒙古族祭敖包,其缘由可能和古时蒙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有关。在传说《化铁出山》中,说他们的祖先居于额尔古纳山中,后来迁到草原上。他们离开自己的发祥地,但不忘祖宗,用石块垒起敖包,呈现同状,象征祖籍的山岳以此为祭祀的对象。有的蒙古人把敖包解释为"灵魂之山"。后来祭敖包演绎为祭祀诸神的场所。

当今的敖包文化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和十三,蒙古族人在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圣坛前有秩序地进行敖包祭祀活动,祈福苍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紧接的“那达慕大会”更是五彩纷呈,赛马、摔跤、射箭、歌舞、敖包相会等。

现在的敖包文化节有祭祀敖包、歌会、那达慕大会和地方特色美食展等组成部分。 祭祀敖包时,诵祭词、上香、献哈达、摆供品、绕敖包、添吉祥石,然后分享圣果及肉粥。歌会上表演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歌曲及舞蹈,如蒙古族歌曲、安代舞、摔跤舞等。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射箭、摔跤等蒙古族好汉三技和赛驴、拔河等其他民族体育项目。地方美食有蒙古族馅饼、喇嘛炖肉、全羊汤、关山驴肉等。 (3)祭火

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则要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活动。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进行一年最后一次祭火——祭祀“火池”,蒙语叫“好蓬”。在“火池”(农业时期是“祭灶”)前烧香,供牛羊肉、黄油、奶皮、糖果之类,并敬送诸神上天。不仅是崇拜的火神,也是同支族系的象征,每逢年节、娶亲、嫁女都到直系或近系的家族“火池”上供礼拜。 (4)祭星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午夜举行。待星辰满天时,院庭西北角放一张供桌,上面摆上香炉,点着草香,燃明佛灯(蒙语“珠兰”),用熟羊肉做供品(后也有其他食品代替)。全家面向北斗七星跪拜祈福,以求光明吉祥。 (5)祭“商什”树

“商什”——是古蒙古语,意为“独棵有神灵的大树”。根据萨满教“万物皆有灵”的学说,蒙古人选择离剧主地较近的枝繁叶茂的独棵大树作为“商什”,举行祭祀活动。“商什”的树神为榆树、山榆树、枫树或柳树等。

蒙古人信奉商什树始于母系氏族社会。认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商什树是大地母亲的化身,大地母亲向她的子孙们无私地奉献着生命之源,衣食之源。祭祀商什树就是在祭祀母亲,从而得到祖先的庇佑。人们赞颂商什树是:"上梢能摩天,根系达四海、叶茂光亮,枝杈连天地"的神树。

古代蒙古人有在商什树前作重大决定和遇到危难的时候到商什树前祈求长生天救助的习惯。传说有一次成吉思汗打了败仗,困苦万分,他来到一棵商什树前祈求长生天救助时,随着一声巨响,长生天把一柄黑色苏勒德降到了商什树上。从此成吉思汗便拥有了神奇的武器和战无不胜的旗帜。随着这些神奇的故事在草原上传幡,蒙古人对商什树更加崇拜信仰了。 商什树南方树根部位,一般都有一尊石佛,人们称为“商什包尔罕”,意为“商什神”。“商什神”是“圣母”的化身也是“药师佛”的化身,其法力无边。“商什神”时刻关注着信众,保佑着信众们的平安幸福。蒙古贞方言中亦称"商什树"为“奶奶恩毛都”意为“圣母树”。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年蒙古贞地区1000多个蒙古族自然屯中每个屯子至少有一棵商什树。

商什树一般在每年农历4月16日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日前,由屯中老人会(额布格德因楚格拉),向屯中各户筹集祭祀的和品,打扫场地,装饰商什树。祭祀日会屯总动员、杀猪宰羊、搭“忙金”大锅煮肉粥。仪式开始后,人们在供桌上摆放供品,祭祀人盛上一碗肉粥用筷子往石佛和装扮者额头、脸、嘴等部位涂抹粥和猪油等物。随后,祭祀人烧香点烛,敬酒诵祭词。祭词的大意是“仁慈的商什神啊!春时节到了,请把各种灾害收回吧,请及时布云降雨,滋润农田牧草,让我们安心生产”。

祭祀商什树的民俗来源于蒙古族原始信仰——萨满教,认为"万物皆有灵"。祭祀商什树,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六畜兴旺、儿孙满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祭祀商什树,是蒙古族一顶古老的民俗文化。 (5)祭石磙子

祈求磙子来年磙来万石粮。秋季打粮谷时,先举行祭磙子仪式,祭祀时还要顺口说一套“祭祀打场磙子词”。 (6)春节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从农历腊月伊始,人们便忙于杀猪、宰羊、做粘饽饽、制作奶酪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进行一年最后一次祭火——祭祀“火池”。彰武县苏鲁克蒙古人则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除夕,即农历腊月三十。白天,上祖茔祭祖。晚饭,全家团圆吃年三十的喜庆饭——“勃和勒都纳”(蒙语,意即手把肉)。年夜,“腾格里德木里格”(蒙语,祭天),接喜神,吃饺子,鸣鞭炮,通宵达旦欢庆。拜年,大年初一首先向自家老人磕头跪拜求祝福。而对他人,虽是长者一般不实行跪拜,只是施以屈膝下蹲礼。少数人现在仍带“哈达”走家串拜。老人们用吉祥语言为晚辈人祝愿。 (7)清明节

祭扫祖坟,每年清明佳节,农村居住的蒙古族男子都到祖坟祭祖填坟,将携带的供品,连同纸钱一并烧焚,以表后辈人的祭祀、怀念之情。 (8)那达慕

“那达慕”为蒙语的音译,意为“娱乐”,是蒙古族从部落联盟时起每年或隔年都要举行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最初只有摔跤、射箭和赛马三种活动,如今又增加了喜庆丰收、物质交流和科技传播等内容。 (9)添仓节

祈求天赐丰收,正月二十五日为添仓节。这天早晨,太阳未出山前,要在自家的庭院里用柴草灰画若干圆形仓子,里面分别放一把高粱、谷子、养麦、苞米、大豆等,象征天赐丰收。过添仓节这一天全家要吃养麦面饺子。

第五篇: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在亚欧大陆东北部的高原上,广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个纯朴、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 古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又被誉为“草原骄子”。

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和坚韧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珍藏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朴生活。马头琴是蒙古 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和筷子舞等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 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 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马奶节和白节(也称白月)等。 蒙古族传统服装方面,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

饮食特色:喜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牧区多以牛羊和奶食为主,农区以粮食为主,蔬菜、奶制品为辅。敬茶方面,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敬酒方面,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 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音乐舞蹈方面: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礼仪禁忌: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热情谈话,好似自家。蒙古族有献哈达表示敬意的习俗。路过蒙古包时骑马要轻骑慢行,进门前要把马鞭放在门外。进入蒙古包应从门的左边进入,进入蒙古包后在边坐下。离开时,要等主人已返回蒙古包内才能上马离开。主人捧出奶茶和食物时,要用双手接。如家中有人生病,主人会在蒙古包的左侧拴一根绳子以谢绝访客。

上一篇:美发店薪酬方案范文下一篇:民警获奖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