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

2024-04-25

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精选8篇)

篇1: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华丽的民族服装: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下端不开叉,衣领较高,服带中围,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带一般由绸、缎等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视袍子的颜色而定。男子扎腰带时,袍子向上提,下摆束得较短,即显得精干潇洒,骑乘或劳动时也方便。女子之相反,扎腰时一定要把袍子拉展,以显示身材的苗条健美。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系上腰带骑马时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还可保暖。

篇2: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

走近营子,首先听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欢养狗。狗不但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会首先跑出来,之后,回去向大人汇报看到的情况。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迎客人前,服装都会穿戴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过马缰拴在马桩上。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来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得要品尝点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个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老人为先。有时也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茶碗来要放在长者面前。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这时客人应该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糖果给小孩。

客人献过礼物,主人家的家长开始给客人敬酒。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会由少辈人代替。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会借故回避,给机会让同辈人饮酒娱乐。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饮酒。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坐。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割肉。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辞行,全家人会都来送别,有时主人家的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脚、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客人的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在草原的有些地区,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篇3:蒙古族传统契约之习惯法研究

一、蒙古族契约习惯法管窥

关于习惯法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19世纪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因在其代表作《古代法》中说道:在人类初生时代, 习惯法是一种专门为特权的少数人所知道的法律, 不论这少数人是一个等级还是一个贵族团体, 或者是一个祭司团体还是一个僧侣学院, 这种法律是一种真正的不成文法。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习惯”、“惯例”及“法律”是使人类集体生活得以有序进行的主要社会规范的三种, 这三种规则之间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是变动不居的。恩格斯反对原始社会就存在法律的观点, 强调社会生产决定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如果一种生产方式持续一个时期, 那么, 它就会作为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 最后被作为文明的法律加以神圣化”[2]。张冠梓先生以“固有法”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其指产生于一个民族的本土文化的法律, 并提炼出约成习惯法、俗成习惯法、准成文习惯法和初级成文法等概念。田有成教授认为,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的, 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据事实和经验, 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组织确立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人们共信共行的行为规范”[3]。孙国华教授认为, “习惯法是经国家认可并赋予国家强制力的完全意义上的法”[4]41。综上所述, 习惯法具有不成文的、非官方性的、强制性的、依据某种权威和社会组织而产生的特征。

蒙古族习惯法亦是如此。它是来自于蒙古社会中业已存在的各种习惯、惯例和禁忌。未成文的蒙古族习惯法延续了400多年, 有些内容成文后仍被保留了下来。笔者认为蒙古族习惯法是始于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山谷, 止于成吉思汗大扎撒的颁布。是蒙古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前代表全体成员利益和蒙古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代表蒙古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习惯行为规范”, 蒙古人称之为“约孙” (yosun) , 具有道理、缘由、礼法等含义。关于约孙的内容, 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但是散见于后来的各个蒙古族法典和律例, 甚至各种游记跟著作中。

二、蒙古族习惯法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

蒙古族习惯法并不是突然创造的, 而是特定的民族精神的产物。在特定的民族内部缓慢地、沉默地、有机地生长出来的。孟德斯鸠认为法律依赖文化而存在, 法律产生的必然条件有地理条件、宗教因素、谋生方式等。它通常根植于民族的历史中, 真正的渊源是普遍的信念和民族共同的意识。这些共同的信念与意识在一定组织间逐渐形成了根据经验事实的地方习俗与习惯。通过运用这些习惯, 使它们逐渐变成了法律规则。由于禁忌是人类最原始的规范, 因此,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禁忌逐渐分化, 有的成为习惯规范或道德规范, 甚至成为法律规范。所以分析蒙古族习惯法应该从禁忌入手, “禁忌者, 为接触神圣或污秽之事物之禁忌, 犯之必蒙灾害, 由此信念而生之习俗也”[5]275。古代蒙古习惯法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禁忌, 而各种禁忌的产生又有其特定的社会生产缘由。

1.保护生态环境的蒙古族习惯法。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逐水草游牧为主要生计方式, 依靠自然生态去繁殖和牧养牲畜, 并以狩猎为其经济补充。牧草跟水是牲畜主要的食源。牧民特别注意保护草地, 禁止乱掘草根, 破坏牧场, 倒场轮牧可以保证草场的可持续利用。从那木伦合屯与扎赖尔人之间的纷争可以看出牧民为了保护草场甚至可以牺牲生命[6]19。前面说过蒙古族习惯法的诞生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的联系。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而神灵崇拜观念和萨满教信仰, 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和灵性。出于对大地的敬奉, 他们禁止在地上乱挖乱掘, 至今在蒙古民间禁忌中还有很多禁止破坏草地、乱挖草地的民间禁忌。对于生息在干旱地带的蒙古高原上的人, 水是人畜的命根。在游动性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萨满教包含了许多关于防止水源污染和干涸的宗教观念和禁忌规范。

2.古代蒙古族婚姻习惯法。古代蒙古族经历了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方式的“艾勒”到以自己亲属聚落形成的“氏族”的过程。氏族有自己的首领, 其氏族制度称之为“yosun”, 氏族成员必须遵守, 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古代蒙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 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在此婚制中, 有女婿上门入赘和收继婚、交换婚习俗。前面两种习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保护氏族或个体家庭的生产力, 阻止劳动力流出。因为蒙古族人口基数小, 生产力低下, 生态环境恶劣、气候严寒、战乱频仍, 很难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故对于蒙古社会来说, 保留劳动人手, 增强家庭的生产力量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 还有姻亲结婚的习俗, 并且多限于姑作婆, 这一古老习俗一直相沿到12世纪中叶。至于交换婚习俗是古代蒙古族氏族或部落间议婚的一种, 其形式主要是由两个氏族或部落的男人商榷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妇。在《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向王罕提出了索桑昆之妹与术赤, 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桑昆之子的愿望, 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与王罕之间的血亲联盟[7]。

3.古代蒙古族血亲复仇制。血亲复仇制是蒙古族习惯法的内容之一。蒙古族把血亲复仇当做一种世代相传的义务, 复仇所针对的不一定是当事者, 但只限于他的亲属或子孙[8]25。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下毒害死的事情的原因就是因为也速该在与塔塔尔部作战时杀死了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 而铁木真兀格死时留下口遗, 要他的子孙后代向乞颜部报仇, 后来才会有了毒死也速该的事情。而也速该的行为是为了报先祖俺巴亥将女儿嫁于塔塔尔人时, 被塔塔尔人出卖于金国, 被钉在木驴致死的血仇。除此之外, 由于当时也盛行掠婚习俗, 也速该将蔑儿乞部的新娘诃额仑抢了去, 后导致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被蔑儿乞部的人掠去的事情。

4.古代蒙古族“忽里勒台”制。“忽里勒台”蒙古语意为“会议或族众会议”。只限于本氏族人员, 每一位都有参加“忽里勒台”的权利, 在“忽里勒台”上大家共同对族内的重大事情作出决定。成员有如下权利跟义务:选举氏族首领的权利、罢免氏族首领的权利、裁决跟惩罚违反习惯法的人员、制订习惯法、举行族内宗教仪式或实行血亲复仇的决定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古代蒙古族氏族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的划分处于“自然”状态, 也可以说是处于法律意义上的“朦胧”状态。氏族内部成员通过这种无权利义务之分的制度, 在氏族内部实行民主、平等的原则, 共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争端和纠纷, 调整和规范他们的生活。蒙古族习惯法中所确立的“忽里勒台”制度是蒙古氏族内的最高权力机关, 决定氏族内部的所有重大事项。

5.家庭财产幼子继承制。蒙古人严格规定家庭内部成员继承财产的份额。文字产生前是口头契约形式。家庭中的幼子, 蒙古语称“斡惕赤金”, 它有“灶火和斡儿朵之主”之意 (“斡儿朵”蒙语意为“毡帐”) , 因此又被称为“额真或额毡”, 意为“主人”[8]。蒙古族习惯法中规定, 蒙古人家庭中的大部分财产由幼子继承, 除继承享受父母遗产之外, 还包含继承父亲蒙古包的“香火”, 即延续血统, 维系后嗣之意。而其他孩子, 继承小部分的财产, 即使是妾生的孩子, 也有权利继承财产。对于女儿, 蒙古人也会在其结婚时给予一定的嫁妆, 就相当于财产继承。

三、从蒙古族习惯法看蒙古民族特质与其属性

法律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里是个动态的文化现象。无法自外于其他文化与传统, 所以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法律文化。法律的诞生都与其特定时期的社会情况与民族文化思维模式紧密相连。古代蒙古习惯法的创建亦与其民族的经济模式、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关系密切,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 其功能不可小觑。法律和秩序贯穿于古代蒙古社会生活习惯中, 他们之所以遵守习惯法, 一方面是出于自发和自愿, 为了维护自身生产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情感和道德的反映。从蒙古族法律文化可以看出蒙古族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和谐文化,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务实性、征服性、开拓性等草原文化特有的特质。

除此之外, 古代蒙古族习惯法一方面为后世法律实用性创造了前提, 促使法律能够适应多元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为元代法律多元性的产生创造了环境, 为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用法律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古代蒙古族习惯法具有与法律共同的属性, 蒙古族习惯法具有地方性知识特征。

孟德斯鸠和萨维尼都坚持法因民族而异、因经济类型而异, 是民族精神的产物。格尔茨认为应该根据地方性知识来认识法律或主张法律本身就是地方性知识。就像蒙古族习惯法只有在蒙古族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一样, 是蒙古族精神的产物, 不能用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去衡量它在蒙古社会中的价值。如蒙古人生活物质紧缺, 最痛恨偷窃, 所以在蒙古族习惯法中偷窃行为可能导致死刑。蒙古族习惯法慎用死刑, 因为蒙古族人口少, 所以尽量用赔偿的方式解决等。故而人类学不会去判断某种法律的对与错、文明与落后, 其何时存在, 以何种形式存在必定取决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赖以构建的关于该民族的不法行为的观念与采取补救措施的形式和观念是正确理解蒙古族法律制度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张冠梓.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 1972.

[3]天有成.论民族习惯、习惯法和法律的关系[J].云南法学, 1995 (3) .

[4]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5]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M].黄尊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6]拉施特.史集[Z].第一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 1983.

[7]阿斯钢, 特·官布扎布.蒙古秘史[M].新华出版社, 2006.

篇4:蒙古族传统居住习俗及习惯研究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在经过长久的岁月变迁和磨炼后形成的一种与草原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有建筑形式。蒙古包的发展和演变也可以看作是蒙古族习俗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蒙古族人多是住在“窝棚”里的,这种圆形拱顶的且隐蔽性较好的居室建筑与其当时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颇为相符。将一棵活树作为“窝棚”的主要支柱,在支架上覆盖芦草、桦树皮或者兽皮等。制作简单,便于遗弃是这种简陋式房屋建筑最大的特点。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蒙古族先祖当年争夺猎物而迁徙的历史做出扼要的叙述。之后随着狩猎经济逐渐被畜牧经济所替代,“帐篷”也随之取代了“窝棚”成为游牧先民的主要住室。利用树枝作为支架,再将毛皮覆盖在支架上。这种“帐篷”相比“窝棚”拆卸方便,易于搭配,且更为保暖。而在正式进入畜牧时代之后,“帐篷”居室逐渐演变成了毛毡帐,用羊毛毡覆盖,状似天幕。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对这种毛毡帐有所记载,表述说这种毛毡帐颇为适合蒙人游牧时作为居室使用,方便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这种居室在后来也被称作穹庐,而后世“蒙古包”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际是来自于满族语对“穹庐”的翻译――“蒙古博”,这里的“博”后来因发音问题常作“包”。蒙古包在我国北方民族使用已久,在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蒙古地区的蒙古包种类和样式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其一,移动式的蒙古包。这种类型的蒙古包比较适合纯游牧民使用,圆形的拱顶,制作和拆卸都颇为简单。两三个人仅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建或者拆除一个移动式的蒙古包。在蒙语中移动式蒙古包被称为“乌尔郭格乐”,在《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道:这种蒙古包一般是逐水而建,得水则止。在夏天时蒙古包多建立在草木繁盛的水边,或者视野开阔的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而到冬天时,移动式蒙古包多立于山之南。且根据季节的不同,用来围包的材料也不同,比如夏季用苇草来遮掩,冬季用毛毡来覆盖。而这种移动式蒙古包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最为多见。

其二,固定式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比较适合于处在半农半牧之间的蒙古族家庭使用。其房屋和屋墙基本上是用毛毡包裹起来的,也有的在覆上一层毛毡后再用毛绳捆紧以作固定,固定式蒙古包的墙基必须要深埋地内,且在埋好后还需将周围的土砸实,最后再用重物压住固定。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一带能够看见较多的固定式蒙古包。

其三,人字帐房。在《归绥县志》中曾有一段与人字帐房有关的记载,表示用青兰细布罩盖着的帐房,虽小但胜在静谧,可以用来会友;该书也曾记载说在外突然遇到下雨天也可搭建此帐房以作休息和避雨之用。由此可见人字帐房主要是用于会客和休息使用。

其四,斡儿朵。亦有“宫帐”之称。与普通的蒙古包相比,这种蒙古包有三点特别之处。第一,斡儿朵的内容量较大,相比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的普通蒙古包,古时的斡儿朵则要高大得多。据资料记载,古时的斡儿朵的宽甚至可到三十米,而用来承载这座帐幕的车辆至少需要22匹牛才能够拉得动。而这种巨型斡儿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蒙古人的智慧和创意。第二,由于斡儿朵多数是由贵族使用,所以装饰的颇为富丽堂皇。在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中记录一段徐霆到达草原后看见蒙古斡儿朵的情景,其中对斡儿朵颇为豪华奢侈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按照建制规则斡儿朵是最大的毡帐,且上下均是用毛毡包裹,用柳编做窗,门槛和其中的柱子均用金丝缠绕包裹,“斡儿朵”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斡儿朵有所记载,表示在当时的王汗斡儿朵中用金撒帐做装饰,因而经过金撒帐装饰的斡儿朵也叫“金殿”。第三,斡儿朵在造型上与普通的蒙古包有所不同。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来构建斡儿朵的房屋架子,从外形上看仿若人的脖颈。在宫帐搭建好之后整个宫帐呈现出葫芦形,而葫芦在古代有福禄吉祥之意,下面呈现出桃形,这种桃形蒙古族信仰中的天宫颇为相像。有老人认为这种帐子形似观音坐,模样又与天宫的蟠桃极为接近。在成吉思汗的陵寝中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的斡儿朵造型的蒙古包。

其五,土木建筑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上面是用德拉苏苇草、芦草或者茅草覆盖而成,屋墙则是用砖石、土坯或者用柳条编制成墙再用黏土覆上而成。土木建筑的蒙古包,屋内通常会用一根柱子来支撑起圆形的房顶。随着后来生活的稳定,有些地方土木建筑的蒙古包中还会在向阳的一面墙上开辟出一个窗口,内砌火炕。这种土木建筑而成的蒙古包实际也标识着蒙古族定居式生活的形成。蒙古族人住室由蒙古包向汉式房屋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当毛毡坏损之后,蒙古人并不是立即更换新的毛毡而是在网片状的哈那上覆上一道芦苇篱笆,再在上面抹上泥土来加固。所以这种土木建筑的蒙古包既代表了游牧文化,又带有农业文化,这种蒙古包也被称为“独贵”,在伊克昭盟一带比较常见。

其六,方形的房屋。常见的是由两三间平房组成,或搭冬炕或搭南北炕。在我国内蒙古阴山山脉的狼山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岩画。表示这种蒙古包的外形与今天的蒙古包比较类似,但是这种蒙古包要高得多,且没有天窗,仅在一面设出入口,外表是用木棍搭起的方格纹样,出入口的门洞高而宽,出入比较方便。在经过专家的考证后,证明正是这种与农业社会房屋建筑没有太大区别,有颇多共同点的蒙古包却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毡帐样式。在《隋书·突厥传》和《太平广记》引《谈薮》中均有对该种类蒙古包的记载。由此也可见我国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实际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二、近代蒙汉结合的居住方式

房屋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带有明显的蒙汉民族居住文化特征,且颇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即为蒙汉风格结合房屋。通常蒙汉风格结合的房屋有以下几种结合形式。

第一种就是屋盖应用的蒙古包式的圆形房的构建方法,利用茅草、苇草等将屋顶覆盖住,屋壁则采用汉式的房屋搭建手法,呈方形状。这种兼具蒙古风格的圆型屋盖与汉式风格方形屋壁的别具特色的居室形式曾在二十世纪初的翁牛特左旗与巴林右旗交接地区西拉木伦河沿岸的蒙古村落中出现过。但是关于这种房屋形式的记载较少,研究者推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居室模式并没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且存在时间较短所致。

第二种蒙汉风格结合的形式则是采用蒙古包式的圆形房屋与汉式风格的房屋相附加的形式。在房屋的正面门的两侧开设两个小窗户。相比以往在侧墙壁上开窗的设计,这样的窗户设计更为先进,采光也更加充足。这种房屋形式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都出现过。这种蒙汉风格的房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居住文化对蒙古族居住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加深,同时也标识蒙古族多室房屋居住形式的开始。

此外,也有不少条件相对富裕的蒙古族家庭同时居住蒙古包圆形房屋和汉式百姓房屋,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家庭多会用汉式百姓房屋来招待客人。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式房屋成为这些蒙古家庭的主要居室。

三、汉式百姓的房屋

受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的影响,蒙古人在不同地区的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不同也是造成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不同的因素之一。在土默特左旗地区,东面开门的“口袋房”比较多见。另外富裕的人家则会建一座瓦房,由于砖块和瓦片的深蓝色颜色在众多的房屋中比较特别,因此也作“海青房”。而贫苦的穷人所搭建的汉式百姓房屋相比富人用砖、石头和瓦片搭建而成的房屋则显得简陋许多,面积狭小,山墙开门。在汪国钧的《蒙古纪闻》中曾提到这种简陋的房屋,并对其搭建做了简单叙述,表示这种房屋是用木叉做架子,用棒柴做覆,用泥土抹后成墙,用山墙开门,一户仅能容纳七八个人。这种房屋形式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比较多见。由于这种房屋形式实际是仿照汉民马架子房屋而搭建的,所以得名“马架子”。

既然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是模仿汉居而建,院落作为汉式居室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蒙古人的汉式百姓房屋中自然也是有的。树枝、石头、泥巴、草垫子是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院落最常见的院墙搭建材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蒙古人家的院落里的院墙是用羊粪垒成的。而靠近兴安岭地区由于树木繁多,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汉式房屋的院落院墙则多是用树枝围起来的。相对处在山区石材较多的土默特左旗地区的蒙古人汉式房屋院落的院墙则多使用石材垒砌而成的。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在外观、结构上多是模仿汉式房屋的建筑形式,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其本民族的特色,比如门上贴红纸、院落中的圆形土壁屋、房屋周围的畜舍和与宽敞的院落以及屋内的物品摆放等均是沿袭了蒙古族的民俗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M].古建园林技术,1998(2).

[2]孙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J].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马明.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篇5:蒙古族风俗习惯礼仪

献哈达

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风俗习惯

1. 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首饰 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 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风俗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篇6: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持续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篇7:蒙古族风俗习惯图文简介

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蒙古族风俗习惯: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

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3、娱乐和节日:赛马、摔跤、射箭——男子三技、头琴、蒙古象棋、年节、马奶节、那达慕。

4、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5、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男袍多为蓝色和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和紫色。

6、居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古时称作“穹庐”、“ 毡包”。

篇8:蒙古族风俗习惯作文

关键词:幼子继承习惯,财产分配,规制作用,教化性权利

蒙古族是主要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有着辉煌的古代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幼子继承这一财产继承习惯。它是蒙古族社会重要的民事习惯, 体现了蒙古族人的家庭观、财产观, 体现了蒙古族家庭的内部关系, 对于蒙古族家庭稳定, 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内蒙古通辽市阿日昆都楞镇蒙古族的调查为根据, 对存在于蒙古族村落的财产继承习惯的现存形式, 发挥的规范作用, 与蒙古族家庭财产分配关系, 以及这种习惯与我国现在继承制度衔等作一番论述, 以期人们能了解这种习惯。

一、幼子继承习惯现在存在形式

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幼子继承习惯, 虽然其存在的基础已经消失, 但是作为一种规制蒙古族社会的力量, 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镇 (2) 调查时发现,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人没有完全按照幼子继承的习惯继承财产, 但还是可以看到很多这种习惯的痕迹。这种继承形式与家庭财产分配有着很大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分配财产等于继承财产。财产分配是一种财产的纵向分配, 一般体现为同一辈分的人共同的分割家庭的财产。在蒙古族社区, 财产分配方式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笔者在调查中, 通过聊天的形式了解现在蒙古族人财产分配的习惯以及继承先人财产的习惯, 发现在阿日昆都楞镇蒙古族有四种分配形式, 与财产继承有着很大的关联。虽然与传统的继承方式有区别, 但可以发现这些是传统幼子继承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口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变化。

(一) 集中分配财产

所谓的集中分配财产是指父母健在的时候, 长兄结婚后不会马上分财产, 而是继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等到最年幼的儿子成家后再集中分财产。笔者发现, 这种财产分割方法是为公平起见的。在传统的习惯中, 蒙古族人习惯在儿子成家后分配一部分财产, 作为儿子独立门户的基础。但是这种分配方式在集体生活时候不适合蒙古族生产生活条件。当集体生产体制刚结束, 大队解散, 土地使用权刚刚分配到各户, 集体财产也是刚刚分配到各户, 各家各户的财产较少, 不能分家, 也不适合分家。后来等到几年以后由于财产增加, 集中在一起不利于生产, 尤其已经成家的子女可能不会帮助父母亲干活, 由此导致了分家决定的发生。因此在集体生产结束后, 集中分配财产成为了一种新习惯。

这种分家可以说是提前继承父母的财产, 但不是平均分给各个子女, 而是主要照顾儿子。但儿子也不是平均分配, 而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分配, 比如在笔者调查的一个家族中, 第二个儿子在学校当老师, 有固定的工资, 分得的牛羊会少, 但因为工作原因, 他的牛羊会由父母和弟弟帮忙照顾。最后, 父母亲会留下一部分财产, 作为自己预留的财产 (3) 。父母亲最后选择和最小的儿子生活在一起, 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成家立业。当然这时侍养父母亲的任务就落在了最小的儿子身上, 而他也会欣然接受, 因为父母亲百年之后, 他们的财产自己是可以理所当然的继承的,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幼子继承习惯的一个变化形式。

汉族也存在集中分配财产的习惯, 而且不排除它影响了蒙古族社区这种财产分配方式。但是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因为在生活中, 接受它的人们感觉到这种习惯可以调整社会生活, 可以降低生活成本, 而且行之有效。这种习惯才会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遵守。因此在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即使有影响, 也包含在蒙古族社区人们对这种习惯的自愿选择的过程中。而且这中集中分配财产的形式体现着浓厚的自身特色, 既融合了幼子继承财产的习惯的特点。因此这就是传统继承习惯的一个变化, 是一种可以调整蒙古族社区的新的继承习惯。

(二) 结婚分配财产

这是传统分配财产方式的继续, 笔者在调查过程发现, 这种分配方式很普遍。表现为长子结婚后, 其父母及其他长辈就给了他一部分“乌木其” (4) , 让他自己独立成家。这种分配财产习惯, 表明儿子独立的那一刻, 在财产上已经完全与父母亲没有了联系。这种分配方式的最终的结果就是, 最年幼的儿子一般会最后结婚, 父母就不再分家, 会和他生活在一起, 这个时候, 继承家族的“灶火”就成了最小儿子的必须担当的责任, 这也是幼子继承的最典型的体现。

当女儿结婚的时候, 父母亲也会分出一部分财产给女儿作为嫁妆。但是在蒙古族社区中, 女儿的嫁妆完全不能和其他的儿子相比, 其性质也完全不一样。嫁妆体现为一种对女儿的馈赠, 也是对亲家人的尊重, 是家庭富裕的表现。嫁妆越多时, 表明娘家对闺女的宠爱越多, 婆家人对嫁过来的儿媳妇会越尊重。嫁妆虽然在名义上属于婆家的财产, 但是婆家人没有资格动用这份财产。这份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儿媳妇。儿子成家立业基础的财产, 是夫妻共同财产, 虽然丈夫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 但是对财产的处分一般都会和妻子共同商议。

因此, 这种分配方式就是一种传统分配财产习惯的延续, 即使在男女日益平等的今天, 作为儿子成家立业基础的财产还是作为女儿嫁妆的财产, 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但都在饱含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三) 双亲去世后分配财产

这是指在父亲或者父母百年之后, 兄弟之间分家的形式 (5) , 这就不再由父母做主, 而是兄弟之间商量着分配财产, 这种分家方式实际上是法定继承人 (6) 协商继承遗产的一种表现。在考察这种形式时就会发现, 这种形式是以父亲去世为主要的原因的。如果母亲去世, 父亲在世, 一般是不会分家的, 但父亲去世, 母亲即使还在世, 一般都会分家。此时母亲不会主张在夫妻共同财产, 而是将丈夫去世时留下的财产全部作为遗产, 让儿子们继承。在继承的时候, 如果有人要赡养母亲, 就会留下稍微多的财产, 而一般赡养母亲的都是最年幼的儿子。其他分得财产的儿子就已经在财产上与母亲和其他兄弟断绝了关系。这种形式有个特殊情况就是, 在父亲百年和父母百年之后, 家族中还有没成家的儿子或年幼的儿子, 这个时候, 家族中的没有分家的、年长的儿子会照顾年幼的弟弟。即使在这个时候分家, 也会在父亲的遗产中留下很大一部分财产, 作为年幼弟弟的“乌木其”, 直到他成家立业, 兄长就会分出这部分财产给弟弟, 这是一种责任的表现。

这种继承形式无论哪种情形, 都体现了对幼子的照顾, 因此也是幼子继承习惯的一个变化形式。

通过以上调查, 笔者发现, 无论哪种分配形式都与幼子继承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无论是哪个儿子最终继承父母的财产 (7) , 都要对父母亲尽赡养义务, 甚至可以说这种分家、继承遗产方式都在确定最终的赡养义务人。如果一个儿子继承了父母预留的那份财产, 那么他必须有责任照顾父母亲, 直到父母百年。如果他没有这么做, 那么他的兄弟和村落里的人会用舆论来督促他履行这个义务。

二、蒙古族财产继承习惯传承原因探析

当一种习惯形成后, 持续的适用、解决社会冲突, 这种习惯才能获得传承的生命力。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存在一种权力, 这种权力适合于解释乡土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也能解释习惯得以传承的原因。在乡土社会既没有社会冲突 (8) , 也没有社会合作 (9) , 有的只是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有的只是人们按照既定的规律“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费孝通先生把这种作用于乡土社会的权力称作教化性的权力。这教化性的权力才是乡土社会维系秩序的根本力量。这种权力的产生根源不在于冲突结束后的征服与被征服, 也不是注重社会合作而产生的满足需要, 而是为了人们可以按照既定的规律生活而产生的教化力量。教化的标准就是可以很好规制社会的习惯。因此教化依照习惯, 习惯依靠教化传承, 这也是幼子继承习惯传承的原因。

游牧蒙古族人的社会是一个传统性很强的社会, 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就是放养牛羊, 获得自己的生活资料。在这样单调的社会中, 人们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身份是什么, 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放羊人家的家长会教育孩子怎么放羊, 可以去哪里放羊, 在什么时间育种, 什么时间接生羊羔, 什么时间储存牧草, 什么样的羊适合作为种羊, 这些都是在每一天清晨喝奶茶的时候告诉孩子的。这就是教化, 是一种传承。依靠的就是一个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 这些习惯是违背不得的, 否则羊就会在冬天生羊羔, 因为没有良好的营养而死亡, 可以说这些习惯与蒙古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游牧社会就是一个乡土社会, 虽然与农业民族存在一定的区别,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 即在一定的时期是封闭的, 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一个塔拉 (指水草丰美的大片平地) 或者一个定居点的人们都是相互认识的, 虽然每个家庭所做的活可能不一样, 放养的牲畜也不一样, 放牧的地点都不一样 (10) , 但是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原因, 导致生活习惯都是相差无几的, 比如不能在河流的上游洗衣服, 不能向河流中倾倒生活垃圾, 不能在河流和湖泊中洗澡等。

这些生活习惯的是很多人共同遵守的, 它构成了一种可以制约很多人行为的规则, 是让更多人和平地生活在一个社区的很好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外部强加的, 而是在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 在刚接触外部世界时候, 慢慢形成的。这里包括家长的教育, 邻居的教导, 还有孩子在看别人的行为中慢慢融会贯通的。一个孩子在各种“碰壁”中学习生存于“塔拉”中的本事———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 比自己大的人同样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着学习, 等遇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可以知道用同样的方式怎么去解决。因此, 除了自己和比自己小的人以外, 其他生活在一个社区的人都是老师。从这点看出“三人行, 必有我师”并不是农业民族的专利。

因此在幼子继承习惯生产之后, 这种习惯在解决家庭财产的继承问题方面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个习惯也靠“长老的权力” (11) 维系着, 传承着。如果有人敢违背这种习惯, 那么就会遭受邻人的非议, 兄弟的责难。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教化的作用是内在的强制, 而不是外在的制约。

阿日昆都楞镇蒙古族村落中存在的三种典型的财产分配方式, 既是财产分配习惯的典型, 也是幼子继承习惯的传承形式。这种传承不能仅仅从经济因素来考虑幼子继承的原因, 还必须考虑“长老权利”规制的因素, 以及教化的力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父母会随最年幼的儿子生活在一起的观念正在淡薄, 更多的父母是在自己的儿子都成家之后, 让几个儿子轮流来照顾自己。父母也可能会选择与自己生活习惯最相似的儿子生活在一起 (12) 。但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念不是一时半刻能改变的, 这种规制的力量只要能发挥作用, 减少生活中的矛盾, 就可以继续找到它可以存在的土壤, 继续生根发芽。

三、结语

上一篇:鼻息的意思, 鼻息的解释下一篇:河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谷岳潘事迹